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設計方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58K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設計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設計方案15篇

學習設計方案1

合作學習應用在國中語文教學課堂上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並增強團結及交際的能力。此教學模式跳出了傳統束縛,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為社會發展培養大批綜合能力強的人才,進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新課程改革還要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激發其創造性。而我們的農村國中傳統的語文教學卻不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廣大的農村教師往往習慣於遵從教考或固執於自己的定向思維,呆板地進行教學,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阻礙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鑑於農村國中語文教學中的種種問題,我們可以藉助新課標中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學習方法來解決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性,培養其合作、創新能力,提高國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1 我國國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當前,語文合作學習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國中語文教師的重視,但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幾種不良的共性傾向。

1.1 分組不合理。在當前很多國中語文合作學習模式實踐中,多數語文教師採用的是按座位分組的方法,這種簡單的分組方法往往會導致組別間的整體水平差異,全班學習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轉變還只是表面的變化,而非結構性的變化。在整體實力較弱或者整體學生表現不積極的學習小組內,合作學習模式就很難組織和進行,學習效果較差。

1.2 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全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在國中語文合作學習模式實踐中,另一個更為嚴重的不良傾向是組內學習重“個體”,輕“群體”。由於沒有明確分工,在小組學習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喜歡討論式的學法,樂於獨立思考,在組內討論發言時表現更為積極;而成績落後的同學則更多是處於傾聽者的角色,獨立思考能力和積極參與討論的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激發和提高。

1.3 學生的“競合”意識和技能整體都有待提高。在國中語文合作學習中,從整體上看,雖然在課堂內也廣泛採用了小組討論、組間競賽等形式,但是由於在組內學生合作意識較差、合作技能較低,以組為單位的團隊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相對更弱,這就出現了重“形式”,輕“實效”的弊病。

學習設計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金錢”、“生活”等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樂觀、寬容、合作、無私等良好品質。

2、學會寫作比較規範的演講詞(議論性),中心明確,材料有力,結構完整,表達流暢,語言富有感情。

3、在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能通過活動初步掌握演講技巧,學會通過演講形式表述觀點,鍛鍊自己在公開場合發言的膽量和能力,以及學回用演講形式鼓舞人、號召人。

活動設計:

一、在教學《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一課時,先佈置寫一篇演講詞,話題

在“微笑著面對生活”和“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中選擇其一。

二、結合習作,準備好範文,安排一次寫作輔導課,輔導作文的修改。

每個合作小組推選一位選手、一位評委,在班裡組織一次演講比賽。

學習設計方案3

《乒乓球正手攻球》主題學習設計方案

設 計 者:樑妮

設計者單位:榆林市特殊教育學校 設 計 日 期:20xx年7月15日

1.概述

(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

乒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有著廣大的群眾的基礎、完善的乒乓球設施,並且隨著倫敦奧運會包攬4枚金牌之後,人們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的期望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乒乓球正手攻球作為本單元主題,是因為攻球是乒乓球運動的一種主要進攻技術。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擊性強、應用範圍廣泛等特點,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

(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乒乓球正手攻球是乒乓球運動的一種主要進攻技術,具有速度快、力量大、攻擊性強、應用範圍廣泛等特點,能夠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通過學習讓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都有明顯的提高;在學習技能和合作學習、小組比賽過程中能相互交流,團結協作,通過相互學習提高自己,認識自己並改正自己;掌握正確的正手攻球技術,發展上下肢協調能力;通過學習,提高技術,獲得學習樂趣和學習成功感; 具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3)、課題介紹:乒乓球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安排的課時相對比較多,在這個單元中,重點強調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分組進行教學。

2.學習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1、通過本單元5課時的學習, 讓學生學習正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術。

2、掌握正確的正手攻球技術,發展上下肢協調能力;

3、運動技能:85%的學生能完整掌握本單元學習的內容。

4、身體健康: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

5、通過學習,提高技術,獲得學習樂趣和學習成功感;

(2)過程與方法:

1、基本技術①初步掌握握拍、發球、推擋、攻球、搓球等基本技術以及單個技術的簡單組合;②發展靈敏性和協調性等體能以及快速的判斷能力;

2、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加大練習的難度,初步接觸移動中正手攻球技術,並隨課程的進行提高擊球的穩定性,初步學習簡單橫向移動步法(跨步、跳步)。

3、掌握常用步法,在練習中能較為熟練的運用,達到步伐流暢的程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心理健康:通過學習讓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都有明顯的提高。

2、社會適應:在學習技能和合作學習、小組比賽過程中能相互交流,團結協作。 具有和諧的人際關係,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3.學習者特徵分析國中學生大部分正處於青春發育期, 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具有獨立思考、 判斷和模仿能力,同時他們具有良好的速度、 力量和靈敏素質且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礎, 具備了學習攻球技術的條件。

4.學習任務分析

(1)基本技術、初步掌握握拍、發球、推擋、攻球、搓球等基本技術以及單個技術的簡單組合;發展靈敏性和協調性等體能以及快速的判斷能力;培養探究學習的能力,回答問題:正確的正手攻球手臂動作時怎樣的?

(2)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加大練習的難度,初步接觸移動中正手攻球技術,並隨課程的進行提高擊球的穩定性,初步學習簡單橫向移動步法(跨步、跳步)。回答問題:擊球的時機;

(3)掌握常用步法,在練習中能較為熟練的運用,達到步伐流暢的程度。回答問題:為什麼強調還原動作?

5.資源資訊化資源圖片、視訊、課外閱讀資料 常規資源:自備的球拍、乒乓球 教學支撐環境:學校室外乒乓球檯

6.實施過程學習過程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從正確的握拍,手臂夾角,揮筆方向,還原動作,進行初步的學習,採用老師教學,學生討論學習,優秀學生帶動的多種方式進行。在後續的教學中,逐步加大學習的難度,按照接近比賽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進行身體素質練習,提高學生身體的基本素質;通過學生相互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作。

篇六:主題學習設計方案

《看不見的愛》主題學習設計方案

設計者:李敬芝 設計者單位:四井子學校 設計日期:20xx-10-11 1.

概述

真愛,她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優美品質,值得發揚和光大。讓我們每一個人學會關心,學會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從而達到讓世界充滿“愛”

一.學習目標分析

指導和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的目標,這是現代教育科學向各學科教師提出的新課題。語文學科由於自身的性質和特點,較之其它學科,學習目標的確定更加困難,因而就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有自己獨立的知識體系(言語知識、文學知識和文章知識)和自己獨特的學習內容(言語知識、言語能力和言語習慣)。儘管二者不盡相同,但“有意義的言語”學習卻是共同的,即要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可以說,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語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目標的核心內容。

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師預期實現的結果,是教學後應產生的事前標誌,是在主觀上預先建立起來的教學和學習形象。語文教學目標中既包含了“教”的目標,又包含了“學”的目標,但在通常情況下,教學目標已變成了單純“教”的目標。這就從總體上達不到教學目標的預期效果,應該說,這也是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和特殊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目標是多階段、多層次、多規格的統一體,它體現和貫穿在語文學習的全過程。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1. 國小階段的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特點,缺乏抽象性,思維活動依賴具體的事物和經驗的支援。

2. 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取決於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程度以及對老師的偏愛 3. 他們的起點水平較低,因此老師要選擇相對簡單的內容組織教學

3. 易接受新知識並善於發問,有很強的求知慾望,可塑性強。

三.學習任務分析

1. 國小階段的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特點,缺乏抽象性,思維活動依賴具體的事物和經驗的支援。

2. 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取決於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程度以及對老師的偏愛 3. 他們的起點水平較低,因此老師要選擇相對簡單的內容組織教學

3. 易接受新知識並善於發問,有很強的求知慾望,可塑性強。

4.資源利用教科書來學習,教師參照參考書來教育學生,並利用多媒體、網路教室。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館裡閱讀相關資料。並建議學生閱讀有關人間真愛方面的書籍。

5.實施過程

①. 活動啟動階段 名人故事 辦小報

②.活動制定計劃階段 分小組, 明確責任 制定小組計劃

③.活動開展階段查資料 採訪錄音

④.活動成果交流階段

⑤.活動總結階段

6.評價

評價量表

學習設計方案4

一、指導思想

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3月是學雷鋒活動月,我們學校藉此契機向學生普及一次義務愛心教育活動,決定開展一“向雷鋒叔叔學習”系列活動,讓學生從小養成幫助別人,幸福自己的感受,培養他們奉獻愛心的美好心靈。

二、活動安排

(1)、學校將組織召開“學雷鋒”動員大會。(少先隊大隊部 3月3日晨會)

(2)、利用班隊課,講講雷鋒的故事、背背雷鋒的名言、讀讀雷鋒的日記,論論雷鋒的精神。材料可到圖書室借閱或上網查詢。(第四周班隊課)

通過班隊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了解雷鋒精神的含義,緊緊圍繞如下四個方面來進行:

1、要學習雷鋒愛憎分明的政治立場,引導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加強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以及愛身邊的人的教育。

2、要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雷鋒說過“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們要學習雷鋒“火車行千里,好事一火車”那樣時時處處做好事。

3、要學習雷鋒的嚴於律己、孜孜以學的自我修養原則,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方法和努力創新、大膽實踐的精神,培養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4、要學習雷鋒的“四個對待”,即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3)、各班出好一期有關雷鋒的板報。要求:板報主題要鮮明,內容要切合班裡的實際,大力宣傳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義的好人好事來做典型。由各班中隊長負責組織少先隊員出好這一期板報。(3月中旬進行評比)

(4)、組織學生觀看雷鋒電影。(具體時間另定)

(5)、結合“3·12”植樹節,開展綠化、環保活動:

(一)常規要求:

1、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拋垃圾。

2、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

3、節約資源,不隨便浪費水、電。

4、積極參加各項有意義的綠化、環保活動。

(二)各年級要求:

1、低年級的同學負責管好自己班內的保潔工作。

2、中高年級的同學負責自己班包乾區的清潔以及拔雜草的工作。

(6)、少先隊大隊幹部“學習雷鋒故事、宣傳雷鋒精神”活動,分組到一、二、三年級各班進行雷鋒事蹟的宣傳;教低年級整理自己的物品;(利用第五週班隊課)

(7)、參加一次學雷鋒社會實踐活動。

1、在學生中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

2、各班派出雛鷹小隊,具體任務另行通知,(物件:四、五、六年級,時間:3月11日)

(8)、舉行一次“雷鋒精神伴我成長”主題紅領巾廣播,同時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3月31日晨會)

(9)、開展一場“校園手拉手”募捐活動。向身邊的貧困生伸出友誼之手。募捐所得,一部分為貧困生購買一些學習用品,一部分存入校扶貧基金。學校將利用升旗儀式的機會開展扶貧活動。

學習設計方案5

  一、活動背景

為促進教師對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結合縣教研室大集體備課活動宗旨,開展語文組教師教學設計評比活動。

  二、活動目標

加強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引導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標準和教材,積極探索教法改革,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提高。

  三、參賽物件

一年級語文全體老師

  四、參賽要求

1、選題要求:結合縣教研室大集體備課空白課時進行比賽,本次比賽課題定為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比尾巴》。

2、內容要求

一般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選教材的基本情況和基本特點;選擇該教材的依據和實際教學效果;教材的重點難點、結構體系;本課時所講授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課時教學目標。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維度。

第三、本課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確定、分析本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並說明依據。

第四、教法和學法。說明選擇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方法及依據。

第五、教學過程安排。

第六、板書設計。

3、其他要求

(1)在教學過程設計時,要說明所設計教學環節的意圖及理論依據。

(2)教學設計中儘量體現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思想,體現教師本人的教學理念和觀點。

4、截止時間

20xx年11月6日。

學習設計方案6

說明:由於研究性學習的特殊性決定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逐步豐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個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輔助教師們在真正組織進行研究性學習時做到思路清晰明確。只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間,逐步豐富和完善方案,最終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研究性學習開展的背景 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而一種新的文學形態——網路文學也隨之誕生。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已經越來越普遍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對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納一樣,網路文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了許多中學生的目光,並不斷影響著當代中學生。與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相一致,以網路為平臺的網路原創文學也有著令人吃驚的發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學網站或網路文學頻道彷彿雨後春筍一般映入網民的視野。資料顯示:全球有中文文學網站3720個,中國大陸有以“文學”命名的綜合性文學網站約300個,以“網路文學”命名的文學網站241個,發表網路原創文學作品的文學網站268個,小說網站486個,詩歌網站249個,散文網站358個,釋出劇本的75個,釋出雜文的31個,釋出影視作品的529個。其他各類非文學網站中設有文學平臺或欄目的網站共有3000多個。接受新事物能力超強的中學生們,在面對網路文學這個新事物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值得每個人深思研究。

課題的意義與價值:(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文學是精神的底子,語文則是底子中的底子,學好語文,寫好作文是人生成功的基石,為配合中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開拓同學們的知識視野,也為給同學們創造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補充課堂知識的不足,更好更快地提高同學們閱讀、分析、判斷、遷移的能力,我選擇了此一最具挑戰性的研究課題,旨在給學生開闢出一塊新的學習天地。通過調查研究,可以讓學生對網路文學有深層次的瞭解。通過此次研究可以鍛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調查研究,可以讓學生對網路文學有深層次的瞭解。

2.通過此次研究可以鍛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過程與方法:

1、依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到有關網站進行調查、檢索,提取相關資料,發展收集資訊、處理資訊、整理資料的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式學習等方式,形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逐步培養創新意識,敢於依據客觀事實提出自己的見解,初步養成善於與人交流、分享與協作的習慣。

2、使學生養成了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科學發展,關心新事物的好習慣,使學生慢慢形成辨證的觀察、分析事物、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上網的中學生是越來越多了。網路已經成為許多中學生課餘生活的新空間,它帶來的網路文學深深地吸引著中學生,影響著中學生。

九年級學生探究性問題具有濃厚的興趣,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能積極參與討論,口頭彙報的能力較強。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通過調查研究,可以讓學生對網路文學有深層次的瞭解,對網路文學的利弊有全面而透徹的認識,從而讓他們在接觸網路文學時能有正確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通過這次研究,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還是其他形式):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讓學生對網路文學的利弊作些真實的瞭解,並能結合實際提出意見和建議,最後以調查報告和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五、資源設計

根據主題教師提供的資源:

1、電腦、U盤、數碼相機。 2、學生閱讀過的網路文學作品。

  六、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在這裡先概述一下整個研究性學習活動時間的安排,以及各活動之間的關係,包括評價的設計。

  七、總結提高

(一)此次研究性學習最大的好處在於能讓學生放手儘量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中心和主體,這樣有利於學生科學性知識的掌握和合理知識結構的形成。

(二)逐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在研究過程中,同學們需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檔案下載不成功,E-mail發不出去,電腦出了故障等等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分析琢磨,探詢解決。)Web頁的製作過程中,圖象、文字魔術般的變化和出神入化的互動性都激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和好奇。

(三)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使學生的文化基礎更加厚實。現代網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提高了資訊傳遞的效率

,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形成了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結構。

(四)給學生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和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自主研究、自主創新、自主發展,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從"自在"狀態過渡到"自動"狀態。

(五)"網路文學"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養成了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科學發展,關心新事物的好習慣,使學生慢慢形成辨證的觀察、分析事物、處理資訊的能力。

學習設計方案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3、介紹有關擴充套件資料。

教學重難點

1、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裡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巨集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裡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

⑴出示“潮、浩、沸、漲”等生字,指名讀,說說共同點。再口頭組詞:

⑵出示“猶、據、踮、恢”等左右結構的生字,指名讀並口頭組詞。

⑶出示“罩、薄、崩、霎”等生字,說說特點。

⑷出示

“悶”:多音字:mēn(悶熱悶酒)mèn(悶氣悶雷)

⑸說說你還有哪個字記不住?哪位同學願意幫助他?

2、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置境引入

1、播放錄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錢塘江大潮錄影的部分內容)

2、談話

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本,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好嗎?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什麼?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

二、聯結感悟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裡感受到的?默讀課文,做上記號。

3、小組合作學習

⑴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⑵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⑶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⑴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⑵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⑶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巨集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

⑷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感悟。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三、生成新知

1、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2、通過學習,我們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江大潮呢?

3、再次播放錄影和圖片,編寫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

4、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學習設計方案8

1.概述

本主題活動是在人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過程中開展的。本單元包括《春》《濟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詩歌四首》五篇課文。幾篇課文雖然文體不同,年代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通過這些文質兼美的美文,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語感,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教師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題活動,共需要十個個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2.學習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字詞,繼續擴大詞彙量

2、注重誦讀,在反覆誦讀中品味語言、感受情感

3、課外蒐集關於四季的詩文名篇,注重積累。

過程與方法

1、反覆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養成好的語感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理清思路,學習作品精巧的構思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3.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設計的教學物件為七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初步具備賞析、品味、遷移的能力。但是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較弱,朗讀能力也需要提高。

4.學習任務分析

1、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美的情趣,養成好的語感並背誦優美詞句掌握每課的生字新詞

學習設計方案9

  一、活動主題:走進學習與書海

  二、活動目的

1、讓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學習時間是多麼的寶貴,學習條件是多麼的優越,多麼的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

2、讓同學們明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道理;

3、要讓大家知道多讀課外書的好處;

4、讓同學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活動準備:互動問答、視訊、詩朗誦、好書推薦、小品、遊戲

  四、活動時間:第六週班會

  五、活動過程

1、主持人提問:讓同學們談談對學習的看法;

2、欣賞動畫視訊《匡衡鑿壁偷光》;

3、詩歌朗誦;

4、好書推薦:請同學推薦好書,並說出推薦理由;

5、小品表演;

6、同學們一起做“傳話”遊戲:“不想當士兵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通過遊戲,同學們懂得學習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即認真聽,用心記。

方案策劃人:周雯萱

學習設計方案10

  活動目標:

1、鍛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2、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根據主題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

3、關注母親河,接觸黃河文化,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活動重點

1、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2、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

  活動設計:

  1、這次活動分二個階段:(一)課外階段→(二)課內階段

活動

階段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課時

安排

  (一)

課外階段(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申報階段:自由結合成小組,根據小組具體情況申報研究學習專案佈置活動任務,提出活動目標,劃分研究學習專案《黃河頌》第二課時後15分鐘

收集階段:圍繞下列五個主題專案收集有關資料為學生提供黃河相關資料

星期五、六

整理階段:對有用材料加以整理,製成卡片或手抄報指導學生如何篩選、裁剪資料→指導學生把有用資料辦成手抄報→指導小組根據申報專案整理成文字報告兩個課外活動

  (二)

課內階段(作品展示、口頭彙報)彙報階段:小組長彙報研究學習過程所做工作主持彙報會、評價小組研究性學習工作課內一課時

展示階段:分組分項展示主題手抄報組織對主題手抄報評定等級一個讀報時間

競賽階段:選派代表組織競賽:《黃河知識知多少》(競賽的要求與規則:每組派出一名代表,輪流進行,每說出一條相關內容得一分,如內容不符合要求或與他人答案重複則無分,最後把分值累積起來。)課內30分鐘

感悟階段:談談綜合學習的收穫評價綜合性學習:重過程,看實效課內10分鐘

  2、“黃河,母親河”活動內容分解成五個研究學習專案:

本次活動內容多,課時緊張,應以“探尋黃河文明”為核心,化整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個研究學習專案。

主題專案專案內容

黃河之貌瞭解黃河發源、匯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黃河之城瞭解黃河流域內的重要城市。

黃河之水關注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及對黃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內容。

黃河之歌收集關於黃河的古今詩詞、歌曲、民謠、傳說故事。

黃河之史瞭解黃河的歷史與文化

學習設計方案11

本綜合學習包括“我的採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和“我的小筆頭”四部分內容。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誘發大家積累的熱情,感悟積累的方法,一起分享積累的快樂。

2、鼓勵學生多讀多背的學習習慣。

3、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動植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表達的慾望。

4、繼續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把想象的世界變成自己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談話激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採取學生自我評價、組內互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方法完成活動任務達到活動目標的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積累的習慣;提高交流的慾望;繼續培養寫作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我的採蜜集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的小本本很豐富多彩,這節課把你最精彩的積累部分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吧!”誰願意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2、(請學生展示自己的小本本)

3、交流時可以分積累的不同開始彙報。

如有積累詞語和句子的;有積累人事物景,積累思想觀點;積累文字的,積累圖片的,積累音像的,積累實物的……

4、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交流。

5、出示書中的這段話。

6、師:“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要你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你的語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的,希望大家繼續積累下去,使自己的小本本更精彩!”

二、讀讀背背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請學生自由讀句子。

2、問: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3、1第一句話意思:春天的鳥叫、夏日的雷鳴、秋天的蟲語、還有冬天呼嘯的寒風,這就是四季的歌。(請學生想象其它關於四季歌的詩句)

2第二句話的意思:因葉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見到太陽。(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

3第三句話的意思: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口語交際“我的發現”新聞釋出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動、植物的神奇。

2、讓學生學會想象,敢於探索發現。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讀著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著科學家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神奇的科學世界。一次小小的發現也許會演變成偉大的發明。下面聽老師講個故事好不好?傳說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上山伐樹時,被絲茅草劃破了手。他覺得很奇怪,一棵小草怎麼會這麼厲害?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絲茅草葉子的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細齒。於是魯班發明了木工用的鋸子。

同學們,你們養過動、植物嗎?你最熟悉哪種?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全班互動交際自己眼中的動、植物

三、“我的發現”新聞釋出會

師引:大家都知道小壁虎,他會自由自在的在牆上爬行,

如果人有了壁虎的本領那會怎麼樣呢?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

你所熟悉的動植物是否也能給你點什麼啟示?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發現和受到的啟示。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有問題可以問一問。

四、評價總結

學生參與評價(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發現進行想象探索。科學的發明,人類的創造往往正是一個幼稚的提問,一次天真的探尋,一個看似荒誕的夢想開始的。希望同學們瞭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奧妙,讓心中那顆科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的小筆頭創想未來

《綜合學習二》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在你的心目中,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樣子?未來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未來的房屋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展開想象,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文字細讀:

本次想象作文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及年齡特點設計的。要學生充分張開想象的羽翼去創造,大膽去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任意馳騁。依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可以熟練的運用所掌握的語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重新組合甚至發明創造出一些新生事物。

教學設計思想:

1.啟發學生自由地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指導學生有序地、重點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說和寫。

3.通過系列的、豐富的、具體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展開想象習作,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以實踐活動為基礎,準備科幻片和相關圖片。

2、教室四周張掛科幻圖片、名人像,創設創新氛圍。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激趣引入

1、提問激趣

師:(講臺上放一個地球儀)從中國到美國,同學們有哪些辦法?

(預設可以坐飛機,可以乘輪船,可以坐汽車去。)

師:可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隔著這麼大個太平洋,怎樣坐汽車呢?(預設生的回答: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長的橋樑。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們可以坐地鐵。美國在地球的另一側,可以穿過地球打一條隧道,這樣近多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科學家就是憑藉這種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的科學突飛猛進。

2、科幻片激趣

科學家憑藉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有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50年後,100年後,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蹟?人類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學校、交通、通訊是什麼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是什麼樣的?請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學生看科幻片片)

師:未來多美好!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開動腦筋,讓我們電報談更加燦爛的未來。你們都希望創想什麼呢?

二、根據學生創想的內容不同分組

(可能會有創想未來交通工具的、可能會有創想未來學校的、未來醫院的、未來房屋的……)師引:好,同學你們,大膽想象吧,不會不發生,只怕沒想到。對未來的世界要敢於去想,敢於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未來社會。當然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把神話搬到“未來現實生活”,我們要講究科學。

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想設計(最好將自己融入其中),代表進行演說。

(其他同學傾聽,師生提出更好的補充建意)

四、學生動筆寫下自己的創想

五、反覆修改,準備參與“最佳創想”的評選

學習設計方案12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每次走到教室門口,總感覺教室空氣不太好,在一個30平方的室內,密密麻麻地擺放著五六十張桌子,坐著五六十個學生,還在講臺的一側放著掃把、拖把、垃圾桶等。特別是在冬天,天氣寒冷,門窗緊閉,學生因為感冒、發燒經常請假,很不利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教室是老師和學生教學交往的家,是學生在校期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教室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應該關注教室環境,並盡一切可能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

3、課題介紹本次活動從關注教室學習環境入手,學生能說出教室的學習環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為什麼需要改善教室的學習環境,然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改善老師和學生的家園——教室的學習環境。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和方法的闡述)思維導向圖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我們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瞭解教室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瞭解相關的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原因;

(4)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採用多種方式和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上網查詢、上圖書室查閱、向環保部門調查訪問等),並能對各種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分析;

(2)經歷發現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3)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掌握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教室目前的學習環境作出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2)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積極主動地做好教室的保潔工作;

(4)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參與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

1、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

2、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能寫500字左右的作文,但小論文或調查報告他們還不是很明白應該如何去寫;

3、學生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

4、學生正處在一個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的年齡,對研究性學習活動興趣濃厚;

5、教室學習環境與學生日常學習聯絡緊密,學生容易想到改善的方法;

6、學生對空氣汙染有一定認識,但不是很透徹。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研究目標:

(1)瞭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瞭解不良的教室學習環境對我們的身心影響;

(3)掌握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2、研究內容:

(1)通過觀察,瞭解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

(2)蒐集資料,查詢影響教室學習環境的因素;

(3)通過調查或上網查詢資料,提出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根據國中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研究的最終成果可以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或黑板報的形式展現出來,甚至還可以直接進行實踐,讓老師或其它同學加以評價。

六、資源準備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電話、空氣汙染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電話,顯微鏡、放大鏡、攝像機、照相機、調查報告表、實驗報告表、量化評價表。

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設計研究性學習的階段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起止時間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瞭解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2、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3、瞭解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

4、介紹課題選擇的原則和技巧;

5、利用簡報介紹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方法;

6、聯絡好電腦室、圖書室、環保局等部門,爭取各部門的支援與合作。

1課時

第二階段課題準備階段提出和選擇課題

1、根據老師提出的選擇課題的原則和技巧各小組分別提出一個課題;

2、經過全班討論確定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並和大家日常學習聯絡非常緊密的課題——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3、討論教室學習環境的不良因素並能想到一些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題。

4、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原則:

(1)選題應具有可操作性;

(2)選題應該具有開放性;

(3)選題應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4)選題應聯絡實際。

5、引導學生注意選課的技巧:

(1)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

(2)選擇社會上的熱點問題,能引起整個社會關注的課題;

(3)從課外讀物上去尋找感興趣的課題;

(4)從生物課本中去尋找延伸的課題。

3課時成立課題組

1、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願成立課題小組;

2、各小組投票選出小組長;

3、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具體分工。

1、在學生自願成立小組的基礎上加以指導,例如:性別搭配、各組人數相對平均、個體間能力搭配儘量均勻等;

2、指導學生合理分工。

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1、制定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

2、制定課題研究的步驟和方法;

3、制定課題成果的呈現形式。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實施課題計劃和方案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1、收集資料階段:本階段的收集資料有很多種方式或途徑:例如,上網查詢、調查訪問、去圖書室查詢等,部分小組去採訪環保局工作人員或環境監測部門工作人員,然後各小組長將本組收集的資料進行彙總、篩選、分析;

2、實地考察階段:各小組在學校33個班級的教室進行實地考察,瞭解各教室學習環境的現狀,並且詢問各班級同學對教室學習環境的感受,然後,各小組長根據實地考察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比較好的班級教室環境和比較差的班級教室環境,並讓小組成員討論好和差的原因是什麼?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3、實施階段:調查訪問環保局或環境監測部門,獲得教室環境中主要由哪些有害物質,各小組查詢相關資料,瞭解教室環境中有害物質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哪些不良影響,小組分工協作。

找到改善教室學習環境的基本方法

1、組織學生到縣環保局請教並採訪專家;

2、指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

3、做好各小組的協調分工工作;

4、指導小組長完成每次任務的彙總、篩選、分析工作;

5、及時跟蹤各小組的活動進展情況,對比較落後的小組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6、指導各小組成員適時調配活動方案,使研究性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7、及時指出學生在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從事研究性學習活動;

8、評選優秀小組和優秀小組長,並給予一定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讓學生對此次活動更加充滿興趣和激情。4課時八、總結與反思(實踐後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本次活動中,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的課題,再加上改善教室學習環境與每個同學的日常學習活動聯絡緊密,學生的關注度很高,興趣很濃厚。對同學間的團結互助也有一定的提高,學生具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小組能夠很好地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活動。

本次活動也受到學校電腦室、圖書室、環保部門的大力支援,全社會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都非常關心。但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有部分問題,例如,學生雖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但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小論文寫得都不夠好,還需要老師的很多指導,以後,應建議語文老師多點教學生練一練這些實用文章的寫法。

量化評價表:

請打“√”:自評□小組評□老師評□所屬小組名稱被評價人姓名編號評價專案評價內容評價等級1情感態度積極參與活動優良合格需努力主動提出設想、建議2合作交流主動與組員配合,樂於幫助同學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3學習技能會用多種方法蒐集、分析、處理資訊實踐方法方式多樣4實踐活動積極動腦、動手會與別人交流合作5成果展示成果有新意6綜合評價。

學習設計方案13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

冬去春來,和風送暖,鳥語花香,一切都欣欣然地張開了眼,大地充滿了生機。春天是一首優美的詩,春天是一幅美麗的畫,春天是一曲抒情的樂章!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詩詞畫意,描寫春天的景物,抒發春天的情懷。我們的校園也到處洋溢著春的氣息,但由於全球氣候暖化等諸多要素的影響,對於季節的感受,孩子們並不是特別清晰,而且很多孩子身處城鎮,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也大大減少。如何引導學生髮現春天、欣賞春天、讚美春天,值得引起了我們的思考。

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孩子們在封閉的教室裡侷促了一個冬天,春天的腳步悄悄而至,漸漸地,青的草,綠的葉,鮮豔的花朵、可愛的燕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用最美好的語言頌揚春天,用最優美的音樂歌唱春天。孩子們在這春意融融的季節裡,學著有關春天的課文,揹著有關春天的古詩,唱著春天的歌曲,然而對於春天,他們又有多少了解呢?他們認真觀察、研究過春天嗎?通過設計本次《春》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去呼吸春風,沐浴春雨,欣賞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從多角度挖掘春天的資訊(如描寫春天的詩歌、故事、諺語、對聯、歌曲、音樂、圖畫、影片等),感受春天的美,讓學生學會用心感受,學會留心生活。

3、課題介紹

本次研究性學習的選題與季節相適應,正適合喜歡戶外活動的國小生,春天的山水原野、花草樹木、日月風雨、鳥獸魚蟲都使他們充滿了好奇。我抓住這個契機,設計了“春”研究性學習的主題,以“春天”為線索,通過一系列對春天的研究活動,讓學生去發現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資料 (如詩歌、諺語、歌曲、圖畫等),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感悟。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應用、表達、欣賞的綜合語文能力,感悟我們偉大祖國的燦爛文化,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並通過觀察、網上搜集、訪問調查、成果展示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合作能力和積累應用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的闡述)

三、參與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他們在國小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他們開始轉變思想方法,從過去籠統的印象轉變為具體的分析。他們喜歡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分析,求知慾強,思維活躍。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已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和分析問題能力。

參加本次研究性學習的學生雖然對春天的變化已有一定的認識,但這些認識只是基於表面的,而且他們平時缺少對知識積累與運用。

本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大部分同學都能利用資訊化工具進行交流、搜尋資料等。

四、研究的問題、內容和方法(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採用什麼研究方法來達成這一目標)

“春”的活動目的旨在讓孩子在課程研究的活動過程中走進春天,發現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感受春天的美。通過小組成員的協作互助,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資料,可以是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故事、諺語、對聯,也可以是關於春天的歌曲、音樂、圖畫、影片等,增大學生課外知識量,開發返樸歸真大語文教學觀,從多渠道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上傳資料、網站建設、展覽交流、成果報告會等一系列活動來達到目標。

學生可能選擇的子課題有:

1.尋找大自然中的春天

2.尋找春天的詩情畫意

3.尋找春天的美妙音符

4.尋找春天的感人故事……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

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蒐集有關春天的資料,制定小組研究方案,並按照自己的活動方案進行調查研究,克服困難,最終取得屬於自己的研究成果:知識的獲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實踐得來。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積累和豐富課外知識,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和人文文化素養。通過“互通訊息”,變“收集”為“博取”,在合作中形成共意,在小組交流中達到資源共享,通過網頁瀏覽,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知識和技能。這樣,學生在活動中不僅體味了春的自然之美,更體驗到了人性之美,收穫頗豐!

本次研究的最終成果會以調查報告、觀察日記、朗誦、歌唱、圖片展、故事會等形式,在成果報告會上展現給大家,並集合各小組的研究成果,通過課題網站的建設,上傳資料、展覽交流,與其他班級的同學乃至家長,共享資源、分享成果的喜悅。

六、資源準備

教師提供的資源:相關的主題活動網站、輔助研究的量表和樣張。

學生自備的資源:筆、紙、相機、攝像機等。

七、研究性學習的階段設計

研究性學習的階段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起止時間

第一階段:動員和培訓(初步認識研究性學習、理解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方法)

1.認真聽取課題介紹。

2.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以及想法。

3.在班級中進行討論答疑。

激發興趣,選定課題。

範例引路,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列舉我們身邊的同學參加實踐活動的事例。

1

第二階段 課題準備階段

提出和選擇課題

針對研究的課題,全班討論提出子課題(頭腦風暴)。

揭示研究內容,選定課題:

冬去春來,和風送暖,鳥語花香,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用最美好的語言頌揚春天,用最優美的音樂歌唱春天。在這春意融融的季節裡,我們學著春天的課文,揹著春天的古詩,唱著春天的歌曲,然而對於春天,你們又有多少了解呢?你們認真觀察、研究過春天嗎?本次活動我們就“春天”為主題,讓我們一起去發現春天,感受春天吧!

2

成立課題組

1.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或者參與同伴的課題。

2.確定組名、組長及根據組員的特長進行分工。

進行分組指導:成立小組的原則、技巧等介紹,以及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小組等。

形成小組實施方案

1.根據附表1形成小組的實施方案。

2.小組內部討論、交換意見,寫開題報告,並向老師和全班同學彙報研究方案。

1.提供:“春”研究計劃書。

2.組織開題報告和評審工作。

第三階段:課題實施階段

1.組織春遊活動,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手去觸控,用心去感受,盡情體驗春天。

2.收集資料:充分利用網路、圖書館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資料,可以是描寫春天的詩歌、散文、故事、諺語、對聯,也可以是描寫春天的歌曲、音樂、圖畫、影片等。也可以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形式收集各方面資料,進行思考分析。

3.思考本組成果展示的方法,並做好充分的準備。

4.活動中拍好照片,有條件可以錄影。

同學們,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查研究活動,我們收集整理了不少關於春天的資料。今天,“春”活動終於迎來了回報展示課,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勞動成果吧!

評價表:評價量表(實行自評、小組評、師評三方評價)。

根據評價表與展示成果,頒發“優秀組織獎”、“積極參與獎”、“最佳效果獎”和“最大進步獎”。 幫助學生把各組研究成果和對春天的感受、體驗,以文字、圖片、音像等形式,釋出在學校的頁上,與大家分享交流。

總結:

在今天的活動中,大家表現非常出色,展示的成果豐富多彩,相信大家在這個春天的收穫是豐碩的!雖然今年的春天快要過去了,但我們在這一春裡收穫的這朵“春之花”將永遠盛開在我們的心田。希望你們能做學習上的探索者,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迎來屬於你們自己的春天!

第3~5周

八、總結與反思(實踐後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春》這一研究性學習是根據學生認知需要而提出的。活動中,學生通過觀察,瞭解大自然的美妙變化,廣泛地蒐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資料,並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感悟。在此過程中讓他們懂得知識的獲得、美的享受要靠自己的實踐得來。本次實踐活動無疑是成功的,學生在活動中,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觀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動手動口的能力、藝術鑑賞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的思想也得到了昇華,這是喜人的收穫。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時對景、正常執行,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探索、自主體驗的空間。只要我們在認識上儘可能地站得高一點,在操作中儘可能地將要求放低一點,在實踐中儘可能地做實一點、做細一點,我們定能讓孩子們走出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知識海洋裡實踐、探索、體驗和創造。

學生們經歷了這次研究性學習後,熱情高漲,各小組非常團結,因此準備在下學期繼續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機會。

學習設計方案14

實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以下是我英語教學兩年來的幾點體會:

(一)課前準備。

1、深入鑽研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線路圖,也是成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導學案”的編寫一定要深入研究,精心思考,大膽整合教材,廣泛查閱佔有相關資料,弄清課標要求及知識能力要求,重點突出,難易適中。根據學科和課型特點,導學案的編寫要有基本固定的“格式”,突出“問題設定”環節,使學習任務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要設計好各環節時間,討論交流次數,展示點評方式,師生互動形式等。

2.認真做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要求備課組成員在深入研究課標教材,確立重點難點、知識能力目標及策略方法的基礎上,首先進行自備。在個體設計的基礎上,抽籤確定中心發言人說課,然後備課組成員集中進行討論,修改,定稿,形成個性教案。其一般流程為:提前一週安排自備→現場抽籤確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說課→組內討論交流→修改定稿→形成個性化教案。

3、組織學生課前預習。預習越充分,課堂效果就越好。課前預習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也可以在上課前10至15分鐘進行,讓學生自主學習,認真鑽研教材,查閱相關資料,精心思考課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完成“導學案”。在預習過程中,學生要學會發現問題,找出難點和疑點並做上標記。教師一定要檢查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對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要心中有數,便於課堂重點解決突破。

(二)課堂活動。

課堂是師生活動的主陣地,是教學過程的落腳點。課堂活動的教學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學習目標呈現→情境問題設定→學生獨立自學→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充分展示→生生質疑對抗→師生評價點撥→知識歸納總結→當堂檢測反饋。

“課堂活動”是教學設計的重點,一要凸顯合作學習的“模式”,二要突出“自學、合作、展示”環節,三要體現互動“雙邊”特點。設計時現各環節的時間分佈、策略方法、師生行為、問題預設、難點突破、包括前後環節間如何銜接等問題均要思考周全,寫進“教學設計”中去。

(三)課後複習。

教學設計對學生的課後任務也要納入,主要包括課後整合梳理當堂知識,複習鞏固所學舊知,佈置預習下節新知。

總之,課堂教學設計是學生學習的導引,是教師教學的指南,是師生實施課堂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關鍵。基於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在完成常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更要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特點,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實現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訓練“實”起來、效果“好”起來的高效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我們教師經常使用的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廣泛應用在我們的課堂上。但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侷限性,我們應該使用那些適合我們和我們學生的,並努力去實踐它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學習設計方案15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長春版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一課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在臨死前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象。這種種幻象與她飢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通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學這篇課文,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品讀並理解課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匯入部分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圖片,相機介紹他的背景及創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蒐集並處理、利用資訊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深入學文的探究意識。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尊重學生,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在引導中不僅注重了對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烘托出當時那種淒涼的氛圍,激發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

任務:

1、使學生了解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掌握動腦、動口、動手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成果:

(一)匯入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那你們當中有沒有誰知道“安徒生”呢?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讀前設問: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2、明確: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後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大年夜,地點是街上,當時的天氣冷極了,一幅悲慘、淒涼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著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a、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說明她被人欺負。)

b、課文中對女孩的頭髮是細節描寫,“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麗。)

c、“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多麼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d、“天快黑了,又下著雪”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3、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麼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

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麼會出現火爐的幻景?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麼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捱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於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現實幻景說明現實

第一次寒冷火爐渴望溫暖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飢餓烤鵝渴望食物烤鵝不見了

第三次孤獨聖誕樹渴望快樂聖誕樹不見了

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飛走了

3、小結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聖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4、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後思考。

(l)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2)作者為什麼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麼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大年夜”這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整體理解課文

1、回憶2、總結寫法。

(七)總結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讀了這篇課文,請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你的感受。

2、感動之餘寫一篇讀後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資源

多媒體教室,配樂多媒體課件,掛圖,投影,錄影,多媒體課件。

評估

分工協作優秀小組成員有明確分工,任務分配合理。(5分。)良好小組成員比較明確分工,任務分配較合理。(4分。)繼續努力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任務分配不合理。(4分以下)

表達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出理由。(5分)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4分)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4分以下)

參與組內合作能積極配合組長完成任務,還能幫助其他同學。(5分)能在組長帶領下完成任務。(4分)不參與小組活動,自己單獨完成任務。(4分以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