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9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1

學習目標:

1、參與調查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2、舉例說明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生物反應器、仿生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係,形成熱愛科學、關注生命的美好情感。

一、情景匯入

列舉說己的日常生活中與動物相關的活動。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那麼,你想進一步瞭解身邊的生物嗎?你知道生物仿生的奇蹟嗎?你瞭解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創舉嗎?(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知道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調查報告,結束後,推舉部分學生就“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進行班內展示:

提示:

①食用動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牛肉、羊肉、魚類等;

②動物在娛樂和旅遊中的作用;

③動物在醫藥保健中的作用;

④列舉一日生活中與人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動物;

⑤農村養殖業的`意義和前景。

學習任務二:探討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應用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P50-51頁,並完成以下問題:

(1)什麼是生物反應器?

(2)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的物質有哪些好處?

(3)利用生物反應器只能生產藥品嗎?還可以生產哪些物質?

(4)課文中有關動物與仿生的例項,你能解釋嗎?

(5)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與仿生的例項?

(6)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小組選出代表發言,全班進行交流,並得出結論,動物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3、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請列舉仿生學方面的成功事例。小組成員先進行思考,然後進行討論。

三、系統

動物在與人類生活中的關係,你有哪些收穫?得到了哪些啟示?

五:診斷:

1、選擇題:

①下列關於生物反應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只能生產一些藥品 B產品的作用效果顯著(或者活性高)

C生產成本低,效率高 D裝置簡單,能減少工業汙染和環境汙染

②下列屬於動物在旅遊和娛樂中的作用的是;

A乳房生物反應器B賽馬、打象球、鬥牛、演馬戲

C仿生研究D蠶吐絲、絲織綢、綢製衣服

③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動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和創造各種儀器裝置,這就是:

A生物反應器B仿生

C儀器製造D學習行為

④北京8奧運會主會場的建築被稱為“鳥巢建築”,下列關於“鳥巢建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鳥巢建築”是一種生物反應器

B“鳥巢建築”利用了仿生學的原理

C“鳥巢建築”美觀但是不夠耐用

D“鳥巢建築”為危險建築

二、非選擇題:

1、通過調查我們知道,動物可以為人類,,。

2、利用生物反應器來恆產人類所需要的某種物資,好處有:

、、。請你想象一下,如果以動物乳房為主要“生產車間”的新興產業得以發展,其意義可概括為:。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2

一、教材簡析:

《遺傳和變異現象》是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上冊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第一節,教材主要從三方面:1、通過比較個體間性狀的差異,使學生識別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2、通過欣賞和評價兩幅19世紀的漫畫,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的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3、通過課後的性狀調查和思考與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遺傳和變異的領悟;來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遺傳與變異的概念,從而有助於學生認識生物世界遺傳的多樣性,為今後學習生物的進化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從未學習過遺傳學的相關知識。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觸過相關內容或觀察過此類現象。只是未能上升到理論的層次。這已經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的基礎。而且,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理解、判斷、推理的能力。教師應充分調動起他們的這些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總結。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表述性狀、相對性狀,遺傳和變異的概念;

2、能列舉和辨別生物的性狀、相對性狀以及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

3、觀察並描述相關的遺傳和變異現象。

能力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調查、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並描述相關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使學生了解生命個體的.獨特性,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性狀、相對性狀、遺傳、變異等名詞。

2、能解釋並舉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現象。

教學難點:

1、理解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2、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幻燈片展示:2組同學們熟悉的明星照片,請同學們觀察照片中的人物在外貌特徵上有什麼共同點,以此匯入新課:遺傳和變異現象。

二、新課。

知識點一:性狀和相對性狀

1、性狀

1)小遊戲:

①猜一猜:這分別是誰的眼睛?

(引出名詞——形態特徵)

②猜一猜:這是誰的聲音?

(引出名詞——生理特性)

由以上兩個小遊戲引出:性狀

性狀——生物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在遺傳學上都稱為性狀。

2)思考:同種生物同一性狀表現型別相同嗎?

3)根據性狀的概念說出葡萄的性狀。

展示同種生物同一性狀表現型別不同的圖片,從而引出:相對性狀

2、相對性狀

相對性狀——同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型別。

1)展示4組圖片,判斷圖片中的性狀是否是相對性狀?

2)活動:個體間性狀的比較討論:

①在活動最後,有沒有人和報告者一起站立?說明了個體間性狀表現是否完全相同?

②根據活動結果推測世界上兩個人性狀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3)你能行:辨別下列哪些是相對性狀。(對性狀和相對性狀進行鞏固)

知識點二:遺傳和變異

1、遺傳

1)小遊戲:尋找親人

2)活動:欣賞和評價有關性狀遺傳的漫畫:《新鼻子》《舊磚上脫落的碎片》。

討論:

①《新鼻子》中的鉤鼻子和《舊磚上脫落的碎片》中的斷腿有什麼不同?

②哪幅漫畫中表達的生物學現象是可能發生的?為什麼?請同學們說說以上兩項活動的體會: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性狀有相似性,說明性狀可以由親代傳遞給子代。

從而引出:遺傳——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性狀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3)展示4組與遺傳有關的圖片。

4)思考:子女和父母之間以及子女個體之間性狀一定相似嗎?展示3組有親緣關係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他們之間的性狀差異。從而引出:變異——子女和父母之間以及子女個體之間的性狀表現存在。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3

一、教材分析

在本學期中,教學內容涵蓋了生物的繁衍和發展以及生物與環境這兩個單元。相比上學期,研究實驗減少了些許,而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得到了增加。此外,學生的閱讀量也有所增加,知識面得以擴大。

二、教學目標

1.強調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在繼續關注實驗過程的同時,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並不斷提高對“135”教育理念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要創新和突破,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同時充滿樂趣。

3.探究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收並整理上一學年的經驗,鞏固成果。同時,還要完成相關課題。

4.深入研究和推廣校本教研的內涵和經驗,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併發揮學校教研組群體優勢。同時,嘗試開展學校開放日活動。

5.持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在八年級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初步歸納和整理適合我校校情的評價體系。

6.通過學習,使學生深入瞭解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並從中獲得更深層意義上的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的意識。

7.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要求

1.教師在教學中應認真落實《課程》提出的課程理念,追求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要致力於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使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大力倡導“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教育科研觀。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具備科研意識,同時邊實驗、邊研究,力爭做一名科研型快樂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個方面有所提升。同時,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四、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八年級兩個班共有100多名學生,這些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非常感興趣。上學期,生物學科的平均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但是高分學生較少,較多的學生並不喜歡學習。這導致班級平均分較低。為了提高成績,我們需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具體措施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

1.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並對新教材進行培訓。

2.精心策劃好課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4.開展課外輔導、寫小論文和小製作,提高學生的興趣。

5.認真批改作業,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

6.培養優秀生源,幫助後進生。

六、進度安排

下面是本學期的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

1被子植物的繁殖

2動物的繁殖和發育;人的繁殖和胚胎髮育

3性狀和基因;遺傳物質的基礎

4人的性別的決定;基因突變

5遺傳病和優生;第一次月考

6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歷程

7生物的進化原因;人類的起源;現代生物技術

8非生物因素和生物的影響;生物因素和生物的影響

9五一長假

10複習;期會考試

1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物和環境的組成和型別

12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鏈

13人類和自然界的協調發展

14複習七年級上、下冊;第二次月考

15複習八年級上冊;第三次月考

16複習八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4

分析教材:通過觀察和資訊交流,以學生生活實際為出發點,讓學生了解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知識,以此明確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概念。

分析學情:雖然學生對昆蟲比較熟悉,但對它們的生殖和發育缺乏足夠的瞭解,因此教師需要從實際生活中出發,利用直觀教學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1.能夠描述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能夠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3.能夠舉例說明昆蟲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通過觀察和學習,瞭解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和變態發育。介紹家蠶的生殖和發育知識並指導學生學習。 2.其他昆蟲的發育。通過學習和討論,瞭解各種昆蟲的發育過程及其區別。介紹其他昆蟲的發育過程並與家蠶進行比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 3.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通過舉例及討論,瞭解昆蟲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介紹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並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

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並通過反覆的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和討論等環節,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感受與獲得

達標測試:篤望之角

深入探討

作業佈置

課後感想:

本節課程著重澄清了變態、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等術語的含義。學生對這些概念的掌握狀況十分良好。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的知識。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之間的關係。

3.理解免疫的概念,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

4.用免疫的知識解釋一些人體的現象。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確立“對傳染病積極預防”的思想。

重點

1.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

2.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區別。

難點1.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

2.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法。

板書設計

第二節 免疫與計劃免疫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二、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2.特異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教學過程

[設定懸念,匯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當流感或乙腦等傳染病流行時,為了大家的健康,家長會採取一項措施,就是帶領你們去——

學生:打預防針。

教師:對,那麼請大家想一想,為什麼要打預防針呢?

學生:因為不打預防針的人往往會患病,而打過預防針的人會安然無恙。

教師:對,這一現象就涉及到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免疫與計劃免疫的內容,學習過這一節之後,我們就會清楚其中的奧祕了。

板書:第二節 免疫與計劃免疫

[分析資料,引出重點]

教師:我們知道,人體的表面覆蓋著一層——

學生:面板。

教師:那麼面板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作用?

學生:保護身體內部結構、調節體溫……

教師:除了同學們剛才提到的,面板以及黏膜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功能。下面,先聽老師講一件事: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種能致病的鏈球菌塗在健康人的清潔面板上,2小時後再檢查,這時發現這些病菌的數量——

學生:增加了?

教師:不,情況恰恰與同學們預料的不一樣,那些病菌非但沒有增加,90%以上的反而被我們的面板消滅了。

學生:沒想到我們的面板這麼厲害。

教師:那麼請大家想一想,究竟我們的面板還具有什麼功能呢?為什麼塗在清潔面板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呢?

學生:說明面板具有殺滅病菌的功能,塗在清潔面板上的病菌被面板的分泌物殺死了。

教師:對,我們的面板和黏膜不僅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所以面板和黏膜組成了我們人體防禦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

板書: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面板和黏膜

學生:老師,既然有第一道防線,也就是說還有第二道或者還有第三道。

教師:的確是這樣,人體具有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面板和黏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而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板書: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學生:老師,這些知識可真難記。

教師:實際上,上述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的作用,所以我們把這兩道防線叫做非特異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

學生:老師剛才說人體有三道防線,那第三道防線是什麼呢?

教師:接下來我就來說第三道防線。

板書: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教師:同學們知道了抗原和抗體之間的關係,那麼請大家根據上述知識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出過水痘的人就不會再出水痘了呢?

學生:水痘病毒侵入人體後,人體內的淋巴細胞在水痘病毒的刺激下產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體,等人病好之後,抗體還存留在人體內,這個人以後就不會再出水痘了。

教師:回答得很好。人類正是在瞭解了自身免疫的抗原和抗體的這種現象後,通過接種疫苗的方法,使人體在不受有害病菌侵害的條件下,體內提前產生抵禦某種病原體的'抗體,從而避免了許多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利用種牛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就是人類利用這種方法與疾病作鬥爭的一個成功的例子。那麼你們還知道哪些傳染病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的呢?

學生:流感、麻疹、肝炎、脊髓灰質炎……

教師:同學們提到的疾病人類現在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實現預防的目的了。也就是說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其特點是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對比我們前面所學的非特異性免疫和先天性免疫的概念,可以把第三道防線稱之為——

學生:特異性免疫和後天性免疫。

板書:

二、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2.特異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課堂小結,鞏固練習,結束新課]

[鞏固練習]

八年級生物教案範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動物的運動系統組成,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的運動是依賴於一定的結構的,並認同了動物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2.通過探討動物的運動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係,讓學生能夠闡明運動是如何與其他系統聯絡在一起的。

3.通過觀察各種動物的運動和生存環境,讓學生可以舉例說明運動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動物的運動系統組成並進行觀察和實踐,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產實踐相聯絡。

2.通過探討動物的運動系統功能,讓學生可以理解事物的內在聯絡,並建立起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

3.通過模擬實驗的製作,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並培養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運動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態度。

教學重點:

1.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的運動是依賴於一定的結構,認同了動物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2.讓學生闡明運動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關係。

3.讓學生舉例說明運動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認識到動物的運動中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以及瞭解運動與其他系統之間的聯絡。

教學方法:

談話式、演示式、舉例式、啟發式

教具準備:

1.教師準備:

(1)家兔骨骼標本、人體骨骼模型、人體骨骼肌與骨、關節關係的模型、蛙神經 - 腓腸肌標本。

(2)各種動物覓食、避敵等動作和勞動機器的影像資料或畫片。

(3)解剖器官。

2.學生準備:

(1)豬、羊等的`前肘關節(最好帶些骨骼肌)。

(2)硬紙板、鬆緊帶、圖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觀看錄影、直接導課]

首先,教師播放與運動相關的視訊資料,其中包括大自然中動物的捕獵、起舞的仙鶴和高飛的鳥兒以及運動員的競技表演。教師注重強調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重要作用,指出運動員凸起的肌肉和獵豹奔跑時收縮的後肢肌肉是運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接著,教師出示人體運動模型或使用自身作為樣本,示範屈肘的動作,讓學生注意觀察胳膊發生的變化,培養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下面是教師導課的設定:

教師:請大家注意觀察,我的胳膊發生了什麼變化?

學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來了。

學生:發生了一種動作。

教師:回答非常好。但是這種動作是怎麼發生的呢?跟著我一起來看這個模型(出示人體骨骼模型)。我現在用手牽引它的手骨,大家看看它發生了什麼。

學生:胳膊繞著肩關節(或肘關節)發生了運動。

教師:非常好。你們的答案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如果我不牽引它呢?它能夠運動嗎?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但是問題本身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是為了引出“運動的結構”這一知識點。最終讓學生認識到:運動需要運動系統的參與;運動系統由關節、骨骼和肌肉組成。關節是運動的支點;骨是運動的槓桿;肌肉是運動的動力。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用大型機器裝置的圖片或視訊與運動的畫面顯示在多媒體上,讓學生充分理解:關節是運動中的支點,骨是運動中的槓桿,骨骼肌是運動中的動力。

最後,讓學生結合課本第29頁的問題來討論,根據討論結果和上述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肌肉牽動骨進行運動的簡易模型,鞏固所學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在認識運動結構的基礎上嘗試模擬製作實驗的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也使得學生能在日常成長與學習中,善於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此之後,教師可以用青蛙(或者蟾蜍)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進行演示,讓學生關注肌肉針刺激時指標的變化,為何會發生變化以及停止刺激後指標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教師可以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一條觀點:骨本身是不會運動的,骨的運動需要依靠骨骼肌的收縮才能實現。

結合觀察自備豬、羊的關節(帶肌肉以示關節組成),加深學生對關節組成和骨骼肌構成的認識。

通過觀察,學生了解到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構成,肌腱可以繞過關節分別連線在不同的骨頭上。這讓學生認識到,當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縮時,會拉動附著的骨頭運動。

接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屈肘下蹲、蛙跳等動作,但首先需要確保課堂紀律,達到活躍課堂氣氛、體驗肌肉和骨頭運動、理解結構與功能相統一和運動與其他系統的聯絡的三個目標。

緊接著上述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一個屈肘動作,保持一段時間,詢問學生感受:肌肉酸脹、支撐不住、累了等等。藉此引導學生認識神經系統與運動系統的聯絡,並引申出運動系統與其他系統之間的聯絡。例如,教師可以引導以下對話:

教師:你怎麼知道你感到困了、累了?

學生:我感覺到了。

教師:那這個感覺是哪個系統完成的?如果今天上午都是體育課,你還會有什麼感受呢?

學生:可能會餓了、出汗、臉紅、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勞等等。

教師會及時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餓了、消化系統等話題,讓學生理解各大系統相互配合,神經系統調節和控制下完成動物運動的過程。

最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獵食動物、逃脫斑馬等視訊,引導學生認識運動對於動物生存的重要意義。這份訓練結束後,學生可以通過觀看錄影來進行不斷的訓練。

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本次課程的內容,突出難點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認知。接下來進行鞏固練習。

一、選出正確的答案

1.運動時骨骼肌起什麼作用?

A.槓桿作用 B.動力作用 C.支援作用 D.支點作用

答案:B

2.關節在運動中作用是什麼?

A.連結作用B.槓桿作用 C.支點作用D.支援作用

答案:C

3.骨在動物的運動中起什麼作用?

A.支點作用B.協調作用C.動力作用D.槓桿作用

答案:D

4.將骨骼肌連線到骨頭上的結構是什麼?

A.關節B.韌帶 C.肌腱D.關節囊

答案:C

5.屈肘動作是由什麼引起的?

A.肱二頭肌收縮B.肱三頭肌鬆弛C.肱二頭肌收縮的同時肱三頭肌鬆弛D.肱二頭肌等屈肌肌群收縮,同時肱三頭肌等伸肌肌群鬆弛

答案:D

二、觀察與思考

1.某個人因腦部受傷,導致下肢癱瘓,然而下肢並沒有受到任何損傷,這是為什麼?

答案:骨骼肌有收縮的特性,但必須接受來自神經系統的興奮才能收縮,進而控制附著的骨頭圍繞關節運動。某個人的腦部受傷可能影響了運動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興奮無法從中樞傳到下肢的骨骼肌,從而導致癱瘓。如果長期不運動,肌纖維會萎縮和癱瘓。

2.當某個人用伸直的手臂拿起一桶水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處於收縮還是鬆弛狀態?

答案: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會交替收縮和鬆弛,從而引起手肘的屈伸。當某個人伸直手臂拿起一桶水的時候,處於伸肘狀態,但同時還需要用力才能提起沉重的物體。因此,這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必須同時收縮才能完成拿起水的動作。

●板書設計

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三章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一、運動的結構及功能:

二、運動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係

1.呼吸系統——消耗氧,產生二氧化碳,呼吸頻率加快

2.消化系統——消耗有機物,促進營養吸收,產生飢餓感

3.迴圈系統——利用氧氣和營養成分,在產生二氧化碳和廢物的過程中促進血液迴圈、增加心跳次數

4.面板排洩——通過增加血液流速和血管擴張以及汗液分泌,調節體內熱量的同時出現臉紅、出汗等自然反應

5.神經系統——通過提升代謝速度,產生肌肉疲勞、飢餓、熱、競爭等各種感覺和動作

三、 運動對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