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故事7篇(優)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1W

歷史人物故事1

你的決定震動了整個皇宮!當他們看到你驚世的容貌,都愣住不能言語。我的小姐呀,還記得你走入殿堂,滿朝文武的驚詫嗎?還記得元帝看見你時驟然蒼白的臉嗎?你的決定震動了整個長安城!看看那沿街駐足的百姓吧,或者,想想臨行前的那個夜晚,連月亮也深躲在雲後哭泣,不敢相信這樣的事實。你才能說你愛江南水汽氤氳的小橋流水人家,你曾說你夢想騎一匹輕快的馬,打江南而過,讓歡笑融入滾滾的長江水。可是,你出人意料的選擇了乾旱荒蕪的大漠,選擇了漫天黃沙的孤寂得異域生活。

歷史人物故事7篇(優)

你海棠般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傲視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沉思,你桃花般紅綃香斷的淚痕,都在這廣漠中消隱,你的聰明痴迷著漢賦。

歷史人物故事2

魏源是近代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人們常常稱讚他博古通今、造詣精深。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英才。

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魏源15歲在縣試中,認識了小他一歲競爭對手石昌化。主考官發現這兩人年齡雖小,文章都屬上佳。因為難分伯仲,便將他倆同時“拔置前茅,贊為雙璧”。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時參加了“府試”,分別獲得冠軍、亞軍。

魏源能成功,絕對是“梅花香自苦寒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甚至因為在書房裡待得太久,連自己家的僕人都認不出來了。

石昌化在認識魏源後,感到自己的見識與學問與魏源還有一段差距。一心爭強好勝的他開始琢磨,自己該如何縮短差距,趕上魏源呢?

石昌化開始給自己加碼:魏源讀書讀到三更,那我就讀到五更。魏源讀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如此拼命的他沒想到,“梅花沒香苦寒枯”。由於過分刻苦,石昌化患風寒引發癆病,進而嘔血。

身體垮了,學業也就無從繼續,這個早年與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線神童,因為過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參加殿試的.機會,“以病劇而不得與魏同捷”。

魏源不努力,絕對成不了魏源,石昌化過於努力,卻只成為歷史上一個無名小卒。

你知道大樹最高能長多高嗎?科學家說,一棵大樹再怎麼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長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撐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撐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極限,再長一米,甚至哪怕幾釐米,都可能自己壓垮自己,轟然倒塌。其實在人生中,讀書、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卻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極限,尤其不能把別人的高度當成自己一定要達到的高度,否則往往不成功,卻逼苦了自己。

歷史人物故事3

這位在近代中國畫壇享有盛名的藝術大師也是起步晚,基礎差。齊白石小的時候家境很貧困,世代務農,僅在12歲前隨外祖父讀過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種田,什麼活都幹,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掙錢養家。27歲才開始正式學畫畫。這個時候所有人恐怕連他自己也不會想到,日後會成為一代大師,獲得一連串的榮譽。

齊白石什麼時候可以稱的上“成”字不太好說,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時候已經小有名氣,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歲後開始大膽突破自己,轉變畫風后才從此聲名大振。

1949年當選中國文聯委員、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委員。1952年聘為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北京的中國畫研究會主席、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曾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擔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謝世。卒年95歲。

歷史人物故事4

于謙,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生人,官至太子太保,同時身兼我的偶像。

于謙的仕途是一帆風順,四十餘歲就已經是三品的兵部侍郎了,如果他安心過日子,可能能混個尚書退休。可是天不如人願,很快,異族騎兵重振雄風,蒙古鐵騎衝進了關內,圍困了都城北京。這時,大部分官員主張學著宋朝,退到了南都南京,守住半壁江山,于謙卻堅持要守住北京,受到了皇帝的讚賞,被任命為北京最高軍事統帥。在於謙的率領下,蒙古鐵騎又被擊退,被迫回到漠北荒原。

後來,于謙被小人陷害,在刑場被處死。在牢裡,他的附屬們都驚慌失措,有的出錢買通權臣,有的'那聲喊叫,請求面見皇上,有的跌坐在地上,失魂一般一動不動……可他卻是穩如泰山,不但不向小人屈服,還寫下了千古名篇《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最後,英勇就義。

于謙不但文武兼備,不屈不撓,而且還是個大清官。他死後有官員去他家抄家,卻只見滿屋破布,于謙的妻子兒女,僕人隨從全是布衣平民的樣子,身上破爛不堪。官員們不信于謙這樣的大人竟一貧如洗,便探頭探腦地四處張望,最後真讓他們找到了屋後有一個封得嚴實的木屋。官員們大喜過望,開啟門後,裡面竟是皇帝賞給於謙的華麗服裝,尚方寶劍和一些皇族送的古玩器物。官員們不禁慚愧不已,各自離開。

我心目中的于謙就是這樣一個人:智勇雙全,有膽有識,不畏權暴,清廉公正。你喜歡他嗎?

歷史人物故事5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諮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

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隊伍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隊伍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

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歷史人物故事6

1906年,過完17歲的生日之後,帶著他母親和親戚們給他的錢,去他早就嚮往的維也納住兩個月。維也納這座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式的帝都令神迷目眩。他成天在街頭閒逛,興奮地瞻仰附近的巨集偉建築,在博物館、歌劇院、劇場中所看到的景象,使他眼花繚亂、如醉如痴。至少在此刻他已深信不疑,要想在藝術上有所建樹的`話,就必須在維也納求學。於是他千方百計勸說母親同意他到維也納的藝術學院去就讀。1907年夏,母親終於同意他帶著從父親的遺產中提取的可以在維也納生活一年的700克朗,來到維也納參加,以圓他那做畫家的夢。他共參加了2次考試,但均未能通過。

只有四年制中學證書,不能報考建築學院(建築學院要求考生必須是六年制中學畢業)。他沒有給家中寫信,也沒有回家,而是獨自留在維也納,,埋頭讀書,聽聽歌劇或在大街上茫然無主地遊逛。直到10月底,他才返回林茨。這時身患乳癌的母親已氣息奄奄。12月21日,他母親終告不治,離開人世。

母親死後,希特勒面臨著想辦法謀生的問題。他雖完全獨立了,但他並無一技之長,又一向輕視體力勞動,從來沒想靠自己的力量賺一分錢。然而他並不氣餒,仍信心十足,他向親戚告別,宣佈他若不得志,決不回鄉。

1908年2月,希特勒重新回到了維也納。當時的維也納是行將覆滅之前回光返照下的燦爛帝國。但也有住貧民窟、穿破衣服、的窮人。這時的希特勒開始變得富於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他常常為世道的不公和豪門貴戚們所榨取的不義之財而感到憤憤不平。到維也納之後,希特勒根本不去想方設法進建築系,也不想學什麼手藝,或者從事任何正常的職業,相反他倒寧願幹些零活--掃雪、拍打地毯、在車站扛行李。第一年,他主要就靠父親的那點遺產和每月25克朗的孤兒補助金生活,到1909年,父親的遺產用完了,只還有每月25克朗的孤兒費,他完全成了一個流浪漢,夜晚宿在公園的長椅子上或隨便哪家的大門門洞裡,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車室中以廉價食品充飢。

歷史人物故事7

蘇東坡住在岐山下的時候,聽說河陽縣的豬肉味道特別好,就派一個人到河陽縣去買豬。這僕人是個酒鬼,臨出門時,蘇東坡特別叮囑他不要喝酒誤事。

剛開始,僕人做事很小心,一點酒也沒有喝,所以一路還算順利。等到買好了豬,快到家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在路上一邊趕豬,一邊喝酒,最後醉倒在路旁。這樣—來,豬都逃走了。

僕人醒來時,發現豬沒有了,找了很久也沒找著,又不敢空著手回去。只好自己出錢,在岐山附近買了幾頭豬趕回去冒充河陽豬,蘇東坡十分高興,特地發了很多請柬,請了很多客人來吃美味的河陽豬肉。

肉做好後端了上來,蘇東坡說:“河陽的'豬肉特別好吃,這是我叫人專門從河陽買來的。”當時,蘇東坡是朝廷命官,又是有名的文學家,客人們聽他這麼—說,夾起豬肉一嘗,都讚不絕口,說到底是河陽豬肉,真是又香又嫩,肥而不膩。正在這時候,有人來報告說有幾個農夫要見蘇東坡。

“幾位有何貴幹?”見了農夫,蘇東坡問。

“昨天我們在路上撿到幾頭豬,一打聽,才知道是大人府上的,今日特來送還。”

“我的豬?”蘇東坡很驚訝,叫來僕人問怎麼回事。僕人見瞞不過,只好把實情說了。剛才還在拼命誇豬肉的那些客人覺得很沒趣,一個個告辭走了。

哲理點撥:為什麼普通的豬肉經蘇東坡介紹後,就變得格外好吃了呢?原因就是普通人喜歡迷信權威。對於權威,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蔑視;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說話辦事忠於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真正地擁有智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