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2016-2017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1W

一、選擇題

內蒙古2016-2017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輝縣琉璃閣發掘了一座春秋時期的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潰

C. 等級制度的顛覆

D. 禮樂制度的破壞

下列選項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響的是

A.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B. “譜牒不立,則傳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D.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下令禁止郡國和民間私鑄錢幣,指定專門官吏負責鑄造五銖錢,作為法定貨幣。這一舉措

A. 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B. 首次實現了國家統一

C. 加重了百姓賦稅負擔

D. 空前強化了君主專制

“在軸心時代,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中國有孔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許多相通的地方。”這裡“相通的地方”指

A. 都重視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 都代表被統治階級的利益

C. 都強調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平等 D. 都是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戰國時期某思想流派主張“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下列言論與之屬於同一流派的是

A. 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

B.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D.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根據道教的一種傳說,道家創始人李耳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後到達印度,創立了佛教,成了佛,還對當地人民進行教化,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這一傳說。這個傳說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來說明

A. 外來文化藉助本土傳統擴大影響

B. 春秋戰國時期佛教已傳入中國

C. 文化高度自信阻礙思想文化交流

D. 佛教道教逐漸滲透融合為一體

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A. 統一度量衡、貨幣

B. 開創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

漢代丞相犯罪,依“將相不辱”和“將相不對理陳冤”的習慣,不用出庭接受審問;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這是因為

A. 無為而治的推行 B. 重罪輕罰的傳統 C. 丞相地位的尊崇 D. 官僚集團的庇護

漢代《鹽鐵論》稱“鐵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眾所宜事也”。漢初曾禁止商人向嶺南地區的南越王國販賣鐵器,迫使南越王趙佗三次謝罪,南方許多農業部落,紛紛請求內附,自願改為漢郡縣。這表明當時漢王朝

A. 壟斷戰略資源,提高財政收入

B. 重農抑商,打擊工商業經濟

C. 運用經濟手段,維護王朝統治

D. 削藩置郡,加強中央集權

“其制兩柄上彎,高可三尺……其所盛種粒,各下通足竅,仍旁挾兩轅,可容一牛,用一人牽,傍一人執耬,且行且搖,種乃自下。”這段話描述的農具出現於

A. 秦朝

B. 西漢

C. 唐朝

D. 魏晉時期

東漢實行察舉制,“郡察孝廉,州舉茂才”,州、郡都必須定期向朝廷舉薦一定數量的人才,而判斷孝廉、茂才的標準包括對儒家經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聲望的高低等。這客觀上

A. 推動了獨尊儒學局面的出現

B. 促使社會階層趨於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政權的壟斷

D. 動搖了郡縣制的基礎

有史學家認為:漢武帝時,儒學家開始使儒學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為“儒教”,儒家內部出現了第一個神學家。這種觀點認為(?? )

A. 漢武帝發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 漢代經學神祕化趨勢明顯

C. 董仲舒徹底否定了先秦儒學D. 漢代儒學家重視考據、訓詁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指出:“秦、漢以來中國政治之長進,即在政府漸漸脫離王室而獨立化,王室代表貴族特權之世襲,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進退,而宰相為政府領袖,君權、相權,互為節制。”下列最能支援該觀點的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內閣制度

D. 軍機處制度

南朝時期,政府推行一種“土斷”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門”“大戶”吞噬的人口,把他們編入國家戶籍。這一制度

A. 造成了國家戶籍制度的混亂

B. 使得均田制得到進一步推廣

C. 使政府脫離了對門閥的依賴

D. 瓦解了士族門閥的經濟力量

英國學者李約瑟在評論《九章算術》時說:“從它的社會根源來看,它與官僚政府組織有密切聯絡,並且專門致力於統治官員所要解決的問題,土地丈量、穀倉容積、堤壩和河渠的修建、稅收、兌換率……‘為數學而數學’的場合極少。”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科技的特點是

A. 重理論

B. 重實用

C. 重民眾

D. 重實驗

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後來發生了兩種變化:一是皇帝選拔中級官吏出任宰相;二是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廢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極大提高

C. 君權與相權的關係有所調整

D. 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擴大

“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鎮將只掌防戍守禦。宋代,諸鎮“置於管下火煙繁盛處,設監官,管火禁或兼酒稅之事”。鎮的功能變化反映了

A. 商品經濟的發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漸打破

C. 地方行政機構權力擴大

D. 邊患問題得到解決

表3

記述

出處

“秦王(李世民)與薛舉大戰於涇州,我師敗績。”

《舊唐書·高祖本紀》

“薛舉寇涇州,太宗(李世民)率眾討之,不利而旋。”

《舊唐書·太宗本紀》

“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劉文靜(唐朝將領)及薛舉戰於涇州,敗績。”

《新唐書·高祖本紀》

“薛舉寇涇州,太宗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諸將為舉所敗。”

《新唐書·太宗本紀》

表3為不同史籍關於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

A. 皇帝李世民與薛舉戰於涇州 B. 劉文靜是戰役中唐軍的主帥

C. 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失敗 D. 李世民患病導致了戰役失敗

關於宋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時為晉王)的活動,北宋時期有不同記載。《續湘山野錄》記載,宋太宗當晚曾與其兄宋太祖在宮中飲酒,並宿於宮中;《涑水記聞》則稱,那晚宋太宗並未進宮。這反映出

A. 歷史事實都是通過歷史敘述呈現

B. 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

C. 歷史敘述不能客觀準確再現歷史事實

D. 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確認歷史事實

宋代大臣文彥博概括當朝政治的特點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談到“終宋之世,文臣無歐刀之闢(無死刑)”。這說明宋代

A.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基本解決

B. 實現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 君權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 治國方略的調整影響政治生態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民間尊稱他為“包相爺”。他曾擔任過轉運使、兵部員外郎、開封府知府和樞密副使等職務,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 轉運使 B. 兵部員外郎 C. 知府 D. 樞密副使

“早在明末清初,諸先賢就曾將傳統時代一切政治體制的弊病悉歸之於‘一家一姓’的君主專制……但若認定傳統政治制度僅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維持兩千餘年就成為不可理解的‘啞謎’。事實上,支撐中國君主制長期存活的.社會機制極為複雜,而且在一種特定的社會體制內還長期有效。”這段論述意在強調

A. 君主專制存在諸多弊端

B. 君主專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長期存在的原因無法解釋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歷史條件

明成祖時,“特簡( )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機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據此,對明代內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開闢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徑

B. 自設立起即為法定決策機構

C. 六部逐漸成為內閣下屬機

D. 地位雖有變化但職能基本未變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重大變化:由校勘古籍轉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反映了人們

A. 關注社會現實及世界形勢

B. 改變了傳統治史方法

C. 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

D. 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

明代中後期,大部分圖書採用註釋和注音的編寫方式。如《唐書志傳》一書中“爾兄日前飲酒至酣”,編者對“飲酒至酣”做了註釋:“半醉也”;《詳刑公案》一書中“事系無辜不究”,編者對“辜”的讀音做了註釋:“辜音孤”。這類現象反映出當時

A. 商業發展衝擊了學校教育

B. 學術思想適應了時代轉型

C. 科舉改革影響了書籍出版

D. 文化發展呈現大眾化趨勢

明前中期,朝廷在飲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嚴格規定,例如官員不得使用玉製器皿等。到明後期,連低等級官員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製器皿。這一變化反映了

A. 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加強

B. 經濟發展衝擊等級秩序

C. 市民興起瓦解傳統倫理

D. 低階官員易染奢靡風氣

“絲綢之路”是古代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樑。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被稱為“瓷路”

B. 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稱中國為“絲國”

C. 明清政府的嚴格管理限制了絲路商貿繁榮

D. 15世紀以前的絲路貿易不具有全球化意義

中國畫注重寫意傳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說注重用畫面傳達主觀情致與神韻,並不拘泥於客觀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寫。這種特點可概括為

A. 天人合一

B. 詩畫合一

C. 情景合一

D. 知行合一

二、連線題

20xx年底以來,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發掘和成果展示,在學術界和社會公眾間引起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據《漢書》載,劉賀是漢武帝之孫,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繼承王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逝世,無子,霍光立劉賀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與群臣聯名上奏劉賀入朝後的劣跡,如:居喪時無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廢禮儀;即皇帝位後,未祭祀宗廟就以最隆重祭禮祭祀其父……要求廢黜劉賀。皇太后准奏。前63年,劉賀受封為海昏侯。

(1)劉賀封號與漢代哪一制度有關?概括《漢書》所載劉賀帝位被廢原因。

材料二

自武帝崩後,霍光輔政,專權十餘年。昌邑王劉賀入京繼位後,急欲親政,又親信昌邑舊臣,計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權力之跡象。霍光為保持權勢,遂廢劉賀。

——摘編自廖伯源《昌邑王廢黜考》

(2)材料二對劉賀被廢原因是如何解釋的?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為何不同。

材料三

劉賀墓出土了《論語》《禮記》等儒家簡書,及繪有孔子影象、載其傳記的矩形銅鏡,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據此輕易判斷:劉賀絕非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素養的宗室貴胄,《漢書》中對劉賀的記載不足為信。

——摘編自辛德勇《海昏侯劉賀》等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證的史實。這些出土文物對材料一、二有何價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關於劉賀的評價?

北周武帝時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條,“條流苛密,比於齊(北齊)法,煩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導致“上下愁怨”、“內外離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開皇初年兩次“更定新律”,史謂《開皇律》。

隋朝統治者鑑於《北齊律》“法令明審,科條簡要”,將其作為制定《開皇律》的主要參考,並“採魏、晉刑典,下至齊、粱,沿革輕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梟首”等“苛慘之法”,“以輕代重,化死為生”;定罪500條,刪繁就簡,比舊律減少死刑81條、流放刑154條、勞役刑等一千佘條。唐朝官修支書評價《開皇律》“刑網簡要,疏而不失”。

——據《隋書》

(1)根據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井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隋代《開皇律》制定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