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5W

導語:還不知道怎麼對《扁鵲治病》進行教學設計,請看下面,希望可以幫到您。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寓言兩則》中的一篇。本文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主要寫扁鵲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這篇寓言故事耐人尋味,有著多元的寓意,從蔡桓公的身上,我們分析出:剛愎自用、太過固執就沒有好的結果;還可以讀出應該防微杜漸,把“毛病”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它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嚴重。

一次次通讀課文後,文章中的兩條主線顯現出來:一條是扁鵲勸蔡桓公的句子,一條是蔡桓公明知扁鵲是名醫卻不傾聽別人建議的幾次語言和神態的表現。教學中,兩條主線並進,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對於文字,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讀。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的閱讀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四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基本達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文是古文翻譯而來的這一特點,引入古文,讓學生和古文來一次“親密接觸”,使學生體驗到學古文的樂趣。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生字詞和閱讀方面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所以生字詞以自學為主。本篇寓言淺顯易懂,學生在理解上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且本班學生入學來接收了較好的古詩文薰陶,對於小古文的學習興致盎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是學生體會人物心裡的重要手段。教學中要突出道理,就要把二、三、四、五自然段作為重點,通過閱讀,讓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想法,讀出人物心情、態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並規範書寫本課9個一類字,認讀4個二類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扁鵲治病、無能為力”等詞語並能用關鍵詞語把課文主要內容補充完整。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範讀、分角色朗讀,能說出人物的內心想法,讀出扁鵲勸說時的誠懇耐心,讀出蔡桓公態度的變化。

3.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從寓言中受到的啟發,並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談一談。

4.引入古文《扁鵲見蔡桓公》,體味文言之美,感受學古文的樂趣。

教學重點:自讀自悟瞭解蔡桓公“諱疾忌醫”的語言神情,體會人物的心理;反覆地讀扁鵲的解釋,明白寓意。

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課文紙、練習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簡介主角,古文激趣

1、一位古人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了我們身邊(課件顯示頭像及名字),他就是——扁鵲(板書,學生書空並齊讀)。

2、扁鵲究竟何許人也?讓我們從這些成語裡猜想一下。(自讀)

課件顯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症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3、你們從這些成語裡得到了關於扁鵲的什麼資訊?(說出依據)

4、這些成語都是對技術精湛、道德高尚的醫生的高度讚美,而扁鵲恰恰就是這樣一位名醫。他是中醫的鼻祖,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他治癒了大家認為已經死去的虢國太子,被譽為神醫。可有一天,扁鵲卻捻著鬍子搖著頭說:“……臣是以無請也。”——是誰,得了什麼病,居然讓這位可以起死回生的神醫束手無策呢?大家一定會在《扁鵲治病》裡找到答案。(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成語匯入介紹主角,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用古文片段匯入,能夠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如果讀完一遍,老師還沒有叫停,就接著讀第二遍、第三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出標記。

2.檢查自讀情況:認讀生字、接讀課文。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在講什麼?

【設計意圖: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有一定難度,改變提問的方式,把生硬的“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換成了“用簡單的話告訴我們故事在講什麼”,在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思考方法的指導,降低了難度。】

4. 課件出示課文主要內容,學生自讀,並按照要求依次寫出生字詞:

biǎn què cài

名醫① 拜見② 桓公,幾次指出他的病在面板、皮肉之間、

chánɡ wèi lǐ cǎi

③ ,勸他趕快治療。但蔡桓公不予④ ,原本可以通過敷

tànɡ tānɡ yào

⑤ 、扎針、⑥ 治癒的病深入骨髓,無藥可醫。

【設計意圖:通過此項練習,學生可以鞏固生字的掌握,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在此過程中,通過練習條中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簡要敘述,學生也能學習到一定的概括方法。】

三、抓住“名醫”,讀悟感知

通過幾個同學的.敘述,我們對課文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什麼叫寓言,大家還記得嗎?(學生答後評價)我們一起走進這則寓言,看看它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理解“名醫”:什麼叫名醫?(有名的醫生)那麼有名的老師叫──名師,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叫──名嘴。

2.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扁鵲是一位“名醫”,可結果蔡桓公死了,扁鵲是否徒有虛名?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語句。

【設計意圖:構建大的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學生圍繞“名醫”展開學習。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分板塊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3.學生交流彙報。預設:

(1).課件出示: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面板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站了一會兒、小病、發展),說明他醫術高明;

(2).病情的發展:課件依次出示: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皮肉之間會加深)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腸胃 更加嚴重)

又過了十來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醫術高明

(3). 扁鵲三次請求給蔡桓公治病。(醫德高尚。)幾次拜見都只是通過看就知道他的病情,一次又一次地主動要求給蔡桓公看病,不但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說明他確實是名醫。

(4).課件出示:面板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解釋病理,可以看出扁鵲是名醫。

(5).最後蔡桓公確如扁鵲所說,因病而死,證明他是名醫。

四、桓公之死,追根溯源

1.既然有這樣一個名醫為蔡桓公治病,為什麼蔡桓公最後還會病死呢?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與蔡桓公病死原因有關的句子。

2.交流探尋原因(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

(1)病的原因

師:蔡桓公的病經歷了幾個階段?你從哪句話找到的?畫下來。

課件出示:扁鵲解釋道:“面板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①我們發現蔡桓公的病經歷了4個階段:面板→發展到皮肉→發展到腸胃→深入骨髓,結果也是大不一樣: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好→只能等死

②把這幾個詞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麼? (病從小處醫)

③病從小處醫。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你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嗎?

(2)人的原因:蔡桓公固執己見,傲慢

師過渡:是啊,小病不及時醫治會成大病,生活也是如此,小的錯誤不及時改正會釀成大錯。這時我們就應該從小處防範,努力杜絕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用一個成語概括就是——防微杜漸(板書)。但是蔡桓公僅僅是死於生病嗎?不是的。請你再讀課文,找出描寫蔡桓公的句子。

A.課件出示: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朗讀。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請你們想象一下,蔡桓公說這句話的時候,會用什麼樣的語氣、動作、神態?讀出來。

【設計意圖:語文課要上得有語文味,就應該立足文字,文字沒有寫蔡桓公說話的表情、動作、神態,而讓學生在想象補充中瞭解蔡桓公對扁鵲的態度,則可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教學目標的和諧統一。】

B.課件出示: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麼?(不相信)

C.課件出示: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句子寫得很簡單,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時的樣子?

D、課件出示: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扁鵲連忙退了出來。

從扁鵲“連忙”的動作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師:蔡桓公的固執己見和傲慢斷送了自己的命啊!原來罪魁禍首竟是自己!

3.因為對扁鵲的不信任、不高興、不理睬,蔡桓公一次又一次拒絕了扁鵲治病的請求,最後他後悔了嗎?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

指名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從什麼地方看出蔡桓公相信他是一位名醫了?(抓住“請”字理解蔡桓公的後悔。)

4.當蔡桓公要去請扁鵲治病的時候,已經過了醫治疾病的最佳時機,扁鵲走了,病入膏肓、渾身疼痛的蔡桓公只能等死。此時此刻,蔡桓公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臨終之際,蔡桓公想起扁鵲的再三勸告, 。

交流。(師歸納:後悔莫及、百感交集、痛苦不堪、防微杜漸、諱疾忌醫)

【設計意圖:課堂練筆要緊緊圍繞文字進行。這個環節的設計,圍繞“蔡桓公的懊惱”展開,在學生的寫作中,自然而然會把寓言故事的寓意包含在內,突破了教學難點,融言語形式與言語內容為一體,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升了語文素養。】

【設計意圖:寓言故事中最能帶給我們啟發的無疑是蔡桓公,他的所作所為對如今的學生來說有著更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將課文的重點放在研討“桓公之死”這一問題上,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固執己見、傲慢……帶來的嚴重後果,這樣直觀地感受,學生一目瞭然,帶來的衝擊會更大。】

五、理解寓意,初識古文

1.寓言中出現了兩個主人公,怎樣評價他們(選擇一個說即可)?

2.讀了這則寓言後,你可以明白怎樣的道理(可以從扁鵲、蔡桓公兩個方面入手,只要說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

3.初識古文:通過這個寓言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變得比半個小時前更聰明瞭。這則寓言出自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韓非所著的《韓非子》。這樣生動的一個寓言故事,課文用了436個字來寫,而韓非僅僅用了198個字就講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讀讀原文的第一段(課件出示):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jià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

師:能讀得懂嗎?我來讀原文中的句子,你能不能找到課文中相關的語句呢?

學生自由誦讀古文,體驗感悟。

【設計意圖:學生接觸古文,教師在教學中用“對比讀”的方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文簡潔生動的特點,為今後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六、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激趣: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中,許多寓言故事闡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著每一個人,其實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寓言故事都是從古文中翻譯而來,如:鄭人買履,亡羊補牢等等。

2.推薦閱讀:《扁鵲見蔡桓公》原文,另外自己課下蒐集一篇古文寓言故事,瞭解故事並熟讀古文。

板書設計:

扁鵲(為 蔡桓公)治病

三勸 三不理

醫術高超 固執己見

醫德高尚

防微杜漸

要善於聽取正確意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