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資訊科技《認識計算機》教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4W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資訊科技是陌生的,但是又是大家所喜歡的,大多數學生認為資訊科技就是電腦,就是玩遊戲。所以老師在第一堂資訊科技課要使學生明確什麼是資訊科技,資訊科技的學習任務、學習目的是什麼,怎樣學好資訊科技等問題。

國小三年級資訊科技《認識計算機》教後感

《認識計算機》一課是三年級學生學習電腦的入門課。在這之前,許多學生不知道什麼是顯示器,什麼叫主機,可以說這一節課的能否上好關係到以後學生對電腦是否感興趣,是否願意學。所以,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由於國小生初次接觸計算機時,大家都懷有一種畏懼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可以用來幹什麼,更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我緊緊抓住這一機會給學生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麼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教師再利用配套教學演示光碟,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製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被大大的激發了起來,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先介紹一些科幻文章吸引他們,再講計算機的神奇功能,吸引學生。接下來讓學生動手開機,在學生開機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很多的問題,隨即提問:“哪些小朋友的電腦開不了?有很多的小朋友馬上高高的興起了自己的小手,這時老師提醒學生,你看看你的電腦顯示器開了沒有,也就是那顯示器的燈亮了沒有,這時學生髮現,原來是自己的顯示器沒有開,所以電腦好象沒有亮,其實教師直接的告訴學生存在的'問題,還不如讓學生自己的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果更好。在後面的教學中,由於我能較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問題,給予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自已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提高,對學生來講也學會了一種學習方法。

作為一名教師每節課後如果都能把在課堂上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些合適的引導,我們學生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能效果更理想。

在上課之處過程都差不多,從講授顯示器開始有了一些改進:

1.提問學生見過的顯示器都長什麼樣子。學生1回答:“像機房裡的一樣。”追問形容一下機房中的顯示器,強調“薄薄的”,接下來學生2回答說,他見過不一樣的顯示器是“厚厚的”。這樣及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又使學生能夠發現其中的不同點;2.在講授滑鼠的時候,通過圖片的展示來說明滑鼠種類的豐富,並簡述了滑鼠的工作原理,去掉說明滑鼠操作的部分,節約了操練的時間;3.講授鍵盤時,展示普通鍵盤和筆記本鍵盤,請學生能夠區別,並說明小鍵盤區中的數字和符號在主鍵盤區都能找到;4.講授主機時,將主機比喻的大腦和胃部,先請學生說說大腦和和胃部有什麼功能,大腦——處理資訊——CPU,胃部——儲存食物(資訊)——儲存器;5.其他裝置,人就只講了他們的功能。6.在講授輸入、輸出裝置時,不僅將收了他們的定義,還將輸入裝置比作計算機的眼睛和耳朵,將輸出裝置比作計算機的嘴巴和手等,使得講授更加生動形象。接下來,4人一組討論顯示器、滑鼠、鍵盤、耳機、音箱、印表機、掃描器分別與輸入、輸出裝置連線。引入一定的懲罰機制。學生經過討論,基本能夠正確區分輸入和輸出裝置。7.小結課堂內容。

獲得收穫:

1.提出問題要完整、準確,要學會追問。

2.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能夠喚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3.多使用實物展示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如此一來,學生形成的印象就不只是聽覺一種,還有視覺和觸覺,不易遺忘。

4.多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

5.多使用小組討論、合作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之間的講授支援教師的講授,並形成集體的榮譽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6.使用一定的獎懲措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