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8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25K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8篇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

5月13日,在區教研中心的精心組織下,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開展作業設計的線上培訓活動。

為了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師作業設計水平,兩位老師從教育政策和課標的分析及教學現狀分析;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課後服務的落地舉措等方面分別對《新時代背景下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和《基於雙減背景下的國小數學個性化精準學習方案》進行了探討。重在指導教師根據學段、學科,以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精心制定作業,調控作業結構,實現精準教學。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

一紙“雙減”檔案,以雷霆之勢,讓教育迴歸正規,讓教育迴歸校園。通過觀看講座我們對作業設計有了清晰的規劃。

一、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雖然,一二年級不要求參加考試了,但是我們除了抓好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之外,還應創新作業的形式。比如,在學習了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後,可以佈置讓學生動手數一數,找一找,看看我們周圍哪些物品的數量都可以用“1~5”來表示的口頭作業。再比如,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這一單元知識前,可以佈置一個讓孩子從家中找牙膏盒子、魔方、可樂桶、乒乓球等實物的前置作業,學生通過觀察和感受這些圖形的外部特徵,就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它們的特點,這樣就為我們的課堂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但他們在這樣的活動中,課本上的知識自己通過動手操作就掌握了,在玩中學、學中思,發展了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是開發了智力。

二、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我們可以為學生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特色作業,從而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到愛學習、樂學習、會學習、想學習的行動中來。如:在學習了乘法口訣表後,可以讓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設計、製作了各種精緻的、充滿想象力的乘法轉盤。在乘法轉盤的幫助下,孩子們對乘法囗訣記憶的`會更加深刻;在週末,孩子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來了一場乘法口訣比賽:利用撲克牌來練習乘法口訣。通過比賽,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利用親子互動的遊戲形式,營造愉悅的家庭氛圍,孩子在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不僅能收穫知識也能收穫快樂。

三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歷年來數學題目越來越長,學生數學閱讀不夠,很難從題目中提取所需資訊,所以不能一味的做題,數學閱讀也很重要。利用數學閱讀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傳統觀念中,作業的設計可能主要以知識與技能為主,那現在我們可能需要做一些改變: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題目時應結合情景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

3、不妨嘗試每週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週末”“長作業週末”,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為“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為“我願做”的“常態”。

四、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作業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把控好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時間越長,效果可能越差。

2、越開放的題目,越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作業設計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究性作業。

3、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解惑。

五、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作業型別要多樣: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定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定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定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定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定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定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定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定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慧發展;設定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六、年級數學組學習反饋

1、從以前的先教後學到現在的先學後教,作業設計要突出培養學生的素養,學生要從被動型轉變成主動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去探究感悟。

2、佈置作業時,一定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差異性的基礎上尋求共同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發展來完成作業,去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輕鬆愉快的完成作業。

3、作業的趣味性也很重要,能夠激發學生對於知識的探索,保證思維的活躍度,並且能夠提高自己的耐心,設計一些遊戲化的作業,有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能力。

“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我們老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

教學是一條漫長的鑽研之路,而不斷求索,才能帶著孩子一起探究學習的樂趣。我們的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將立足課程標準,進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力求將核心素養根植到生動的課堂中去,減負增效,提升教師、成就學生。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2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國小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佈置書面作業。對於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瞭然於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聽了此次培訓,我覺得在“雙減”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作業時間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時間越長越好,但你超過了一個拐點以後,他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他自己的學習效果就越不好。這也是我們學校一直堅守的一點。

第二、我們心中要有全體學生,在佈置作業時,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我們還要考慮到日常積累、預習、複習整理、錯題整理等額外的時間,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要設計分層作業。

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我們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反對絕對的固定的答案。其實越開放的題目,就越能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

第四、要精心設計作業,靈活運用口頭、書面或者社會實踐作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難易適中的,可以分層設計基礎題型與選做題相結合的作業。

第五、對於我們低年級學生來說盡量減少機械的抄寫類作業,設計一些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的作業。提高質量,減少數量,儘量在課堂上完成,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第六、設計朗讀和背誦的作業,讓孩子在家裡隨心所欲地背誦,把自己的理解變成動作表達出來,讓家拍上一段小視訊,提交給老師,或與班級同學線上分享交流,營造線上共學的氛圍。

老師會在課堂上分享孩子們的背誦朗讀時的視訊,讓孩子獲得成就感,愉悅感。老師會關照到每一個孩子,不以優劣去評價作業,而是以分享,鼓勵為主,讓孩子的學習產生真實的交際環境和真實的物件意識。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3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雙減”政策的釋出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也對學校、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我們學校,學校以老師“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為原則,組織全體教師對“雙減”政策進行學習和領會,在作業設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後輔導等方面擬訂出具體措施,紮實貫穿於常規教學過程當中。

我們現在一直在強調,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但怎麼進行實施呢?怎樣引導學生進行真正有效地學習?在“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管理教研活動講座中,章老師以一道經典的數學平方差公式題為例,清晰的說明學生在學習中從發現到推理,到證實,到建構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平方差規律,到推理再到證實的過程,這才叫做真正的學習、深度的學習。作為教師要轉變觀念,從知識傳授轉為幫助學生典型的、簡約的經歷人類發現與建構知識的關鍵環節。

雖然作為一名資訊科技學科教師,我們的學科雖然一般不涉及到家庭作業的佈置,但通過學習,也讓我對於資訊科技課程的實施以及資訊科技課上任務的佈置有了新的思考。我們越來越倡導綜合實踐活動類的專案作業,在我們的學科中更要努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認真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根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並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資訊科技學科進行訓練。認真編排教學任務,設計課堂練習,從學生主體出發,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分層練習。雖然這些話都是老生常談,但要想真正的落到實處,還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認真思考。

落實“雙減”雖然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但減的同時是在提質,迴歸到學校的責任就是育人,作為教育工作者還要立足課堂這個育人主陣地,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4

在“雙減”落實的同時,教育部也在推動“雙增”,其中一增也就是在減輕課業負擔的同時,給學生騰出更多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

因此對於體育學科來說,為了能夠更好、更有效地擔負起強體育人的責任,體育學科要落實好體育作業的佈置,積極作為,怎麼有效地佈置體育作業,我主要有以下四點思考:

一、讓學生樂意把放學後的時間投入在體育運動中

體育作業的佈置要有趣味性、挑戰性、自主性。趣味性,即作業形式多樣,體能、柔韌、遊戲都要涉及。挑戰性,即根據學生不同運動能力設定同目標,讓每個學生墊墊腳尖能夠碰到,既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也有一定難度。所謂自主性,即給學生自己設計和決定鍛鍊內容和形式的空間。例如本次作業若希望學生鍛鍊跳躍能力,可以給學生提供多種練習腿部力量的形式和方法,讓學生自主設計適合自己的鍛鍊形式。老師可以在體育課上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課上與學生共同設計一個遊戲,佈置作業時就可以讓學生效仿老師在課上創編的方法自行創編遊戲,學生設計的遊戲老師在下節課擇優在課上實施,這樣也會激發學生創編的積極性。

二、讓學生知道怎麼科學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課上培養學生科學鍛鍊的意識和習慣,作業的佈置要有安全性、負荷合理。在選擇鍛鍊方法時,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對鍛鍊效果有著重大的意義。負荷過小,起不到鍛鍊效果;負荷量過大,會造成過度疲勞,甚至會出現傷害事故。

三、讓學生的練習與語數英等學科的學科內容巧妙結合

隨著“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語數英等需要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進行知識鞏固的'學科,家庭作業的佈置受限。為了儘可能填補這一部分帶來的缺失,體育作業在佈置時可以與這些學科的老師交流。例如,此前在排球訓練中,在鍛鍊孩子協調性的繩梯練習時,通過老師在一旁提問學生簡單的數學口算題,讓學生邊練邊回答,不僅能夠增強學生手眼腦的配合能力,也能達到鞏固學生數學知識的效果。再比如,在學生練習跳繩時,要求她背誦當日所學古詩,在增強孩子的心肺功能的同時也檢驗了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體育作業有效反饋

1、APP打卡

2、微信群打卡

3、課堂檢測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5

“雙減”政策實施後,國家對作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減少學校作業,又要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在“雙減”背景下做好綜合性學習的作業設計,我以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人無信不立”為例,在自己的課堂上做了以下嘗試。

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以“誠信”為話題,學生易於理解、易於接受,但是怎樣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踐行這一主題,我採用了課前蒐集資料、課上展示演講、課後落實踐行的方法。

首先進行活動規劃,第一階段,學生六人一組,然後兩兩結合,完成三個任務,任務一搜集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成語故事等資料,以手抄報、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在蒐集整理資料過程中,讓學生對誠信的含義及意義形成自己的認識。任務二擬寫訪談提綱,找一找自己感興趣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超市老闆、賣貨主播等,讓他們講一講自己對誠信的理解以及發生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從自己片面的認識到身邊人全面的理解,用真實的故事豐富誠信的含義,這樣走出去、動起來的作業形式更加註重學生的實踐性。任務三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組內相互交流,豐富資料,形成自己對誠信的'認識,以演講稿的形式呈現出來。任務結束後,全班選出每個任務表現優秀的小組和同學。

由於前期活動豐富多樣,學生分工合作,並把每一項任務落實到了實處。比如,有的學生去菜市場找到自己的叔叔大伯,採訪他們,聽他們講自己的創業史、生意經,從而瞭解誠信是經商之魂。還有的同學採訪自己的朋友,聽他們講自己與朋友之間的失約之事,從而瞭解誠信是交友之道。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所以課堂上只展現每個任務最有價值的環節。

於是,週二下午第三節課,八五班學生在班長的主持下,開展了一節生動有趣的“以誠為本”的綜合性學習課。

課堂上,老師首先發言引出本節課主題,然後由主持人進行開場白。活動分為三個環節:活動一,引經據典話誠信;前期選出的小組上臺展示自己的成果並總結心得。活動二,環顧身邊思誠信;小組代表展示採訪過程,說一說採訪前的準備和採訪時趣事,並總結活動反思。活動三,班級演講說誠信;優秀小組代表進行演講比賽,呼籲同學們把誠信化作自己的“立身之本”。活動中,每位學生根據評分標準對上臺展示的學生打分,活動後,班長統計評分,並評出每個環節的優秀之星。

一節課堂的呈現是有限的,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在課外去延申、去參與、去探索,這樣的過程是豐富而有意義的。同時,這次的作業實踐讓我意識到,雙減下的作業設計,對於每一個教師來說是任重而道遠的,只有善於總結,不斷探索,樂於研究,才能真正讓語文作業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使語文作業更加豐富多彩,更具實用性。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6

減負勢在必行增效永無止境,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線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老師和家長格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那麼“雙減”後,是不是作業都不用佈置了?佈置的話,又該如何通過作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觀看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收穫頗豐,使我認識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業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理想的作業管理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反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精選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作業總量,提升作業效率;先做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做作業時間;全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減少教師過多佈置作業;反饋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糾正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體現作業的功能,在精選的基礎上,更要提倡設計,體現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點。最好的狀態是學生能喜歡上做一些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是的.,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卻又瞭解得最少。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為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託在家庭作業上。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於課堂提效。

二、作業是老師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形式多樣化

繆校長說,“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通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作業的多種形式,比如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但可以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託校本閱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閱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閱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三—六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無作業日”,如學期之初可以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瞭解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等。

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定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定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定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定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定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定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定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定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慧發展;設定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通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業特長的融合,專家也從作業命題的角度對展演者的作品進行相應的評說。

於是,在12月6日的那一期,我們看到中國藝術體操隊展演了融合敦煌元素的“飛天樂舞”,看到花樣游泳隊水中演繹國寶“文衡山先生手植藤”元素的“紫潭映夢”,還有花樣滑冰演繹“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元素的“長空”。

沉浸其中,我不禁捕捉到了國寶推介的相應元素點,還覺得有些匪夷所思,大開眼界地感受到多樣化的呈現方式,並且聽展演者娓娓道來的編演過程,是一種挑戰,何嘗不也是一種享受,術業有專攻的展示。

由此,我想,“雙減”要我們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有針對地減少作業量,保證作業的提質增效,國家寶藏節目的製作何嘗不是對我們的一種啟示呢?

從國家寶藏一期期節目看過來,發現每一個推介節目形式不限,目標只要能體現所推薦國寶的元素,讓人頓生要去博物館或網上一覽為快的慾念,可以是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是演繹國寶的內容特點,還可以是國寶的復原化的呈現,不知不覺歎為觀止,為國寶的美崙美華多了一份自豪感和民族幸福感,獲得感。

當然,對於每一個展演者,也是盡己所能,揚長避短,作業的呈現既是體悟融合的階段,也是特長成果的展現,二次創作和“我思故我在”表現性宣講的凝練。

鑑於此,這不正是“雙減”背景下作業最終目標的呈現,儘可能照顧到不同孩子的稟賦差異,減少不必要的“內卷”,重視每個孩子“合格+特長”發展,最終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在作業完成中體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教育觀,在自信心培養中找到融合國家需求並儘可能適合自己興趣愛好特點的發展點,不斷自我完善中悅納越來越好的明天。

所以,我們佈置作業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元化一點,不僅包括作業不同層次的體現,還包括作業完成呈現手段,更多地尊重每個孩子的特點,力爭一人一案,讓每個孩子在完成作業中能快速找到自己最近發展點,“跳一跳,摘桃子”,既是一種自我能力的拓展,還是作業展示中“我行我喜歡”的錘鍊,看到更多渠道的發展空間。

總之,“雙減”背景下的作業佈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也不是高不可攀,就像國家寶藏啟示我們的,想清楚我們佈置作業的核心目標,培養孩子有自信心地接受挑戰,戰勝挑戰,作業的佈置中多從孩子層面思考一點,重視孩子思維訓練,力避繁雜偏難,重視孩子核心素養的體現,智慧作業是不是作為一種激勵性評價手段,由此也就更容易讓孩子覺得走心,從而多了自覺自願,一往無前而簡約凝練。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7

課後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它可以檢驗教學效果,幫助教師及時瞭解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高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學期開始就在作業佈置上努力下功夫,以下是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佈置作業的一點思考和體會。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於“雙減”政策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學校、家長、老師對國家的這一重大決策普遍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支援。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國小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佈置書面作業。對於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瞭然於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有人認為,學生的作業少了,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可以輕鬆一些了。這種對“雙減”政策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解,雖然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雙減”政策為藉口放鬆自己,但所有學校和絕大多數教師其實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再也不能夠為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斷給學生加壓,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教師必須控制好紙筆作業的總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這樣既能夠達到紙筆考試相同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在於,能夠有效提升國小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然而,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8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不是備好課就一定能上好課。上好課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的配合說到底還是在於教師,在於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意跟著你走。

1、新課的匯入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匯入是至關重要的。匯入的.方法很多,遊戲匯入,情景匯入,多媒體匯入等,如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學生還不太明白數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就先給他們欣賞了一首英文歌“Hello”來匯入新課。英文歌曲好學易唱,而且小孩子都喜歡音樂,在愉快的氣氛中導如學習,會感到很輕鬆。

2、創設情境,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

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的教學裝置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多媒體進入到課堂中來,我們老師可以藉助它來徹底改變一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多媒體集音,形,意於一身,且便捷,準確。以數學教學為例,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單詞物體都用多媒體呈現出來,不用老師多廢脣舌,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中的對話我們也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配上朗文進行播放,學生會更加投入。一些難以描述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呈現。

此外,我們也可以創設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創對話,這樣不但避免了教師反覆講解操練的枯燥無謂,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中的評價國小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語言能力的不斷髮展,使教師獲取數學教學的反饋資訊,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學生,要多點寬容。在他們答對問題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成功的信心日益增強。作業要有針對性,要適量。每節課都應該有當堂練習,當堂練習,可以及時反饋,使老師能及時瞭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做到及時查漏補缺。同時要科學安排作業明確要求“把學生的書包重量減下來,家庭作業量減下來,課外活動時間多起來,睡眠時間多起來。

很多教師喜歡搞題海戰術,認為熟能生巧,練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不然。

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我們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佈置不同的作業,讓後進生可吃,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9

為進一步深入領會並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雙減”檔案精神,響應鄭州市在全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號召,落實鄭州市“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研討會精神,11月24日和25日兩天,高新區社會事業局教研和智慧教育發展中心一行五人,由魏瑋副主任帶隊,分別走進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復新實驗中學、高新區行知中學、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和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智美校區,就“雙減”背景下學校作業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走訪調研。

基於前期走訪中遇到的老師有課等實際情況,本週走訪對流程進行了微調,各教研員先與所負責學科的備課組長進行交流,檢視各學科上週作業佈置與批改情況,最後有各校教學副校長或者教務主任就學校的具體舉措和思考進行彙報。

鄭中國際學校研製“學科作業設計模板”,讓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清晰每道題設計的目標、意圖,明確能力層級,讓作業置更加科學。

學生管理中,使用“學生成長手冊”,方便記錄週末作業和學生每日自省,方便班主任、導師、學生、家長四方聯絡。既體現雙減要求,方便把控週末作業,又方便學生進行寫實性記錄,符合綜合素質評價精神,還方便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的真實過程性材料的留存和使用。

復新實驗中學將“課堂+作業”進行聯動優化,“聚焦備課環節,提升課堂質量”、“強化五有理念,打造最美課堂”、“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共同成長”,促進課堂教學高效化;“學科間:統籌把握,控制數量”、“學科內:聚焦方法,提升質量”、“學生間:讀懂學生,關注個體”,構建高質量作業體系。深耕課堂,加強管理,統籌質量與數量聯動課堂內外,加強作業管理,提升育人品質。

行知中學以課程建設為核心,動員多方力量為學生全面發展構建“1+X”課程體系,充分挖掘教師潛能,開始豐富多樣的校本課程和特色課程,滿足學生成長需要;重視教師培養和學科教研,發揮青年教師敢闖敢幹優勢,深入研究,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內容進行作業型別、設計、佈置批改等方面的創新,取得令人驚喜的.效果。

朗悅慧外國語中學,作業專項檔案資料分類整理到位,各項管理、備案、稽核、監管、公示、問責等制度完整規範,用制度規範教師行為;全體教師多次開展各部門大學習大研討,促進教師理念轉變;用作業改革倒閉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全校開展“思維導學”活動,邀請專家到校開展“思維導學”工作坊和研課、觀課、評課活動,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內驅力的問題,抓好課堂主陣地。

鄭州市第五十八中學智美校區,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對總校不依賴,認真研讀政策檔案,積極轉變作業觀念,從政策解讀、制度制定、作業指導、公示監督等不同角度在作業建設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積極嘗試。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面對“雙減”,高新區各中學都在應勢而動,謀求創新。各學校緊抓課堂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習中不斷思索,在實踐中不斷探究,努力把“雙減”政策落到實處,為孩子們健康全面發展踵事增華!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0

在本次活動中,我聆聽了金理聘老師對四下“三角形”這一單元為例的單元作業設計、曹海鷗老師對四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的作業設計。金理聘老師基於教材,從學生視角出發,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有創新性的作業,注重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動手操作後理解、掌握知識,即“做中學”。而曹海鷗老師更注重於從日常書本、作業本的習題中選取典型習題,進行鍼對性鞏固,並給學困生提供思考的腳手架。

最後雷子東老師給我們做了“國小數學素養作業架構與思考”的講座。雷老師從為何重構作業設計和如何重構作業設計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通過今天的活動學習,我對作業設計有了一定方向和思考:

1、作業設計既要心中有“教材”(即整個國小數學知識體系),又要眼中有“學生”(即學生的作業心理和發展需求);

2、分層設計作業,平時已經開展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進行拓展提升,但是習題的選取、選編和量的控制還可以再斟酌,學困生的作業選擇接下來也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設計;

3、作業如何真正發揮本身的作用,也是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作業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

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只能初步解決一個“懂的問題要真正達到"會用”,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認識水平,還必須通過複習、完成作業等活動才能實現。

作業從本質上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與教學價值互補,是推動學生獨立學習、培養恆心毅力、自我約束、學會時間管理和快速進步的重要途徑。

現今,孩子的課業壓力是非常大的,每個孩子寫作業都要寫到晚上9點、10點甚至凌晨。這是個摧殘孩子的大問題。

在“雙減”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關鍵是要解決的作業設計問題。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其實我們從研究上來說,作業時間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時間越長越好,但你超過了一個拐點以後,他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他自己的學習效果就越不好。比如說這個孩子,他一個晚上只能做四個小時的作業,他做到12點,他就困得不行了,他要睡覺了,但是你讓他硬讓他做到晚上12:00,你讓他做了六個小時的作業,這個孩子意識越來越差了。因為他體力跟不上了,他學習效率很低,第二天聽課也不專心了。

第二、老師心中要有全體學生。

很多老師預估佈置的`作業完成時間會高於學生實際完成的時間。其實這說明老師心裡面是沒有太多的學生概念的。老師認為這個題目花5分鐘就能完成,但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10分鐘甚至15分鐘,有的孩子實際是花了20分鐘才完成這一個作業。實際上我們老師佈置一條作業的時間,往往是按照班上最好的那個孩子來進行的。老師在佈置作業時,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我們老師還要考慮到日常積累、預習、複習整理、錯題整理等額外的時間,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老師要設計分層作業。

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的孩子不會進行錯題整理,從我們培養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體現核心素養的一些作業,應該具有情境化,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反對絕對的固定的答案。其實越開放的題目,就越能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注重作業的合作性,這個是可選的,未必每一條作業都要合作,其實有的時候合作性作業實施得不好,還不如不要合作,有的時候適得其反。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1

“雙減”政策的落地給當前的教育帶來很大的影響。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又保證教育教學的質量,是我們教育人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尤其是佔據學生大量時間的作業,如何改革將會顯得愈加重要。但只喊口號是沒有用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多思考、多想辦法、多策劃、多去創新作業形式,在行動中不斷探索。

這個國慶假期前,我們開年級會,重點研討了作業改革的問題。我們提倡創新作業形式,作業一定要有設計。不要總是像從前那樣,拿著教輔當作業、拿著現成買來的成套的試卷當作業、拿著簡單的抄寫當作業。我們要求杜絕簡單的抄抄寫寫的作業,杜絕大量的一套又一套沒有針對性的卷子。要關注作業的質量,讓學生樂於完成作業,讓作業真正成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會上牛老師還分享了英語組的作業研討結果。大家聽得也都很認真,但真實效果如何,心裡還是有點擔憂的。

就在昨天和今天,各科作業反饋來了,真的太驚喜了。感慨於老師們用心策劃、創新精神和高效的執行力;感慨於孩子們讓人驚歎的想象力和超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首先說說生物組作業——製作孢子印,或者任選一種常見的動物,進行動物的結構錄製。遇到這樣有趣的作業,學生能不喜歡嗎?製作孢子印著先了解蘑菇的結構,再把孢子印的製作過程總結和梳理,把製作過程錄製成視訊,最後編輯排版以美篇的形式發表出來。孩子將課堂上所學的他人之知、教師之知,在實踐製作的過程中,內化為了自我之知。依靠自身的能力去理解、內心和掌握了學習內容,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這便是孩子們心智的自主活動、思維的自由體操。我看了昨天焦樂陽同學的視訊講解,禁不住有了自己製作一幅孢子印的衝動,可惜太沒想象力了,做的並不好,不如學生的作品生動有趣。年級群裡今天又陸續發孩子們錄製的動物結構講解視訊,有講蚯蚓的,有講竹節蝦的,講解語言規範、思路清晰,讓我也跟著學習了很多生物學的知識。孩子們將學習的新知,在一遍又遍視訊講解的過程中不斷反芻,揣摩、體驗和回味。這才是真學發生的過程。

再說說我們政治組的作業,自主選取近期新聞熱點事件,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期新聞播報。小組成員有負責找新聞線索的,有負責寫稿的,有負責配音的,有負責後期製作的,人人有事幹,個個顯身手,全都樂在其中。看到孩子們呈現出來的作品,真是太震撼了。既有專業的新聞素養,又有炫酷的技術大咖。這樣的作業形式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家國情懷,又加強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這樣的作業怎能不讓人欣喜呢?

還有我們的數學小講師們,依然堅持每日一更新,每日一專題,昨天講解的是第一章單元卷錯題專講,有效地解決了平日裡讓老師發愁的.錯題庫問題。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取錯題,理清解題思路,做好思維導圖、再流暢地講解出來,分享到班級釘釘群裡。最後選取部分同學的作品發表在美篇上,老師、同學家長爭相轉發。到今天為至數學小講師們已經發表了100個美篇作品,擁有粉絲近300人,閱讀量近4萬人次。這樣的作業不僅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提高自己的同時幫助到更多的同學。孩子們人人爭相參與,個個樂此不疲。

這幾科作業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跨學科作業的探索與實踐,與資訊科技的高度融合,每一條視訊的錄製和剪輯,每一期美篇的製作都融入孩子們大量的精力和創新力。正是這些有趣的作業把老師家長擔心的電子產品問題,用正向的運用作引導。將孩子們玩遊戲、看玄幻的錯誤模式解離。充分發揮資訊化的正能量,真正把資訊科技與自己的學習、生活相結合,服務於學習和生活。這得益於疫情期間線上課程的一些啟示。讓資訊化、智慧化助力於我們的教育教學。這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也將成為未來教育所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勇於做第一吃螃蟹的人。相信今後的作業建設一定能越來越好,構建真正高質量的學校作業體系。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2

目前,雙減話題是有關教育的最熱門的話題,雙減背景下,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輕了學生的作業量以及作業時間,學生作業壓力確實有所降低,但是,在這種情境下,如何保證作業功能正常發揮,是我們每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所要思考的。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也是考察學生是否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並且會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題。我們必須從作業佈置入手,根本上提升作業功能。關於如何在雙減背景下發揮作業功能,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作業佈置要考慮全體學生。

“雙減”背景下,我們佈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例如他們可能完成的時間,並且還要考慮到學生所學的學科。因此,我們要根據全體學生的綜合情況來佈置作業,因為有些孩子寫作業比較快,而有些孩子寫作業特別慢,以他們的速度確定時間是不科學的。並且,作業內容難度也要考慮到全體學生,不可過易,也不可過難。

二、控制作業時間。

“雙減”工作對作業時間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們佈置作業時要考慮到所用的時間。例如我們三年級,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將60分鐘均分給語數英三科之後,也就是每個學科的作業不得超過20分鐘。很多時候,我們不值得作業會超出這些時間,這就要求我們佈置作業時,先要提前做一做,看看自己用時多少,再根據學生情況估計學生所用時長,因為絕大多數孩子完成作業時間會遠遠超過我們教師所用的時間。

三、加強作業指導。

課後服務時,我們要加強作業指導,引導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作業,並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敢於問疑說疑,教師及時答疑。並且,我們要認真批改作業,找出學生易錯點、難點,並在課上及時進行反饋,對個別學困生加強面批與詳細指導講解,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作業中學到更多。

四、作業設計要分層。

學生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特點與接受能力,因此他們的學習效果與收穫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佈置作業的.時候,考慮學生真實學期,進行分層作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保證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夠知識拓展,保證基礎不錯的學生進行拔高,保證學習一般的學生熟練掌握並運用,也保證學困生能夠學會基礎技術與基本技能。

五、適當佈置實踐性作業。

雙減背景下,我們也要佈置一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實踐性作業更具情境化與開放性,學生在學習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並且,實踐性作業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慾,幫助他們愛上學習。

總之,雙減背景下,作業減量減時間,不能減掉作業的功能,我們還需要繼續學生相關專業知識,為今後學生培養提供理論支援。當然,以上只是我對雙減背景下有關作業方面的一些思考,還要一些不當之處,需要各位博友與老師指出。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3

國小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進行培養,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利用美術知識應用於生活當中。美術教育在我國傳入教學中採用大班制,這種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採取有效的措施改進教學模式。如果採用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因材施教,那麼對美術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在國小美術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設計分層作業,充分發揮差異教學的作用,確保國小美術差異教學分層作業的科學合理性。

一、國小美術課堂分層作業佈置要求

合理佈置美術作業能夠鞏固學生的美術知識技能。在分層佈置美術作業時應注意體現作業的人性化、多元化,作業要詳細明確。教師應據學生的興趣結合教學目標,以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合理設計佈置美術作業。在佈置美術作業時,教師不能拘泥作業形式,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完成美術作業,提升學生參與完成美術作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1、分層作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需求,教育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其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需求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方式,使之更有信心動力完成作業。

2、美術分層佈置應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作業難度的分層應以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為原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使全體學生的美術能力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3、不同能力的學生對美術作業的態度不同,喜歡美術的學生認為作業是施展才能的機會,部分學生不喜歡美術,對待作業也較馬虎。教師可以設計不同層次要求的作業,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4、國小生由於智力發育未成熟,在分層佈置美術作業時,教師應儘量詳細描述作業的步驟方法,讓學生清楚完成美術作業的方法,讓學生都能輕鬆地完成美術作業,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國小美術課堂作業分層教學的應用

1、分層佈置作業量

相同的作業量為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壓力。有的學生會感到完成一幅畫很困難,會產生被動應付的態度,這樣不能達到作業鞏固新知識的目的,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的學生會感到完成一幅畫很簡單,不能起到有效的訓練作用,這樣也不利於學生美術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佈置作業量,是美術作業分層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佈置國小美術作業教學環節,教師要了解不同層次能力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能力實行作業量的分層。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層次,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2、分層安排作業難度

在國小美術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據學生的美術實際水平合理安排作業,提升國小美術分層教學效果。

3、分層評價作業質量

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國小美術分層教學作業設計中,教師應採取分層評價的形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評價為主,將教師主觀意識強加於學生,忽略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導致學生對學習美術缺乏興趣,影響了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應在評價學生作業過程中採取分層評價的方式,遵循學生互評自評的原則,確保評價的公正客觀性。

以往的教學評價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作業質量的評價以統一的標準評定。如從學生畫作的色彩搭配、構圖方式、線條運用等方面進行簡單評價。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國小美術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為其持續學習美術奠定基礎。專業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易打擊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無法體驗美術的樂趣,影響其對美術學習的動力。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4

在當前“雙減”政策下,教師必須適應新要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後作業品質,學生的負擔才會真正的減輕。有效作業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本次“雙減”政策下有效作業的設計給我們老師對生物課後作業的實踐運用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平臺。作業是承載學習內容,體會學習方式,實踐過程性的學習任務,要注重作業與教學的配合,繼續教育培訓中專家提出要把握預習、課堂、週末、單元等不同學習時間的作業功能與特點,設計適宜的作業來促進學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同時教師要自主提升設計作業能力,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佈置,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議教師要多佈置分層作業,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並鼓勵學生選做多做加深理解。

在培訓中聆聽專家的講座《“雙減”政策下的有效作業設計》,汲取專家智慧,收穫滿滿。我們知道在當前“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的研究一直在路上,學習中,專家不僅有深度的理論解讀,更有生動的精彩例項,讓我們撥雲見日、豁然開朗。“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第一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應在在知識銜接處、經驗接軌處、生成差異處發力,以“快引入、尋突破、後拓展”的教學形式打造高效課堂。第二關鍵在於有效設計作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通過學習,在專家的引領下,開啟教研的新理念,有巨人的肩膀,我們方可看得遠。本次培訓不僅提高了我對“雙減”工作的認識,更是為落實“雙減“工作指明瞭方向。我們不能僅僅為了減負而減負,“雙減“只是手段和路徑,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才是目的。

“減”不是目的,“減負不減質”才是關鍵所在。

加強課堂研究,“增效才能減負”。有效率、有質量的四十分鐘才是減負的必由之路。必須在課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否則就會依舊陷入“堤內損壞堤外補”的怪圈。完善教學結構,提高課堂的效率。除此之外,“雙減”對作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作業設計,少佈置機械的、整齊劃一的作業,儘可能佈置分層作業、選單式自選作業、自主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研究作業設計,擴充套件作業內容,擴寬作業路徑,改變評價理念,逐步樹立“進步即質量“的評價觀。

“雙減”呼喚教師的快速成長。作為一名老教師,更應肩負責任,繼續秉持初心,紮紮實實立低礪奮進!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5

“雙減”是本年度的熱門詞,也是高頻詞。“雙減”究竟要怎麼減?如何優化作業設計?讓課堂真正地減負提質,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對優化作業設計的探索。

一、轉變教育觀念。“雙減”背景下,作為一線老師,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不能用傳統的眼光來看等新鮮事物。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適應現在的課堂。要從原來的“老師怎麼教轉變成“學生怎麼學”,在課堂上,要知道把學生放在何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雙減”的目的'就是要解脫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和校內課業負擔,讓孩子有更多自我選擇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發展自己的特長,更好地踐行教育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目標。

三、作業與課程內容相結合。作業應該跟課程內容一致,可以是長週期作業,也可以是短週期作業,有些容易的作業也不能用時太長。作業要體現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四、作業與學牛實際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千差萬別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作業要分層佈置。

五、單科作業與整體統籌管理相結合。各科作業量要互相協調,總體要保持在一個科學合理的框架內,如語文作業多的,數學就適當少一點,數學作業多了,英語作業就少一點,班科任要互相協調,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到引領的作用。這樣作業量控制了,避免了許多低效的作業。

六、作業與育人目標相結合。從深層次講,作業是一個育人的過程,優秀的老師是很看重作業的,作業是學生和老師進行溝通、對話以及老師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所以過程性評價比終結性考試評價更重要。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深度學習、作業評價等熱詞席捲教師圈。對於早已習慣於直接佈置作業本和購買課輔的我們,作業設計成了一個既熟悉又迷茫的新領域。今天,教研員朱小青老師組織開展了“基於雙減背景下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研究”主題活動。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6

“雙減”形勢下,學校需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任課老師需要統籌兼顧,合理佈置作業。對此,學校開展了教師作業設計能力培養的培訓,提出以下要求:

一、把握作業育人功能。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提質增效基礎上,切實發揮好作業育人功能,精準分析學情、改進教學方法,佈置科學合理有效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

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按照要求,國中學生書面作業完成時間總計不超過90分鐘。對此學校制定了作業佈置公示制度、作業檢查制度和考評細則,並納入量化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理。

三、精心設計、鼓勵創新作業。教師要根據所教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佈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型別作業,鼓勵分層分類佈置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

四、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要科學制定並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不得佈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

五、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後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

六、嚴格作業批改反饋。教師須親自批改作業,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斷強化作業批改與反饋的育人功能。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7

學生作業是檢測教師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是師生教學交流的工具,是教師常規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從古至今,教育教學過程實施後,教師都要給學生留一定的作業,以幫助學生鞏固、消化、延伸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學生的課業負擔主要是以學生作業(聽、說、讀、寫)來體現,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就得多用一番心思。

在以考試作為學業晉升、人才選拔主要手段的背景下,強化學生知識與能力訓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質措施和手段,關鍵在於教師如何佈置作業、佈置什麼樣的作業,給學生布置多少作業……

從改革開發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實踐狀況來看,教育的期盼日漸高遠,涉及人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體現,各種形式的逼迫,加之家長、學校教師的期盼,不斷增加學生的負擔。

“雙減”政策推進教育深層改革,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都必須及時領會,從內心考量教育的發展,人的成長、社會建設人才的需要、人的素質發展等所需學習內容、訓練策略等多方面,都要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通盤考慮。

從學生成長的基本素質來看,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道德品質、理想信念、自我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強健的體魄,以確保學生家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

從學生的基本素養來看,關注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及其運用能力培養,強化學生社會生活的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適應社會,貢獻於社會。

從社會發展建設的需要來看,關注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理解和認識、學生對自己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彰顯學生人生價值的體現。

上述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不是教師的講解或是基本的形式舉動所能達到的,關鍵是教師要從學生髮展角度、人才培養角度、社會需要角度,積極開展學生作業訓練的`設計思考,以真正落實教育的實踐本質。

應試教育時代,教育採用“熟能生巧”的理念,強化知識的積累,死記硬背,“題海戰術”,讓很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素質教育、核心素養培養時代,“雙減”政策提醒教育者,佈置作業要精選,不得佈置重複性作業,不得佈置超標的作業,廢除“題海戰術”,儘量減少學生無效勞動。

這是對教師嚴峻的考驗,陳舊的觀念如何轉變?這是對教育管理者發出的挑戰,如何引領教育向時代的方向發展?新時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實踐,團隊合作,互相取長補短。

學生作業設計注重實踐形式和訓練試題型別與內容的思考。實踐形式儘量以團隊研究、分層推進;試題型別多樣化、試題內容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

內容上,重視基礎知識和能力技能訓練,基礎知識的儲備是能力技能訓練的前提,基礎知識訓練也應注重層次分類,識記與理解,逐個歸類提煉;能力技能訓練是基礎知識的延展和提升,更是社會生活實踐能力漸進發展,注重操作運用和創新智力培養。

數量上,適量才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激發的保障,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獲得感,數量多了,學生心裡煩,做作業毛躁胡亂,考慮學生基礎與能力,精心選擇,合理安排,切記隨意簡單。

形式上,無論是選擇題、理解題、簡答題、運用題,都必須題目新穎有趣,文字適量便於閱讀對學生又有一定吸引力,學生花費的時間不多,又能達到訓練的目的,讓學生做完一道還有一定的掛念,捨不得放棄。

學生作業設計關注人才、關注發展、關注學習內容、關注學生基礎,細心思考,潛心研究,才能發揮學生作業在教育教學中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心得體會18

雙減”,一場教育的重大轉型,一次教育的深刻革命,既是對傳統課堂的一個嚴峻挑戰,也是對重構課堂的一種難得機遇,更是為此開啟課堂尋變之旅的必然選擇。過去學生的學習效益,通常是建立在校內課時的延長和大量的刷題,校外的培訓補習和重複的訓練基礎上的。然而“雙減”的大政方針之下,通過課堂的尋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課堂上:

1、教學方式

在課堂上,課堂教學要由過去的“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轉向“師生合作探究來建構知識”,必須由教師、學生這兩個主體參加。需要教師超越自己,大膽創新,學會“偷懶”,引導學生積極發言、思考。教師要講出自己的風格,不能照本宣科,激發學生興趣,互相配合。

2、課堂提問

課堂主體是學生,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全靠這一載體實現。因此,教師的設問、提問,最後的點評、解答,要得體、要巧妙,要形成照應,要具有開導性和啟發性。對學生大膽的.質疑、開拓的思維、勇敢的表現,教師一定要支援、要肯定、要鼓勵。至於怎麼來設問、提問,教師怎麼來解答、點評,同時怎麼來鼓勵學生,這都是有技巧的,都要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和研究。

3、學生搭配

要整合班級學生資源,在分組、排座時,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合理安排,交叉安排,讓會的學生幫忙不會的學生,對學生資源充分開發整合。

4、教學情景

課堂不僅是教室,工廠、車間、大自然都可以作為課堂。我們完全可以開啟課堂,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頭去學習,帶到美麗的大自然去上課,帶到工廠、車間、社群去體驗,這便是最真切、最鮮活的教育情境。即使在課堂,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科的特點,設定一些靈活的、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身感受。比如一年級,可以通過故事、通過遊戲、通過師生互動來創設一些情景,要讓學生喜歡,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作業方式的改變:

1、在作業設計時,教師應該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讓“優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既可以更好地輔助教師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又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2、作業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備課時須統籌安排每節課的作業量,將課堂適當留白,精心安排練習反饋的環節,及時查缺補漏,相對減少課後的書面作業量。

3、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情,通過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選單,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不妨嘗試每週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週末”“長作業”,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為“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為“我願做”的“常態”。既要從質、量、形上做好作業的佈置,也要及時做好作業的批改與反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