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3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1

1、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於一定的結構。

2、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認同動物的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

養成在運動時注意自我保護的行為習慣。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社會行為的特徵、事例的判別及群體內資訊交流的方式

播放錄影片段。

動物所進行的這一系列有利於它們存活和繁殖後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行為(animalbehavior)。

提出問題:請列舉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

運動方式:如蚯蚓的蠕動、魚的游泳、鳥和昆蟲的飛行、哺乳動物的行走、奔跑、跳躍等。

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動物的運動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引出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動物的運動器官是怎樣完成各種動作的呢?讓我們以哺乳動物為例來探究。

運動系統的組成:

向學生展示探究實驗提綱,指導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組織下,有計劃地進行探究和討論。

(請你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動作,想一想,這個動作是靠哪些結構完成的?如果肘關節受傷了,還能正常完成這些動作嗎?為什麼發生骨折或肌肉拉傷後,相應的部位不能正常運動?)

參與學生小組活動中,注意及時發現問題和只當觀眾,不要告訴學生答案。引導學生一起探討,交流。

(觀察與思考)p28―29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組成的。

思考:

1、關節對骨的運動有什麼意義?

討論:

1、大吊車的哪些部位相當於動物體的關節?

2、除哺乳動物外,其他脊椎動物的骨骼也有關節嗎?

3、蚯蚓體內有肌肉,但是沒有骨骼,這是它不能快速運動的一個原因嗎?

4、人體都有哪些部位有關節?進行體育運動時,哪些關節容易受傷?應當怎樣保護?

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骨的位置的變化產生運動,但是骨本身是不能運動的。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

觀察:屈肘動作的產生和伸肘動作的產生

家兔等哺乳動物的運動也是這樣產生的。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哺乳動物靠四肢支撐起身體,骨在肌肉牽引下圍繞著關節運動,使軀體能夠完成各種動作,從而具有發達的運動能力,有利於覓食和避敵,以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

模擬製作:製作肌肉牽動骨運動的模型。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2

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徵。

2、簡述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

3、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係,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4、進行與社會老齡化相關的問題的資料收集和分析。

1、教學重點

(1)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細胞衰老的特徵。

(2)細胞凋亡的含義。

細胞凋亡的含義以及與細胞壞死的`區別。

一、老年人的特徵

以老年人的衰老特徵提問,引出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

二、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

1、單細胞生物,細胞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衰老或死亡。

2、多細胞生物,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細胞衰老的特徵:一大(細胞核)

一小(細胞體積)

一多(色素含量)

四低(代謝速率、酶活性、呼吸速率、運輸速率)

1、細胞凋亡的概念

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2、細胞凋亡舉例

蝌蚪尾的消失、胎兒手的發育

3、細胞凋亡的特徵

有益、主動

4、細胞凋亡的意義

完成生物體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穩定,抵禦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

1、細胞壞死的概念

種種不利因素下,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

2、細胞壞死舉例

割傷、燙傷的細胞

3、細胞壞死的特徵

有害、被動

4、細胞凋亡和壞死的區別

凋亡強調主動、有益,壞死強調被動、有害。

書後練習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教學難點】能根據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

【教學準備】綠豆種子若干,實驗計劃單(參考書3面),實驗記錄表(參考書4面)。

【教學過程】。

一、討論種子發芽的條件:

1、談話匯入: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芽開始的。那麼,你覺得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呢?

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摘要板書。(預設:要種到土裡獲得養料,需要澆水,需要合適的溫度,需要陽光,需要空氣等。這時候教師不要給予取捨,保留學生的各種觀點)。

3、進一步引導(拿起一顆綠豆種子):這是一顆完好的綠豆種子,如果要讓它發芽,剛才大家說的這些條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須條件呢?(說明:從種子發芽過渡到具體的綠豆種子發芽,這樣的討論更有針對性,而且更合理,因為不同種子需要的條件是有些區別的。)。

4、師:大家的`意見不一樣,看來我們必須通過實驗來判別了。

二、設計種子發芽實驗:

1、師:該怎樣用實驗來證明呢?大家說說要注意什麼?(預設:制訂周密的實驗計劃,只能改變一個條件等。)。

2、師點撥:為了把實驗做好,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最想研究的一個條件進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設計好實驗方案。

3、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容,及時進行統計。(預設:水組,光組,溫度組,土壤組等,可在此適當排除不適合課堂研究的內容。)。

4、以其中一個組為範例,集體討論如何設計實驗計劃。

(1)你們想研究什麼問題,你們計劃怎樣做?

(2)你們預測結果會是怎樣的?

(3)你們的研究中,改變了什麼條件?

(4)哪些條件是沒有改變的?

(5)怎樣知道改變的條件是不是對種子發芽產生了影響?

(6)在實驗研究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什麼?

5、分發實驗計劃單,學生完成自己的實驗方案設計,教師巡迴指導,鼓勵選擇相同條件的同學互相交流。

三、閱讀書4面種子發芽實驗內容:

1、進一步閱讀教材上的舉例,教師引導關注其中的注意點,比如綠豆的大小應該差不多,為什麼要在每個盒子分別放入2—3顆綠豆,為什麼要墊紙巾等。

2、教師提供表格,共同討論如何進行記錄。

四、佈置實踐作業和下節課內容提示:

1、鼓勵學生回家認真完成實驗,並做好觀察記錄。

2、下節課將對我們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請大家準備好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將對認真完成實驗的同學加星評價。

3、有能力、有條件的同學還拍攝綠豆種子發芽各個變化的照片,嘗試撰寫研究報告。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4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點。

2、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分析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

3、運用放大鏡觀察青黴和麴黴的形態結構,加強觀察能力。

4、理解一些食用菌的養殖過程和方法。

重點:

1、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真菌以及它們的生命週期。

2、提高觀察能力。

難點:真菌的繁殖方式的特點。

教師:使用橘皮、饅頭、麵包片等材料培養青黴和麴黴,為每個小組提供帶有黴菌的麵包和果實;製作關於青黴、麴黴和蘑菇結構的多媒體教學材料,並指導學生製作孢子印和孢子傳播模型。

學生:複習國中生物課程中的酵母菌結構知識;查詢相關真菌的知識;製作孢子印。

1課時。

觀察真菌結構並理解真菌的重要性。

使用多媒體教學材料展示各種各樣的真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介紹本節課的主題。

讓學生根據觀察多媒體教學材料以及實物標本,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查詢到的資料,相互討論對真菌的理解。提供實物標本和收集的資料,參與學生的'討論,及時評價和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和課本外獲取資訊的能力。

通過放大鏡觀察已經培養好的青黴和麴黴的形態結構,引導學生加強觀察能力。觀察新鮮蘑菇的形態。討論青黴和麴黴在形態和顏色上的不同之處以及共同點。探討在何時何地採集蘑菇最容易,從而瞭解真菌的生命規律。讓學生觀察青黴和麴黴以及蘑菇的結構,瞭解它們的形態結構。

回憶酵母菌的形態結構並結合最新的知識描述單細胞真菌的構造。酵母菌的圖示將被用來與學生共同探討與酵母菌相關的知識。

能瞭解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態和作用是必須的,這是觀察真菌的繁殖良機。在課前,學生將獲得製作新鮮蘑菇孢子印的指導。問題將由導師提出:真菌是如何繁殖後代的?真菌的孢子在何種環境下才能發育成為新個體?學生將深入瞭解真菌的繁殖特性。

模擬實驗將會模擬孢子的傳播過程。這將有助於學生鞏固本章所學知識,也能讓他們瞭解食用菌的養殖過程和方法。學生將和導師一起進行模擬實驗"孢子的傳播過程",並分析歸納總結真菌的繁殖方式。導師將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5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數,並注意收集實驗資料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長方形扁紙盒兩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條、乾土、溼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麼地方見到它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怎樣的環境?

2、學生自由發表。

二、實驗一: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

1、我們先來研究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該怎樣設計實驗呢?

2、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進行對比實驗,並注意控制條件。

3、出示實驗器材,討論實驗步驟:

(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後開啟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概括: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

三、實驗二:蚯蚓喜歡乾燥還是溼潤的環境?

1、過渡:那麼,蚯蚓喜歡乾燥還是溼潤的環境呢,讓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實驗,自由發表自己的。

3、教師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較合理的實驗步驟:

(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乾燥,一邊溼潤。

(2)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3一5分鐘以後開啟盒蓋觀察,並記錄觀察結果。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概括:蚯蚓喜歡溼潤的環境。

四、動物對環境的需要和適應:

1、讓學生歸納:蚯蚓適合怎樣的.生活環境?

2、過渡:跟蚯蚓一樣,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裡。

3、學生看書11面的圖片,說說這些動物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五、課外作業。

能發現一些小動物的習性、

六、教後反思:

略。

最新八年級生物教案6

種子植物

第一章第二節種子植物

教學目標

1.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識別當地常見的xx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重點和難點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2.識別當地常見的xx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課前準備

教師:觀察種子的結構所需的各種材料用具:菜豆種子結構掛圖、玉米種子結構剪貼圖(自制);常見的xx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圖片;

學生:不同植物的種子和果實,如花生、蘋果、桃、梨的果實,鬆的球果、種子等。

教學過程

一、觀察種子

①菜豆種子的結構;

③玉米種子的結構;

③菜豆、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

方案一、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法,x人小組合作實驗,通過觀察和討論,說出菜豆種子、王米種子的結構。

方案二:對照老師出示的菜豆種子結構掛圖、玉米種子結構剪貼圖(自制)看書,同學間討論交流知道兩種種子結構。

二、產生種子的主要意義

方案一:觀察課前收集的種子、果實,感受種子植物能夠產生種子。然後在看書自學的基礎上就討論提綱,實驗小組討論、比較得出結論。

方案二:觀察藻類、苔蘚、蕨類三類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種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實、種子)的CAI課件,實驗小組就討論提綱討論、比較得、出結論。

出示討論提綱如下:

1.孢子和種子哪一個生命力更強?為什麼?

2.種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環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什麼?

三、種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異同。

方案一:將蘋果、桃等果實切開,觀察其種子的著生位置。再觀察鬆的種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師啟發下思考討論得出答案。

方案二:觀察“桃的果實、種子”、“鬆的球果和種子”掛圖,在老師啟發下思考討論,得出答案。

1以xx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點是“種”“被”為啟發點,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得出答案。出示補充的圖片。

2.識別常見的種子植物、被子植物。

一:觀察書上的圖以及老師補充的圖片,認識常見的xx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觀察CAI課件,識別常見的xx子植物、被子植物。

3.種子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方案一:在看書自學基礎上,與實際相聯絡,結合常見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蒼耳、柳、榆等,小組討論,得出答案。

方案二:觀察“當地幾種被子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的CAI課件,小組討論,得出答案。

出示討論提綱:

1.在種子發育過程中和種子成熟後,果皮各起什麼作用?

2.種子的傳播與環境相適應,如借動物、風力、水力傳播等,請聯絡實際舉例說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