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12篇【精品】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5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12篇【精品】

論語讀後感 篇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裡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08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著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著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嚐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於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後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麼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麼發達的社會都那麼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我們都耳熟能詳,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使我受益很深,下面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幾點感觸:

首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論語》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幹好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其次,如何做人做事。《論語》說出了作為一個社會,作為一個團體,都要為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而服務。所以論語適合於各種群體和個人,論語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枕邊書來讀。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出了我們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老操心別人的事,在一個單位,每一個員工都像是汽車中的一個小零件,如果本該是車胎上的零件卻安在方向盤上面,那麼這個汽車就有啟動不了或出車禍的危險,礦也一樣,員工就像那一個個小螺絲釘,只有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一個企業才能像安全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一樣,平穩快速的發展。

再次,做人要“兩厚”。一是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後才知道分寸、才知道謙虛。

有才還應有德,學習《論語》,學習經典,就是盪滌我們的思想浮塵,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忠誠於企業,忠誠於崗位,達到敬事而信的高度。

論語讀後感 篇2

子說:“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說:“如果內心充滿著‘敬’而言行又表現為‘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著‘簡’而言行也表現為‘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說:“冉雍說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說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說,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偽,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型別.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說“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為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說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說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才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為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裡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裡迷失了方向.

論語讀後感 篇3

予觀《論語》,略有所悟,抒感於懷。

今之眾人,皆以汙為醜也。河中之物,盡經百日風霜雪雨侵凌,然不為所動,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蝕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況人乎?孔子嘗雲:“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凡今之眾人慾靜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異己,於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為之事,不輕諾。凡數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執意親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後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謹言慎行,去汙近潔,方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蘇軾之友,於其見謗辱下之獄之際,訪獄而諫書於上者,屈指可數,然懼受遷而敝之者謂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書誹謗於上,譬如沈括,且不言為坡之密友,竟與坡與之離別所贈以為念之辭謗己軾譏諷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圖報罷矣,卻借潮風將恩公推於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安能與之為伍?假孔聖人之言:“唯小人難養也!”古之訓誡,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汙,而後則潔其身。是為君子,必將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檜謗岳飛者,今有華人學者辱李鴻章謂之辱國己為國之奸者,皆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當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毀於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憂,也嘗有古今君王,為己一席之位,大舉討伐,於百姓之命於不顧,此雖為一國之君,吾亦謂之小人也!小人雖小,然其力大無窮。如若今之眾人皆以私心面試,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謂之焚他人並已於無形也!此類人物,終其一生活於痛苦之中,雖有所樂而不可謂之樂也。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為誡,結其身旁。

身已潔,還需更其咎。孔子曾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為人,有錯是必然,然錯而不能改之,無必為之愚也,然將錯就錯,終毀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雖歷經磨難,或受盡肌腐之痛,但能磨練心志,脫胎換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樂而不為也?

更其咎,撥開雲霧便可見藍天。我曾求解於人:“曷以人活於世為痛而必活之?”眾人皆謂餘曰:“生之求為求樂,雖苦,但也樂!”然餘不解,吾也曾求於書,書中有言:“是為活,為其本也,而非為外物也!”餘亦不解,吾曾想,世間百態,雖是世殊事異,但性相近,可否有人如我這般惘然?然正有也!覺察人生而為累,於萬物浮沉間時起時落,終歸塵土,便益惘,不知生之為何?故每每受挫,不知焉置身心,於周遭之事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積月累,這是埋怨重重,求生無念,但求一死,以解今生之痛,忽一日偶的'一句:“不有博異者呼?為之,猶賢乎已!”頓時大徹大悟,命也,揮之即來,霍之即去,生於塵土,末於江海,其生之本於死也!一生一世,往復紅塵,繁華虛榮鹹渡但求不枉今世,走得坦然。故而積怨愈深則求生之念愈深也!方得知:人生本無意蘊,索知一切,皆人附也!若欲究察人生之道,必得於知其不可處而為之;若欲求生無所惑,不若孔聖之行,也必得,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修行數年,便可得也,孔子方四十而不惑,更且常人乎,唯有耐心等待,方得始終,唯有搏擊,方能撥開雲霧,開啟心靈之窗擁抱藍天。

雖去汙,潔身、更咎、撥霧,然不能成仁,俟此四大汙、侮、誤、霧皆空,仁可全矣!餘深感於懷,抒發其想,然執念之深,不能出也!餘生不求能看破紅塵,做個瀟灑之人,但求身臨絕境時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不求前程似錦,但求花開花落我都在為夢想而奮鬥,不求家財萬貫,但求在臨時之際可無慾無求。

生而為人,本在為人,為人而活方為人之本性,人生本睏乏無味,因為愛人,乃賦予生的意義,願今之眾人能真認自己的錯,莫論他人非,並非施惡會生其害,唯因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浮華塵世萬物皆有盡時,若能聞名於世,也是一種重生。

論語讀後感 篇4

對於整個東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許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總試圖將儒學作為宗教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許,如果所有無法擺脫的精神制約都可以視為宗教的話,孔子確實是這樣一種後果的直接締造者。但實際上這種認識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誠的教徒永遠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國宗教始終不過是無數圍繞“治世”而採取的手段之一,不會有一個帝王真的允許哪個宗教來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會有哪個人懷著神聖的心情認真去探討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國不會出現像文藝復興那樣的人性覺醒期,因為中國人的眼睛,從來沒有片刻從人生活的世界移開到上帝的宇宙中去過。中國的哲學是徹頭徹尾經世致用的哲學。“子不語”所表達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實質則是漠不關心,以致所有“怪力亂神”在最初就驅逐出了研討的範圍,也使得在後世這種實用主義的風氣經年不絕。

然而著眼於現世,卻並不意味承認現實。

東方的讀書人,總是懷有類似“勸世”的情結。所以孔子長久擔當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時代,儒學倡導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應該使自己向一種理想人格趨近。孔子將之定義成為“君子”。通過強調人的修身與自省,孔子宣揚當一個君主的自我修養達到完善,那麼他的權力就可以通過最和平高貴的方式來保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天真,因此我們看到後世雖將孔子本人拜為先師,卻沒有幾個強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經營他的政權。儘管如此,那些對於理想人格的設定卻並沒有被輕賤。今時今日,中國人的道德標尺也依然圍繞著它們,謙遜淡定博學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始終被嚮往,但它一直以來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誰也還沒見過它的完成。那些勸誡簡短如“不遷怒,不二過”,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卻無一不是包含了對於自身情緒與意識的雙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著絕對精神力的人,從這種意義上看,孔子相信個人意志的力量勝於環境的影響力,因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無所謂貧富職業境遇,他們從不慌張,從不刻意爭取,永遠只是物來則應隨遇而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變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們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悖論。

儒學的本末,都成為這個悖論之下的一個圈套。這個圈套的根基是一個絕對正確的假設,它決不可能實現,同時任何理論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結果就是連它的創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進去。諷刺的是現實之中,孔子並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只是做好全部的準備來等待時機的降臨。眾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試圖說服那些絕不可能——按照他所說的,去重現一個絕不可能回到的美好過去——的君王的努力中。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們看到過最標準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樣遁世於飄渺的。因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現實,就會明白要改變已成規矩的方圓只能是種妄念。我很難相信孔子真的認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來,他所留下的形象也從來不是這樣一個野心而自負的人。在他所留下的關於自己理想的敘述中,我們看到的是和所謂“治國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歡音樂,嚮往沐風逐月的清逸閒悠,崇拜老子,直言見老子猶見真龍。但是最終他一天也沒有真正去落實過他的憧憬,他捨棄了清高與優雅,以卑微的姿態投身於時代的洪流中,試圖用老邁的身軀擋住滔滔的江水。而這一切的理由,也許只是出於一種悲憫與責任感。他揹負了整個時代的理想與現實。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來只會是現實的不斷重演,被遺忘的美德從不會被喚醒,就如它們從來不曾真的存在過。帶著這樣的矛盾與感傷,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說:巨大的悲憫,超越了善。他註定會失敗。他成為了不可被戰勝的人。

論語讀後感 篇5

讀完《論語》,我的心中充滿著一種淡淡的感動,因為《論語》總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告訴我們真正的道理,讓我們的心靈歸於平靜之中。讀完了《雍也篇》,也令我從中獲益匪淺。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但是,最令人感動的永遠都是最為簡單而真摯的東西。

《論語·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對於顏回所作的3次評價話語。可以說,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顏回,從這三句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窺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從這一句,我們就能看出顏回的好學不倦,孔子的弟子三千,一定不乏勤奮好學者,孔子卻說顏回死後再也沒有好學者了,可見顏回品德是勤奮好學,而且在失敗時不會遷怒於人,只會從自己身上找差距,而不是為自己的過錯和失敗找出無數的藉口和退路,並且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不犯重複的錯誤,這樣才是真正的求學態度,只有不遷怒,不貳過,才能獲得真正的進步,成就大事業。

第二句是: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樣看來,顏回不但勤奮好學,而且不為生活艱苦所困,是一個大賢者。他即使居住在簡陋的地方,食物僅可以勉強果腹,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人是無法承受的',但顏回卻自得其樂,悠哉遊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質的貧乏為意。人不堪其憂,所有人都會被此困擾,為自己所處的情況所抱怨的時候,而顏回從來不改變他那種樂觀的態度,所以孔子才會說賢者回也,又感嘆一聲這才是真正的賢德。因為這是在什麼樣的物質環境下都不改變心境的那種坦然和安寧。在現今時代,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儘管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如同顏回一般的安貧樂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仁愛是儒學的核心精神,而這句話正是孔子對於顏回的仁愛給予的高度肯定,這句話的意思是 “顏回這個人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這樣”。 即使在艱苦的日子裡,他依然奉行著孔子的教導,並且“其心三月不違仁”。從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這“恆心”二字。換句話說,叫做“貴在堅持”。世上事幾乎無不適應這一規律。而仁心的修養也不例外。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不做壞事。不難的是“日月至焉”,難的是“三月不違仁”。我由此想到了近段時間的中國如同捲入了災難的漩渦之中,先是乾旱,接著又是玉樹的地震,不幸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牽動著人們的心絃。大家開始呼籲捐款捐贈物資,但是與此同時,我又想到了,每當災難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十分重視公益事業,但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會有那麼一刻想起公益事業,想起身處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呢?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特蕾莎修女,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於公益慈善事業,我想說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只是在災難發生之際,我們才開始關心弱勢的人們,在平常的日子裡,也需要我們有所盡力,我曾聽過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愛心就像用柴草點火一樣,只要有火,柴草就容易被點燃。而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只要有“仁”的引導,就容易被感動。要保持柴火不斷地燃燒下去,那就得不斷新增柴草。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要麼缺柴草,要麼懶得新增,所以很少有能使火焰長久不熄的。只有像顏回那樣的人,才能夠做到一直不斷地添草加柴,使火焰熊熊燃燒。

讀《論語》,就如同是與聖人在對話。其實聖賢的價值就在於千古之前,他們那些有價值的人生經驗可以穿越千年的滄桑,走到今天,讓我們仍然覺得溫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緘默地微笑著,注視著我們仍然在他的言論中受益而已。

論語讀後感 篇6

子說:“冉雍這個人哪,可以但任握有一方統治大權的行政職務。”冉雍便向孔子問詢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子桑伯子這個人也不錯,可惜不依禮樂。”冉雍說:“如果內心充滿著‘敬’而言行又表現為‘簡’,這樣的人來掌握一方統治大權,不也是可以的嗎?如果內心便充斥著‘簡’而言行也表現為‘簡’,這樣不是太過於‘簡’了嗎?”孔子說:“冉雍說的沒錯。”

當孔子評價冉雍時,並沒有具體指明,使冉雍可以“南面”的品格到底是什麼。但通過冉雍與子桑伯子的比較,我們便可以明確這一點了。但這個比較並不是孔子直接了當地說明的,而是通過冉雍的提問引出了孔子對子桑伯子的評價:“可”但卻“簡”。問題是,這一評價仍然十分模糊,於是冉雍對“簡”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和分析,而且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冉雍在分析中使用了兩兩相對的`四個概念:居、行,敬、簡。我們可以看到,冉雍顯然是“居敬而行簡”,而子桑伯子則是“居簡而行簡”,則“居敬而行簡”正是冉雍得到孔子“可使南面”的評價的關鍵所在。那麼,“居敬而行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孔子曾明確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讀得》14)又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見本章後)相對於夏、商二代來說,孔子很明確地選擇了周的禮樂文化。在他看來,夏、商二代缺少“禮”對人的修飾(“禮”是周公旦制禮作樂的結果),因而人顯得“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缺少文化,是野蠻人。當然,孔子也不同意在以“禮”飾身時太過於強調“禮”,那樣的人顯得虛偽,後世理學時期所出現的“假道學先生”便屬於這一型別。孔子所要求的是“文質彬彬”,以“禮”合理地修飾自己的言行,既不能太矯情,也不能不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修飾。

《禮記》開篇說“毋不敬”(《禮記·曲禮》),而其中所記載的各種對人的言行的規範,其最終的目的也在於使人做到“敬”,“敬”在“禮”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由此來看,“居簡而行簡”顯然缺乏對“敬”的堅持。那麼孔子為什麼又會認可“居敬而行簡”這種對“敬”的解釋呢?

首先,孔子已經說過要“文質彬彬”,“居敬而行敬”顯然太矯情,屬於“文勝質”的一面,“居敬而行簡”則做得比較好,既有內心的“敬”,又不張揚。

其次,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則所謂“居敬”正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行簡”則是對他人的寬容態度。《大學》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也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的表現,同時還說明了只有經過嚴格地修身,才有可能達到“喻諸人”的目的,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最終理想,這與孔子因為冉雍“居敬而行簡”而認為他“可使南面”同出一轍。

“居敬”,不但是修身的目的,也是修身的方法,但即使我們做到了這一點,也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而炫耀於人(事實上,如果我們炫耀於人,那代表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做到“居敬”)。“炫耀於人”實際上是內心的“敬”表現到人的言行時的一種錯誤態度:從大的方面講,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做到了嚴格的要求而要求別人也能夠做到;從小的方面來講,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時刻都不忘記在別人面前故意表現一番。

“居敬”只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對自己的一種態度。能夠做到“居敬”的人,對內而言,能夠謹守自己的真人狀態,而不讓自己在孤獨的世界裡顧影自憐,對外而言,又能夠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包括讚譽和挫折),而不讓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裡迷失了方向。

論語讀後感 篇7

最初接觸論語是中學的《論語十則》,當時只是死記硬背,瞭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著古代學者搖頭晃腦讀書樣子,很是有趣。藉著這次全校的機關培訓,今天再讀來與以前相比卻是另一番思考。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一萬多字的作品,把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剛讀起來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都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簡短的語句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精華;簡短的語句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簡短的語句談論了教育教學、人生滄桑百態、君子、孝道等對後世影響巨大。

作為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學的觀點。孔子是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鑑。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他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來教導學生。當代學生的性格獨立,差異很大,我們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眾弟子的對話,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評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而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他從未對孔子提出疑問,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孔子還敢於承認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的啟發,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勇氣可嘉,精神可佩。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實之不易。

在學習方面,《論語》對我們啟發也很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話。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虛心向別人學習,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廣結良師益友。

孔子講究孝道,孝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人們卻在褪色,經常會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卻無人盡孝。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納入法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多瞭解父母的需求,多對父母盡孝。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100多次談到君子,他強調的是一種人格的自我修養。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懷天下,而且能經常反思自己。作為君子應該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作為君子應該先去做然後再說要有言行的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當今有些人每當有牽扯到個人利益時,經常互相漠視,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稱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為什麼當今全世界那麼多的孔子學院,可見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大師語中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別人,為成為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而努力奮鬥。

論語讀後感 篇8

《論語》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所記錄孔子的思想對於教學非常重要。難怪有前賢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教師,出於職業的敏感,我對學習方面的內容尤其感興趣,讀後更是感觸頗多。

孔子以他的親身經歷用簡潔的語言闡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又“朝聞道,夕死可矣。”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不斷創新,思想越來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直到晚年,還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博學多能,仍堅持終身學習,不愧為其弟子之師表。他的弟子評價他“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可見他是終生學習的楷模,這就是我們要向孔子汲取的精華之一。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是我們的大多學生仍然有這樣的'通病,缺乏大膽地創新。孔子倡導“當仁不讓於師。”“學,思,行。”“學無長師。”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可見他是如此大度,寄希望於他的學生向他的挑戰,超越他。有一次子夏與孔子討論對《詩》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幾句的理解,孔子說了“繪事後素”,而子夏則說出了自己的感悟“禮後乎”,孔子認為子夏的見解有獨到之處,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啟發,便讚揚道:“起予者商也。”此記載說明,孔子總是與學生一起相互切磋,讓他們自由地發表各自的不同見解。這種以討論為主的教學形式體現了師生平等的教學民主精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他們能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而且,孔子還善於營造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

他淡化師生年齡差異,老師與學生平起平坐,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並且能激發學生的發言興趣,營造平和寬鬆的討論氛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他絲毫沒有老師的架子,而是坐在學生中間,與他們共同探討問題。“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努力打消學生的心理顧慮,消除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謹,積極鼓勵他們能夠暢所欲言。然後首先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一句話就激起了學生髮言的積極性,從而創設了談話情境。子路 “率爾而對”,“夫子哂之”,曾皙後來問起,孔子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子路說話一點都不謙虛,孔子雖然不滿意,但是沒有立即批評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讓子路難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銳氣,可謂處理得恰到好處。而如今我們正在苦苦追求創設的平等、融洽、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居然早已被兩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實現,真不愧為一代聖人。

孔子對學生的教誨不是盲目性的,灌輸式的。而是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學生不同的思想、個性、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勢利導,避免一刀切。正因為孔子實施了“以人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會出現“七十二賢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怎不叫兩千多年後的我們汗顏?孔子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說出了“有教無類”的至理名言。孔子私學的規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來自齊、魯、宋、衛、秦、晉、吳、楚等諸侯國,地區廣泛,學生出身五花八門,成份各異。

《論語》第一章《學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站在現代教育者的角度,讀著論語,參照自己,認真反思,孔子留給我們的智慧遠遠不止這些,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仍然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此時,工作累,家務忙,活動多,怎一個累字了得?這些藉口都顯得如此蒼白。靜靜地讀《論語》箴言,品人生真諦,不斷反省自己,細細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採摘教育之樹結出的豐碩之果。

論語讀後感 篇9

孔子認為,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為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為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才會想起來去學。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一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一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為,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為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為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為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要他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

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裡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其實在孔子眼裡,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著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為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為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一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一個小細節。我把它也定義為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

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裡為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讀後感 篇10

看到阿波的讀後,才想起幾年以前曾帶研究生讀過一次《論語別裁》。不過當年共讀的學生都畢業了,阿波也已碩士畢業工作了兩年,今年又來我新調來工作的這所大學讀博士,並由我協助指導論文,可謂因緣巧合。而《論語》,我希望成為我指導的每一位學生的必讀內容;對我來說,也是常讀常新。

說來這是第二次閱讀南懷瑾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只不過第一次並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記,隨著閱讀討論的結束而結束,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未能用心去體會,有些慚愧。這次趁著入學前的`一個月,伴隨著一些雜事,斷斷續續地讀完了上冊。

第一篇學而包括了孔門教學的目的、態度、方法等等,講的是作學問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講的是學問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為我們講述了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禮。祭祀之禮,外交之禮,君臣之禮,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對“仁”進行了闡釋和講解。公冶長第五和雍也第六,通過對話和事例進行印證,述而第七則是通過對學而的註解,引申了學問之道。泰伯第八引申註解了為政,而子罕第九則是對公冶長和雍也進行了引申,闡述了孔子的思想與教育學問的觀點。

讀完之後,印象較深的是學而、為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記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問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而應該從人生經驗和做人做事上去體會。作學問,要多看、多疑問,隨時隨地地去思想、去見習、去體驗、去反省,並不是讀死書。反觀我們,求學都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無可厚非,但離真正的作學問,還差的十萬八千里。再來看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家做孝子,出門在外,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為人處事要謹慎,不小器,擁有寬廣的胸襟,親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然後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讀來是這樣的美好,可在現實生活中,孝敬與友愛卻是那樣的缺失。為人子女者不贍養父母,更談不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卻為爭奪財產大打出手,對簿公堂,朋友間陽奉陰違,爾虞我詐,不喻於義,而喻於利。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想來令人痛心。

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可以看出德業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的是法制與德治。其實為政也好,做人也罷,都要有德,都要通曉人情世故。正所謂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窮通看指甲,壽夭看腳踵,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時刻懷揣一顆平常之心,愛人之心。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機遇,從容應對;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

以上是我一些淺顯的感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論語》,其中的深意和內涵,留著以後慢慢去學習和體會。

論語讀後感 篇11

暑假開始讀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有點頓悟的感覺,就來寫寫自己的感受。

首先從一個節目開始,某個晚上看某電視,李連杰給人感覺很滄桑的感覺,他說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輩子,光溜溜的身子來到人間,光溜溜的離開人世,來的時候,需要別人救濟幫忙,走得時候也要麻煩人火葬幫忙,每個人其實都是在別人的救助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還是利用在世間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別人,才有意義。當別人問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說是"給別人的才是你的",解釋到比如別人送一個表給他,他每次看錶的時候,其實都在想念那個送表的朋友,其實他朋友已經戴在他的身上,他認為,在我們離開世間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夠帶走,為什麼不在自己活著的時候,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呢,這樣一來,自己就永遠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歸結為"助人"和"愛人",我想就是他的偉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一直以來,很多人在教導我們,要學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個很虛的東西,尤其是我們後生晚輩,總覺得做人好空洞,也許是前人為了迴避現實的一種手段。論語教材,大家都是為了應付考試才來死記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奧運上那麼大聲的"學而時習之",我想實際上十幾億國人,沒有幾個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實含義。而且,現代人都有一個想法,就是時代不同了,中國人不能夠總是停留在遠古的那些歷史上東西上了,必須和西方靠攏,從別人成功的體制中吸收經驗去進步。

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才知道原來我們以前為了論語而論語的思維使我們認為古文化沒什麼用處,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讀懂論語,而且由於沒有生活經歷,對論語之道也沒有真正的體驗。

經歷了10年的社會生涯,有時候會對社會有悲觀的想法,對人生有無奈的想法,現在周圍,好象始終是那些有關係的人吃得開,利益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會的寵兒,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為手頭的工作而生存,有幾個人可以超脫的生活,有幾個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畢竟說什麼生活還得繼續。正因為工作的辛苦和無奈,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快樂,混日子的感覺很厲害。有錢的人也不快樂,因為他想更加有錢,也不知道怎麼把錢轉化為長期的快樂,最多就,那種窮快活很少了。

總之,我們的生活,得為"利"字。在這個前提下,那論語的做人學問,仁的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呢?畢竟這個不管我們飯的。我結合自己,想了一下認為其實是我們還是沒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們怎麼樣一個人,其實都有一個做人之道,誠實之人,狡詐之人,其實都在修煉自己的人生的道。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懷瑾先生,就會去把做人理論化,找到人生的修煉理論,可以更好的指導做人。而大部分人,則是根據自己的教育和周圍人的影響,在無理論的實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實並不與謀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們更好的謀生。可以認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態度和方式相輔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確,做事就越清晰,不會出現原則的問題。

最後,做人之道,其實是給人尋找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根本。始終人生必須明白,財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疾病、窮困、死亡、失敗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況,真正人生不敗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煉。一個人做人明確了,他可能事業失敗,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終還是會有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因為他可以面對。否則,則可能會由於某個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也許,我們每個人,不管讀論語也好,還是西方哲學也好,或者自己確定一個準則,找一個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確保永遠不失敗。

論語讀後感 篇12

一提起《論語》,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之乎者也”的儒家思想,我從沒想過要和它親密接觸。但自從聽了幾次于丹教授的講座以後,我卻改變了看法。是于丹教授那激情飛揚的講解和她對《論語》全新的解讀,讓我對《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也走進了《論語》。

起初,我是藉著註釋閱讀的,但還是覺得是懂非懂,而且怎麼也記不住,於是,這本書就被我放到了書架上,從此它被塵封了。時隔不久,我校開展了“經典閱讀”工程,於是,我重新捧起了它,我還準備和學生一起背誦《論語》。有人懷疑:這是不是太深奧了?讓學生不解其義地死記硬背,有意義嗎?我說“試試吧!古人從小不都是從背誦《大學》、《中庸》開始的嗎?”於是,我們就進行了嘗試,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學生背得很輕鬆。每週要求學生背誦的三句經典語句,每天只需帶領他們讀上三五遍,一週下來,就能倒背如流了。收益最大的當然還是我,跟著學生一起學,一起背,我覺得輕而易舉,而且對《論語》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我從中還學會了許多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原本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大道理,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明白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要有謙虛的態度和務實的作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讓我知道了複習舊知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使我懂得了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則向我們解釋了何為“好學”。 原來這些高深莫測、枯燥無味的語句卻是那麼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它直接影響著我的工作和學習。我覺得讀《論語》,就像喝咖啡一樣,起初感到很苦澀,但只要堅持,就會覺得越品越香,越品越有味。

我很欣賞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待人”的思想,從這本處處體現“以仁為本”的書中,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讓我懂得了我們教師為人師表的重要,使我真正理解了“身正為範”的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我們誠信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們重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它仍被人們所信奉;“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則讓我們做“語言的矮子,行動的巨人”;古往今來,君子與小人總是並存的,那麼,君子與小人有什麼區別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讀完這幾句話,相信你心中就不會有什麼疑問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得更好,它適用於任何時候。從大處說,一個國家如此;從小處說,一個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這些短小精闢的古文,向我們闡述了許多有意義的人生哲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一年過去了,我的學生也積累了不少《論語》短句,我原本以為他們只是小和尚唸經,並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沒想到這學期剛開始,就有一個學生給了我莫大的驚喜。那是我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我講到“夜深了,老師還在伏案工作,她正在為明天上課做準備”的時候,突然從教室的角落裡,傳來了一聲拖腔拖調帶有稚氣的聲音“傳不習乎?”我在驚訝之餘,更多的是喜悅。我為我當初的選擇而高興,我為我的學生而驕傲。這個學生居然能學以致用,儘管只是一小句,儘管只有一個學生,但是當時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這個聲音給了我動力、給了我信心,我會和學生在閱讀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且我們會將之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我們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