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調查報告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7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老機構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老機構調查報告

養老機構調查報告1

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我過得很充實。經村委的介紹,我有幸和村上的獨孤老人接觸,並向他們瞭解了一些生活情況,還帶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精神家園。這次假期社會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調查,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獲益匪淺。我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裡,真正體會到老人們的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認識到農村存在的問題。

由於老人們身體都不是很好,行動也不怎麼方便,為他們打掃,整理房間成為了我第一個工作。過程中雖然挺煩挺累的,但看到老人們可愛又可親的臉龐,我又有動力了,而且想想做這些也挺有意思的。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我發現以普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家都缺少生氣,本來房子就挺舊了,所以就更應該裝飾一些東西來使房間裡充滿活力和朝氣。這樣老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那麼身體狀況也會有所好轉的。可是我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者買東西的錢從哪來啊?於是我思考了一番之後,我準備去向村委幹部商量,向他們要錢。在我娓娓道來之後我順利的拿到了錢並置辦了一些好彩頭的物品以及一些盆栽。老人東誇我們呢!最後我們在村委的幫助下為老人辦了一場精彩的“交談會”,大家都圍著一圈邊吃瓜果點心邊暢所欲言,“會”間還有

同學自愛唱歌表演,真正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愛。

雖然這次實踐我沒有去我所學的專業知識的地方實踐,但是我用我所學的專業技術幫助了許多身體不好的年邁老人,同時也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與交往能力,同時也讓我懂得了來之不易,而且作為子女的人們應該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親們,要常回家看看。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裡我穿街走巷,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做著自己計劃好的事。在學校裡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要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這次的實踐中不會有人告訴我這些,我必須要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而且要自己做,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同時也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鍛鍊了我的思維,讓我思想更深一層。 在與老人交談中我瞭解到他們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們最需要的不是什麼物質財富,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從他們身上我還學到 了挺多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同時我也和他們交流了我所學到的一些知識。

當然這次我學到的更重要的還是如何與他人溝通。一直以來我的口語交際能力東不是很好,與別人對話時不會隨機應變,往往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非常尷尬的事情。在實踐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

點,所以我抓住這次機會努力與他人交談,效果真的很不一樣誒。

這次的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不僅僅是我的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 ,而且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當然這次社會實踐之後,我掩卷深思,思緒萬千。我在思考幾個問題。嗯我覺得這些老人真的很可憐的。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卻很少受到社

會的關心與照顧。我還經常看到老人們自己挑水喝,還要去城裡為了生活而去賣東西賺錢,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為那些對這些漠不關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讓人難過的是政府對者些也視而不見,以點都不重視這些。雖然中央有說對老人的補貼,可是天高皇帝遠,等到了老百姓這裡就是岌岌可危的一點點東西而已罷了。物質上的資助沒有也就算了可連精神上的安慰和關心也很少。還有就是子女沒有盡到義務與責任。這種風氣真的非常的嚴重。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這幾天實踐下來,我也充分的認識到我的不足之處。我覺得我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也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出門在外,朋友很重要,偶爾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傷心難過時,朋友是最好的依靠。總之我會再接再厲,為自己而奮鬥,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養老機構調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在這8家養老機構中,無論經營方式如何,其負責人都有一顆敬老愛老之心,他們都說:雖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養老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己也有老的時候,現在社會正向老齡化發展,國家和社會對養老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們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為入住的老人服好務,減少痛苦,愉快的度過晚年生活。

在這些養老機構中,各種的社會組織都與他們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幫扶關係,有的學校在這些養老機構設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養老機構幫助打掃衛生、表演小節目等公益活動,如xxx市第25中學在溫馨家園養老公寓建立了踐行雷鋒精神校外活動基地還有些自發的公益團體和個人到這些養老機構中開展各種幫扶活動,如包南社群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業大院的一名退休幹部,共產黨員,經常到他們那裡免費為老人理髮,請吃不到,送禮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調查過程中,也瞭解到一些存在的問題和需求:

1.資金短缺,政府補貼至今沒有兌現;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資20萬元,幫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加重養老院負擔;數字化改造,使得原來一條線路可以帶多臺電視機,變為一臺機頂盒只能帶一臺電視機,收視費大幅度提高,使得養老機構難以承受,大多數養老院都沒有采購網路公司的機頂盒,有的採取自行購買衛星電視接收裝置,有的採用網路機頂盒,有的乾脆不接受改造,電視節目只能收到5、6個臺,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單調;

3.燃氣公司實行階梯價格,加重養老機構負擔

4.供電線路有待改造。有多家養老機構反映,供電線路經常發生故障,直接影響到正常工作。

5.有些養老機構需要廚師指導,以便提高廚藝。例如,龍華老年康復頤養園,提出歡迎面案廚師指導。

6.需要為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可以邊聊天,邊幫助老人理髮、剪指甲等。

  三、協會介入養老機構服務的設想

根據目前各個養老機構的現狀和協會的性質,我們不可能為養老機構提供日常的服務,只能在節假日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動。所以,我們建議:

1.根據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開展鄰里守望活動的倡議,按照就近的原則與各個養老機構建立聯絡員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xxx市志願者協會敬老群,根據養老機構的釋出情況,設立片長,一位片長負責幾個聯絡員,聯絡員必須堅持每個星期至少到所負責的養老機構探望一次,瞭解情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及時在群裡釋出情況。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群裡釋出,有群管理和片長負責招募更多志願者,突擊為應急需要的養老機構提供應急服務。

2.與其他公益組織建立廣泛的聯絡,對養老機構存在的實際困難,及時向相應的專業公益團隊反映情況,請求支援,幫助解決。

養老機構調查報告3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一個極為嚴峻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由於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希望有更好的養老條件,養老模式多元化以及老年群體不斷壯大與養老機構嚴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全面瞭解畢節市城市居民對養老的思想認識、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發展現狀,有效化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推動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畢節市社科聯課題組於2018年3月至5月,深入10個縣(區)對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進行了深入調查,形成本調查報告。

一、調研物件及內容

一是對全市10個縣(區)23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內60歲以下城市人員和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及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僅限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以訪談、問卷(分1、2、3類)的方式進行。問卷1就60歲以下城市人員的養老觀念進行調查,問卷2就在家養老人員的養老意願進行調查,問卷3就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人員的養老感受進行調查;二是實地走訪了全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通過填寫調查統計表,訪談負責人,就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經營性質、建設情況、運營狀況以及各機構對政府的訴求進行了解;三是分別與各縣(區)民政部門負責人、部分老齡委負責人、部分街道辦事處及社群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就城市社會養老工作開展情況聽取他們反映的問題、困難及建議。

二、調研資料及分析

(一)基本情況

課題組向60歲以下城市人員發放調查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312份,有效率97.5﹪。向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發放問卷239份,回收有效問卷237份,有效率99.16﹪。向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發放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100﹪。

1.調查物件中,60歲以下城市人員與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分別為59.6﹪和64.98﹪;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女性居多,為55﹪。

2.調查物件中,60歲以下城市人員31歲至40歲、41歲至50歲的人較多,合計達66.34﹪,這部分人員是即將迎來父母養老問題或正面臨著父母養老問題的主要人群;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61歲至70歲的人群為主,佔66.67﹪,他們基本能反映當前這個階段多數老年人的養老意願;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71歲至75歲、76歲至80歲的人群為主,兩者合計為72.5﹪,他們是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主力軍".

3.問卷顯示,調查物件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60歲以下城市人員中,大專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計只佔25.64﹪;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國中文化程度為主,佔40.51﹪,大專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計僅為4.22﹪;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高中(中專)文化的較多,佔35﹪,大專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計佔20﹪,與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相比,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4.問卷顯示,60歲以下城市人員公職人員佔比不高,為17.31﹪,無業的、自由職業的合計佔51.28﹪,農民佔31.41﹪;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公職人員佔比更低,僅為8.02﹪,無業的、自由職業的合計佔51.9﹪,農民佔40.08﹪。各縣(區)黨委、政府為加快城市發展步伐,採取了一個重要的手段,即撤銷城區附近鄉鎮、設立街道辦事處。實行街道管理體制,是為了促進街道非農化程序的加快,以及農民向居民、農村向城市轉變步伐的加快,從而進一步推進城區建設。問卷1、問卷2中"農民"身份的佔比在一定程度上還這麼高,說明多數人員對"農民"到"居民"這一身份的轉變認知不足,思想停滯不前,仍然認同自己的"農民"身份,且是"失地農民"的身份。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以公職人員為主,佔到57.5﹪,這表明公職人員對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接納程度較高。

5.調查物件中,60歲以下城市人員是獨生子女的不多,只佔18.27﹪,以2個、3個兄弟姐妹的人員最多,合計佔65.71﹪;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選擇2個和3個子女的合計佔到了72.57﹪。在撤銷鄉鎮、設立街道前,多數人員均是農民,受生育觀念、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多兄妹、多子女的現象不足為怪。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子女為獨生子女的比例較大,為47.5﹪,這與他們的職業、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有關。

(二)養老觀念

60歲以下城市人員的養老觀念對老年人是否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有直接的影響,或者說,他們的養老觀念直接影響現在與未來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發展及市場需求。

1.62.18﹪的人"希望父母與子女一起居住".55.13﹪的人對當地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數量"不瞭解",12.5﹪的人認為當地的城市社會化養老機構數量"已經滿足社會的需要".65.38﹪的人對當地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服務"不瞭解".通過訪談那些認為當地的城市社會化養老機構數量"已經滿足社會的需要"和選擇對當地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服務"基本滿意"和"滿意"的人員,調研組瞭解到多數人員還停留在對社會福利性質敬老院的認知上。所以,有94.35﹪的人首先認為"國家辦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可以放心,至於"私人辦的",只有44.87﹪的人認為可以放心。由此可知,大多數人墨守成規,還在按老經驗思維,不關注城市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對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性質並未完全清楚,居家養老的方式還是絕對的首選。

2.在反對父母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考慮上,77.56﹪的人是因為"跟父母住在一起,平時可以照顧",同時,71.47﹪的人"對養老院不放心,擔心父母受虐待".還有52.56﹪的人擔心"養老院收費太高,承受不了".由此可見,除了受傳統美德文化及"盡孝"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外,費用高低、管理規範、服務優質等因素也是決定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的重要因素。

3.在支援父母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考慮上,57﹪的人是因為"自己工作忙,無法照顧老人",40﹪的人認為"到養老機構,父母的娛樂、精神生活比在家更豐富",至於"養老機構照顧比保姆照顧更放心"、"父母不願意同住"等,考慮的比例很低,這說明一部分人員懂得從現實角度出發,並知道關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這將是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的土壤。

4.有84.94﹪的人認為"父母在,不遠離"、"養兒防老"這樣的傳統觀念"值得弘揚".在考慮自己未來的養老方式上,"養兒防老"的觀念佔很大比例,因此,58.97﹪的人選擇了"與子女居住",還有選擇"與幾個朋友一起住"和選擇"居家養老,請保姆照顧"的,只有31.41﹪的人選擇"進養老院".由此可知,中年人的傳統觀念改變不大,對未來自己的身體狀況、子女的生活狀況以及朋友的各方面情況不能做到"深謀遠慮",對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產生了過高的期許。

(三)養老意願

60歲以上、但未進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在家養老的理由,以及他們對社會養老的看法、對理想的老年生活的描述,可讓我們探尋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顧慮以及期望,能夠為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發展提供參考。

1.問卷顯示,因為"身體好,能自食其力",是選擇在家養老的主要原因,佔74.26﹪。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選擇"和子女在一起,能照看小孩,減輕子女的負擔"的比例較大,佔48.1﹪;而"子女不讓去養老院"、"怕別人笑話"則分別佔32.91﹪和36.29﹪,這說明一部分老年人同樣被傳統觀念影響著。選擇"喜歡以往的居家生活",佔到50.64﹪,這也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密不可分,比如享受"兒孫滿堂"的幸福感等。也有20.67﹪的老年人擔憂"養老院收費太貴,負擔不起",有18.14﹪的老年人認為"沒有理想的養老機構",35.02﹪的老年人"今後會選擇進養老院",這說明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潛力,只是費用問題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2.問卷顯示,31.22﹪的老年人仍然保留傳統觀念,認為"應該提倡子女養老".贊同社會養老的老年人佔到了57.81﹪,但是,在訪談中,調研組發現部分老年人未必懂得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意義,未必會真正主動參與進來,他們之所以選擇"值得提倡,應當鼓勵",是因為他們喜歡的養老機構是"國家辦的"(66.67﹪),就好比福利性質的敬老院一樣。歸納梳理這部分老年人對社會化養老態度的緣由,加上"對社會化養老的看法"、"喜歡的養老機構"選擇"不知道"的,課題組認為多數老年人對城市社會養老存在不完全認知的狀況。當然,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思想觀念開始在轉變,課題組發現,通過與他們交談,對他們的養老觀念是有觸動的。

3.問卷顯示,多數老年人嚮往的老年生活通常是在"衣食無憂"、"生病有人照顧"、"不需要子女操心,也不操心子女"的情況下,還能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受人尊重,有價值感","可以做自己喜歡、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希望子孫和睦、平安、常回家看看。但是,對"有人一起娛樂,有團隊感"這樣的社會需求,選擇的老年人相對較少。可見,多數老年人一直以"家"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還未轉變,缺乏融入社會集體生活的理念。

4.調查表明,老年人最擔憂的是"突然生病無人知道,耽誤治療",其次是"行動不便時,不能吃上可口的飯菜",對"子女遠在他鄉,自己孤單寂寞"、"社會保障不落實,養老金不按時發放"不太放在心上。根據訪談的情況看,調查的多數老年人跟著子女在一起生活,所以,他們內心認為這樣的顧慮是多餘的。

5.問卷顯示,對於月收費2500元—3500元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有10.55﹪的老年人願意承擔;月收費3500元—4500元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僅有1﹪的老年人願意承擔。在訪談中,有少數老年人表示月收費2000元以上,他們就不能承受了。

(四)養老感受

瞭解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的感受、評價以及入住原因等,可為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在優化產品服務等方面提供參考,幫助解決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作為政府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時的有力依據,從而推動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發展壯大。

1. 調查顯示,62.5﹪的老年人選擇進養老院的考慮是"子女工作忙,無時間照顧",47.5﹪的老年人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在家孤單寂寞",可見,子女不能陪伴、照顧,是老年人選擇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主要原因。通過訪談,部分老年人在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1—2年後,心態由被動入住轉為主動入住,合計有72.5﹪的老年人"雖然生活還能自理,但喜歡集體生活,有樂趣","感覺在養老院生活比在家自在快樂".

總的來說,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對養老院的環境"基本適應",佔到90﹪,沒有"不適應"或"很不適應"的。因此,合計有67.5﹪的老年人對子女、朋友經常探視的態度是"不想"或"無所謂",95﹪的老年人最盼望的養老方式是"進養老院".

2.70﹪的老年人在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感覺"很開心快樂,無後顧之憂",30﹪的老年人感覺"有些無聊,打發時間".問卷顯示,大部分老年人會"參加一些健身活動、散步","找人聊天、打牌、下棋","晒太陽、擺龍門陣",但是,在實地走訪中,課題組發現一些老年人則基本是"集體枯坐",不善交流,通過觀察,這與他們的文化程度、心理狀態有關,也和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有關。

3.在住房條件上,60﹪的老年人選擇"雙人間",40﹪的老年人選擇"單人間",可見,他們還是希望在相對獨立的空間裡有一個夥伴,便於相互照應。問卷顯示,飲食健康、醫療服務是老年人對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主要關注點,對於"不定期舉行親子活動、生日聚會"等集體活動,只有10﹪的老人有要求,這囿於老年人年齡大、文化程度不算太高,也體現了他們不喜歡吵鬧的心理。通過訪談個別學歷高、曾經是公職人員的老人,課題組認為,未來入住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會越來越高,他們對於文體活動、親子聚會、生日宴會等集體活動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4.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老年人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其中的便利,所以,72.5﹪的老年人覺得費用"一般,還能承受".同時,他們也比較認可社會養老,在調查所在地養老機構的數量問題時,75﹪的老年人認為"很少,滿足不了老年人口所需";有95﹪的老年人認為今後養老機構是"大勢所趨,大有可為".不過,3/4的老年人認為養老機構的發展應該是"國家投入,政府主導",這既表明觀念陳舊,又預示著城市社會化養老機構要走向市場,形成產業,還需要政府產業政策的前瞻性引導。

(五)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及養老體系

調查發現,畢節市100﹪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是2010年以後才建立的,掛牌運營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只有5家,其中公辦性質的1家、民辦性質的4家。除七星關區、納雍縣外,80﹪的縣均沒有運營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根據座談和實地走訪瞭解到的情況,目前,織金縣有1家公建民營性質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基本建設完成,即將投入使用;金海湖新區正在籌建公立的養老院——畢節市康樂福利養老院。

1. 公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收費及運營現狀

畢節市社會福利院建築面積4958m2,有職工54人(含聘用人員),床位90張。在保障七星關城區部分社會兜底人員入住、退伍軍人療養的情況下,該院開設了老年公寓,面向社會開放。目前,共有38位老年人入住,入住率達到90﹪以上。該院管理服務比較規範,各項工作制度健全,擁有專業的醫護服務人員,設施齊全。公寓設有棋牌室、讀報室、書畫室等。在收費管理上,根據老年人護理需求的程度,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三項合計分別為2200元/月(有自理能力老人費用)、2400元/月(半失能老人費用)、2600元/月(全失能老人)。

畢節市社會福利院老年公寓作為全市唯一一家公辦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由於設施完善、服務規範、收費不高,又地處七星關區,交通方便、地理環境優美,深受入住老人和家屬的好評,時常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

2.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收費及運營現狀

(1)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收費

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收費一般由其根據運營成本、參照市場行情自行確定收費標準,與當事人簽訂協議進行收費。位於七星關區的"畢節市怡心苑"養老院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費用標準為2900元/月,但受制於條件的因素,他們不收住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大家庭老年公寓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費用標準為2600元/月,對於失能老人的費用標準約在5000/月左右;畢節市拱攏坪療養中心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費用標準為4960元/月。位於納雍縣的公園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收住有自理能力老人的費用標準為2700元/月。此外,各機構均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及需要護理的等級、房間配備需求等相應增加費用,收費總體上高於公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

(2)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運營現狀

畢節市拱攏坪療養中心屬於公建民營性質,建築面積10500m2,有床位200張。該中心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工作制度健全,擁有專業的醫護服務人員,設施齊全,環境良好。但由於消防等設施未完全整改完善,還未真正進入運營階段。

就正常運營的3家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而言,其運營現狀如下:

A.規模偏小,條件比較差

根據實地走訪的情況看,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規模偏小,條件比較差。規模較大的"畢節市怡心苑"養老院建築面積8000 m2,有床位229張,但設施不配套,沒有獨立的棋牌室、讀報室、書畫室等娛樂空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較為空乏、單調。七星關區的大家庭老年公寓、納雍縣的公園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建築面積只有500 m2,床位分別為50張、20張,條件較為簡陋。大家庭老年公寓長期租用一幢兩層小樓的民房,原本狹窄的房間內擺放2—3張床,更顯逼仄,這裡收住的皆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即使護理人員收拾乾淨,但由於房間通風不暢,空氣質量、居住環境可想而知。大家庭老年公寓目前遇到的窘境是因為七星關區城市建設,小樓也即將拆掉,何去何從他們也很茫然。

B、入住率低,投資回報慢

調查資料顯示,入住率低是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普遍現象。"畢節市怡心苑"養老院擁有床位229張,入住老人有36人,入住率僅為15.7﹪;七星關區的大家庭老年公寓擁有床位50張,入住老人只有22人,入住率為44﹪;納雍縣的公園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擁有床位20張,入住老人8人,入住率為40﹪。

投資回報慢,是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面臨的另一個挑戰。納雍縣的公園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站於2010年營運,總投資50萬元,2017年淨利潤4萬元,最快也要10年才可收回成本。"畢節市怡心苑"養老院2017年營運,投資600萬元,近兩年的收入也一直在往養老院裡投入,加之融資渠道狹窄、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他們,該機構負責人擔心回報的線拉得太長,自己無力支撐。

C、運營成本高,經營風險大

調研中,幾家機構負責人均表示,房屋租金、人員開銷、裝置修理等費用完全靠自己支撐,儘管政府按入住老人數每張床位補貼3000元,但由於是分三年補助,每年得到的補助經費簡直是"杯水車薪",運營成本依然很高。

由於是租住的房子,在消防等設施上是否達到國家的要求,一些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負責人未必道出實情,以調研組的觀察,安全問題是堪憂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經營風險。另外,有的家屬把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當成"保險箱",老人來了就不能出問題,但是,由於老人視力、聽力不好,腿腳不便,時間長了,難免不出點問題,所以,經營風險也很大。

D、招工難,缺少護理人員

調研中,有的機構負責人反映,由於護理工作苦、髒、累,責任大,收入少,加之社會地位不高,多數人選擇當保姆、做家政,不願到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做護工,導致出現"招工難"的窘況,缺少護理人員。

(3)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現狀

按照國家提倡的"90·6·4"養老模式(即90﹪為居家養老,6﹪為社群養老,4﹪為機構養老),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在全市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據大部分社群負責人介紹,房地產開發商幾乎不建社群活動區域,多數社群面臨一無陣地、二無人員的境況。即使有的社群建起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但床位、活動場地、照管人員根本不能滿足社群內老年人的需求,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難以發揮作用。

綜觀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及養老體系的現狀,全市養老呈現出粗放化、低端化、本土化等特徵,城市社會養老產業發展滯後,這勢必導致現在乃至將來,養老質量得不到保障,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和養老尊嚴將大打折扣。

三、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經濟發展相對較慢,養老觀念非常落後

受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畢節市經濟發展相對較慢、資訊相對滯後,導致人們養老觀念非常落後。一方面絕大多數人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帶來的眾多矛盾普遍認識不足,沒有把社會養老服務提高到反映社會文明進步,提高生活質量,保持社會、家庭和諧穩定的高度來認識;另一方面,"養兒防老"等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養老是老人無後、兒孫不孝的表現,導致對社會養老這一新事物存在排斥情緒,新興的社會養老觀念難以接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養老市場的有效需求,從而成為制約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養老機構嚴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嚴重不足,甚至可以用"空白"來形容,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參差不齊,欠賬太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觀念的改變,以目前的狀況,將難以滿足越來越多社會養老需求,且多數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設施簡陋、功能單一,難以提供照料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七星關區有城市老年人口32400人,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僅有床位369張,按"90·6·4"計算,需要床位1296張,缺927張。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除七星關區部分社群較為規範、正常執行外,多數縣(區)尚處於起步階段。

(三)部門重視程度不夠,優惠政策很難落地

調查中,課題組瞭解到有部分外來人員曾到畢節市部分縣(區)考察,擬投資城市社會養老產業,最後還是一走了之,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有的部門重視程度不夠,一些優惠政策很難落地,因為建設用地供應不足,專案審批覆雜、回報週期長等因素,影響了這些社會力量到畢節市投資養老產業的積極性。

(四)經營形式比較單一,入院費用普遍偏高

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經營形式單一,呈粗放型、低端化的格局,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吃、穿、住。沒有專業化的服務組織、服務機構加入,服務專案、服務質量、服務環境和服務設施根本無從談起,文化娛樂和精神享受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更是相去甚遠。由於沒有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收費標準,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收費標準有很大的隨意性,且不說費用是否與提供的服務相匹配,就調查的情況而言,與畢節市社會平均工資、物價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絕大多數人員認為入院費用偏高,難以承受。

(五)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專業人才較為匱乏

公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有政府的投入,在人員保障、場地建設、設施配置上,較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要優越得多,而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因自主經營、自籌資金,需要考慮成本問題,無論是場地,還是設施都較為簡陋、薄弱,在人員配備上,護理人員大多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鎮下崗職工,知識水平和專業化程度低,隊伍穩定性差,缺少醫療方面專業人才,且經營人員自身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這些原因導致對老年人生活照料、安全和風險防控、規範管理上的整體水平不高,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四、對策建議

日前,市人民政府印發了《畢節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1+7"配套檔案,就今後一段時期全市養老服務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工作措施等作出了具體部署,是今後養老機構發展的根本遵循。《意見》明確,到2020年,全市養老服務床位達到3.5萬張,所有社群建有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服務設施。可以說,目標巨集偉、任務艱鉅、難度不小,全市各級部門應高度重視、努力工作,方能如期完成。

(一)加大宣傳力度,轉變養老觀念

各級政府和全社會要儘快形成共識,形成合力,加大宣傳力度,一方面通過報刊、網站、"兩微一端"等官方媒介營造輿論氛圍,另一方面組織黨員幹部深入社群發放宣傳資料、與社群居民交心談心,通過組織文藝匯演、抄寫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形式、全方位引導人民群眾認識到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帶來的眾多矛盾,讓廣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瞭解推進社會養老的好處和重要性,切實幫助人民群眾摒棄傳統的家庭養老觀念,接受新興的社會養老觀念,樹立積極的消費意識,促使全社會正確看待並積極接受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養老和社群居家養老服務。

(二)完善養老機制,鼓勵民間參與

一是完善養老機制,根據畢節市實際,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提高養老金標準,並對老年人予以適當傾斜,同時,引導激勵符合條件的居民早參保、多繳費,積累個人賬戶資金。二是鼓勵民間參與,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在資金、土地、專案審批等方面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強有力的保障,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社會養老事業的建設中來,大力發展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總之,要注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儘可能避免政策上的漏洞和操作上的隨意性,使之法制化、規範化、標準化。要切實落實畢節市人民政府制定並下發的《意見》中有關土地、經費補助、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使之落地落實落小。

(三)強化社群功能,提高服務半徑

一是將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用房列入社群配套用房,允許街道辦事處、社群利用廢棄廠房、閒置辦公樓等公共資源改造或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場所,推進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的設施建設,為老人提供就近、方便的"日託"服務和文娛活動場所。二是加大社群醫療隊伍建設與醫療裝置投入,為社群醫護提供保障。醫院可向社群提供"購買服務",搭建康復理療室,為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服務。三是以資訊化為基礎,建立"大資料+網際網路+養老平臺",對社群內老年人建立資訊檔案,實現社群內資訊化管理,以及網上問醫詢診,網上購物、點餐等智慧服務。四是轉變觀念,強化自治意識,讓社群居民成為社群事務管理者,激發他們到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開展志願服務的熱情,培育、發展一批志願者隊伍,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總之,要想方設法強化社群功能,進一步提高服務半徑,為社群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在社群建起一座"沒有圍牆的養老院".

(四)整合衛生資源,推進"醫養結合"

一是整合衛生資源,引導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和就近醫療機構的交流合作,由醫院對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中的老人實施醫療服務,同時,政府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高瞻遠矚,巨集觀把控,將新建的醫院與新建的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就近規劃,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二是探索"公建民營"、"民建民營"機制,出臺"醫養結合型"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准入、規劃、管理、服務等相關實施細則,鼓勵資本等社會潛在力量承辦、開辦"醫養結合型"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市場化,實現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三是醫療保險制度要實現養老機構全覆蓋,將"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內醫療消費納入醫療保險範疇,最大程度減少"醫養老人"家庭的經濟負擔。

(五)規範行業標準,優化服務質量

城市社會養老事業在畢節市處於起步階段,迫切需要建立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的收費標準、用房標準、補貼標準,以及對養老服務的專案、質量、評估等的行業標準及規範,從而保證監管有據可依,不流於形式,服務質量進一步得以優化,城市社會養老機構能夠健康發展。

(六)加大投入力度,彰顯政府職能

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為城市社會養老機構發展提供土壤,彰顯政府履行職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決心。一是要加強資金保障,設立城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並根據財政收入的增加逐漸增長,重點用於城市社會養老服務補貼、城市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社群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對公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建設經費的補助比例,提高對民辦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建設的運營補助標準,探索對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的經濟獎勵辦法,以獎代補。二是加強用地保障,在每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安排相應指標,確保社會養老機構建設用地需求。特別要充分利用好畢節市"綠色資源"、"氣候資源"的優勢,以"城市社會養老機構+醫院+綠色"為抓手,優先選擇在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地方合理佈局,吸引外來資金參與到城市社會養老機構建設中,吸引區外老年人到畢節市入住城市社會養老機構,推動畢節市城市社會養老產業的發展壯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