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合集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美和追求美人類固有的天性,人們欣賞自然的美,創造生活的美。而藝術家們開墾出人類美的藝苑,以自己的才華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態的藝術之花,為人類生活增添無比絢麗的色彩。下面我們就走進蕭紅的呼蘭河世界。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這部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後期的重要作品。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裡,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於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後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裡,這個小小的縣城裡,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村應有的純淨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描寫童年時的愛玩的小菜園: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作者在童年裡的幾乎所有快樂都來自那片菜園。當然在這其中也有我對祖父的無限追思:祖父在菜園裡是我的玩伴,就是祖父不跟我玩,在自顧自地幹活,我也要“捉弄”他。“我”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那菜園,冬天萬物被雪藏,就連那菜園地們也推不開。到了春末夏初,一切都活了起來,萬物復甦。我也開始了新一年的玩耍。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看得簡直讓人透不過氣來!和蕭紅同樣大的一個女孩,就剛12歲。12歲那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卻千里迢迢到這裡當童養媳,因為活潑,凡事大大咧咧,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這樣說,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矩!其實文章中婆婆也說:打其他的東西會造成損失,打那小媳婦沒什麼損失。後來女孩子給他們折磨得快發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憂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儘管那裡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蘭河傳讀後感2

早就知道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看過她的傳記片。前幾天與在濟南上九年級的外甥聊天,他說老師要求讀蕭紅的《呼蘭河傳》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要求寫讀後感與書評。

星期六和兒子到書店,一眼就瞥見了印刷精美的《呼蘭河傳》,毫不猶豫地抽出翻閱。第一章是東北小城呼蘭河的概況,冷的出奇的冬天,賣豆腐的、賣饅頭的、拉車的,還有各種小店,拔牙的、賣火燒的等等。作者彷彿站在空中向小城俯瞰,用冷靜、超然的筆描繪出小城的四季輪迴、生老病死,人物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但小城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同是描繪城市風情,呼蘭河不像《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華,不似《城南舊事》中老北京的婉約,更比不上鄧麗君《小城故事》中的多情,似乎冷颯颯的一股肅殺、一絲無情。

直到爺爺與小蕭紅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冷寂。溫暖的後花園,小女孩頑皮地為爺爺插了滿草帽的鮮花,香噴噴的烤乳豬、烤肥鴨,藏寶洞似的儲藏室,好脾氣的爺爺、潔癖嚴厲的奶奶,小孩子喜歡誰一目瞭然。換位思考,我立即明白了孩子的心理……

眨眼就翻了小半本,蕭紅用力透紙背的筆力讓我瞭解了豐富的東北民俗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娘娘廟大會,還有東二道街上泥濘不堪、無人管理、總是吞沒牲畜的大泥坑,重要的悲劇人物小團圓媳婦還未出場,兒子便提議要走,我遏制住購書的慾望,把書輕輕地放回原處。

星期天依舊下雨,和兒子來到書店再次拿起《呼蘭河傳》,直接看《小團圓媳婦》、《有二伯》等章節。我吃驚了,為那個沒有一點尊嚴、任人擺佈的小童養媳,12歲的女孩子,在惜物如命的婆婆眼裡,不如一隻雞、一條狗、一件傢俱,婆婆認為只有這個媳婦是打不壞、罵不死的。健康活潑的小女孩不多久便病倒了。為了讓她好病,各種土方、偏方、雜方,各路巫婆、神漢、道士紛紛出場,打著“治病”的旗號,花樣百出的摧殘這條生命,其實最有效的藥是“愛”,但沒人給她!最恐怖、最悲催的是那麼大個兒的姑娘被剝光了衣服用開水“燙”澡!眾目睽睽,指指點點,暈過去再潑醒,反反覆覆,滿足了街坊鄰居、方圓數里人們看熱鬧的好奇心,滿足了愚昧人們無知無情的試驗!當晚,她便如風捲落葉,了無痕跡的去了!

在有二伯身上,彷彿窺見了阿Q的影子,也彷彿窺見了魯迅先生冷竣的目光……揭示國民的劣根性,探究生命的意義,蕭紅用年僅31歲的生命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書更瞭解了蕭紅、她的身世、她的傳奇、她的悲苦的一生。

《呼蘭河傳》讓我想到了所居住的小城,小城的人、事、物、景、情,似曾相識,但又大不相同……這就是此書的魅力吧,蕭紅的經歷似乎成了我的,我感到了她所描繪的人生舞臺的各種角色,能夠與她情感相通,悲喜與共……

呼蘭河傳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裡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講了“我”在後園裡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知道,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裡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同的只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而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起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裡有好多公園,裡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非常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裡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裡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裡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裡一起玩,一起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美好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裡。

呼蘭河傳讀後感4

作者以回憶的思緒,將自己兒時生長的家鄉,呼蘭河鎮的人、物、事敘述出來。兒時呼蘭河鎮的生活,對於作者來說,是美好的,是溫暖的。兒時的她,家境富裕,衣食無憂,有爺爺的疼愛和陪伴,家中後院的菜園,家鄉的藍天,晚霞,星星,還有那些沿街小賣、放河燈、唱大戲、跳大神,對於兒時的作者來說,這些對於她的童年來說,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呼蘭河鎮的那些人,有二伯、老廚子、團圓媳婦、馮歪嘴子。。。,對於兒時的作者來說,這些人,也只不過是不同模樣,不同性格的左鄰右舍的大人們。

然而,當作者經過成長、經歷、醒悟之後,再次回憶兒時的家鄉呼蘭河鎮時,作者努力以一種平淡的語氣敘述,雖不願擊碎那兒時的美好回憶,但內心卻充滿了,憐憫、憤懣、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作者生於1911年,病逝於1942年。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處於混亂的時期,軍閥混戰,列強侵略,時局動盪不安。

通過讀《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們從書中能獲得些什麼?對我們的人生又有什麼啟迪和意義呢?我們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通過讀此書,能瞭解中國的歷史,在那個時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呼蘭河鎮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那裡的人們雖沒有遭受戰亂、動盪之苦,人們卻過著在封建制度下的一種落後、貧窮、愚昧,安於現狀的生活。

通過對團圓媳婦遭遇,悲慘命運的敘說,充分表達了封建社會之下,人們的愚昧,無知,固執,狠毒,激發了讀者對團圓媳婦的婆婆的憤恨,以及對周遭人的麻不不仁的悲哀。通過對有二伯人物性格及行為的敘說,有二伯對東家,應該是付出畢生的辛勞和忠心,但始終仍是一個下等人的待遇,得不到尊重和善待,孤獨一生。從另一側反應出,地主階級對人的剝削,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社會階層觀念。通過對這些典型人物命運的敘說,能夠喚起讀者的良知,讓我們決心要徹底根除掉愚昧無知的封建思想,摒棄陋習,要積極上進,滿懷善良,不斷進取和進步,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身邊更多的人。

在那樣的歷史環境的背景下,作者充滿了悲哀、無奈、悽苦,她想喚起人們的良知,她想改變當時的.現狀,作者仍以平淡的語調,敘說了馮歪嘴子的生活,馮歪嘴子雖然也貧窮、卑微,但他是用自己的辛苦勞作而自食其力,不畏世俗偏見而謀取自己的幸福,敢於擔當。在妻子死去,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後,當人們都認為他會垮掉,都等著看他的慘狀的時候,而馮歪嘴子卻樂觀的,堅強的支撐下來,作者正是希望,以馮歪嘴子的行動和行為,給那些甘願落後、貧窮、愚昧,安於現狀的人們,一記重重的耳光,讓人們覺醒。

作者對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當她把它記在那裡時,也便抹去了最後的悲傷。

呼蘭河傳讀後感5

因為孩子的課本上“火燒雲”和“祖父的菜園”兩篇清麗、優美的散文,一定要找來原著《呼蘭河傳》看看。

讀了才發現,整部作品與入選課文的文章有著很不一樣的感覺。整部的小說,或者不能夠稱其為小說,看後心中就不覺響起了林憶蓮的那首《灰色》——灰色的天際,灰色的滑翔翼,灰色的天使——所有的東西都是灰色的。那座小城,那些街道,那些跳大神,那些搭臺唱戲趕廟會,還有城裡的那些人,冬天換上棉襖,夏天晚飯後看看雲彩,無一不是平平淡淡,都沒有什麼亮色可言。大概就像那條呼蘭河吧,灰色的河水日日夜夜平靜的流過,波瀾不驚,也沒有什麼懸念和高潮。

當然讓人心情灰暗的主要是那些愚昧的人們。小團圓媳婦,一個“黑乎乎的”、“樂呵呵的”高個子的12歲的小姑娘,在成為團圓媳婦後,很短的時間裡就被婆婆殘忍傷害致死。而在婆婆看來自己沒有哪裡做的不對,儘管“我是打了她……我是把她吊在房樑上……我是用烙鐵燙了她的腳心……”但她自認為這些不是殘忍傷害,甚至於在小姑娘被折磨、被嚇得得病後,請來跳大神的為女孩“走馬”,洗開水澡,看做是自己仁至義盡,對小姑娘好。讀到這裡,就讓人心裡著實的發堵。可能這就是那時的真實生活,讓我們可以想象,卻難以理解。

然而整部書看完還是充滿著童真和樂趣的,就像灰色的河水在陽光下泛起的一些彩色的浪花。除了入選課本的兩篇外,小蕭紅跟著祖父學唐詩的片段同樣讓人忍俊不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很是喜歡這首詩的小蕭紅一直認為是兩個好吃的“黃梨”,直到明白了是兩隻小鳥,也就不再認為這是一首好詩了。還有祖父把掉進泥坑淹死的小豬、鴨子給小蕭紅抹了泥燒著吃,為了能夠經常吃到燒豬仔、燒鴨,小傢伙看到有小豬或小鴨子經過就硬往水坑裡趕,因為要“掉坑燒吃”。

小姑娘給祖父草帽上戴花的畫面也是溫馨而甜美的。小姑娘心血來潮採了一大堆的月季花,沒地方處置就插到祖父的帽子上,毫無察覺的爺爺只聞到濃郁的花香,讀後感就口中唸唸有詞:今年的雨水好,我家的月季花香味大。直到回到家中大夥看到哈啊哈大笑,爺爺才明白。但爺爺也只是笑,沒有一絲責怪。這些彩色的浪花都是作者和爺爺在一起時的趣事。爺爺那麼的愛孫女,孫女也是那麼的愛爺爺。這祖孫倆的“後院趣事”成為我愛上這部書的理由。

平靜、平淡、平實,卻也有童真、童趣和童眼看世界的新奇。簡單翻閱了作家蕭紅的短暫一生,似乎乏善可陳。但不妨礙作品的可讀性。《呼蘭河傳》,值得一看。

呼蘭河傳讀後感6

手捧《呼蘭河傳》,坐在房間裡,陶醉在故事中。

這本書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東北呼蘭河畔一個小縣城裡所發生的一個個故事。這本書是蕭紅寫的,寫的淳樸,易懂。她在最後一章《尾聲》裡寫道:"以上我所寫的並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裡了。"雖然幽美的事情確實不多,但還是被我找到了幾件,讓我記憶猶新。

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幹什麼。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邊插著一邊笑,當我聽到祖父說:"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麼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來。從這段話裡可以體現出作者蕭紅小時候是一個比較頑皮的小孩,會和祖父開開玩笑,沒有什麼煩惱。但是,如果仔細讀《呼蘭河傳》的話,就可以發現,其實,蕭紅家中的後花園就是她小時候最好、最開心的玩樂之地了。比起現在,我們的玩樂之地,蕭紅家的後花園就顯得十分渺小了。

到後來:那滿頭紅通通的花朵,一進來祖母就看見了。她看見什麼也沒說,就大笑了起來。父親母親也笑了起來,而以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著滾笑。祖父把帽子摘下來一看,原來那玫瑰的香並不是因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緣故,而是那花就頂在他的頭上。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鐘還停不住,過一會一想起來,又笑了。

蕭紅,耍了祖父一把,她為自己在祖父帽子上的完美傑作而感到得意,她在書中多次寫到自己的童年是寂寞的,可見這樣的開懷大笑有多麼難得呀。

我認為最悲慘的事就是在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這是在書裡第一章出現的一個鏡頭。泥潭有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都會遭受到災難,泥潭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泥潭裡。人們有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但沒有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我為此而感慨:那些是多麼愚昧的村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裡只有順應社會,順應天意,認為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就是他們的悲哀!

《呼蘭河傳》裡有一個人物——年僅12歲的團圓媳婦,剛來時她是那樣的健康、活潑。她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這樣陌生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有一天,團圓媳婦要當眾洗澡,要說洗澡,還不如稱為燙澡。裡面有一句形容團圓媳婦的話:小團圓媳婦當晚被熱水燙了三次,燙一次,昏一次。

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一個12歲的小孩能承受的住嗎?終於,小團圓媳婦被村民折磨死了。

《呼蘭河傳》,女作家蕭紅寂寞童年的一曲輓歌,呼蘭河畔的一束風俗畫。

呼蘭河傳讀後感7

蕭紅那時只是一個孩子,有著短短的頭髮,總是在陌生和驚恐的認識整個世界,小時候她經歷了他人的死亡,和困惑,她保守著自己的價值觀天真的以為世界的一切都是自己看到的。如今小紅在成人後,帶著懷念和思念,來回憶這一切的,翻開呼蘭河傳,眼前出現了那個二十世紀的那位孩子有關發生的人和事,馮柺子,有二伯,備受折磨卻依然樂觀地團圓媳婦,他們在呼蘭河這個小地方備受苦難,卻依然堅持快樂的的仰望。

這本語言樸實的書,文字就像孩子稚嫩的童聲,不加一絲一毫修飾,就像把自己心裡話說出來一樣,平白的語言蘊含了無數的場景,我好像墜入了長河,回到了蕭紅的童年。蕭紅的家是荒涼的,但她也感到了人間的溫暖,帶給他快樂的是她那七十多歲,已經年老身體卻依然壯實的老小子祖父,祖父帶他種花,種白菜,還給它教詩,在她尚未播種的心田裡種下溫暖和關懷。祖父是這樣,但是她那同樣年老的祖母和和祖父的性格截然不同,他是典型的從舊社會走出來的,祖母總是對蕭紅惡言相對,當他和祖母玩的時候,祖母卻狠心的那紙砸他手指,所以童年的她對祖母毫不喜歡,當祖母去世時,蕭紅也不是特別關心,也許長大後會對自己童年產生後悔,但童年的小紅顯然沒有這樣做。

除了祖父和祖母外,有二伯就是一個很奇怪的人,說他奇怪吧,總是一個正常人,但是不奇怪的話,有二伯喜歡和大黃狗說話,和天空的雀鳥說話,他挺喜歡蕭紅,卻又不善於表露,有二伯也喜歡偷東西,當被發現時,總央求他,可在生活中有二伯對小紅並不好,小紅也對有二伯這個人迷惑不解,長大的小紅,對有二伯留下了懷念。

馮柺子是蕭家大院租憑人家中的一戶,他一拉磨字為生,當自己的妻子去世時,他獨自承擔了撫養孩子的的任務,他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從來沒有煩惱,至少在表面上。

最可憐的就是團員小媳婦,聽他的婆婆說,小媳婦是從很遠的地方買過來的,花了幾吊銀子。初來到胡家,就一口氣吃了三碗飯,滿園子的人都議論紛紛,可是小紅卻和小媳婦非常合得來,從在他初來打水的時候,和他說上幾句話。可是漸漸地,小媳婦的腳上多出了幾個又大又紅的疤,這都是他的婆婆用鐵烙出來的,但他還是很樂觀,小紅長湊到小媳婦一旁,和他小聲的說話,他們本可以成為朋友的,蕭紅卻在大人們的口中聽到了小媳婦病死的訊息。原因是這樣的,小媳婦常常捱打,到了最後竟在半夜哭起來了,封建和迷信害了她,又是拿開水燙又是抽貼,原本大大咧咧,快樂的小媳婦就這樣死了。小紅很是悲傷。我猜,成年後的蕭紅寫這本書就是為了紀念她吧。

除了這幾位,呼蘭河傳還有幾個讓人樂得發笑的地方,比如,街上的大泥塘子,自古以來就沒有然人好受過,每年發大水的季節,行人都要和猴子學,在牆頭盪來盪去,才能過,竹馬成天爹在泥塘裡,都是路人把這些牲口救上去。呼蘭河雖是一個小地方,但他的樂趣卻很多。

在這幾位人中,我每個都很喜歡,他們都是對命運作鬥爭的好手,沒有抱怨,沒有哀嘆,只有對樂觀的支援

呼蘭河傳讀後感8

閱讀時長約一個月的《呼蘭河傳》終於結束了。我將它歸類於我的20xx年讀書記錄中,它是我20xx年讀的最後一本書。我本來準備20xx年讀50部書,我高估了我的閱讀能力,不過神奇的是我20xx年的讀書記錄居然和20xx年的讀書記錄一樣,都是32部。不甘,但是覺得很奇妙。今天在小紅書上刷到別人在客廳做了一面書牆,真的很心動,以後一定也要做一面書牆。

下面開始《呼蘭河傳》的讀後感,只寫自己在讀的時候產生的想法。

第一章都是在描寫呼蘭河的風土人情,我在看的津津有味的同時,突然發現,這些場景其實都很無聊呀,為什麼我還能看的下去呢?大概是作者文筆太好了吧,將原本無聊的東西寫的溫柔又有意思且不乏通透犀利。我最喜歡娘娘廟塑像的描寫,將塑像背後隱藏的人的思想分析的淋漓盡致。“溫順也不是怎樣優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結果。甚或是招打的緣由”。

拴車的那家乍一看還以為是母慈子孝、兄弟和睦的良善之家,結果在團圓媳婦來了之後都暴露出魔鬼的一面,竟將一個好好的孩子無所不用其極的折磨致死,真可怕,我都懷疑從前的和睦是不是真的。

馮歪嘴子有了老婆有了兒子,別人都在議論他要怎樣生活,能不能活得下去,有嘲笑他們一家的,有同情他們一家的,我看到這裡的時候都覺得這日子過不下去了,但是馮歪嘴子沒有將他們的話放在心上,依然過著自己的生活,結果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並且老婆肚子裡懷了二胎,從前嘲笑他家的人也漸漸的對他們尊重起來。後來老婆難產死掉,留下尚在幼年的大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兒子,原本正在幸福的一家突然遭逢大難,鄰居們又開始揣測馮歪嘴子還能不能活下去,但是馮歪嘴子還是沒有讓別人的話打擾到自己的生活,他還要繼續活下去,他會為大兒子的懂事感動,也會為小兒子的長大變化重燃生活的希望,無論在別人眼裡他們的生活多麼的困苦,絕望,他始終都在過著自己的生活。這個故事使我震撼,有被啟發到,生活是自己的,不要讓別人的言語影響到自己的判斷。保持初心,向著目標走下去。

至此呼倫河傳完,講風土人情,講自己的故事,講鄰居的故事。我原本以為回憶都是溫情且善良的,但是正如每一小節的開頭那樣“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我讀出了荒涼,愚昧,還有一點點的有趣。讀出了主人公靈活的頭腦,明亮的眼睛,自由的靈魂,可愛的童年。她讓有大伯不要看她小而哄騙她,在這件事情中,我發覺主人公實在有著堅實的靈魂,清晰的頭腦,我很受啟發,以後的時光裡時常提醒自己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一個獨當一面的成年人。人可以通過去到空間上更廣闊的世界或者精神上更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

呼蘭河傳讀後感9

童年是一首憂鬱的詩文,赤誠卻不明媚,美麗而不美好,有時甚至是善於見人的,卻讓人流連忘返。

我喜歡圖書館,享受在書海中穿梭的感覺,也喜歡在寧靜的下午獨自一人看書。記得有人說過:能讀書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有《呼蘭河傳》的陪伴,我是幸福而充實的。

書中的小村莊一年似乎都籠罩在蕭條又黯淡的氣氛中。一年四季,春秋往復。時間像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毫無目的的向前執行著,在灰色的迴圈中不斷帶走人和事。小村莊裡的人封建,迂腐,這算不算時代遺留的悲哀?面對書中終年碌碌無為的他們,我們是該哭還是該笑。

舊社會的悲劇太多,遠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小團圓媳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個小童養媳,只有十二歲。十二歲的年紀,本該在家人的呵護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她卻以一個童養媳的身份,過早地操持起了家務。就算她任勞任怨的幹活,也會遭到婆婆無情的打罵。終於,她不堪重負,在生命之花還未來得及綻放時,匆匆的離開了人世間。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來,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是那個時代人們的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日子依然平平淡淡,灰色的小城,灰色的天空。在我眼前,我看到的只是一個灰色的時代。動盪時期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封建思想。因為這些百害而無一利的思想,人們讓一起又一起的悲劇發生。可笑的是,他們信天信地,信神信鬼,也不願相信事實。當時中國的舊照,縮影。人們以為人死後,會到陰間裡去。人們就得做這麼一套:陰間裡怕是會餓著,會凍著,會累著。就得為他們燒紙錢,燒紙衣,燒紙車。人們請龍王,供香,燒紙,人們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呼蘭河更像一幅寫真照片,人們也是典型的小市民,刻薄冷漠,迂腐封建,蕭紅用她的筆,描寫出了一個喧鬧而又寂寞的呼蘭城。

蕭紅是一個好作家,她應該快快樂樂的生活著,她用訴說的方式,講述了一件又一件塵封已久的往事。在她的筆下童年是快樂的,是和快樂如影隨形的,但又是寂寞的。童年的天堂是那個大花園,花園裡有她和她的祖父的回憶以及一些花花草草。每個人的童年,其實是一個隔絕了世俗,戰爭,煩惱的純淨花園。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它是午夜花園——那個易碎的夢。在夜晚的十二點,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憂傷,成人後的迷惘,撲朔迷離。

《呼蘭河傳》講述了太多太多,我無法一個一個的寫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個回憶錄,作者在回憶往事。而在她往事中,我看到的是我的往事。

《呼蘭河傳》是“一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中國故事千千萬,精妙絕倫每一篇。是啊,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從神斧開天闢地,到1949年開國大典,流傳著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今

在呼蘭河這個地方,街道是灰的,房屋是灰的,草地也是灰的,人生更是灰的,一切都是灰的。整個社會沒有半點色彩……那裡的人們為了活著而活著,有時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著。

我們的主人公蕭紅就出生在這麼一個灰暗的地方。

整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最氣憤的一段,那就是小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12歲的年齡本該是健康活潑,無憂無慮,而他卻過早早的被賣作了童養媳,失去了家人的呵護與疼愛,已經足夠可憐,可做了團圓媳婦,他又拼命的幹活,忍受家婆的無端打罵。他們該死的婆婆打碎了一隻碗,就要把小團圓媳婦拉過來打一頓。它跌了一個筋斗,把單褲膝蓋的地方磕了一個洞,也要把小團圓媳婦打一頓,總之他一不順心就要打小團圓媳婦,這誰受得了。這三個打一頓,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婆婆的蠻橫無理。更讓人氣憤的是,他自己的兒子捨不得打,打大貓,她怕把貓打丟了,打狗,他怕沒有人給她看門,打豬,她怕把豬打瘦了。在婆婆的眼裡,唯獨打小團圓媳婦是一點毛病沒有,他又跑不掉,也不會丟,也不會下蛋,也不像豬,打掉一兩斤肉也不要緊,反正也不過秤。捱打了,他晚上就瘋狂的叫,說是要回家,婆婆一聽見回家兩字就不舒服,請了個圓夢的那個圓夢的說回家是回地獄18層的意思,婆婆害怕的呀,請了好幾位大神來跳舞,都成效甚微,最後竟把小團圓媳婦用開水燙死了,因為大神說這樣可以保全家人平安。這一段我看出了呼蘭河人的封建和迷信,小團圓媳婦喊著要回家,那是因為他害怕在這裡的生活,想回到他原來溫暖的家。那婆婆連字面意思都不想,直接想到地獄閻王,還請大神跳舞,看到這我的冷汗都出來,真慶幸自己沒在呼蘭那個地方。

呼蘭河要說光鮮亮麗的地方,只有蕭紅祖父的後花園才是富有自由生機的,那也是蕭紅在呼蘭河唯一喜歡的地方。這個後花園是當時最大,差不多和我們的操場一樣大。裡面什麼都有,花草、瓜果、樹木、昆蟲多級了。那裡面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那顆大榆樹,他站在園子的西北角。來了風,那榆樹先叫,來了雨,那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大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他閃爍的和沙灘上的貝殼一樣。那時候的小蕭紅還不認五穀,指著狗尾巴草說是稻穀,他的祖父哈哈大笑隨後就耐心地和他講,稻穀是有針的,狗尾草沒有,只是毛茸茸的。小蕭紅也不認真聽,只是胡亂承認就罷了,然後就追蝴蝶吃黃瓜,玩累了就把草帽往臉上一蓋,不用一兩分鐘就睡著了。在那裡到處都是自由的,黃瓜想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想開幾朵就開幾朵花,若一個也不想接一個也不想開也沒有人管它。從這一段中,我體會到肖紅祖父的園子是充滿生機自由的,是美麗的,是慈祥和藹的。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涼的歌謠。但願現在的人們可以不信邪不封建,我相信只要人人心懷一顆愛心,人間處處灑滿愛,人間處處都是那美麗的後花園。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每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家鄉,在他/她們的心中,自己的家鄉是最美的。

家鄉也會帶給他們很多回憶。我前幾天看了一本書,名叫《呼蘭河傳》,書的作者是蕭紅。

蕭紅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於1942年逝世。她原名張乃瑩,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也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場》《呼蘭河傳》《馬伯樂》......

這本書先講了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及習俗,如跳大神、放河燈、逛娘娘廟等等,她還介紹了一些我們現在見不到的那些非常有意思的街市鋪子,如當鋪、豆腐店、扎彩鋪等等,通過這些鋪墊讓我們能似乎看到了一幅舊社會東北農村的鄉土畫卷。然後就講了蕭紅和她的爺爺之間發生的故事,有在菜園子裡的(語文書中有一課“祖父的園子”就是從這節選的),非常有趣。接著她講了幾個悽慘的人物故事,讀起來又讓人很悲憤。

據說跳大神可以治病,主角有大神和二神,大半是在天黑跳的;放河燈是為了超度餓鬼的,在那天會有很多鬼被放出來,這是給它們一個轉世投胎的機會;在看野臺子戲時,一個家中往往是三姨二姑全都聚了起來,互贈禮品,有時如果臺下出了熱鬧,就沒有多少人看戲了;四月十八逛廟,總有幾個警察等著收走丟的孩子,老爺廟裡的泥像威風凜凜,娘娘廟裡的泥像卻近似普通人......可見那時候的人們有多麼迷信,而這些鄉土習俗現在基本都見不到了。

蕭紅的爺爺非常疼愛她,當時的封建社會重男輕女,蕭紅的奶奶還用針扎過她,所以蕭紅很討厭她的奶奶。在菜園子中,爺爺做什麼,蕭紅就跟著做什麼,她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假小子各種調皮搗亂,但爺爺一如既往的愛護她;爺爺還經常教蕭紅讀詩,並告訴她每首詩的意思。在半夜裡當蕭紅被團圓媳婦的哭聲嚇著的時候,爺爺哄她、安慰她,告訴她這不是哭聲......爺爺最後還是離開了她,唯一把她當成寶貝一樣的人也走了。

還有可憐的團圓媳婦,剛12歲就成了童養媳,她天真、懂事又能幹,但她在婆家生活得並不幸福,她的婆婆總是打她、罵她、羞辱她,在她腳心上燙出痕跡,還說她沒規矩。後來團圓媳婦害怕了,在半夜裡喊著要回孃家,就被打得更狠了,然後就一病不起了。她的婆婆用了各種“妙計”,與其說是妙計,不如說是毒計,她們把團圓媳婦當眾扒光,放到開水裡“洗澡”,幾次都差點死過去。最後團圓媳婦被她們活活折騰死了。這些愚昧又狠心的人看的我咬牙切齒,團圓媳婦和我一般大,但她卻不幸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裡,是迷信的舊習俗害死了她,是那些麻木、冷漠的人們害死了她,想想都覺得太可悲了!

這本書我看時一會被逗得呵呵笑,一會因書中人悲慘的生活而感到傷心不已,最後又因為自己擁有現在這樣幸福自在的生活而慶幸不已,這是一本讓人感慨的好書,強烈推薦給大家。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在這個寒假中,我有幸閱讀到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不愧是名家的大作,這部作品雖然只是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來表達她對舊中國扭曲人性的社會現實的譴責。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到蕭紅童年所生活的小鎮,來一探究竟《呼蘭河傳》與傳統的回憶性質作品有些不一樣,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線,全書雖分為各章,但又像描述一個整體。

本文從一個大泥坑寫起,這坑中常有動物和小孩喪命,可是當時的民眾都在以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看熱鬧般的圍觀。儘管把這個坑填平並不難,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一把力。這正體現出了愚昧舊中國公民的冷漠態度。殊不知只要不細心。下一個喪命的就可能是他自我!

在小城中舉行盛舉的日子同樣熱鬧。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體現出人民的日常休閒活動多種多樣。在本作中描述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個慈祥又溫暖的老人,在那裡不得不說下作者的童年,母親早逝,父親生性暴躁,僅有在祖父那裡作者才能得到溫暖和歡樂。作者十分喜歡祖父,他交給作者讀詩,還帶她去後花園裡玩,祖孫倆相伴,十分歡樂。

又是一章,這章是描述幾家鄰居,有餵豬的,有開粉坊的,他們在一齊工作,一齊唱歌。那裡不得不說粉坊旁的一個小偏房,裡面住著趕大車的胡家,胡家養了一個童養媳,她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挺樂觀的,可胡家偏偏愛面子,想維持自我的威嚴,總是沒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讓小姑娘用滾燙的開水洗澡,被燙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徹底了離開了人世。可惡的舊社會!

又有一部分是描述個人的,一個親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歡與石頭,動物等物談話,他雖性情古怪,但卻是個漢子,多虧有了他,在日俄戰爭時多虧有二叔在,才守住了這個脆弱的家,他最怕人罵他"絕後",只要聽到有人這樣罵他,就會悲痛的大哭。還有那個拉磨的人叫馮歪嘴子,他會拉磨,還會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極為不易,可是鄰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詆譭王大姐馮歪嘴子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過了兩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因難產死去,馮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僅有在兒子身上,他不在絕望,看到了期望。

故事講到那裡,我們已經能夠看到作者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表達出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借矛盾的話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種"孤寂與苦悶"的情懷,其實也能夠從這一角度予以理解。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也許你會說呼蘭河落後閉塞,但中國的自然鄉村都是在偏僻遙遠的地方;也許你會說呼蘭河的人們迂腐麻木不仁,但這的的確確是一些鄉村的寫照。也許這便是鄉土文學吸引人之處:貼近生活,貼近的是那樣完美以至於小說中的虛構你也不會辨認出來。

呼蘭河東二道街的大泥坑,雖然嚴重的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但沒人提出來要把大坑填上。是的,人們的無動於衷,甚至於嘲笑反映出他們的麻木不仁。但是,在我的記憶中,我姥爺家後面有一大塊空曠的地,其中的大概一半用來種苞米,可另一半卻始終無法利用,其原因就是那一片地上有好幾個大坑。小時的我還經常去其中最大的一個坑去撈魚,直到我國小三四年級也就是20xx年左右那些坑才被填平。可想而知,當時的人們思想沒有現在先進,工具沒有現在那麼功能強大,怎麼會輕易就把坑填平?同時這個大坑不也象徵著呼蘭河人民所經歷的種種苦難嗎?他們掉入“坑”中,只能自己或在別人的幫助下盡力爬上來,倘若自己無能、也沒人幫忙,那隻能想夜間的“動物”一樣,湮沒在苦難之中而無人知曉。對於呼蘭河城中的百姓來說,生活就宛若那條泥濘曲折的道路,遠處即使是春意盎然的風景,唯一能做的卻是對付腳下的泥濘。這正是鄉土中普通人生活的寫照。

這本書中最溫馨的莫過於作者描寫和祖父生活的那一章了。縱觀蕭紅的一生,恐怕只有童年這短暫的時間是快樂的吧。作者寫出了童年的天真頑皮,更突出了祖父的高大形象。雖然生活艱辛,但兒童就可以無憂無慮,天真快活,根本沒有什麼補習班作業之類的事來打擾童年的美麗,而且還有那麼可愛體貼的祖父照顧。這與我的童年生活如出一轍,只不過我爺爺家沒有後花園,而是在樓前有一大片草地和樹林。草地上承載了我太多的歡樂:夏天就去捉螳螂、螞蚱、蚯蚓、蛐蛐,到了秋天側彈玻璃球,冬天就玩雪或者冰溜子。沐浴在微風之中,享受著太陽的溫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這就是鄉土帶給兒童的歡樂。

鄉土的生活是艱辛的。有二伯的生活充滿了辛苦,正是這變幻無常的生活造就了有二伯古怪的性格。有二伯喜歡被人叫做有二爺,一聽到小孩子叫他有子便會大怒。雖然自己一貧如洗,但自己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可他雖然操勞一生,但也剛剛果腹,連孩子們都嘲笑他,最終只能淪落到偷東西,這分明是命運的捉弄,他又有什麼辦法呢?生命就宛如蜿蜒的合適,總要衝開苦難的包圍,固執的流向遠方——即使是想象中的遠方。他想通過跳井上吊來衝破包圍,可“他還是活著”,只能肩負著人間的苦難,勉強的活在世上。

到了後面的馮歪嘴子和王大姑娘,雖然這是一場悲劇,但其中也有動人的色彩。雖然王大姑娘死了,但馮歪嘴子堅強的活了下去,養他的兩個兒子,給兒子帶回去水果、肉等。生活是艱辛的,可越是這樣越要頑強的生活,只因為有親情的呵護。這也許就是當時人們生活中的一線光明吧,這也就是鄉土的溫暖。

童年中的那塊最真實的鄉土,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牢牢的印在腦海之中了。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今日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裡講了好多“我”和祖父趣味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記得有一段異常趣味,講了“我”在後園裡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愛我。

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一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僅有脆弱和枯槁。那裡的人是如此的冷漠,應對他們好比應對一堵厚牆。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蕭紅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邊的人一個個像被抽去靈魂的木偶,早已對生活麻木了。他們固執而又愚昧,唯一不一樣的僅有蕭紅的祖父。祖父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從來沒有絕望過,成天開開心心的,並且他還保留了一顆童心,蕭紅每次調皮地做“惡作劇”,祖父發現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蕭紅一齊哈哈大笑。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早已把蕭紅教訓一頓了。所以,蕭紅算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令她驕傲的爺爺,關於祖父的記憶是她極少有的幸福回憶。

比起蕭紅,我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喝玩樂無一不全,時常還能得到零花錢,城市裡有好多公園,裡面娛樂設施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和那灰頭土臉、死氣沉沉的呼蘭河沒法比。此刻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作者出生時祖父都已經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歲時,祖父快七十了,七十歲的祖父十分愛作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樣,就怎樣樣,一切都是自由的。

書裡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個大坑裡淹死過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明白,有的人說拆牆,有的人說種樹,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歡樂的,也是寂寞的。她從小在後園裡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後園裡一齊玩,一齊幹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齊,童年充滿了歡樂。

文章中寫到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她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是多麼的可憐!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我的雙手去創造自我完美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爭。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這完美的時光吧!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在那灰色的境界裡。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五一”假期開始了,我的腦海裡仍然浮現著課本里《祖父的園子》一文中那個頑皮可愛的小女孩的模樣。於是,我買來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起來。

呼蘭河城是頹敗的,書中的人幾乎是冷漠、自私而又封建的。東二街道的泥坑陷了多少馬、豬,甚至連孩子都陷進去過,也沒有人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不成樣,也沒人去修;人們對別人的苦難袖手旁觀,甚至當成戲來欣賞。正是因為這樣的冷漠,他們活得悲涼,就像是七月十五呼蘭河上的河燈慢慢向下漂游,慢慢地滅了一盞又一盞;就像粉房裡的歌聲,如一朵紅花開在牆頭上,越是鮮明,就越是覺得荒涼。

在蕭紅小的時候,父親對她冷漠,母親有時也對她惡言惡語,祖母曾因為她的頑皮用針扎她的手指。唯有祖父給她的生活帶來溫暖,陪她走過純真的童年時代。祖父常常與她在後花園裡做遊戲,教她念詩,把掉入井裡的鴨子燒著給她吃……這些使蕭紅原本孤獨的生活變得有趣起來。

與祖父在一起的童年時光是快樂、美好的,在蕭紅的心裡始終揮之不去。這樣溫暖的畫面也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趣事。

小時候,我和媽媽不管是去菜市場還是去商場,媽媽總要與人“吵架”。有一次,我沉不住氣了,問道:“媽媽,你為什麼要跟別人‘吵架’呀?”媽媽摸著我的頭,笑著說:“小傻瓜,媽媽不是在跟別人吵架,媽媽是在砍價。”我當時似懂非懂,心裡也想嘗試和別人“討價還價”一次。

一天下午,一位大伯來我們家收廢品。我認為機會來了,就攔住正要出去的媽媽,對她說:“媽媽,就讓我試一試‘砍價’吧!”我還沒等媽媽回答,就跑了出去,走向那位大伯。他對我笑了笑,說:“廢品一斤兩毛五,這有兩斤,正好五毛!”我先是小心翼翼地對大伯說:“大,大伯,這廢品兩毛一斤行嗎?”我以為他會拒絕,但他竟然答應了。我膽子大了一些,繼續問道:“一毛五一斤行嗎?”大伯也爽快地答應了。我想:乾脆把價格一壓壓到底吧!於是,我又對大伯說:“那就一毛一斤吧!”大伯先是一愣,隨後就若有所悟地笑了,把兩毛錢放下就走了。我回房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只是一邊笑一邊說我是“小傻瓜”,也不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就去廚房做飯去。這事過去好幾年了,可我回想起來依舊覺得很有趣,充滿著甜蜜的滋味。

童年是一幅畫,畫裡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裡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個夢,夢裡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啊,我真想永遠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一去不復返,親愛的同學們,就讓我們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感受、珍惜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