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蘭河傳》有感集錦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67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呼蘭河傳》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呼蘭河傳》有感集錦15篇

讀《呼蘭河傳》有感1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20世紀80年代的女作家蕭紅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簫紅很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

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情節是: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說:“這季節的玫瑰花真香啊!”而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讀到這裡,我感覺簫紅的童年是非常無憂無慮的,同時也為了自己身在童年而感到高興。是啊,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而另一方面呼蘭河畔的生活,又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麼海龍王啊,什麼叫魂啊,說來說去還就就是為了大泥坑。那裡的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群人,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是一個寂寞的世界。整篇小說沒有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沒有偉大的抗日英雄,也沒有曲折離奇或優美動人的情節,而作者卻將東北的小城鎮裡死氣沉沉,陰鬱灰暗,但簡素荒涼的感覺,確確實實地塑造在讀者的身旁,讓人彷彿在夏天也能感受東北那寂寞的冷。

《呼蘭河傳》裡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也是非常精彩的。

讀《呼蘭河傳》有感2

《呼蘭河傳》是一名已經逝去的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書。蕭紅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裡,寫下了《生死場》《跋涉》《呼蘭河傳》等鉅著。她對童年的美好回憶,也就寫在了《呼蘭河傳》這本書中。

著名作家茅盾評價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由此可見,蕭紅那抒情詩般的意境,無不令人心曠神怡。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蕭紅童年生活的豐富、快樂。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蕭紅小時候與祖父在園子裡栽花拔草的情景。蕭紅的祖父是一個慈愛、和藹可親的老人。蕭紅出生時,她的祖父就已經六十多歲了。蕭紅還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與一般的女孩有著明顯的性格差異。她總會在一家子裡鬧出什麼小笑話來,無不使人哈哈大笑。想到蕭紅童年時候的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樣子,我就不禁羨慕起來,可是又一想,蕭紅小時候那麼自在,可是長大後就不一樣了啊!這個年僅30歲就離開人世的偉大作家,實在令人惋惜。當看到《呼蘭河傳》中蕭紅在祖父的菜園子裡鬧騰的場面,我就想起了我。想起我小時候,在姥姥家菜地裡的趣事……那時,我4歲了。媽媽帶我去姥姥家玩。我看著姥姥家門前的一片菜地,心裡不禁疑惑起來:咦,為什麼這塊菜地裡種的都是雜草呢?又細想了一下,嗯!也許是姥姥和姥爺太忙了,來不及除雜草,所以就耽誤了。我轉了轉眼珠,又想起了一個點子:我為何不自己拔掉這些沒用的雜草呢?一想到拔完後媽媽她們就會獎勵我的情景,我不禁偷偷笑起來。一到中午吃完飯,大家都午睡了,我假裝乖巧地躺在媽媽身邊。

不一會兒,媽媽就睡著了,我便跑向菜地,拿了一把鐮刀,開始剷除雜草。因為我還小,所以幹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沒有力氣了。其實我也沒除多少雜草,就只除了一小排而已。這時,姥爺睡不著,便打算出門逛逛。我看見姥爺,就像看見了什麼似的,馬上衝過去,趾高氣揚地告訴他:“哈哈,姥爺,我幫你拔了雜草呢!”姥爺看見我不睡覺在外面不知道幹什麼,也很好奇,便答應我去看看。本以為姥爺會誇獎我,誰知道姥爺看到後失聲尖叫:“天啊!你個傻孩子幹了些什麼啊?那是韭菜,不是雜草啊!”我一聽,嚇了一跳。還好姥姥比較寬容,無奈地說:“唉,算了吧,小孩子不懂事,有這個勤勞的心就不錯了!”說完,便開始教我認識蔬菜。但是我並不想學,看到外面飛來了一隻很大的白蝴蝶,趁姥姥不注意,就偷偷跑到菜園子裡去捉蝴蝶,還瞎鬧。

被媽媽追回來後,我還是屢教不改,又偷偷跑到別處去了……現在想一想,小時候的我和小時候的蕭紅沒什麼兩樣嘛!《呼蘭河傳》,一個美麗的童年生活,影響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閉上眼睛,靜聽童年的風聲,蕭紅,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童年樂章……

讀《呼蘭河傳》有感3

我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後,覺得鄉村雖然比城市要破舊,但鄉村卻透著一股城市裡沒有的樸實。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描寫小城風情的那部分。這部分蕭紅像繪畫一樣描寫了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娘娘廟會、野臺子戲等風土人情,我覺得鄉村很熱鬧。

現在的大都市都很繁華,有數不清的購物街、美食街,但沒有呼蘭河傳的十字街的鄉村氣息;現在有許多劇院,但仍然沒有野臺子戲的樸實……

鄉村就是這樣,不華麗、不繁華,但是樸實、親切。與大城市比起來,就好像一位小女孩,穿著樸實,但熱情開放,充滿活力,而另一位則珠光寶氣,富裕、高傲、但冷漠。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了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詩《清平樂·村居》。雖然《呼蘭河傳》不是作者想象的,但這兩篇文章卻有一些相似點,它們都寫出了鄉村生活的美好,《清平樂村居》的老夫婦、小兒子是多無憂無慮呀!就像我的阿太,住在農村,沒有金錢的煩惱,沒有壓力,整天晒著太陽,嘴角泛著微笑。

鄉村雖然落後,但他也有自己的美。

讀《呼蘭河傳》有感4

因為喜歡,今天我又一次捧起了蕭紅的《呼蘭河傳》,再一次走進了她別樣的童年生活。

一位解事頗早的小女孩每天在後花園玩玩鬧鬧,抬頭看見黃瓜長長了,便摘下吃了起來,一會兒去追蜻蜓,一會兒又在玩螞蚱。玩膩了,又去給祖父“幫倒忙”了。最後累了,就躺在草地上愜意地睡覺了。偶爾時候,祖父在拔草時,調皮的小蕭紅就在他帽子上插上了各樣的草草花花……

此時,我也不免想到了自己的,我的童年也和蕭紅一樣開心。在快樂的學習中,我結交了許多知心姐妹,一起學習,一起努力。雙休日,我就在田野裡飛奔,漫無目的地跑著,自由著,開心著!我也不知道,就這樣一直跑著跑著,也許是覺得這田野太寬闊了,不跑上一跑太可惜了。有時,採一朵花放在鼻子邊聞一聞,放在眼皮下瞧一瞧,甚至還會放在耳邊聽一聽,它就像是我的一位摯愛的親友,我們彼此親密無間。如果碰到下雨天,又趕上放假,那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或趴在窗邊,呆呆地看著雨,或撐著傘,站在雨裡聽聽雨的音樂,又或者直接飛奔出家門,在雨裡淋一淋,洗去所有煩惱,褪去所有憂愁,盡情釋放我的快樂。

快樂也需要溫習,童年也需要回顧,其實蕭紅的童年雖快樂,但有一些單調,童年只在有限的後花園,後花園裡年年種著一樣的小黃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同樣的蝴蝶,有同樣的螞蚱,有同樣的蜻蜓。那裡堆滿了各種破舊的東西,還有旁邊黑暗而塵封的後房,可這些地方就是她童年記憶中消遣的最好去處了。每天清晨,小蕭紅大聲吟誦這祖父教她的唐詩宋詞,童年就在刻板的時間中消磨著。儘管後花園帶給了她無盡的快樂,但年年重複著這種種快樂,也漸漸變得有些乏味了。

我的童年快樂而多彩,玩膩了舊遊戲,又有了新遊戲,新的熱浪一過,又開始了更時尚的,每天都有新的精彩。如此多姿多彩的童年,有時也讓我不感滿足,真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呼蘭河傳》成了我百看不厭的枕邊書,它讓我享受童年,珍惜快樂。現實告訴我,蕭紅別樣的童年告訴我,我要更懂得珍惜。

讀《呼蘭河傳》有感5

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涼的歌謠,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這是我讀《呼蘭河傳》的最初印象。

《呼蘭河傳》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中國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一部回憶性長篇小說,講述了呼蘭城的小團圓媳婦、二伯、馮歪嘴子等人的遭遇,表現了呼蘭小城人們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

我讀完《呼蘭河傳》,尤為書中三個不同的生活悲劇而唏噓。天真活潑的小團圓媳婦被迷信陋習活活折磨死了,孤苦無依的有二伯遭受欺凌,貧困的磨官馮歪嘴子的不幸。我深切體會到了他們的悲慘生活,對那些弱小者充滿了同情,但我也同樣在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遭遇如此的命運?他們為何不以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命運?那是因為那個時代是如此灰暗,那時人們的思想是如此落後。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時代在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現代。我們有父母的呵護,有老師的關愛,衣食住行都不用擔憂,每天只管好好上學。但有時候我們還覺得生活對自己不公,還經常使性子發脾氣。與小說中小團圓媳婦等人的遭遇相比,我們的所謂不如意實在不算什麼,我們應該為生長在這個時代而慶幸。

讀了《呼蘭河傳》之後,更加激發起我對現在生活的熱愛,更加觸發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6

爸爸幫我買回了必讀書目,老師要求我們必須寫讀後感,可我總愛偷懶不寫。這天,我拿起了《呼蘭河傳》,開始讀。

一開始,我以為“呼蘭河”是一個人的名字,這本書是說呼蘭河的一生。可看過之後,我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呼蘭河”是一個小城的名字,這本書記敘了作者蕭紅在呼蘭河度過的童年。我十分喜歡小團圓媳婦這一章。

呼蘭河的人也太壞了吧?一個好好的、生龍活虎的女孩子,就這樣被弄死了,太可憐了。另外,那些袖手旁觀的人口口聲聲打著“好心人”的口號,只會耍嘴皮子,說的比干得漂亮,要他們去弄這些藥材,全跑了!可憐地小姑娘,還要當眾脫了衣服洗澡,那水燙地能煮雞蛋了,那些沒良心的人,居然全往團圓媳婦頭上澆!如果有人把那麼熱的水往你頭上澆,你能忍受嗎?還有團圓媳婦的婆婆,太沒良心了,自己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團圓媳婦抓來打一頓,自己丟了一根針也把團圓媳婦抓來打一頓,世上居然有這樣沒良心的人!小團圓媳婦最終被他們弄死了。

那兒的風俗也很獨特,跳大神、唱秧歌、野臺子戲、去娘娘廟、老爺廟祭拜,真是好玩極了。我最不喜歡跳大神,那個大神太醜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個瘋子呢!

呼蘭河這個地方令人羨慕,我羨慕它的熱鬧,同時也很佩服蕭紅,她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全部寫了出來。《呼蘭河傳》,我百看不厭!

讀《呼蘭河傳》有感7

前一段時間,經老師介紹,我閱讀了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蕭紅的作品——《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整本書以樸素的語言記敘了小城裡平凡的人和事,在批判傳統作風的同時,更多地表達了作家蕭紅對故鄉深深的愛,對自己童年快樂時光的留戀。

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因此祖父的園子才會帶給她莫大的快樂,莫大的溫暖。在閱讀中,蕭紅和她祖父在一起的溫馨畫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慈祥的祖父和蕭紅一起在後園裡玩,一起栽花種菜,一起唸詩……這些都是蕭紅溫暖的記憶。蕭紅喜歡在祖父的園子裡玩耍,因為她覺得園子裡的一切都是自由的,無論什麼東西都是活的。在這裡,她可以忘記一切不高興的事,讓自己在祖父的關懷和庇護下悠然恣意地成長著。

祖父的園子給蕭紅帶來了快樂,不禁讓我想起了假期回鄉下老家與奶奶相處的時光。我的奶奶,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婦,一輩子呆在偏僻的山溝裡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我與她相處的時光並不多,甚至在語言溝通方面都不順暢。每每回鄉下,奶奶最喜歡帶我去她那引以為豪的菜園子裡逛,用她那濃濃的鄉音向我介紹那些對我而言十分陌生的農作物,還不時的說起了爸爸小時候在這裡玩耍的趣事……雖然我聽的不是太懂,但奶奶那滿足的笑容感染了我,讓我的內心也充滿了快樂。或許,對奶奶而言,這個菜園子就是她心靈的寄託,因為園子裡有許多她和孩子們美好的回憶,讓她不再感到寂寞。

我想,每個人在她短暫的人生中,都有那麼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蕭紅如此,奶奶如此,我們亦是如此。這段美好的時光往往承載著一個人對美好事物、自由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蕭紅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也體驗不到了,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我們也感受不到了,我們唯獨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屬於自己的時光,讓每一天過的充實,讓快樂伴我們成長!

讀《呼蘭河傳》有感8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百感交集。

呼蘭河是一個東北小城,作者蕭紅的童年就是在這兒度過的。這兒有淳樸的鄉情,有四季的美景,還有各類當地的風俗。但是由於當時封建社會的古板保守和城裡居民思想的封建愚昧,因此在書中的字裡行間,雖然沒有作者的特指,但卻無不透露著作者對故鄉人愚昧思想的諷刺。這些迷信的人們真是對待任何事物都執迷不悟。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本該歡笑嬉戲,可卻被這些思想的禁錮活活殘害致死。作為同齡人,我憤怒,作為讀者,我為這個封建社會而感到悲哀,我們不得不說,她也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在她身上,有著被男權中心主義深深殘害的烙印。

面對這種情景,我的思緒不由盪漾開來,一個路邊的乞丐湧入我的大腦。他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無家可歸,而且沒有學歷,但是他卻擁有一個正常人該擁有的四肢健全,五官端正,最重要的是他——年紀也不大。一個人最珍貴的是青春,既然仍未失去所謂的青春,為何不懷著自己的抱負去為美好的明天打拼呢?其實仔細回味生活的“一花一草”,一個人活著並不是由錢財才是最重要的。錢財乃身外之物,人世間還有比其更可貴的親情與友情。也許這個年輕人是為生活的窘境所逼而不得放棄自尊乞討為生,以換取微薄的收入。但是有一點是不可置疑的——愛拼才會贏。也許當今社會中一些人為錢財矇蔽了雙眼,不擇手段地為自己謀利益,也許一些人更喜歡不勞而獲,也許在一些人看來錢財的價值已高過一切,有錢才有權勢,有錢才有尊重。但是我們作為肩負著成為祖國新一代棟樑的使命,我們不能為此矇蔽雙眼,而應辨別事情的是非,就像要極力反對愚昧的思想一樣。

讀《呼蘭河傳》有感9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這本書就是作家蕭紅在生命末期於香港完成的小說《呼蘭河傳》。這本書與往常我看到的書截然不同。整本書,蕭紅都以灰色的筆調描寫了在呼蘭河這座小城中生活的人們,但她卻用輕盈活潑的筆調描寫了自己的童年。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拉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在那裡的的人都像被抽了靈魂的木偶一樣,死板,沒有色彩,他們寧願相信天意,也不願相信事實。只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幹著一樣的工作,過著一樣的生活。整個村莊就像被大塊大塊的烏雲籠罩著,見不到半點陽光。在這個令人忐忑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舊思想、笨方法。但在這個故事中還是有一個人有著豐富的色彩,那就是——蕭紅的爺爺。蕭紅的爺爺是一個樂觀、看得開的人。當蕭紅的爺爺看到蕭紅調皮的惡作劇時,不會一昧的責怪她,而是和蕭紅一起開心地玩起來。

與蕭紅的那個年代比起來,我們比他們不知道幸福多少倍。穿著漂亮的新衣服,玩著嶄新的玩具,破了就把它嫌棄在垃圾桶中,叫爸爸媽媽再買其他的玩具,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遊樂場裡的娛樂設施五花八門,超市裡的物品一應俱全……

翻到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就這樣,《呼蘭河傳》這本書被我看完了,但我的心情還一直沉浸在那一片灰暗之中……

讀《呼蘭河傳》有感10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用樸素、清麗、真摯、感人的語言分別描寫呼蘭河這個小城的風土人情。同時,這本書也對人們的封建傳統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書中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來描寫了一個小團圓媳婦的悲慘經歷,講述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被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害死的悽慘故事。小團圓媳婦剛來的時候才十二歲,這個年齡應該正是健康、活躍的年齡,但是,她的婆婆不停地打她、罵他折磨她,以為這樣會讓小團圓媳婦聽話,但這在作者看來小團圓媳婦連雞都不如,後來小團圓媳婦“病“了,她的婆婆也不帶他去看病,就給他請巫醫驅邪,最後把小團圓媳婦給病死了。這讓我們看到了封建傳統的愚昧和無知。

故事中除了小團圓媳婦,還描寫了作者的祖父。作者用兒童的視角描寫了和祖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比如和祖父一起去園子裡種菜,澆水;比如祖父把小朋友們的草帽藏起來,再有就是祖父教我讀書、認字,給我講故事,讀古詩……除了祖父和小團圓媳婦還有性情古怪的有二伯、老廚子、馮歪嘴子、洋醫生、團圓媳婦婆婆等。還有村子裡的事:小城裡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荷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東二街道的大泥坑害死了馬。說來說去最值得一提就是祖父和蕭紅大園子,那園子裡有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的、黃的、很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色的蝴蝶,全身堵都是金粉,蜻蜓是金色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花兒上跟個毛球似的不動了。祖父每天都在園子裡,蕭紅也在園子裡;他戴頂大草帽,她戴頂大草帽;祖父裁花,她也裁花;祖父撥草,她也撥草;祖父鏟地,她也鏟地。描寫了我與祖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通過這些童年現實生活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的人紿終懷著一種深深的熱愛,讓我對這其中的美好真情、溫暖也滿懷渴望。看到小團園媳婦的死,讓我想到了要珍惜我們的幸福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11

在這幾個星期裡,我讀了《呼蘭河傳》這一本書,它讓我受益匪淺。

這一本《呼蘭河傳》描寫的是著名作家蕭紅的童年生活。在這本書裡,最先提到了一條大街上的一個大坑,常常讓附近的村民受罪,許多動物都掉了進去,拉馬車的也不例外,拉車的馬常常會掉進去,過路的普通人們呢就幫忙去救馬,而那些在一旁紳士們呢就在一旁看熱鬧。如果我當時在場的話,我會恨不得把那些紳士們全都丟到大坑裡,讓他們也感受一下救馬的那些人的痛苦。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蕭紅在她家院子裡與祖父一起快樂地玩,還有在她祖父園子裡幫他祖父幹活的那一章。我從中感受到了蕭紅小時候在她家院子裡與祖父玩的時候的快樂,還有她在她祖父的園子裡幫祖父幹活時的自由自在,一點也不拘束,那是多麼得美好。我是多麼得希望我也能夠擁有像蕭紅那樣快樂、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啊!

民國才女蕭紅的創世之作,用詩一般的意境、含淚的微笑,守護著心靈的家園。《呼蘭河傳》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讀《呼蘭河傳》有感12

今天,我閱讀了蕭紅的一本作品《呼蘭河傳》,著名作家茅盾曾這樣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在小說裡,蕭紅打破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傳統小說模式,以散文手法寫下兒時的難忘記憶。在書裡,蕭紅為整個小城的人情風俗做了傳,為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童年留下了不朽的痕跡。

慢慢地,書中那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彷彿把我引進了20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不停地迴圈著。在這個小村莊裡,到處都顯得那麼荒涼: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彷彿都在一片黑暗之中,不見天日。在這裡,隨處都可看見一樁樁慘劇,而這些慘劇哪些不是因為人們的無知和愚昧而產生的呢?一個個畫面,一個個悲劇無不時的在出現這著。

東二道街上有一個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漿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它淹死過小豬,悶死過小狗小貓,許多動物都葬送在它身上。一次,一位農夫駕著馬車經過這個泥坑。不料,馬車居然反倒了,那車伕從泥坑裡費了不小勁才爬出來,那車伕身上全是泥巴,像是山裡的小毛孩。而這馬呢!十之八九是必死無疑的了。有些好心人看見了前去幫忙,而還有些人呢,則在那邊看熱鬧,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最後馬得救,但是第二天卻有人說馬被淹死了,因為怕這大水坑失去了威嚴,所以胡亂造謠。這真是太愚昧了!

蕭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是為裡面的人物打下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她卻被早早地賣到了人家做童養媳。一個人孤單的生活在這陌生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可是動不動地就要遭受婆婆的打罵。在別人眼裡,這只是為了團圓媳婦跟懂事聽話。沒多久她就匆匆地走了,悄無聲息。而她的家人也很心酸,但是他們心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因為自己折本了。與其說團圓媳婦是被嚇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封建思想給害死的。在這舊時代,不知道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到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這一個個的悲劇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發生了。我認為:男女是平等的,自己的未來應該由自己來掌握,而不是讓別人支配的,相信用自己的雙手開創的未來會更加美好。

然而蕭紅她把自己的童年寫那樣美好、快樂,但其實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也就是祖父的那座菜園子,跟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幾乎沒有變化。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走到哪,哪裡就是一片歡笑,充滿了童真與童趣。而作者蕭紅呢?雖然在祖父的園子裡很快樂,但是卻也很寂寞。所以她要通過這篇回憶性的散文《呼蘭河傳》來重溫自己小時候的那些開心的事,用她那輕盈的手筆寫下了故鄉的種種事蹟。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的心卻還停留在那灰色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迴歸。

讀《呼蘭河傳》有感13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一位叫蕭紅的女作家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以灰色的筆調描述了整本書,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蕭紅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迴圈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裡,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

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豬、雞、鴨。人們有的說拆牆,有的說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裡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裡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裡,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被折磨死了,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覺得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裡,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創造男女平等的世界。

當我翻到最後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情一直沉浸在那一片灰暗中。

讀《呼蘭河傳》有感14

在天氣極為晦暗的日子裡,手捧一本好書,來消磨這不盡如人意的天氣倒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思緒也沉浸在這之中,這呼蘭和城中的寂寞生活與現實的生活顯然成為一種對比。

蕭紅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在她家的大花園裡,承載了太多的故事,有和祖父一起度過的童年,還有那洋溢著的笑聲,初讀時,只知快樂,越往下讀,卻不由得寂寞萬分,讀到祖父與他嬉戲玩耍時,不禁羨慕萬分,羨慕蕭紅趁祖父不注意時在他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的場景,祖父戲謔的說到:“這季節的玫瑰花真香啊!”羨慕這樣的祖孫情,不由得使我想起我那枯燥而又平凡到極致的童年。時光嘩嘩的逝去,那曾經喧鬧的後花園也隨日子飄遠了。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院裡的一切,也許均荒涼了罷,這一切也讓我不能想象了,這寂寞,是永恆的寂寞。

蕭紅的筆觸平淡而又真實。矛盾這樣點評蕭紅道“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一串悽婉的歌謠。”這點平恰到好處,她以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的眼光,清晰的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有那淳樸的風俗,一年中必有的跳大神,趕廟會,唱秧歌,還有那女子們皆重視的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女子們早早的打扮好了,去逛廟會,賣泥人的,哨子的,不倒翁的,線蝴蝶的,使這生活也都鬧騰起來。他的文字,自然而又清新,“黃瓜願意看一個黃花,就開一個黃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無一字不清新脫俗,卻又富有一種孩童所特有的簡單活潑。這是呼蘭河城中人們平淡而又真實的寫照。

呼蘭河畔的故事暗淡而又沉重。平淡的像秋水一樣,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泥坑以及那灰色的社會,善良的人們也拋不開那些舊思想,土辦法,那“灰色的泥坑”使得人們討論了大半年,也有無數人吃了虧,但並未有人去在意,路還是原來的路,我不禁為這裡的人們感到心涼,或許這就是當時安於命運的他們。而小團圓媳婦是當時社會下的犧牲者。在他的豆蔻之年,本該無憂無慮,卻成為了童養媳,這是他的不幸。她拼命地幹活,也仍然時不時遭到美其名曰的“教誨”。跳大神時,眾人的圍觀,當人還活著時,有的只是人類那自私透了的好奇心,而小團圓媳婦快死了時,卻又傳來假惺惺的“關懷”。書中有的只有那個時代的人們有的麻木以及那個時代冰冷的溫度。呼蘭河時代在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悲慘的小團圓媳婦中翻頁。

這本書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城的人們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然而《呼蘭河傳》既無批判也無譴責,反而流露出了一絲些許的幽默和頑皮。

讀完這本書,彷彿搭乘了一班心靈的列車,宛如與蕭紅在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道來這小城中的種種,儘管悽婉,儘管憂鬱,卻仍然美得動人。即使這美有些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然。

讀《呼蘭河傳》有感15

蕭紅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我對女性作家的作品格外喜歡和偏愛。認識蕭紅是在很早很早前的年輕時期。認識與瞭解蕭紅是從介紹與評論她的文章開始的。那時讀了她的故事:她與蕭軍,與端木蕻良的感情生活開始的。只覺作為女性她是那麼幸運,但是從生命角度她又是那麼短暫。

國小課本中有她的《火燒雲》一課,那麼生動、形象、跳脫、有趣的短文。選自呼蘭河傳但是對於這一刻的把握和理解,並自己沒有十分到位。

後來的某一年,在承教五年級上冊時有一篇《祖父的園子》,也是蕭紅的作品,也是出自蕭紅的《呼蘭河傳》。只覺得好,喜歡那句“拍一拍手,彷彿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

喜歡那段“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花,就開一個花,願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作者用靈動詩意的筆觸,描寫了祖父園子。隨著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裡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作者曾稱它為自己的後花園),就像作者說的一樣,“花園裡邊明晃晃的”,“新鮮漂亮”。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因為喜歡,所以急忙找來《呼蘭河傳》讀了起來,我被作者的假家鄉所吸引,當然,也模仿著寫下自己的家鄉,這本《呼蘭河傳》是我那一年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收穫。

這篇自傳體小說,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作者以童年視角講述了我家,及我的童年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寫歡樂及悲苦,打量窮苦人的生活。

蕭紅寫到祖父的園子、我家的粉房子、租戶趕車的胡家、小團圓媳婦、跳大神……她寫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她寫場景逼真自然,貼近生活原型。就連她筆下的家鄉的豆腐、家鄉的火燒雲,都無比的珍貴,活色生香。她家鄉有這樣的一個家長,不過了,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買一塊的呀!

蕭紅寫文章,像一個小女孩串珠子一樣每個珠子都不大,但不同的珠子串到一起,就形成了文脈,行文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來了。不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追憶了往昔,而且也表達出了對溫暖和愛的痴痴追求。因而,在整個《呼蘭河傳》的敘事中,作者一直都將抒情的筆法滲入到敘事文體中,使其敘述模式充滿了散文化的情調。有歡樂、有悲憫、有禮讚,也有覺醒。

旅居他鄉、久病纏綿的蕭紅在《呼蘭河傳》中,用詩一般的語言敘盡了對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懷念之情。同時在這部作品中,洋溢著作者的生命體驗,使蕭紅的文學之歌,像花兒一樣綻放。

呼蘭河——作者生於斯、長於斯的小城,1941年底,蕭紅病危之際要求駱賓基送她北上:蕭紅要回到家鄉去。蕭紅曾計劃寫《呼蘭河傳》的第二部。她對呼蘭河的深沉,刻骨、真摯的愛,至死不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