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大全12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1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大全12篇】

論語讀後感 篇1

看完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才發現自己對《論語》所理解的淺薄。讀完這本書再不會讓人感到《論語》難懂,枯燥。因為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一些為人處事做了經典的詮釋。

本書于丹教授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來解析《論語》。在處世之道一章中,于丹教授說:“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人一旦知道做錯的時候,一切皆成定局,無法挽回。”“言寡尤,行寡悔。”于丹教授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一天在家裡發脾氣,摔摔打打,特別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這個孩子拉到了他家後院的籬笆旁邊,說:“兒子,你以後每跟家人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過一段時間,你看看你發了多少脾氣,好不好?”這孩子想,那怕什麼?我就看看吧。後來,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籬笆上釘一顆釘子。一天下來,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釘子!他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爸爸說:“你看你要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發脾氣,你就可以把原來敲上的釘子拔掉一顆。”這孩子一想,發一次脾氣就釘一根釘子,一天不發脾氣才能拔一根,多難啊!可是為了讓釘子減少,他也只能不斷的剋制自己。

一開始,男孩兒覺得真難啊!但是等到他把籬笆上的所有釘子拔光的時候,他忽然發覺機子已經學會了剋制。他非常欣喜的找到爸爸說:“爸爸快去看看,籬笆上的釘子都拔光了,我現在不發脾氣了。”爸爸跟孩子來到籬笆旁邊,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看,籬笆上的釘子都已經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遠留在了這裡。其實,你每向你的親人,朋友發一次脾氣,就是往他們心上釘了一個洞。釘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個洞永遠不能消除啊!”

看完這個小故事,不禁勾起了我的回憶。記得我曾上國小時,我對我的班主任至今難忘。正是因為我很喜歡她,所以她教的語文我也很喜歡,並且我的語文成績很好。我的國小班主任教了我們五年,五年中她像園丁澆灌著我們這些稚嫩的花兒。她很和藹,很少無故發脾氣。在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但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正如於丹教授舉得那個小故事,它正如那個釘子拔下後留下的那個洞一樣。那天不知何故,一上課她就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題目,簡單的講了幾句就開始讓我們下筆動手寫作文。我在班裡是出了名的寫字速度快,不一會兒,我就寫完了,而且感覺良好,心裡美滋滋的拿過去讓她批改。誰料,看了不到十秒鐘,他就把我的作文撕下連同本子一起扔到了門外。頓時,我就驚呆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全班同學眼光“唰”的以下全部射向了我,當時我已經忘了如何撿本子的,只想著找個地縫鑽進去躲起來。這是國小六年來我唯一一次被老師批評。事後,我才知道那天老師因為家務事心情不好所以才對我們發脾氣,我們原本一點小錯在她眼裡北方大好幾倍,難怪她會對我們發脾氣。

剛踏上講臺的第一天,我還以此來告誡自己不要亂髮脾氣,傷害學生的自尊。可時間一長,我便又忘了。每當孩子們作業沒完成,紀律渙散,課文不會背,打掃衛生不合格等等,一些現象發生時,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向他們發脾氣。當時是痛快了,可效果卻不佳。孩子們的這些小錯照犯,對我的疾言厲色也毫無反應了。而且我在孩子們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現在想想真是悔不當初,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改正。儘自己所能,讓孩子們心靈上那一個個小洞的創傷縮小,撫平。

自我反省一下,也許是年輕的緣故,靜下心來想想,我所教的學生年齡不過七八歲,他們反的那些錯,在人生道路上根本稱不上錯。他們無非是調皮,好動,貪玩而已,這些錯我們成人誰都犯過。可我們為何總是把這些小錯無限放大,然後以此來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那脆弱,幼小的心靈,一再在他們的心上釘釘子,拔釘子。最後,釘子拔掉了,可那一個個洞呢?

還有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當我們向他們發火,產生矛盾時,有時往往為了逞一時之強,圖一時之快而深深地傷害了他們,在他們心上留下一個洞。每當回顧之時,又往往後悔不已。但傷害已造成,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卻成了終身遺憾。

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想後果,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已經不會復原了。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日後自己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我可不想在我的學生心中留下愛發脾氣的印象。時刻記著,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讓自己少一點後悔,也就是讓自己少做錯事,悔事。

“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就能成功。”除此以外,就像于丹教授說的:在生活中還要少些指責與抱怨。“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怨天尤人有用的話,社會上就不會出現不公平的事了。我個人認為,對於不公平的事絕不能斤斤計較,不然你會活得很累且不快樂。我們對此可以反過來想,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快樂生活!

論語讀後感 篇2

簡潔而經典的語句是中國古詩文的特點,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獨特的魅力倍受矚目。我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中,《論語》便是其中精品之一。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理論孔子儒家思想,《論語》是儒家學派的著作之一,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編纂,後來就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中不少言論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主要講了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及態度的;二是講思想修養方面的。這十則教給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我如何處世待人以及。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一個教師,必須掌握學生在學習上常犯的四種心理表現,即廣泛而不精、知識面過窄、把學習看得太容易和有畏難情緒。只有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給予幫助、補救。就是說,學生心理的差異性,決定了因材施教的必然性。

在教學上,孔子還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互相啟發,以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間互相問對、討論的`情況。如子路、顏回和子夏就是這樣做的。性率直而魯莽的子路,出於對孔子的愛護,常常向孔子提出批評性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當有的學生對子路不太尊重時,孔子對他們說:子路的學問是不錯的,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由於顏回從未對孔子提出過疑問和批評,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我有所幫助的人,他對我的話沒有不喜歡的。有一次,子夏引《詩經?衛風》上的詩句,向孔子請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論語?八佾》意思是,《詩經》上說:有酒渦的臉笑得真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轉得真叫人喜愛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 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接著進一步闡明說: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之後呢?孔子高興地說: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進一步討論《詩》了。孔子敢於承認比他小44歲的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有啟發,說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學習的勇氣,其精神可敬佩!

治學方面,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包容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讀後感 篇3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連結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

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為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

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

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論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典語錄,這部曾被譽為治國之本的《論語》,對於我們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今天還能啟發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生觸動嗎?最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感觸頗多,于丹教授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人、普通人及現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讀後感 篇4

參加敘事者,每月共讀一本書。我想盡兩年時間,一起共讀共寫,我稱得上真正深度擁有的一本書就是《論語》吧。

把《論語》讀“活”,在《論語》中“活”自己,是我堅持的兩大原則和努力方向。

一、把它當成一本教育哲學書去讀

一個具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從教十六年的教師,突然覺得自己沒有文化。這個人,就是我。我不敢說,但是這是我心裡一種真實的自我評價

七十多歲的岳父不管與家人還是外人交流,都讓我覺得特有文化,於是好奇,探尋他文化的源頭。岳父樂呵呵的告訴我,自己只是在八九歲時跟著老師斷斷續續背了九個月的《論語》。那個時候,雖說不理解,但是背過了。

在後來就是當了團支書村支書以後,經常在幾位文化水平很高的駐點幹部指導下寫發言稿併發言。每次寫稿子,都反覆幾次,每次都得到各方面的指點。

於是,我對《論語》產生了興趣。從集市小攤上花了兩元錢買了一本《論語》,開始認真閱讀起來。我也學以致用,從中找出與現代教育理念有關聯的教育文化和教育思想。記得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論語》與現代教育理念。

也是我從中感悟到了什麼,覺得這些文化理念與現代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常常被教育者忽視了。期間還寫了一篇“豆腐塊”文章——《讓現代教育理念在傳統文化中尋根》,發表在《現代教育導報》上。

那個時候誦讀《論語》,就是讓我的教育隨筆具有一種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廣度。

二、堅持中,將《論語》熟讀成誦

著了迷一般閱讀《論語》,卻因為自己的理解和那些自相矛盾的註釋,讓我覺得自己是不是走進了一條死衚衕——在一種過時的文化中做著起死回生的夢。說實在的,放棄對於這本書的閱讀,我覺得捨不得,它似乎與我的生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繼續看著文中的註釋呆讀死記,恐怕讓我覺得發瘋。

20xx年暑假,我聆聽了當時山東教育社總編陶繼新老師的報告——《做一名幸福教師》。報告的主旨,就是提倡老師們在誦讀像《論語》《道德經》《易傳》等經典中,找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感。陶老師用自身的經歷和大量師生誦讀經典的生動事例,闡述了經典誦讀的魅力。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通過反覆抄寫十幾遍的方法,徹底背過了《論語》。當然我根據陶老師的.建議,也誦讀了很多相關的古今中外的經典,並寫了大量的摘記和閱讀隨筆。那個時候的我,覺得誦讀《論語》,就是在給自己積攢精神財富。記得我的一篇閱讀隨筆《守候文字的幸福》,發表在了《山東教育》上。

三、含英咀華,做最好的自己

完成誦讀《論語》後,我突然有一種站在文化“珠峰”之巔的感覺。那個時候,我認識了一位“老三屆”博友,他告訴我:背過《論語》沒有值得驕傲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傳承其中的優秀文化。那個時候,我深深的體會到,像陶繼新老師那樣,讓周圍的人感受到《論語》的好並非一件易事。

《論語》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自己生活工作學習的敘事寫作,幾乎都離不開《論語》。20xx年1月25日,參加王維審老師組建的敘事者,堅持每天撰寫一篇關於教育敘事的博文。一個月三十篇文章寫下來,竟然有六七篇與《論語》有關。甚至有老師建議,讓我寫一個關於《論語》的系列。

我知道,寫關於《論語》的系列文章並非易事。我只是一個初涉《論語》這條源遠流長文化長河的人,遠遠沒有這樣的資格和素材。但是《論語》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信仰,極大改善提升著我的心智和話語模式。那些沒有引用《論語》中語句的博文,也流動著《論語》文化基因。

有段時間,我覺得眼前的一花一木一磚一瓦都與《論語》可以聯絡上;自己任何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可以與《論語》找出一種關聯。我在敘事者群,做了一次《論語別裁》讀後感線上交流活動主講。一個小時,將近萬字的發言稿念下來。我真的分不清是在講述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還是在談閱讀感悟體會——兩者已經是血肉相連了!

與其說,我是在引領老師們一起閱讀《論語別裁》,毋寧說是敘事者團隊的老師們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鼓勵我在誦讀經典堅持做最優秀自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也就在那一刻,我深刻認識到現代文明與優秀傳統經典文化,也已經水乳交融的交織在一起。

現在我經常誦讀佛經的內容,隨著敘事者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經典。但是《論語》總是以各種異彩紛呈的方式,在我身心中一次次“活”過來,溫暖並支撐著我努力做最優秀的自己!“自信自律助人”,是我教育教學的座右銘。我堅持與所教的學生做真朋友,一起努力以一種悲憫的情懷,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傳承一切優秀文化。

論語讀後感 篇5

近日,課業之餘,或睡前靜臥,或週日賦閒,隨意而安,清茶相伴,讀先生之《論語別裁》。

今之吾輩,對國學望而生畏,恐與古文晦澀難懂有關;對國學望而生厭,也許皆以“之乎者也,迂腐守舊”觀之。今聆聽先生娓娓而談,古今逸事,人生家國,信手拈來,以微言釋大義,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論語別裁》顧書名知其意,此書是南懷瑾先生對儒學經典著作《論語》基於其自我理解之上作出的一種新解,故稱“別裁”。這種新解當然不是對於經典的離經叛道,也不是對經典的勢利功用,而是南懷瑾先生基於其畢生致力於國學研究及“通古今融中西”之功的學識昇華。它使我們以一種新的思維去解讀這一本中國人必讀的儒家思想經典,並從中獲取養分,受到啟迪。

這本別裁裡的思想是教我們如何讀《論語》。雖然時代不同,見解不同,且不評孰對孰錯,一本文言《論語》拿來,就要有自己的見解。這裡教我們的讀法就是“以經解經釋名言”。

如果象孔孟後世一些人一樣,將《論語》一段、一句分開,不把論語二十篇當作一個整體融會貫通來看,就很有可能誤解孔孟語錄的本意。比如“無友不如己者”一句,如照他們的解釋,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那不是太勢利了!還什麼聖人呢?但我們聯絡上下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以及後面的“三人行必有吾師”等句,我們是否應理解為,前面要人自重,後面要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現實就是,人各有所長,學人長處避其短處,當如是。

《論語》是一本語錄集,一句一句可以當作名言來看。又看似一段一段沒有體系,其實它是經過孔子弟子們精心編排的,是首尾相連不可分割、支解的。另外,以經解經可以是本經的首尾前後相解,也可以它經來旁通此經,如用佛經解論語,也有相通。

我們要知道從前的先賢聖者做學問是以人格修養為觀察點,與現代人著重看有沒有價值而學習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不能以現代的標尺衡量先輩們的觀點,因出發點不同而產生的差異,究竟誰對誰錯誰強誰弱還很難說,還要看今後的變化。

另外,隨著歷史的演變,社會的發展,時代的不同,相同的詞句,意義上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要注意的,否則很容易誤解。比如,“自然”一詞,現在大家都以物理的大自然為概念,但在《老子》中有“道法自然”一句,這時的“自然”就不是物理的大自然了,應為“本自當然如此”之意,是說“道”效法自己的意思。

所以南先生對論語的別裁自然會招來一些學者的非議。人情見得多了,而又不困於人情,仍有所依持是非分明,說出話來往往就成了智慧。至於是不是《論語》本來面目,有什麼打緊?只要參照其他平實嚴謹的本子就行了。南先生也只是藉著《論語》來說事兒,還說得特別有趣、妥帖。讀書嘛,管他誰對誰錯,要讀出自我才有味道。

《論語別裁》使我們感到《論語》並不神祕,它不過是一部關於人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的文獻而已。就好比我們學習駕駛,第一步就是要背誦交通規則,以便能夠順利駕車。路有多種,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鄉間小路有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立交橋等等,各種各樣的路況,需要不同的操控方法。人生呢?有多重身份,有多重職責,有多重的行為選擇;人和人之間又有多重差別,所以人生世上猶如汽車行駛路上,不同情況不同的操控選擇。經歷不等於經驗,經歷是曾經做過的事情,經驗是在做過的事情以後,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所以,經歷是經驗的前提條件,但是經驗未必是經歷的'必然結果,要使經歷有價值,提升到經驗,我們不但要實踐地“學”,還要隨時隨地地總結、反思,就是“習”,即我們要“學而時習之”。

今天,我們學習《論語別裁》,可能未必都能理解。但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

南先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註解《論語》。當時,先生即對現行的教育導向和制度進行了無情批判。先生言: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誤,在於教育的功利性。一味強調職業教育或技術教育,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張文憑,尋得一個飯碗,而對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視而不見。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人文缺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在這個物質的天堂、人文的沙漠裡,和諧何從談起?!這是先生的憂患意識,他也曾在書中說到“一個國家的科技落後了,可以很快迎頭趕上;一個國家的經濟衰落了,也能補救;惟獨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復存在了,也就意味著亡國後,這個國家不可能復活了。”

這個世界,人是決定性力量。若是人文盡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這個世界何能不亂?!所以,《論語》跨越幾千年、傳承至今,而且必將繼續延續,以其人性的光輝照耀著人類前進的歷程!

論語讀後感 篇6

從前,因為各種雜事,從沒有靜下心好好翻看一本書,都是零零碎碎的讀些隻字片語,自從參加了讀書協會,在大家的影響下我開始認真的閱讀一本書。在這個寒假,我翻閱了一本影響中國幾千年文化的鉅著——《論語》,這讓我受益匪淺。

從我們的歷史課本中,大家能知道,西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文了中國的正統思想,而儒家經典著作《論語》成為了那個年代道德思想的標準,直到清朝末年。在這兩千年的學習中,論語已深入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骨髓,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中紮根繁衍。但從歷史中,我們獲知,這兩千年統治者更多的還是將儒學和《論語》作為一種統治工具,運用論語中的“禮,仁,忠,孝”來禁錮人們的思想,加強自己的統治,所以,在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時,就必須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衝。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但當時的侷限,全盤的否定,也使得中國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拋開任何歷史偏見來閱讀它時,你會發現,他蘊藏著幾千年,我們古人在生活實踐中獲知的大量智慧結晶,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份及其珍貴的文化遺產。

就《論語》本身來說,他不像西方人的思想著作,在某個問題上做十分深入的分析,他的思想道理非常廣泛淺顯。對於讀慣西方哲學、神學著作的人來說,孔子的思想可能會太散亂了,沒有一定的系統。然而在細細的品味中,你會發現,“聖人”所說的都是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有著非常強的實踐性,生活性。這也許就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思想特點,重實踐不重理論。就像老子說的“聖人行不言之教”,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論語》中看到的,都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論和日常的瑣事,然而,就是在這些平凡的言論和日常瑣事中,蘊涵了泱泱五千年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

在讀書協會的講座中,我聽到老師說:《論語》就是譯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書。這讓我感觸很深: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所以,閱讀《論語》要和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我們才能從實踐中去真正感受《論語》中的精髓。

開啟《論語》,我就像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一帶聖人——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也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作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這樣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然而,從他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的答案是肯定的。這讓我對自身的淺薄感到慚愧。

從孔子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學術並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客觀規律,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真諦。作為有限的“人”,卻投入到探究無限的“人”之中,這也許就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吧。

作為一名教師,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也能偶爾感到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當探究出新的內容後,原來的舊的規律就被打破了。在閱讀了《論語》後,我才發現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它的意思是“不憂慮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瞭解別人。”原來,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侷限在教學,我想在孔子的言論中已告訴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道理。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學。

記得有一次課堂上,學生對於我提出的一個歷史問題產生了疑惑,根據他平時看的電視,他不贊同我的觀點。當時,他開始在座位上和旁邊同學,竊竊私語。他的行為已經違反了課堂秩序,我很生氣,所以,立刻點名批評了他。他很不服氣,課後在和他的交談中,他始終不認為自己有錯。在讀了《論語》後,我發現,在教人求真的時候,我的錯了,我沒有真正的好好的去了解這個學生,從他的行為,可以看出,他是喜歡歷史的,而且願意學習,因為只有認真學習了,才會真正產生疑問,而我卻只看其一,而不看其二,做了錯誤的決策。

教師教的是“人”,這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規律,而是千變萬化的事物。從《論語》中我明白了,對待人不能墨守成規,如果那次事件中,我能在課堂上對他的認真加以肯定,對他的行為給以提醒,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感自己對於世界的渺小,深感自己行為的諸多缺失,但從《論語》中,我不斷找到新的自我,不斷成長。我深信《論語》是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品位的好書。

論語讀後感 篇7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

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讀後感 篇8

一部書在兩千五百年前編撰而成,現存二十篇,四百七十餘章。它主要集中反映了某位聖賢的思想,成為了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對古代中國社會和現在中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就是《論語》,這位聖賢就是孔子。

自古有言讀書要“知人論世”,現在讀《論語》就必須要了解孔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三歲喪父,家境貧寒,但“志於學”,好學上進,“三十而立”,創立了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傢俬塾,收徒講學,傳經授藝。50歲左右事政,頗有政績,而後因不滿魯國國君的昏庸,帶領顏回等弟子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十四年並一路宣傳他的“仁禮”主張。之後回到魯國專心於教育工作,收授弟子3000人,其中賢者72人。孔子一生為政教學貢獻都很大,有人神化孔子,稱“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話雖不實且誇張,但也道出了孔子的思想和論著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的影響。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載體,這本自古被譽為“四書”之一的經典,飽含了無數的道理。自古也有無數人不斷地閱讀和研究,但想要弄懂和看透它,絕非易事。今天,我只是在這裡寫下我所想到的和得到的一些啟迪。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T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集合了一位偉大的古代聖人的思想,實在是博大精深,每一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的。

論語讀後感 篇9

假期時學校要求讀《論語》,剛拿到這本書時,感覺古文深奧、枯燥,沒有一點興趣,後來堅持讀了一個晚上,感覺不錯,再後來臨睡前每天都要看一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讀完後我覺得真是受益匪淺,它是一本能給你正能量,能給你智慧的書,其中幾則給我印象頗深。

首先要記住孔子的這句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複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努力吸收新知識以求融會貫通。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以稱為老師,我覺得對於剛調到國小的我來說,確實是沒有做到熟讀典籍,沒有做到溫故而知新,以至於這次業務測試中成績不理想,“業精於勤,荒於嬉”知識只有經常複習,時常鞏固,方可積澱下來,如果拋開,它就會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為一個國小語文老師自己對業務知識都不精通,還怎麼能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容呢?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一定要博覽群書,知識豐富。不學習、不溫習是難以勝任這項工作的,只有經常溫習學過的東西,才會從中獲取更多的經驗,我們的老師總是抱怨沒有時間,魯迅先生曾說:時間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每天只要擠出那麼一丁點的時間,讀讀書,才會讓知識慢慢沉澱在你的腦海中,只有儲備足夠豐富的知識,才能帶著你的'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遊。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溫習,再聰明的人,不通過溫習也不可能牢固、系統地掌握好知識,自古以來,不少名人都十分重視複習,我國橋樑專家茅以升八十歲的時候他依然能背誦出圓周率小數點後面一百位數字,人們就問他如何記得這麼清楚,他說:“很簡單,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同學,學得快同時也忘的快,需要不斷的複習,才能掌握,“複習是學習之母”,一個會複習的孩子才會取得優異的成績,一個會複習的孩子才能獲得新的知識與體驗。

其次要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來勸勉自己。孔子說,學生在家要孝順父母,在外敬愛兄長,做事要嚴謹講誠信,博愛眾生,多和有德行的人接近,這樣做了之後,還有餘力,再去學習文獻知識。是啊,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而後悔莫及,老爸老媽的臉上已經爬滿了皺紋,工作之餘我們要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陪他們聊聊天,嘮嘮嗑,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和兄弟姐妹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將來也是一個不孝不仁的人,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一個老人打碎了一個碗,他的兒媳婦對著老人大發雷霆,老人從此就找了一個木碗,有一天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做什麼?兒子說:“我在做木頭碗,等你老了,我也給你用這個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個教師,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孩子,你的學生,生活中多向年長者請教,工作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人生中多和仁愛而誠信的人做朋友,只有具備了孝順、仁愛、誠信,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有老師先學會做人,才能教學生如何做人,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先讓學生學會做人,再去做知書達理的人。

最後就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一句,孔子說: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不論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逝。這句話帶給我們無盡的思考。我覺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懂得時間的人,珍惜每分每秒,孜孜不倦,事事如意;不懂得時間的人,浪費每分每秒,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趁著年輕,我們做老師的一定要抓住時間,去讀書,去思考、去鑽研,即使不能桃李滿天下,也願花開遍地香。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不懂得珍惜,時間將轉瞬即逝,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視時間為最寶貴的呢?著名科學家丁肇中說:“看電影是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尤其是時間,那是最浪費不起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最討厭的三件事是理髮、剪指甲和上廁所,他認為做這三件事,就是在浪費時間,作家巴爾扎克他的時間是一分一秒也不空過的。一次他太累了,就對朋友說:“我睡一會兒,你1小時後叫醒我。”1小時過去了,朋友實在不忍心叫醒他,巴爾扎克醒來後,發現超了一小時,暴跳如雷地對朋友說:“你為什麼不叫醒我,耽誤我多少時間啊!”是啊,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因為他們不會浪費一丁點的時間,在短暫的人生道路中,在有限的時間裡,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的人生再豐富一點,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在時間的阡陌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們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可以決定自己幾點起床。

國學博大精深、意蘊深長,值得我們教師學習,今後我還要讀更多的國學經典,因為那裡藏著人生智慧,當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彷徨迷茫時,不妨翻開我們的《論語》,你會收穫“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論語讀後感 篇10

我《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20xx年冬日的一個午後,偶然看到于丹老師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她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聽後有點好奇,我迫切地想要看它、讀它。初識《論語》還是在學校的課本上,那時年少不知世事,覺得此文甚是難懂。看一年年月圓,賞一次次花開。而今的我,心境自然不同於孩童時代。工作中、生活中,總有不如意的時候,看一段孔子的語錄,思緒彷彿回到了兩千五百多年前,閉目沉思,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道理總是一樣的。你曾經為朋友之間的爭執煩心,難以釋懷嗎?孔子的學生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忠恕”這兩個字了。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來證實這個道理:說一個老和尚把一個過河的姑娘背到了對岸,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卻不敢問,強烈的好奇心在走出二十里地之後再也按捺不住,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姑娘過河,老和尚淡淡的告訴他,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道理很簡單,孔子教會我們,以寬和之心待人,才能真正放下。然後,你的心境是才會輕鬆、愉悅。

結合目前的形勢,企業正處於困難時期,我們仍像從前一樣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卻拿不到全額工資,或許有人會抱怨領導,抱怨我們的勞動沒有得到合理的回報,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有市場必然會有競爭,當困難出現的時候,抱怨和猜忌解決不了問題,是在做無用功。《論語》裡有個故事叫子貢問政,講的是一個國家必須具備的三要素,足兵、足食、民信。如果必須去掉兩條,只有民信不能丟,我們可以沒有武力保障,可以缺少糧食,但是,沒有了信仰以後的崩潰和渙散,才是最可怕的。他認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那麼凝聚一個企業的力量應該綽綽有餘了吧。把做無用功的精力拉回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精心操作,確保安全生產。除此之外,請你想想如何節能降耗,為自己的企業貢獻一條金點子吧,人的'能力有大小,再小也是一種力量,有了這種力量,我們就能走出困境。

窗外飄起了小雨,輕輕地跌落在玻璃上,有點冷,這樣的天氣,泡一杯濃濃的咖啡,捧在手心裡,深深地吸一口,暖暖的,很貼心。在窗邊的藤椅上坐下來,小心翼翼地翻開《論語》,每次解讀,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有新的發現。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裡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讀後感 篇11

于丹在《論語》心靈之道中推介了好多個小故事,用來說明心靈的強大力量。濃縮于丹心靈之道的主題就是,心靈中至為美好的一面是積極的心態、自信和勇敢。當然,似乎有人以為這是在勵志,因為在世界知名的勵志學家,如卡耐基和拿破崙希爾還有安東尼·羅賓斯的書中,充滿對這三種力量的喚醒和訓練。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以約失之者鮮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為一篇勵志的小散文,這個演說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師摘自論語中的原話,構成了演說的論點,這些論點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但是,與論點比起來,我倒是覺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和勵志的主題更加接近一些。批評于丹老師假借論語之名行其它主題的演說和出書甚至出名之實,這樣的話,一向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援態度的我說說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話說回來,于丹老師還是一個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達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說過,各人讀歷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師此篇中較為美麗的文字。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于丹老師

“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著主人去京城裡辦事。碰上了一個浪人挑釁身著武士服防身的茶師比劍。這茶師只好老老實實地說我就是個茶師,我不懂武功。這個浪人就得寸進尺,說你既不是一個武士,你穿著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嚴,那我就更應該跟你比,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了。茶師一想,就說你容我幾小時時間,今天下午我跟你還約在這個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想就答應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就走了,他直奔京城裡面最著名的大武館,求大武師教給他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武館的主人當時就驚詫了,他說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麼?

他說我是個茶匠,我就只會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這麼個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武館的主人說,你是這麼著名的一個茶師,那好吧,你再為我泡一遍茶。

茶師想了想,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裡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這個武館的主人。

這主人就這麼一直看著他這個過程,看完了以後他喝了一口茶,他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這個時刻,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說:哦?你要教給我什麼嗎?

他說:我不教你,你只記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我就告訴你這一句。

這茶師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見那個浪人已經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囂張,當時就拔出劍來,說: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

茶師就老在想著那句話,說我心泡茶的心面對他。所以他就不著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然後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他還笑笑地看著對方,拿出綁帶把自己裡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給嚇得內心心虛起來。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棒喝一聲,停在了那裡。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

他停在那以後,這個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我求你饒命,你是我這一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

畫外音:

這個小故事再次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所以毫無武功的茶師憑藉內心的定力能夠戰勝囂張的日本浪人。

潮生結束語:這是一個崇尚張揚餞行淺薄的年代,深刻和深刻有關的東西被打上“不合時宜”的烙印。但與千百年前相比,我們何其有幸的是,這也是崇尚個性復甦,崇尚自信乃天賦人權的年代,這個年代的心靈的力量主要來自於自信,來自於對自我的認知、遵循和發揚。所以,註定帶有濃烈的張揚的意味。不從容,不鎮靜,但篤定,而堅信。

論語讀後感 篇12

讀完《于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于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絡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于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于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于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于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于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于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于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如果看過這本書的同學,不妨體會一下大家對於這本書的看法。沒看過的同學們不妨也看看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