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兒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W

轉化率、PV/UV、活躍使用者量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指標是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的關鍵點,網際網路產品經理應該在今後的產品成長中對這些指標負責,並完善產品使之達成階段目標的KPI。同時這些KPI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給產品經理施加壓力,督促產品經理的工作。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該做與不該做的事兒

這些都無可厚非,但是很多公司盲目為了完成各種KPI而迷失了方向,為了升級而升級、為了提高UGC而無所不用其極,當前版本還沒穩固,就開始增加花俏功能提高的KPI,把產品搞的四不像,急功近利,捨本逐末。

當前版本使用者量還很少,就開始做差異化的細節功能,是不對的,開始的簡潔功能可以快速有效的教育使用者,而且精力有限,應該聚焦在真正的keyPerformance 上!除非所有升級在計劃內,而非來自臨時冥思苦想、競品分析。產品階段不一樣,不能憑競品來改進自己的產品!

1.明確核心定位,解決什麼問題,先驗證這個判斷是否正確。

●有的產品定位本身就有問題,號稱解決很多問題,所以迴避使用者驗證,把使用者不買單歸咎於產品功能不完善,所以不斷的豐富產品形態,每天都很忙,但是其實是在逃避或者抱希望於“邊做邊看、從實踐中找機會”,整個過程貌似是有規劃的,因為他要做很多事兒,但使用者看來,產品越來越混亂。

●有的產品本身定位沒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很清晰。但是在使用者規模不大的時候就急於差異化,錯誤理解“快”的含義,把版本迭代加入KPI考核,逼著產品經理差異化、更新,結果增加很多花俏的功能,把產品特色毀掉。

產品經理和老闆首先要明白不同的產品階段要採取不同的產品策略,產品週期有四:匯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匯入期和成長期的keyperformance應該是“用核心功能驗證使用者”,圍繞核心定位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跟市場上NO.1的競品比,80%的普通需求使用者會選擇我們的產品(如果看到的話),這個前提下,積累了大量的使用者後,才能開始計劃做差異化。

匯入期和成長期時間不能太短,因為這個階段是使用者池積累階段,用最少的噪音、最簡單的核心功能傳達產品理念是最容易的,而且使用者熟悉了這個產品功能後,才有機會教育他們使用新功能。在使用者量很少的情況下快速迭代的結果就是使用者越來越迷茫,老使用者也摒棄你的產品,除非你是喬布斯。

2.合理規劃,把計劃量化、細化、拆分,而非臨時規劃。

都說網際網路發展快,不能想太遠。這是真理,但是也害了很多產品經理,就是有理由不想太遠了、有理由隨意行事了。很多產品在上線之前,規劃的都很好,做過很多調研和排期,上線後的節奏就全變了,計劃沒有變化快,階段目標沒有規劃,往往變成了無頭蒼蠅,跟著競品跑,看競品這個功能不錯或者發現別人的產品某個亮點,也要加入到自己的產品裡。這裡有個關鍵的問題:產品階段不一樣,很多東西無法複製的,因為使用者基數和使用者習慣、使用者基因都不一樣。

產品經理心裡要有跟主線:自己產品的'目標和階段性milestone要明確,每一階段要驗證什麼?驗證成功接著實施A方案,驗證不成功B方案,或者delay繼續驗證。而不是還沒走穩就跟著競品或KPI跑,那產品就廢了,就像夾生飯一樣。驗證使用者: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要找出原因。

3.你的需求從哪裡來?是使用者不是競品也不是老闆。

相信大部分產品經理沒能力拍板需求,也沒喬布斯的判斷力,需求來源主要有三:1.老闆或領導或同事提需求;2.競品驗證的需求;3.使用者反饋或調研或資料觀察得到的需求。前兩條是主導。而需求是否成立,也最容易產生分歧和爭議,很多時候都是基於個人判斷、沒有資料論證的“信仰之爭”: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我覺得沒人用、我覺得這個功能可以先做..等等。

回想很多產品的誕生過程都經歷過:競品分析、頭腦風暴、需求評審等過程。這個過程會產生N多需求,這對產品經理的總結規劃能力要求非常高,哪些需求做、哪些不做、哪些先做、哪些後做,可能為了顧及某人的面子或未說服,勉強加入了一個需求,就可能導致全盤崩潰。

正確的做法是一個字“勤”。把核心功能上線,讓使用者投票,包括用腳投票。用自己的產品不斷驗證自己使用者的需求,根據被驗證的情況不斷調整。所謂小步快跑,我是這麼理解。總之不要試圖用“我以為存在的需求”去教育使用者,而是要挖掘和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不行就不行,再換個思路,做產品也要勇於自我否定。

不要寄希望於增加功能滿足更多的需求來完成KPI,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兒才是正確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