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藝術家》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6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飢餓藝術家》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飢餓藝術家》讀後感

《飢餓藝術家》讀後感1

故事以飢餓藝術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終,而閱讀後紛亂的思緒卻難以梳理,伴隨閱讀的困惑始終縈繞於心難以釋懷。卡夫卡通過這篇小說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我雖然可以活下去,但我無法生存。”如果卡夫卡這句話能夠成為我們理解其作品的鑰匙的話,那麼我們有理由

說,飢餓藝術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們現代人的生存困境,而這困境源自於人與社會的矛盾,高雅與庸俗的矛盾,精神與物質的矛盾。

首先,我們每個人既是有著自我意識的個體,同時又是社會的'人。社會的價值取向會的流行時尚,無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思維。當社會以“票子,房子,車子”作為成功象徵的時候,人們不得不在物質利益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像飢餓藝術家那樣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堅定信念,寧可餓死也不願苟且偷生的人,不是也淪落到馬戲團與獸類為伍嗎?在現實生活中,儘管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像飢餓藝術家的觀眾一樣表面上對“高潔”頂禮膜拜,而內心裡誰會真正視“名利如浮雲”呢?誰會去學寧可餓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齊呢?作為追求高雅藝術有堅定信念的飢餓藝術家既“找不到適合自己口胃的食物”,也無人相信他的藝術,又不願與現實和解,這樣的人怎能在現實生活中生存呢?

其次,飢餓藝術家和黑豹分別象徵高雅與庸俗。高雅的藝術家冷冷清清,飢餓而死;庸俗的黑豹卻觀者如堵,它享受著美食,生機勃勃。這就是現實。古人說:陽春白雪,和者寡。高雅的藝術是不為大眾所接受的;高雅的藝術不屬於生活,它就是藝術本身。不然古時的俞伯牙為什麼會因為其知音鍾子期之死而終身不復撫琴呢?飢餓藝術家向大眾表演藝術並企求觀眾認可,這無異於對牛彈琴,本身就有失高雅;既然沒有知音何必要屈身馬戲團混同於庸俗呢?迂腐的藝術家即使不學俞伯牙,也可以學學當今的易中天啊,“學術的觀點,大眾的口胃,雅俗共賞,老少咸宜”,不是一樣能功成名就名利雙收麼?不知變通的藝術家根本不知道現實是失節是小,餓死是大啊!只要活著,牛奶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何愁“找不到適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呢?

再次,飢餓藝術家追求純精神而不食不合自己胃口的食物,某種意義上有把精神與物質相對立的傾向,這隻能為極少數道德高尚的人所效法而難能為大眾所接受。人在生活中需要有某種精神支撐,誠如卡夫卡所說:“倘若心中沒有對某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的。”但離開了物質基礎人也同樣不能生存。飢餓藝術家臨死仍然堅守其信念,但眼睛裡流露的不再是驕傲說明,他已預言未來物質會戰勝精神。令人困惑的是,物質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而過度的物質佔有又會使人墮落,使人迷失自我;人們雖然崇尚高貴的精神,但無法放棄寶貴的生命,因為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在精神和物資的天平上,我們需要精神的追求,信念的支撐,但不能否定物資;對於物資我們只能說: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飢餓藝術家》讀後感2

卡夫卡的小說《飢餓藝術家》寫一位以飢餓表演“為其生活目的”的藝術家,如何在世人的冷漠中寂然死去。乍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平實的生活故事,稍加思索,就又覺得是一篇地道的荒誕小說。既真實而又荒誕,荒誕之中有最高的真實,故謂之荒誕的現實主義。

作品中,飢餓藝術家是多麼想突破這“四十天”呀。耶穌死後第三天覆活, 顯靈在門徒的面前; 又是在第“四十天”!耶穌升入天堂。在第“四十天”飢餓藝術家滿心不情願的開啟籠子進入劇場接受觀眾的歡呼。但卡夫卡在小說裡狡猾的說,一過四十天觀眾的情緒就疲軟了,而且據說這條常規各地適用。但問題在於,飢餓表演這種東西顯然不同於普通魔術,馬戲什麼的,時間拖的越久,難度越大,公眾也會覺得越神奇。所以卡夫卡在小說裡講的理由實際上是不成立的。

《飢餓藝術家》通過藝術家的悲慘命運,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進行了血淚的控訴。同以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不同,它以令人怵目驚心的方式,深刻揭示資本主義異化勞動對人的壓迫,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敏銳的感受力與獨到的洞察力。

從小說中看到,飢餓藝術家對觀眾非常真誠,有很強的自尊心和藝術榮譽感,他酷愛藝術,執著追求,永不滿足,從不以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為念,而一心痴迷著藝術創造的輝煌。可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卻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具體表現在如下三點:1 .籠子;即牢籠,是不自由的象徵。藝術家的演出和展覽,始終是在籠子裡,表明藝術家的不自由和人的價值的喪失,他由於成為資產者賺錢的`工具而淪為非人。2 .豹子;藝術家死後,幼豹取代了他在籠子裡的位置。這表明作者有意將藝術家與動物類比。豹吃得飽飽的,並受到觀眾歡迎,更加反襯出藝術家的境遇不如動物。3 .飢餓表演。飢餓是人生的大敵,把飢餓表演當做“藝術”去出賣,這是一種極其荒唐而殘酷的自虐行為。這種活動,不是藝術家的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而是藝術家的自我否定,自我喪失。可見這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異化勞動。飢餓藝術家由於“世人騙取了他的工錢”,“找不到適應自己口胃的食物”,而不得不把自由的精神創造,變成了迫不得已的飢餓表演,這反映了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家的莫大悲哀。藝術家對飢餓表演“藝術”愈痴迷,付出的愈多,他自己所有的就愈少,最終是自我的完全喪失。飢餓藝術家之淪為非人,以至死亡,正是異化勞動所造致的必然結果。

卡夫卡在敘述飢餓藝術家的人生慘劇時,只是平心靜氣地娓娓道來,不動一點聲色,這構成了他敘事藝術的一種特色。小說的最後,飢餓藝術家開創了飢餓表演的最高紀錄,然而,誰也“不知道他的成績已經有多大”,包括他自己,人們竟然完全忘記了他的存在。他闃無聲息地死去後,作者寫道:“‘好,歸置歸置吧! ’”管事說,於是人們把飢餓藝術家連同爛草一起給埋了。”卡夫卡就是用這種敘而不議、超然冷漠的語調來敘述人生的悲劇,使可怕顯得平淡,從而給人的感覺更加可怕,讓讀者在異乎尋常的平靜中去品味生存的恐怖,進而思考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飢餓藝術家》讀後感3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員工》這部書對我啟發很大,飢餓藝術家讀後感。企業需要一種團結和諧的文化氛圍,而“感恩”就是這種氛圍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當前,中國正在建設和諧社會,“感恩”的文化氛圍正是這個政治導向的實踐。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飲水不忘掘井人。”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的文化行為裡包涵著和諧、仁愛的精神,包涵著平等生活、生存的價值觀。施恩者是愛的張揚,感恩者是對愛的回報;施恩和感恩的和諧統一形成其樂融融的文化氛圍。

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源源不斷,它滋潤心田,免於乾涸。它讓生命充滿生機,洋溢朝氣,遍灑陽光。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我特別欣賞這一段話:“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要習慣每天清晨起來後對著鏡子默默地說:感謝生活給予了我如此多的美好!然後是一個幸福的微笑,讀後感《飢餓藝術家讀後感》。”

一個企業如果形成了這樣的文化氛圍,這個企業一定會有活力,有生機,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個員工,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萌生感恩業主的意識。企業為你提供了工作、學習、生存的環境,豈有不感恩之理。

員工對企業主的感恩不是指的世俗那些對施恩者直接給予物質回報,而是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工作,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力爭在本質工作崗位上幹出驕人的成績。同時,要遵守國家的法律,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搞好和周圍同志之間的團結,做到謙和、謙虛、謙讓。也就是古人說的要當一個“勞謙君子。”一句話,企業員工對企業主的感恩主要是通過自己優秀的業績和優秀的道德素養來表現。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作為企業主一方,也要為員工感恩創造基本條件。把員工看做是兄弟姐妹,是一個家庭。從社會結構學角度看,夫妻是最小的家庭,國家是最大的家庭,單位或企業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家庭。竊以為單位或企業這個家庭與夫妻這個小家庭同等重要,試想,在單位或企業的工作時間佔了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難道不重要嗎?如果一個人在這個時段裡工作環境不好,工作不好,肯定會影響心情舒暢。所以,企業主也要從文化上認識這個辯證關係,儘量為員工創造優美的工作環境,做一個具有仁愛精神的儒商。

這部書不僅提出了員工感恩老闆,還提出了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相互感恩。難能可貴。這種感恩關係的形成,可以從情感上把員工緊密地團結起來,從而產生巨大的創造力量。

我歌頌感恩,珍惜感恩。我要將感恩作為我人格修養的內容並付諸實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