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學設計1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教學設計14篇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候、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準備白鵝掛圖或白鵝活動情景VCD,“淨角出場’'VCD。

2、收集有關“鵝”的故事和古詩。

  第一課時

匯入揭題

1、出示白鵝活動資料(VCD或圖):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物朋友,仔細看看它是誰?你喜歡它嗎?

2、你熟悉鵝嗎?看到鵝你會想到些什麼?

a、出示駱賓王的《鵝》,齊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b.王羲之寫“鵝”的故事。

過渡:七歲的駱賓王寫鵝,妙趣橫生,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初讀感知

1、出示導讀:

a.自由讀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b.你喜歡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嗎?為什麼?請在相關文字旁寫上喜歡鵝的原因。

c、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在相關文字邊上打上“?”。

2、學生自由讀文,完成“導讀”要求。

3、檢查生字詞。(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

4、交流。(可以用說理由、感情朗讀、表演等形式)

a、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b.小結:同學們談得真好,讀出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把作者筆下的這隻白鵝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c、全班齊讀課文一遍。

5、質疑。

a、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板書。

b、選取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點。如: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鵝有哪些特點?作者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

細讀解疑

1、自由讀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可採用以下三步,幫助學生理解過渡句的作用。)

a.出示第二自然段,討論:鵝的高傲表現在哪裡?

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啟下,突出“下”o)

c、讀寫結合訓練。

題目《我的爸爸》

內容:a、在生活上,爸爸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照顧我。

b.在學習上,爸爸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

要求:請根據本篇作文的兩個重點內容,給這篇作文寫一個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

4、小結。

a、承上啟下。

b.點明鵝的特點。

c、告訴我們白鵝的高傲表現在“姿態;叫聲、步態、吃相”四個方面。

總結

咱們班的同學學習的本領真強,通過自己讀書、討論,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不僅簡單瞭解了豐子愷筆下具有高傲特點的白鵝,而且學習了“承上啟下”的寫法,這種過渡方式使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在今後的作文中希望同學們能加以應用。

  第二課時

複習引入

1、出示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體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

齊讀。

2、引入:上節課咱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作者從“姿態、叫聲、步態、吃相”四方面表現白鵝高傲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咱們今天還是用讀書、討論的方法來解決你們提出的這個問題。

自學探究

你覺得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請在感受較深的詞句邊上寫旁註,並嘗試讀出自己的體會。

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全斑交流。

2、理解“叫聲”

a、出示:“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聯絡上下文及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三個詞的理解。

(聲音嚴肅、大聲斥責、大聲叫喊吵鬧、放開喉嚨大叫)

b.聯絡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樣的情景?(讓人害怕)

作者說鵝的叫聲不亞於狗的狂吠,為什麼要這樣寫?

(突出白鵝看守門戶的本領;突出對白鵝的喜愛。)

c、小結:從字面上看,作者好像並不喜歡白鵝,實際上恰恰是對它“看守門戶”的本領的讚美。

d.有感情朗讀。

e、你們喜歡這樣的描寫嗎?文中還有多處這樣的描寫,你能找出來說一說、讀一讀嗎?

3、理解“步態”

a、(VCD播放京劇中淨角出場的情景):同學們仔細看這段影片,這是京劇中淨角出場的情景,看後談談你的體會。(交流中結合理解“步調從容、大模大樣”)

b.朗讀第四自然段,加深體會。

c、小結:作者發現了鵝與鴨的步態的些許差別,並準確地描寫出鵝的步態特點,寫得這麼貼切,他平常該多仔細觀察啊1

d.你在讀文中,還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能不能舉例說說呢?

4、理解“吃相”。

a、聯絡上下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鵝“三板一眼、一絲不苟”的吃相。讀出自己的體會。

b.想象“狗偷吃、鵝咬狗”的情景,並讀出其中的趣味。

c、交流“人伺候鵝”的情景。

5、小結:作者仔細觀察,細緻描繪,有詳有略,這種寫作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課堂練習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找出來,並抄一抄,讀一讀。

2、四人小組內交流。

拓展活動

簡介豐子愷,推薦豐子愷作品。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國小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是為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是為了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旨在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淡化過於強調學科特色的傾向,不是單純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貼近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徵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系列,意圖讓學生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鮮豔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等特點。農民畫與兒童畫從表現手法上有相同之處,它利於兒童理解和模仿,從而學習農民畫從生活中取材的特點,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

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學習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課本的圖版和優秀美術作品,瞭解農民畫的特點和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和風格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作品。培養學生添畫、改畫能力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以及農民畫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激發學生熱

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難點:運用裝飾色、裝飾線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師:PPT課件,尋找相關資料。準備好學生作業紙。學生:課前網上欣賞圖片,油畫棒、勾線筆、三幅農民畫。教時安排:一教時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誰是真假美猴王

1、談話:可愛的孩子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的遊戲城堡。喲,不信?瞧你們眼睛瞪得大大的,小腦袋裡也冒出了許多小問號。忘記介紹自己了,我是農民的`女兒,善良淳樸是咱農民身上的優秀品質。相信我沒錯,跟著我一起玩遊戲,好嗎?從大家震耳欲聾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你們的激情澎湃呀,現在遊戲開始。

2、第一關:真假美猴王。

出示兩組圖片請欣賞兩組圖片,認真觀察、思考。猜一猜這兩組美術作品哪一組出自農民之手,為什麼?請欣賞

(生:農民應該很忙,哪有功夫整天遊山玩水呢,所以左邊雞鴨鵝應該是農民畫的。)

師:這麼多的同學都認為是第二組圖片,往往真理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裡。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3、看樣子,你們的功夫了得,一眼就能辨別真偽。教師板書課題:學畫農民畫

二、賞析作品——火眼金睛

1、引導學生介紹農民畫。

(生一:農民畫大多產生於我國北方的農村。)

(生二:顧名思義,就是幾乎沒有經過專業的美術學習,農民畫的畫。)

師給農民畫下定義。

師:看樣子,同學們都是對農民畫做了很多的瞭解,中國是個農耕民族,同學們都是農民的後代。所以農民畫如同是傳家寶,我們一定要代代相傳下去呀。

2、第二關遊戲更有挑戰性,小勇士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火眼金睛。老師相信在座的每個學生,只要肯認真觀察,都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呢。

3、出示農民畫圖片。

讓學生小組合作找出農民畫的共同特點。農民畫給你怎樣的感受?從色彩、造型、內容等方面入手。

4、交流農民畫的顯著特點。

色彩:色彩豔麗,大多很喜慶,人們希望日子過得像畫裡一樣紅紅火火,寄託著咱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生:貼福的那幅,以紅色為主,讓人一看就很喜慶。)造型:大膽誇張,富有想象力。

內容:大多選擇他們身邊熟悉的花花草草和勞動生活場景,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讓我們倍感親切。

(生:剛剛那幅畫畫的真好,大人們在扳手腕,許多孩子在樹下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像我們連對門的人都不認識,非常的孤單。)

4、師:農民畫大多創造於60年代的北方的農村,以其鮮豔的色彩,誇張大膽的造型描繪農村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以及他們的勞動、生活場景。展現農民健康積極的生活面貌,寄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是獨特而又珍貴的民間藝術財富。

師板書:色彩鮮豔造型誇張

5、出示老師作品。我也畫了幅畫送給你們,看看符不符合農民畫的特點。因為是馬年,所以畫了匹馬,寓意是祝你們馬上闖關成功,馬上都能變成農民畫的小畫家。

三、探究畫法——看我七十二變

老師真高興,同學們已經瞭解了農民畫的基本特點,那書本上又是怎麼去創作農民畫呢?讓我們接著進入遊戲第三關:看我七十二變。

1、同學們開啟課本,看看對農民畫的幾番改造。

遊戲之前,先考考你們,看看老師的變化。我只是將如此喜慶的農民畫戴到頭上了,好看嗎?談談農民畫還可以運用到哪些地方?

請開啟課本,尋找變化過程,數數共有幾番變化。

2、觀看幾組對農民畫的改畫和添畫,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

3、師在剛剛的作品中示範改畫和添畫。

四、創作作品——大鬧天宮

光說不練假把式,進入第四關遊戲:大鬧天宮,請你們在畫紙上大膽改畫、添畫。要求:

1、色彩和造型的選擇符合農民畫的風格特點,可以在原畫基礎上添一添、改一改。

2、時代的變遷,改畫的內容也適當變化,給農民畫賦予新的時代氣息。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作品

說說自己創作的方法和想法。(添畫作品,我給這副農民畫在添了買新車的場景,因為我舅舅家在農村,去年就買了車)

是呀,如今的農村不再是過去的窮溝溝,人們富裕了,寶馬賓士也不再是個稀罕物了,今天,農民畫家筆下要畫的東西更豐富了。

六、拓展延伸

1、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農民畫,也學會了畫農民畫。它特有的方式表現了農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的血管裡流淌的是農民的血,心中沸騰著對農民畫深深的眷戀和喜愛之情。如今,新的時代農民有了更美好的生活,也讓農民畫的天地更為廣闊,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向了都市,走向了整個地球村,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和藝術瑰寶。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老師也希望我們班的同學將來能出幾個農民畫的畫家呢,讓農民畫傳承下去。

2、作業:農民畫還有很多種類,包括年畫、版畫、剪紙、壁畫等等,請同學們課下蒐集更豐富的農民畫,辦一個小小農民畫展。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設計反思

從新課程“從生活中走向物理,從物理中走向社會”的理念出發。在設計時讓學生動手實驗探究貫穿整節課,從而對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然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活動總結和教師的引導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浮力的定義、產生的原因以及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過實驗測出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和排開的水的重力的關係,最後由分析加表示式推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這樣層層推進,分散難點。

設計存的不足也有很多,在對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與被排開的液體的密度和排開體積的關係,在過程中應多點及時積極的過程評價。

二、教學過程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引導學生邊上課,邊做實驗,邊進行觀察。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動眼、多動口。使學生自己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探究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就會主動地參與到實際設計和實施實驗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引發了學生的潛在創造動因。

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

識。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發揮協作的團隊精神,分工合作,有序進行。採用"新課-實驗-觀察"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實踐表明,選用小組教學方法,有利於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充分發展問題解決和決策的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於相互確認、相互補充和相互啟發的團體性思考和創造等要求。同時,教師能及時瞭解情況並給予指導。

3、親切交流,創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境

建立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進行創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師的態度和藹可親,表情豐富、幽默,教學氣氛輕鬆自然,力圖使教學活動活潑,激起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允許學生出錯,經常運用表揚鼓勵性評價,耐心啟發引導,使創新思維得以充分發揮。

不足之處也很多: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時,教師應增強身的調動學生能力;學生聲音輕時,沒有很好消除膽怯;學生探究時間把握不夠好,有待改善。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下沉懸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物ρ液>ρ物

(3)、說明:

①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 G則: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F浮= G

不同:懸浮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⑤物體吊在測力計上,在空中重力為G,浸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塊、蠟塊、等密度小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麵不變,冰中含有鐵塊、石塊等密大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麵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歷年會考頻率較高,)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裡,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裡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裡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裡,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t由排水量m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 m g ;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 mg輪船和貨物共重G=m g 。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裡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8、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物件,認準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稱量法:F浮= 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壓力差法:F浮= F向上- 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乘坐語言快車”到字詞遊戲宮去看看,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引導國小生自己合作交流,具體體現了新課程“促進學生髮展”的理念。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通過“我會讀”積累十二個詞語;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通過“讀讀背背”,讀背一首小詩──《祖國多麼廣大》。

3、通過“我會連”辨別六個平翹舌易錯字;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5、用過口語交際的話題,向大家講述怎樣過“六一”兒童節。

6、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7、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8、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學生準備:幼兒園時的“六一”照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再運用這一規律認識五個生字。

2、詞語加減,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減一筆”、“加一筆”、“加兩筆”組成新字。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後歸納:這些詞語先讓學生說說發現探索的過程,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

4、編兒歌,識生字。

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教師要多鼓勵,增強其成就感。如:

①“廣”字頭上去一點,廠廠廠;

②“日”字中間下一豎,甲甲甲;

③“日”字頭和加一“ノ”,白白白

④“日”字中間穿一豎,申申申;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

字形小魔術:給“口”字加兩筆,能變成……

6、讀一讀書中的字,然後組成詞語。

7、拓展練習、下面每一組都有特點和規律,說說你的新新發現。

跑蹲趴蹈──────

蝶蜂蚊蟻──────

樹桐梢柳──────

陰陣院陳──────

部郵鄧都──────

[設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①現在,我們“乘坐語言快車”到字詞遊戲宮去看看吧!

自由讀一讀,認一認。

②分小組開火車識字遊戲。

採用橫著讀、豎著讀、倒著讀幾種方式,讀書中的詞語,看哪組讀得準,認得快。

③小組開火車朗讀比賽。

2、我會連

自己先讀字

①再連線

②同桌互讀。

③說一說哪些字平舌音和翹舌音。

④舉例再說幾個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字。

2、讀讀背背。

(1)老師過渡:下面有一首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北方同一季節不同的景色,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多麼廣大。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2)自讀詩歌。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詩歌。注意讀準“祖、嶺、盛”三個字。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4)全班交流感悟兒歌。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5)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麼?

(6)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7)指導背誦兒歌。①自己背誦。②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背一句,連句開火車背誦;③四大組開火車連句背誦。

[設計意圖]

本環節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通,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開火車連句背誦,以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國小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髮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一)播放錄影,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的活動錄影,

2、啟發提問:小朋友們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

3、點撥啟發,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想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的情況跟大家交流交流嗎?

①”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並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

②其他同學對他的解說作出評價:態度是否大方,語句是否完整,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如果是,就獎勵他一個“優秀解說員”獎章。

(二)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1、老師過渡:下面是老蒐集到的本校近年“六一”活動的圖片,照片上都是本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活動的內容。解說照片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參與的慾望。

2、“六一”節快到了,你準備怎樣度過國小的第一個“六一”節呢?。

①小組交流:每一個人都自由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過國小階段的第一個“六一”節,讓大家給參謀參謀,回家後與爸爸媽媽商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

2、小組同學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舉止文明、態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二、識字加油站

(一)實物演示,激發興趣

展示《新華字典》《新編國小生字典》。

1、誰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有什麼用?

2、誰會查到下面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我、是、小、學、生”)

3、看了他們的演示,你想說什麼?是不是也想學會這個本領呢?

(二)引導學生介紹學求學網的途徑、方法

提示:學習求學網的途徑有多種,如:家長教,大哥哥大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說明學。學生介紹方法時,可以邊說邊做。

(三)老師總結音序查字法

1、按順序背熟漢語拼音字母表,熟練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節第一個字母是什麼,在字典的《音節表》裡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3、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再看它右邊標的頁數。這個數字就是這個音節在字典中的頁數。翻到指定的頁碼查到音節以後,再按四聲的順序,找到所查字的音節,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四)學生練習求學網

1、從字典中查出自己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2、從字典中查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等家庭親人的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3、比賽求學網

①出示老師的名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②出示老師的新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寬溪往解準樓

[設計意圖]

“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後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目的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不光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吐出心聲。當學生有了生命的衝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麼課堂自然會成為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話的精神樂園。如本設計中的“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並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後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這樣的設計,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資訊,然後加進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環節,充滿了感性,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動了學生的直覺、感受、想像、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完善人格,關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諧發展。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託和生命力,我們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沿著全面發展的軌跡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才是精彩的。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並學會用統計表或方塊統計圖來表示資料整理的結果。

2、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從統計的角度提出並解決與資料有關的問題。

3、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需要,正確地分類收集、整理資料。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看,這是誰?(出示:小白兔)仔細聽,小白兔在說什麼呢?

(電腦播放小白兔說的話:小朋友,今天,我要去參加森林裡的動物運動會,我想帶大家一起去,你們想去嗎?)

生:想。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多媒體演示“動物運動會”熱鬧的場景)

師述:瞧,森林裡的動物運動會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著,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吧!

看了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麼?

[設計意圖: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視覺衝擊作用,創設生動有趣的“動物運動會”場景,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絡,為學生開展數學活動作好鋪墊。]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按運動專案統計。

(1)提出問題。

談話:瞧,小白兔是這次運動會的總指揮,他想請小朋友幫個忙,為這些運動員做好服務工作,你們願意嗎?

(電腦播放錄音:我請你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請你給參加跳高的每隻動物發一件紅色的運動服,給參加長跑的每隻動物發一件綠色的運動服。)

該分別發幾件呢?小朋友,我們該怎麼做呢?在小組裡悄悄地說說看。

(學生思考、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只要統計出參加跳高和參加長跑的各有幾名運動員就知道了。)

(2)收集資料。

談話:對,也就是按運動的專案進行統計。

(3)整理資料。

出示第一個統計表,學生分小組統計,統計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教師注意巡視。

專案合計跳高長跑

只數

(4)交流。

展示各小組的統計表,組內推薦組員彙報。

(5)分析資料。

提問: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麼?(一共有13只小動物參加了運動會,其中跳高的有5只,長跑的有8只,跳高的比長跑的少3只。)

這張統計表是按什麼來統計動物的只數的?

(6)解決問題。

提問:小白兔的.第一件事情能解決了嗎?你能看著統計表回答嗎?

(電腦演示:給跳高的動物發5件紅色的運動服,給參加長跑的動物發8件綠色的運動服。)

2、按動物種類統計。

(1)提出問題。

談話:小白兔的第二件事是什麼呢?

(錄音:比賽這麼激烈,運動員們都非常辛苦,為了給它們增加營養,補充能量,請你為每位運動員定一份可口的午餐)

小朋友想一想,小狗最喜歡吃什麼?那就給它定一份什麼套餐?給小兔定一份什麼套餐?小猴呢?該分別定幾份呢?小朋友,你會怎麼做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回答。)

(2)收集資料。

談話:對,也就是按動物的種類進行統計。

(3)整理資料。

出示第二個統計表,學生分小組統計,教師繼續巡視。動物種類合計狗兔猴只數

(4)交流彙報。

展示各小組的統計表,組內推薦組員彙報。

(5)分析資料。

提問:從這張統計表中你知道了什麼?(這張統計表是按照動物的種類進行統計的,一共有13只小動物參加了運動會,其中小狗有5只,小兔有2只,小猴有6只,小猴比小兔多4只??)

(6)解決問題。

提問:小白兔的第二個問題能解決了嗎?你能看著統計表回答嗎?

3、歸納小結。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並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絡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絡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定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尚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汙,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週,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為什麼要這麼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裡,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敬業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並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並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為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並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並說說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麼。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為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瞭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四)質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並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為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麼?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並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五)佈置作業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瞭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俊俏、聚攏、增添、五線譜、音符”等詞語。

2.匯入新課,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在農村,在城市,在樹林,隨處可以看到一種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生機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是誰嗎?(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幾張燕子的圖片)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裡、在小河邊、在村子裡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瞭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l燕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小組內彙報交流自讀情況。

(1)讀生字組詞,說說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注意“倦”、“添”兩個字。通過組詞,鞏固生字的掌握。

俊( ) 駿( ) 俏( ) 悄( ) 攏( )

竣( ) 峻( ) 哨( ) 梢( ) 籠( )

添( ) 沾( ) 倦( ) 譜( ) 符( )

填( ) 粘( ) 圈( ) 普( ) 附( )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3)交流不理解的語句,有的問題可在小組內解決,組長歸納組內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全班交流並質疑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1)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並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段落。

2、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抓住“湊”字理解燕子外形上的特點。

(2)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

(3)指導感情朗讀。

(5)背誦第1自然段。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2—4自然段,繼續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和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麼?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3、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細雨、微風、柳絲、青草、綠葉、鮮花→增添生機

4、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這段是從哪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飛行),燕子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著重理解“掠”、“沾”這兩個動詞。

2、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體會為什麼說“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師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因講解難說清楚。)

(3)理解“春天的讚歌”,課文最後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春天充滿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愛護鳥——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試著背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3、仿照課文喜歡的段落,進行仿寫。

《燕子》是一篇講讀課文。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可愛的外形,飛行的輕快、休息時的優雅,都一一躍然紙上,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對春天的喜愛和燕子的喜愛之情。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充分突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教學的`自主性。在本課教學中,我儘可能地創設條件,提供了各種吸引學生個體,學習、自主參與的機會。備課時,我發現課文的插圖給人春意盎然的感覺,平靜的湖面,淡綠的湖水,婀娜的柔柳,粉紅的桃花,新綠的稻田。遠處,群山起伏,連綿不斷,山依著水,水繞著山。靈巧翻飛的燕子,更為明媚的春光增添了生趣。在設計教案時我決定指導學生看圖,並提示學生觀察圖畫,可以按照由近到遠,由上到下的順序進行。但是,假如就這樣放手讓學生去觀察的話,學生可能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伶俐可愛的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加入這百花爭豔的盛會,就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在實際教學中,我轉念一想,何不在此給學生創設一段優美的教學情境,進行閱讀教學呢。我就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啊!”說著,我一邊又給學生出示了一句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過了一會兒,一隻只小手都舉了起來。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群山綠了,桃花紅了。”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桃花笑紅了臉,柳枝壓彎了腰,美極了!”還有的說:“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看見春風把田野吹綠了,小草兒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了,嫩嫩的,多可愛!”……

二、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連結生活實際,促進語言積累。人們常說,文學作品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要讀懂這篇課文,必須要與生活聯絡起來學,才能學得靈活,學得透徹。如: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為什麼這樣說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絡,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讚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絡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說說。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學生說出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等優美的詩句。這樣不僅拓展了課堂的教學,更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同樣的,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充滿情趣的春天,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自己的情感,就對教材產生了親切感,思維活了,語言豐富了,課堂也就精彩了。何樂而不為呢!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神話的文學常識。

2.理解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比較《風俗通》和本文中“女媧造人”的文字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閱讀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發學生的靈感,發揮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女媧偉大的母親形象以及文中對於人類誕生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2.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強烈慾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文中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閱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形成個性看法。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比較閱讀法、讀寫結合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朗讀時採用文圖轉化的方式,並在文圖比較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2.獨立思考並討論探究,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進行思考,學會學習。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闢蹊徑,培養創新能力。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進行探究式學習,然後加以點撥與指導,激起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神話知識匯入

1.出示圖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

2.這些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古人為什麼要創作神話呢?

師:神話是遠古先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並非是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以遠古先民貧乏的生活為基礎,藉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媧造人)

【設計意圖】瞭解神話的定義和特點,增強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神話的興趣。

(二)感知學習

1.看動畫和文字,聽朗讀。

2.快速閱讀,思考相關問題:

(1)文章寫了有關女媧造人的哪些內容?文章又是按照什麼順序敘述的?

(2)你認為動畫中的女媧形象跟文中的'女媧形象一致嗎?你喜歡哪一個?請說說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1):女媧為什麼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無人──黃泥捏人──創造許多人──分為男女,延續後代

引導學生(2):動畫中的女媧年青有活力,富有創造力;文中的女媧吃苦耐勞有智慧,像慈愛的媽媽。(答案不唯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以及女媧的形象。

(三)內容探究

1.女媧造人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風俗通》中就已經出現。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絙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凡庸者,引緪人也。

譯文:民間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平庸的人只是女媧用繩子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譯文:女媧在神祠裡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寫的《女媧造人》比《風俗通》對女媧造人的描述豐富許多,作者補充了哪些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

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女媧為什麼造人;(2)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3)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悅場面;(4)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

3.你最喜歡作者補充的哪一部分?說說為什麼。

舉例:(1)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

(2)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

學生圈點勾畫細節描寫,具體分析女媧形象。

【設計意圖】比較閱讀培養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喜歡內容加以評說,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媧形象以及人類被造出來之後的歡樂喜悅之情。

(四)想象寫作

1.神話是古人創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補充了女媧造人的原因和方法,並作了豐富精彩的描寫,這都源於他的想象力。同學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請同學們從以下兩個角度任選其一,擺脫袁珂想象的情節,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媧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媧為什麼造人?

(2)女媧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

2.交流習作,互相點評。

【設計意圖】從閱讀體會到文段改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問題探究

1.《風俗通》中說:“故富貴者,黃土人;凡庸貧賤者,引緪人也。”你如何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

瞭解《風俗通》──理解封建社會的侷限性──讀古書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神話是古人因當時的侷限性不能科學地解釋人類起源、自然現象等的產物,如今人類對這些問題已經有了更科學的探索和結論,為什麼這些神話依然流傳並得到人們的喜愛?

教師引導學生:

(1)神話中構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實世界的反映,蘊藏著歷史的真相,表現著精神的追求,讓人們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話中有人們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

(2)神話本身容易引起人的興趣,蘊含著瑰麗的想象、豐富的文化等,給人藝術的審美享受與深刻的啟迪。

(3)神話是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較為鮮明,讀來親切感人。例如盤古的英雄形象,女媧的母親形象,精衛填海的鬥士形象等。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神話的美好,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能形成自己的個性觀點。

(六)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發揮大膽新奇的想象,進行人性化的擴寫。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閱讀。

課外閱讀:袁珂《盤古開天闢地》,魯迅《故事新編·奔月》。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2.開拓學生視野,激發想象力。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9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掌握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等差中項與等比中項的概念,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等差中項與等比中項的概念,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教學過程

等比數列性質請同學們類比得出.

【方法規律】

1、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公式聯絡著五個基本量,“知三求二”是一類最基本的運算題.方程觀點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

2、判斷一個數列是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常用的方法使用定義.特別地,在判斷三個實數

a,b,c成等差(比)數列時,常用(注:若為等比數列,則a,b,c均不為0)

3、在求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最大(小)值時,常用函式的思想和方法加以解決.

【示範舉例】

例1:(1)設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30,前2n項和為100,則前3n項和為 .

(2)一個等比數列的.前三項之和為26,前六項之和為728,則a1= ,q= .

例2:四數中前三個數成等比數列,後三個數成等差數列,首末兩項之和為21,中間兩項之和為18,求此四個數.

例3:項數為奇數的等差數列,奇數項之和為44,偶數項之和為33,求該數列的中間項.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0

【目標】

1、熟讀成誦;

2、品析蓮的形象美;

3、感悟詩人的品德。

【設想】

讀析品分四塊推進。

【課時】

一課時。

【程式】

〖課前預習〗

熟讀課文,並閱讀課文註釋及練習。

〖匯入〗

教師檢查對詞義的理解。“之”、“焉”、“者也”、“噫”、“矣”等虛詞和若干實詞。

〖分四塊推進〗

一、朗讀

1、備讀:要求暢讀五分鐘,每個人都必須講出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個原因。

2、學生盡情朗讀;

3、課堂發言:如:散句與駢句的交錯運用,長句短語的錯落有致,敘述、描寫、議句的熔為一爐、疑問句、感嘆句的穿插使用。全文言簡意豐,文筆搖曳多姿,誦讀起來格外舒暢。

二、析讀

1、學生帶著問題繼續誦讀課文

2、教師出思考題:

⑴全文的主體形象和陪襯形象。(蓮──菊和牡丹)

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蓮的形象。(作者從生長環境方面描繪了蓮的高潔和質樸;從體態香氣方面,寫了蓮的正直和芳香;從風度方面,寫了蓮的清高。)

⑶文章怎樣表現了蓮的品質。(文章表現蓮的高潔品質,從三個方面入手:直接描寫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議論。)

三、講讀

對課文需要著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主要內容有:

1、直接寫蓮花的句子,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句句贊蓮花,又是句句贊君子,既是描寫,又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的情趣和清高思想。

2、第一段文字是狀物,第二段文字是言志。狀物意在讚頌君子的品德,言志則表達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抄讀和背讀

課末留幾分鐘時間,學生自行完成。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藉助註釋、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4、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觀察的方法,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2、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並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題

1、導語:上一單元我們學習了4篇寫景的文章,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所寫的地點是廬山。

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大家一起來背誦。

今天,我們學習另一首寫廬山的古詩?詩人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

2、板書詩題,讀詩題。

3、藉助註釋,理解詩題。

二.吟讀詩句,理解詩意

1、聽錄音範讀,畫出詩的節奏。

2、自由讀詩,讀準字音,把握吟詩的節奏。

3、指明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4、藉助前預習,先在四人小組中互相說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5、指名學生解釋詩句。

6、齊讀古詩。

三、深入學習詩歌

1、四人小組讀古詩,互糾錯誤。思考: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後兩句寫感受。)

2、男生讀一二句,女生讀三四句。

思考:詩人觀察的角度有哪些?

題幹:詩人觀察的角度有:

選項:1、從正面看和側面看 2、從遠處看和近處看 3、站在高處俯瞰、站在低處仰視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學期,我們學過《畫楊桃》這篇課文,你還記得其中老師說的話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就不同。有時候看起來真像五角星。)

同樣作者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也看到不同的廬山。下面是老師收集到的一些廬山的圖片(出示廬山的圖片)。

4、題幹:你認為作者看到這樣多角度的廬山是通過怎樣的觀察?

選項:1、一次仔細的觀察 2、多次仔細的觀察

5、師引導:這首詩所寫的廬山就像一個千面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現出不同的姿態。蘇軾這樣多次、多角度地觀察廬山,為什麼還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

(引導:廬山的美、味道永遠領略不盡的,區域性的美並不是廬山的全部)

6、師:要想看清廬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廬山全面地看它。

廬山的.外表像個藝術家,幻化出各種美妙的姿勢,廬山的內心像個哲學家,它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怎樣看?

應該全面、客觀地看,只有這樣才能看清問題,獲得正確的認識。

7、引導學生理解後兩句詩所闡述的道理

題幹:“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所說明的道理與下面哪句話相近?

選項: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8、聯絡現實談談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師:在你讀過的哪些故事或在你身邊發生的哪些事是讓你明白應該全面、客觀地看問題的?

生自由說。

9、男女生比賽讀古詩。

四、背誦古詩

1、同桌互背

2、指名個人背

3、會背的起來背。

五、拓展小練筆

寫寫學詩的心得:學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角度不同

遠近/高低/各不同。 實寫 效果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客觀、全面

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理 地看問題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情節的把握;

2.語言、心理、外貌等刻畫人物的方法;

3. 瞭解小說的特點並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係。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要點】整體感知 情節與環境

一、匯入新課

在課文結尾,文中的“我”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使我非常的氣悶……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師板書: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為什麼二十年後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體感知

1、情節把握---- 小說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部分:

(1)、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決定搬家。

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

“楊二嫂”的變化。

閏土的變化。

(3)、“我”懷著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寄託於下一代。

2、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書:故鄉的景、故鄉的人。

3、故鄉的景色怎樣?

(1)第二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著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

學生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

十二段12段:深蘭的天 金黃的圓月 碧綠的西瓜 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鄉所見到的景象與記憶中的進行對比,並說明其作用------突出變----變後心情(烘托鋪墊)

  第二課時

【要點】人物與主題

一、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

如果說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閨土 楊二嫂 水生 巨集兒 母親 我

二、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後的閏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寫

少年閏土 中年閏土

外貌 淳樸天真、可親可愛 受盡生活折磨、命運悲慘

動作語態 聰明勇敢、活潑開朗 遲疑麻木、痛苦難言

對“我”的態度 情真意切親密無間 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

對“生活”的態度 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 將希望寄託神靈

2、變化原因

社會的: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勵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階級的: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臺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結論:閏土是在生活重壓下艱難地掙扎著的中國勞苦民眾的代表。

三、楊二嫂:

外 貌: 西施 圓規”

職業與性格: 美貌招生意 無業 潑悍、放肆、尖刻、自私

結論:楊二嫂是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現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著別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義

(1)敘述者線索人物------小說真實 便於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麼樣----悲哀 憤怒 別離 希望

(3)怎樣對待閏土----悲哀中同情 遺憾中關注

結論:追求新生活,心懷希望的知識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醜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五、“我”母親: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家產,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巨集兒: 20年前的閏土和 “我”,20年後,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我;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結論: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小結】“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從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扼殺;

  第三課時

【要點】深入探究 感受小說魅力

一、為什麼我所記得的故鄉好得多但卻說不出佳處

社戲----豆與戲 ---友情讓童年世界美好

故鄉----閨土---友情讓童年世界美好

西施----我無感化----童年世界對成人世界的無知

回憶----似乎看到我美麗的故鄉----童年眼中的世界

寫作目的

閨土和我童年世界美好-----閨土和我成人世界悲哀

水生和巨集童年世界美好-----水生和巨集童年世界???-----路在何方?

二、為什麼“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

因為我的希望是讓後輩過幸福的生活,但社會的黑暗,困難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實現。

笑閨土(神)-----笑自己(希望)

三、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這段話有什麼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段話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奮鬥,等於沒有希望;希望雖然遙遠,而且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奮鬥,去實踐,希望就能實現。表達了“我”對“新生活”一定會來臨的堅定信心。

四、 “故鄉”解讀

(1)回憶中的故鄉

(2)現實中的故鄉

(3)未來中的故鄉

(4)故鄉與祖國同構

五、本文主題的探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1) 茅盾 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瞭解,隔膜”。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係。

(2)反映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揭示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3)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願望與信心。

(4)表現中國社會愚昧、落後、貧窮的輪迴;

六、作業:

1、課文中的水生和巨集兒以後會有怎樣的命運?發揮想象,為他們寫一個故事。

2、閱讀經驗積累:欣賞小說,要學會分析人物,因為人物是小說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時,不妨寫一寫人物小傳,這是一個從整體感知到區域性分解,再從區域性分解到整體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有助於進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說中的人物才會成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閱讀小說才有可能成為個性化的閱讀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2.在閱讀中激發孩子們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和鼓勵,並學會珍惜他人的鼓勵與幫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2、引導學生朗讀和思考作者對英子語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課前準備

1、觀察身邊殘疾人的生活有哪些不便,周圍的人是怎樣幫助他們的。

2、蒐集反映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相關資料。

3、蒐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我們學習新內容之情,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的老朋友吧!

幻燈片出示詞語:

落下、殘疾、調來、情況、猶豫、鎮定、情緒、

講述、憂鬱、歧視、鼓勵 、驟然間、小兒麻痺症

(學生認讀)

二、檢查預習

昨天,我們已經認識《掌聲》中的英子,老師在第一課時後還佈置了作業,讓大家多讀幾遍課文,思考英子留給你的印象。下面老師就來看看,你從課文中認識的英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同學們暢所欲言:可能有說英子是自卑的,可能又說英子是自信的,也能有說哦哦哦英子是由自卑變為自信的。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做簡筆畫,邊畫邊提問: 你看到了什麼樣的一張臉?你能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他?(愁眉苦臉、傷心憂鬱……) 這又是一張什麼樣的臉呢?你又能用什麼語言來描述呢?(喜笑顏開、開朗活潑……)

三、精讀課文,感知變化

指著哭臉、笑臉,幻燈片出示問題

從哪裡可以看出英子的自卑或自信?怎樣朗讀才能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快點把書翻開,讓我們共同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喜怒哀樂!(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邊讀邊畫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指名根據自己的意願朗讀並接受評價

體現她自卑、憂鬱的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上課前她總是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體現她活潑自信的句子

3、從那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鬱。

4、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他跳舞。

在評價朗讀的'過程中明確:1、2句話要讀的低沉,同情;3、4句話要讀得響亮,歡快。

四、感悟掌聲,理解他人

指著哭臉到笑臉的變化引導:由憂到喜,這張臉所代表的人物——英子,經歷了怎樣的轉變?是什麼使他改變呢?

(學生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掌聲)

點選超連結,回到第一張幻燈片,匯入本課課題。

掌聲?你得到過掌聲嗎?說說你在什麼時候得到過?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很多同學都會搶著舉起手來,眉飛色舞地講述他光榮的歷史)

板書課題

原來,使英子發生那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是同學們的掌聲。掌聲怎麼會有那麼大的神奇魔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英子是在什麼情況得到的掌聲?她的心情經歷了怎樣的跌宕起伏呢?

幻燈片出示

文中一共響起了了幾次掌聲?每次掌聲是在什麼情況下響起來的?從每次掌聲中你分別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默讀相關段落,畫出相關語句,可簡單記錄自己的想法)

估計獨立思考的時間夠用後,擊掌示意同學們暫停。“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討論幻燈片上出示的問題。讓夥伴的不同見解深化你的想法!”

(小組內交流探討)

彙報兩次掌聲出現的情況,朗讀兩次掌聲。

1、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裡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裡,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2、故事講完了,教室裡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裡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第一次掌聲代表什麼含義?假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此時,你想通過掌聲對英子說什麼?

(學生換位思考,表達自己對英子的理解和鼓勵)

英子明白那掌聲的含義嗎?

為什麼說她明白呢?(朗讀關於英子鎮定情緒,講述故事的句子)

假如你就是英子,此時你最想說什麼?

(學生再次換位思考,表達英子的感激和振作)

如果說第一次掌聲代表著同學們的理解和鼓勵,那麼第二次掌聲的含義又是什麼呢?

(交流第二次掌聲的含義:讚揚和鼓勵)

在兩次掌聲的前前後後,英子都是怎麼想呢?你是通過哪些詞語感受到的?

(思考交流英子的情感變化,並找到相關的對英子動作和神態的描寫)

面對同學們再一次給予的掌聲,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說,千言萬語在英子的喉嚨哽咽著,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裡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掌聲給了自卑的英子莫大的理解和鼓勵,這理解和鼓勵就像一把魔劍,斬斷了憂鬱、自卑;迎來了自信、快樂!最能證明英子的改變的是——

(找到相關句子,感受掌聲的神奇力量)

五、來信解析,學會感恩

多年以後,英子變成了什麼樣子了呢?讓我們來讀讀英子的信:(出示英子的來信的一段文字):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從英子的信中,你看到了什麼樣的英子?

(感受英子的自信,開朗,樂觀,感恩)

掌聲是鼓勵,是誇獎,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同學們能夠理解、鼓勵、讚揚腿腳有殘疾的英子,是因為大家的心中有愛。

在這篇文章裡,愛是掌聲,它傳遞著同學之間的關懷和愛護,傳遞著同學之間的鼓勵和溫暖。愛還是什麼呢?

(播放“愛”的小詩)

愛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有愛,我們才快樂;因為有愛,我們才幸福。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板書:

29、掌聲

憂鬱 快樂

關心 尊重

理解 鼓勵

自卑 自信

人教版教學設計 篇14

《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力的概念、單位。

2。 知道力的兩個作用效果:形變、運動狀態的改變。 3。 知道力的三要素,並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4。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過程與方法』

1。 藉助多媒體展示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學生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科學創新、團結合作的物理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創新精神。 學情分析

1、力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有豐富的感性認識,這對學習力有根大的幫助。同時,由於內容貼近生活,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 力的學習,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有些抽象,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重點難點

重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難點: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的三要素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第一節 力

一、 力

1。 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符號:F

3。 單位:牛頓(牛) 符號:N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形變

速度大小 運動狀態改變

速度方向 三、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點 四、 力的示意圖

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佈置作業

1。完成課本上“動手動腦學物理”習題

2 。收集歸納生活中常見的力,並嘗試瞭解測力的大小的儀器。

教學反思

力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儘可能的使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習新知識,一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二可以很好的化解學習難點。力的作用效果,其實學生並不陌生,只是他們從沒系統的去學會概括和小結。我通過讓學生利用身邊小器材結合自己已有的認識去總結歸納力的作用效果,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從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力的三要素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我讓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和實驗,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只是這裡發生一個讓我沒法預料的事情,就是一個比較頑皮的男生通過藉助女孩的頭髮演示力的三要素,這讓我始料不及,但孩子很認真,

我又不能夠立馬批評他,還好我們班的孩子很團結,所以我藉助於其他學生的嘴,告訴他他的這種做法我們是不贊同的。總體來說,已經實現教學目標,但仍然存在不足,比如教學語言應該更加精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這方面努力,已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專家點評

緊扣課標 靈活高效 ———————簡評林雨萱老師主講課題《7。1力》

一、情景創設

扳手腕,同學們都熟悉的遊戲,男同學可能更喜歡並玩得更多,但在上課時玩,可能是第一次。課堂上男女同學都積極參入,甚至有女同學挑戰男同學。通過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活動,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為新課學習提供課堂體驗。看似簡單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林老師良好的課程理念:從生活到物理,同時也反映林老師平時關注學生生活,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的良好素養。作為一位年輕老師,非常難能可貴。 二、新課學習 1、力的認識

提供幾組生活中圖片,讓同學們判斷是否有力的作用。在前面遊戲的基礎上,通過再現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讓同學們自己思考並回答:是否有力產生?通過在感性經驗基礎上進一步理性分析、歸納出力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