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5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5篇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是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3、指導學生讀好問句的語氣,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認識本課生字,並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

讀好本課出現的問句。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遊戲匯入(指尾巴)。人沒有尾巴,可是有好多動物有尾巴,誰來說說哪些動物有尾巴?

今天,森林裡有好多動物聚到一起,他們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比賽?你們猜他們要比什麼?(板書:比尾巴)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誰;比什麼;結果)

二、初讀課文

學習1、3小節

過渡:書上P83也就有答案,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

1、有誰來參加比賽了?哪位同學願意充當來宣佈一下參賽選手的名字?其他同學聽他的發音正確洪亮嗎?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

帶音指名讀。不帶音讀。全班讀。

2、誰能把選手的名字完整的播報一遍,說時用上有有還有)

3、全班齊說。

三、細讀理解

過渡:運動員們就要入場了,誰願意做小領隊把運動員帶入場。(放音樂,學生貼小動物圖片。)

比賽就要開始了,想不想當評委?現在我宣佈:我是這次比賽的主裁判,請各位評委保持安靜。我來宣佈第一個比賽專案,他們要比什麼呢?

出示:誰的尾巴長?

1、這是什麼句?範讀,學生讀。這只是其中一個專案,還有五個呢?誰願意接著宣佈?

隨機處理:長──短

一把:還有什麼能用一把?彎彎:

扁扁:

2、誰能把這六個專案完整的播報一遍。其他同學做手勢。

3、學習2、4小節

過渡:比賽進行了一段時間,評委們看看比賽結果怎麼樣?快讀讀。

那位評委先來播報比賽結果?邊播報邊貼上比賽結果。(學生貼)

師生:指黑板;生生:看書;分組

四、拓展

1、其他小動物也來參加比賽了,如果你認識他就大聲喊出它的名字。

2、用誰的尾巴像什麼說一句話。

3、也可說說其他動物。

4、用誰的尾巴怎麼樣提問,並做出相應的回答。

教學設計方案2

一、學習目標

1. 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能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流利的表達,內容比較充實。

2. 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具體寫出動物的特點,表達真情實感。寫好後與同學交流,學習彼此的長處,互相修改習作。

3. 學習掌握透過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並在說話、作文中運用。

4. 積累帶動物名稱的成語。

二、課前準備

1. 實物投影儀

2. 觀察、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外形、脾氣、怎樣進食、嬉戲、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畫動物。

3. 查詢帶動物名稱的成語。

三、口語交際

(一)談話匯入

高傲的白鵝,性格古怪的貓,慈祥、盡職的母雞……在喜愛他們的作者筆下,一隻只小動物栩栩如生.同學們,你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嗎?在於動物的相處中,你一定覺得很有趣吧!今天,我們通過交流,共同分享這些樂趣,好嗎?

(二) 全班交流

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名稱。

(三) 分組交流

1 :分組: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自由組成一組。

2 出示要求:

a) 具體說出動物的特點;

b) 表達真情實感;

c) 認真聽,進行評議。

3 分組交流。

四、全班彙報

彙報提示:

1 形式:可結合展示“觀察記錄”“動物照片”“動物畫像”或表演,進行發言。

2 內容:可從外形、脾氣、進食、嬉戲、休息等方面說說特點。

評價提示:

可採用問答、發表看法、評選等方式,促進學生積極互動。

五、拓展延伸

喜歡同一種動物的同學自由組成一組,把自己的“觀察記錄”“動物照片”“動物畫像”等材料組合成一份手抄報,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

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十六個,會寫九個生字並積累常用詞語。

2、結合上下文和查詢資料理解文中的專門術語,培養學生懼資訊的能力。

3、瞭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理解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瞭解交通工具發展史,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興趣。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懼有關交通工具的圖片和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你知道很早以前人們遠行靠什麼嗎,你還了解火車、汽車、飛機、輪船嗎,科學技術的發情,交通工具越發先進,人類將會走得更快更遠,今天我們學習《遠行靠什麼》

二、新課

(一)自學

1、輕聲自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文。把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用你學過的方法進行識字。

3、小組或同桌用識字卡檢查生字,並相互交流。

4、按自然節小組內讀課文,檢查字音。

(二)識字

1、讀卡片。學生讀一個,老師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2、說說自己最得意的識字方法。

3、遊戲識字。同桌你讀我找,我找你讀,練習組詞語。

(三)交流

1、學習1-3自然段,讀文思考,在不同的時期人們遠行用什麼流通工具。

學生讀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們遠行時靠步行,騎馬,後來是馬車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機,就有了火車和輪船。

2、讓學生知道獨木舟、蒸汽機詞語的意思,理解賓士、天涯海角詞語的意思,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應用。

(四)誦讀

火車滿載著乘客在大地上賓士,輪船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讀出自豪的語氣。

第二課時

一、匯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交通工具由古代騎馬、乘獨木舟發展到使用馬車、帆船及火車和輪船。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明內燃機等,交通工具有哪些新的變化呢,接著學習以下課文的內容。

二、新課

(一)交流

1、讀第4、5、6自然段,思考:人類遠行靠什麼?

第四段首先理解內燃機的意思,然後從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軍艦在大海上巡邏,快艇疾駛而過看出或體會到什麼?一是說有了汽車、軍艦和快艇,二是說車多、軍艦、快艇的作用。讓學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駛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讓學生理解了飛機,人們自由地飛到世界各地。現在又有了電力機車,核潛艇,還有宇宙飛船和太空梭,讓學生把現在和最初比較一下,現在和二百年前比較,說明了什麼?

2、學習最後一段,齊讀。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是全文的中心句,從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證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遠,就要發展科學技術。

(二)誦讀

1、學生自由練讀。認為自己讀得好就獎勵自己一朵小紅花。

2、小組賽讀,讀出驕傲、自豪的情感來。

3、指名朗讀。

(三)評價

結合學生誦讀的情況,師生共同評價。從情感的投入朗讀的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寫字

1、複習鞏固字形,認讀生字卡。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最難寫的字。

3、老師指導。內、艇、界。

(五)練習

1、說一說。

軍艦在海面上巡邏。

在天空中_______。

在海底_______。

在軌道上________。

在宇宙裡_________。

2、你認為未來的交通工具什麼樣?畫出來向同學介紹。

教學設計方案4

一是開展教學大視導、大診斷、大整改活動。以各階段不同年級學業監測成績基礎,遵循以“縮小差距,消除分化,推動均衡,提升質量”為目標,以教導處、各教研組骨幹教師、各科室隊伍為主體。由陶春鴿校長帶隊,分組深入全鎮所有學校,通過全程參與學校一日教育教學活動,從學校管理、教師教學、學科教研、學生學習等層面全方位視導。尋求困擾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主因,針對問題逐條分析,形成診斷報告,提出整改建議,跟蹤督導,限期整改。對成績提升較大的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和評優評先等方面的傾斜。

二是建立中心國小和各完小兩級連片教研工作新常態。成立“教研共同體”,啟動實施連片教研活動,著力解決規模較國小校難以開展大教研的實際問題。依據地域特點,將全鎮劃分為南北兩大片區,同時結合鎮校實際,定期開展活動,每個大片區每學期開展活動不少於四次,每個完小每月開展活動不少於一次,逐步形成“中心校統籌安排,教導處組織實施,片區龍頭校引領示範,片區成員校共同參與”的連片教研工作常態,在此基礎上,逐步培育,建立起能獨立活動的鎮級兼職教研隊伍。

三是深入推進教研下校活動。把握“研究重心下移,研究陣地前移”的教研工作方向,通過“課題指導、觀課評議、送教下鄉、課例研討、專題研究”等多種形式,開展約點課、觀摩課、送培進校、熱點研討、課題指導等豐富多彩的教研下校活動,傳播新理念,帶去正能量,促使教研工作接地氣、出效益。

四是舉辦全鎮教師出題、解題能力大賽。以教育質量提升為目標,試題研究為導向,解題能力為突破口,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分學段舉辦全鎮教師出題、解題能力大賽,引導教師深入學習《課標》,研究教材,動手習題,命制一套高水平的學科試題。全面提升教師的解題能力和業務素質,積極營造勤奮篤學、嚴謹治學、不斷進取的良好風氣,為全鎮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能力基礎。

五是構建教幹服務基層長效機制。出臺管理辦法,從日常教研常規活動規範入手,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動各校教學質量水平。要求每位教幹按職務分別聽評課不少於100節、80節、60節;每月與學科教師進行一次交流,參加一次教研活動;發現各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制定解決問題方案,尤其是加大薄弱學校的指導和幫扶工作。

教學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理清說明順序。

2、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體會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3、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採用做讀書卡片和分組研討方式,層層引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略作者筆下的圖畫美,從而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事物特點運用適當說明程式、說明方法進行說明。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

2、蒐集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資料,用計算機設計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有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今天,讓我們師生一起走近蘇州園林,欣賞蘇州的美景,品味園林的佳趣吧!

(請欣賞大螢幕)

景點很美吧,讓同學們帶著美景的餘味,讀一讀葉聖陶筆下的《蘇州園林》,看看葉聖陶對蘇州園林的評價,感受那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

二、感知課文,把握要點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根據螢幕提示做一張讀書卡。

從我們製作的圖書卡中可以看出這篇說明文順序是由總到分。在分寫部分中,前四段是詳細說明,又按照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⑶~⑹自然段分別照應第二自然段那幾句?讓我們一起讀一遍。

三、研讀課文,突破重點

在⑶~⑷段中作者進行重點說明,現在就四人一組進行研讀,選擇你們小組喜歡的段落,合作學習,就黑板上提示進行探討,對優秀合作小組是有獎勵的喲。

研讀段落:____________

本段中心句:____________。

說明____________事物____________特徵。

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手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喜歡自己獨立完成的同學可自己填寫。優秀者或小組獎勵旅遊蘇州園林景點。

答案:

⑶研讀段落

③本段中心句:無(亭臺軒榭佈局)。

說明亭臺軒榭不講對稱的圖畫美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問題:圖案畫與美術畫的區別?

⑷研讀段落

④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說明假山

(講究藝術)與池沼

(講究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的特點。

運用分類別,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問題:雷同――不該相同的相同

藝術、技術

藝術強調個人獨創性活動,其成果給人以審美愉悅,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有固定的程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⑸研讀段落:

⑤本段中心句:第一句,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的樹木也著眼於畫意特點。

說明著眼於畫意的特點。

運用作比較、舉例子說明方法。

不太理解的句子:無。

⑹研讀段落:

⑥本段中心句: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

說明花牆和廊子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特點

問題: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看上去是被花牆和廊子把景分開了,但因為牆是一段空的廊子是無所依靠,景緻又如象沒有隔開使景緻不是一覽無餘的展開,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更有層次性。

剛才同學們已研讀重點段⑶~⑹段。下面簡單看一看⑺~⑼段,找出每一段中心句,抓住景物特點。最後一段給人以餘味無窮之感。(多媒體配合)

四、回味課文,拓展創新

經過剛才同學們學習,我們已對蘇州園林有了很多瞭解。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就書上提供內容,老師提供參考畫面,嘗試做一次導遊,要求看大螢幕。

要求:1、注意導遊物件,導遊方式;2、抓事物特徵,講究層次性;3、就課文內容,要求有一定創新。

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導遊小姐或先生,小組內討論,寫一份提綱,可拿提綱上臺。

今天我們一起愉悅地遊覽了蘇州園林,通過這次旅遊,你有什麼收穫?又有什麼感想呢?請課外寫一篇隨筆。

願我們下次旅遊更快樂!

教學設計方案6

重難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菱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邊形的前提下定義的,首先她是平行四邊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非凡之處就是“有一組鄰邊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質和不同於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這些性質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邊形性質與判定的延續,又是以後要學習的正方形的基礎。

本節的難點是菱形性質的靈活應用。由於菱形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同時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假如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許多關於邊、角、對角線的條件,在實際解題中,應該應用哪些條件,怎樣應用這些條件,經常讓許多學生手足無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足夠重視。

教法建議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和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以下問題:

1.菱形的知識,學生在國小時接觸過一些,可由國小學過的知識作為引入。

2.菱形在現實中的例項較多,在講解菱形的性質和判定時,教師可自行預備或由學生預備一些生活例項來進行判別應用了哪些性質和判定,既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3. 假如條件答應,教師在講授這節內容前,可指導學生按照教材148頁圖433所示,製作一個平行四邊形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道具,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感,有在教學中有切實的體例,使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更輕鬆些.

4. 在對性質的講解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學生分別對事先預備後的圖形進行邊、角、對角線的測量,然後在組內進行整理、歸納.

5. 由於菱形和菱形的性質定理證實比較簡單,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思路,由學生來進行具體的證實.

6.在菱形性質應用講解中,為便於理解把握,教師要注重題目的層次安排。

一、教學目標

1.把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

2.把握菱形的性質.

3.通過運用菱形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4.通過教具的演示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

5.根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菱形的從屬關係,通過畫圖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

6.通過菱形性質的學習,體會菱形的圖形美.

二、教法設計

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菱形的性質定理.

2.教學難點:把菱形的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綜合應用.

3.疑點:菱形與矩形的性質的區別.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預備

教具(做一個短邊可以運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和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演示教具、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學生觀察討論;學生分析論證方法,教師適時點撥

七、教學步驟

複習提問

1.什麼叫做平行四邊形?什麼叫矩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2.矩形中對角線與大邊的夾角為 ,求小邊所對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

3.矩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把較長的邊分成 、 ,求矩形的周長.

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種非凡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其實還有另外的非凡平行四邊形,這時可將事先按課本中圖4-38做成的一個短邊也可以活動的教具進行演示,如圖,改變平行四邊形的邊,使之一組鄰進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講解新課

1.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講解這個定義時,要抓住概念的本質,應突出兩條:

(1)強調菱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鄰邊相等.

2.菱形的性質:教師強調,菱形既然是非凡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此外由於它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組鄰邊相等”的條件,和矩形類似,也比平行四邊形增加了一些非凡性質.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質:

師:同學們根據菱形的定義結合圖形猜一下菱形有什麼性質(讓學生們討論,並引導學生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分析).

生:因為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性質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完成定理的規範證實.

師:觀察右圖,菱形 被對角線分成的四個直角三角形有什麼關係?

生:全等.

師:它們的底和高和兩條對角線有什麼關係?

生:分別是兩條對角線的一半.

師:假如設菱形的兩條對角線分別為 、 ,則菱形的面積是什麼?

生:教師指出當不易求出對角線長時,就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般計算方法計算菱形面積.

例2 已知:如右圖, 是△ 的角平分線, 交 於 , 交 於 .

求證:四邊形 是菱形.

(引導學生用菱形定義來判定.)

例3 已知菱形 的邊長為 , ,對角線 , 相交於點 ,如右圖,求這個菱形的對角線長和麵積.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積.

(2)還可以引導學生求出△ 一邊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後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菱形的面積.

總結、擴充套件

1.小結:(打出投影)(圖4)

(1)菱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的從屬關係:

(2)菱形性質:圖5

①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②特有性質:四條邊相等;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組對角.

八、佈置作業

教材P158中6、7、8,P196中10

九、板書設計

菱形定義……

菱形性質例2……小結:

性質定理1:…… 例3…………

性質定理2:……

十、隨堂練習

教材P151中1、2、3

補充

1.菱形的兩條對角線長分別是3和4,則周長和麵積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菱形周長為80,一對角線為20,則相鄰兩角的度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設計方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把握詩中記事寫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點。

2、學習對比、反覆、排比等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本詩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這是區別一般抒情詩的最主要的特色。

2、難點:

詩人在構思詩篇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這一點較難捉摸。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及作品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於浙江。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時被領回家中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准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的”。這首詩是艾青在獄中寫的。

二、播放朗讀錄音

三、課文分析

1、提問: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些什麼?詩人的感情又是怎樣的?

明確:

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與我的關係。感情:懷念與痛悼。

第二部分〔4~8〕: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格。感情:眷戀與感激。

第三部分〔9~11〕: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感情:同情與控訴。

第四部分〔12~13〕: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讚美之情。感情:謳歌與讚美。

詩,是十分講求意象的一種文學體裁,可以說,沒有意象就沒有詩。所謂“意象”,用艾青的話說就是“純感官的,具體化了的感覺”。是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

在這四部分中,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詩中作者的情感是通過記事寫人來抒發的,而這些事又是通過一系列的意象來表現的,這一系列的意象又寫出了人物形象。

2、提問:在第一部分中,作家用了哪些意象來寫?

明確:描寫了一系列圖景,有“草蓋的墳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園地、長滿青苔的石椅”,給人創造一種孤獨、淒涼、冷落的意象。

3、提問:在第二部分中回憶了大堰河對我的愛撫,作家是怎樣來表現這種愛的?

明確:詩人不惜筆墨進行了鋪排,先用8個排比句刻畫出8個細節,這8個真切、動人的意象,把大堰河對乳兒的愛寫得非常具體、充分。還寫了自己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來襯托出大堰河對我的愛。大堰河為了生活,到地主家幹活,勞動是極繁重的,作者用了6個排比句寫出來,然而她卻是“含著笑”,這表明她的勤勞與善良,為能夠和乳兒在一起而笑。這種愛是超越了功利關係的偉大而無私的愛,真正的母愛。又通過一系列具有典型意義的意象的描寫,有切糖、誇畫、贊兒,特別是那個夢,表現她具有美麗、豐富的內心世界。

4、提問:在第三部分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寫大堰河的葬斂之薄?

明確:用了“同著……”五個意象,猶如五組電影的特寫鏡頭,給大堰河這一勤勞、善良、普通農村婦女的一生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也昇華到了極致。這與前三段中通過塑造大堰河形象來進行抒情不同,作者拋棄了具體的敘述或描寫,直接喧洩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

小結: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時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這都是以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艾青曾經多次說過:“詩人必須說真話。”他還說:“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震撼別人的心。”這首詩正是依靠真情實感,塑造一系列真切動人的意象,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這點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教學設計方案8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第七冊《生活中的負數》單元第一課時《溫度》

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並會正確讀寫。

2、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教學重點、難點:

1、會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2、瞭解天氣預報中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並會正確地讀寫。

教學過程:

組織課前互動:

同學們,張老師第一次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學習,誰願意來介紹一下自己,說說自己有什麼優點?(學生介紹)

有這麼多優秀的同學,看來我們班級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班級了。老師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這節數學課。你們準備好了嗎?好,那我們上課吧。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剛才那麼多同學介紹了自己,說了自己的優點,你知道張老師的優點是什麼嗎?告訴你,張老師的天氣預報播的最好,特像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你相信嗎?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聽聽,但是請你邊聽邊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將新聞中的資料記錄在課前老師發給你的那張紙上,看誰的記錄方式最簡單、最清楚……(播新聞,播音員:20xx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氣溫分別是:昆明15℃,海口21℃,長沙5℃,西安0℃,天津—2℃,長春—8℃,哈爾濱—15℃。今天的天氣預報就為您播報到這。學生記錄)

張老師播的怎麼樣?天氣預報天天播,看來溫度很重要,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溫度”(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負號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總結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

請同學們把你記錄資料的方法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選出你們小組認為最合理、最簡單、最清楚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彙報)

選出“+、-”的方法,你們想的真好,和數學家想的一樣。

(二)會讀溫度,及溫度的相關知識。

你知道怎樣讀這些溫度嗎?(學生會就學生說)

(1)“℃”這個符號,我們讀作“攝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師:每組桌面上都有一張圖片,誰願意也學學“天氣預報”播音員,來播一下天氣預報?(指名一生上臺表演)其他同學仔細聽,你能從播報的溫度中發現了什麼?(學生邊聽邊思考,彙報)

(三)會使用溫度計表示生活中的溫度

在生活中我們用什麼來測量溫度呢?——(溫度計)

(1)認識溫度計

出示:溫度計,(學生拿出溫度計,每小組一個)從溫度計上你知道些什麼,又觀察到了什麼,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學生介紹,老師補充

1、0刻度線是紅色標出的;

2、上面還標有數字:零以上的數字越來越大,零一下的數字也越來越大。

3、 0以上是零上的溫度,0以下是零下的溫度。

4、一個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個℃的符號)

教學設計方案9

第一章 網路的組建與執行

1.1 認識計算機網路

一、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

1.瞭解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分類與拓撲結構

2.通過實地考察,瞭解小型區域網的構建方法與使用方法;知道網路伺服器的主要作用與基本原理;能說出代理伺服器的概念並知道其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功能與分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地考察,瞭解小型區域網的構建方法與使用方法,提高分析資訊的能,增強學生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消除學生對計算機網路認識的神祕感,提高學習網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全域性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習慣。

三、學生分析

在開始高中選修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對網路技術有所應用,並初步瞭解一些計算機網路的知識,但是缺乏系統的學習過程,對於應用中碰到的很多問題存在疑惑,同時在整個社會大環境下,網路應用帶來的方便性以及網路技術的神祕性對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學生對網路技術具有天生的興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學生的這些興趣,將使教學更輕鬆。課程的開展一方面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網路有一個概括而全面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是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讓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在教學組織中安排學生參觀網路中心,注意到學生好奇心比較大,而一般學校的網路中心裝置比較多,可能網路中心本身的空間也比較小,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減少意外的發生,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在組織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注意焦點。本課設計了一個課堂任務,就是根據對網路中心的觀察和管理員的講解,畫出一個校園網路拓撲結構圖來,拓撲圖對學生來說也是首次接觸,怎樣去表達網路的拓撲結構,應當要給與適當的引導,這裡可以適當的演示一些簡單的網路拓撲效果圖,以便學生輕鬆上手。

四、教材分析

1.本節的作用和地位

本節分別從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組成結構和應用的角度看待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它與通訊網路的關係是怎樣的,引導學生認識計算機網路的概念。作為本書的開首節,一方面是對學生從前已有的計算機網路經驗和知識作一次歸納總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將來學習需要打下基礎。

2.本節主要內容

計算機網路的迅速發展涉及到計算機和通訊兩個領域。計算機網路對資訊社會中的活動.個人發展等方面產生越來越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課首先通過“交流討論”對什麼是計算機網路這個概念進行探討。通過“實地考察”進一步激發其感知,加深對計算機網路概念的感性認知。通過“歸納概括與設計拓撲圖”,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概括,為學生對感念的理解搭起一個支架。

3.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概括出技術網路的基本

功能;強調計算機網路必須具備“資源共享”的功能;計算機網路就是專指實現計算機作為端系統相互通訊和共享資源的一類網路,它本身不必再有型別可分。

教學難點:計算機網路定義的理解,教學時應強調計算機網路必須具備“資源共享”的功能;對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拓撲結構認識,對網路進行分類的目的,應能體現出不同網路型別之間在更多的特性方面有較大的差別。對每一中網路的特性的敘述,都是從“網路作用(覆蓋)範圍”這一點上切入,然後在拓撲結構形式、傳輸介質與容量、通訊資源利用方式、應用與服務等幾個方面突出他們的特徵。

4.課時要求:1課時

五、教學理念

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的資訊科技基礎學習過程中,對網路知識有了一些瞭解和應用經驗,選修《網路技術應用》模組的學生往往是對網路知識有較強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興趣,甚至有部分可能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但由於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網路建設情況不同,學生的網路技術應用水平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教師在教學前應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關注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與個性發展需要等方面的差異。

對於本節理論性比較強的內容,藉助於一些具體活動的安排,讓教學豐滿和生動起來。通過校園網路的實地考察和網路拓撲圖的製作,使實踐與理論相匹配,營造高效率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通過小分組的教學組織,降低個體學習的難度,對於技術水平較高的同學,教師要鼓勵其在分組內或分組之間充分發揮起技術應用特長,帶動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同學,將學生的個體差異轉變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併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各有所得。

六、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問題驅動、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在理解計算機網路概念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分析和歸納問題,鼓勵學生將自己形成的理解與已有的專家或他人的定義相比較,加深對概念的認識,建構自己的知識。

教學過程中切忌照本宣科,這樣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和枯燥。人為地將理論與現實剝離,會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實地考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環節。作為參觀活動課的形式來學習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也有助於交流的開展。如果沒有條件進行實地考察,也可以採用觀看錄影的形式替代。教學條件好的學校,在參觀過程中建議可以安排機房管理員或網路管理員充當一個介紹者的角色,介紹的內容與流程與教師事先商定好,教師在參觀的過程中也作為一個觀察者身份參與其中。在考察過程中要注意吸引學生的興趣,恰當的充當一個提問者的角色,集中學生觀察的焦點,提大學聯考察的效果。

教師要做好組織、指導和服務工作,善於捕捉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歸納知識要點和適時反饋。對於學生的分組,由於是第一節網路課,可以從簡單入手,按原始座位2人一分組,方便控制與管理。

七、教學環境

網路環境下的多媒體電腦室,學校校園網的網路中心

八、教學過程

九、學習評價

學生通過參觀學校校園網,對計算機網路有一個具體而感性的認識,消除了部分學生對網路的`神祕感,激發了他們對網路的興趣。通過分組動手設計校園網路拓撲圖,促進學生對網路的體系結構有一個較深層次的思考。

評價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重在對知識與技術,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反映。教師可以結合練習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活動,通過收集學生的網路拓撲圖作品,以及讓學生參與線上的課堂教學效果反饋調查,瞭解課堂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課本的課後練習,瞭解學生對於網路基本感念的掌握情況。

教學設計方案10

【設計思想】

強化通讀課文和整體感知,突出足以覆蓋全文的研讀重點,即以“一座普通的橋為什麼能得到世界奇蹟的讚譽”,引導學生圍繞研讀專題進行研究性閱讀,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豐富的課外補充知識,充分發揮研讀專題對全篇課文的穿透力,通過趙州橋的特點來領略古代勞動者的智慧才幹。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並從建築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瞭,用不同資料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 理解書本上的字面意思應該不成問題。但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

科技大橋層出不窮。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透視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趙州橋,

也許學生很難欣賞這座古橋之美。教學時要藉助課外資料,讓學生體悟課文語言,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學情分析】

總分結構的段落對三年級的同學來講,已不再陌生。在《秋天的雨》、《花鐘》都已有接觸。但過渡句是個新的知識概念,教師應著重讓學生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教學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㈡能力訓練點:理解詞語;運用“不僅……而且……”造句;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絡,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㈢情感滲透點: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難點: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瞭解趙州橋的特點,認識到中國璀璨偉大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心中的自豪感

【教學策略和手段】

主要運用研究性學習,通過主問題的探究和朗讀突破來解決趙州橋的奇特之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準備作文草稿本

2、教師準備趙州橋圖片、資料,準備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悠悠五千年曆史,留下了璀璨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建築,你知道有哪些?(學生自由說)

2、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座橋。(板書:趙州橋)學生讀題

這是一座被稱為“華北四寶”之一的橋,學生再讀題,讀出自豪的感情。

3、看到這座橋的名字,你現在最想了解哪些資訊?

預設:它是誰建造的?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它在什麼地方?它是什麼樣子的?它有什麼特點?……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帶著上述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自由朗讀

2、(1)根據回答隨機解決課文生字詞語

設計 參加 橫跨 創舉 堅固 美觀 相互纏繞 前爪 圖案

智慧 寶貴 雕刻 全部

區分“縣”和“具”的字形,“zhuǎ”和“zhǎo”的字音

(2)相機提問:從第一自然段中你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講什麼?(總結:圍繞“趙州橋非常雄偉”來寫,我們把這一句叫做總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在講什麼?(美觀)

(3)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總結:觀察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間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把兩個段落

教學設計方案1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學習並掌握下列詞語:緘默

窺探

狩獵

顧忌

滑翔

目空一切。

⑵瞭解有關大雁的科學知識。

⑶瞭解作家作品。

2、能力目標:訓練語言表達閱讀體驗與個性觀點的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與總結學習心得的能力也在個別環節得到培養。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樂學、愛學語文的熱情,尊重、愛護學生富於個性的學習體驗與發現,使他們在團隊的協作中互動學習,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活潑而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不斷完善自我,在同學的鼓勵與老師的讚美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設定情境

大家聽說過電影《木乃伊歸來》嗎?那真是一部令人聞之即不寒而慄的電影,不禁讓我們聯想到“恐怖”……(陰森、黑暗、骰髏等)這些詞語。現在當我們看到《大雁歸來》這個題目時,不知大家會想到些什麼詞語?(春天、陽光、溫暖、親情、南方、自然、和諧……)

看來同學們都深受此文的感染,都對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麼誰能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呢?

二、整體感知

1、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春天,大雁歸來的活動。

2、不知同學們在讀後有否與老師一樣的感受:獲得了不少有關大雁的知識?

(大雁飛行的路線很直;雁隊的數字以六為單位;孤雁通常鳴聲淒涼;雁是群體生活的鳥類;等等)

明確本文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三、精彩賞析

1、語言形象優美:

⑴作者是一個著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對他而言,發現許多不為人知的關於大雁的祕密並非難事,真正難的是當他發現這許多之後如何與讀者分享,怎樣使讀者喜歡看他的作品,你認為他還要在他的文章裡新增些什麼?

學生髮言:

對大雁的熱愛;

語言十分優美。

這兩點恰是本文難能可貴之處。這兩位同學真是慧眼識真珠玉,就讓一起先賞析文章語言之美。

⑵學生結合文中優美的語句暢談對本文語言特點的感受

⑶學生總結:

A、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動,可讀性強;

B、多處運用對比的寫法,突出大雁的特徵;

C、詞彙豐富多彩。

⑷仿寫句:

選一句你喜歡的句子,仿照它另寫一句。或者,仿寫老師從文中提煉的句子,來小試牛刀。

例: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⑸學生精彩仿寫句選:

一股刺骨的寒風說明不了冬天,但當漫天的凜冽的風夾雜著雪花時,冬天就來了。

一棵樹的葉子落光說明不了冬天,但當一片樹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風的折磨時,冬天就來了。

一片落葉的飄零說明不了秋天,但當一層層葉子沐浴在金黃的大地的懷抱時,秋天就來了。

一隻鳴蟬的死亡說明不了秋天,但當一片麥田更換了十月的新衣時,秋天就來了。

(教師給予表揚:剛才幾位同學的仿寫句可以用《敬畏自然》裡的“精巧絕倫”來形容。)

2、“愛”融化在字裡行間:

⑴為了觀察研究大雁,作者都是怎麼做的?

他半夜三更偷偷“潛伏”在沼澤裡,只為了聆聽大雁的集會;

幾乎年年都統計光臨農場的大雁的資料,並作科學的考察;

長期觀察大雁的生活習性;

⑵同學們所造的好句都源於豐富的心靈與用心的學習,那麼作者呢?他又何以將大雁寫得如此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而又是什麼推動他為大雁付出那麼多呢?

明確:是愛。他在字裡行間處處流露著對大雁的深情。

這種感情尤其體現在文中的一些語句語段中,如:

“我們的大雁”“我們剛到的客人”“這些孤雁是傷心的單身”……

⑶階段小結:學生對上半節課的教學內容加以總結概括,明確本文是集知識性、形象性與抒情性於一體。

四、質疑暢談

1、學生針對文章能提出一些疑問:

說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規是什麼意思?

“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是指什麼?

2、學生也提交了些獨立的閱讀思考的成果:

作者用了許多擬人手法描寫大雁,也是有感而發——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會,有辯論,講親情,講友誼。

大雁身上有許多珍貴的品質:團結,勇敢,善良,溫和,大方,這些從文中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來。

五、拓展延伸

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人們究竟“失去”了什麼東西?

教學設計方案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排比句、感嘆句對增強語勢的作用。

2、領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瞭解有關散文的一些知識。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朗讀能力,體會文章的氣勢。

2、培養捕捉關鍵詞句的能力,鍛鍊理解分析能力。

3、體會文章帶給讀者的感情認識和理性思考。

三、德育滲透點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洩,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昇華,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律動,蓬勃想象力。

【重點、難點】

1、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意貫穿朗讀訓練,並以朗讀帶動理解,在朗讀中體會和領悟。

2、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的運用由師生共同分析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教師引導。

2、朗讀課文,體會文章。

3、討論分析,把握文章。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並瞭解有關散文的知識:

80年代的散文側重於“自我”經驗的“自由”書寫,從對社會主題的呼喚轉向對個人情緒、心境的表達,語言和方式追求作者的“個性”,簡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現”著力表現現代人複雜的內心世界,這些作品被稱作“新散文”或“朦朧散文”。

2、播放課件(幻燈片)(圖片:安塞腰鼓):

問:有何感覺?

二、重難點學習

1、檢查預習情況。

2、教師播放錄音,要求學生一邊跟讀一邊在課本上用符號記錄輕重音、音量、語速、語氣和語調。

3、討論本文的感情基調及朗讀技巧:

文章氣勢恢巨集,句子鏗鏘激越,表現了對安塞腰鼓的讚美之情,朗讀時要注意節奏的變化,要有豪情,音韻鏗鏘有力,細節方面注意摹仿錄音,把握重音、音量、語速和語調的變化。

4、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全文描述了一次看安塞腰鼓的過程。文章由此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

設影(課件)顯示:

一、1~4自然段 表演前

二、5~27自然段 表演中

三、28~30自然段 表演後

6、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

“靜”

7、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同?

第一部分側重於人的安靜,第三部分側重於聲音的寂靜。

8、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以動襯靜,形成鮮明的對比。

9、當你朗讀第二部分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

投影顯示:亢奮、驚心動魄、震撼

10、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往作者的思想感情、修辭方法上考慮。

11、我們在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燒的熱情,你怎樣理解文中的幾句話?(課件:幻燈片)

12、本文除了這些精典的語句外,還大量運用對比。有句子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分別舉例說明這種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四、總結、擴充套件

我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作者劉成章濃厚的黃土高原情結,他認為自己的散文創作是黃土地的賜予。正如作者所說:“我生長在陝北的山溝,我想讓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攏”。劉成章的散文從“我”落筆以自己親身的體驗,血肉的感情,燃燒的心腸,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對人生的反思,對社會的理解,一種獨到的感受,一瞬間即逝的靈感,一種哲理,一層詩意,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的寫作、人生思考有所裨益。

五、作業

寫一篇心得。

教學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與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3、能夠根據音節拼讀句子。

4、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5、認識“老、師、文、朵、鵝、條、雨、天、橋”9個生字,並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教學重點:學會四個後鼻韻母,拼讀帶有這些後鼻韻母的音節。

教學難點:en—eng、in—ing的讀音容易混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與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四個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上節課我們學了前鼻韻母的韻尾是“-n”,發音時舌尖抵住哪裡?(上顎的前部。)齊讀前鼻韻母,問:發“-n”的時候,口開得大不大?

今天我們學後鼻韻母,用什麼記號呢?我們在-n後面加上一個字母g,在這裡它不念g,和n合在一起念“-ng”。發-ng的時候,口要開得大一些,舌尖的後面部分要往後靠,下巴要放下來。(用手指示意)指名讀、正音、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

(二)學習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與整體認讀音節ying。

1、-n有幾個好朋友?(五個)複習已學的知識。

教師講解:-ng有四個好朋友。(在第一個-ng前面加上a,指名讀、齊讀。)

2、請同學拼讀後鼻韻母eng ing ong。(範讀、指名讀、正音)

教師講解:後鼻韻母中a e o實際發音跟單韻母a e o的實際發音有所不同。

3、教學後鼻韻母的發音。

(1)大家聽過寺廟的鐘聲嗎?敲鐘的聲音是怎樣的?念ang音。

(2)你知道有哪些燈?念eng音。

(3)在-ng的前面加上i你會念嗎?

(4)ong像什麼動物發出的聲音?(蜜蜂的叫聲、蒼蠅的叫聲、蚊子的叫聲)

(5)齊讀四個後鼻韻母,誰有好方法能記住這四個後鼻韻母?

4、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出示老鷹的掛圖,“鷹”老鷹的“鷹”,板書ying。這裡的ing加上了大y,成為了整體認讀音節ying,它們的讀音相同。

練習四個後鼻韻母和一個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

(三)課中操。

念兒歌,並配上動作表演:放羊娃,喜洋洋,

揮動羊鞭去放羊。

青青草,滿山崗,

羊兒吃得肥又壯。

(四)拼讀ang eng ing ong與聲母構成的音節。

(五)書寫指導。

後鼻韻母都是由三個字母組成的,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和以前相同。要注意的是,雖然是三個字母但組成的是同一個韻母,因此在書寫的時候要靠攏。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複習鞏固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及整體認讀音節ying。

2、會拼讀帶有ang eng ing ong的三拼音。

3、能夠根據音節拼讀句子。

4、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5、認識“老、師、文、朵、鵝、條、雨、天、橋”9個生字,並能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卡片認讀an ang en eng in un ün yi yin

說說哪幾個是前鼻韻母,哪幾個是後鼻韻母,發音時要注意什麼?

2、對比讀:an—ang en—eng in—ing un—ong,說說每組有什麼不同?

3、拼讀音節練習。

(二)三拼音練習。

q—i—āng→qiāng(水槍)ch—u—āng→chuāng(窗戶)

x—i—óng→xióng(熊貓)x—i—àng→xiàng(飛翔)

(三)根據音節拼讀句子。

1、自由拼讀句子,說說句子講了什麼?

2、拼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連成句子讀一讀,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3、你會用電腦畫畫嗎?畫過什麼?有趣嗎?

(四)拼讀兒歌。

1、出示兒歌《彩虹》,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麼?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3、教師帶讀紅色的音節。(範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4、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你見過彩虹嗎?在什麼時候?你瞭解彩虹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適當的補充。)

6、課後能夠背誦兒歌。

(五)認生字。

1、卡片抽讀認過的生字。(開雙人列車)

2、出示生字:老、師、文、朵、鵝、條、雨、天、橋。這些生字你認識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不認識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能把它們記住?

3、擴詞練習,誰能給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鞏固練習。

1、看誰聽得清,找得對,讀得準。

黑板上站著五個前鼻韻母和四個後鼻韻母的卡片,老師讀其中一個韻母,請一名同學上臺摘下它,並帶領全班同學讀一遍。

2、拼讀音節:dà xiàng bāng máng xìn fēng fēng zheng xīng xing dēng long yíng huǒ chóng

3、跟錄音讀課文,試著背誦兒歌。

(七)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14

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瞭解人與自然怎樣進一步和睦相處,增強環保意識。

2.知識要求

學會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字,能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會區分“昨”與 “作”的不同,會正確、規範的書寫生字。

3.能力要求

(1)培養學生認字和寫字能力。

(2)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字和寫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難點:通過讀文體會真實的情感,有感情朗讀課文。

今天我上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所以我的教學重點就放在了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區分“昨”與“作”的不同,並進行正確、規範的書寫;基本做到將課文讀通讀順,感悟到“特別的作業”中“特別”的第一層意思:書上小朋友的作業和我們的作業有什麼不同?特別在什麼地方?

課堂實錄:

師:小朋友,讓我們來看看黑板,誰來拼拼這個詞語?

生:作業。

師:平舌音發的真標準,其他小朋友跟他讀一讀。(生齊讀)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老師寫這個詞,請仔細看,用心記,因為,這是我們要學會寫的字。

(師範寫,生看,接著書空說筆順)

師:小朋友都要做作業,所以“作”字是單人旁。那麼,我們平時都做了些什麼作業呢?

生:抄詞語、做口算、畫畫……

師:有個班的小朋友,他們的老師就給他們佈置了一次特別的作業。

(板書:特別的,齊讀)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麼問題呢?

生:“特別的作業”是什麼呢?

師: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們到課文裡去找答案吧!翻開書34 頁,自己試著讀一遍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認識它。

(生自學,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拼音拼讀橫條和查字表中的字,問身邊的小夥伴)

師:小朋友們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了很多字寶寶了,現在請聽老師讀,檢查你是否認對了,並請認真聽聽你還不認識的字。

(師範讀,巡視,生聽)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同桌2個一人讀一次,相互檢查檢查字音是否讀準了。

(生與生互動檢查,教師巡視)

師:小朋友們檢查得很認真,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讀這篇課文。

(師隨機抽讀,檢查讀音)

師:檢驗小朋友們的時候到了,老師現在把詞語寶寶一個一個請上黑板,你們能認出它們來嗎?

生:能!

師:請看第一個。(板書)

生(紛紛舉手):昨天!

師:好,平舌音的“昨”很標準,再看下一個。(板書)

生:手指!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詞語寶寶了,現在我們男女生來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標準。

(男生女生比賽,輪讀詞語)

師:詞語寶寶都認識了,字寶寶也不甘寂寞,它們也要出來和你們打招呼了,火車司機在哪裡?

生:火車司機在這裡!

(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

師:字寶寶很高興,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了,現在,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家睡覺吧!

(生將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邊圈邊讀)

師:生字讀熟了,課文我們就能讀得更通順了,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一起讀讀課文,想想開課時我們提出的問題:老師佈置的特別的作業,到底是什麼呢?

(生齊讀)

生:老師佈置的特別的作業是把春天帶到學校來。

師:說對了,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讀出來的呢?

生:第一自然段。

師:把話說完整,好嗎?再說一次。

生:我是從第一自然段讀出來的。

師:真能幹,小朋友們,咱們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

師:老師佈置的作業真是特別,小朋友們,如果要你把春天帶到學校來,你會帶什麼來呢?

生:我會帶來一朵雪白的梨花。

生:我會畫美麗的桃花。

生:我會照相,把相片帶來。

師:小朋友們這麼喜歡春天,書上的小朋友也是的,他們也帶來了許多“春天”。他們帶了什麼?誰的作業最好呢?我們下節課將繼續學習。

現在,請小朋友幫老師一個忙。有個字寶寶很調皮,(出示“作”)它換了一件衣服,就變成另外一個字寶寶藏起來了,你能幫我找出來嗎?

(生舉手,老師開始點數,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多)

生:是“昨”。

師:它怎麼換衣服的呢?

生:它把單人旁換成了日字旁。

師:那我們怎麼記他們,才不會記錯呢?

生:我們寫作業,是人在寫,所以是單人旁;昨天是時間,所以是日字旁。

師:你真聰明。今天我們要把它們兩個請進田字格,誰來給它們安安家?

(生紛紛舉手提示重點的壓線筆畫)

小朋友們觀察地很仔細,現在,請把本子翻到新的一頁,我們把它們寫進去。

(生寫字,師提醒寫字姿勢,寫完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15

 教學內容:評析作文《我的理想》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評、互評的能力。

2.學生能根據別人的評價意見修改作文。

教學重點:修改作文

教學難點:修改作文

教學過程:

一、制訂作文評價標準

1.讀作文要求

2.制訂評價標準

(1)是否寫清楚了自己的理想、產生這個理想的原因和準備

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

(2)是否運用了從其他學科學到的材料,作文內容是否豐富

(3)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

二、抽一篇作文和幾個片段進行全班評價

1.展示一篇作文,師生共同評價出優、缺點;

2.集體評改。

3.展示幾個片段,包括好的和有明顯問題的,共同評價、修改。

三、同桌互評

四、自改。

五、謄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