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P94-P9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並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

2、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資料的方法,發展統計的觀念。

3、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

教具學具準備:

彩筆、課件、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創設問題情境:

三年級第一小組的男生和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比賽情況。

(出示P94的情境圖和兩張統計圖表)

這兩張統計圖表示他們套中的個數。看一看,從中你知道些什麼?

(參加人數、每人的成績等)

2、探索解決問題:

那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一些還是女生套的準一些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充分從多個角度設法表示男、女生的套中情況。在嘗試中體會到用平均數能較好的說明問題)

如果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比較起來的確就很容易了。那麼怎樣才能知道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個數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試試看,然後說給大家聽一聽。

先求男生的。

A、通過統計圖中塗色方塊的移多補少,為學生提供感性基礎。

B、揭示先求和再平均分的一般方法。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圈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和同桌說說你的方法。

全班交流。

為什麼這裡要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現在你知道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了嗎?

3、交流

問題解決了?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髮表意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來分析得到的資料,常常能反映一些一般情況,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剛才我們解決的問題中,男生的平均數是7個,這7個就說明了男生套圈的一般情況,我們也用它來和女生的情況進行比較。但這7個是不是表示每個男生都套中7個?(不是)

二、想想做做

1、讓學生根據要求操作,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2、獨立練習。

3、籃球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釐米是什麼意思?(所有的隊員身高如果變得同樣高的的話,是160釐米,說明有的隊員身高不到160釐米,有的超過160釐米)。

4、注意培養學生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資訊的能力。

教學後記:在課堂上,出現了很多亮點,學生的回答精彩極了。培養學生開展數學小辯論,學生們言詞犀利,我眉開眼笑。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特徵的過程中,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

瞭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徵,能讀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有關問題。

體會折線統計圖在描述和交流資料中的作用,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說出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通過舊知複習鋪墊,匯入新課。

1、瞭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氣溫,並製作成了直線統計圖,請同學們展示自己製作的條形統計圖。

生展示自己製作的條形統計圖,互相欣賞。

2、請同學們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製作的,教師隨著學生的敘述用多媒體制作出條形統計圖。

生回答製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條來表示(隱去紙條剩下點)把各個點用線順次連線起來(多媒體連點)就成了另一種統計圖。

4、揭題這幅統計圖就叫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會它的作用。

1、讓生討論兩種統計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師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折線統計圖中的點表示什麼?橫格、豎格各起什麼作用?

3、這個地區20xx的月平均氣溫是怎樣變化的?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升得最快?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降得最快?

三、讀折線統計圖

1、讓學生讀課本99頁某市20xx年水位變化的內容和折線統計圖。

2、交流讀圖得到的資訊,給學生充分的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

3、回答書中的4個問題。

4、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想到的問題。

四、練一練

1、先讓學生讀統計圖,然後,交流(1)(2)兩個問題。

2、(3)(4)問題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後交流。

3、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七冊第六單元第105頁的例2,第106頁做一做,練習二十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橫向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問題,能發現資訊並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2、通過學習條形統計圖,讓學生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橫向複試條形統計圖,能從複試條形統計圖中獲取儘可能多的資訊

2、能根據橫向複試統計圖所提供的資訊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教學過程:

一、匯入引新

1、提問:同學們想一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醒學生對上節課知識的記憶,有助於學習新的內容。】

2、出示五種動物時速統計圖。

提問:

(1)它有什麼特點?

(2)這個統計圖告訴我們什麼資訊?

指名回答後師小結。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分析統計圖的方法。】

3、匯入談話

師:同學們,從這個橫向條形統計圖裡發現了很多資訊,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統計的知識,繼續研究複試條形統計圖。

二、教學新課

1、課件出示例題2的統計表。

2、指導分析例題2的統計表。

3、請大家想一想,如果讓你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製作一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該怎樣畫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思考,並得出結論。】

讓學生說說:用橫條表示停車的數量;同種停車數量要挨緊等。

提問:甲乙兩個停車場應該怎樣表示?

1、先示範畫兩條橫條,讓學生觀察、參與。再讓學生完成其餘的橫條,完整統計圖。

【設計意圖:通過示範,讓學生在製作橫向複式條形統計圖時有既定的步驟。】

2、待學生完成統計圖後,解答統計圖下面的兩個問題:

(1)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你能得到哪些資訊?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大膽設想,激發學生思維能力。】

3、課堂活動:完成106頁的做一做。

先指導學生審題,分析表中資料,再讓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然後解決統計圖下面的提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活動,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一題

讓學生小組裡完成統計圖下面的兩個問題,再集體彙報。

2、完成練習二十第二題

(1)學生彙報得到哪些資訊。

(2)第二個問題學生先調查各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再在小組裡完成,展示學生作業。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穫以及對自己表現得評價。

五、佈置作業

調查小組人均用水和用電量,製作成條形統計圖。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並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2、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培養邏輯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看懂並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2、難點是結合統計圖正確進行資料分析,為決策服務。

【學習過程】

一、匯入

1、調查同學們喜歡什麼運動專案?

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

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

2、收集和整理資料,統計全班最

喜歡的各項運動專案

的人數,製成條形統計圖。

二、探索新知

1、複習條形統計圖

(1)閱讀課本P106,說說從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資訊?

(2)想一想:條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還有哪些資訊不容易表示出來?

☆友情小提示: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呈現各種數量的多少。

但是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係

2、自學課本P107,認識扇形統計圖。

(1)用整個圓表示什麼?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什麼?

(2)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可以瞭解到什麼資訊?

(3)觀察扇形統計圖,你還能提什麼問題?並認真解答。

3、思考:扇形統計圖有什麼特點?

☆友情小提示:

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呈現各部分數量同總量之間的關係,即百分比或分數比。

4、閱讀p109“你知道嗎?”,理解內容。

5、想一想我們還學過哪種統計圖?舉例說明它有什麼特點?

☆友情小提示:折線統計圖表示數量變化情況。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09第4題,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①完成P107“做一做” 。

②完成P108練習二十五第1、2題。

2、拓展提高:P109第3題.

五、總結梳理: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穫?

學習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穫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寫出你的發現或見解)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3.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能根據收集的資料製作出複式統計表。

[教學重點]

掌握統計整理的方法,能夠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能對統計出的結果做出合理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猜猜看:這個表格和這個笑臉是用來做什麼的?

師:誰會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誰就能得到笑臉人。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全班分為四個大組,哪個組的同學表現好,就隨即獎勵一個笑臉人)

[設計意圖:通過獎勵笑臉人來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啟發學生要善於觀察、積極思維,參與體驗,逐漸領會怎樣學習的方法。]

2.出示條形統計圖:(以一代二)學生一年級體重的統計圖。

問:你發現了什麼?能根據這個統計圖完成這張統計表1嗎?試一試。學生自主完成統計表後集體訂正。

過渡語:現在你們已經二年級了,體重也相應的增加了,結合你稱體重的情況,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斤。(指2~3人彙報)怎樣才能知道現在每個體重段有多少人呢?你們有什麼辦法?揭示課題:統計。

[設計意圖:利用條形統計圖回顧已經學習過的統計方法,併為本節課的自主探究做孕伏,這樣做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統計學生體重,突出統計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統計來源於生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集思廣益,收集方法。

(估計學生會出現以下幾種方法:1.一個一個地到前面畫正字;2.舉手計數;3、分組統計。)

過渡語:同學們想到的方法都很好,但由於時間有限,我們用哪一種方法能既迅速又準確地來進行統計?

2.比較歸納,擇優選擇。

師生共同比較三種方法,歸納出學生認為合適的方法(用舉手的方法來統計)。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確定統計的方法,並在認可三種方法的基礎上,確定出最為合適的方法。這樣做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要我學”內化為“我要學。]

3.根據需要,引導探究。

(1)師生合作,用舉手的方式進行統計,完成統計表2。

過渡語:學校校醫在統計資料的時候,一會兒要用一年級的統計表,一會兒要用二級的統計表,她一邊整理一邊叨唸著:要是能把這兩張表製成一張表,該有多好啊……你們能幫幫忙嗎?

(2)學生獨立探究,設計複合式統計表。

4.合作設計,展示交流。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製統計表,可以同桌或小組合作完成。

(2)集體交流,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

生生交流:學生可以隨意向展示的同學提出問題。(如:你是怎麼設計的?你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第二行第二列的數字表示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根據收集的資料製作出不同形式的複式統計表。通過學生的獨立探究,使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並利用生生對話,相互啟發,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發展。]

5.觀察分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統計表,解決問題。

(2)你還能有什麼發現?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著重以下幾個問題:

①哪個階段體重的同學最多?

②假如今天恰好有一個同學沒有來,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多少千克至多少千克以內?

③你想對哪個階段體重的人說話?

[設計意圖:能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滲透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如:今天恰好有一個同學沒有來,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多少千克至多少千克以內?通過對不同階段體重的同學說話,使學生意識到日常生活要合理膳食,注意身體健康。]

三、嘗試遷移,拓展延伸

1.統計二(2)班各組獲得笑臉人的個數。

2.出示二(1)班、二(3)班、二(4)班、二(5)班各組獲得笑臉人的個數(結合學校班級實際)。

3.獨立製作複式統計表,並進行分析。

[設計意圖:本節課制訂了一個評價量規,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四個小組,在上課過程中,根據各小組的參與情況進行獎勵,獎品是一個笑臉,貫穿整堂課。這是我的一個巧妙設計,一是給學生營造一個競爭、協作的氛圍,二是當本節課結束時作為評價各小組的一個依據,並暗含著又一個生活中的統計,當進行評價時,學生提出:可以統計各組的笑臉的多少,作為評價標準。笑臉人變成了統計的物件,使學生感受到統計這一知識無處不在,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空間和機會。]

4.拓展延伸,開闊眼界。

教師出示扇形統計圖(也是統計各班得到笑臉人的總數),使學生感受統計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統計方法的多樣性、統計知識的實用性,數學是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

四、結合學習歷程,暢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教師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6

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統計整理資料的思想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建立在表現一定數學思想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高度,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實踐應用的能力出發,著眼於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未來的聯絡。

教學內容:

折線統計圖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實驗教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突出反映數量的變化趨勢。新課標對《折線統計圖》特別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目標:即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力目標: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影象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並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從例項中使學生得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交流、組織應用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知識的引入環節,通過對近幾屆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數量的整理,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思考,“為什麼要製成折線統計圖呢?”很自然的揭示了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激發探究慾望。在小組探究環節,“關於折線統計圖,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後再適時引導自學、討論和探究,既尊重了學生主體又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滲透學法指導。應用部分更是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個人動手、小組合作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交流、討論、歸納等。

教學重點:

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生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圖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課前叫同學們調查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獲金牌的數量,指名彙報。

2、怎樣使這些數目更清楚醒目呢?

3、課件出示一幅反映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學生觀察、質疑: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引入課題: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折線統計圖”

二、自主探究,歸納發現

(一)初步認識、生活來源

1、閱讀課本

(1)獨立自學

(2)彙報所得:說說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方面有什麼特點?

2、觀察交流

說說你在哪裡見過折線統計圖?

(二)製作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你們從報紙上、網上或課外讀物中見到過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想不想動手製作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呢?

(A)討論製作步驟

1、看一看: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上有什麼特點?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小組合作學習課本上的製作方法。

討論後小結,課件出示。

(B)動手操作

1、獨立完成數學書第48頁試一試的統計圖,同學之間相互訂正,並回答問題:哪兩年利稅增長最快?

2、從1992-2000年實現利稅情況統計圖中,你能預測一下後來的2001年利稅將達到多少萬元嗎?

三、操作體驗,分析應用

1、觀察分析:出示病人體溫變化情況記錄,回答問題。

(1)護士每隔幾小時給病人量一次體溫?

(2)這位病人的體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所少攝氏度?

(3)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說說你的想法。

2、動手操作

課件出示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資料(2000-2008)。

請同學們將這些資料在方格紙上製成折線統計圖,並預測2009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將會達到多少?

3、拓展練習

某商場要將2008年各個季度奶茶和涼茶銷售情況製成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來幫忙。

(1)提示:統計圖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在設計上應有什麼不同?(要反映兩種資料)

(2)課件出示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小組討論:你能運用生活經驗從圖上反映的情況推斷出哪條折線反映的是哪個資料嗎?

指名到臺上標示圖例,集體訂正。

四、課堂收穫,學法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什麼收穫?你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五、課後實踐

課後請和你的夥伴一起調查麻城市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來龜山旅遊的客人以供參考。為我們家鄉的旅遊業出一份力。

教學評價與反思:

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這節課主要研究的內容。針對以上目標我反思如下:

1、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選擇的題目,都是有目的而選取的與生活緊密聯絡的題,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資料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富挑戰性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與生活”的課標理念。

2.注重共性和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整體的發揮,而對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於給予評價孰優孰劣,而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判斷、比較的思維空間。如在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繪製折線統計圖),去探索,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共性的發展,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3、注重知識和學生素養的融合

“一道數學題,除了數學知識以外,承載著更多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這句話是我國有名的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所說的。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題目,使學生的思維、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

(1)當學生從“奧運金牌圖”上讀出我國奧運健兒努力拼搏喜獲佳績時,學生都充分顯示出了愛國主義精神;

(2)當學生在折線統計圖中獲知我國家庭擁有汽車臺數越來越多時,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當學生通過“某商場奶茶、涼茶銷售情況統計圖”體會到要反映兩種不同的資料,一條折線是不夠的。學生產生了新的知識慾望,從已學過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學生能自主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設計兩種不同的折線。這時教師再出示不完整的統計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自己選擇圖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

(4)這節課最後的實踐作業設計是:讓學生課外調查麻城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前來遊覽的客人以供參考。這一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為家鄉旅遊業出一份力的熱情,訓練學生搜尋和整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很好地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一類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滲透進去了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力求在教學效果上達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6-10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記錄的過程,並能夠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統計的作用與意義。

2、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複式統計表,並能瞭解到複式統計表的優點,明確單式統計表與複式統計表的聯絡與區別。

3、通過對熟悉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複式統計表,瞭解其表頭的各部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

明確單式統計表與複式統計表的聯絡與區別。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的身高調查卡,答題卡及課件。

課前談話: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測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現在請大家來介紹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釐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釐米。

師:介紹得很清楚。猜猜這位同學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釐米,去年比今年矮。

師:那再估計一下他明年可能會是多少釐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會是130釐米。

師:湯老師猜他明年會是140釐米,可能嗎?

生:可能性不大,因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長這麼多。

師:你的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點兒,對嗎?

生點頭。

師:其它同學請根據這一生長規律預測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咱們的校園不僅美麗,而且還隱藏許多數學小祕密,同學們想知道嗎?(想)湯老師在校園裡拍攝了一組照片,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

師:剛才的照片隱藏了什麼數學知識?

生:統計表。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今天,咱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板書:統計)

二、創設情境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組織慶祝活動,為了保證咱們班的形象整潔劃一,湯老師決定為同學們每人預訂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經學校審批,已批准,同學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的校服大小合適,服裝廠提供了一組適合我們班學生穿著的服裝大小尺碼。(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125、130、135、140、145。

師:尺碼為125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25釐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尺碼為130的服裝表示身高是130釐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以此類推,尺碼為135、140、145分別表示身高是135釐米、140釐米、145釐米的同學穿著最合適。

師:通過剛才的介紹,你覺得你應該選擇多大的尺碼的服裝。

生:我選擇35的服裝。

師:為什麼?

生:因為我現在的身高是132釐米,明年我還要長高。

師:你的表述非常正確。

巡視。

師:這位同學的身高是141釐米,同學們建議他選多大的服裝。

一部分學生說選140的,一部分學生說選145的。

師:請選.145的同學說理由。

生:我覺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們長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寧願選大一點。而且我媽媽平時給我買衣服時都是買大一點的。

師:選140的同學覺得這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

生點頭。

師:是的,因為我們現在每年都長高一點兒,所以,平時挑選衣服時也盡是梢微買大一點兒的。

師:有了這個生活經驗,同學們再快速來歸納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適合身高是125釐米、124釐米、123釐米……

師:也就是適合身高是125釐米及125釐米以下的(課件出示)。

師:那130呢?

生2:適合身高130釐米、129釐米、128釐米、127釐米、126釐米的人。

師:說簡單佔,就是126-130釐米的人。(課件出示)

師:下面135、140、145,誰能夠像這樣簡單地表述它們,分別適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適合的身高段是131-135釐米。

師:又簡單又準確。

生2:140適合136-140釐米的人。

生:145適合141-145釐米的人。

師:我們班同學的最高身高為142釐米,咱們就乾脆說145適合141及141釐米以上的同學穿。(課件出示)

服裝尺碼適合身高段(釐米)

125 125及125以下

130 126-130

135 131-135

140 136-140

145 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師:經過大家剛才的分析,看來我們只要統計這幾個身高段各有幾人,就能保證服裝大小合適了。

板書隨機出示:身高。

師:怎樣保證數量、款式也合適呢?

生(思考):還要統計我們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人數(板書)還有呢?

生2:女生要分開統計?

師:男、女生服裝款式不一樣,所以分開統計都能保證款式合適。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別(板書)

師:確定了這三項內容,我們現在就開始統計,好嗎?我們先來統計男生身高情況,為了節約時間,咱們分小組進行統計,怎樣?

生:好。

師:請各小組聽清合作要求:

小組內的同學互相合作,將組內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來,在這塊小黑板上進行分類整理,小組長將整理的資料填在表格裡。

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統計得快,而且資料準確,聽明白了嗎?(明白)

師:剛才小組合作提出幾點要求。

生1:只統計組內男生身高。

生2:分類整理。

生3:填表。

師:同學們聽得很仔細,按照這些要求現在開始統計。(各小組同學將男生身高卡進行整理,巡視時,發現同學們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不一會兒,雜亂無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類整理出來了。

師看來合作的律師事務所確不小。

現在請各小組長彙報你們組的資料,其它同學看小黑板進行一一核實。

組1:我們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師:同學們,這個“2”我能記錄在這張表格裡嗎?

(大螢幕:二(6)班男生身高統計表)

生:不能。

師:為什麼?

生:因為那是記錄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況,這個“2”只是一個小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數。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也說得很有道理,所以統計時,統計表的標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既然這樣,老師就先把你們各組的資料寫在黑板上,好嗎?

生:好。

各小組依次彙報統計資料,其它同學對照整理圖進行核實。

現:各小組都無差錯,看來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統計員,現在誰能將這些記錄進行處理,填在上面這張表格裡。

學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師:“3”怎麼來的?

生1:把1、2、3、4組這一身高段的人數加起來。

師:非常正確,接下來呢?

生2:身高是126-130釐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師: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幾人?

生:(稍慢)1人。

師:很,注意身高段與資料的對應。

131-135和136-140兩段各幾人?

生:身高在131-135釐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釐米的有2人。

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很快完成了這張男生身高統計表,咱們班女生人數較少,想一想,有沒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臉迷茫。

師:老師平時瞭解同學們的有關情況,通常用的是什麼方法?

生:舉手。

師:你們認為用舉手的方法來整理女生身高情況怎樣?

生:好。

師:那請女生注意了,請身高在125及125釐米以下的女生舉手,2人。

師:在相應身高段表格記錄2。(課件)

(依次舉手、記錄)

師:我們經過收集整理、記錄,完成了統計過程。

(板書)製成了這兩張單式統計表。

為了更愉地把新脫衣服做好,我們趕緊把表給服裝廠的老部傳過去。

(課件)音效:資料統計得沒問題,但一個班最好只用一張表。

師:老總給我們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張表。

那也簡單,把這兩張表合起來就可以了。

課件演示:將兩表拼接在一起。

師:同學們覺得合起來這張表怎樣?

生(仔細看、思考)

生:這張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師:你觀察真仔細,提出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馬上來解決它,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生:我發現有兩個標題。

師:你有什麼好建議?

生:去掉一個。

師:好,照你說的辦?(課件演示)

師:將重複的去掉,可以讓表格更簡潔,是嗎?(是)不能再簡潔點兒?

生:沉思。

師引導:觀察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

生(哦):第一橫欄和第三橫欄一模一樣,可以去掉一個?

師:其它同學認為呢?

生:我同音,因為它們也重複了。

師:好,我們也試試年地,看去掉以後有沒有影響?(課件演示)

生:很好,更簡潔了!

生:沒有影響統計的資料。

師:這張表現在又簡潔,又清楚,應該老總也會滿意吧,傳過去。

(課件點選)音效:這張表做得很簡潔,資料也沒問題,但身高、人數、性別這三個詞條要在表中顯示出來。

師:看來,這位老總是個非常認真的人,要求咱們精益求精,同學們,身高、人數、性別放在中哪一格呢?

(課提示)

師:這幾格,哪一格最合適?

生:應放在第一格。

生:應放在最前面一格。

師:(課件定格)我們把這一格叫做“表頭”。一格放三個詞條,看業我們必須先把分成三份(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分別在在哪兒呢?(課件閃動)

這一格你認為放哪個詞合適?

生:身高。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它這一格它旁邊都是身高。

師:你是說這一格它統領這上面一橫欄(課件演示)?你說得很正確,同樣的方法,這一格填什麼?

生:填性別。

師:你的依據是什麼?

生:這一格與豎欄連在一起,應該是管男生、女生的。

師:說得很有道理。(課件演示)

師:那中間這一格呢?

生齊聲回答人數

師:用手比劃一下,它總統表中的哪一部分。

(生用兩手劃出一長方形)

師:對,它管這一大片(課件演示)。

師:身高、人數、性別就這樣被同學們輕而易舉地放進去了。那這三個詞條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嗎?

(課件出示另一種的複式統計表)

分別將身高、人數、性別填入表頭相應的位置。

師:(小結)看來表頭三個詞條昌跟橫、豎欄的內容緊密相關的,我們把這樣的統計表叫複式統計表(完善課題)。

(課件出示):兩張單式統計表,一張複式統計表。

師:這是我們剛才製成的兩組統計表,如果你是服裝廠的老總,你會選擇哪一組?

生1:我選下面一張,因為簡單。

生2:我選複式統計表,因為經只用一張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兩項內容。

師:這是同學們的意見,老總會滿意這張複式統計表嗎?還是發過去吧。

(課件)音效:這張表做得非常好,資料清楚,表格簡潔,讓人一目瞭然。

師:一目瞭然,老總他了然了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課件出示複式統計表)

(先讓學生全面分析)

(課件出示填空題)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裝訂()套,女款125的服裝訂()套。

2、二(6)班男款服裝一共訂()套。

3、()款尺碼為()的服裝的套數最少。

三、比較鞏固

師:看來複式統計表的確很方便,這裡還有兩張單式統計表。(課件出示)

師:請同學們也把它們合成複式統計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師:為什麼?

生1:因為它們統計的內容不一樣。

生2:一張是統計年齡的,一張是統計性別的,內容不相同。

師:這樣看來,只有當統計的內容一致時,都能製成複式統計表。

師: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也一定收穫不少,現在就利用所學知識完成這張表格,完成你們的答題卡。

(練習內容:根據提供的數學資訊填複式統計表)

師巡視、展示。

四、課外延伸

師:同學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們知道嗎?其實有關統計的知識很豐富,大家請看。(課件出示蒐集的有關統計的知識,讓學生了解)

同學們一邊小聲讀,一邊發驚歎聲。

師:看完這段話,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1:統計的作用真大。

生2:統計員的工作好嚴格。

生3:統計那麼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聰明。

生4:我長大想當一名統計員。

在學生的自由發言中輕鬆結束這節課。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填寫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2、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填寫簡單的複式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難點:理解複式統計表,知道使用複式統計表的意義。會對複式統計表進行分析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請看黑板上的五門課出示:(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誰來說說你最喜歡上哪門功課?指名學生回答)大家想不想知道最喜歡上哪門功課各有多少人呢?(想)那要怎麼做呢?(統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統計(板書:統計)

二、探究

1、製作單式統計表

2、師:我們先來統計男生的情況,(出示男生統計表)請一名女生記,一名女生數人數。男生選一門最喜歡的科目並舉手。男生已統計好了。根據這張統計表,誰有問題要問的?(生問,生答),現在我們來統計女生的情況。

(出示女生統計表)還是跟剛才一樣,請2個男生來收集資料。

3、探究複式統計表

師:剛才我們一起製作了兩張統計表。這張單單統計到男生喜歡科目的情況,,第二張表單單到女生喜歡科目的情況。我們把它叫做單式統計表.(板書:單式統計表)老師非常想在一個表裡就可以知道男生和女生的情況,那麼把這兩張表組合一下,製成一張新表:出示(複式統計表)師:誰能將這兩張表的內容填到這張新的表格中嗎?指名學生嘗試填表。表裡既統計男生的情況又統計女生的情況,我們把它叫著複式統計表(板書:複式統計表)

4、比較兩種表:複式統計表不僅能夠得到單式統計表中能得到的資訊,而且還能得到單式統計表得不到的。

5、,觀察表格,你能得到什麼資訊?或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把你想到的問題提在本子上,讓同桌來回答問題。通過分析,你會提一些什麼建議嗎?老師給你們的建議是:學好各門功課,全面發展。

三、練習

請看大屏,這是一張複式統計表,調查3個同學五天用紙情況,你能把這張表填完整嗎?你能回答這三個問題嗎保護樹木,節約用紙,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四、擴充套件延伸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班準備開迎六一聯歡會,老師請班長去買水果,可是班長不知道同學們喜歡吃什麼,不知

道怎麼買,怎麼辦呢?你能幫幫他嗎?(出示複式統計表)現場調查最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數,並填好統計表。有了這張表,班長買東西就心中有數了。互提問題,互相解答。並提出好的建議。

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什麼?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通過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佔總數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資訊。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1.本單元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國小階段主要是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原義務教材是作為選學內容,考慮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標準》把它作為必學內容,本套教材將它安排在本單元。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扇形統計圖。

本單元內容的編排,注重與學生已學的條形統計圖的聯絡。通過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特點及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既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有利於讓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凸現統計的實用價值。

本單元注重從生活、生產中選取素材,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相關數學元素,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資料收集的渠道,也凸現了統計與生產、生活密切的聯絡,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

教學建議

1.注意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把握新知識的生成點。

本單元的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與所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的對比,自然形成新知識的生成點。

2.注重從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出發,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用途。

扇形統計圖的優勢是能夠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數量與總量之間的關係。在學習中,應該使學生體會到,各種統計圖有不同的特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資料的特徵。

3.本單元內容可用2課時進行教學。

(三)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1.主題圖。

教材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在校園裡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情境,為引出有關統計資料提供現實背景。

教學時出示主題圖,說明這是六(1)班同學參加體育活動的情境。讓學生看圖說說這些同學都喜歡哪些體育專案,然後教師出示相應的條形統計圖,告訴學生:這是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各種運動專案情況。由此引入新課。

2.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編排意圖

教材根據主題圖情境給出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體育專案情況的條形統計圖,直觀呈現出六(1)班最喜歡的運動專案的人數,並說明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即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專案的人數。在此基礎上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瞭解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扇形統計圖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統計圖,並特別說明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使學生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數的圓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歡的各種運動專案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從而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並通過看圖回答問題並提出問題,加深對扇形統計圖特點的認識。

“做一做”用扇形統計圖展示了100 g牛奶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根據資料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

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這是一幅‘98~03年市中國小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你們能根據相關資料製成條形統計圖嗎?

(師出示統計表)

98~03年市中國小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數(萬人) 3 4 6 8 8 10

二、動手製作條形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98~03年市中國小參觀科技發展人數統計表’內的資料,獨立完成‘98~03年市中國小參觀科技發展人數條形統計圖’。

製作前先讓學生說說每格表示幾個單位然後再製作統計圖。

2.小組交流作品,複習回顧‘條形統計圖’的相關資訊“製作步驟、特點”

A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說說發現了哪些資訊?

B學生小組評價優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秀作品。

三、對比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1.師演示“98~03年市中國小參觀科技發展人數折線統計圖”,學生觀察。

師:這個統計圖是怎樣完成的?

師和生一起分析折線統計圖,教師演示其中的一個數據的畫法,讓生知道是這張統計圖是如何畫的。

師:你們對比這兩個統計圖,看看它們有什麼異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結: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把兩種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板書出來。

3.認識折線統計圖,發現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師:你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哪些資訊?有什麼感想?

引導學生觀察參加科技發展人數的變化情況,並談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並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09的問題解答;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一小題的問題解答;

五、小結評價。

六、作業:新學案。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

把收集的資訊轉化為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教具誰備:

小黑板、統計圖、統計表、圖片、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老師這裡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數量比較多,請同學們幫幫老師數數各種圖形分別有多少個。

學生活動數圖形。

2、現在老師想知道,哪種圖形最多?哪種圖形最少?怎麼辦呢?(把各種圖形統計出來)

匯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統計方面的知識。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自己思考:你準備用什麼方法統計各種圖形的數量呢?

2、班內交流:你準備用什麼方法統計出各種圖形數量?

生:數數、畫○、畫△、畫□、畫√、畫“正”字……

3、小組合作:用最喜歡的方法把各種圖形數量統計出來,並把統計的資料填在統計表中。

圖形

個數

4、繪製條形統計圖:

(1)引導學生觀察:什麼圖形較多,提供的方格不夠,怎麼辦?

(2)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在下面的統計圖中表示統計的人數?

(3)班內交流:學生自己的想法。

(4)在此基礎上總結:可以用1個方格代表2個人,以後隨著統計資料的增大,1個方格代表5、10等更大的單位。

(5)根據統計的結果,在統計圖的方格中塗色。

(6)展示學生作業,並問為什麼這樣塗色?讓學生說明塗色的理由。

5、學習例1

(1)同學們都喜歡什麼動物!請你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些動物?為什麼喜歡?

(2)老師這裡有四種動物卡片(展示圖畫:小貓、小狗、小兔、小烏龜),你喜歡什麼動物,請說一說。

(3)老師這裡有某個學校的二年級喜歡動物的情況的統計資料。

喜歡動物的統計資料表

動物

小貓

小狗

小兔

小烏龜

人數

8

10

16

6

(4)學生活動比賽繪製條形統計圖(選出前五名的作品展示)

教師提供條形統計圖有1格表示1個數量和1格表示2個數量的,讓學生自已選擇用哪種。(總結出用1格2個數量的較好)

請學生說說發現了什麼?

6、看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1)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

(2)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並解答。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課本95頁“做一做”

(1)說一說,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

(2)跑步、跳繩、游泳這三項體育運動你喜歡哪些體育運動?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小組合作統計資料。

(4)在統計圖的方格中途色。(學生獨立完成)

(5)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2、做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生說。

五、作業佈置

選用課堂課時上的作業

探討問題:

統計是數學課程標準規定的四個領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研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統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這節《統計》課,主要是在於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經歷簡單的資料收集和整理的過程,經歷把整理出來的資料用圖表形式表現出來的過程,經歷對統計的資料進行分析、判斷的過程,從中理解並掌握一些有關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解決實際問題。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單位、表示2單位或更多的單位)和簡單的統計表。

1、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教科書所給的材料,結合我自編的內容,創設了一個數圖形的情境,並讓整個情境貫穿於課的始終,數圖形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利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一年級的學生容易數出圖形的數量,學生的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很快地進入新知的探求過程。由此可見,興趣還真是學生樂學的法寶!

2、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成為國小課堂上的一大“亮點”,但很多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較多,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在進行“數圖形”的統計時,先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統計圖形可以用什麼方法統計(如:畫“正”、打“√”、數一數等),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統計,然後讓展示學生統計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進行統計,但是學生沒有做好小組合作學習,只是獨立進行統計。小組合作學習只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3、整堂課,我都以低年級學生能接受並喜歡的面貌出現在他們面前:親切,平易近人,語言溫和;並時常以微笑鼓勵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路基本都跟著我走了,同時時刻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讓活動富有童真童趣,讓學生是在快樂的學習,在學生的全體參與中學到了所要掌握的知識。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教科書第93-97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回答簡單的問題。

難點:體驗驗收集、整理資訊的過程,初步掌握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喜歡)老師也喜歡吃水果,今天我還給你們帶來了幾樣水果呢。

2、(出示水果)這些水果中你最喜歡吃什麼?指名學生回答。

師:你回答的聲音這麼響亮,這個xx就放你那兒吧。(教師適機將水果放在同學的桌上)。

3、把你最喜歡吃的水果大聲地告訴老師吧!

(二)、探究新課。

1、獲取資料。

(1)、師:哎呀,我都聽不清楚,到底哪種水果最受小朋友的歡迎,這樣吧,就讓我們來調查一下,怎麼樣?

(2)、老師發現這組小朋友坐得最精神,就調查你們這一組吧,還有你這組。在調查之前,你們先幫我想想,該怎樣調查比較好。

〈適時評價:老師最喜歡能安靜思考問題的小朋友。〉

預設:

生1:一個一個地問過來。

師追問:可以嗎?覺得這方法怎麼樣?還有更方便一點的方法嗎?

生2:可以用舉手的方法……

師追問:

①、他的方法你聽懂了嗎?誰來解釋一下。

②、你認為這種方法可行嗎?

③、為了讓小朋友更好數,現在請這兩組喜歡蘋果的小朋友起立,其他小朋友幫我數,看誰是數數小能手,數得又快又對。他已經數好了,還坐得這麼端正,就請你來回答。請生說。(師適機板書:蘋果:xx)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3:可以將喜歡同一種水果的人排成一隊……

師追問:

①、可以嗎?排隊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到(快、靜、齊)請喜歡香蕉的小朋友跟著xx站到這裡,喜歡梨子的站到這,喜歡桔子的站到這。比一比,哪隊動作最快。(教師喊口令:10、9、8……)

②、你們排隊的速度真快啊!!估計一下,哪隊的人比較多。(指名說)

③、估得對嗎?來數數吧!誰來彙報一下?請生說,師板書。

2、介紹統計表。

師:通過剛才的分類調查,我們記錄下了每種水果喜歡的人數,這一過程就是統計的過程,而這張表格也稱為統計表。(隨機板書課題:統計,調查-統計表。)生齊讀一次。

3、統計圖。

(1)、看到小朋友表現得這麼出色,我就把你們喜歡的水果請到電腦上來,看!(點選課件)這些水果寶寶隊伍排得多整齊啊,真討人喜歡。現在老師給它們鋪上格子,標上數字,為了畫圖的時候方便,我們就用塗色的格子代替這些可愛的水果,(課件隨機出示格子,資料與塗色的格子),告訴我,蘋果應該塗幾個格子?香蕉呢?(教師隨機出現)真棒!這樣,這幅圖就完整了,你知道它的名字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條形統計圖”,來,認識一下,叫一下它的名字。你覺得他為什麼取這個名字?

(2)看這張條形統計圖,你喜歡嗎?為什麼這麼喜歡?

①、你能一眼看出什麼?個子最高說明什麼?個子最矮說明什麼?

②、旁邊的數字有什麼用?不要行嗎?從數字中我們還發現一個格子代表幾?

③、老師觀察一下,發現喜歡蘋果和香蕉的一共有xx人,喜歡蘋果比香蕉的xx,你們有發現嗎?和同桌說一說。

④、請生說。

4、小結:老師今天真喜歡一(5)班的小朋友,通過和你們一起學習,我發現了好吃、有營養的水果中,居然還隱藏了這麼多的數學知識,真是奇妙。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經歷統計這個過程的?(調查獲取資料--填寫統計表--畫統計圖)指板書,讀一次。

三、用不同的方法獲取資料。

1、過渡:水果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小朋友要想身體變得更加強壯,頭腦變得更靈活,我們還得多吃飯菜呢。昨天,老師特意去調查了一(3)班20位小朋友喜歡吃的菜。

2、(課件出示青菜、魚、雞腿、大豆、其他)學生記錄。

(1)、師: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誰知道其他指什麼?你能幫我記錄一下一(3)班每樣菜喜歡的人數嗎?好,那老師現在報啦,你們準備好了嗎?師報,學生記。

(2)、師:怎麼啦?為什麼記不下來?老師報得太快啦?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能比較快地記錄嗎?寫字太慢了,那你會選擇什麼方法?還可以用哪些符號?(√、○、……)只要是你認為比較方便的都可以。(出示記錄單)

(3)、師:如果一個小朋友喜歡就用一個符號表示,那兩個小朋友喜歡呢?怎麼表示?(打兩個符號)現在你會了嗎?開始記錄。師再次報,學生記。

3、交流反饋。

4、填寫統計表。

5、畫統計圖。在畫之前,先說一說需要注意什麼?(從下往上塗)

6、看到統計圖,你知道了什麼資訊?請生說。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小結:從這張統計圖中我們發現一(3)班小朋友喜歡雞腿的人最多,以後食堂阿姨在買菜的時候就可以買雞腿的次數適當增加一些,但是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營養成份,青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特別豐富,魚吃了能讓小朋友變得更加聰明,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要養成不挑食的習慣,這樣營養才均衡,身體才能長得更好,學習才會進步。

四、練一練。

五、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知識?

小結:統計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很大,通過統計我們能瞭解大多數人的想法,知道哪樣東西最受人們歡迎,或是最讓人討厭,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與它見面,學習更多的統計知識。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2~113頁,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能根據資料完成相應的複式條形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圖中資料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題。

出示統計圖。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什麼情況

從這張統計圖中你能瞭解些什麼

指名回答。

出示討論題:你能解決這三個問題嗎

小組討論,交流。

彙報討論結果,集體評價。

你覺得哪些運動技能比較容易掌握哪些運動技能掌握的難度較大哪些運動技能男,女生水平差距較大哪些運動技能男,女生水平接近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說說理由。

2、學好複式條形統計圖對我們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或事情有幫助嗎想自己試一試嗎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

(1)課前分小組調查本組同學體育達標合格情況。

(2)各組彙報本組合格情況,其餘組記錄。

(3)各組分工整理資料,把資料填入統計表。

(4)展示統計表,核對資料是否正確一致。

(5)統計表的資料應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

(6)每一項資料應畫在哪裡

(7)縱軸上一個單位表示多少怎樣區別男,女生

(8)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3題。

(1)這些資料反映了什麼情況

(2)你會根據提供的資料完成統計圖嗎

(3)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4)如果不分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應怎樣整理資料

統計圖應該怎樣畫

獨立完成單式條形統計圖,展示作業,集體評價。

(5)出示3個問題,小組討論。

單式條形統計圖與複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聯絡和卻別呢

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比較,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在哪裡呢

獨立完成計算,指名說說方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統計方面有什麼新的收穫向大家介紹一下。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第66-69頁。

教材簡析:

《認識扇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統計表及平均數後安排的,是國小階段統計知識的完成階段,是下一學段學習統計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瞭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經歷資料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

1、認識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

2、瞭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教學難點:

經歷資料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

預習提綱、資訊窗情境圖、限時作業。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匯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奮力拼搏、勇創佳績,共獲得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以獲獎牌總數第一名的傲人成績在世界運動史上又添上了光輝的一筆。其中,你對哪枚金牌的獲得記憶最為深刻?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對觀看奧運比賽的感受。

談話:是啊,每一枚金牌都是運動員們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都來之不易。(出示資訊窗1的教學掛圖)這就是第29界奧運會我國體育代表團金牌榜。仔細觀察這些資料,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可以是計算方面的,也可以是和統計相關的。

談話:老師也給你們提個問題:各種專案獲金牌的情況怎樣?你能用學過的統計知識來描述一下嗎?

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條形統計圖來解答這個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鼓勵。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描述資料。

1、談話:在繪製統計圖之前,我們先應將資料分類整理一下。

學生小組合作,將資訊表中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並完成教師提供的統計表。(教師在此說明:水上專案包括:跳水、游泳、划艇等;重技類專案包括:柔道、跆拳道、摔跤、拳擊等。)

專案射擊水上舉重球類體操重技類其他

數量(枚)

2、學生回顧學過的統計知識,將統計表中的資料用統計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大部分學生可能會用條形統計圖表示來。)

彙報交流,教師展示學生繪製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用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專案獲金牌的數量。

3.談話:怎樣用統計圖表示各項獲金牌的數量佔總數的百分之幾?我們還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出示教材68頁的扇形統計圖)

教師結合教材簡要介紹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佔總數的百分比。

(二)分析資料。

談話:扇形統計圖中的這些資料表示什麼意思?

學生小組交流,互動討論。明確圖中資料是指各部分所佔總數的百分之幾。例如:射擊9.8%表示射擊專案金牌數佔金牌總數的9.8%。

談話:仔細觀察,你還能獲得什麼資訊?

學生了解各專案所佔金牌總數的比重。

(三)對比發現。

談話:比較兩種統計圖,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回答:條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出每個專案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各個專案所得金牌數與金牌總數的關係。

談話:是啊,兩種統計圖各有特點:條形統計圖能直觀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三、實際應用,深化理解

(一)課後自主練習第1題。

這是一道閱讀扇形統計圖的題目。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統計圖,然後和同伴說一說發現了哪些資訊。交流時,重點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如少數人口8.4%,能說出是指少數民族人口數佔全國總人數的8.4%。通過該題,學生能對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有簡單瞭解。

(二)課後自主練習第2題。

這是一道鞏固扇形統計圖的意義並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先讓學會說說統計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然後獨立解決問題。

四、課堂反饋,交流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經歷一系列的統計活動,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數學內容,進行交流反饋,並和同伴說說學習心得體會。

國小人教版統計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複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填寫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的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

2、讓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複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一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讓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會填寫複式統計表,並對複式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準備:

課件、四張表格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課前,徐老師瞭解到了我們班有許多同學參加了學校的興趣活動小組。誰來說說你參加的是什麼興趣小組?(我參加的是書法興趣小組……)

2、今天,徐老師帶來了青雲國小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活動圖片,我們來看看是什麼興趣小組。

從這些圖片中你能獲得關於這些小組的哪些資訊呢?(航模組男生8人,女生6人……)

3、為了能清楚反映出各組人數,我們可以把這些資料填入統計表中。這裡就有四張統計表。你能把這些資料填入這四張統計表中嗎?

學生獨立填寫。

填得快的同學請仔細核對資料,以免出錯。

誰來彙報一下你填的資料?

學生彙報。

4、請大家觀察這四張統計表,從中能知道航模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術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那哪個組男生最多?(航模小組)你知道這四個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指名2至3人。

這四個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學生回答(2到3名)

引導學生思考有必要把四個小組的人數合併在一張統計表裡。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那你覺得這樣的一張統計表應該反映出哪些資訊呢?(指四張表)小組之間討論一下!指名回答。

對!把同學們所說的這些專案排列起來,並加上表格線,就可以製作成這樣一張統計表。出示統計表。

出示複式統計表,提問學生看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2、同學們對這張統計表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於這一格(師指)同學們還認識得不夠清楚。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格你為統計表的“表頭”。(板書“表頭”)

這個表頭被分成了幾個部分?(3個)

“性別”是對哪一行內容的概括?(對第一行內容的概括)

“組別”是對哪一欄內容的概括?(對第一豎欄內容的概括)

那麼“人數”指的又是哪些內容?(表格中填的資料)

3、對於這張空表格,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清楚嗎?(沒有了)

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填資料。

請同學們拿出表格二,填寫資料。學生填寫。

展示學生的作業,並適當提問。

4、問:這裡的“總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呢?表示什麼意思?

還可以怎樣算呢?表示什麼意思?

讓學生明確用這兩種方法可以驗證這一欄。接下來學生檢驗。

嗯,同學們都能把資料正確地填入表格中了,最後我們不要忘記日期。這張統計表就填寫完整了。

5、現在,看看這張統計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了呢?教師提問。

比較這張統計表與前四張統計表的不同點。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6、前面的幾張統計表我們把它們叫做單式統計表,那麼你覺得這張統計表叫做什麼比較合適呢?(複式統計表)

這樣的統計表就叫做“複式統計表”(板貼課題)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複式統計表。

三、實踐提高、鞏固新知:

1、教學“試一試”:談話:關於本屆奧運會的有關情況。

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實在競技體育中也往往會用到複式統計表。(出示課件)

拿出表格三,獨立填寫這張統計表。

展示學生作業。

2、第2題:學生獨立填寫。

引導學生為什麼沒有“合計”與“總計”一欄。

四、學以致用、實踐拓展:

剛才,我們舉了一些例子,確實複式統計表在生活中有廣泛的運用。接下來,徐老師想了解一下今年的聖誕節同學們想收到什麼樣的禮物?(問2到3名學生)

如果徐老師想了解全班同學收到禮物的情況,你說該怎麼辦呢,我一個一個問嗎?(可以調查,統計一下)

下面我們就來調查與統計。

學生填表

從上面的統計表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五、小結反思、回顧新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複式統計表”,你有什麼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