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科學課件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2W

五年級的同學們,大家喜歡科學?那麼知道有哪些有關科學的實驗與知識呢?

國小五年級科學課件

  國小五年級科學課件《水變成水蒸氣》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隻瓶子裡裝的水多,哪隻瓶子裡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蒐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科學思維的培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並積極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任務。

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後進行對比觀察,並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個瓶子裡的水多?哪個瓶子裡的水少?還是一樣多?你知道嗎?並簡單說說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裡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麼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侷限於一種方法。並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彙報:你們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麼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才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都可以來比較水的多少,下面就請大家自主選擇一種辦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時,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保證比較的準確度,把你們的比較結果記錄下來。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很多靈感或習慣都是在點滴的記錄中逐步培養的。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比較出來兩個瓶子裡水的多少了,那麼其中一個瓶子裡的水比另一個瓶子裡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樣來描述呢?學生彙報。為了精確地測量水的多少,需要藉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麼?(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你們認為在讀資料時,視線應怎樣?出示:(讀數示意圖)視線應與量筒上的刻度與液麵相平。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想馬上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多少了,現在就請各小組用量筒分別測出三個瓶子裡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測量的結果寫在探究記錄紙上。各組彙報測量結果。

自評:科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儀器,儀器的介入增加了驗證的準確性,正確使用儀器有利於思維空間的拓展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就怎樣比較水的多少進行了研究,大家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新的問題嗎?在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材料上都標有具體多少毫升的資料,請大家注意觀察。

  國小五年級科學課件:給身邊的材料分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物體可以根據構成它的材料的性質來描述,也可以根據這些性質來區分一組物體或材料。

  過程與方法:

1.根據可觀察到的特徵和性質,對物體和材料進行描述和分類。

2.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過回顧和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原有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回顧和反思,不斷完善自己對材料的認識。

  【教學難點】

把物體和材料聯絡起來,會從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體和材料。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蒐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資料。

2.教師準備各種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物品圖片,自制複合紙(在普通紙外面用塑料薄膜覆蓋起來)一份。

  【教學過程】

  一、給我們生活中的物品分類

1.出示各種用不同材料製成的物品圖片。小組合作,根據各種物體使用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填入書本P61表中。

2.彙報交流並進行小結:

①不同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製成,這也是根據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對所學過的材料按物理性質進行總結歸納

1.出示表格。這些是我們這單元研究過的材料,它們都有哪些特性呢?我們來進行一次盤點總結。

2.小組填寫表格(在水中沉還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示。

3.彙報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間的橫向比較。

  三、材料與環境

1.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頭、黏土、棉花、皮革等,這些材料我們可以直接使用,根據它們各自的特性製成相應的物品;有的是人工製造的材料,像塑料、磚、陶瓷和橡膠等,人們把自然界裡的物質進行加工,使它們具備了我們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來使用。說一說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製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後再利用,有些材料卻不能,課前同學們蒐集了關於可再利用材料的資料,和全班同學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資料。

小結: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應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製作的物品。

  四、進一步瞭解材料,拓寬視野。

1.閱讀資料庫:“材料的發展歷史”及“複合材料”。

2.展示自制複合紙,建議學生課後進行復合紙與普通紙的對比研究。

3.這一單元結束了,我們對材料的研究卻還沒有結束,建議大家課後對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材料的問題展開探索,我們一定能有更多的發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