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9K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教學設計合集15篇

教師教學設計1

今學期由於學校工作調整,我擔任了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我終於可以專心教一門學科了,因為以前總是兼任別其他科目的教學,總是感覺力不從心(無法顧及所教學科),希望能有一天只上一門課,今年終於如願以償了。雖然對此充滿希望,但我也知道一年級的教學工作不好教(以前我曾教過一年級的語文):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在課堂上教學時要採取更多的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而在課下也有許多事情需要老師有耐心的去指導和幫助他。

今年我所教的兩個班總共有106人,學生多,而我又是從第二學期接手這兩個班,,對孩子的性格和知識水平不瞭解,這是我目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本週我的主要任務便是要首先熟悉學生,瞭解情況。從上課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情況不是很好,我深知一年級的學習好壞不能決定學生以後的學習,但是一年級是打基礎的時候,必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每天上課前我都利用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雖然事先有所準備,但到了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教學工作能儘快進入正軌。

教師教學設計2

為進一步加強我學區教師教學業務基本技能的鍛鍊,促進教師磨練教學內功,優化整體素質,提升教書育人的品位,中心學校決定開展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為教師搭建一個鍛鍊提高、展示風采的平臺。

一、組織保障

為了確保學區內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特成立教師教學技能競賽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楊XX

副組長:王XX、汪XX

主任:李XX

成 員:茅XX、季XX、朱XX、朱XX、朱XX、方XX、楊XX

二、參賽物件

全學區在編在崗教師

三、競賽學科:

語文、數學

四、競賽時間:

10月10日(星期三):9:10—11:40 語文

10月11日(星期四):9:10—11:40 數學

五、地點:

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六、活動形式:

1、競賽活動分學科、分年齡組舉行。

學科:

語文、數學

年齡組:

男:45週歲以上學科組(含45週歲)與45週歲以下學科組

女:40週歲以上學科組(含40週歲)與40週歲以下學科組

2、競賽內容為本學期個人所授語、數學科教學內容(專職常識、體藝、英語、幼教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學科專長,在競賽語、數學科中任選一科)。課題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確定,同年級同學科同一課題。

3、參賽教師所需的教材與教學參考用書由中心學校教導處提供,教師用筆自備。參賽教師不準私自夾帶任何與大賽有關的資料。

4、大賽所需的教學設計用紙,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一印製。

5、分學科分年齡段評選設獎。

活動要求

1、各學校要加強對這次活動的組織和領導,要充分發揮學校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要重視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

2、在崗教師要全員參加這次大賽活動,做到互相學習、比學趕幫,崗位練兵、在職培訓,通過這次活動促進全學區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賽者,需提前向中心學校教導處請假、備案。

3、本次活動要和構建高效課堂結合起來,要和校本研訓結合起來,要和全學區的教師培養、培訓學習結合起來,要和全學區教師的業務評價結合起來。

XX中心學校

XX-9-29

教師教學設計3

7月23日,在我校組織了“青藍工程”教師學習“如何設計教學設計”一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主要是讓青年教師瞭解如何設計教學設計以及它和教案的區別,通過學習新課標國小數學教學設計的這個課程,我明白了這個課程主要是對課程的設計提出的要求。文章結尾的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教師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讓學生看清核心概念是很重要的。圍繞核心概念,按照數學思想指引的方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一、讓學生做更大一些的事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應當儘量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動手,把從老師那吸取到的知識自己再體驗加工最後變成自己的知識,而不是滿堂灌。例如學生對比較難理解的概念長方體的特徵,學生親自摸一摸,量一量,就可以有深刻地體會,瞭解到長方體的具體特點。學生還可以結合在生活中應用到知識。這樣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數學的目的了。

二、要改變以往將知識點簡單拼盤式的教學,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以往上課時一般都是注意到這節課目標沒有考慮到以後在其他方面都能用得到,只認為只要暫時掌握這個單元的知識即可,誰知在以後的學習往往都有緊密的聯絡。例如因數倍數的知識點到了分數這方面的就要用到了,由此可以看來許多知識點往往就是個基礎,我們要把這個知識點打好了,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將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對將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是非常的必要的,我們並不只是單單看現在的還要開未來的,要高瞻遠矚。

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多種方式將教學過程拉長,有目的、有方法、有實效地進行教學。

這個從實際出發的觀點,非常的認同,每一班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不同點和相同點,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知識水平來進行設計,過高讓學生二丈和尚摸不到頭腦,過低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沒有一個探索的動力。所以在備課時不但要備課本還要備學生,這樣才能有效地收到教學效果。

總之,在現在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中我們要高瞻遠矚,要注意學生的動手能力,能把數學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樂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習慣,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與創造的氛圍中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師教學設計4

XXXX系

XXX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要說的課程是《大學英語》,我將從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實施、課程特色五個方面向大家展開介紹。

一、課程設定

(一)課程性質、地位

《大學英語》是我省高職高專院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 (二)課程定位

根據省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遵循“應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在專業課體系中凸顯其基礎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三)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有三項:

一是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語音、全部語法、常用詞彙、基本句型結構和行文結構;

二是能力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譯五項能力,有基本的交流能力;

三是素質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程設計

本課程依據生活情景、學習情景、工作情景展開內容,遵循情景、遵循認知規律,將各種情景重構、有序的整合成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最終達到能運用知識目的。 二、教學內容

(一)內容選取

課程內容選取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密切相關,基本以大學生活不同階段的相關話題展開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情景。學生學習過後使用頻率較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運用能力。

(二)內容序化

根據學生認知規律以及時間發展順序,內容從新生的入學開始講起,提出怎

麼適應大學生活的建議,之後插入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交友、興趣愛好、假期、家庭、購物、環境等,一致到學生即將畢業、求職等連貫性的話題展開課文內容。全部內容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深入,不離學生左右。

(三)資源利用

1.紙質材料:我們選用的教材是《新時代大學英語》讀寫及聽說教程1,2,3冊以及《新時代大學英語同步測試》1,2,3冊。建議學生可參考的書籍《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備考指南》,本分簡單的課外讀物。

2.網路:主要是詞典查詢、適合口語學習的歐美電影、電視劇、線上英語廣播等

3.媒體:通過電視訊道觀看對外新聞。

4.教學應用多媒體,可以講以上幾種資源搬入課堂。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模式

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課堂中以教學單元的話題為主線,讓學生參與講解,教師點評和補充並給與講解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聽力練習中設計一系列與話題相關的各種型別的任務,讓學生用於張口,教師給與點評。

(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視不同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可使用下列教學方法:

1.問題引導法 2.話題討論法 3.角色扮演法 (三)教學條件 多媒體教室及網路資源。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一)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分為兩個方面:課前準備與課堂教學

1.課前準備

根據話題內容,自行準備詞彙、熟悉課文內容。根據詞彙量,自行歸屬A、B、C三級。給出相關問題。

如第一單元中,給出問題“提出大學生活成功的幾條建議”。

學生根據自己的級別準備不同的內容,A級的同學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答案,並給出1-2條成功的建議,B級的同學要求背誦或複述答案,C級的同學要求在課文中找到答案,能流利朗誦。

2.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進行內容引領,點出本課的重點單詞、片語、句子、語法、結構。 之後在學生中進行“攻防遊戲”,分兩個大組,相互提問問題,如單詞的掌握、課文的理解。

最後進行學生的評價得分,成績=組成績和個人成績的和 (二)教學效果

1.教學過程注重師生共同參與、積極互動。

2.有計劃地組織好教與學,強調課堂總結f

,使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能力。

3.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交流溝通、語言表達的能力的鍛鍊,並使其樹立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團隊合作理念。

以娛樂、競爭、升級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師生互動、學生互動,更紮實的掌握英語知識。 六、特色與創新

1.教學模式上體現了行動導向和分層教學的方法。

2.組織實施中,採用了分陣營競爭法,升級法等,調動的學生積極性 我的介紹完畢,謝謝!

教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複習會認的7個生字和會寫的13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並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瞭解課文內容,明確三隻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對我的影響

2.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難點:體會作者對第三隻貓的感情並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課件製作】

1.製作的簡報共用16張幻燈片,其中6張為文字,展示課文重點句子,出示相關問題,7張圖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創設情境,談話交流。

導語:認識貓的請舉手,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它。老師蒐集了許多有關貓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貓的圖片)

師:這些貓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可愛、淘氣|、勇敢、富貴)

喜歡剛才看過的貓嗎?我們一起用貓的語言向它們打聲招呼吧。(學生饒有趣味地學貓叫)

師: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5課老舍先生寫的《貓》。

(板書15貓)(齊讀)

師:老舍家的貓又會是一隻怎樣的貓呢?老舍爺爺又會怎樣描寫這隻貓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來看看他養的貓。

依據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出示各種各樣貓的圖片,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儘快走進文字創設的情境,使學生如見貓形,如聞貓聲,愛貓之情油然而生,易於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二、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理清寫作思路及寫作中心。

師:看來同學們把字詞掌握的很紮實,現在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瞭解老舍筆下的小貓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讀課文)

生:小時候的貓很淘氣,它是那麼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非常喜歡它。

師:小貓的特點是淘氣可愛,那麼大貓又有什麼特點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想一想:這部分內容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學習課文1——3自然段。

學習“老實”。

師: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貓?用書上的一個詞概括。

出示句子:

(1)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過問。

“乖”形容人的,老舍把這個字用在貓身上,為什麼?

師:帶著誇獎、愛撫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2人)

A、比較兩句的異同。

出示句子: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說它貪玩,的確是,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

設境悟讀:第二天,這隻貪玩的貓終於回來了,老舍先生把它愛憐地抱在懷裡,一位鄰居進來了,老舍先生對鄰居說——(生接讀,師提示:慢一點,像對朋友一樣),一位朋友來做客,老舍先生對朋友說——(生接讀),老舍先生對所有的讀者說——全班齊讀

3.創設情景體會:

貓蹲在洞口,一個小時過去了,它——生:閉息凝視,師:輕一點,千萬別驚動老鼠,兩個小時過去了,它還在——閉息凝視師:別出聲,老鼠還在洞裡,三個小時過去了,它仍在——閉息凝視)

師:它就是這樣,一連等了幾個鐘頭,老舍也跟它一起等了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師,真是一隻盡職的貓啊!我們一起讀一讀

師:老舍就是這樣把貓當作小孩、朋友,用親切的語言,表達出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多有意思啊!

生:老實

4.學習高興與不高興部分。

(1)這部分哪些詞能看出對貓的喜愛?你知道“蹭”是什麼意思嗎?

(2)請你把“摩擦”放入句子中讀一讀,再與原句比較一下有什麼區別?

師:看來,“蹭”包含著一種親暱的情感。那你覺得貓這樣輕輕地蹭主人,彷彿在幹什麼?(學生讀句子進行比較)

(3)總結:是呀,一個“蹭”字,蹭出了友誼,蹭出了感情,也蹭出了一幅貓愛人,人愛貓的動人畫面。老舍爺爺真不愧為一位語言大師。

5.找出第三自然段中表現貓古怪的詞,用“既()又()的形式回報。

(生:既膽小又勇敢)

總結師:看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您能用上這個句式說一說嗎?

出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既()又();既()又(),既()又();高興時(),不高興時()。

三、體會小貓的可愛

師:大貓在老舍眼裡是可愛的,那小貓呢?老舍又是怎麼寫出小貓淘氣、可愛的呢?

1.輕聲讀文,找出第四段的總起句。

2.大家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的句子。

四、總結、指導寫法

師:作者筆下的貓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是什麼原因?

生:因為經過了長期細緻的觀察。

生:因為作者特別喜歡貓,它對自己家的貓很瞭解……

師:對,作者喜歡貓,認真細緻地去觀察了,所以筆下的貓才活潑可愛,充滿靈氣。今天老師送給大家四句話:(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讓我們細觀察吧,事物會因你的觀察生動無比;

讓我們勤動筆吧,習作會因你的勤奮充滿靈氣;

讓我們愛動物吧,世界會因你的愛心融在一起;

讓我們愛生活吧,生活會因你的努力充實絢麗!

師:思考出智慧,誰能只做小小的改動,把這幾句話變成自己的?

師:讓我們細觀察吧,習作會因我的勤奮充滿靈氣。

生:讓我們勤動筆吧,習作會因我的勤奮充滿靈氣;

讓我們愛動物吧,世界會因我的愛心融在一起;

讓我們愛生活吧,生活會因我的努力充實絢麗!

師:老師希望大家都做細觀察,勤動筆,愛動物,愛生活的孩子,相信你們也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請同學們課後認真觀察你所喜愛的小動物,寫一段描寫小動物的話。

附:

板書設計

古怪可愛

老實貪玩盡職生氣勃勃

溫柔可親一聲不出天真可愛

膽小勇猛人愛貓貓親人

教師教學設計6

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分式方程”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16章第3節的內容,是繼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之後,國中階段所講授的又能一種方程的解法。本節課是在繼分式的內容及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之後所講述的一個內容,其實際上就是分式與方程的綜合。因此本節課可以看作是一個綜合課,同時分式方程的解法也是國中階段的一個重點內容,要求學生必須掌握。

二、學情分析:在學習本章之前,學生已經分兩次學習過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他們對於整式方程特別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基本思路(使方程逐步化為x=a 的形式)已經比較熟悉,而分式方程的未知數在分母中,它的解法比以前學過的方程複雜,需通過轉化思想,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

三、教學目標:1、明確什麼是分式方程?會區分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

2、會解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知道分式方程產生增根的原因,並學會如何驗根。

四、教學重點: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理解分式方程可能產生增根的原因。

五、教學流程

1、憶一憶

(1)什麼叫方程?什麼叫方程的解?

(2)什麼叫分式?

(3)結合具體例子說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設計意圖:讓學生由舊知識的回憶自然引出新知識便於學生理解接受。

2x-(x-1)/3=6 3x/4+(2x+1)/3=0

2、猜一猜

板書課題“分式方程”,讓學生猜一猜其概念,結合分式和方程的特點學生易得出: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設計意圖:採用這種形式引入今天的話題,讓學生覺得不是在上數學,而象是在拉家常,讓學生沒有負擔,另外,學生在前面的回憶的基礎上很容易猜出來分式方程的概念。這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簡單,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辨一辨

判斷下列方程是不是分式方程,並說出為什麼?

1/(x-2)=3/x x(x-1)/x=-1 (3-x)/=x/2

2x+(x-1)/5=10 3/x=2/(x-3) (2x+1)/x+3x=1

指出:分式方程與整式方程的區別(分母中含不含未知數)

設計意圖:學生說出來了分式方程的概念還遠遠不夠,通過這道題使學生更進一步的鞏固分式方程的概念。 (x-1)/x=-1這個方程可能學生會有爭議,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後,老師可總結,在判斷方是否為分式方程時,不能化簡,以形式為準。

4、想一想

提出該如何解方程呢?讓學生討論後得出:

通過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簡公分母,回憶最簡公分母的定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去想該如何解,然後老師加以指導,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自己真正是課堂的主人,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5、試一試

(1)80/(x+5) (2)1/(x-5)=10/x.x-25

方程兩邊同乘以 x(x+5)得: 方程兩邊同乘以(x+5)(x-5)得:

80x=60(x+5) x+5=10

80x=60x+300 x=5

20x=300

x=15

提醒學生檢驗,對比兩個方程發現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提醒學生檢驗,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從而自然引出話題。

6、議一議

分式方程為什麼會產生增根?(兩邊都乘以了一個零因式,但這個根是整式方程的解)所以分式方程的檢驗代入最簡公分母即可,提出,分式方程能不檢驗嗎?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分式方程必須檢驗,因為分式方程的檢驗是為了看是不是增根,而不是檢驗對錯,所以必須檢驗。

7、說一說

老師幫忙總結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

1、程兩邊都乘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可簡單記作:一化二解三檢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上升到一個理論高度。

8、做一做

解方程: (1)2/(x-3)=3/x (2)x/(x-1)-1=3/(x-1)(x+2)

體驗解分式方程的完整過程。

教師教學設計7

知識技能目標:

進一步鞏固認讀鐘錶,並學習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

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認一認,比一比的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認識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情況。

2、通過看一看,撥一撥,連一連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讀鐘錶。

情感態度目標:

1、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錶錶盤、鐘面圖片

學具準備:學具盒中的錶盤、"快樂的星期天"表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開火車遊戲”

1、談話:上節課,我們認識鐘面和如何看時間。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開火車"

2、遊戲規則:小朋友看鐘面讀時刻,看誰讀的又對又快。

3、遊戲過程:這是××火車站,火車站裡有四列火車,(每一大組學生為一列火車)分別是開往深圳、珠海、廣州、海口的火車。老師手舉有固定時刻的鐘面提問:“深圳的火車幾時開?”依次指定小組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做完一組練習後,教師再拿出另一組有固定時刻的鐘面提問:“深圳的火車幾時到?”仍指定小組讀出鐘面上的時刻。

4、師生一起做“開火車”遊戲

(鐘面的時刻分別為5時半、1時、9時半、5時、11時半、3時、4時半、6時半)

【通過形式活潑的“開火車、讀時刻”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整時和半時的認讀方法。】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過渡:小朋友們的遊戲做得真好,有一個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們的學習中來。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給我們帶來了她一個上午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小芳的上午)

1、嘗試認表。

⑴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小芳在什麼時間幹什麼?(六時剛過一點點的時候刷牙)

②、你是怎樣認出時間是6時剛過?

情況一:認為是6時,教師引導:看一看分針正好指向12麼?分針剛剛走過12,應該是6時剛過。

情況二:認為是6時3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認為是6時剛過,教師引導6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6,

分針正好指向12;而現在時針剛剛走過6,分針過了12,

應該是6時剛過。

教師小結:分針剛剛走過12,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剛過。

⑵、多媒體課件出示書上第一幅圖,讓學生認一認圖中的鐘表。

提問:①、這是什麼時間?(快8時)

②、為什麼認為是快8時?

情況一:7時55分,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現在時針接近8,快要走到8;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8時。

情況二:8時55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進行辨認,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情況三:快8時,教師予以肯定,並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師小結:時針接近幾,快要走到幾,分針還不到12,就是快幾時。

【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嘗試認表,教師幫助總結整時過一點或者差一點整時的特點。】

⑶、第三幅圖,是9點整,學生認讀沒有困難。問學生:你是如何認讀的?

(9時整的時候時針正好指向9,分針正好指向12)

⑷、第四幅圖,放手讓學生認讀,並說說自己是怎樣讀的。

(快10時 現在時針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針還不到12,應該是快10時。)

教師教學設計8

邱龍濤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設喻論證的方法和“對舉”的行文方式。

(二)瞭解荀況關於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二、難點、重點分析

(二)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麼內在聯絡?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係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瞭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捨”,“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lw/>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捨”,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③反覆設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捨”。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匯入新課。

從七年級學過的課文《為學》匯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遊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lw/>論文,標誌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l.對照註釋,藉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 複習國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於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和“為”是兩個動詞,“***”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作“揉”,解釋“使……彎曲”。“為”,做成。“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複詞,聯絡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絕”是會意字,從“***”,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後置的標誌。“爪牙”在本文中是兩個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後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代又轉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凶、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黃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於、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於心思專一(的緣故)。

(七)誦讀第l段。

1.誦讀的準備。

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學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讓學生解釋下列詞語:

“已”——在現代語中有沒有相同用法?請舉例。(奔騰不已,不能自已)

“以為”——跟“自以為得之矣”(《石鐘山記》)中的“以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為”是自己認為之意;此句中的“以為”是“以之為”(用它做成)的省文。)

“雖”——這個“雖”跟下面兩句話中哪一個“雖”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不同)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相同)

“木受繩

教師教學設計9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1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圖片

五、教學目的:

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用找出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讀懂第一段。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複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啟發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蹟。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築,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麼特點呢?

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開啟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於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樑,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存最早的拱橋,是建於一千四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拱券淨跨37.37米,橋面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樑。趙州橋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建造。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造。他創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樑質量上乘。由於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於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後,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衝。歷經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衝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公元14世紀,法國在泰克河上建造過一座拱形橋,但已毀壞,趙州橋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揚,留下了許多傑作,如廣西侗鄉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樑史上的嶄新一頁。

(二)、指導預習: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標標(自然段)、圈圈(生字)、劃劃(用直線劃出新詞,用波浪線劃出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關詞句。)

2、拼讀生字音節,,聯絡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初知課文內容(建造年代久遠,堅固而且美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

(四)、指導閱讀第1自然段。

1、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記錄。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係密切。閱讀時,要找出這些詞句,想想跟其他詞句的關係,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仔細找找這一段的重點詞語是哪一句。板書: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3、討論:為什麼說這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經有1300多年了。解釋:隋朝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距今1300多年。

設計上的獨特:這座橋聞名的另一個原因是設計上的獨特,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將會學到。

4、指名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五)、課堂練習。

1、抄寫課後習題3的詞語。

2、預習課文並想想習題1、2的回答。

教師教學設計10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教師優質課教學設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S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驗觀察獲取資訊,通過歸納對資訊進行加工。體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熱愛科學,樹立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SO2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用具

投影儀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好,我們知道在乾燥的季節裡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臨,那麼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還有一種雨水被稱作酸雨,大家瞭解它麼?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有關酸雨的視訊,請看大螢幕。

教師:播放酸雨視訊,酸雨視訊展示酸雨對我們環境,動物生存,建築物及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以及酸雨知識。組織學生認真觀看並思考問題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麼?

學生活動:回答危害方面並說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師展示:大家請再看看大螢幕上展示的圖片,酸雨對空氣汙染的報告,SO2中毒現象,被SO2漂白過的食物,大家說這些現象中都免不了一個始作俑者,是什麼呀?

學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教師語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SO2。

【板書】課題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1、SO2的物理性質研究

教師多媒體呈現並講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質如下:淡X晶體,脆,不溶於水,微溶於酒精,易溶於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S+O2====SO2,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教師提問:經過前面的學習,大家思考下我們從哪些方面可以確定SO2的物理性質呢?

教師引導:回憶上節課研究氯氣的性質的方法,思考從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質。

教師學生共同活動:說出從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

教師設問:你對哪條性質還不瞭解?你能利用一個裝滿SO2的試管來設計實驗說明嗎?

教師演示實驗:實驗SO2的溶解性。經過實驗大家觀察到,SO2是溶於水的。

學生歸納SO2物理性質: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容易液化,易溶於水。

【板書】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密度>空氣,易液化,易溶於水

2、SO2的化學性質研究

【板書】二、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探究一:從分類的角度SO2屬於哪類物質?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教師引導提問:下面我們從分類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顯酸性,那麼SO2屬於哪類物質?想想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學生討論回答:是酸性氧化物,(總結歸納出S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鹼反應,和鹼性氧化物反應,和水反應等等。

教師活動:請兩位同學來黑板上給大家展示一下SO2與CaO、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板演師生共同判斷正誤。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師活動:農民伯伯夏天勞作的時候也是帶“太陽帽”的,他們這個太陽帽是用草編的,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見過,沒關係,請看大螢幕,(展示新草帽、舊草帽圖片),同學們看看兩個草帽顏色有區別嗎?說明SO2有什麼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顏色不同,說明SO2有漂白性。

【板書】2、SO2的漂白性

教師指導閱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上第90頁關於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穩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質還有哪些?其漂白原理與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學生閱讀思考:上節課學過的氯氣也有漂白性。氯氣的漂白是因為它的氧化性。

教師提出問題: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質?

學生實驗探究:上講臺將SO2通入到老師準備好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現象,並對反應後溶液進行加熱。

教師引導:大家觀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價是幾價?說明什麼呢?

學生回答:正四價,處在硫的中間價態,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板書】3、SO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學生討論探究:由學生代表上講臺用教師提供的試劑(石蕊試液、SO2水溶液、品紅溶液、雙氧水、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儀器或用品,選擇合適的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SO2具有還原性。

教師評價指導。

教師講授:SO2的氧化性,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來理解,大家請看黑板(寫出SO2與H2S反應化學方程式,帶領大家複習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教師設問:我們剛才學習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說出了兩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會不會應用呢,我們通過一道習題來鞏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氣都具有漂白性,若將等體積的二氧化硫和氯氣充分混合後,通入溼潤的有色物質,可觀察到有色物質發生什麼現象?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教師陳述:我們請同學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麼?其他同學認真聽作補充。

學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師肯定鼓勵。

作業

收集當地的雨水樣品,測定其pH。如果是酸雨,分頭瞭解產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對策的建議。

五、板書設計

教師教學設計11

調皮的小袋鼠(單雙腳跳)

活動目標:

1、練多種跳的方法:單腳跳、雙腳跳。

2、通過遊戲中不同障礙物的設定,嘗試多種跳的方法。

3、樂意參與跳的活動,並努力克服困難,一向跳到結束活動準備:圈若干、椅子兩把。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調皮的小袋鼠(單雙腳跳)

遊戲袋鼠媽媽:教師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唱歌邊跳躍,能夠手拉手跳,也能夠自己叉腰跳,教師注意在過程中引導幼兒按照兒歌資料變換跳的姿勢。

2、遊戲活動:調皮的小袋鼠

(1)幼兒扮演:小袋鼠,教師帶領幼兒原地練單腳跳及雙腳開合跳。再將幼兒分成數相等的兩隊站在場地的一端,另一端兩把小椅子。

(2)遊戲開始前,教師先師範講解動作要領及過程,讓幼兒明白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戲開始,排頭的兩位先單腳跳過圈,再繞過彎曲的小橋(即繩子),再進行開合跳圈,最後繞過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隊,拍一下第二位幼兒的手,站至對尾,第二位幼兒繼續進行第一位幼兒的動作。

3、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進行遊戲袋鼠。

附:兒歌跳跳跳,雙腳跳,跳跳跳,單腳跳,跳跳跳,轉身跳,天天跳,身體好。

教師教學設計12

我是一名學生,一名向教師過渡的學生即實習生。這個學期是我們年級的研究生跟著馬老師共同完成田徑教學實踐,對於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我來說,已經很久沒有接觸田徑了,可以說在邊學邊教呢。但是我始終認為一切教學都是相通的,雖然教學的內容不同,而方法和思維卻是相同的。雖然覺得上課蠻有壓力,但對自己還是充滿了信心。

這個學期的鉛球課是由我來上的,記得我是在大學普修的時候學過鉛球這一田徑專案,距離現在有幾年了。所以,我上課時自己要先練習一下,至少動作要比較規範。通過實踐我體會到,把所學習的東西用極易理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例如:我在組織學生做鉛球投擲練習時,採用的是讓學生一個接著一個的在鉛球圈內投擲,然後統一撿球。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練習的密度小,對初學者來講很難提高其練習的興趣。而老師的組織方法是,讓學生站著田徑場上距離鉛球投擲區附近的跑道上,分成一列橫隊統一按照口令來進行練習並讓學生投到鉛球投擲區內,然後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逐漸加大距離。這種教法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練習密度,而且明確了學生練習的目標,更加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我心中暗暗想著:“老師畢竟是老師!我們之間確實存在著太多的差距。同樣是在教鉛球,老師能很好的掌握學生的心理,讓他們對自己有壓力、有要求,能很快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馬老師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才能這樣細緻入微的觀察到學生的心理,才能抓住學生、把握課堂。而這些正是我所缺少的……”

對於我們這些未來的老師來說,學習和掌握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善於思考更加重要。在兩個教學內容的間隙我安排了一個貼膏藥的遊戲,當時的想法就是讓學生放鬆一下,只把遊戲規則簡單的講解了一下,並沒有考慮太多。老師卻專注的看著我安排的遊戲內容,很快的他看出了其中的不足,只是稍作改動,遊戲內容就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了。我的內心更多的是充滿欽佩,老師不僅在做學問的時候善於思考,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老師仍然在思考。我想:當思考成為你的習慣時,你的境界便在無形中提升了。所以,我要學會思考,善於思考並且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

雖然馬老師上課的過程中並沒有要求學生什麼,但是學生卻能積極而主動的學習,所以,我認為教學方法雖然是吸引學生的原因之一,但更多的是老師氣質和人格魅力。我知道,這些都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雖然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但至少我要為此努力和奮鬥。

在課後小結時,老師和藹的對我們說,我們要上好一堂體育課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採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來教學。其次,要以平等的心態和學生進行交流,而不是以強迫、命令、要求的口氣來與學生交流,更多的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這些都是我教學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希望通過鍛鍊,能更加接近老師的要求,更好的完成今後的教學內容。使自己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師教學設計13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學以致用。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正是配合當前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飛躍。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一種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教育精 神的數學課程體系。要使該教材真正實施到位,必須建立一種符合學生自主發展、融入社會生活、面向學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應體現開放式教學。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願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錶示!”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錶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半個嗎?”(學生嘗試,並說明理由,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入1/2)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麼意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裡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後,教師給以肯定。並結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家族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教師做到了: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麼,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麼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並示範)“寫這個數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塗上顏色,然後在小組裡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塗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塗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在這裡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在課堂中學生通過質疑解答問題。

2、筆者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了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學具裡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後在小組裡交流你的發現。”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塗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塗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三張紙條塗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並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其教學特點是:1、重視課程的開發,也重視生活實際的數學概念,充分利用直觀教學,遵循學生的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

2、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

3、重視理解與鞏固相結合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4、給學生鋪設合理的思維空間,補充問題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樹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有趣味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設疑問題具有嚴謹性與可

接受性相結合,使學生在探究新知識輕鬆地獲取知識。

7、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遵循從簡單到複雜的認識規律,創設情境既符合學生實際,為探究、認識新知識的結構奠定基礎。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2、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麼樣的分數?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好嗎?

【課後反思:】

1、情景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計本節課時曾設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多次“磨課”後,選擇了讓學生拍手錶示物體平均分後的數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是令人驚歎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後,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隻手擋住或握住另一隻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乾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提出用分數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表示出來。然後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以後會學到,而像這個數(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結合課件老師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究數學,學好數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節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後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塗、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於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師的教學設計準線不同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要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取決於一個教師教學中充當怎麼樣角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教育者來說,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知識為本。教師對每一節課多付出心血,並不意味著成了正比例。要對每個學生充分了解合理設計教學,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才能觸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所以,開放式的教學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每個學生的觀點都受尊重。開放式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為唯一

的評價主體,學生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評價別人的成功和被別人評價為成功的過程中滿足了好奇心,獲得了探求新知識的激勵。教師應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於創新。我在課堂中經常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慾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師教學設計14

1. 該節課教學目標清楚明白、教學內容主次分明,具體,易激發興趣,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練習設計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結構合理,銜接自然緊湊,形式多樣,重難點把握準確,分量與難度適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學法指導得當, 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是一節成功的課

2、 本節課各種學習活動設計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完整有序,既體現知識結構,知識點,又注意突出學生活動設計,體現教學民主、充分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材施教,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常規但不拘泥,根據學生的差異和特點, 從具體到抽象對教材進行處理,是一節很成功的課

3、 該節課能以舊引新,教學程式設計巧妙,尋找新舊知識的關聯和生長點,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上新穎獨特教學,能找到教材特點及本課的疑點,並恰當處理,在課堂上設疑問難,引導點撥,是一節很有個性特點的課

4、該節課很有藝術,教學安排清晰有序,科學規範。在教材處理上從具體到抽象,化難為易,以簡駕繁突破難點。言簡意胲, 引導點撥學生,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各環節有詳細的練習,科學合理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一節很有個性特點的課 .

5、本節課非常成功,設計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培養學生素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教師配以親切活潑的教態,能較為恰當地運用豐富的表揚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精心設計練習,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節優秀的課。

6、該節課很有創意,教學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內容主次分明,抓住關鍵;結構合理,銜接自然緊湊,組織嚴密,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對教材把握透徹、挖掘深入、處理新穎,針對學生基礎和學生髮展性目標,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條理地將舊知識綜合進行運用。

教師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課本第45、46頁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類比,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並會運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觀察、類比的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意識,並能與他人互相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交流前參知識:

師:我們剛剛學習了有關比的知識,誰能說說什麼是比?比與除法和分數有什麼關係?(生自由發言)我們以前還學過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除法中的商不變性質,還記得嗎?誰來說一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猜測比的性質

除法有“商不變性質”,分數也有“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係,同學們猜想看看,比有什麼性質?如果有,這條性質的內容是什麼?(學生猜測,並相互補充)

2、驗證猜測: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

彙報(預設):

①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② 0.4:0.5=0.4÷0.5=0.8

0.4×5=2 0.5×5=2.5

2:2.5=2÷2.5=0.8

③ (3/4)÷(5/4)= (3/4)×(4/5)=3/5=0.6

3/4×(2/3)=1/2 4/5×(2/3)=5/6

1/2 :(5/6)=1/2×(5/6)=0.6

……

小組派代表說明驗證過程,其他同學補充說明。

結論: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板書課題)

問:為什麼0除外?(生自由回答)

說一說:比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3、比的性質的應用

① 最簡整數比

師:我們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利用它化簡分數,約分,通分,其實我們學習比的基本性質也可以用來化簡比,把比化成最簡整數比,知道什麼是最簡整數比嗎?(生自由發言)

結論:最簡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而且比的前項和後項的公因數是1,這就是最簡整數比。

② 教學例1:化成最簡整數比

出示例題,生獨立解決,小組交流彙報方法。

15∶10 (1/6)∶(2/9) 0.75∶2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P46“做一做”

2、判斷:

①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②把2:(1/4)化簡後的結果是8:1。( )

③把1小時:45分鐘化簡後是1:45。 ( )

3、練習十一第2題(提醒學生第二個長方形,長的那條為“長”,短的那條為“寬”)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延伸:

有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的比是2:3。十位上的數加上2,就和個位上的數相等。這個兩位數是多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