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國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德”等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激發學生探索未來的興趣。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課時:一課時

趣味匯入

同學們,你們做過夢嗎?做過什麼樣的夢?給同學們講一下。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夢。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好,我們來學習課文《阿德的夢》。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阿德的夢裡有幾件神奇的事情,都是什麼?歸納總結,板書:

火星旅遊定居月球

新型飛船可視電話

掌上電腦月球購物

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課文中的要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自學生字讀音。

2.彙報學習生字情況:包括字音,組詞。

注意區別“型”和“形”。型,模型、新型。形,形狀、形式。

系,多音字。系(xì),關係;系(jì),繫鞋帶。

3.小組合作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組長檢測。

4.用生字軟體檢測生字認讀情況。

合作學習,擴充套件知識

1.小組學習:先讀一讀課文,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關課文中講到的科學知識(如可視電話、掌上電腦),在組內交流一下再向全班介紹。

2.彙報交流。(要求:先讀一段課文,再說自己瞭解的知識)

3.你認為課文中寫的'這些事情會發生嗎?說一說你心目中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

鞏固識字,練習朗讀

1.老師出示本課的生字,學生找出文中帶這個生字的詞語、句子,讀一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集體朗讀全文。

擴充套件活動

蒐集各種你喜歡的有關未來世界的知識,大膽想象,設計出你想象中未來世界的樣子。

彙報形式:圖畫、科學小品、手抄報等。

教學反思

1、本設計以“夢”為線索整合教學內容,識字、課文、彙報等都圍繞夢而展開,充分體現“以情景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對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生活化、活動化的再加工,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效。

2、本文是連環畫式的略讀課文,教學要把重點放在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等方面,對文中提到的那些新科技沒有必要作科學的描述,應著力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想象,激起對科技探索的興趣和熱愛才是教學的主旨。

國小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牽牛花當喇叭》,學生能夠產生熱愛大自然之情,並能夠樹立環保的態度。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對歌曲進行表演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跟隨節奏運用合理的肢體動作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重點是能夠完整帶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難點】

能夠加入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律動。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上課前老師展示牽牛花的圖片,提問學生這是什麼花?它的形狀像哪一種樂器呢?

學生自由發言,牽牛花,喇叭花,像個小喇叭。

教師總結:哦!同學們都說它像個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聲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牽牛花當喇叭》,順勢匯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曲調活潑歡快的歌曲。

2.復聽歌曲

並設問: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學唱歌曲

1.進行簡單發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唱樂譜,並提示學生音準;

3.教師帶領學生有節奏地朗讀歌詞並注意曲譜中的一字多音;

4.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況下,加入歌詞下方提示的肢體動作;

(四)鞏固提高

(1)教師帶領同學做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

(2)學生們分小組自行創編動作;

(3)上臺展評,教師給與鼓勵性評價。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牽牛花當喇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魔力,希望同學們在日後能夠樹立起環保意識,同時具有發現美的眼睛,細心觀察我們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發現更多美好的事物,

最後老師留一個小任務,回家後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與他們一起分享音樂的快樂。

四、板書設計(略)

國小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及其作品;體會“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裡長大的!”的深刻含義。(重點)

2、比較兩次“竊讀”不同的經歷,感受作者在兩次“竊讀”過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變化。學習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表現人物的寫作方法。(難點)

3、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懂得對生活感恩。(重點)

教學過程

一、課文匯入

同學們,暑假裡我們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林海音小時候家境貧寒,卻酷愛讀書,她是怎樣讀完了一本又一本夢寐以求的書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聽聽她的讀書故事。

二、整體感知

閱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記敘一件什麼事?

2、“竊讀”是什麼意思?圍繞“竊讀”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本文主要講述了“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的故事。“竊讀”意為“偷讀”。

第一部分(1—8段)敘述在緊鄰“三陽春”的.那家書店“竊讀”的經歷。

第二部分(9—14段)插敘“竊讀”的起因以及經驗。

第三部分(15—28段)敘述在另一家書店“竊讀”過程中受到的關愛和支援。

三、課文解讀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勾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句子,並且加以體會。

圈劃:

(1)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使矮小的身體挨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櫃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到底擠到裡邊來了。

(2)一頁,兩頁,我如飢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

2、“竊讀”到底是什麼樣的滋味?請在文中找到原句。

圈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四、分析人物

1、“我”是怎樣一個學生?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的。

圈劃:我不過是一個無力購買而又渴望讀到那本書的窮學生,

2、文章為什麼要特別提到“書店老闆”和“店員”這兩個人?

3、如何理解“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裡長大的!”

五、深入探究

1、作者在兩次“竊讀”中分別遭遇到了什麼?把兩次“竊讀”的經歷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什麼?

2、怎樣體會作者“竊讀”的複雜滋味?

六、佈置作業

有人評價本文的語言“細膩而靈動”,請圈劃相關語句並分析。

國小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科書第1~2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⑴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理解等式、方程的含義,體會等式和方程的關係,能根據情景圖正確地列出方程。

⑵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和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能力和符號感。

⑶學生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等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初步展開新課。

⑴出示“天平”情景圖,瞭解學情。

讓學生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天平;兩邊是一樣重的;指標在中間表示就表示相等等等。

⑵用等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

先寫出等式;交流等式:50+50=100,交流這樣列式的思考;揭示概念,象這樣表示兩邊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二、繼續出示情景圖,深入展開新課。

⑴出示情景圖,明確要求。

用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係。

⑵獨立思考,試寫式子。

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

⑶學情反饋,班級交流。

讓學生自行上黑板寫不同的式子。

可能會出現下面這些式子:x+50>100,x+50≠100, x+50=100+50,x+50<200,x+50≠200,x+x=200,2x=200等。

甄別確認正確答案。

⑷嘗試分類,理解方程的意義。

明確要求——分類;為類別起名,等式,不等式;獨立分類,等式:x+x=200,2x=200 ,x+50=100+50,50+50=100,不等式:x+50>100,x+50≠100,x+50<200,x+50≠200。

再分類,不等式感悟“>”和“<”比“≠”更準確;等式分類:等式中有一部分叫等式(含有未知數)。

⑸體會等式和方程的關係。

用符號表示等式和方程的關係,例如集合圖等;用形象的情景表示等式和方程的關係,例如部分和總數等。

三、獨立練習,進一步內化新知。

⑴完成練一練1。

確定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方程和等式,確定尋找等式和方程的思路和方法;交流矯正。

⑵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用線連一連。

9—x=3 20+30=50

80÷4=20 等式 x+17=38

x—15 方程 36+ x<40

7y=63 54÷x=9

⑶完成第2頁試一試和看圖列方程。

先獨立列方程,再在小組裡交流列式的思考。

⑷完成練習一1~3。

重點交流第2題。

國小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詳細分析,周密思考的思維品質。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列舉田忌所有可以採用的策略,來找出並體會田忌贏齊王的策略方法。

難點: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匯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

2、遊戲:

師:老師這有兩組撲克牌,分別是紅桃10、7、5和黑桃9、6、3。(左右兩手分別出示)我們來做比大小的遊戲,老師先說一下游戲規則,課件出示:你和老師各選一組牌,每次只出一張跟老師比大小,要求:三局兩勝。 師:誰願意和老師做遊戲?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 師:你為什麼選這一組呢?生:試說。

師:好,我們要開始比賽了,其他同學當評委。 師:你先出吧! 生:師:6 生:師:9

生:3

師:你選大的還輸了,你有什麼想法啊?想不想再比一次了?這次你要哪一組牌?(3、6、9這組) 師:你出吧。

3、怎麼老師又贏了呢?你有什麼想法?(為了確保自己一定取勝,無論是你選擇大的還是小的,你要保證讓對方先出你才能贏。)

4、“比賽中,注意研究雙方的情況,運用策略,找到能夠取勝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要學的《田忌賽馬》,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板書:田忌賽馬)

[組織活動、引導探索]

過渡:下面聽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邊講邊放課件)

1、 老師講故事:田忌賽馬

師:戰國時,齊王和大將田忌喜歡賽馬,他們把馬分成三等,按照3局兩勝制論輸贏,第一次比賽,齊王的一等馬對田忌的一等馬,齊王的二等馬對田忌的二等馬,齊王的三等馬對田忌的三等馬,比賽結果3:0。第一次比賽田忌輸了。

在這次比賽中,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說出: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一些。)

2、田忌很不服氣,要與齊王再比一次,齊王認為自己勝券在握,還是排出了原來的出戰順序。你來幫田忌想一想,可以怎麼安排三匹馬的比賽順序,才能戰勝齊王。

師:同學們真能幹,只是改變了三匹馬的出場順序,就幫田忌贏下了比賽。田忌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齊王的方法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接下來,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田忌究竟一共有多少種應對齊王的策略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夠贏得齊王的呢?

3、同桌兩人合作研究,填好表格。並思考:

(1)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採用的應對策略。

(2)田忌還有其它贏齊王的方法嗎?

友情提示:運用可能性的'學習方法,採用有序的原則,才能做到田忌派馬策略的不重複不遺漏。

4、彙報研究分析結果。

(1)實物投影展示方法。談一談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找的。

反饋:A、有遺漏的。 B、無序排列。 C、有序排列,思路清楚。

(2)你有什麼發現?(田忌只有一種可以取勝齊王的方法。)

(3)分析:這種方法為什麼能夠取勝齊王?

小結:像同學們剛才這樣,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來,並從中找到最好的方法,這是數學中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對策論。(板書課題)

5、舉生活中應對策略的例子。

田忌的這種策略可以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使學生體會對策論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集體討論交流,並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個環節重點讓學生多說一說體會到的“策略”的重要性。

[組織活動、引導探索]

1、想自己當一回田忌嗎?機會來了。

下面是上學期四年級兩個班級乒乓球比賽情況統計表。

如果下學期學校舉行四(1)班和四(3)班乒乓球比賽,積分制每人打一場,你能妥善地安排,使四(3)班獲勝希望最大嗎?

剛才,我們運用了田忌的策略,幫助四(3)班獲勝,生活中許多地方同樣要運用策略來解決問題。

[交流評價,課堂小結]

你在本節課有什麼收穫和感受,把你的收穫和感受和同桌說一說。

面對一次機會,一場競技,我們光水平高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知己知彼,凡是講究策略,才會取得勝利。

希望“策略”意識走進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遊戲:報數遊戲。

想辦法找到自己必勝的對策

彙報方法:學生試說,師做最後小結。

國小教學設計6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過《日月潭》這篇課文了,那大家喜歡“日月潭”這個地方嗎?為什麼?現在,老師要再帶領大家一起去參觀一個與日月潭一樣美麗的地方,你們知道這是哪裡嗎?

2.播放課文教學錄影帶,激發學生情感。

3.過渡語設計:葡萄溝這個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歡“葡萄溝”嗎?師揭示並板書課題。

二、設疑點、齊讀課文解疑。

1.提問:那你們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要叫“葡萄溝”嗎?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齊讀一遍課文。

2.師誘:課文中告訴了我們葡萄溝是一個出產什麼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八九月有葡萄。但我們“葡萄溝”這個地名,卻只提到什麼水果呢?“葡萄溝”出產了那麼多水果,照理應叫“水果溝”,為什麼要叫“葡萄溝”呢?等我們學完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並畫出各自然段及帶有生字的詞,生詞多讀幾遍。

2.全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呢?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地方的什麼東西呢?

3.出示想一想,初知課文大意:

a、明確題目要求,思考三個問題,並找出相應的段落。

b、師佈置默讀,並檢查默讀效果。

a)葡萄溝在什麼地方呢?那裡是幹什麼的`?都出產什麼水果呢?人們最喜愛什麼水果?哪一個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當中的第1個問題呢?1組朗讀第一自然段。

b)為什麼人們最喜愛葡萄溝的葡萄呢?哪一個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2組朗讀第二自然段。

c)葡萄乾是怎麼製成的呢?哪個自然段回答了我們的疑問?

3組朗讀第三自然段。

4.你們喜歡“葡萄溝”這個地方嗎?為什麼呢?現在可不可以用我們課文中的一個自然段一起來回答呢。

四、生字詞教學。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影。

2.指名學生認讀、齊讀生字並口頭組詞。

國小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認識祖國河山的壯麗,激發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感情。

2、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徵,有層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3、朗讀並背誦本文。

4、通過對比認識多角度描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通過對比學習抓住景物特徵、多角度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順序的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與討論分析相結合。

教學時數:一課時

電教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匯入: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曾說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確,我們祖國的江山秀美壯麗,使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心動不已。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位於十大風景之首的三峽的優美風光吧。引出課題。

一、範讀課文,整體感知。(注意字音、斷句)

二、分析課文。

1、根據課文提示讀全文。思考:每段所寫內容及景物特點。

討論明確:

1)內容:三峽形勢,(總寫)四季景色(分寫)

2)景物特點:三峽形勢——連綿陡峭

夏——水大流急

春冬——清榮峻茂

秋——悽清悲涼(見螢幕)

2、根據圖象介紹三峽景物,深入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見螢幕)

3、討論:作者安排文章順序的思路。明確:作者是根據三峽景物的特點來安排順序的。三峽形勢是兩岸山嶺綿延高峻,山高谷窄則流急,因此,第二段緊接著山高之後寫水勢——寫夏季江大流急。與迅猛的夏天水勢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勢狀況接近,故一併寫。此時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綠潭”、“清榮峻茂”的美景。與冬春“清榮峻茂”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林寒澗肅”“悽清悲涼”的秋天。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頗見作者結構佈局嚴謹有序的匠心。

4、討論:對比分析《三峽》與《霧中三峽》的異同。(見螢幕)

5、看今日三峽工程建設錄象,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小結:

1、內容;

2、景物特點;

3、對比體會,多角度描寫的好處。

四、作業:寫短文:《美麗的懷柔》

要求:

1、抓住景物特點。

2、可從不同角度進行描寫。

國小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並掌握計算方法。

2.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並掌握計算方法。

2.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準備:

課件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筆算下面各題

21+46= 96-63= 39+18= 651-352=

2.師:小叮噹文具超市開業了,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題圖:看圖,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商品資訊?(指名說)

(2)老闆說了開業期間所有文具一律低價銷售,所以每個人只能挑選兩樣,想一想:你最想買什麼?(指名說)試著算一算你應付多少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習小數加法

(1)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你最想買的文具的'價錢的?

(2)生彙報交流.師板書。

a.0.8元=8角 0.6元=6角

(3)師生小結:小數加法與以前所學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

(4)引導學生總結:小數加法與以前所學的加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相同數位對齊)怎樣計算小數加法?

2.學習小數減法

(1)談話匯入例4提出問題:這道題你會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板書:1.2-0.6=)

(2)組織學生討論:該怎樣列豎式並正確計算出得數?

(3)引導學生說一說小數減法的小數點為什麼要對齊?

3.引導學生討論並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它們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都從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樣是滿十進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數加減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p96頁做一做

學生可以提出兩步.三步計算的問題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做在課本上,允許個別學生用豎式計算)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新的知識?

2.師總結。

板書設計: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0.8+0.6=1.4

1.2-0.6=0.6

國小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課題) i u ü第(1)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

教學目標1.學會i u ü三個單韻母,能讀準音,認清字形。

2.學會正確認讀i u ü 的帶調韻母。知道i上標聲調時,上面的小圓點不寫,並會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

重點難點重點:i u ü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讀準i u 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懂得i上標聲調時,不寫小圓點。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複習認讀帶調的a,o,e。

二、教學單韻母i及其四聲。

1.看圖說話引出i 。

圖上畫著阿姨在什麼地方幹什麼?板書:iI

教師範讀。

2.啟發學生看圖,記形.

3.指導書寫。

4.教學i的四聲。

你發現i標上聲調字形有什麼變化?

三、同法教學單韻母u ü及其四聲。

四、複習鞏固。

卡片認讀帶調的i u ü,比一比,看誰讀得又快又對。

開火車讀。

回答。

看口形,聽發音,認真仿。

學生編順口溜記形:1加小點還念i,發音牙齒要對齊。

書空,念順口溜:先寫豎,再寫點,iii。

在四線格內抄寫。

念順口溜:小i有禮貌,標調就摘帽。

在語言環境中練習四聲。

多種方法練讀i u ü。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課題) i u ü第(2 )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朱 佳

教學目標1.學會y w兩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會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

2.學會yi wu yu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yi wu yü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學習y和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複習認讀帶調的i u ü

二、教學聲母y w。

1.談話引出y,並板書。

2.示範好y的發音。

3.指名讀。

習。

4指導讀課文。

5指導書寫ü。出示投影,說說像什麼。範寫。

複習鞏固6個單韻母及其四聲。

認讀6個單韻母。

遊戲:亮卡片,記字母。

開火車,認讀打亂的6個帶調單韻母,再同桌互查《課堂作 業本》第二題。

遊戲:摘橘子。

四、總結。認讀。

看口形,聽發音,模仿讀,練讀。

試讀。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讀課文。

說話:小魚吹泡泡。在作業本上抄寫ü。

認讀。

做遊戲。

開火車讀,互讀互查。

做遊戲。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課題)2 i u ü第(3)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徐月芬

教學目標1.複習i u ü y w及yi wu yu。

2.看圖讀帶調整體認讀音節yī wū yú和音節yā。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yi wu yü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學習y和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複習認讀帶調的I u

教學單韻母ü及其四聲。

1出示投影引出ü。

2教師範讀

3教學ü的四聲。指名試著讀ü的四聲,及時糾錯。鼓勵學生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4指導讀課文。

5指導書寫ü。出示投影,說說像什麼。範寫。

複習鞏固6個單韻母及其四聲。

認讀6個單韻母。

遊戲:亮卡片,記字母。

開火車,認讀打亂的6個帶調單韻母,再同桌互查《課堂作 業本》第二題。

遊戲:摘橘子。

四、總結。認讀。

說說:一條鯉魚吹泡泡。

看口形,聽發音,模仿讀,練讀。

試讀。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讀課文。

說話:小魚吹泡泡。在作業本上抄寫ü。

認讀。

做遊戲。

開火車讀,互讀互查。

做遊戲。

教學反思

國小教學設計10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與學的問題,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而設計的一套系統過程。它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落實教學理念和指導教學行為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依據課程內容、學生特徵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策劃師生學習互動活動;它也是一門藝術,必須融人設計者的豐富經驗,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生成的可能,設計出有效解決數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強化基礎學情分析 找準教學設計的落腳點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設計的其他內容有著緊密的聯絡。是教學目標設定的基礎,是教學內容分析的依據,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學情分析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落實。

1,學生的知識儲備。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學生在學習新知時,一般會受到舊知的影響,在舊知的基礎上,認識新知,重構知識網路。數學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要加強對學生知識背景進行有效分析,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要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的分析。因此,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設計富有情趣和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活動。

2.學生的思維能力。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許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往往關注的是“怎樣教”,而忽視學生“怎樣學”。新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注重啟迪和發展學生思維,使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形成和發展。”因此,國小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關注、分析學生已具有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使教學設計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有效對接。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視的內容。

3.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判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基本思路,準確地判斷學生的起始數學素養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前提。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僅僅在於掌握多少數學知識,也不在於能解決多少道數學難題,而是關注他們能否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形成進一步學習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各個學生的能力差異,設計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計不能過高,也不能降低教學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設計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習數學的能力,加強學法的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優化教學內容設計 批准教學設計的基本點

優化教學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對教材進行整合、開發、創新處理,以分散教材的難度,減緩知識的坡度,使教學內容更趨於合理,讓教材的教育教學功能得到充分體現,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1.處理好四維目標。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維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絡,加深對數學的瞭解,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但是四維目標,只是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總體目標,不是每節課設計的具體目標,在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分解、細化,生成具有導向性的具體目標。

2.設計好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方向。國小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在進行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時,要緊緊圍繞“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教學內容。在設計中要做到重“知識”,也要重“技能”;重“過程”也要重“方法”;還要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注意“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組織好教學內容。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一種依據,是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資源。教材內容是一個靜止的知識庫,與學生接受知識的動態過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設計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知識的呈現順序,即先出現什麼,再出現什麼。要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相應的練習時,要加強練習題的針對性、有層次性,真正達到知識的形成、鞏固與應用的目的。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取捨教材內容,可打破章節順序,進行有選擇的、科學的再創造、再加工,合理優化教材結構。

三、優化學生學習方式 找準教學設計的關鍵點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教師要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的'學習方法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變教師講、學生聽、不停練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1.動手實踐。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顯的動作來驅動內在的思維活動,從中感悟、理解知識的形成,體會數學學習的方法與過程。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徵,恰當地運用直觀操作,師生互動,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探究性學習應成為課堂教學實施創新學習的重點。對於教材中那些後繼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就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本來就應是主動地構建知識的過程。創設有效的探索場,是學生進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證,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開發,要勇於創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情況下,不斷創設行之有效的探索場。當然,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在不同教學階段創設不同的探索場,給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證明,經常創設不同的探索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合作交流。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體研究,通常組建研究小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並最終達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學習體現了教學活動中各動態因素的多邊互動,尤其是生生互動,對於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設計中要合理設計合作交流活動,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他人幫助時,主要在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處,在知識易混淆處,在概念、公式、規律的探索與歸納的過程中,而且要對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加以預測與估計,為它們預設好通道,預留足時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優化課堂教學流程批准教學設計的著力點

教無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學都要通過一定的教學程式來實現。教學程式應體現所教知識的特點,並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顯然,教學程式應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科學性。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優化教學程式,可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

彈性化的教學設計。葉瀾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課的動態生成,要求教學方案的設計應“著眼於整體,立足於個體,致力於主體”,重在大環節的策劃上,讓過程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彈性,為學生參與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改變過去課堂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著老師轉的格局,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大膽質疑,讓師生在互動中實現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使課堂成為一個有豐富內涵的個性舞臺。

開放式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摒棄單調、生硬的一面。組織開放性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積極地為學生創設開放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在探索中成長。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以人為本的教學設計。要優化課堂匯入,重視誘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設計中,要注意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在快樂的身心交流中學習、成長。設計的評價過程,要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一種“潤滑劑”。

國小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51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三名學生因年齡小、習慣差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願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後給學生寬鬆的環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並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都相等?

師巡視,發現: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現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一採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4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29頁

(2)展示藉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畫出下列度數的.角:70度110度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麼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你想怎麼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說一說,哪種更方便。畫150度角呢?

3、畫15度角

在發現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後,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採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採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後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同桌互說。

五、課堂作業:書29頁2、3題。

六、板書設計:

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

①畫一條射線,中心點對準射線的端點,0刻度線對準射線(兩合);

②對準量角器相應的刻度線點一個點(找點);

③把點和射線端點連線,然後標出角的度數(連線)

一畫射線,二重合,三找點,四連線,標出角度,再檢驗。

國小教學設計12

按照建構主義思想,學習者學習和發展的動力來源於學習者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學習者認知機能的發展、情感態度的變化都應歸因於這種相互作用。站在學習者的角度看,這種相互作用便是學習活動。因此,學習活動的設計必須作為教學設計的核心設計內容來看待。學習活動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群體協作的。群體協作的學習活動表現為協作個體之間的學習活動的相互作用。學習活動的設計最終表現為學習任務的設計,通過規定學習者所要完成的任務目標、成果形式、活動內容、活動策略和方法來引發學習者內部的認知加工和思維,從而達到發展學習者心理機能的目的。

資訊化教學設計強調以學為中心的,促進學習者創新和綜合能力形成的教學模式,包括以下五方面內容:

1、單元教學計劃。具體地描述教學單元的主題、學習目標、學習活動(教學過程)、學習資源等,其中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資訊科技支援的,因此這種教學計劃可稱為資訊化教案。

2、學生電子作品範例。給學生提供參考用的電子作品,可以從各種電子資訊源中選取或由教師自行製作。

3、學生作品評價量規。提供結構化的定量評價標準,從內容、技術、創意等方面詳細規定了評級指標,利用這種量規來評價學生電子作品,可操作性強,準確性高,既可以讓教師評,也可以讓學生自評和互評。

4、教學支援材料。為支援學生有效進行學習活動準備的各類輔助性材料,如軟體工具,資料光碟,線上參考資料,參考書目,教師用電子講稿等。

5、單元實施方案。包括教學活動的時間安排、學生分組辦法、上機時間分配以及徵求社會支援的措施等。

在資訊化教學設計中,要求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進行基於資源基於合作、基於研究等方面的學習,使學習者在意義豐富的情境中主動建構知識。為此,可以將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優化原則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以學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生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相關的有具體意義的情境中確定和講授學習策略與技能。教師作為學習的促進者,引導、監控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程序。同時,教師還應該開發和利用各種資訊資源來支援學生自主學習。比如,教師應建立學生學習網站、簡報課件和參考範例等。

2、強調“協作學習”。這種協作學習不僅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也包括教師之間的協作。21世紀人類學習的技能應主要體現在能夠運用交流、資訊處理和研究工具(例如文書處理、電子郵件、演示軟體、網頁開發、網際網路搜尋工具)來訪問、管理、綜合、評估、創造並交流資訊。因此,相互協作與自我指導相結合尤為重要。

3、強調針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過程指學習者通過與資訊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知識、技能和態度長進的過程。學習資源指支援學生學習的資料來源或資料庫,它包括支援學生學習的教學材料與環境。資訊化教學設計注重對教學系統的終結性評價,更注重過程性評價,並以此作為質量監控的'主要措施,及時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定量、定性分析。也就是說,教學除了安排終結性考核,還應安排形成性考核,如要求學生提交記錄其學習過程的電子檔案等。

教學是有目的的學習,為了使教學達到最優化需要進行教學設計。我認為,資訊科技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學生,研究學習過程。因為不同型別的內容,不同的人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

比如知識,分為識記概念和理解概念。

(1)識記概念,如:鍵盤、滑鼠、按鈕等,蘋果等水果名,英文單詞。對於這些規定性的、具體的概念,人採取的是識記的方式進行學習的,即認識了,記住了。

(2)理解概念,如資訊,資訊科技等概念,這些是抽象概念。對於抽象的概念,人必須理解了才能去學會,如何理解,那就要再現抽象的過程。

比如技能,有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1)動作技能,如:滑鼠操作,打字,圖片的旋轉等,開車,收發電子郵件,這些屬於動作技能,是需要人們反覆練習才能掌握的。

(2)智力技能,如:資訊的特性,判斷資訊的某個特徵是需要經過大腦思維比較判斷最後做出決定,這屬於人的智力技能。也是需要通過反覆訓練培養的。

比如過程與方法,一些內容,如什麼是程式設計,什麼是網頁設計,這些內容靠理解、靠反覆練習均不能掌握,需要人們親身經歷一段程式設計或網頁設計,從中感悟的。一些方法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親身實踐,從中提煉出來。所以這些內容的學習相對前面所說要難一些。

比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規範使用電子郵件,有條理地管理個人檔案,使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等,其中包含了一種態度,一種情感,或一種由價值觀影響的態度。所以,這些內容的學習方式又是不同。

2、研究教學設計。其實,每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都扮演著教學設計者的角色。從理論上講,教學設計是為了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採用新課程理念和系統化方法,分析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做好資訊科技教學設計,要做好前期分析,並根據需求確定教學目標。

(1)前期分析。

首先,搞清楚課標(或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哪些內容屬於知識,哪些內容屬於技能?哪些內容又是方法或過程?哪些內容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各個內容要求的程度是什麼?

其次,分析教學物件(學生)的現狀怎樣?由於資訊科技學科開課的不均衡,可能有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那麼就要搞清楚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如果是部分掌握,掌握到什麼程度?如果只有一部分學生掌握,那麼這個比例有多大?還有哪些內容是教材上沒有但需要補充給學生的?根據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物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學習需求,即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學到什麼程度。學習需求可能比教材上的內容少,也可能比教材上的內容多。

此外,在分析教學物件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怎樣的狀況?他們的思維能力有多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有多強?生活環境對學生資訊素養的影響有哪些?這些分析結果決定了教學過程中要採取什麼樣的教學策略。

(2)根據需求確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教學目標要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為什麼?因為人學習不同型別的東西,方式不同。所以,建議老師們分三個維度來寫教學目標,當然這樣會有一定難度。此外,撰寫教學目標還要注意目標的可操作性。

3、設計好教學策略。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也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把握何時、何地該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學校情境中的問題及其評價標準與真實世界情境中的有很大差別,將課堂教學與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相聯絡,是資訊化教學設計的必然選擇。因此,資訊化教學設計的最基本策略是教學情境的創設和資訊資源的開發。

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絡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或順應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學情境的創設,認為提供一個豐富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其中通過探究、互動作用和建立起對知識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資訊化教學設計中的情境創設,簡單地說就是基於特定的教學目標,將學習的內容安排在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比較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問題求解等實踐活動而獲得更有效的學習。為了獲得一個真實、複雜的資訊化教學情境,多媒體網路教室將是最佳選擇。多媒體網路教室是指在一個物理教室範圍內的計算機區域網,主要服務於課堂教學。在多媒體網路教室中,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和支援並利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參與問題解決活動;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網路教室所提供的網路教學環境,為學生創設更有利於探索問題的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圍繞教學單元中的某一個問題,要求學生利用Internet蒐集資訊並利用PowerPoint建立一個指向單元學習內容的簡報。教師在教學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結對評審他們的學習或設計成果並共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競爭意識的形成。

資訊科技教師做好以上三點後,在進行每節課的教學設計時,還需要具體做好以下八個步驟,才能使課堂效果達到優化。

1、對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分析,確定學生通過此教學應該達到的水平或獲得的能力。

2、根據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真實的任務和有針對性的問題。

3、根據任務和問題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確定提供資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學生自己按照學習目標在教師設計好的範圍內有目的地查詢學習資源,也可以提供現成的真實可靠的學習資源給學生。如果需要,教師還要製作相關的資源列表,以方便學生查閱,提高學習效率。

4、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況下應落實成文字呈現的資訊化教案。

5、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要求學生以完成電子作品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應事先做出電子作品的範例,當然這個範例是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應該達到的製作水平進行設計的,有了教師展示的範例,學生瀏覽後就會對自己將要完成的任務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6、在評價資訊化學習特別是其產生的電子作品時,結構化的評價工具——量規提供了較為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認真設計將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和準確性。

7、對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設計,包括實施時間表、分組方法、上機時間分配、實施過程中可能用到的軟硬體(如不具備,應採取什麼方法解決)以及其他必要文件的準備,等等。

8、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評價修改是隨時進行的,伴隨設計過程的始終。

綜上所述,做好“三點八步”,課堂教學效果達到優化,是我們優化教學設計的必然結果。

國小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學會前鼻韻母Bnenin和整體認讀音節yin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Bnenin組成的11個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點、難點:

1、前鼻音n的發音。

2、三拼音的拼讀,特別是介母i和韻母Bn的拼讀。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小朋友,我們已經學了6個——(單韻母),9個——(複韻母)。誰能大膽地把6個單韻母來背一下。(指名背)

2、(邊出示卡片邊說)9個複韻母有沒有記住?(開火車抽讀卡片)

過渡:小朋友們的本領У謎婧謾=裉歟我們再來學新本領。請同?們看圖。

二、觀察語境圖,引導看圖說話。

1、(投影示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小弟弟把遙控器一摁,熒屏映出了什麼?(天安門)色彩非常鮮豔。同時傳來了美妙的音樂聲。編書的.叔叔們給這幅圖編了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2、(聽錄音)想不想學?我們跟著錄音機一起來念一遍。

遙控器,摁一摁,熒屏映出天安門,色彩鮮豔音樂美,小朋友越看越開心。

三、揭示課題,學習前鼻音n。

1、根據語境歌中“摁一摁”的“摁”,“天安門”的“安”,“音樂美”的“音”就引出今天我們要學的前鼻韻母Bnenin(貼卡片)

2、找共同點,學習前鼻音n 。A同學們找找這三個韻母 都有一個什麼字母?(用紅筆描出)B 師:在這裡,它不是聲母n,而是一個前鼻音n。這個鼻音n怎麼發呢?C教發音方法:我們只要把舌尖頂住上牙床(用手指上牙床),鼻子出氣發音。(師示範,學生模仿,個別讀)聲音是從鼻子前部發出的,我們叫做前鼻音。(開火車讀,抽讀)

過渡:學會了發前鼻音n後,再來學今天的韻母就很容易了。

四、教學前鼻韻母Bnenin。

1、(指圖上的天安門)問:這是什麼?

2、出示卡片Bn,今天學的前鼻韻母Bn就是讀“天安門”的“安”。

3、指導發音。Bn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師用手先遮住n,再用手遮住B)發音時,我們先擺B的口形,然後把舌尖頂住上牙床發前鼻音n。(教師 用手勢演示)(師示範,領讀,開火車讀,抽讀)

4、學習en。

A、按照我們剛才的發音方法,en先擺什麼口形?然後......?

B、en就是摁遙控器的“摁”的發音。

5、學習in。

A、學會了Bnen的發音,你能按我們學習Bn en的發音方法,自己來發 第三個前鼻韻母嗎?(學生自己練讀,抽讀檢查)

B、師:in就是發“音樂”的“音”。

C、你是怎麼發這個音的?

6、說得真好。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一起再來讀一下這三個前鼻韻母。集體抽讀,指名讀,開火車讀,一個學生抽讀3張。

7、小結:剛才同學們讀得都不錯。我們知道n(單個卡片)單個出現的時候,它是聲母n。它和單韻母一起出現的時候(出示Bn)就不是讀n,而是一個前鼻音n。我們今天學的三 個韻母都有一個前鼻音n,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前鼻韻母。(抽讀,開火車讀)

8、小組活動,標四聲。

師:在你們的課桌上有許多的蘋果,背後寫有我們今天學的三個前鼻韻母,你能給它標調嗎?

(1)先分工。

(2)再標調。

(3)後練讀。

9、遊戲:“摘蘋果”

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做個遊戲,好嗎?名字

叫“摘蘋果”。

師:誰來摘蘋果?

生(齊):我來摘蘋果。

摘到蘋果反過來領讀。

五、學習聲母和Bnen in組成的音節。過渡:Bnenin是韻母,它和聲母在一起就組成了音節。

1、出示書上聲母與Bnenin組成的音節。

2、用“找朋友”的遊戲認識音節bBn

3、小組自由練讀音節。

4、遊戲:“坐飛機”

師:“bBn”的飛機在哪裡?

生:“bBn”的飛機在這裡。

六、讀書、寫字。

1、今天,我們學的漢語拼音13課在書上第45頁,請同學

們把書開啟,讓我們一起跟著錄音機來把我們今天教的內容讀一下。

2、Bnenin 這三個前鼻韻母怎麼寫呢?師範寫 ,學生描紅。

七、總結。

今天

這堂課,我們學會了前鼻韻母Bnenin,還學會了Bnenin和聲母相拼的音節,一些帶有介母的音節比較難讀,回家要多練習。

國小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能對自己喜愛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

2、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3、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4、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三、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完成任務的措施: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1、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2、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教學效果。

國小教學設計15

第一課時

【教育理論指導】

教學理念現代化建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觀和學生觀,是教師實施個性化教學的重要依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國小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培養兒童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由於教材具有鮮明的特點: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多年的教學實踐要求我們注重在教學的細節上下功夫。堅信:教育的原點是童年的身體生活和身體教育,兒童身體的感覺是真正的生活的基礎,是第一生活。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感覺”這個媒介,完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任務。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梳理】

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為保護周圍的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態意識”的內容要求及“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讓學生從小愛護動植物,形成初步的生態意識,並能用自己的行動保護身邊的動植物”。

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根本目標。《可愛的動物》這一活動內容的設定就是為了讓學生觀察、認識常見的動物,瞭解動物的一些基本特徵,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教材的設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對某種動物的喜愛之情。教學時,應注意領會教科書的設計意圖,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說說動植物的可愛,這樣,學生愛動植物的情感就會得到進一步強化,我們的.教育目的就能充分實現。

活動是道法課程的主要教學形式。常用的教學活動有:討論、資料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欣賞等。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對事物的認知有限,但對孩子們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並對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發生興趣,這種興趣將激發他們自主地去觀察、認識動物。所以,教學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設計多種活動,努力創設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寓教於樂,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觀察、認識身邊常見的動物,瞭解動物的一些基本特性。

(2)懂得愛護小動物的同時要愛自己,避免受到動物的無辜傷害,樹立安全意識。

2.情感與態度

(1)懂得愛護小動物。

(2)喚起保護動物的意識和責任感。

3.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看視訊、歌唱等活動,熟悉小動物的特點。

(2)藉助於講故事活動培養愛護小動物的情感,主動去保護小動物且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走進生活,瞭解熟悉的小動物的特點。

(2)懂得愛護小動物的同時要愛自己,避免受到動物的無辜傷害,樹立安全意識。

2.難點:主動去保護小動物,樹立安全意識,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三.課時劃分: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蒐集小動物的叫聲。

2課件。

學生準備

1.提前畫小動物的圖片,瞭解小動物的叫聲。

2.跟家長交流我跟小動物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我聽說咱們班小朋友聰明可愛,李老師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喜歡動物嗎?你都認識哪些動物?(你能說出幾種動物?)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神奇的動物王國探險,但是動物王國的國王老虎先生只喜歡勇敢又聰明的孩子,我們必須闖過幾關,才能走進王國和它們遊戲、玩耍。大家願意跟老師一起闖關嗎?

2.跟隨老師來闖第一關吧!聽聲音猜動物。

(播放小動物的叫聲)師: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麼?生答:聽到了馬、小羊、小狗、小鳥等的聲音。

小朋友們都快成為動物小專家啦!我們來走進神祕的動物王國吧。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叫聲入手,幫助孩子們進一步認識並熟悉身邊的動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深入瞭解我喜歡的小動物

1.播放《動物世界》的視訊,請同學回答,你都看到來什麼動物?他們有什麼特點?老師示範,引導學生說清楚,個別動物的特點。比如蝙蝠能在晚上飛行,長頸鹿的脖子特別長。

2.在這神祕的動物王國裡,據說有百萬種以上的動物呢!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變幻出多姿多彩的動物世界。第二關:你把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3.小組合作:第三關說特點猜動物

老師給每一個小組發一張圖片,先組內說一說這個動物的特點,選三個特點告訴全班同學,讓其他同學猜一猜,你們拿到的是什麼動物?4.第四關:說一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