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讀《呼蘭河傳》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8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呼蘭河傳》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合]讀《呼蘭河傳》有感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

我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後,覺得鄉村雖然比城市要破舊,但鄉村卻透著一股城市裡沒有的樸實。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描寫小城風情的那部分。這部分蕭紅像繪畫一樣描寫了扎彩鋪、放河燈、跳大神、娘娘廟會、野臺子戲等風土人情,我覺得鄉村很熱鬧。

現在的大都市都很繁華,有數不清的購物街、美食街,但沒有呼蘭河傳的十字街的鄉村氣息;現在有許多劇院,但仍然沒有野臺子戲的`樸實……

鄉村就是這樣,不華麗、不繁華,但是樸實、親切。與大城市比起來,就好像一位小女孩,穿著樸實,但熱情開放,充滿活力,而另一位則珠光寶氣,富裕、高傲、但冷漠。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了宋代詩人辛棄疾的詩《清平樂 村居》。雖然《呼蘭河傳》不是作者想象的,但這兩篇文章卻有一些相似點,它們都寫出了鄉村生活的美好,《清平樂 村居》的老夫婦、小兒子是多無憂無慮呀!就像我的阿太,住在農村,沒有金錢的煩惱,沒有壓力,整天晒著太陽,嘴角泛著微笑。

鄉村雖然落後,但他也有自己的美。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2

清晨,抱著一疊從書店買回來的書回到了家裡,喜歡泡上一杯奶茶走進書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現實生活當中沒有的情感。這種感覺,這種處境,這種生活,也許也是僅有童年的蕭紅才會有,看似是完美的,但其中卻是悲哀的。

記憶中、腦海裡仍然浮現著《我和祖父的園子》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皮可愛的映像,一向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本《呼蘭河傳》,仔細的品味書中蕭紅童年的純真的情感,我也把這本書放在了最終的閱讀中。帶著這樣一種純真、完美的印象,我在一個午飯後抱著幾種複雜的情緒,翻開了這本《呼蘭河傳》。

在故事裡,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那裡邊。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讓人有些憤怒和感覺可憐的鏡頭,它讓我不又不感慨:當初的人民是多麼愚蠢啊!在他們的腦海裡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就是他們悲哀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的相信天命,是什麼讓他們掉入這個萬丈深淵。

其實很多時候,生活就如同蕭紅所說的,人們也不必須都是精神飽滿的,而大半是被嚇得臉色發白。有的雖然已經過去多時,還是不能夠很快得抬起腿來走路,因為那腿還在打顫。

文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芳齡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無暇的學習時光,但在她的生活中,十二歲也許是個噩夢,是一份孤單與無奈的痛。她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開朗。但不久後,她就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而又可怕的環境裡,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毫不留情的打罵,在人們眼裡,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但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也許她還有什麼心願未了,也許,死對她來說,是個解脫。

讓人寒心的`還在後面。她的家人的確辛酸,但不是因為她的死,而是自我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花了那麼大的心血,認為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說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說她的死是被當年封建社會害的,如果不是封建社會,也許她會繼續天真下去,繼續勇敢的活下去。我不明白在這個村莊裡,在這座城市裡,在舊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小姑娘,一個團圓媳婦的死去,也換不來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守著迫害的女孩!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也許在那個年代裡,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活該,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能夠拯救的,原因僅有一個,那時候的人,早以被錢矇蔽了雙眼,這就是以往的中國,以往的社會,以往的墮落,以往的不平等的人啊!

在蕭紅的記敘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又歡樂又寂寞,因為她的活動地就是後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裡,可愛的蕭紅和祖父一齊玩耍,一齊幹活,一齊歡樂。蕭紅童年的生活充滿了特殊的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我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裡,童年像一幅神奇的畫,只因為有淚,也有樂,還有那學習時流下的汗水;又像一首詩,只因為它記錄了我們一生中最最完美和天真的時光,在某一個地方也埋下了我們的汗水;還像一曲歌,歌唱了童年,也歌唱了以往的稀釋年華動人的故事。

在童年裡,我們能夠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戰爭。僅有落葉一片一片觸地,時代一點一點變化。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3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最近,我喜歡上了被作家茅盾這樣評價的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隨著它,我慢慢走進了蕭紅小時候眼裡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的一個邊遠小城呼蘭河。

女作家蕭紅就出生在黑龍江的呼蘭河畔。她半生漂泊,命運多舛,年僅31歲就去世了。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場》、《小城三月》和《呼蘭河傳》等。寫於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的小說《呼蘭河傳》,是她的最終一部著作。

在這本書中,蕭紅介紹了家鄉呼蘭河的'景色、習俗和自我小時候的生活。呼蘭河的景色優美,習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等,都讓人感到十分新奇。小蕭紅的童年生活雖苦多樂少,每一天都要忍受父親的冷漠、母親的惡言惡色,還被外祖母用針扎過手指,卻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像後花園和儲藏室,都是小蕭紅的“天堂”。在後花園,她把玫瑰摘下來,一朵朵插在外祖父的草帽上。

外祖父不明白,還說:“今年的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麼香。二里路怕也聞得到。”直到回到家,被家裡人笑,這才明白是怎樣回事。在儲藏室,她找到了一把小鋸,便椅子腿上鋸一鋸,床沿上鋸一鋸。吃飯時,她還用這小鋸鋸饅頭;睡覺時,做起夢來也會喊:“我的小鋸哪裡去了?”在那裡,我們能感受到小蕭紅的活潑、淘氣和歡樂,也能感受到慈祥的外祖父對她的愛。在她不幸的童年中,這種溫暖十分可貴。

當然,這本書也諷刺了當地人的無知、迷信和各種陋習。像老胡家的童養媳,天天被婆婆打罵,變得神志不清,瘋瘋癲癲。婆婆卻以為她是鬼神附身,用抽貼、跳大神一類的辦法來治她,還把她按進滾燙的開水裡洗澡,結果反而把她給“治”死了。這些描述不禁讓我們對這位童養媳,以及書中其他遭受陋習迫害的人,增加了無限的同情。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僅讓我明白了呼蘭河一帶的風土人情,“看”到了可愛的小蕭紅,更讓我瞭解了偏遠地區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的可怕之處。我喜愛《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喜歡小蕭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家鄉人的回憶與同情,我更盼望有一天能親自去呼蘭河看一看。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4

以前教學《火燒雲》時知道了蕭紅這個人。教了《祖父的園子》之後便對她的文字產生了興趣。作者描繪的童年生活是那麼無憂無慮,那麼自由自在,那麼天真無邪。讀了她的文章便極其嚮往她所描繪的生活天地,那滿園的黃瓜、倭瓜、苞米,處處充滿生機,長的那麼自由,那麼隨意。願意開花便開花,願意結果便結果,即便不開花不結果,也沒有人管她。那麼自由生活,那麼閒散的心境,使蕭紅的童年浸潤著泥土地的芬芳,她也像一棵自由的小苗一樣無拘無束地生長著。

喜歡蕭紅的文字,購得《呼蘭河傳》一睹為快。這本書裡包含兩個中篇小說《呼蘭河傳》和《小城三月》,另外還有許多短小的散文。我感到寫的最好的還是《呼蘭河傳》,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用平實的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些文字既像一個人絮絮低語,又向對著別人娓娓傾訴。童年的蕭紅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但是慈愛的祖父卻給了她無盡的愛與關懷,讓她的童年充滿了快樂與溫暖。在她的童年裡,祖父的園子是她真正的樂土,在這裡沒有同齡的夥伴,只有那些茁壯的蒿草、韭菜、櫻桃樹……在蒿草中覓食野果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韭菜地裡睡覺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櫻桃樹下流著口水期盼果子成熟的蕭紅的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讓蕭紅覺得,園子裡到處都是明亮的,到處都是充滿生機的。這時候的蕭紅是多麼幸福。在她家那個寬大的院子裡,住著幾家窮人,蕭紅每天都和這些人接觸,在他們身上,她看到了淳樸善良,也看到了自私和愚昧。那個慘死在封建愚昧思想下的"團圓媳婦",那個窮困潦倒的"有二伯",還有那個命運多舛的"歪嘴李"。這些構成了她童年時代刻骨銘心的記憶。

童年的蕭紅衣食無憂,生活的自由幸福,可是成年後她的婚姻卻是非常不幸。和蕭軍同居的.時候卻懷著負心前夫的孩子,她和蕭軍,一個多愁善感,一個豪俠仗義,一個是長不大的孩子,一個是錚錚男兒。如果像童話裡說的那樣,和蕭軍的結合就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倒也不會讓人有這麼多的唏噓感嘆,可是生活並非童話。他們的婚姻維持了兩年便因為性格不和而分道揚鑣。當她再和端木蕻良結婚的時候,懷著的卻是蕭軍的孩子,自己的枕邊永遠是和自己肚子裡的孩子毫無關聯的愛人。枕邊人與腹中胎兒的割裂感,血肉分離的剝離感,在蕭紅的靈魂中蝕出一個駭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這個女人,怎麼會有甜蜜的笑容。

多情的她,多才的她,可嘆人生無常,命運無常。三十二歲的玉人人便香消玉殞。

1940年12月20日,蕭紅在寂寞、苦悶懷舊的心情中,寫完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悽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呼蘭河傳》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5

本文的作者蕭紅是一位生活艱苦的女作家,她從小父母就對2非常冷漠,祖母對她也不好,只有祖父對她非常關心,所以本文寫祖父的地方最多。本書的特點就是層次清楚,分工明確。每個章節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第一章總寫呼蘭河這個小鎮;第二章寫呼蘭河小鎮中人們閒暇的生活;第三章寫了祖母對“我”的冷漠直到她去逝為止;第四章寫了祖母去逝後,“我”和祖父的自由、愉快的生活;第五章寫了團圓媳婦命苦而短暫的人生及婆婆的迷信和對她的折磨;第六章寫了“我”有一個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最後一章寫了馮歪嘴子一家清貧的生活。

本書的`重點人物祖父是一位性格和藹、待人非常親切的人。作者之所以喜歡他是因為在全家人中只有祖父對她好。祖父喜歡“我”,“我”也同樣喜歡祖父,祖父和“我”的“地盤”一個不大不小的園子,它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裡面有許多菜、花草和許多可愛的小昆蟲們。在作者眼中,祖父的園子是一個充滿快樂和自由的樂園。

在書中,寫人和事的地方很多,作者卻又不盯著一個寫,故事多而不闢,而且累及的人物神態動作表情都用作者那一支神奇的筆寫得透澈明瞭。

我愛看這本書,更愛書中調皮可愛的作者和和藹可親的祖父。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6

蕭紅童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便成就了《呼蘭河傳》。

在蕭紅的記憶裡,童年,是最珍貴最美好的,童年有煩擾人們卻走不過去的泥坑,呼之“盛舉”;童年有化子們吐不盡的悲哀;童年有扎彩鋪為死人準備的大排場;童年有害五個孩子大鬧一場的麻花,和人們花光積蓄也要吃的豆腐;童年有美妙無窮,變化無窮的火燒雲;童年還有在精神上的盛舉;童年還有和藹的祖父和承載歡樂的大花園;童年還有令人討厭的祖母和奇怪的'有二伯……

這些記憶是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蕭紅筆下的這個小城並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有趣。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伕和馬經常翻進泥坑裡去,翻進去了之後,車伕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狗、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裡面,他們想了許多方法,如:拆牆、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過把坑填平。可以體會出當時封建社會人們的愚昧和麻木。

在充滿童趣的後花園裡,他與他的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春天,作者愛拔一個白菜,摘一個黃瓜,或採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去了。夏天,呼蘭河的火燒雲也很美,一會兒像一匹馬,一會兒又像一條大狗,變化無窮。秋天,後花園要封閉一次的,但秋雨之後,後花園中便開始凋零了。冬天,無聊了,就翻開儲物室裡的大箱子,裡邊總有許多好玩的東西,來消遣冬日漫長凝滯的日子。

但是,可能童年中的樂趣加起來也就這麼多了吧。但還有一個一直陪伴著作者的玩伴,祖父。祖父總會包容作者調皮的一切,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祖父還教她唐詩,講實在聽厭了的故事。祖父算得上是蕭紅童年時期的‘一束光’。

讀完這本書,我瞭解了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小城,一段漸漸為人遺忘的歷史,一個天真無知的孩子,一個無法觸及的世界……我也深深體會到了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愚昧而又麻木的人們,看到了蕭紅小時候美好的童年。也得到了一些啟示,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活知足,平平凡凡,健健康康,這才是我們所向往的未來。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7

每個人的童年都像一瓶彩虹糖,有快樂,有悲哀,有光明,也有黑暗。我讀了一本集喜怒哀樂為一身的小說———《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由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所寫,以她自己的童年生活為背景,把孤獨的童年串起來,形象的反映出呼蘭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諷刺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在社會上形成的毒瘤,以及造成的災害。

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寂寞的童年,在作者近三十年的生命中,孤獨是她唯一的'夥伴,正是這樣,勾起了她對兒時美好生活的回憶。我想,蕭紅像一顆水晶,晶瑩剔透但冰冷孤獨。這部書裡面滿是蕭紅的美好回憶。

但是,封建制度使得呼蘭城中的人們變得可怕,變得令人厭惡,當有人掉進大泥坑時,所有人都袖手旁觀,幸災樂禍,當有人提議把大坑補上,大家都不肯,還無情地說坑沒了就沒樂趣了。我此時義憤填膺,真想照他們的耳洞大叫:你拿別人的生命當樂子,當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你面前夭折,你真的問心無愧嗎?

對比蕭紅娜孤獨封建的童年,我們該是多麼幸福,沒有官府的壓迫,沒有人們的冷漠無情,幸災樂禍。當坑沒有人填,團圓媳婦無人相救,馮歪嘴子沒人肯幫時,我不禁嘆了口氣,多麼灰暗的小城啊。現在的中國只是經歷了70年就使我們國富民強,豐衣足食,讓我暗暗讚歎祖國的實力。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每個人的童年竟如此不同。有我們的豐衣足食,無憂無慮,也有勤奮好學,更有封建的黑暗與悲切。

作者生活的地方儘管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甚至絕望,但作者由始至終以最平和的語氣說著這一些事,以及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吧,將來再回味這份屬於自己的美好童年!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8

寒假裡,老師推薦我們讀了一本蕭紅的名著——《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厚,筆者用了這麼點墨水,就把我領進了上個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呼蘭河,那個既不富裕也不繁華的小地方。在這麼一個普通的小城市裡,樣樣俱全,布莊、藥莊、茶莊,洋醫生什麼都有。這裡的人忙這忙那,永遠停不下來,他們對生活抱著麻木不仁、聽天由命的態度,生老病死,一天天過著平凡的日子。

書中第五章,講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故事是關於老胡家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性格不好,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想打人,她身邊也沒什麼人好打,只能打一點毛病也沒有的小團圓媳婦了。團圓媳婦剛到的時候,大家都很歡迎她。可是一有人打她了,大家又說她該打。婆婆是個心軟的人的,不禁開始後悔為什麼要打小團圓媳婦。後來小團圓媳婦病了,眾人給小團圓媳婦出了很多愚昧的主意:跳大神、亂吃藥、捂被子、洗燙水澡,小團圓媳婦沒過多久就被折磨死了。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多天真,多無辜的女孩啊,在作者的筆下,她就是一個弱者,沒有人能夠把她從無辜中救出。她那麼可悲,但那些看熱鬧的人呢,看客們津津樂道地欣賞小城的各種風景。各種喜怒哀樂他們繞有興致地看,他們有些人自己也經歷過,但現在成為了看客,做到了麻木不仁,實際上,他們自己更可悲。這麼多麻木不仁的人構成了那個舊社會的北方。

死去小團圓媳婦可悲,看熱鬧的.人可悲,那個舊社會更可悲。作者通過小團圓媳婦的死對舊中國北方農村的封建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讓我們感受到現在的社會比以前好得多了。當然,對身邊的弱者,我們也應當有同情心,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呼蘭河小城,我能讀懂你,但不想遇見你。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9

起初是因為它的清爽的書面包裝吸引了我,讓我有了讀它的念頭。一面清一色的白,下面是冰原的圖片,幾行小字在正中央,讓它在千萬書叢中脫穎而出。

開始看的時候,我並沒有抱著很強的好奇心,因為,書的第一、二章講的都是這個地方的一些事,且是一些很瑣碎的事。東二道街的大泥坑子讓我有些疑惑,人們既然被大泥坑子害了無數回,卻從來都不把它填平,難道僅僅只是為了更心安理得地吃降了價的'豬肉?

接下來就是一些“精神上的盛舉”,這些東西我從來不曾聽過,所以感覺十分新鮮有趣。特別是“野臺子戲”,這並不是人們聚起來看戲這麼簡單,而是回孃家、找兒媳婦兒、續姻緣的好時機呀!

之後就是寫祖父和自己的園子裡的一些事兒。“我家是荒涼的”、“我家的院子是荒涼的”這幾句話反覆出現,讓我閱讀的時候似乎心上結了一層薄冰。可是荒涼體現在哪裡呢?這裡拄著漏粉的人,養豬的人,拉磨的人,還有趕車的一大家人啊!

當我看到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被吊起來打,被燙腳底,被滾燙的開水燙死的時候,我只想憤怒的唾罵:“殘忍,太殘忍了,怎麼能這樣呢!”而作者卻依然用敘事的方式平平靜靜的把它寫出來,不帶任何譴責的詞語。仔細想來,其實作者一定對故鄉懷著一種感情,所以才能寬容地原諒他們的愚昧行為。這更能說明就中國社會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現實。

好在如今改革開放,社會向前發展,男尊女卑的觀念漸漸消散。因此我們就更應該好好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而不是做一個“低頭族”、“懶癌患者”。

也許,明天的陽光將更鮮美。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0

慵懶的週末,在陽光的催促下,我拉開散滿墨香的書櫃,捧出一本《呼蘭河傳》。

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我輕輕地翻到扉頁,漂浮的目光落在了黑色的字型上。

嚴冬封鎖了大地,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在那座逼仄簡陋的呼蘭河城裡,在那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東二道街上,上演著一幕幕悲喜劇:賣豆芽菜的王寡婦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王寡婦也從此瘋了;染缸房裡兩個年輕的學徒為爭街頭上一婦人,其中一個把另一個按進染缸裡淹死了;豆腐坊裡兩個夥計打仗,把拉磨小驢的腿打斷,使一個婦人的眼睛哭瞎了……寒冷荒涼的東北大地,卑瑣平凡的生活,對生命漠然的人們……“滿天星光,滿屋月光,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蕭紅如是感嘆。

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那片園子,便是蕭紅童年無拘無束的小天地。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會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蕭紅跟著祖父在菜園裡溜平土窩,卻一腳把菜種踢飛了;她跟著祖父澆菜,卻拿了水瓢,拼盡力氣把水往天上灑;她……園子裡盪漾著她的笑聲,一串一串追著人走,只是滿世界的流光溢彩。生機盎然的園子,多姿多彩的生活,與祖父快樂著蕭紅……“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蕭紅回憶趣味橫生的園子和舒展她人生的祖父。掩卷沉思,蕭紅為呼蘭河城所做的傳,何嘗不是她自己的人生閱歷呢?蕭紅用生動的`字句娓娓道來的,何嘗不是對歲月易逝,人生無常的嘆惋呢?小城人們麻木不仁的態度,何嘗不是封建剝削和壓迫導致的呢?

小城人們聽天由命,對生老病死置之不顧,無疑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想,生命不是彩排,對生活以無限熱情,擁抱無限精彩的明天。宗璞亦說“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因此,我們要永懷希冀,將有限的生命匯入無限的生命長河,共創輝煌。

對生命憧憬的馮歪嘴子,敢於打破封建傳統規矩,勇敢地追求幸福,任憑人們奚落,仍與王大姑娘結了婚。婚後,打擊接連落在他肩頭。然而,馮歪嘴子卻頑強與命運鬥爭。冰凍的黑泥之上,生命正在昭示光輝。我想,風雨來臨之際,應以堅韌、永不言棄的態度而對。在失敗中找到轉機,在成功中奠定基石,在逆境與順境中同樣保持奮鬥的姿態。

漏粉房裡飄蕩著悽婉卻不息的歌聲,演繹著生命的本色。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眉睫,我慢慢合上書……

風拂過,吹走心靈廢墟,頑強以待。

風拂過,吹散心靈喑啞,重現笑靨。

風拂過,吹開心靈之門,擷取生命之花。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1

德國的思想家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最近讀完了一本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書--《呼蘭河傳》。

這本書是民國女作家蕭紅的絕世之作。作者樸實清新的語言彷彿一個少女以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我們,慢慢地給我們講述她的童年經歷。

在這本書中,第三章令我難以忘懷,作者講述了童年時期與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溜土、澆菜。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裡亂鬧一陣,祖父澆菜,作者也搶過來澆。奇怪的是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空中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這樣細膩生動的語言讓我彷彿置身其中,走進了作者的童年,和她一起玩耍。

可惜這些遊戲在當今社會中變得不起眼了,網路遊戲成為了“新寵”,人們只會待在家裡,守在電腦前饒有興致的玩著。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時尚,也許這種遊戲的確十分刺激,但缺少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精神交流,人與人之間變得非常冷漠。我還是有一些羨慕書中的那些孩子們呢!他們可以在春天迎著暖風在粉紅的桃花雨下放著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夏天可以拿著網子抓知了,在草叢間聽蛙鳴;在秋天爬上樹摘下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一個個燈籠一般的'柿子;在冬天看著萬物銀裝素裹,抓起雪球,和朋友打雪仗。這樣和朋友一起玩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作者的童年有悲有喜,有朋友的陪伴,也有家人的疼愛,《呼蘭河傳》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明白了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正如冰心奶奶所說的:“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讀《呼蘭河傳》有感 篇12

今天暑假,作業很快就寫完了,在百無聊賴之際,我從書架上隨意拿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

本文的主人公蕭紅,其實就是一個平常的女孩子,但她因為生在舊社會,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受盡了苦頭。人的一生,童年是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屬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就像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樣,但是相比之下,蕭紅童年受的罪,簡直比我們苦一千倍、一萬倍,她連一段最溫馨的、最美好的童年回憶都沒有,她只有在祖父的園子裡與祖父相處在一起時幼小的心靈才能得到一點安慰。現在有些我們的同齡人,住在農村,生活環境不好,於是就整天抱怨這、抱怨那,可是你們在仔細想想,你們的童年至少還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與關心啊!可是蕭紅呢?她什麼都沒有,除了她的祖父,沒有人會關心她的死活,沒有人會關心她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餓了,就連爸爸媽媽也是這樣,你們有想過這對她的心靈是有多麼大的`傷害嗎?所以,正在童年時期的朋友們,別在抱怨了,珍惜你們現在的童年時光,你一定會過一個活在歡聲笑語裡的童年。

記得,在前一段時間,放學後,我想讓媽媽帶我去買一雙好看的平底鞋,媽媽說:“你先穿穿涼鞋,等天冷了再買。”於是我就耍起了我的小脾氣來了,說道:“你這人怎麼這麼摳呢?你自己就可以買好多衣服鞋子,就不給我買。”當媽媽正要說話時,我立馬用手堵住耳朵說:“不聽、不聽、不聽……。”但是,講完這幾句話後,我就後悔了,我又想到蕭紅,想到了她的悲慘命運,於是,我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媽媽,要不然平底鞋我等到秋天再買吧。”媽媽說:“這才對嘛,這樣才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通過這本書,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只要你有家人的陪伴,有別人的關懷,心中就有光明,你就會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