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3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並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啟發談話:

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麼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麼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

(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⑴ 種花生、收花生。

⑵ 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為收穫節做了準備。

⑶ 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彙報交流:

⑴ 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麼?

⑵ 質疑、解疑:

① “開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說“開發”出一塊空地?

② “居然”一詞怎麼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交待探究目標

1、回憶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

2、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課文,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對落花生為什麼有著特殊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表達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課文的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部分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講了兩層意思,第一層(3~11自然段)講議論花生的好處。第二層(12~15自然段)講從談花生到論人生。

2、自讀課文,畫出父親說的話,談談你的理解,體會文中對花生好處的議論以及從談花生怎麼到論人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⑴ 體會第一層意思:(重點理解父親的話。)

① 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 指名讀父親的話,然後完成如下填空:父親的話中提到了四種事物,父親認為雖然 讓人一見就 ,但是和 相比,還是 最可貴。

③ 分析父親的話,學生議答:

A、“愛慕”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愛慕之心”?

B、父親有沒有產生愛慕之心?父親對什麼產生了愛慕之心?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C、什麼是“最可貴”?父親為什麼認為花生最可貴?

(引導學生理解蘋果、桃子、石榴高掛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並根據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並說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裡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

c、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

④ 教師:

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並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⑤ 生活中有沒有其他事物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的?有沒有具有花生品質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愛慕”一詞嗎?

⑵ 體會第二層意思:

過渡:父親給我們點出了花生有別於桃子、石榴、蘋果的特點,父親僅僅是說花生嗎?

① 投影出示父親的話。

② 學生齊讀,談理解。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③ 教師:

父親的話孩子們明白了嗎?從哪兒看出來?

三、分清課文的主次

1、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填空,再說說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練習2)

種花生→( )→( )→( )

2、思考:

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四、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麼?把你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

3、總結:

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課文在講述的時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內容寫得比較簡略,把主要內容寫得比較詳細。正是由於圍繞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瞭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哲理。今後我們在讀文章或寫文章的時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有關教學設計2

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和有關0的加減法算理。

教學難點:0的書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數?(請你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把這幾個數在桌子上擺出來,然後按順序讀一讀,先順讀,再倒讀。)

質疑:(1)這幾個數中,誰最大?誰最小?

(2)比2多1的數是誰?比2少1的數是誰?

(3)比1多1的數是誰?比1少1的數呢?

最後一個問題,學生會冷場或有個別同學答出是0,老師藉此機會引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然後板書課題“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評析:在已所學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進一步理解大小,並由“比1少1的數”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激活了他們的知識體驗,使“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呼之欲出。】

二、探究新知,理解感悟

1、認識“0”

(1)調出學生原有知識經驗

師:誰知道“0”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學生自由發言。

師:“0”是不是一個數呢?

“0”既然是一個數,那麼它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呢?

(2)理解含義

分步出示盤子圖。

問:集合圈裡有幾個茶杯?用數字幾來表示?(板書:2)

這個集合圈裡有幾個茶杯?用數字幾來表示?(板書:1)

這個集合圈呢?一個茶杯也沒有,就要用數字"0"來表示。(板書:0)

學生讀:0

問:0表示什麼意思?

你能用生活中的例項來說一說"0"的用法嗎?

學生舉例說明。

師:“0”表示一個也沒有,那麼你們說在數序當中,“0”應該排在哪?請你拿出數字卡片“0”,在桌上擺一擺。

問:你把“0”擺在了哪?為什麼要把它擺在1的前面?

讓學生按順序讀一讀這幾個數。先順讀,後倒讀。

師:請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麼位置。

出示直尺圖。

師:“0”不僅表示一個也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你們看,直尺上的"0"就作為起點,排在了1的前面。

問:“0”除了表示沒有和起點這兩個意思以外,你還知道它可以表示什麼嗎?

引導學生說出:“0”還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說的溫度,以零度為界限,有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指導書寫,出示幻燈片1

學生觀察以後,練習描紅。

【評析:結合對0的認識和對0的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解決問題,經過動手操作和觀察學具豐富了對意義的認識。教師還以此為素材引發生活中的溫度,讓學生再次結合自己的體驗去了解和探討,加深了他們對“0”可以表示界限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有關0的加減法師:我們瞭解了0的含義,學習了0的寫法,你們還想研究0的什麼知識呢?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

(1)出示幻燈片2

鳥籠裡有幾隻鳥,飛走了幾隻?(飛走了3只)結合圖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嗎?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板書3-3=0

問:這道題為什麼要用減法計算?

生:回答略。

問:3減3為什麼等於0?

生:從2裡面去掉2,結果一個也沒有了,所以等於0。

問:你還能舉出得數為0的例子嗎?

有關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匿笑、羅摩衍那”等字詞。

2.品讀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親情。

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2.利用想象,鑑賞詩歌,並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自己的感情。

一、匯入課文

學生齊誦《遊子吟》,問:這首詩誰寫的?(我國唐代詩人孟郊),這首詩的主題是什麼?(歌頌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和深深的愛和尊敬)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母愛是是人類共同歌頌的永恆主題,因為她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同樣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次美的洗禮!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作家、文學家,代表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吉檀迦利》。因作品《吉檀迦利》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我朗讀,我感悟

1.自由的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試著把握停頓,讀出情感。

正字正音(可在課前預習完成)

嗅( ) 羅摩衍那( ) ( ) 匿笑( )

禱告( ) 沐浴( )( ) 花瓣( )

2.齊讀,注意字音停頓,體會情感。(配樂:相約卡農)

3.抽讀或者指定學生朗讀課文(提醒注意聽,讀完以後,要點評讀得怎麼樣)

4.教師指導朗讀

你認為應該用什麼樣的語速和情感來讀?

語速:輕快、跳躍

情感:喜悅、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頑皮

當你吃過中飯,

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髮與膝上時,

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嗎?

“你到哪裡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5.分小組(分角色)朗讀

聲音大聲一點,吐字清楚一點,感情飽滿一點。希望你們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6.這首詩寫了什麼事情?表達了什麼情感?

這首詩寫了孩子變成一朵金色花,然後與媽媽一起嬉戲玩耍,表現了純真的母子之情。

有關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最後一頭戰象》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弔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後的輝煌和莊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引導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閱讀中提出的問題,重點抓住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詞語和有感情的朗讀來品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揣摩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並能以小標題形式進行分段概括。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感悟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1、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通過品讀課文中描寫嘎羧動作、神態的語句,引導學生走進嘎羧的內心世界,體會嘎羧豐富的情感,並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懷。

四、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大象打仗的場面嗎?(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生讀)這些戰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這些戰象非常勇猛,馬面威風)同學們,就是這群英勇的戰象,在一次保衛家園,打擊日寇的戰鬥中,不幸全部中彈倒地,人們在埋葬他們屍體時救活了一頭身負重傷的大象,它叫嘎羧,它就是(生齊讀課題)——最後一頭戰象。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它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嘎羧在臨死前做了哪些事?(課件出示默讀要求)

2、課件出示生字詞,生讀。

3、交流:嘎羧在臨死前做了哪些事?

生交流後,師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課文寫了嘎羧在臨死前披掛象鞍,告別村民、重回戰場,最後莊嚴歸去。同學們,我們在閱讀篇幅比較長的文章時,可以像今天這樣,採用抓主要事件的辦法,很快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板書:抓事件)

(三)品讀課文,讀懂嘎羧的心,體會其美麗情感

過渡:同學們,這是一篇動物小說,它的作者是誰?他是世界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動物小時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的情感。(課件出示這句話)文中的嘎羧有著怎樣的情感?課文又是怎樣表現它的情感呢?接下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我們先來看“披掛象鞍”這部分。

品讀“披掛象鞍”部分

1、課件出示出示要求,生瀏覽。(要求:快速瀏覽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嘎羧物件鞍深厚感情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並把體會批註在旁邊。)

2、生交流句子,說體會。教師相機指導。

(1)課件出示句子:沒想到……老朋友。

▲ 哪些詞語最能體現嘎羧物件鞍的深厚感情?

▲ 生交流

▲ 師小結:從“呼呼、摩挲、淚光閃閃、久別重逢”等詞可以體會出嘎羧此時的心很激動,那嘎羧為什麼會這麼激動呢?(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學生從後面的語句中交流:因為象鞍上面有……)

▲ 嘎羧看著象鞍上的彈洞和斑斑血跡,聞著上面的血液和硝煙的氣味,會想到些什麼?

▲ 生交流(它會想起當年我就是掛著他,打擊日寇,保衛家園的;它回想起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

▲ 師小結:是的,這頭戰象有著它輝煌的過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經歷,所以,看到象鞍才會如此激動。同學們,你們看,我們剛才聯絡上下文(板書),邊讀邊想(板書)就讀懂了嘎羧的心,體會到了它美麗的情感,你們能讀出嘎羧這激動的心情嗎?試試吧。

▲ 指導朗讀:生練讀,指名讀,教師範讀(你讀得非常激動, 杜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大家閉上眼睛,一邊聽我讀一邊想象嘎羧見到象鞍時的動作和神情。師讀後全班齊讀:睜開眼睛,拿起書,像杜老師這樣,帶著你們的體會,帶著你們激動的心情一起讀。)

(2)生交流其他句子。

品讀“告別村民”部分

過渡:嘎羧披上象鞍,又恢復了往日的英姿,它要離開我們,離開村民了,那情景可感人了,快找找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這一情景。

1、生交流句子。指名讀,說體會。(讀了這段話,你能體會出什麼?村民十分愛嘎羧,嘎羧也非常留念村民)

2、哪些詞句最能體現出“村民愛嘎羧,嘎羧留念村民”呢?

3、生交流,師相機指導。

4、感情朗讀,讀出嘎羧和村民之間的依戀之情。

品讀“重回戰場”部分

過渡: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深入學習了嘎羧披掛象鞍和告別村民這兩部分,知道了嘎羧披上曾經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象鞍,告別了村民。嘎羧雖然老了,但它沒忘記自己是頭戰象,毅然回到了曾經作戰的戰場,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嘎羧重回戰場?

1、生找重回戰場部分。

2、生讀:這幾句話主要寫了嘎羧的哪些方面?(動作、神態)

3、作者想通過嘎羧的動作和神態來表現嘎羧什麼樣的情感呢?誰來讀第一句。

有關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軸對稱圖形》是六年《數學》中繼“認識圓的特徵”,“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之後的一個學習內容。在本章教材的編排順序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圓的後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說明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另一方面可以對所學的各種平面圖形中軸對稱的情況作全面的瞭解。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教學難點: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過簡單平面圖形,對平面圖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且初步瞭解研究平面圖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勝,好強的特點,班級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於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學生間相互討論的氣氛較濃。

設計理念: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以及鼓勵學生在具體、直觀操作中發現知識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特點。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實施開放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並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於普遍性之中,體會對稱美。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學生直觀的認識軸對稱圖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軸對稱的概念,並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流程:

--、創設問題情境,匯入課題。

1、(螢幕出示相關圖片)觀察下面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

2、指出:像前三個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軸對稱圖形。

3、引入課題:軸對稱圖形

二、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知和感受。

1、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思考:現在你能用什麼方法來檢驗一下這幾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a、學生試說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b、教師板書: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點強調)

c、讓學生談談你是如何理解軸對稱圖形的。(以小組為單位,用手中圖形舉例說明)

d、教師結合圖形說明對稱軸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讓學生來彙報,同時電腦演示。)

3、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平面圖形,現在你動手摺一折、看一看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各有幾條,請你畫出來。(彙報從雜亂----有規律)

4、完成做一做1(口答,螢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螢幕演示)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知道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並且知道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我們還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以及各有幾條對稱軸。

6、質疑。

鞏固練習:1、數書P1021(口答)(螢幕)

2、數書P1024(口答)(螢幕)

3、畫出每組圖形的對稱軸。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舉例說明?

5、欣賞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

6、判斷:

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不是軸對稱圖形()

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是對稱圖形()

三、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有關教學設計6

課題:寫自己熟悉或印象深的一個人

教學要求:

1、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連貫。

2、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教學重點: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連貫。

教具準備:有關的範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親人、朋友、同學等等,這些人中有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比較淡,而有些人卻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甚至使人終生難忘。難道你不願意讓大家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你最熟悉的人。

二、審題指導

讀題目要求:你都瞭解到什麼?(讀題目要求,認真加以思考)

你認為此次作文的重點應在什麼上下功夫?(內容具體、真情實感)

三、組織材料

1、想想誰是(_xiang xiang shui shi)你最熟悉的人(印象最深的人),什麼事情(什麼原因)讓你對他產生如此深刻的印象。按要求進行準備。

要求:

1、說一說他是誰?

2、說一說你為什麼選擇寫他,這中間存在著怎樣的一個動人

的故事?

3、把你選擇的材料完整的說給大家聽。

(在獨立選材的基礎上可以就近進行交流)

2、彙報自己的選材。

1.請比較好的同學先彙報。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教師應注意評價學生的評價,要充分肯定優點,適當的指出需要努力的方面。

2.在請中等和有一定困難的同學進行彙報。同學老師進行及時評價。友善的提出不足之處。

四、突破難點

1、剛才我們已經說過要寫好這篇文章重點是內容具體、感情真摯。那怎樣才能做到呢?

2、就剛才同學們的故事,大家提出的改進的方案。

小組每進行討論,報討論的結果進行彙報。

3、教師總結:抓住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充分融入自己的真情,才能寫出好文章。

五、動筆練習

根據你剛才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gen1 ju4 ni3 gang1 cai2 de0 cai2 liao4 jin4 xing2 xie3 zuo1 lian4 xi2)。注意要把過程寫得生動具體。

六、範文:我想您,爺爺

我想您,爺爺!雖然是人世陰間,永難相望,但孫兒對爺爺的思念,卻像河裡的流水,永遠永遠在流淌。

你還記得嗎?爺爺!在我小時候,冬天的早晨,你總是用您那凍得冰涼的手和扎人的鬍鬚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晚上,我經常坐在您的身邊,聽您將那永遠講不完的“古朝”,臨了,您便用那結滿老繭的手撫摩著我的頭,把我送入夢鄉。夏天,您出門回來,總是帶些我喜歡吃的、玩的,逗著我叫“爺爺”,當我奶聲奶氣喊爺爺時,您就會興奮得把我抱在懷裡,吻著我的臉說“鳳才!真乖。”

在您的“風采”聲(zai nin de _feng cai _sheng)中和撫摸下,我徐徐地長大了,上學了。您還記得嗎,爺爺?你時常坐在我身邊,叼著煙鍋,眯著沿,一個字一個字的盯著我做作業,誇我那歪歪斜斜的字寫得“真端正”,其實,您並不熟悉字。

你會記得嗎,爺爺?那年,我上了五年級,來回二十里,走讀於鄉國小,碰到下雨天,常淋著雨回家,您總是絮絮叨叨問寒問暖,臨走時您總要把我送出村外,直到走出好遠好遠,爬上了村對面的馬路上,回頭望,您還在村頭佇立…….

您還記得嗎,爺爺?最後一次見您是您從醫院回家我去上學的路上 看著您躺在架子車裡瘦弱的、身體憔悴的面龐,我的淚直往眼眶,而您卻依然那樣堅強,掙扎著做起身來,用您枯柴般得手,顫悠悠的拍著我的肩膀……您知道嗎,爺爺?孫兒跨上自行車,在沒有勇氣對您回望,而淚珠向斷了線的珠子似的流淌……

您知道嗎,爺爺?兩週後,當孫兒懷著急切而焦急的心情再次回到您身邊時,爺爺——您一靜靜的躺在冰涼的地上永遠睡著了。我哭,我喊,我哭幹了眼淚,我喊啞了喉嚨,爺爺呀,為什麼不再看我一眼?為什麼不應我一聲?!您知道嗎,爺爺?那精緻的紙幡扛在孫兒的肩上,時那樣沉重,一步一顛,一步一晃,我的心被揉碎了。

從此,看不見您黑瘦的肩膀,看不見您爬滿皺紋,卻始終微笑著的臉龐,屋裡屋外,消失了您昔日高亢而堅定的聲響,然而您知道嗎,爺爺?您一直不離手的煙鍋,依然掛在炕頭;您給我買的那把傘,依然伴我風來雨往;您愛擺弄的牌我也常常取出來,一張一張攤開,再一張一張合攏……

您知道嗎,爺爺?您種的麥子已經泛起麥浪,您種的南瓜已扯開了蔓秧,您走時的荒地已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草,你常常去挑水的泉水井,依然細水長流……

您走了,爺爺(nin zou le _ye ye)。我卻處處都能看到您,聽到您,感到您,爺爺我想您……

有關教學設計7

生活的一件小事作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選擇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強德育滲透。

2。瞭解寫一件小事要選材真實,內容具體,能夠體現文章的中心。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構思和準確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記敘一件事時,如何“把文章的內容寫具體”是這次習作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教學內容】

1。作文題目:記一件小事

2。選材範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習作要求:選材真實、內容具體、體現中心

【教具準備】

為了直觀形象地使學生認識事物,濃縮課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這次習作需準備放像機、電視機、幻燈機等教具。

【課堂教學】

1。表演匯入

請三位同學現場表演一個小節目,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導審題

(l)通過題目,同學們可以看出對文章所寫的內容有什麼要求?(寫一件事,必須是小事)

(2)理解什麼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確選材

(l)指導選材:請同學們觀看錄影,看看發生在我們小主人公萌萌身邊的小事,同時思考每段錄影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是什麼,然後回答。

(2)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觀察、發言,我們明確了這次作文的寫作範圍,既可以寫發生在學校裡的小事,又可以寫發生在家庭裡的小事,還可以寫發生在社會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寫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還可以寫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小事,也能寫你看到的、聽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同學們選擇的材料一定要真實,希望同學們做到心中有事可說,有事想說,有事要說,有事敢說。

(3)討論發言,開拓思路,指導選材。

4。寫作指導

(1)出示幻燈,簡介內容。

(2)出示例文,師生評析。

A。例文

為了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足球比賽,放學後,兵兵在校園裡練習射門動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塊。第二天,來到學校後,老師問兵兵是誰打的,他說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師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下,兵兵才承認了錯誤。

B。同學們看了例文後覺得好不好?為什麼?再加些什麼就好了?

C。引導學生明確怎樣才能把文章內容寫具體的方法,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一定的人物活動、細緻的人物描寫,能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使作文內容更加具體。

5。練習寫作

(1)給學生5分鐘的準備時間,運用教師教給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來。

(2)請學生說說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評析。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生活的一件小事》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記一件並且還是小事,選材要真實,文章的內容要寫具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教師的這篇例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後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好自己的《記一件小事》。

有關教學設計8

無私的愛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就會有一種偉大無私的愛縈繞在我們身邊。沒錯,那就是母親的愛。母親把她所有的愛與奉獻都慷慨地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千古流傳的讚美母親的佳句,給了我深深的啟示。對啊,母親用她最淳樸的愛來呵護我們,哺育我們成長,卻不計回報。母愛是不能用世俗的金錢貨幣來衡量的。其實,擁有母愛,勝過擁有金山銀礦等世間的一切財富。母愛是春天裡的風,輕輕地吹拂著孩童的臉龐,使人神怡;母愛是夏日裡的雨,滋潤乾渴的我們,給我們生的力量和希望;母愛是秋季裡的夕陽,在最後時刻也會貢獻出一點火熱,溫暖大地;母愛是隆冬裡的火爐,竭盡全力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幫助人們度過一個春天般的嚴冬。

母愛像一杯咖啡,剛開始品時還不覺得有何特殊的味道,喝到第二口時有點兒苦,直到最後才嚐出它的甜。這杯苦中帶甜的咖啡就是母親對我們的那種世上獨一無二的愛,這種愛表現在母親的一言一行中,無論是關懷的話語,還是嚴厲的責備??這都是母愛的體現。然而,這麼多年來,我卻始終沒有細細品味過這杯濃濃的咖啡,那種特別的苦與甜似乎真的與我無緣。回首過去,年少幼稚又調皮的我讓媽媽老操心;然而現在我已經成了一個成熟懂事的中學生,知識豐富了,思想自然有了轉變。我已逐漸開始為媽媽分擔家務,解決煩惱,初步踏上回報的征途。這讓媽媽常

常感到欣慰、快樂。然而,我知道,這只是旅途的開始,路徑延綿無盡頭,我還得經過一生的漫長跋涉!

人的一生,不就是愛的迴圈嗎?

母愛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想和熙的春風,安撫我們的心靈;母愛又像一葉扁舟,載著我們越過一切困難。假如母愛是藍天,我們就是天空下自由鳥兒;假如母愛是森林,我們就是森林中快樂奔放的小鹿;假如母愛是大海,那我們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我們的一切都來自於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天空烏雲密佈,有想下雨的徵兆,我急匆匆的上學去了,前腳剛進教室後腳就響起了“轟隆轟隆”的打雷聲,夾雜著陣陣的雨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看見那黑漆漆的天空如撒了墨水一般,雨水如懸泉瀑布一般傾瀉下來。我心裡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我慶幸自己早到一步沒有被雨淋到;又悔恨沒帶傘的失策??

時間如同流水一般悄悄流逝了。很快,到了放學的時間,看到有的同學被父母接走,有的打傘結伴回家,心中不禁湧出一股酸意。爸爸出差了,媽媽在醫院照顧姥姥,走不開。心裡真是悲哀到了極點,眼眶漸漸有些溼潤。

正當我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的時候,迎面走來我再熟悉不過的身影,她-就是媽媽,眼中不經意的流露出種種疑惑和驚訝,但是包含著更多的欣喜和感激。在回家的路上,雖然媽媽沒有過多的表示什麼,但是,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真摯的母愛。 父母為兒女送一把傘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微不足道的,可這些難道就體現不出最無私最真摯的母愛嗎?

沒錯,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是,媽媽;最無私真摯的愛,就是“母愛”。

母愛--世間最美的絕唱

您總是說我不懂事,維護我象一張白紙,您眼中的我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儘管我有許多心事,但不願說與您知,還曾任性地排斥您我對我的愛。

每當聽到張涵韻的這首《媽媽,我愛您》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便會想到我的媽媽-- 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印象中的媽媽是不愛我的,別的孩子會有許多各種款式的衣服,而我的衣服卻少的可憐;同學考試進步了,媽媽會送給她小禮物,而我卻得到淡淡的一句“下次繼續努力”;下雨了,校園外擠滿了送雨傘的家長,卻找不到媽媽的影子;因為做錯一點兒小事,媽媽會大發雷霆,甚至體罰我。從那一刻我竟有些恨她,我曾懷疑過我不是媽媽的親生女兒!當時幼稚的我認為:媽媽根本不愛我!

然而,現在想想那時的我是多麼荒唐、可笑。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人生的前面永遠是一個未知的X,有鮮花和掌聲,當然也少不了坎坷和挫折。06年10月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我們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爸爸開車在公路上,由於天黑,視線不明,撞倒了正在橫穿公路的老大爺和老大娘,老大爺只受了點皮外傷,而老大娘卻因搶救無效死亡。這一切對於我們兩個家庭來說都是青天霹靂!我知道這一切對於我們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來說以為著什麼,對方的家庭痛失親人,而我家將面臨著鉅額的賠款,甚至爸爸會被判刑,那幾天可以說是以淚洗面,度日如年。媽媽把這一切都看在心裡,一天午飯後,她輕輕地來到我的房間,摸著我的頭說:“霞,你已經長大了,家裡的事你也知道了,別難過,有許多愛我們的人在幫助我們,我們定會度過難關。人這一生誰沒有個磕磕碰碰的,困難是暫時的,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會好起來的。以前,媽媽的脾氣急,愛上火,甚至有時候打你罵你,可那也是為你好啊,這幾天看到你的情緒很低落,媽媽很難過,希望你不要為這些瑣事而分心,只有你快樂,媽媽才快樂,無論怎樣,媽媽都是愛你的!你懂嗎?”此時的媽媽早已泣不成聲,我也累流滿面,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只是一個勁兒的點頭,那一刻,時間彷彿停滯,我們母女的心緊緊的連在一起??

由於各種原因,我不得不住校,離家前的頭一箇中午,我哭了好久,不是不想住校,而是太多的放不下。收拾東西的時候,媽媽一遍一遍囑咐我:“天冷了,記得多穿衣服,不能偷懶,要經常去打水,別斷了開水,要照顧好自己??”這使我想起了《遊子吟》,“茲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媽媽,女兒已經長大了,您就放心吧。

住校後,我每個周都往家裡打電話,陪媽媽聊一會兒,每次電話那頭都會聽到媽媽興奮的聲音和總也說不完的嘮叨。如今,我明白了,這不是嘮叨,是母親對女兒的真愛!上個月末回家,猛然間發現媽媽頭上的白髮不知何時多了好多,人也憔悴了許多,我深知母親的艱辛,在這樣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坐在溫暖的教室裡,而媽媽卻要為我們共同的家四處奔波,一陣痠痛不禁油然而生,潸然淚下,淚水流進我的心裡,好想大聲說:“媽媽,我愛您。”

此時,我只想快點長大和父母一起操持這個家,為這個家盡我應盡的那份職責,讓爸爸媽媽歇一歇,讓他們知道女兒真的長大了。

母愛--世間最美的絕唱!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年少的我們一天天長大,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的母親卻一天天的變老了.....

也許我們不曾發現,為我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的母親竟一點怨言也沒有。而我們卻一天又一天的浪費光陰,可否想過,母親,她每天晚上晚回家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我們

認為她是在吃喝遊樂,閒逛市場。可事實誰又能想得到,她,我們偉大的母親每天晚上都在月光和微弱的燈光下為我們工作掙錢,為的是什麼?都是為了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呀!不想再讓我們再回到她們以前過的那種苦日子,想讓我們吃飽穿暖,好好的學習,將來好有出息。也許每個母親節你們都會問母親想要些什麼,可我們的母親每次的回答都是;孩子呀!你好好學習,讓媽媽不為你操心就行了。

也許懂媽媽心的孩子心中都會有一點觸動吧!媽媽,她們只需我們不讓她操勞就滿足了,在我們看來就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要求,很容易很簡單。可,有哪一次我們真正的做到過了,每每發下來的成績單都只會讓媽媽嘆氣。難道她們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是白費的嗎?不,在她們看來不是的,她們相信她們的孩子會回報她的。同學們,摸摸自己的心膛吧!想想日日夜夜為我們而工作的母親,想想她們為我們而操勞的母親,想想她們每個日日夜夜工作的情形....她們下班時我們是否為她們端上一杯濃濃的咖啡,說句溫馨的話語,端上一盆洗腳水....我們是否知道她們的生日,是否在她們的生日那天對她們說了聲祝福語!

愛,世界上處處有,處處存在,可,又有哪種比得過母愛!母愛是純潔的,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無與倫比的愛。

伴隨著我茁壯成長、給予我快樂的的人是誰;能為我勞累奔波、任勞任怨的人是誰;不顧自己生命危險、捨生忘死來救我的又是誰?

開啟我那多姿多彩的記憶寶庫,發現有一件能讓你會揮淚如雨的一件事。那是一天黃昏,火紅火紅的朝霞把天空映的格外耀眼。我那時還小,要到鐵牛廣場時格外興奮,拼命地跑著,哪還注意到後面有一輛計程車。這時,計程車正向我賓士而來,眼看我就要受傷,媽媽衝了過來喊著:“寶寶,寶寶!並急急忙忙用手攔住了計程車,此時,我望著媽媽細小的雙臂,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感激,我感覺媽媽這時的力量連巨人也趕不上,這種力量,是對我無限的愛和無限的憧憬。我撲了過去,抓住媽媽,趴在媽媽的懷抱裡哭了起來,此時,我看到的是一張喜極而泣的臉,是一張淚眼模糊的臉,是一張充滿興奮的臉。那情景,是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

還有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那一天,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沒有帶傘,看著別的孩子的家長把孩子接到後一起回家的樣子,我想:媽媽來了嗎?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媽媽神奇般的降臨在我眼前,可她只有一把傘,為了我,媽媽沒有打傘,嬌小的身軀在雨中格外顯眼。回家後,媽媽咳嗽不停,一直髮高燒,我大哭起來:“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我錯了,我錯了??”媽媽撫摸著我的額頭,輕輕說道:“孩子,你沒錯,你是清白的,是媽媽自己的錯呀!”媽媽說完就睡了。可我卻思緒萬千:媽媽為我遮風擋雨,任勞任怨,我平時還不聽她話,難道媽媽就這樣離去了嗎,她要輕生嗎?我生怕媽媽出什麼事,越想越害怕,不由得哭了起來,我這時才明白,媽媽在我身邊是我的福,擁有母愛的人多麼快樂,我應該孝順她才是。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輝?母愛,就這樣默默的透露著,永不會暴露。

有關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動腦筋照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中的一則幽默,這則幽默是以阿根廷著名漫畫家莫迪羅的漫畫形式來呈現的。它是本組的第二篇課文,也是以長頸鹿為題材而創作的漫畫,它線條簡潔,內容易懂,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用踏板彈人的方式給長頸鹿照相所帶來的趣味性,使之進一步瞭解和感受漫畫。

2.教學物件分析

對於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能看懂漫畫的內容,感受到有趣就足以了。他們對漫畫的理解遠不那麼深刻,有必要讓他們自己或教師幫助蒐集一些資料,便於對漫畫內容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正”“好”“相”3個生字。

2.通過看圖、讀圖的過程,發展學生的語言和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能在虛宮格里正確書寫漢字。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感悟幽默畫的含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

1.畫有小老鼠、大象、螞蟻的圖片及生字詞卡片。

2.學生蒐集一些小漫畫。

六、教學過程設計:

1.激趣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照相嗎?(喜歡)老師這裡也有幾個小動物也喜歡照相,可是他們怎麼照也照不好。原因是他們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大家給他們想個有趣的辦法好嗎?

生逐圖自由說:可以讓老鼠站在凳子上,讓大象趴下,在照相機前掛個放大鏡就可以照小螞蟻了……

師:看來要想照好相可得動動腦筋,今天長頸鹿先生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聰明的攝影師。大家想認識他麼?讓我們來繼續欣賞大漫畫家莫迪羅的另一則幽默——動腦筋照相(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觀察漫畫

(1)出示漫畫引導學生觀察。

①師:先自己試著觀察圖畫,圖上都畫了什麼?說了什麼?看圖後你想說些什麼?你從哪裡覺得有趣?想好後可以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學生交流,師巡視。引導讀流利“這回正好!”

(2)彙報

師:誰來讀讀黑板前的這句話?(注意引導讀準zhè不能讀成方言zèi。)

師:“正好”指的是什麼?用“正好”試著說句話。想象長頸鹿會說些什麼?

(3)小結(面帶微笑的說):這個攝影師太聰明,太幽默了,用雜技踏板彈人的方法即搞笑又使長頸鹿先生滿意,真了不起!你們也想做個了不起的人嗎?好,咱們就先來過認字、寫字這一關。

3.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帶音節的卡片“腦”“照”“這”引導學生拼讀。

師: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三個字的,文中是怎樣組詞的。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2)重點學習“相”“正”“好”三個字並書寫。

①學習生字“相”

出示卡片“xiàng —-相” 指名拼讀,然後用字理識字法瞭解“相”的演變過程

師先讓學生試說說相字的演變過程,然後小結:一個人站在樹旁觀察樹,慢慢演變成木和眼睛,最後演變成“相”。意思就是用眼睛觀賞樹木,有觀察的意思。

試讀詞語“照相”並繼續擴詞。然後介紹另一個讀音xiāng(相信)

教師示範寫“相”引導學生注意左窄右寬,強調“木”做偏旁時捺變點。生試寫,教師指導。

②學習生字“正”

師:請同學讀讀這個字,並擴詞。這個字是獨體字,不偏不斜就叫“正”。所以寫字時要注意橫平豎直。

教師示範書寫在虛宮格中的位置,生模仿。

師:這個字還有一個讀音叫zhēng誰能試試組個詞?(正月)

③學習生字“好”

指名讀,說說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

生:女和子就是好;我根據“媽”、“她”都是女字旁記住的……

師: 在寫這個字時要注意女做偏旁時橫變提,師示範,生模仿,同桌之間評價寫字。師介紹另外一個音hào 並組詞。

(3)集中出示這六個不帶音節的詞語,讓學生組內認讀,保證人人會認。

4.鞏固練習

(1)學生試寫女字旁的字,保底四個,多了不限。

(2)①指名讀詞語,練習用詞語說句話。

頭腦 分別 這裡 哥倆

②在虛宮格中練寫一寫。

正好 可是 你們 妙用

(3)對比兩幅漫畫,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收集來的漫畫,交流圖上內容和感受。

5.作業佈置:

試著用開課的三幅畫來畫一畫《動腦筋照相》的其它系列。

有關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蠕動”、“瑰麗”等詞語的意思,體會語言文字之美。

能力目標:

1、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提高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培養生熱愛西沙群島,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難點:通過理解詞句,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方法:讀悟結合。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5、可愛的西沙群島,誰能簡單介紹一下西沙群島或說說西沙群島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過渡:同學們說得真不錯,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學習。

二、探究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文,其它同學想: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主要寫什麼?

2、交流彙報。

3、出示西沙群島圖,生進一步瞭解西沙群島所處位置,同時從圖上整體感知西沙群島的美麗。

三、探究2-5自然段

1、自由讀文,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從哪幾方面介紹的?

2、交流彙報。

3、師總結板書:海水、海里、海灘、海島。

A、探究海水段(2自然段)

(1)指名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2)交流彙報讀文所得。

(3)找出文中表現顏色的詞,並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等詞語。

(4)想“五光十色”能換成“五顏六色”嗎?為什麼?

(5)想象海水還有哪些顏色。[進一步體會海水顏色之多,之美]

(6)理解海水為什麼會呈現如此多的顏色,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7)根據理解感情朗讀,體悟海水這美。

(8)出示西沙群島海水圖。[讓生進一步感受海水之美]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了西沙群島的海水,感受到了西沙群島的美麗,接下來讓我們再到海底是什麼樣的,給你什麼感覺?

B、探究海底段(3、4自然段)。

(1)先請同學們看書上的插圖,看看圖上有什麼?[從圖上初感海底的美麗、富饒]

(2)指名讀3、4自然段,想西沙群島海底有什麼?它們有什麼特點?從什麼地方看出來?讀文後你體會到了什麼?

(3)交流彙報

(4)師總結板書

珊瑚多各種各樣有的……有的……

海蔘多到處

大龍蝦威武全身披甲

魚多數不勝數有的……有的……

物產豐富

(5)理解“蠕動”、“威武”,引導生邊做動作邊理解這幾個詞,同時進一步體會它們的特點。

(6)展開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說話體會西沙群島海底魚多。

(7)用一句話概括西沙群島的海底給你的印象。

(8)生根據理解體會感情朗讀昇華的理解。

(9)對生朗讀不到位的地方師聲情並茂地範讀。[用自己的情感染學生,讓生無形中模仿著讀,加深理解[

C、用同樣的方法探究海灘段(5自然段)。

讀——想——找——悟——讀

讀文寫了什麼找特點體會到什麼感情讀

有什麼特點有何感受昇華理解

過渡:五顏六色數不清的貝殼很吸引人,龐大的海龜也特有趣,西沙群島好玩的地方很多,下面讓我們再去“鳥的天堂”看看吧。

D、探究島上段(6自然段)

(1)發揮想象,說說你想象中的鳥的天堂是什麼樣的?

(2)讀文看課文中是怎麼寫的?課文中“鳥的天堂”是什麼樣的?找出相關詞句,進一步體會鳥多。

(3)根據理解感情朗讀。

(4)師範讀後生感情朗讀。

(5)用最簡略的話說出西沙群島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E、齊讀最後一段,學習作者先總寫,再分寫,最後再總寫的寫法。

四、訓練設計“課文內容我知道”。

我知道西沙群島在,是我國的,課文從、、、這幾個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海水寫了多,海底寫了、、、和

,主要寫多,海難上寫了和多,島上寫了多。

五、作業超布

1、以導遊的身份向大家介紹西沙群島。

2、課外閱讀《美麗的小興安嶺》或《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3、積累用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詞語。

板書設計:

25、可愛的西沙群島

總說分說總說

風景優美海水:顏色多

海底:珊瑚、海蔘、龍蝦、魚(多)

物產豐富海灘:貝殼、海龜(多)

海島:鳥(多)

反思:本篇課文篇幅較長,要掌握的東西較多,所要培養的能力也較多,故在教學中必須合理設計教學過程,採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力求通過讓生體會語言文字的美,讓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掌握一種吸收、處理,運用知識的方法去拓展生的學習領域,發展新的思維、語言,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通過教學我自認為教學設計較為合理成功,尤其是在第3、4自然段的教學中有幾個詞需要生理解,如“蠕動”、“威武”這幾個詞生理解起來較抽象,在教學中為了節省時間,並且形象具體地讓生理解,我引導生借用肢體語言,通過做動作來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樣把抽象的東西直觀化了,降低了生的理解難度,還有一點感觸較深的是朗讀的指導,不能注重朗讀技巧的指導,而是讓生在有所悟的基礎上自已體會,自已感情朗讀,同時教師的示範性朗讀也不能忽視它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讓生通過聽老師的感情朗讀,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然後模仿著讀,效果很不錯,我認為教師的範讀有時能勝過錄音朗讀的效果,這種方法雖原始,但值得借鑑,美中不足之處是課上給學生留的思考時間不太充足,致使個別學生髮言不太積極。

有關教學設計11

學情分析

朗讀和細讀相結合通過朗讀使學生對這兩首散文詩形成初步的印象,對它們在辭色和聲音上的美有一個感性的體會,用更細緻的引導性的逐段分析和讀解印發他們對文意中更細微的內涵的理解,激發他們自覺擴充套件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本課內容和本單元教學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紀伯倫及其藝術風格;瞭解課文內容,領悟詩中擬人形象的情感內涵領會兩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習借物抒懷的藝術構思

過程和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品析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理解詩中多樣化的擬人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重點:

1、反覆誦讀,感受詩作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分析詩中語意遞進伸展的層次

教學方法:誦讀法 自讀·點撥法

教學資源:查詢有關紀伯倫的生平簡介及作品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時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紀伯倫的《組歌》中的兩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板書課題、作者)

二、紀伯倫簡介

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於黎巴嫩北部山鄉卜舍裡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後回到祖國,進貝魯特“希克瑪(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辦《真理》雜誌,態度激進1908年發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燬,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國後去法國,在巴黎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三、反覆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並疏解疑難字詞(多媒體展示)

執拗(niù):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饋贈(kuì):贈送(禮品)

真諦(dì):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鑲嵌(qiàn):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

長吁(xū)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哎聲嘆氣

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

2、學生自由朗讀,體會紀伯倫散文詩清麗流暢的語言風格

3、教師範讀,學生用簡潔的語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4、學生誦讀全文,主動質疑,提出問題,師生合作交流

學生的質難問題有:

(1)“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縱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這裡的連線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

(2)“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於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死神的懷抱”這句話如何理解?

教師點撥,師生交流明確:

(1) 確實如此這也正是散文不同於抒情散文的地方這裡用“然而”或“但是”來

替換“縱使”,在語義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合規範不過,“縱使”,至少在漢語裡,有鮮明的強調意味,用在這裡使文意為之一緊,因而在效果上不僅獲得了某中轉折的味道,而且使這段話在語義層次上變得更為豐富和有氣勢和詩的結尾連在一起,凸顯出 詩人一種類似於我們所熟悉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形象

(2) “開始於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一句比較含混,可能與翻譯有關,但基本

上不影響對全文的理解,不必拘泥於此句的出處,聯絡上句“雷聲隆隆閃似劍,為我鳴鑼開道;一道彩虹掛青天,宣告我行程終了”來理解此句,可視為作者對人生的感慨:人雖然出生時是轟轟烈烈,但終歸要寂寞地老去

和其他大多數篇目不同,這兩篇是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同時有是詩歌,經由母語作為中介的譯作,在語義上會有所影響;同時,我們從中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相當大程度上也是由我們的母語所構成,而與原作的面貌有所不同,這是在教學時也需要注意的有點比如兩首散文詩的譯文中出現大量成語和雙聲疊韻詞及少量文言詞,除了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所列之外,還有類如“碧海丹霞”“紋絲不動”“夜闌人靜”“嗚呼”“鳴鑼開道”“不動聲色”“青枝綠葉”“酷肖”等等,都是為了在翻譯中取得與原作大致對等的詩意效果而採用的,需要有所體察

四、指導研習,深層理解課文內涵

1、學生齊讀全文後,合作研討:(多媒體展示)

(1)《浪之歌》如何理解詩人在文中塑造的“海浪”這一形象的?聯絡詩人生活的時代,想一想,詩人借海浪與海岸這對熱戀形象來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2)《浪之歌》第五節非常精彩,你認為精彩表現在哪些方面?請舉例具體分析一下其藝術手法極其作用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請分析詩中雨的形象遞進伸展的層次及擬人手法的靈活運用作者寫出了“雨”對這個世界的哪些貢獻?作者由雨感悟到了什麼?

(4)《浪之歌》和《雨之歌》都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這種寫作手法有什麼好處?

2、學生交流,教師引導明確:

(1)海浪對情人海岸一往情深,忠貞不二她容忍海岸的任性,靜靜地守護著海岸;

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對愛情的信念,顯示出無限的忠誠海浪對愛情的這種態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曲折的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忠誠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

(2) 一是運用排比手法,“曾有多少次、、、、、、”詠歎調式的浪漫與抒情,使人

讀來如娓娓低訴,淺唱低吟二是擬人手法的運用十分恰當,我“長吁短嘆”“嘻嘻哈哈”將多愁善感而有頑皮任性的“海浪”十分形象地刻畫出來“紋絲不動”“面無笑容”則把“礁石”的冷漠無情展現在讀者面前三是流利舒暢的語言增強了文章在辭色和音律上的美感

(3) 雨的形象:在《雨之歌》這首散文詩中,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詩人對擬人手法的靈活的多方面運用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的處

理,從第三節“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關意象——花草,雲彩,田野等等——相應加以擬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換為擬物,例如第六節“我從湖中升起,藉著以太的翅膀翱翔”似乎又成了一隻鳥的形象,而且除了自然界的具體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擬人化,如第二節“清晨的女兒”中的清晨,以及第五節“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中的死亡,可以說擬人的手法運用於無形,出神入化

雨的貢獻:把千山萬壑裝點,鑲嵌綠野大地,滋潤山河花草,溝通天地,洗濯心靈作者由雨感悟到塵世人生和雨一樣:開始於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

(4)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浪”和“雨”賦予了人的行為和思想,將它們塑造成富有豐富的感性內容的形象,刻畫生動而真切,細膩而感人

都善於在平易中抒發雋永,“浪”和“雨”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但經過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詠歎調式的浪漫與抒懷,使讀者獲得遠不止一般的審美和愉悅

雖然將“浪”和“雨”擬人化了,但並不脫離“浪”和“雨”的自然和物理的特徵

五、朗讀品味,更深理解語言內涵

1、“我同海岸是一對情人,愛情讓我們相親相近,空氣卻使我們相離相分”,“海岸”“愛情”“空氣”各代表著什麼?

明確:作者想象緊貼著海浪的物理特性來寫:海浪經過陽光的蒸發會 變成水蒸氣,脫離“海岸”,在文章裡,“海岸”代表著作者的祖國“愛情 ”實際上是作者對祖國的眷念之情,而“空氣”則是使作者遠離祖國的各種因素

2、我生性執拗,急躁;我的情人卻堅忍而有耐心

明確:海浪在不停地翻滾,所以作者說“生性執拗,急躁”,而海岸卻是紋絲不動,所以是“堅忍而有耐心”

3、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縱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

明確:因為愛這個世界,所以就要日夜不停地、清醒地守護著它,讓它更加美好,即使面容憔悴,也在所不惜,所以作者說“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

4、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身的工作

明確:在這首散文詩裡,海浪與詩人的形象已經合為一體,海浪的傾訴已經幻化成為詩人自己的堅定聲音,海浪成了詩人自己的化身,海浪的工作也就成了詩人的工作這最後一句話深化了中心,表達了作者將為祖國終生奮鬥的決心

5、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

明確:雨是從大海中蒸發上空中的,那蒸汽就好象是大海發出的嘆息一般;在空中蒸汽遇冷變為水珠落到田野,那串串水珠就如同是天空的淚水一樣;田野得到了雨水的滋潤,萬物生長,青枝綠葉,繁華似錦,就猶如田野的微笑似的

6、這兩首詩中,作者的想象多數時候是緊貼著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開的請大家理解下列句中所包含的自然特徵

① 我又從海底偷出過多少珍珠,作為向美女麗人的饋贈

自然特徵:波浪泛起的浪花就像珍珠一樣

② 我是顆顆璀璨的珍珠,從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來,於是清晨的女兒把我偷去,

用以鑲嵌綠野大地

自然特徵:雨化作清晨的朝露,點綴在花草之上

六、課堂小結

在《浪之歌》裡,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是世間種種美好事物的守護者 在《雨之歌》裡,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

七、佈置作業

1、課後習題:依照本文,仿寫一首散文詩

2、《伴你學》

有關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寫的。全文共10 個自然段,第1 至4 自然段寫雨來,主要描寫了山雨來得突然,由遠而近的雨聲如無字的歌謠飄然而起;第5 至7 自然段寫雨中,主要著筆于山雨帶來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繪瞭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聲,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綠色;第8 至10 自然段寫雨後,通過對鳥兒啼囀雨珠滴落的聲響描繪,突出了雨後山林的幽靜。

課文語言生動形象,作者善於通過視覺和聽覺所及,發揮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聯想,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山雨的特點。如,將雨來時由遠而近逐漸清晰的聲音比作“無字的歌謠”,將雨至時雨絲飄灑在山林的聲音比作“優雅的小曲”,將雨過時雨珠滴落的聲音比作“一場山雨的餘韻”,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不同時段的山雨所表現出的不同的特點,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韻美,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本文是略讀課文,選編意圖一是感受有聲有色的山雨的韻味,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二是感受文章語言文字的魅力,豐富積累;三是繼續學習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3、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2、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2、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法學法】

調查訪問、查詢資料、記錄整理、朗誦表演、展示詩集

【課前準備】

錄有雨聲以及輕柔舒緩音樂的磁帶或光碟。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上一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訪問了“山裡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這節課,就讓我們隨著下面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揭示課題《山雨》,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讀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請同學們先自由地、放聲地讀讀課文,將好詞佳句用橫線劃下來,多讀幾遍,並將課文讀通讀順。

2、交流同學們自主發現的好詞,集體品讀。

3、這篇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誰來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歸納。(教師板書:雨起、雨中、雨後)

三、學習“雨來”,感知“悄悄”

1、看,山雨來了。請有感情地讀讀第一自然段,山雨初來乍到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練習說話,朗讀品評。

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溼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雲霧,雨,悄悄地來了。

(1 )自由讀這句話,感受雨來時帶來了怎樣的感覺?(悄悄然的、有節奏的……)

(2 )就帶著這種靜悄悄的韻味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這樣悄悄地起來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播放磁帶或光碟),豎耳聽,你似乎聽到了什麼或看見了什麼?

2、那課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樣的一番韻味呢?拿起書,輕聲地讀,體會山林中飄飄灑灑的山雨帶給你的感覺。

3、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韻味?細讀課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觸的話語,將它們劃下來。

4、有側重地交流、品析、朗讀。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1 )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這裡連用兩個“由遠而近”,後面還用了省略號,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帶著體會朗讀。

(2 )在自由讀的基礎上指名讀,並點拔,然後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雨聲裡,山中的每一塊岩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1 )讀一讀這話,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麼地方?

(2 )雨絲是飄飄灑灑的,還會是怎樣的?請換一個疊詞來說說。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用心靈去感受。

教師配樂範讀。。

(3 )帶著遐想朗讀。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雨中的綠色,在畫家的調色盤上是很難調出來的,然而只要見過這水淋淋的綠,便很難忘卻。

(1 )自由讀,感受雨中的綠。

(2 )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五、學習“雨後”,感受韻律

1、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的最後三個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彙報交流,自主朗讀。教師適時點撥。

六、通讀全文,積累背誦

1、分小組輪讀整篇課文,要求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2、自由讀課文;選擇喜歡的段落背誦。

七、拓展

孩子們,如果你們能熱愛身邊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優雅的樂曲。作者趙麗巨集把雨聲比作音樂,散文家朱自清眼裡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點選課件。)

那麼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可以用自己的話寫,也可以摘抄課文中和課外你收集的語句。

(資料)雨下個不停,緊張而又舒緩……、我們在雨水的彈奏中攀緣於茫茫山谷,感覺著上天賜予的無邊旋律,它一會兒如小提琴空曠輕靈,一會兒鐵騎突出,一會兒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雨滴,在傘上清晰地彈奏著,又順著傘緣滴入泥中,有著鳴箏般的樂聲,仔細聽去,耳中似乎並沒有聲音,再聽,又分明翁翁地,遙遠而飄忽,如身邊的霧……

有關教學設計13

【教材簡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視窗,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南面百、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為,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初讀長城介紹紀錄片、國歌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匯入,初讀課文

1、談話匯入,激發興趣看看。

2、據1969年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長城。

二、再讀課文以讀字詞

1、自由讀課文:

圈出生字,認讀生字

2、用“ ”畫出不理解的詞,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它們。

3、重點點撥:

⑴ 字形:

隔 磚 旋

⑵ 字義:

垛口 瞭望 射口

三、練習朗讀課文

要求:

1、準確。

2、通順。

第二課時

一、播放介紹長城的紀錄影片,整體感知

老師激情匯入課題:

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徵,華夏兒女的驕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簡短的紀錄影片把我們帶到長城腳下,使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你能用書中的一句話評價一下長城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板書:

氣魄雄偉

17、長城

偉大奇蹟

二、精讀課文,剖析語言,加深認識

1、出示重點詞句、質疑: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針對這個評價,你能提出哪些關鍵問題供大家學習討論?

(學生提出問題)

2、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⑴ 指名讀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個問題,發表見解。

(引導學生說出長城的長、高、彎、堅固。引導學生細緻讀課文,全面考慮問題,並鼓勵學生從自備資料中選擇相應內容進行補充。)

⑵ 品讀課文,讀出理解:

你能通過朗讀反這種氣勢表達出來嗎?

⑶ 再次觀察文中插圖:

以小導遊的身份,指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氣魄雄偉。

3、烘托高潮,體會情感:

過渡:

長城僅僅中為它的氣魄雄偉就被稱為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嗎?你能用書上一句話概括出其他原因嗎?

(指名說)

⑴ 出示: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邁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⑵ 齊讀:

從這句話裡你想到了什麼,你想說什麼?趕緊和身邊的同學說一說。

(互相交流)

⑶ 班內交流:

指名談談自己的看法、想法。

⑷ 讓我們飽含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再讀這句話。

四、整體把握全文,昇華認識

1、為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指導學生整體認識。)

2、激發自豪之情(播放國歌):

長城,己被寫過了國歌之中,融進了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寶貴的歷史豐碑,閃爍著中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華民族的魂,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讓我們一起來唱響國歌。

3、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說的?有什麼想寫的?

【板書設計】

17、長城

偉大的奇蹟 氣魄雄偉

血汗與智慧

有關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內容要點,體會作者由對衚衕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內蘊。

2.學習作者用平時樸素的語言敘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4.培養學生一種全新思維方式,即善於透過現象看到事物隱含的文化現象。

[教學重點]

1.總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用簡要的語言從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通過對具體的詞語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過對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體會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媒體設計]

北京胡同的相關照片、圖片、投影儀、錄音機、膠片、磁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首先簡要介紹作者及其作品風格,之後以資料的形式讓學生對"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最後以自讀練習的形式,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概括重點,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寫作意圖。

一、導語

同學們,說起衚衕,我們並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視無睹了,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往來於衚衕之中的經驗是有的。但對於衚衕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卻不大注意。北京的衚衕獨具特色,一般人習以為常,有一位作家卻能以獨到的眼光,憑深厚的文化底蘊,審視北京的衚衕,發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蘊,認為衚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汪曾祺的《衚衕文化》。

二、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職大中國文學系。此後,當過教師、編輯等。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使之對社會、對人生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尤其給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對市井民居的熟悉,經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鮮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體感強的油畫,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人難以忘懷。其人有"短篇聖手"之稱,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三、《衚衕文化》概說

汪先生的《衚衕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標題"攝影藝術集《衚衕文化》序。"這是一篇匠心獨運,充分顯示作者個性風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這普普通通的衚衕,從來源到起名分類和這數不清的衚衕中凝聚浸透著獨有的衚衕文化自然融化起來,使我們對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態有了如些生動、深刻的理解,從中也流露出作者對衚衕文化懷舊傷感的感情。

四、有關"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儀)

1.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

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種綜合體。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的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

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辭海》

五、自讀練習

1.北京的衚衕有何特點?(出示圖片或照片或投影儀)

明確:(提示學生用找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的方法尋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寬窄、網路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識極強;從"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計數、物件、行業、人物、形狀等但都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從"寬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階層不同;就"網路"來說,也體現了生活方便、安靜這一特點。

2.衚衕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封閉""滿足""袖手""忍安"。

3.讓學生回答在衚衕文化的眾多特點裡,他喜歡哪一點,不喜歡哪一點,為什麼?

4.作者是如何從"衚衕"裡發現"文化"意蘊的?

明確:作者通過介紹評論北京的衚衕來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從而揭示衚衕文化的豐富內涵。共15個自然段,文章開始從方正的衚衕寫起,寫了衚衕名稱的來源,衚衕的寬窄,衚衕的作用,並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談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說明了衚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接著引用、舉例將其具體化: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文化、居民們似乎都承襲了祖宗安土重遷傳統,蝸舍再破也不捨得"挪窩兒";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獨門獨院,但也講究處街坊,婚喪嫁娶隨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卻也浸透著衚衕文化的特點;由於北京市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易滿足;北京人愛瞧熱鬧,但不愛管閒事;並用事例說明其文化精義是"忍",即所謂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5.作者對衚衕文化的描寫中,包含了什麼感情?

明確:作者對衚衕,對衚衕中的市民生活,對衚衕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懷舊、留意略帶傷感的情感。

6.放錄音:"北京的衚衕在衰敗、沒落……再見吧,衚衕。"思考如下問題:

(1)第一段寫了北京民居房屋殘破,地基柱下沉,拴馬栓,上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頭棋盤供人憑弔,意在說明什麼?"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的隱含義是什麼?

明確:意在說明北京的衚衕在衰敗、沒落。

隱含義是北京的衚衕將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而消失。

(2)作者談到看了照片後人們會產生"懷舊感情"和"傷感"又可說"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確:衚衕文化也將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而日趨消失,這是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的必然。

(3)從"再見吧,衚衕"一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明確:衚衕和衚衕文化將一起隨著商品經濟改革的大潮而逐漸消失,改革之後新思想新文化將會興起。

7.完成思考和練習二。

六、作業

課外閱讀汪曾祺的《金嶽霖先生》一文,進一步體味其語言特色。參見第一冊語文《讀本》第194頁。

有關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琳達一家為了讓盲人重見光明,自願把眼角膜捐贈出來,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敬佩,讓人感動,也教育了周圍的人,所以說他們的這種精神是永不磨滅的。

這篇課文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作者刻畫了兩個讓人終身難忘的形象:善良,樂於助人的父親和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讓人尊敬,讓人懷念。

文中的父親用耐人尋味的話語教育了“我”,影響了小溫迪,使小溫迪為媽媽和外公感到驕傲,“我”也為小溫迪從小就具有愛心而感到驕傲。教學時,以“情”為主題組織教學,採用倒敘的方法,從故事的結尾出發,抓住“驕傲”一詞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父親話語的意思和“我”態度的變化,深入體會“永生”的含義,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學過的一些讀書方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生動細緻的描寫人物語言,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表達方法。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父親捐獻角膜這一舉動的深遠意義,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教學難點:

抓住父親的語言來理解一家人對死後器官捐獻的行為看法的轉變。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及相關事例。

 【教學過程】

一、閱讀資料,匯入新課

1、教師匯入:

《觸控春天》中盲女孩安靜是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她多麼盼望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呀!她的願望能實現嗎?根據你課前收集的資料說說你的看法。

2、補充資料: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下面的資料:

資料一: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角膜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資料二:

目前美國有超過84000多名患者登記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登記等待患者。20xx年僅有30%的等待者獲得了器官移植,而剩餘的70%的等待者必須繼續等待他們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個人會因為無法等到器官移植而喪失生命。

3、看了這兩段資料,你想說什麼嗎?

二、揭示課題,初步感知

1、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角膜捐獻的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板書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想說什麼?

2、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3、自由讀課文,然後說說文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動?

三、熟讀精思,探究文字

1、文中有兩處地方都出現了“驕傲”這個詞,請找出這兩句話,讀一讀。

2、出示這兩句話: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說說誰為誰感到驕傲?為什麼感到驕傲?

3、“我”一開始對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是怎樣的態度?

閱讀第四自然段,重點感受琳達那痛苦、難以接受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

4、是什麼使我改變了態度?學習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

四、投影出示:

⑴ 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⑵ 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你可以給予他人哪些東西?為什麼說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這兩段話之間有什麼關係?

把父親的這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悟。

5、溫迪為媽媽和外公能捐贈眼角膜感到驕傲,實際上也是為他們的什麼感到驕傲?有感情讀讀溫迪說的這句話。

6、“我”為什麼為溫迪感到驕傲?

7、父親離去了,他給人們留下了什麼?課題中的“永生”指的是什麼?

8、父親這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和小溫迪,“我”從原來的不接受到遵從,在到後來的自願捐贈。閱讀原文結尾:(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1、同學們,讀了琳達一家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2、帶著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人物的語言。

六、課外拓展,實踐活動

1、向你身邊的人講述這個故事,並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向他們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2、寫一封倡議書,號召你的小夥伴參與到器官捐獻的事業中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