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片段與課評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8W

xx世紀老人巴金先生寫過這樣的話給一個小女孩: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傑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使我們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使人更好。所以我們讀書,同時發現自己正真正地變得更好。

少年閏土教學片段與課評

我常常問自己:引領清澈的孩子們讀什麼?在問了很多次以後,我得到了答案:要讀名著、經典,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於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造都彙集於其中,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各類學科的名作、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在我們的教材中,也有不少堪稱經典的文章。節選自魯迅先生小說《故鄉》的《少年閏土》就是其中的代表。

1、使孩童親近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這堂課,我的教學目標就是引領學生走進經典,用孩童的心去發現它的美和價值。

魯迅先生的語言是極富個人魅力的,也很有些時代特徵。今天我們讀來會感到陌生,何況與文字對話的是五年級的國小生──一群比文中的主人公我還小的現代孩童呢?

考慮到學生的需要,我這樣將他們引入課堂。

師:少年時代是我們最珍貴的記憶,記憶中有故鄉的事和故鄉的物。首先讓我們通過它們來走近魯迅筆下的《故鄉》。請你來讀一讀那個時代和地方特有的事物:

(祭祀、值年、氈帽、項圈。)

還有這些有趣的小動物的名字,也請你讀一讀。

(猹、獾豬 、稻雞、角雞、刺蝟、鵓鴣、藍背、跳魚兒。)

師:初聽這些名稱,你有怎樣的感想呢?

生:我感到新奇,因為我們生活在城市裡,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名稱。

生:我覺得希奇,很有趣,想去了解它們。

師:文中的我也和你們一樣,在聽到自己的朋友閏土說了這些個事後,兩眼放光了。

在學生饒有興趣的朗讀後,我的提問觸發了他們與名家的心靈對話,彷彿與魯迅先生筆下的我坐在一起,雙手托腮,神思飛揚地聆聽閏土嘴裡吐出的每一個字眼,兩眼放光。

(這樣的神情,與我所製作的課件封面上名畫家程十發先生的畫作如出一轍。)

兩眼放光地讀書,就是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的感性的閱讀方法:以我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

2、用孩童的方式提問:

師:你在哪裡讀出了希奇的味道?

生:我從閏土在雪地裡捕鳥的描述中感覺到了希奇,閏土補鳥的方法很希奇,比我以往所知道的用彈弓、步槍的補鳥的方法都要輕鬆。特別是只一拉三個字是多麼輕鬆,多麼自信啊!

生:我還從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中體會到這種方法的神奇,閏土用這樣的方法竟然可以捕到這麼多各種各樣的鳥,令我驚訝,也令我佩服。

(充滿激情地朗讀。)

生:我從拾貝殼的這一小節也感受到了希奇,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那些貝殼的顏色各異、名稱古怪,多麼奇特呀!

(學生把對於貝殼的新奇感覺,和對海邊生活的想象通過朗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生:我認為最讓人感到希奇的還是閏土在瓜地刺猹的一段了。

(略帶神祕的讀將所有的人帶入了寂靜但充滿故事的瓜地。)

我們那裡是不算偷的這一點與我們家鄉下不同,我們那裡誰要是隨便拿了一隻瓜,主人必定是大喊大叫的。

師:閏土的家鄉真是一個好地方,民風淳樸啊!

生:我覺得閏土的描述實在太生動了,使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朗讀猹出人意料地迎面逃竄的句子。)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猹的逃跑時的樣子,它並不是轉身逃跑,而是衝著閏土跑來,反從他的胯下竄了。這小傢伙真是出人意料的機靈,伶俐啊!

生:我還覺得他使用的工具胡叉也夠奇怪的,生活在城裡的我壓根兒沒見過。

師:這瓜地刺猹的情形多麼讓人神往,我眼前浮現了一幅畫面。

在高漲的情緒中,學生沉入文字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而這樣的品味與思考都是從孩童的視角出發的,用兒童特有的思維方式,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方式進行的,當然能夠從中得到閱讀的愉悅。

師:對於閏土這樣一個渾身充滿泥土氣息的少年,除了他心裡無窮無盡的希奇事之外,他的身上還有哪些不同尋常的地方呢?

(我引導學生在反覆的閱讀過程中去不斷地發現。)

生:我發現閏土的性格也很有意思。(讀句子:不到半天就熟識了。)他的性格很內向,但跟我在一起時就很開朗,和我激烈地討論著(我反問:激烈?生改成:熱烈)彷彿有一種天然的親密感。

生:我還發現他性格中的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讀句子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閏土在掩飾自己沒能刺中猹,並不是自己不伶俐,而是那猹太靈活啦!

生(插嘴):他在找藉口呢!

師:(沒有想到啊!)那正說明了閏土的機靈、能開玩笑。

永遠會帶給你鮮活的驚喜,他們的妙語讓我想到了周作人在《兒童的文學》中說過:人們對於兒童多不能正當地理解,不是將他們當作縮小的成人,便是將他們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近來才知道兒童在生理、心理上,雖然和大人有點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個人是的,他們雖然還小,但卻是完全的個體,他們的'腦袋瓜裡時常會有些我們都沒有的閃光的思想,有時,我敬重我的學生。

生:(朗讀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閏土的長相和衣著也與我不同。他的圓臉是紫色的,我想大概是乾的活太多了

生搶著說:是穿得太少,凍得發紫了。

生:是海邊晒的吧!

生:還有他的穿戴,明晃晃的銀項圈和小氈帽就與我很不相同。他的衣衫單薄,我麼

生(插嘴):綾羅綢緞!

(笑聲。)

師:請我們班最像閏土的周誠來讀一讀這一句話吧。

閱讀的快樂是由發現而起的。從抽絲剝筍式的,層層推進式的發現閱讀中獲取快樂的過程則是閱讀的最高境界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這樣的閱讀是嗜好的讀書。

3、孩童想要的交流:

這堂課最讓我反覆回味的是最後的片段。在完成了口頭說話的練習後,我出示啊!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這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一個難點。

師:同學們討論一下,在想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朗讀)覺得遺憾,我怎麼就不能像閏土一樣在海邊生活和玩耍呢?

師:把這樣的遺憾放進你的朗讀中去。

(生讀。)

生:如果說閏土是東海來的鱉,那麼我就是井底之蛙,東海的鱉向井底的蛙訴說東海里那許多的希奇古怪的事情。

師:井底之蛙的心情是──

眾生:羨慕、嚮往、神往

師:帶著這樣的心情讀。

(生讀。)

生:我讀出的是無奈。我明明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想出去看看,無奈這四角的天空將我框死了。

(讀句子。)

生:但我讀出的是他父母對他的愛,他的父母把他關在家裡是怕他有個三長兩短,要保護他。

師:作為他們的孩子怎樣想呢?

生:我覺得是很可憐的,在還沒有進私塾前,像他這樣的年齡,應該像閏土一樣自由自在地捕小鳥雀、拾貝殼,在瓜地裡刺刺猹(笑聲),但他卻被父母關在四角天空裡,所以我覺得他挺可憐的。

(讀句子。)

(接著他的朗讀。)

師:如果可以的話──

生:──我寧願生活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廣闊的天地間,生活在海邊的沙地上(笑聲)

師(打趣):再搭個小棚子,遮風擋雨。

生:也許我在家裡也有很多的樂趣,但跟閏土相比,這樣的樂趣太渺小了,太不值得一提了。說不定他的父母會因為他的調皮而生氣地說:玩什麼玩,還是到三味書屋裡去讀書吧!哎,所以我對閏土的生活是無比羨慕的。

學生踴躍地要求發言,可是課堂的時間似乎永遠缺少五分鐘,我遺憾地停止了這樣精彩的,極富樂趣的討論和交流。我想經典作品的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這裡有太多可以挖掘的靈魂的深度,同時它們也是語言藝術的典範,具有永恆的魅力。當一個學生在什麼時候,讀什麼作品與經典作家發生心靈的撞擊,產生高峰的體驗,是為數不多的,但只要幾次,甚至是一瞬間的爆發,就會是一次精神的啟蒙。

在下課前,我說:少年朋友間的相處是短暫的,但是記憶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去,多年以後,他們都期待著能夠再次相見。至於相見的情形怎樣呢?希望你讀一讀《故鄉》,再與大家交流。通過有限的課堂向無限的課外閱讀拓展,也能點石成金。也許當他們讀完作品,只有一些朦朧的感覺,,若隱若現的人物身影,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湧動,思緒的感悟,或者某種想象,創作的衝動其實你已經進入了文學的世界。這樣的第一感覺、感悟、湧動、衝動是最可貴和最重要的。教師的示範性分析,無論怎樣精彩,都只能啟發,而不能代替他們自己的閱讀。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他們自己去發現,通過孩童的方式去感受、體驗、想象而內化為他們的精神。一切決定於他們自己。

【評課】

《少年閏土》課文較長,教師能夠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內很好地處理好教材,抓住關鍵,讓學生了解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的獨特形象。

老師在讓學生初步閱讀的基礎上,把點睛之筆落在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這句話上,高度概括了魯迅對少年閏土的認識,在這無窮無盡的希奇事中比較典型的也就是文章中所提及的捕鳥、刺猹、許多海邊的新鮮事。這樣的教學不僅保留了文章的特點,也讓學生了解到江南農村少年的風貌。又讓學生從語言文字著手,品味、咀嚼出魯迅渴望衝破封建束縛的那種強烈的願望,所以朗讀便成為很好的理解體會的手段,口頭表達也成為很好的交流手段,劉老師能夠把各種語文能力綜合起來運用,教學效果很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