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這是人們不可否置的。在這悠久的歷史中,自然會孕育出許多文化的結晶。不論是聞名世界的“四大名著”,還是婦孺皆知的“四書五經”,都代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論語》。

也許很多人對《論語》都不甚瞭解。《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書中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為儒家學派的經典,深受人們所推崇。在《論語》中,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例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但唯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令我印象頗深,感觸良多。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感到疑惑疲憊。這句話為孔聖人所言,恰到好處地辯證了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只可惜,初次接觸到這句話的我還太過年幼,根本無法理解此句中的“學習”與“思考”。後來,我經歷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讓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那是七年級下學期時,一節課上,老師為我們解釋了一個新的知識點。當時,我很認真地聽,可無奈實在聽不懂那個知識點的原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老師說的答案看似那麼荒謬,實際上是正確的呢?我心中帶著疑問,但並沒有深入思考。帶著悶悶不樂的情緒,我放學回到了家裡,可腦袋裡依舊是懶洋洋的,沒有什麼靈感,更別談思考這道幾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題了。罷了罷了,既然老師說了答案,那就肯定是對的了,還糾結什麼呢!我輕輕地撇了撇嘴,決定不再理會這道題。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卻瞥見了我最近看的書——《論語》,而書上的一句話讓我不由一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忽然,我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有些令人不可思議的想法:從始至終我都沒有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只是死板地汲取上課時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對應上了句子中的“罔”嗎?也就是說,只有我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不惑嗎?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有了想法我當然要試一試。於是,我拿出紙和筆,在腦海裡不停地演算著,將可能有用的條件都列在紙上……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經過大約半個時辰的艱苦奮戰,我終是將這道難題攻克了下來。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勾起一個自豪的弧度。同時,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話,明白了“學”與“思”的關係。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就是為了告訴人們“學”與“思”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嗎?我們學習後,只有思考,自身理解透徹了理論才算學會;思考後,也只有學習,從中獲得實踐才說得上明白。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更是學習的昇華。春秋時期的孔夫子,想告訴我們的也便是這些吧。學習與思考,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應當形影不離。

中華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積澱,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多多學習其中的優良之處,能讓我們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學與思,無疑是這文化賜予我的極大饋贈。從今往後,我們要築起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我們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論語》讀後感2

有一段時間于丹《論語》心得特別火,但通常,我對比較火的事物都不太留心,雖然下載在手機裡,但是一直沒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較煩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書,確實不錯,甚至感覺到了古聖先賢智慧的光芒,可以讓人很平靜。下面就簡單說說這本書給我的感受。

萬物之理相通。時事因時因事而變,有時重教化,有時重律法,有時重軍事,有時重民政,有時重內政,有時重外情,任何一種理論既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更非一勞永逸之良藥。知而行則善,知而不行則恥;不知而不行則庸;不知而行則可怕了。于丹老師講授的《論語》心得別具一格。

在原來的認知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是給研究古詩詞的人去熟讀的,而像我這樣的老百姓是仰望而不可觸及,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這本書看下去,能不能理解幾千年前人類留下的精神財富。但是當我翻開這本《論語》心得,疑慮便煙消雲散了,正如於丹所說的,《論語》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她的解說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而是帶給我一種簡單而貼近心扉的感受。看《論語》心得,彷彿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有些也許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看了這段話,我頓時明白了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麼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

讀完這本《論語》心得後,我覺得貫穿全書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設。那個有抑鬱症的喜劇演員的故事可能會給我們現代人很大的啟示。在紛繁的社會裡,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們,在職業角色的外衣下,我們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心靈呢?為什麼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生活得不夠歡欣,不夠幸福?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同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

《論語》,2500多年前的經典語錄,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答案是肯定的。于丹遊刃有餘地將這部《論語》與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發現這本語錄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引導幫助我們。只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它就適用於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一件事。

《論語》讀後感3

《論語》,記載的是孔子與他的學生的對話。它是一部對我們很重要,教我們如何做人,學習,是我們必讀的名著。論語裡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講出了做人的幾個道理和學習的方法,給予我們啟迪,也指引我們學習的方向,目標。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告訴了我們要孝敬父母,盡孝的方法。說明了做人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許許多多,說都說不完。人只要按照《論語》裡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點就比許多人好多了。

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範疇,是我們須認真閱讀、學習的一部典籍。作為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正因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向到清末,《論語》作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

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正因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正因《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主角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因此顯得十分自然。正是正因《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因此我們才就應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必須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明白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家長寄語

解來得好一些。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就應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一樣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讀後感4

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應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其實,這正是我們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東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與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形象直接關聯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這個時代的召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教師不朽的追求。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愛與眾不一樣,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因此,在這條道路上,我願將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們一齊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職責,將一隻只凝聚著師愛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藍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一種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讀書筆記duhougan)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樣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正因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因此能夠安於貧窮,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正因他們的喜怒並不依靠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

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務必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論語》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就應學習的,也是我們教師最需要傳達給學生的,正因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這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論語》讀後感5

今天我又讀《論語》了,讀的是《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和《鄉黨篇第十》,使我深有感觸。

最有感受的是《泰伯篇第八》

《泰伯篇第八》主要講了孔子及其弟-子對堯舜禹等先王的評價,又對孔子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發揮。還有曾子在某些問題上的見解。

本章講了曾子的孝: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於足,啟於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覆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這一則曾子借用《詩經》裡的三句,來說明自己平生的小心,避免身體的損傷,能夠對父母盡孝,孔子曾對曾子說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孝子應該愛護父母給予自己的身體,包括頭髮和面板都不能損傷,這就是孝的開始,曾子臨死前讓學生們看自己的手腳,以示身體完整無損。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還講了孔子對某些君王的看法與態度他認為泰伯是很高尚的人: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孔子認為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因為有三次以天下相讓,讓了三次王位:第一次讓是泰伯離開國都,避而出走。第二次讓是父親去世,泰伯故意不返回奔喪,以避免被眾臣擁立接受王位。第三次讓是眾臣議立新國君時,泰伯在荊蠻地區,索性於當地黎民一樣,斷髮紋身,表示永不復返。這樣,他的三弟季歷只好繼承王位,有了泰伯的這“三讓才給後來的姬昌繼位統一天下創設了條件,奠定了基矗因此,孔子才會高度歌頌稱讚泰伯。可見孔子是很尊敬他的。

還講了孔子的學習態度: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說的是學習就想追趕什麼而追不上那樣,追上了還恐怕再失去它。這一則講了孔子學習態度的問題,孔子對學習知識要求的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我認為這句講了學習是無止境的,而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正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詮釋嗎?

讓我們一起在論語的語句中,體會孔子的“溫”“良”“恭”“儉”“讓”和“仁”“義”“禮”“智”“信”的儒家要求,一起探索孔子的“之求之與”吧!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麼文章這麼精煉,表達又這麼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於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瞭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麼學習,我知道了該怎麼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論語》讀後感6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與再傳弟子們將平日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為一處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論、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甚至有了專門的學派:儒家。

孔子沒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證明是他寫的著作,我們瞭解他的思想,僅僅能從《論語》中尋找線索,可見這本書的歷史價值。

《論語》中,多為孔子講禮、仁、君子之言語,也有許多評價名人的話,但我覺得,我們讀《論語》,應將重點放在孔子以老師口吻說的話上,這樣,如同他穿越時間,在向我們講課一樣,讓我們明白事理。並且,在這些話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數都是我們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處的,何不試試呢?

比如整本書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

它分三句,我認為第一句其實是提倡不讀死書,即學習知識、道理,不能一直存著不動,最好時不時去實踐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確實,我也試過幾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運用剛學的簡便運算,對著長長的收銀條快速幫爸爸完成了核對,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認為是勸我們要珍惜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為彼此之間能獲得快樂;如果有朋友從遠方來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樂,是因為知道朋友在乎與珍惜自己。也許,有朋自遠方來,古人會比現在的人更加感到快樂,因為他們與朋友的每一次相聚與離別,都有可能是最後一聚、最後一別,交通不便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認為是勸我們不要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詆譭自己,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動機,不瞭解自己,並非惡意傷人心。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必生氣了,為什麼非要讓別人瞭解自己?孔子這句活中,提到對“君子”(我認為是指道德高尚的人)的一點要求。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在整本《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對君子的要求,但每次不盡相同,有時為了突出君子的高尚,孔子還以“小人”(我認為是指道德較低下的人)與君子作對比,如:“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我覺得,雖然身處兩千多年後,我們仍然可以用《論語》中君子的道德標準來規範自己,盡力去做一個現代的“君子”。

《論語》中可以引申出很多東西,裡面運用古文講述的道理也可以讓我們思考良久,我只是儘自己的能力寫出了對《論語》中一章的片面理解,已經有一些字數,可見整部《論語》及孔子學問的深奧無比,很難理解透徹,孔子的弟子子貢也說過:“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論語》讀後感7

百善孝為先,這是儒家的思想觀點,那麼儒家為何要把“孝”字捧到這麼高的位置,人又如何盡孝道呢?翻看儒家最經典的典籍《論語》,我們便能從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論語》裡是怎樣對孝定義的。

魯國的孟武伯向孔子怎樣盡孝道。孔子答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要象父母擔心孩子的病一樣。為人父母的都應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有了病或者多少拉了點肚子、受了點傷、著了點涼,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是不是擔心、掂念、疼惜,恨不得這病疾轉到自己的身上,讓孩子免受其苦,快快樂樂?

孔子這個回答是十分智慧的,他不去做一大通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只拋下這句半拉子話讓孟武伯自己去理解、體會。父母在你小時是怎樣疼惜你的,你現在也去怎樣疼惜父母,這就是孝。孝順父母的'心情,也要象“父母唯其疾之憂一樣”,是從內心到行動,都切切實實的展現出來。做父母的,又有哪個對孩子病疾的疼愛、惦念不是發自於心、油然而生,而需要別人來規定如何做才算盡禮呢?

孔子認為孝要發自內心,不能走形式。在子游向孔子問孝時,他就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這裡嚴厲地說,不要以為給父母供吃供喝,養著父母這就叫孝了。養狗、養馬,也是這樣養。不從心底裡敬愛父母,養父母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

孔子還認為盡孝要始終如一,他提出了一個詞“色難”。“色”就是臉色、神色。一個人盡一次孝並不難,難得是始終孝字當先、不厭其煩。朱熹對“色難”一詞有精闢的見解:“蓋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親之際,惟色為難爾,服勞奉養未足為孝也……”無論伺奉父母的活多髒、多累,無論父母有多嘮叨,在父母面前,始終不改色,和悅如一,這才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說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又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後一句是說,父母的年齡生日不可不記得,父母每過生日,既為生辰而喜,又為增歲而懼。

孝還表現在自個好好做人,不辱沒先人。這是孔子對盡孝的另一個要求。他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那麼孔子為何要彰揚孝道呢?

《論語》裡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了句話:“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則與犬馬無別。孝是人性善與惡之間的一道堤壩,彰揚孝道,就是彰揚人性,彰揚社會道德。孝順父母的人,充滿人性,心中有德,很少會幹出犯上作亂、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順的人,已無人性和廉恥之心,什麼樣的壞事幹不出來呢?

《論語》讀後感8

最近讀了《論語》這本國學經典,感悟頗多,具體到以下幾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患者住院已經不再僅僅是滿足於治療疾病、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時,他們也希望得到更多照顧,更多尊重,而作為我們護士,我們要擁有嫻熟的技術,過硬的專業知識,才能使病人放心,特別是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每天為手術患者手術前進行靜脈留置針輸液,這麼常規、小的護理操作技能也能體現出護士的護理技能操作水平。作為手術室護士,必須不斷加強自己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才能在各項手術配合中順利進行,提高自己工作效率,並不斷總結經驗,為患者提供更優質護理服務。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後,我們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及身份特徵,運用合適的稱謂,同時輔助以適當的肢體語言,面帶微笑,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使患者情緒保持穩定、樂觀。進入手術間後,在進行麻醉等待手術過程中,根據病人需求,做好保暖工作,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和藹,告訴患者如何主動配合麻醉,從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為患者擺放合適的手術體位,身體受壓部位墊好各種體位墊和軟棉墊,充分暴露手術野的同時,增加患者舒適度,保持功能位,避免壓力性面板損傷,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不斷的詢問患者的需求,給予患者持續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支援。例如關節置換手術,患者多為老年、高齡,在護理老年患者時,我們除了做好以上措施,更應該多些耐心、細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記得剛進入手術室作為器械護士,配合手術醫生為患者實施股骨內固定物寄留切開取出術,手術進行到面板縫合時,清點手術縫針,發現清點數目與術中縫合前清點不符,“少了一枚”,當時作為新護士,發生物品清點不清時,心裡的那種自責與內疚讓我記憶猶新,最後通過巡迴老師的“火眼金睛”發現在扔紗布時,把縫針帶到臺下,雖然縫針找到了,最後有驚無險,但是這件事情讓我學到了作為器械護士,要忙而不亂,熟練操作技能,有強烈的責任感,尤其是遇到緊急情況,如大出血,心跳驟停意外事件,要臨危不亂,積極配合,迅速準確,有條不紊。每天好好休息,有個積極飽滿的精神面貌,在危急時刻能抓住輕重緩急,迅速做出反應。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手術室護士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工作中注重細節,留意每個手術醫生的喜愛和特殊用品,例如手套尺寸,習慣用的針線,特殊手術方式,工作中主動性強一些,也增加了手術配合的默契感,會使手術更加順利,為患者增加安全保障,語言是交流溝通中的重要工具,護士良好的語言修養是一種藝術,對護患關係具有直接影響,我覺得自己需要多加強這方面的運用.

我理解的人文關懷,護理其實就多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每天做著平凡瑣碎而繁忙的工作,把每一項細節做好就是成功。

論語給我的啟示太多、太多,關於論語的人文精神是我們的永恆追求。

《論語》讀後感9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鬆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於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透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裡。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應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刻內接收下來,不好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正因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裡供著一個花崗岩雕刻得十分精緻的佛像,每一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採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正因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這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們過去總是喜愛與他人相比,為什麼你我一齊參加工作,你這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視了他人付出的發奮、做出的貢獻、肩負的職責、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後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裡,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愛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但是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能夠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10

現在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人為光陰而嘆。就像劉禹錫所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也就是說蒼山不老,但是人的心中卻有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就像《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出見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侍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可見,人生是短暫的。我們應當對人生做一個規劃。可是,我們該有什麼樣的規劃呢?

孔子將自己的一生概括為幾個階段:“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人生的座標,人生的規劃。在這個人生座標上有幾個事情被孔子特別的強調了出來。

“十五而志於學。”這是說十五歲應該立志學習了。這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但今天看來,十五歲才開始學,實在是太晚了。通常在我們五,六歲時,就已經進入學校了。但是我們學得怎樣呢?孔子給自己,也給他的學生一個要求:“學以致用。”這個標準我看後非常慚愧。因為我已經過了十五歲,而且已經學了十一年了。但學到的可以至用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這似乎與現在的教育制度有那麼一點點的關係。我並不知道現在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怎麼樣了,但我知道我離“向學能為己之學,學以致用。”還差得很遠很遠。“三十而立。”立的是自己的自信。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提出“正,反,和”的觀點。他認為我們在童年時,我們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一切事物都是光明的。到了少年時,我們會出現逆反心理,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邪惡和黑暗,一切事物都是醜陋的。而到了三十歲時,我們就應該到了“和”的階段。我們應該建立心靈的自信。“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在面對多種選擇時,應該建立自己的位置,面對太多的選擇時能敢於捨棄,使心靈變得淡定而從容。孔子對“五十而知天命。”的解釋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我要學習上達,讓自己合乎大道。就是說當我們到了五十歲時,內心要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六十而耳順。”之中“耳順”的意思是聽別人說什麼都覺得有道理。這並不是意志不堅定的表現,而是因為內心有定力,所以可以理解各個年齡段的人說出的話。這樣即是給了別人最大的理解和包容。所以,北師大的于丹教授說:“耳順就是悲天憫人,就是理解與包容。”而人到了七十歲,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以上就是孔子的人生座標了。也就是孔子教導大家的人生座標。于丹教授認為,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是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也許在二三十歲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是的,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能方便的得到大量資訊,這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生命的效率。而且,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都是要讓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讓我們做一個有君子仁愛情懷,能符合社會道義標準的人。讓我們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社會的崗位,都能作出一種無愧的交待。讓我們提前實現人生的最高境界。這也就是《論語》的精華,即是人生之道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