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教學設計(15篇)

有關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1個二類字。

3、知道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初步認識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愛鳥護鳥。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瞭解鳥島鳥多的特徵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每年春天,天氣變暖,湖水解凍,一群一群的鳥兒就陸續從遠方飛來。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二、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揭示課題。1、 小朋友們都喜歡鳥兒,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發現從天空中飛過的鳥兒漸漸變得稀少了,如果有一天,鳥兒真的絕跡了,人類是多麼寂寞。幸好,在青海湖西部,有這樣一個國家特設的鳥島自然保護區,那裡有各種各樣的鳥2、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解釋“島”的意思:指海洋中、湖中、江河中被水環繞,面積比大陸小的陸地。

3、 老師從網上找到了兩篇介紹鳥島的資料,大家來看一下。

多媒體課件出示文章,教師作介紹。

二、 初讀課文。

1、 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 自讀生字、詞語。

3、 檢查自學效果。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糾正字音。齊讀。

(2) 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3)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4) 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鳥島有什麼特點呢?

三、 精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1、 精讀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讀,想想:鳥島在哪?原來叫什麼名字?

(2) 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段課文。

① 青海湖在我國哪兒?

點選課文上“青海湖”一詞, 多媒體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教師用滑鼠指出青海省的位置,簡單介紹青海省:在我國的西北部。

點選“青海省”出現青海湖的地圖,從圖上找出鳥島,讓學生說出鳥島的地理位置。

② 這個小島原來叫什麼名字?現在人們知道得更多的則是“鳥島”這個名字。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板書:聞名中外。

③ 有感情地練讀這一段。指名讀。齊讀。

2、 精讀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段課文。交流:① 從哪裡看出六月的鳥島最熱鬧?板書:熱鬧 鳥兒多

從哪裡看出鳥兒的種類多?學生回答,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各種各樣。 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幾種鳥的圖片。

從哪裡看出鳥兒的數量多?學生回答,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小島成了鳥的世界。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群鳥的圖片。理解“聚”的意思。

有感情地練讀第一句話。指名讀,再齊讀。

② 從哪裡看出鳥窩多?板書:鳥窩多

學生回答,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密密麻麻 一個挨著一個

有感情地練讀第二句話。指名讀,再齊讀。

③ 從哪裡看出鳥蛋多?板書:鳥蛋多

學生回答,點選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窩裡窩外 到處

有感情地練讀第三句話。指名讀,再齊讀。

(3)有感情地練讀第三段。指名讀。齊讀。

(來島上游玩的人是怎麼對待幼鳥和鳥蛋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1個二類字。

3、知道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初步認識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愛鳥護鳥。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瞭解鳥島鳥多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參觀鳥島。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一個遊客,積極的參與活動,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驅動下去學習課文。)

2、 齊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

((1)鳥島在什麼地方? (2)為什麼叫“鳥島”?)

二、學習課文

1、 帶著問題自己讀讀課文,找找答案。

2、 逐個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提問,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質疑中困惑,在解疑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這個過程猶如放風箏,線在老師手中,但風箏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風的樂趣,這樣的設計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問題(1)鳥島在什麼地方?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說說,你在哪個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請你來讀

(2)、你們知道第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a. 出示:聞名中外

指名讀,換個詞說說它的意思 (馳名中外、中外聞名)

齊讀,放在句子中讀,說出你讀的感受。

b. 指導讀:自豪的語氣

c. 齊讀

(3)、填空:鳥島在( 。)

(換詞的目的是為了積累詞語;而填空則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幫助理解第一自然段,讓學生靈活所學的知識,加深記憶,也有利於背誦,可謂一舉多得。)

4、 問題(2)為什麼叫“鳥島”?

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找找關鍵詞,想想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2)、交流:

a. 鳥兒在春天來這裡。

b. “一群一群、 陸續 ” 說明“鳥多” 板書:鳥多

讀好“一群一群” (速度放慢些)

理解“陸續” 師演示:手裡拿畫好的群鳥圖貼一次,再貼一次,再來一次(邊說邊貼)

c. 自由練讀,再配樂指名讀,齊讀

(3)、因為( ),所以叫鳥島。

(4)、過渡:這麼多的鳥來這裡幹什麼? 學生接讀— 它們在這裡築巢安家,養育後代。

(5)、這麼多的鳥都來鳥島,你覺得那裡會是怎樣的情景?

(設計意圖營造一種氣氛,讓人感受春天的暖意,讓學生醞釀讀的`節奏,為有感情的讀課文打好基礎。)

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誰願意來讀就和老師一起讀。

(2)、用一個詞來說說島上的情景。(熱鬧)板書

(3)、具體說說哪幾個詞中可以看出來?(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 a.你從哪裡看出這是鳥的世界? (出示幻燈片,練習說話)

b.鳥兒來這裡會幹些什麼?看圖說說

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鳥兒聚在一起,它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小島成了鳥的世界。

c.學生自由練說

d. 指名說第一句話

(4)、指導朗讀

島上的鳥多,這麼熱鬧,就該讀出好的心情。

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5)、島上除了鳥多,還有什麼多?

指名講 (鳥窩多、鳥蛋多),你從哪裡知道的?

a. 板書:鳥窩多

出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著一個。

指名讀,請一個學生上臺畫鳥窩,其他同學評價(突出“密密麻麻、挨”),不足之出再請人補充。

b.“挨”可以換哪個詞?(靠)

(6)、板書:鳥蛋多

請多人上臺畫鳥蛋,還要塗上顏色,(突出“窩裡窩外、到處“)

齊讀第三句話

(7)、小結:其實“窩多、蛋多”也反映了島上的“鳥多”,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進一步感受鳥多吧!

(8)、齊讀

(9)、練習背誦:鳥多( ),鳥窩多( ),鳥蛋多( )。指名背誦

學習第四自然段

(1)、引讀

師:鳥島上真熱鬧啊!鳥多,鳥窩多,鳥蛋多,來島上游玩的人( ),他們( ),隨手( ),可是( ),因為()

(2)、讀了以後,你知道了什麼?

板書;愛鳥護鳥

有關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通過教學,學生初步認識0的意義。

(二)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三)學會0的寫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0的意義及有關0的加、減法。

難點:0的寫法。

課前準備

(一)教具:3個放大的茶碗、茶盤圖、氣球圖、蠟筆盒圖、放大直尺。

(二)學具:每人準備一把小直尺;0~5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1、看圖寫數:

2、填空:

3、口算:

4+1=

2-1=

3-2=

1+2=

2+2=

5-1=

3+2=

5-4=

3-1=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盤子裡有兩個杯子,用數字2來表示,盤子裡有一個杯子,用數字1來表示。如果盤子裡一個杯子也沒有(出示)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這時肯定會有同學說出用零來表示)對!用零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貼出課題)

1、認識0。

師說:盤子裡一個杯子也沒有,我們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板書:0。

師說:這個數字讀作“零”,“0”表示沒有。“0”和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但它表示什麼呢?(表示沒有)

(1)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0”的用法和意義。

師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0這個數字,比如;媽媽買回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個。小華有3支鉛筆,用了3支,還剩0支。你們一定還會說出許多這樣的例子。現在我們分小組議論,看誰說得最好。

議論後,指名4~5人說。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師說: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你們對0有了初步的認識。0可以表示沒有。0還可以表示什麼呢?請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麼位置?在這裡它還可以表示什麼?

(3)出示直尺放大圖。

師說:請大家看放大直尺圖,0在這裡表示一段也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表示量東西從這裡開始。

師問:這個0應排在誰的前面?為什麼排在1的前面?(因為0是起點)

指名數直尺上的數:從0~5。

齊讀:0~5,5~0。

(4)指導0的.書寫。

老師邊範寫邊說:寫0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收筆都要相連,寫成橢圓形。

自己在課桌上練習寫0,注意筆順。

在書上練習格描寫0。

2、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

(1)學習同數相減等於0的減法。

出示小朋友拿氣球圖:

師問:

①第一幅圖中的小朋友手裡有幾個氣球?

②第二幅圖中的小朋友手裡有幾個氣球?

③把這兩幅圖連起來看,是什麼意思?(小朋友手裡原來有2個氣球,飛起2個)

④原來有2個氣球,飛起2個,可以提出什麼問題?(還剩幾個?)

⑤求還剩幾個?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板書:2-2=0。

指名說:算式中的2,2和0各表示什麼?

⑥2-2=0為什麼用0表示?

師說:2去掉2就沒有了,所以用0表示。

擺一擺:

同學們在自己的課桌上先擺3根小棒,再拿走3根,還剩幾根?

算式怎麼列?板書:3-3=0。

齊讀:2-2=0,3-3=0。

師說:你們還能想出幾減幾等於0的題嗎?

學生說,老師板書:

1-1=0 5-5=0

4-4=0 0-0=0

師說:這些都是同數相減得數是0的題。

(2)學習一個數加0或減0。

出示蠟筆盒圖:

師問:

①左邊盒裡有幾支蠟筆?右邊盒裡有幾支蠟筆?一共有幾支蠟筆?

②求一共有幾支蠟筆,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4+0=4、

指名說:算式中各數表示什麼?

老師把兩個盒子調換位置:

師問:

①誰能看圖再列一道算式?

指名說,板書:0+4=4、

②4加0為什麼還等於4?(因為4加0就是4加沒有,還應該是原來的數。)

③那2+0,5+0,0+3呢?

師說:這幾道題都是一個數加零的加法。

想一想:一個數減零應怎麼算呢?

板書:5-0=□。

指名說:5-0=5。

師問:為什麼5減0還得5?(因為從5裡去掉0個,就是一個也沒去掉,所以還是5。)

師問:4-0呢?6-0,7-0呢?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知道了同數相減(指板書)等於0,一個數加0還得這個數;一個數減0還得這個數。下面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好。

(三)鞏固反饋

1、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

2、看圖列式計算:

3、口算:

4+0=

3-3=

2-0=

0+3=

5-5=

1-0=

2+0=

0-0=

5-0=

0+0=

4-4=

3-0=

4、做練習五第1,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學習0的認識及有關0的加、減法。課堂設計是這樣安排的:

一、分三個層次進行新課。

第一層,認識0;

第二層,教學相同數相減等於0;

第三層,教學一個數加0或減0。

0的認識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所以要通過直觀演示、觀察實物圖、動手操作等方法使學生從感性上對0有初步認識。

二、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時,講完例題後啟發學生動腦筋自己編題,自己計算。

三、在講完4+0=4這道題後,設計了把兩個蠟筆盒調換位置,讓學生列出0+4=4進一步加深理解對“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理解。

四、在鞏固練習環節,除完成練習五第1,4題的作業,還增加了看圖列式計算和口算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0的加減含義。

有關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前三首詩的作者及寫作背景。

2、反覆誦讀,當堂背誦三首詩。

3、理解內容及思想感情。

二、教學安排:

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剛學說話時就已接觸到了許多中國的古典詩詞曲,學習古詩詞曲對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陶冶情操是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學習五首古詩詞曲,希望大家能當堂背下來。

(二)整體感知前三首詩

1、學習、欣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證》

(1)簡介作者及背景

劉禹錫,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在途經揚州時遇到因病從蘇州歸洛的白居易,在一次宴會上,白居易寫下《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相贈,對他二十年的形同流放的生涯表示同情,劉禹錫即興寫了這首詩回贈他。

(2)、老師範讀課文,體會詩的感情和語氣。

(3)、全班齊讀。

(4)、賞析全詩

2、學習賞析《赤壁》一詩

(1)簡介作者及背景

作者杜牧,晚堂著名詩人,在晚堂詩壇上,他與李商隱被合稱為後李杜,人稱小杜。以別於老杜。其詩感慨時事,抒寫性情,詩風俊朗雄麗。

(2)背誦,當時檢查。

(3)賞析全詩

討論:你怎樣看待杜牧在詩中的假設?

3、學習賞析《過零丁洋》詩

(1)簡介作者與背景

文天祥:1278年兵敗被俘,不堪屈辱兩次自殺未死,後被押途中寫下名篇《過伶仃洋》,以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裡嘆伶仃。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局表達了複雜而又放達的內心世界。

本詩是一首七眼律詩,其最後一聯,廣為流傳。該詩先寫自己的家國之恨和艱難困厄的遭際,最後表達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2)賞析全詩

提問:詩的前四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描述了什麼?

提問: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3)全班一起背誦。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1、檢查前三首詩的背誦情況

(二)講析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欣賞歌曲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詞屬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3、講析全詞

(三)課堂討論

問:《水調歌頭》中的小序是什麼意思,它的作用是什麼?

問:詩中作者憑想象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境界,他由什麼事物引起想象的,又是怎樣一步步展開這種想象的。

(四)講析《山坡羊潼關懷古》

1、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範讀課文

3、學生齊讀,體會感情和語氣

4、賞析全詞

5、小結

本曲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揭示封建社會歷史的一個客觀規律。

(五)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加強誦讀、默寫;理解內容及思想感情。

有關教學設計4

我也會當家

教學目標:

1、 通過當家實踐,懂得勤儉持家是一門學問,學會勤儉節約。

2、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為家長分憂。

3、 願意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動關心家庭生活。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勤儉持家,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

難點:品嚐當家的滋味,理解父母的辛勞。

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一週佈置學生留心觀察父母每天在家所做的各項工作,並做記錄。

教學設計:

一、 親親我的父母

1、 教師:你知道嗎?你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做了一些什麼工作?

2、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父母所做的事情,由一名學生做記錄並代表小組綜合發言,其他學生提供發言資料。

3、 學生代表上臺將自己組內父母所做的工作做綜合彙報。如:做飯、照顧老人、洗衣等,這些我們是可以看見的,還有一些工作是我們無法在家裡看見的,如上班賺錢、為勤儉持家精打細算等。

4、 教師小結:我們的爸爸、媽媽多辛苦呀,他們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還要不辭辛苦地操持著我們的家庭。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呢?

5、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感情。

二、 試試我來當家

1、 學生閱讀一則日記。

2、 教師:你願意試一試,當一回家嗎?做每件事情都就有個計劃,就像父母在支配家庭開支時都有個預算。讓我們一起來制訂一個當家計劃。

3、 確定當家主題。教師可以“餐桌行動”為例,行動內容:制訂一份菜譜,上農貿市場買一次菜;回家做一餐午飯或晚飯。

4、 小組合作研究當家計劃表。討論:我打算在本次行動中做些什麼工作;哪些工作能獨立完成,完成的方式是什麼;哪些工作需要父母協助。教師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5、 交流當家計劃,評出最合理的當家計劃。

三、 當家實踐,立刻行動

以“餐桌行動”的實踐活動為例:

1、 教師根據家庭狀況,讓學生自帶所需的買菜錢,少則5元,多則50元,由學生自己決定。

2、 在農貿市場,經過40分鐘的交易,學生或獨立完成或合作完成,購買了各種菜,準備好了當天的晚餐。學生在菜市場的門口,眉飛色舞地說著自己的買菜經驗,不時哈哈大笑,像是打了個大勝仗;也有細心的同學在比較、分析之後,發現自己的買價高於其他同學,臉上有了紅暈。這種交流沒有任何的時空限制,使學生感到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學生表達的觀點也不會受到打擊和嘲笑,在當家活動中,學生驗證了自己計劃的正確與否。

3、 當晚,學生親自下廚,一改以往“飯來張口”的局面,引起了家長的極大關注,其中有47位家長以書面形式對該活動進行了熱情的反饋,他們深深感到“餐桌行動”提高了學生的理財和生活能力,更促進了家庭的和諧。有的家長被子女的行為感動得熱淚盈眶,有的家長還為自己的子女拍照、攝像。

四、 寫寫當家不易

每個參與當家的學生都寫一份主題為“當家的滋味”的材料,題目自定。在這份材料的後面附上家長的評價。

有關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磁鐵有磁極,兩個磁極接近,有時相互排斥,有時相互吸引。磁極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磁鐵可以指南北。

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作出假設性解釋。

2.通過實驗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認真實驗、細緻觀察的重要性。

2.體驗重複實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認識到磁極間有吸引和排斥兩種不同的作用:這種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鐵的兩個磁極不完全相同,磁極不同,作用不同。

【教學難點】鼓勵學生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研究磁極的相互作用,讓學生從無序研究到有序研究。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圍繞磁鐵研究準備的分組材料12套。沒有標識的磁鐵。

【學情分析】

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孩子的好多玩具中也有磁鐵。他們對磁鐵比較感興趣,但對於磁鐵的一些性質還是比較模糊,還停留在磁鐵能吸鐵這一性質上。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一個裝有水的燒瓶,往裡放回形針,你有什麼辦法隔著水和玻璃把回形針取出來?

出示:磁鐵磁性

磁鐵是個非常有趣的材料,你們想玩玩嗎?出示材料盒(實物投影),提出玩的具體要求

二、 豐富關於磁鐵的認識,從經驗出發確定每組的研究內容並展開研究

1.玩一玩,並完成活動記錄單(一),

具體要求:玩的時候,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磁鐵的特點最多,玩的時候,生活中有類似經驗的也可以玩出來給同組同學看看。如果玩的時候,關於磁鐵產生了什麼新的疑問或者是想要研究的問題都可以寫下來。

我們組的發現我們組的疑問

2.交流發現與疑問

一個同學上來交流,其它同學認真傾聽,你有沒有相同的發現和相同的疑問?

哪些疑問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實驗來研究?簡單說說怎麼研究?

3.確定小組的研究內容。

小組商量,你們小組準備研究哪個問題?(小組選問題)

(預設問題:磁鐵哪部分磁力強?不同磁鐵磁力一樣嗎?磁鐵兩極為什麼稱南北極,如果驗證“指南北”?磁鐵上再加塊磁鐵,磁力會增大嗎?……教師之前要準備相對充足的實驗材料供學生選用)

完成活動記錄單(二)

交流方法

明確小組要用的材料,有組長安排組員領材料。

4.學生分組實驗

5.彙報結果,並板書

三、小結拓展

找出未知磁極磁鐵的南北極

兩個樣子一樣的磁鐵和鐵塊,不借助任何工作,如何鑑別?

【教學反思】

在科學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特別是身邊的有趣現象和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我們的科學教師只有細心呵護好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有的放矢的引領學生探究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學習科學的過程成為一種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同時,教師更要發揮好學生科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作用,幫助學生及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在匯入新課伊始,我向學生設定了一個磁鐵的遊戲“如何隔著水和玻璃取出回形針”,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這問題所吸引,思維的火花立刻被啟用,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磁鐵的興趣上來了。然後大家在玩玩磁鐵,豐富大家對磁鐵的感性認識,然後從活動中發現自己對磁鐵原來的認識哪些是模糊的,哪些還想一探究竟。這樣,學生們有了探究磁鐵的興趣,就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去探究磁鐵的基本性質,較好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是非常喜歡這樣的科學探究活動。教師只要正確地引導,創設一定的情景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潛能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就會得以張揚,學生的創造思維就會得到發展,教師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就能落到實處。

有關教學設計6

4、介紹小青蛙

(1)指名彙報:

(2)多神氣的小青蛙,把荷葉當成了自己的歌臺 (板書)

唱歌的地方叫“歌臺”,跳舞的地方叫什麼?老師講課的地方叫什麼?

(3)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的放聲歌唱。他會唱什麼呢?

(4)小青蛙可愛嗎?你能學著小青蛙蹲在荷葉上的樣子讀讀這段嗎?

(5)老師發現我們班的男孩表現的真不錯.老師提議讓全班男生做一次快樂的小青蛙。(男生齊讀)女孩做動作.

5、介紹小魚兒

修改:老師讀這段,學生看課件,想為什麼小魚把荷葉當成自己的涼傘?

師:荷葉圓圓的,就像一把撐開的涼傘,為小魚兒擋住了刺眼的陽光,小魚兒玩得高興嗎?(高興)從哪裡看出?(笑嘻嘻)

學生做一做“笑嘻嘻”的動作,再“笑嘻嘻”地讀

師:小魚兒笑嘻嘻地游來游去,你能做一做“游來游去”的動作嗎?

師:像這樣什麼來什麼去的詞還有嗎?(學生髮言)如果小青蛙覺得非常快樂,我們就可以說――跳來跳去;小蜻蜓很愉快地飛就說――飛來飛去;小水珠很開心,就說――滾來滾去。

三、指導背誦

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就是夏天裡一首清涼的小詩,在陽光的照耀下跳動著綠色的音符。夏天是圓圓的荷葉,是亮晶晶的水珠,是美麗的小蜻蜓,是活蹦亂跳的小青蛙,是笑嘻嘻的小魚。夏天充滿了歡樂。多麼美的文章呀,我們試著把它背一背吧!

(同桌兩個小朋友快點互相背背,你可以看著板書背一背,也可以看著畫面背一背,方法自己選。)

(我好像看見了調皮、可愛的小水珠,好像看見了美麗的小蜻蜓,彷彿聽到了小青蛙自信奔放的歌聲,彷彿感受到了小魚兒的涼爽、快樂。)

四、拓展說話

1、今天,我們學習了《荷葉圓圓》這篇短文,知道了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小水珠喜歡荷葉,小蜻蜓喜歡荷葉,小青蛙喜歡荷葉,小魚兒喜歡荷葉,小朋友們更喜歡荷葉。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小夥伴也喜歡荷葉,你能仿照書中的樣子說一說嗎?

學生想一想:荷葉是 小露珠 的 綠滑梯 。)

小蝦說:“荷葉是我的小涼亭。”

小蝦們在荷葉下

快活地划過來,划過去。

你喜歡夏天嗎?夏天多美好.等到夏天來到的時候,讓我們走向大自然,去觀察小池中的荷葉、荷花,觀賞夏夜天空中調皮的星星,你會發現:夏天是多麼美好,多麼有趣!

板書設計:

《荷葉圓圓》

小水珠 搖籃 躺

小蜻蜓 停機坪 立

小青蛙 歌臺 蹲

小魚兒 涼傘 遊

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很不一般,今天的課堂很不一般,由於是參評課所以我備得非常的認真,由於是家長走進課堂,所以 更加仔細慎重的去斟酌課堂上我要說的每一句話,不能隨便的說隨便的給予學生評價.上完之後我自己感覺今天的課上的要比以往任何一節都好一是學生狀態好,二是老師課備得細緻,做到心中有數所以一切都感覺非常的順利.而且沒有拖課.拓展練習今天是第一次訓練讓學生仿照書中句子說一段話,開始說的不是很好後來思維打開了說得就比較好了.下面說說自己的一點感受:

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它是夏天裡清涼的小詩。在陽光下跳動著綠色的音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都喜歡它,這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所以我在上這節課時,我儘量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上完這節課。因此,上課的時候我儘量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陽光的,是快樂的.課堂始終是微笑著面對著所有的孩子和家長還有老師.

這一節課,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較好的培養。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訓練,我在課堂上貫穿了“以讀為主,感情體驗”的教學思想,讓孩子們認真觀察,通過自由讀、分角色讀、同桌互讀、背誦等多種形式的讀,孩子們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小魚喜歡荷葉的高興心情,並在朗讀中自然流露。讓學生更加喜歡朗讀,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在讀中獲得思想啟迪和美的享受。

我在課的結束時,向學生提了一個問題:你們能不能想像一下,除了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小魚兒喜歡荷葉,還會有誰喜歡荷葉?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剛開始不是很出色後來我給大家啟發了一下學生答出了一些連我都沒想到的答案。如:螞蟻說:“荷葉是我的'船,我可以划船去玩。”小鴨子說:“我喜歡荷葉,它是我的小雨傘。”小朋友說:“荷葉是我的帽子,夏天我可以遮太陽……當我看到課堂上學生舉起的那一隻只小手,一雙雙滿懷期待的雙眸,我被他們深深的感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正是因為有了興趣這個動力,學生才會有如此期待的表現。

課後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也存在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學生課堂沒有充分的“動”起來。在做各種動作表演的時候沒能充分的把自己融會在課文中,把自己真的當成是一隻亮晶晶的小水珠。。。。。。總是遊離於課文之外,還是以學生的身份來讀課文,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我希望我的學生通過我的感染在課堂上只有活潑的小青蛙、漂亮的蜻蜓等等,讓孩子的思想在夢一樣的情境中飛翔。在孩子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學生在表演動作的時候沒有把動作領會透徹做的動作不夠準確。比如“立”的動作應該是小蜻蜓飛了很久累了發現了荷葉立在了荷葉上不動了,學生沒有做出來。對此如果老師相機的指導一下,說看圖誰能想小蜻蜓這樣立在荷葉上是不是就更加完美了?老師課堂的調空沒能做好,感覺自己以前不是這樣的。針對學生課堂中出現的細節性問題也沒有認真的指出。還有時候感覺自己的語言比較隨意性。一個優秀的成功的老師應該是在任何課堂上都能夠遊刃有餘的駕馭課堂,而不是具有隨意性。這樣的事情以後自己還要努力去改變。爭取做個好老師。

有關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讀懂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藉助多讀,有感情地朗讀,培養學生語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對話,知道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這四種動物爪子的作用各不相同。懂得看問題、做事情要從自身特點出發,不能盲目學樣。

教學難點:

讀懂貓媽媽所說的話,知道小貓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

教學用具:頭飾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2、能不能說說小貓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今天小貓咪又鬧出了一個笑話,它竟然穿上了人的鞋子。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啊?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5課《小貓咪穿鞋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貓穿鞋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讀時不加字,不丟字。 2、同桌互相讀課文,要讀通順,讀連貫,並畫出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聽,聽讀得是否正確、流利,讀後交流知道了什麼。

三、精讀品味,入情入境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後小組交流“小貓咪為什麼要穿鞋子?”引導學生理解“羨慕”和“好奇”兩個詞語,並試著用羨慕和好奇的語氣讀文。 2、繼續讀文,看一看小貓咪穿上鞋子以後都遇到了誰?練習朗讀他們的對話。3、分角色朗讀,集體評價。 4、說說公雞、麻雀、大白鵝、大黃狗為什麼不能穿鞋子?引導學生歸納出它們爪子的用處。 5、聽了其他小動物的話,小貓咪心情怎樣? 誰能讀一讀小貓咪的這段對話?讀成什麼樣的語氣好呢?(教師指導朗讀) 6、分析小貓咪聽了媽媽的話①小貓咪穿上鞋子很高興,為什麼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最後兩自然段,再在小組內交流,看那一組能找到答案。②分組彙報。教師課件演示“聽診器”介紹“聽診器”的功能。隨後教師引導學生做一個小實驗:學生一手敲打桌面,一手掌心向下貼住桌面感覺動靜。體會小貓咪爪子的作用。 媽媽的話應該怎樣讀?(學生感悟) 7、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四、自主歸納,總結昇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了本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並彙報。

《小貓咪穿鞋子》教學反思在這節課上我本著以讀為主、自學探究、在語境中理解生詞的方法來教學的。在匯入中以謎語匯入是為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有想快讀書知道答案的慾望。在初讀感知環節為了訓練孩子能說完整、簡潔的話。並交給他們學習的'方法。精讀部分通過教師的朗讀指導和孩子的自學來知道小動物腳的作用,以及能正確的用因為、、、所以、、、說出小動物不穿鞋子的原因。在此環節朗讀指導是一個簡單的內容,但今天課堂上有點急沒能把孩子真正帶到故事情境中,在拓展部分孩子們能完全仿照文中對話來說一說,可見孩子們對自學部分掌握不錯。本課的重點是貓媽媽的話,但由於我不經意的一句評價,沒能讓班級孩子的個性閱讀充分發揮出來,看來語言的準確性太重要了。

有關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詞在課文中的意思。

2、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 能用讀懂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閱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能用讀懂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閱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讀懂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自學課文(課外完成)

二、 出示課題,反饋生字及名稱

1、 板書課題:新形玻璃

2、 讀課題,你發現了什麼?

3、 反饋,讓學生說說“型”和“形”的不同用法。

4、 課文講了幾種新型玻璃?他們的名稱是什麼?

5、 教師板書:夾絲網防盜玻璃

夾絲玻璃

變色玻璃

吸熱玻璃

吃音玻璃

三、 突破難點,訓練思維

1、 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讀明白了什麼,是通過哪句話讀明白的?

2、 交流出示:金屬絲網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罪犯劃破玻璃,碰著金屬絲網,可以報警。讀懂這種玻璃具有自動報警的特點,起到了防盜的作用。

3、 你能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中嗎?

出示句子:夾絲網防盜玻璃()具有自動報警的特點,()起到了防盜的作用。(如果……就……、雖然……但是……、因為……所以……)

4、 齊讀句子

5、 小結:夾絲網防盜玻璃因為具有自動報警的特點,所以起到了防盜的作用。這種玻璃在博物館、銀行、珠寶店可以採用,存放重要圖紙、檔案的建築物也可以採用。

6、 自學其他玻璃的作用特點:分組(四人小組)

7、 交流板書: 特點 作用

夾絲玻璃 堅硬安全可靠 高層建築

變色玻璃 反射陽光隨光線改變顏色 自動窗簾

吸熱玻璃 吸熱 夏天阻擋陽光,冬天阻擋冷空氣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臨街房子消除噪音

四、 抓住重點,訓練說話。

1、 剛才大家學習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作者在介紹每種玻璃時有什麼不同?

2、 5種新型玻璃有的以故事情節出現,有的以解決難題出現,有的設想引出。

3、 如果你是一名推銷員的話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商品?老師當玻璃店經理,你們當推銷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種玻璃到商店推銷。

4、 出示要求:錦繡玻璃店

推銷員請注意:凡到我店推銷玻璃的人員,請說明玻璃的名稱、特點、作用和適用範圍。謝謝您的合作!

5、 自由準備

6、 反饋:聘請學生當經理助理,請他判斷是否進貨。

五、 發揮學生潛能,進行創造性思維。

1、 科學發展非常快,每天都有許多異想不到的事情在發生,如果你是顧客的話,你希望科學家發明什麼樣的新型玻璃?請你說出名稱、特點、作用。

2、 反饋

3、 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自己去發明、創造。

板書: 特點 作用

夾絲玻璃 堅硬安全可靠 高層建築

變色玻璃 反射陽光隨光線改變顏色 自動窗簾

吸熱玻璃 吸熱 夏天阻擋陽光,冬天阻擋冷空氣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臨街房子消除噪音

有關教學設計9

【教學重點】

人物的語言行動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文解讀】

《最後一課》是在普法戰爭時期奏響的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樂。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的言行舉止是這首交響樂的主旋律,郝叟、鎮長、郵遞員、班上的其他學生是主旋律的配合,而那些細節刻畫的布告牌、金龜字、鴿子則是一個又一個跳躍的愛國主義的音符。文章以小弗朗士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通過對人物語言、表情、行動、心理、服飾等等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愛,集中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

【教學過程】

一、內容呈現

1、教師帶表情地朗讀課文,提示學生邊聽邊看,頭腦想象。要求學生記住故事情節。

2、請一同學複述故事情節(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看是否有遺漏的地方,然後加以補充或更正。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現人物形象,體會字裡行間濃厚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二、設定問題情境

這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愛國主義這一共同的主題,請從文中選擇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練習朗讀,要求說出感人的原因,並用深情的朗讀打動別人。

三、交流對話

1、教師與學生對話:

話題一:《最後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並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麼。

明確:這種不一樣表現在:氣氛不一樣──不平常的嚴肅安靜氣氛代替了往日的喧鬧。學生不一樣──上課前的規規矩矩在座位上代替了往日的開課桌啦、關課桌啦、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老師不一樣──夾著鐵尺嚴肅地踱來踱去代替了拿著戒尺緊敲桌子,溫和地叫我坐好代替了往日的責罵,漂亮的禮服代替了平常的裝束……這種種不同為最後一課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勢。同時,這種種不同說明,最後一課引起了學生、老師以及鎮上的人們的強烈震動,表達了他們對最後一課的無限珍惜。

話題二:小弗朗士在最後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明顯變化,你能從文中找出這種變化的具體表現,並說說變化的原因嗎?

明確:①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例如:“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從前沒有好好學習……想起這些,我多麼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②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並敬愛老師。如:“那天早上上學,我去得很晚,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③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上課前,在小弗朗士眼裡,普魯士士兵的操練“比分詞有趣得多”,而當他聽老師說了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心裡萬分難過……啊,那些壞傢伙,他們貼在鎮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這種變化是韓麥爾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國的慘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後一課的典型環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進了他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話題三: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課上,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奏響了愛國主義的最強音,你能從文中找出具體例子,並加以生動感人的解說嗎?

明確:文章著力刻畫了韓麥爾先生的形象,用他的言行舉止表達了他對祖國和祖國文字的深沉的愛。具體表現在:對祖國、對同胞、對學生的深情,對亡國的悲痛,對最後一課的重視,對小弗朗士回答不出問題時的痛苦思索,對阿爾薩斯人不重視學習所引起的內疚,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讚美,對學生專心學習法國文字的沉思,對失掉祖國語言的悲憤,以及對法蘭西語言必將永久長存的信念。(教師先示例:“韓麥爾先生臉色慘白,使出全身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慘白的臉色”是令人心碎的號聲,宣告了最後一課結束。韓麥爾先生無比悲憤和哀痛地“使出全身力氣”寫的“法蘭西萬歲”,既是韓麥爾先生的心聲,更是在喚醒所有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意志,是在向法國人民高呼:團結起來,祖國必勝。然後讓學生尋找、交流,教師精彩點評。)

2、學生與教師交流:

話題一:關於普法戰爭,你知道多少?

明確:《最後一課》寫在普法戰爭第二年,篡奪了法國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復辟帝制後,力圖通過戰爭擴大法國的歐洲勢力,以擺脫內部危機,鞏固王朝統治。俾斯麥則打算通過戰爭,建立一個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國,帝國主義企圖佔領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國首先向普魯士宣戰。這個掠奪性戰爭,敲響了第二帝國的喪鐘。9月,色當一役,法軍大敗,拿破崙第三被俘,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佔領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的1/3的土地。這時,法國已經變成自衛戰爭。面對普魯士士兵的屠殺掠奪,法國人民同仇敵愾,抗擊敵人。這個短篇,就以淪陷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國小校被強迫改學德文的事為題材。

話題二:文章的主人公是小弗朗士還是韓麥爾先生,為什麼?

明確: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在表現主題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愛國主義的交響樂是這兩個人物用相輔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為、語言奏響的。

話題三:文中有許多和《短文兩篇》中一樣的細節描寫,請你舉出兩例,並說說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篇小說的許多細節描寫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如接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教室裡的愛國氣氛;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影響孩子們畫槓子,刻畫出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小弗朗士的聯想無情地嘲笑了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習德語的愚蠢;作品中兩次出現的普魯士兵的操練和軍號聲巧妙點明時代背景……這些細節對烘托環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起著很大作用。

3、學生與學生對話:

話題一:說說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老師。

(包括對他外部形象的思考)

明確:韓麥爾先生大概四五十歲,平時穿著隨便,上最後一課時,他穿上漂亮的綠色禮服,繫上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繡邊的小黑邊帽。這位老師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常常讓學生丟下功課替他澆花,他去釣魚的時候,乾脆就放學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學生,而且很講究教學方法。他帶著深沉的愛國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語言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使這堂課成為學生最難忘的一課。

(答案可以多樣,有理有據就行)

話題二:說說小弗朗士是個怎樣的學生。

明確:小弗朗士不是個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時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課也不能專心聽講。可是,最後的`法語課他卻上得特別認真、專心,而且對老師的教導領悟得很好,說明他很聰明,在幼小的心靈中也有難得的愛國熱情。

(通過學生對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多種性格的揣摩,更深入地領會文中蘊涵的民族精神。)

話題三:如今,學外語是一種潮流,該怎樣理解韓麥爾先生對法語的評價?“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民族語言真的如此神奇嗎?

明確:無論學好多少外語,但只有祖國的語言是最豐富、最美妙的。這是一種愛國主義的熱情,是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特別是身為法國人,生活在法國的土地上,卻被異域統治者強迫不說法語而說德語的時候,民族的語言更能激起人們的民族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話題四:戰爭中表現愛國主義的感人事例很多,特別是戰場上的浴血奮戰,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小角落?

明確:簡要了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領會選材的技巧。

4、師生與作品對話:

話題一:文章是借最後一課表現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但文章的開頭卻寫了很長一段小弗朗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匠心何在?

明確:總的說來,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朗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為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具體表現在:①讓小弗朗士的表現和下文形成對比,同時描寫經過村鎮府時的心理活動,又展示了他對敵人的恨,為下文埋下伏筆。②通過小弗朗士的內心活動,間接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的平時,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韓麥爾先生的愛國主義感情有烘托作用。③作者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話題三:如果文章用第一人稱寫作,可以嗎?和原文比較,效果有何變化?為什麼?

話題四:如果以韓麥爾先生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以第一人稱寫作,文章會如何變化?和原文比較,效果有何變化?

明確:上述兩個話題是讓學生領會本文精彩的心理描寫。

四、連結生活

1、你在生活經歷中,有過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體驗嗎?當你聽說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轟炸的時候,當你在電視機前看到我國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成功的時候……你感受如何呢?

2、在當今和平發展年代,作為中學生的你,打算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五、閱讀體驗

1、讀了這篇文章,你對祖國的語言和學習語文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2、除了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文中還有什麼人物的言行舉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加以評說嗎?

3、學完這篇文章,再看課題《最後一課》中的“最後”,你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

六、練習處理

1、注意下列加線字的讀音:

哽賺錢踱捂懲罰祈禱詫異宛轉

2、發揮你的想象力,以“下課以後”為題,用第一人稱寫寫小弗朗士。

3、課外閱讀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描寫北平被日本侵略者佔領後,某學校祁瑞宣老師上第一堂課的情景。

有關教學設計10

一、直入啟示,初步感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齊讀課題《釣魚的啟示》

要注意裡面是一點,要注意和魚鉤的“鉤”相區別

2、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那是一個月光明媚,四周靜悄悄的夜晚,離釣鱸魚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作者和父親跟往常一樣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島上釣魚,我偏巧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我太喜歡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親堅決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兒子最後依然遵照爸爸的話,放了那條來之不易的大鱸魚,兒子當時才11歲,當然也就充滿了對父親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過去了,那個捕撈鱸魚的夜晚卻讓作者終生難忘。

二、圍繞啟示,品味感悟

1、課題是釣魚的啟示,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直接告訴我們釣魚給作者留下啟示?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2、釣魚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3、出示句子: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是”是什麼?(預設答案:是指正確,對,應該。)

“非”又是什麼呢?(預設答案:非指錯誤,不對,不該。)

誰來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道德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對和錯的問題,但是真正做起來卻非常難。

4、我們就“釣魚”這件事情來說說,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放掉魚是正確的“是”,留下魚是錯誤的“非”。

為什麼作者好不容易釣到的一條大鱸魚,為何非要放回湖裡呢?

5、資料引入:

鱸魚產卵期禁止捕撈,鱸魚一般是在秋分以後才靠岸生長。休漁期在每年的六月一號至九月十五號左右,鱸魚的繁殖能力很差,所以在鱸魚生育期間禁止打撈。每年的10—11月份為盛漁期,開放捕撈的那一天,叫鱸魚捕撈開放日。

三、探究啟示,深入感悟

1、作者願意把這條魚放回去嗎?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誰能讀出詞語的情感我們帶著這種情緒,一起讀這個句子(生齊讀: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巴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

2、默讀思考勾畫:我不願意將魚放回湖裡的理由?

理由一:這條魚是我好不容易釣到的。

過了好長時間……濺起不少水花。”體會到這條魚是作者好不容易才釣到的。

理由二:這條魚又大又美“我”捨不得放掉。

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你能從中讀出作者怎麼樣的心情?(高興、得意、大喜過望、喜出望外、欣喜、驚奇)

釣到這條又大又美的鱸魚,我當然很得意。齊讀——“啊……”

教師隨機過度:(學生齊讀古詩)難怪范仲淹在《江上漁者》寫下了這麼美的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

理由三:當他釣到魚的時候沒有人看見。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孩子們,你就是那個孩子,為留下鱸魚,你會怎樣乞求父親呢?發揮想象,同桌互相說一說。

出示範例:

師:爸爸,求求你了,把這條魚留下吧?

生:不行,還沒有到捕撈鱸魚的時間呢。要遵守規定。

師:爸爸,求求你了,讓我把這條魚帶回家吧。

生:不行,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一次不能被發現是僥倖,久而久之呢。

師:爸爸,求求你了,反正也沒有人知道。

生:孩子,別人不知道,可是我們自己知道啊,我們既然知道了什麼是對,就一定要堅持啊!

師:孩子,這與愛沒有關係,正因為我愛你,所以要讓你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做人的道理。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生:爸爸,求求你了,難道你不愛我嗎?不就一條魚嗎?放與不放有什麼關係呢?

3、我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魚,父親卻讓我放掉,難道父親不喜歡這條魚嗎?

4、(指板書)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鱸魚時的“得意”,到父親要求放掉鱸魚時的急切、傷心,以至到捨不得放掉鱸魚時的乞求,依依不捨,心情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讓我們有感情地讀這些句子(3——9段),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

5、教師小結:出示名言,大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四、揭示啟示,明理做人

1、你們看,作者把魚放回湖裡,經歷了一個多麼艱難的過程,所以說讀:“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

2、孩子們,你認為作者放掉了一條魚,獲得了什麼?請用第10自然段中的有關句子來回答。

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是啊,放掉了一條魚,我獲得了勇氣、獲得了力量、獲得了誠實、獲得了做人的品格。

4、課件出示:

“轉眼間,34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那晚以後,我再也沒有釣到過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裡有兩個魚,你能說說有什麼不同嗎?

第一個指釣的魚,第二個指形形色色的誘惑,物質的或者精神的。

5、是呀,34年過去了,作者已經人到中年,45歲的一個年紀會在社會上一個從事建築行業的人又會經歷些什麼誘惑呢?(偷工減料……賄賂)

6、提問:在我們身邊同樣會遇到誘惑人的“魚”,你會怎樣做呢?

在學校裡、在家裡、在工作時……都可以說一說。

(1)在學校,老師多給了你分數,你會……

(2)在家裡: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

(3)在公共場合……

(4)在馬路上……

你毫不猶豫地選擇告訴老師,你就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你義無反顧地選擇完成作業,你就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在人行橫道路口,對面紅燈亮起,左右無車輛駛過,此時你選擇了耐心等待,你就獲得了“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這是父親送給我人生中最為珍貴的禮物: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2、這就是釣魚給我帶來的啟示:讀——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裡中,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3、同學們,正確面對每一件小事吧,拒絕誘惑,面對道德抉擇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做個有道德的人,這樣你的人生必將走向成功。

4、推薦閱讀

談談感悟得到更多的啟示擬個題目

《修車》《信得過的維修店》《誠信的呼喚》

六、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2、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左右為難的事嗎?你是怎麼做的,寫一個片段。

要求:注意要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心理。

有關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體會蘇軾由樂轉悲再轉喜的情感歷程。

2、領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文字怎樣表現蘇軾的情感變化。

2、領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學設想】

1、把握這篇賦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點。

2、以其線索──蘇軾的情感變化為重點組織教學。

3、把朗讀、背誦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背景,遷移匯入

步驟:譚嗣同絕命詩→蘇軾絕命詩→蘇軾《赤壁賦》。

導語:古時文人獄中常作絕命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譚嗣同臨刑前的《獄中絕筆》: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蘇軾也曾作絕命詩《獄中寄弟弟子由》兩首:

《獄中寄弟子由》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千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這兩首詩使蘇軾逢凶化吉,死裡逃生。當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投獄中,絕望之餘作此詩,傳到宋神宗手裡,神宗看後大為感動,對他從輕發落,貶到黃州。這就有了蘇子泛舟赤壁,憶古撫今,千古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後《赤壁賦》也得以誕生。

二、聽讀全文,間接感知

1、播放《赤壁賦》的錄音帶,感受蘇軾的文風。

2、聽讀過程中注意糾正字音,劃清句讀,標註節奏,體會抑揚頓挫。

三、自讀全文,直接體驗

1、自由散讀:藉助課文註釋,查閱工具書,積累文言詞彙。

注意讀準字音,讀對句讀,讀清節奏。

2、勾畫圈點:勾畫重要之處、欣賞之處及不懂之處。

板書:

情感線索:樂→悲→喜 三部分

四、細讀課文,區域性強化

1、樂(第一自然段):

⑴ 設疑:蘇子因何而樂?

(景色之美,泛舟遊玩)

從哪可以看出?

(精美語句)

⑵ 細讀:反覆誦讀美言佳句,揣摩蘇子的感情,體會景與情的.初步聯絡。

⑶ 互問:提問不懂之處,師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 讀:點名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中品味讀中悟。

⑵ 討論:蘇子緣何轉悲?有幾層原因?

(客人吹蕭,蕭生悲愁;主客問答,人生苦短)

⑶ 探究:學生會很快找出兩層原因,但往往會忽略蘇子由樂轉悲的第一層心境。聯絡兩次誦歌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蘇子被貶,內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見景而樂卻不是真樂,而是藉此來排遣心中苦悶。所以吟詩也是原因。

多媒體顯示:

《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譯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緩步細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譯文:“桂木的啊,蘭木的槳,抽打著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來了流動的波光。多麼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散讀:學生可能意猶未盡,便再讓他們自讀。

⑵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蘇子,會一直悲嗎?為什麼?

五、小結全文

讀罷《前赤壁賦》,我們不由地將翻開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後赤壁賦》。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湧”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同學們,去欣賞吧!

有關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根據“沒有”可用0來表示及加減法的含義。

2、讓學生自己思考、推理,根據0表示“沒有”的意義算出得數。

教學準備:學具、掛圖、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掛圖。

上一次在校園裡澆花的幾位小朋友還在那兒呢,小朋友們,你們看:(引導學生看圖)這時侯水壺裡的水沒有了,他們都去灌水了……

二、教學新知

1、教學例1。提問:圖上剛才是幾個人?現在呢?都走掉了,就表示“沒有”了。

2、再讓學生討論一下:沒有了該怎樣表示?然後列式,得數是多少?

3、理解3–3=0的含義。

4、教學例2。看圖、討論圖意,弄清一盆開了“5朵”花。一盆“沒有”花,提出兩盆一共幾朵的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用哪兩個數相加,相加的結果是幾。

5、理解5+0=5的含義。

6、著重討論得數為什麼分別是0和5,理解算理。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這兩題離開了具體的情境進行有關0的加、減計算。可讓學生自己先計算或在小組討論,然後再組織交流。

2、想想做做。可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鞏固有關0的'加、減計算。其中第6題讓學生填數後互相交流、以認識關於0的加、減的規律。

四、知識總結

五、能力檢測(小黑板出示)

4–4=2–2=3–3=

0+4=0+2=0+3=

4+0=2+0=3+0=

有關教學設計13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玩具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玩玩具,好不好?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七巧板”(板書)。七巧板也叫“七巧圖”,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遊戲,它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啦!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所以深受歡迎.傳到國外後,風行世界,號稱“唐圖”,也就是“中國的圖板”.(演示動物圖片)

二、操作感知,初步認識七巧板

1、猜一猜:它為什麼叫七巧板?

彙報發現,“七巧板是由7塊板組成的。”

2、認一認:1、2、6、7號三角形,5號正方行,3號平行四邊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展示平行四邊形,並板書。

師:看看它的外形與長方形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四條邊,不像正方形和長方形那樣四四方方)

3、分一分:(板書)動手將七巧板的七塊圖形進行分類。(全班互動,按圖形形狀分類)你是怎麼分的?

(請一名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複習學過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展示平行四邊形,並板書七巧板中有三種圖形,三角形最多,有5塊;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最少,只有1塊;

4、比一比:(板書)

師: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還可以比一比呢?

(1)、數一數七巧板中有幾個三角形

(2)、比一比三角形的大小,你有什麼發現

(3)、和同桌交流你的發現

請你動手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

兩個大的三角形一樣大,兩個小的三角形一樣大,還有一塊中等的三角形。

師:你們發現的?(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圖形的大小)

5 填一填:

七巧板由( )種圖行組成,其中三角形有( )個,正方形有( ),平行四邊形有( )個,

1號和( )號完全一樣,4號和( )號完全一樣

5、拼一拼(板書)闖關遊戲

第一關:請用七巧板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一個正方形(學生黑板演示)

第二關:請用七巧板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其它學過的平面圖形。(學生黑板演示)

第三關:請用七巧板中4、5、6號圖形拼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學生黑板演示)

有關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2、月球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執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

3、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意識到模擬實驗與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準備】

有關日食和月食資訊的圖片、照片、課件、錄影資料、書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資訊。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1、設疑激趣: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月相變化,知道月球的圓缺變化是在一個月內發生的,可是有時在一個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圓缺變化的全過程,你們看過嗎?這叫什麼現象?

太陽是否有時也會有圓缺現象?(出示日食發生過程的圖片)這叫什麼現象?你們聽說過日食和月食嗎?關於日食和月食你有什麼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日食和月食》。

2、講述:我們先來研究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3、(播放日食發生的`過程錄影)討論並交流:日食發生過程有什麼特點?從這些特點中你有何推想?

4、小組彙報討論結果,教師整理並適時補充日食發生過程的一些其他事實性資料。

5、小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特點:(1)太陽被一個物體擋住了;(2)擋光的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3)擋光的物體是運動著的;(4)擋光的物體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4)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

6、提出問題:根據日食的特點,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麼形成的?

(分析過程預設:(1)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弧形的,說明擋光的天體是圓的。(2)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與太陽一般大小(3)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綜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輝。)

二、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樣用模擬實驗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推測?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的計劃,設計時注意:

(1)用什麼實驗材料來做這樣一個模擬實驗?

(2)如何做實驗 ?

(3)在實驗中估計會出現哪些現象?

(4)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能說明日食發生了?

3、學生分小組進行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代表太陽,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用玻璃球繞乒乓球轉動一週表示月球繞地球一週,看看在什麼情況下看不見太陽。

(模擬實驗要注意:所用的擋光物體要比被擋光物體小;擋光物體是運動的;擋光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這一過程中,並不一定就會發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並且三者之間的距離合適時,保證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4、交流:(1)模擬實驗是如何做的?(2)哪些現象可以說明發生了日食?(3)這時太陽、月球、地球各處於何種位置?(4)在什麼情況下不會發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

(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於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於是就發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圖,閱讀課本54頁日食的成因。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簡圖,讓學生講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們從圖中還有什麼發現?

(1、發生日食時,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時看到,只有處在月球影子裡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據自己對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斷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曆七年級(朔)。)

5、過渡:那麼月食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國有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在印度,某些部落認為月食是一條龍吞食了月球,幸運的是有一個英雄砍掉了龍的頭,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現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談話:請同學們推測一下月食發生的原因。月食發生時,三個天體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學生思考推測。

(預設:在月球運動過程中,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觀察到月食現象。)

3、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

4、你能將月食發生的示意圖畫出來嗎?(學生嘗試畫出月食成因示意圖。)

5、根據示意圖說說月食的成因。

6、討論:月食發生在農曆的什麼時候?

(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曆十五(望))

五、總結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比如對模擬實驗有何認識?

2、思考:為什麼有日環食現象而沒有月環食現象?

(月食發生時,月球執行進地球的陰影中。由於地球在月球軌道處的投影總比月球大,所以月環食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六板書設計:

日食(農曆的七年級前後)——月球居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月食(農曆的十五前後)——地球居於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有關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中所表現的感人至深的親情。

2、掌握朗讀技巧,繼續提高朗讀能力。

3、學習和借鑑詩歌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4、激發我們關愛母親的熾熱情懷。

【教學重點】

1、詩歌藉助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2、朗讀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詩歌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當你沐浴在母愛的光輝中時,你是否想到,你又該用什麼方式來回報母親的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感受人間最動人的親情。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的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他著名的散文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小說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爾用孟加拉文寫作,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二、朗讀詩歌

1、要求:讀音準確,聲音響亮,處理好輕重音,節奏,要飽和深情。

2、請一位學生朗讀,全班同學點評。

3、再請一位學生朗讀。

4、全班深情朗讀。

三、感悟詩歌

1、詩中的孩子是怎樣的一個孩子?你能找出描寫孩子的表情的詞嗎?

2、詩中的母親是怎樣的一位母親?你能想象得出媽媽一天的表情嗎?

3、讀完這首散文詩,你有何感想?

四、研討詩歌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提出疑難問題,解決問題。

同學的問題可能有:

1、孩子為什麼要變為金色花,而不是其他的花?

明確:金色花,印度聖樹,開金黃色碎花。我們中國喜歡有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聖樹上的花朵,是在讚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金色花是詩人新奇而美妙的想象。

2、孩子變為花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

看著你工作

開放花瓣散發花香

將小小的影子投在書上

與媽媽嬉戲,玩耍,以孩子獨特的方式回報媽媽的關愛,表現對媽媽的依戀。

3、母親為什麼要拿了燈到牛棚裡去?

明確:媽媽一天不見了孩子,非常著急,到處尋找孩子。

4、孩子為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明確: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的更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五、品味詩歌語言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你最喜歡課文中哪些語句,為什麼?

六、仿寫詩歌

這首詩詩人想象我變成了一朵了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情是本文的獨特手法。請同學們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來表現對父母的愛。

七、課外延伸

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對母親的那份依戀,永遠是人們謳歌的主題。

發給學生有關泰戈爾《新月集》中的有關散文詩,冰心的《往事·二》中的一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