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論語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4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精】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它寫得真好。它裡面收集了很多很多古代名人說的有意義的話。它的格式是這樣的:先是用古代的話來說,再是詞和字的意思,然後是用現在的話的說法,最後是評析。其中我喜歡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木,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矢人也。”

這本書,讓我懂了很多,比如說是:“學習要經常練習和複習,要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順從師長。我還懂了古代流傳下來的名言名句,就是論語。

論語讀後感2

論語中有一話說是這樣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樣一句話,在我的家裡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魚》一本書它上面寫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於人的話。

他是這樣寫的:我不喜歡的,你肯定也不喜歡,所以我不會給你,他不願意做我肯定也不願意做,所以你不會勉強我去做這件事情。對呀!我不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會喜歡呢?我不喜歡青菜你一定也不喜歡!我不喜歡流行歌曲,那你也一定不喜歡?

我不能克服一種困難那你一定也不? 我知他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最讓我感到了不起的是,那個寫書人的勇氣!是那種敢於面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發表自己的看法的勇氣!

我家的那本書,雖然比起《論語》來差的很多,但我學會了很多他的東西,那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

論語讀後感3

暑假裡,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從書中我認識了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從他們的語言中,讓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怎樣學習。

在《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又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

讀《論語》,使我受益匪淺。這就是經典的魅力,他將伴隨我成長

論語讀後感4

孔子還要求統治者的行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次,選拔官吏要以道德為標準,孔子認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在沒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麼人民就會信服;如果沒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則民不服。再次,他主張推行教化,反對統治者的殺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說就像草隨風動一樣,,為官者的言行影響著老百姓,以此要求統治者發揮身教作用,引導天下風氣向善。“愛人”表現在政治上便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採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進生產,使人民富足。

論語讀後感5

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創始人之一,他所堅持的儒家不僅僅在春秋戰國時期廣為流傳,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們編成一部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傳至今。

然而,起初我卻對孔子有著極大的成見,認為他是一個腐朽的老頭子,只因為孔子曾經說過: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我對這一句話感到憤憤不平,認為孔子歧視女性,還時常想著孔子的母親不也是女人麼,當讀到孔子的文章時,便和同學用惡毒的話來數落孔子,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是自己誤會了孔子,孔子所說的: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並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而古時候的語言文字和現在的語言文字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真應該要學好文言文,以免再出現同樣的笑話來,我也明白了不能夠只因為個人的片面觀點去評價一個人的好壞,而是要根據長久的觀察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優劣。

論語讀後感6

最近,我們學校舉行了國學知識競賽,我雖然沒能參加比賽,但是我們也應該去了解國學,因為這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的結晶,裡面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生活的困難,教我們如何去學習。

我看了一遍論語,其中,有些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見貴賓和承當重大祭祀那樣嚴肅認真,恭敬謹慎。告訴我們做事要眾生平等,不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一國之君,都要相同對待。

讀了這句話,我想到生活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人對待成績差的人就以輕視的態度,不願意和他們接觸,而我們不應該這樣,應該去鼓勵他們,而不應該去排斥他們,不然他們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知道了如何去面對生活,讓自己對生活有信心,去努力。

論語讀後感7

《論語》是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它的資料很廣泛,涉及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許多問題,它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可是有些資料依然值得我們在今日去學習、運用。比如:“學而不思,思而不學”就是要告訴我們學習要和思考聯絡在一齊,只明白死記硬背,不會靈活運用的人,即使再用功的去學習背誦,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言必信,行必果”就以一個“曾子殺豬”的故事教導我們此刻的'家長,不能哄騙孩子,不然孩子會所以學會哄騙別人,要重視誠實守信品德的養成。“欲速則不達”就是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不能只圖快,否則,反而會失敗,也提醒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不要“拔苗助長”。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等。《論語》不僅僅讓我們瞭解了它的精華思想,更弘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論語讀後感8

論語中有一話說是這樣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這樣一句話,在我的家裡有一本《逆流而上的魚》一本書它上面寫的是一句:己所不欲,就施於人。的話。

他是這樣寫的:我不喜歡的,你肯定也不喜歡,所以我不會給你,他不願意做我肯定也不願意做,所以你不會勉強我去做這件事情。

對呀!我不喜歡的東西你怎麼會喜歡呢?我不喜歡青菜你一定也不喜歡!

我不喜歡流行歌曲,那你也一定不喜歡?

我不能克服一種困難那你一定也不行?

我知他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最讓我感到了不起的是,那個寫書人的勇氣!是那種敢於面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發表自己的看法的勇氣!

我家的那本書,雖然比起《論語》來差的很多,但我學會了很多他的東西,那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

論語讀後感9

《論語》這本書主要講孔子與他的兩位學生的對話。其中為政篇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令我受益匪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了而不思考,就沒用了,思考而不學,就會很疑惑。

聯絡生活來說就是,有些學生很用功的學,因為總不思考,所以成績提不上去。而另外一些學生呢!是很喜歡思考,因為從來不學習,就很疑惑,成績也提不上去。

我發現,學習有兩面性,不光要學還得思考,不光學習有兩面性,很多東西都有兩面性,就比如說看書,不光得看,還得理解;人生也有兩面性,一面是好,一面是壞,往往人們在生活好的時候太驕傲,當生活變質時,我們要懂得寬容一點,理解別人一點。每個人的理解方式都不同。不管貧群還是富貴,我們都要向著自己的夢想前進才行。

讓我們一起向著夢想前進吧!

論語讀後感10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必須要誠實守信,不要為一時的利益就撒謊騙人,而自己在後面吃更大的虧。

論語讀後感11

其實論語中的博大精深哪是我能看穿,猜得透的,這裡就是我一點淺微的看法。另外我認為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孔子在《論語》中體現出來的封建、專制、等級、愚昧、努力的宿命論思想。

以及在現代社會制度下、現代文明條件下,他的禮樂制度,他對封建等級制度的秩序追求都不是我們現代社會所能接受、認同、推崇的,甚至還可以說是有害的,但是儘管如此,在當時看來,他的這些思想仍然是傑出的、順應歷史潮流的,他的政治思想是古代封建帝王的精神支柱,成為集權制度的基礎,歷時數千年,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和《論語》都是歷史上偉大的產物。

論語讀後感12

這一則短短的語錄讓我瞭解到了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在探求學問或瞭解事物時,應取誠實的態度,千萬不能不懂裝懂,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孔子,在《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請孔子判定誰是誰非,孔子不能判定誰是誰非,但是這兩個小孩並沒有嘲笑孔子的不知。

反映了古人認識自然、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和精神也反映了孔子的實事求是。

作為中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對於後世的人們一直有著指導意義,我們今天還可以從中受益。

朋友,多讀一些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

論語讀後感13

最近,我讀《論語》這一本書,讓我知道了,《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的內容廣泛,匯聚了孔子關於教育、道德、政治、文化、歷史、人生、哲學、宗教等。

給我感受最深的是《舜的仁愛》,講的是,舜的父親是個瞎子,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給他娶了個後母,後母生了個兒子叫象,象好吃懶做,老夫妻倆和象,經常密謀,要害死舜,他們三個想盡一切辦法害舜,但是舜都安全的回了家,以後,舜不僅不厭煩父母和弟弟,還像以前一樣對待他們,父母和弟弟被他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

這則文章讓我懂得了,無論別人怎樣去害你,我都會用一顆仁愛的心去感化他。

以後,我要向孔子學習,他那種勤奮好學,不厭其煩,直到把問題解決了,才肯罷休的精神。

論語讀後感14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

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

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

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

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論語讀後感15

在我背過的古詩和學過的古文中,我最喜歡的是《論語》中的“吾日三省”。

曾子說:“我每天必定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師長傳授的知識有沒有複習呢?”這是幾千年前,曾子提出的要“吾日三省吾身”,意在告誡人們要時時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幾千年後的今天,我仍要時時記著這句話,每天要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時發現不足,找出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法,努力改進。我要從身邊的事做起,與同學互幫互助,勤奮學習,認真地做好每件事,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好孩子。

我還要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美麗家園——地球,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節約能源,低碳生活,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廢報紙、牛奶盒的回收活動,儘自己的所能做一個環保小衛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