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目送》有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3.23W

龍應臺《目送》有感1

對一本書的第一印象總是書封——那是一種鋪陳在亞麻布上暈不散化不開的綠,或深或淺。

龍應臺《目送》有感

很喜歡書中的文章,淡淡的,毫不經意的一筆文字,就能掀起心中的一片漣漪。時間抹平了龍應臺母親最深的記憶:“媽媽,我是你的女兒,小晶。你看著我。”“我女兒不在這裡,謝謝你。”昔日賴著母親的兒子長大,懂得為媽媽做飯,心疼她:“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做給自己吃。”溫暖人心。還有,還有她的父親,她寫到:“我慢慢的,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敞開心扉的龍應臺,滿紙溫情。

讀罷此書,我有一種領悟,對親情的領悟,當父母凝神注視你時,你當珍惜;當父母牽起你手,過馬路時,你當珍惜;當父母因為你的過時而訓斥你時,你當珍惜。因為,當懂得時,如龍應臺記起父親,為父親寫一篇《目送》時,父親已經走了;因為當懂得時,如龍應臺寫起母親,陪伴母親時,母親已不認識她了;就連龍應臺那本依賴於她,親密於她的兒子,也湧長大,讓自己在母親全部的`視線裡,徒留背影。她說:“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踏踏實實的紙張,不多不少的篇幅,配以龍應臺或剛毅或柔情的文字,一副映襯著書封的畫卷展開,在我心中印刻下或深或淺的足跡。重新翻開這本書罷,再從新,細細品讀。

龍應臺《目送》有感2

或許有些人從出生起,只是純粹地作為一個“人”的個體存活於世,直至度過這短暫的一生。渾渾噩噩,庸庸碌碌,不明不白地活著,跟隨大眾的步伐前行後退,足尖從未著地;不明不白地死去,順應自然的秩序驟然離世,靈魂蒼白虛浮。終此一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對自我的直面剖析,即研究“我”這一個體與他人的社會聯絡——親子、兄弟、朋友、陌生人等等——以及對虛無概念的物質化描述,例如生與死、得與失、新生與永訣,失散與重逢。龍應臺,在她的《目送》中,直面地剖析了她所走過的人生。

目送,落筆成書時,龍應臺已行過半生的路途。近半生侍養於父母膝前的子,近二十年垂髫稚童面前的母,一路走來她目送著世間種種,用文字,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20xx年,父親的離去,意味著失去了那雙牽引自己前行的手,意味著照片僅餘黑白二色,意味著那從哪裡來的靈魂便要歸哪裡去。閃電劈開漆黑的幕布,於命運的狹縫中,龍應臺窺視到生死的無果。她開始求索生死大問,探求“生死”這一永恆的辨題。意識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的這時,她已過半百。

“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啊,你現在在哪裡?”

某個有著慵懶陽光的午後醒來,八十多歲的人兒又變成了當年輕倚窗櫺,淺嗅青梅的女子,門前是熟悉的樹與河流,自己正要去佃農那收租,忙起身下床,路過妝鏡,那皺紋遍佈的面龐,青筋暴露的手不由讓她迷惑。只知道喚著“雨兒,雨兒……”熟悉又陌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龍應臺應市長邀請,出任首任文化局局長,她離開時,孩子尚幼,而當她卸甲歸田之時,孩子已長成大人的模樣,喚的依舊是“媽媽”,卻少了幾分親近。或許會遺憾吧,錯過了孩子成長的十年。猶記嬰兒時水清見底的歡快眼睛,而如今注視她的眼神卻深邃不露。

我們作為“人”這一個體,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行,有先行者,有跟隨者,亦有與自己攜手同行的友人相伴。我們一生都在進行一項漫長而浩大的儀式——目送。目送生與死的更相交替,目送失散與重逢的悲歡喜怒,目送纏綿不捨與絕然的虛無。“目送”使我們真實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從一無所有兩手空空到若有所思頓然醒悟,這一過程充滿溫情與殘酷,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不願承認、不願直視,但必定發生及存在的現實。掙扎,反抗,最終與時光達成和解,塑造成一個真真正正的“人”的個體。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是的,這世間太多事實總以溫和的語言粉飾太平,讓它看起來不是太過殘酷。目送前行者的老去,日益佝僂的蕭條身影;目送同行者的'遠行,猝不及防的揮手告別;目送跟隨者的成長,自信的姿態不曾猶疑;目送自己,依舊是與生俱來的愚鈍,依舊是不畏前路的初衷。我們的人生不抵冥靈的半個春秋,又如戰國梟雄織田信長的辭世詩中所言:“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時間久了,便明白了,沒有什麼苦痛是咽不下去的,沒有什麼歡樂是永久長存的,沒有什麼悲慟是無法撫慰的,亦沒有人離了誰就活不下去。“目送”——貫穿一生的儀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活著”的含義。

不只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與註定的獨立,“目送”揭開了我執意矇蔽雙眼的一角輕紗——認識到“人”的不完美。這歷經億萬年爬上金字塔塔尖的物種因為智慧,有著無法擺脫的劣根性,同時也有著會隨時間流逝而變更的本性。沒有人回望自己的一生會完完全全地滿足,這種不滿足使之衍生出慾望與野心,促使其向更高處攀登。即使劣根性的存在使“人”的存在顯得有所殘缺,但又有誰會斷言否定這種不完美呢?正是由於“人”的不完美,才會彰顯“活著”的含義與價值,我這樣認為。

“人”的出生並不意味他活著,只有他真正剖析自己的存在並有所了悟,才能稱之為“活著”;“人”的死亡並不意味他已離去,只有與他相關的所有痕跡均被抹去,才能稱之為“死亡”。貫穿“活著”與“死亡”的“目送”,是項漫長而浩大的儀式,縱使如今我尚愚鈍無知,但將持一腔孤勇一生目送,自始吾生,終至死亡。(方佳瀅)

龍應臺《目送》有感3

初讀《目送》,是在微信推送上,特別有感觸的是書中的這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頓時,心頭一震!於是,便在“喜馬拉雅”平臺上找來這本書邊聽邊讀。

《目送》吸引了我,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這一評價確實很貼切。書中對親人,對家庭,對生活,這些我們天天要面對的,我們已經熟悉到視而不見,忽略不計的,龍應臺卻作了真切的描述,觸動了人性的柔軟、善良和美好。當然更多的是共鳴,隨著自己年紀的慢慢增長,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好像時不時會泛上心頭,這種感覺多數時候是叫人難受的。

從中學到工作到成家,雖然離父母距離並不遙遠,但是在父母心中,就如龍應臺所寫,依舊是“背影漸行漸遠”。記得讀中學時,我每個星期回家一次,拿生活費拿點菜,然後由父親騎著電瓶車送到車站。真的和龍應臺在機場目送兒子離開一樣,父親總是堅持著要等到我上車離開才肯離去。那時候,根本不懂得離別的滋味,總是覺得父親太過於大驚小怪,我這麼大人難道還會讓人拐跑不成?後來上了大學,寢室一幫女孩子來自三縣兩區,今天安排到這家燒野火飯,明天安排到那家去摘桃子,逛商場,遊景點,週末總是活動安排得滿滿的。平時生活費打到了銀行卡上,自己也有點獎學金,再也不會每週回去要零花錢,帶飯菜了。

漸漸的,從回家變成了電話聯絡。後來結了婚,從起初的每天一個電話,每週必回一次家,到現在偶爾的電話和難得的'回家。總是覺得時間不夠,孩子要上興趣班,自己也有許多瑣事。每次回家,母親必然像招待客人一般,做上許多菜。回來前,必然還要帶上一後備箱的東西:竹筍是姑姑拿來的,她要給我;雞蛋是大姨家的,她要給我;連做個祭祀買的水果,她也要給我。有的時候真的拗不過發個火她才說:好,不要,不要我們自己吃!但是,到下一次再去,她又搬出很多東西來讓我帶回去,說買多貴,自己家裡有,就拿去。其實,有好些東西都不是自己家的,是親戚朋友送給他們兩老,他們省下來的。

龍應臺寫成《目送》是因為她父親的逝世,讓她體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她說,有了對生死的經歷之後,開始覺得大部分社會議題其實都只是枝微末節。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我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這或許就是龍應臺想要告訴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我有這種共鳴,最真切的應該源於奶奶的突然離世,儘管她當時已經92歲高齡了,對於大家來說應該是“喜喪”,而且家裡人也是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的,但是,當這一刻真正到來時,還是會一樣震驚和心痛。還清晰地記得那個冬天裡,奶奶跟父親說想吃桃子,是那種水蜜桃。父親電話裡問我湖州買不買得到,可是我尋遍湖城水果店都找不到冬日的水蜜桃,於是自作主張買了幾個獼猴桃和她喜歡的肉鬆回去配稀飯,還特地帶了那種軟柿餅回去,記得她是愛吃的。回去那天是週六,老太太還是躺在床上,上半身穿著自己縫的厚棉襖,倚靠在墊高的被褥上,面色紅潤,看上去氣色不錯。父親也說這兩天她飯量也增加了。見我回去,她還關切地問:“辰辰沒來?”我說,他上奧數班,下個禮拜天帶他來看你。她點了點頭。我拆了柿餅給她,她說一個柿餅要吃很久,要自己來。咬一口,放在枕邊的餐巾紙盒上,還問問我工作的事情。沒有想到這次竟是最後一面了。三天後的凌晨,父親打來電話,奶奶走了,很平靜地走了。那一剎那,孩提時跟著奶奶的一幕幕往事都湧上心頭,可是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甚至奶奶都不在了。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裡,每每家裡吃雞吃鴨,看到那個軟肝,就會想起奶奶;看到水果店裡的鮮紅柿子,也會想到奶奶。現在,水蜜桃快要上市了,我又要去哪裡尋找我的奶奶呢?

而望著父母漸漸蒼白的頭髮,漸漸傴僂的背影,我漸漸明白,我不只是一個母親,我也是一個女兒。

想為他們做很多事情,想留他們在身邊,看電影、旅行、吃西餐,不要目送,唯願相伴。

龍應臺《目送》有感4

人的一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白雲蒼狗,斗轉星移,這在龍應檯筆下的《目送》中流露得淋漓盡致。她以細水流長般的筆觸將我心中的鉛華洗滌,不吐不快。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只不過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當讀至於此,我的心頭為之一怔,似蒼穹深處獨自黯然神傷的雲翳被一抹明媚空靈的陽光不偏不倚、洋洋灑灑地照耀。為人子女,感觸最深的莫過於目送,時光荏苒,歲月蹉跎,我們在父親母親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歲月從不饒人,我們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從與父母寸步不離到背井離鄉,每當離開家門,腳步多挪一寸,身後熾熱的目光便長一寸。縱使一步三回頭,也心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唯有目送不遠不近,含情脈脈進行著頗具儀式感的無聲告別。一次又一次,周而復始,那麼深情,驚豔了歲月。、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恍惚間,物走星移。”讀罷,心潮一浪高過一浪,再推敲斟酌,不覺已頭涔涔淚潸潸,白駒過隙,日月如梭,不知不覺,父母的青絲逐漸退成銀色,額上兀然平添了幾道格格不入的皺紋,細膩白皙的`纖纖玉指也變得黯然無光。他們也曾紅光滿面,意氣風發。歲月不溫不火地敘說著,終有一日,我們也會目送他們。

龍應檯面對著父親的逝世,曾這樣敘述自己的心境:“像海上突來的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為之一裂,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裂縫,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讀後感·我似乎聽見了他心在滴血的聲音,或遠或近又時遠時疏,細思恐極,令人不寒而慄。誠然,長長久久只是人們美好的幻想,生而為人,離別不期而至,旦夕禍福雲譎波詭。子欲孝而親不待是多麼痛徹心扉的領悟。最後的目送,將長眠深藏於地下,溫暖餘下的歲月。

人生須盡歡,親情趁年華,聚散傷別離,緣盡未有時。世事難料,人生須臾片刻,卻道是人間情盡美。目送又目送,須且行且珍惜。

龍應臺《目送》有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我在龍應臺的《目送》裡最喜歡的一段話。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發生的一些極為平常的小事:華安小的時候“我”送兒子去國小時,兒子活潑的樣子,並寫了“我”目送兒子上大學時,他的不耐煩以及漸漸與“我”更疏遠的變化,讓“我”聯想到自己當年,父親目送自己去上大學時的情景,並寫了幾十年後,父親漸漸蒼老,“我”目送棺材裡的父親的悲哀以及不捨。

作者筆觸細膩,感情真摯。我初讀時不甚了了,再讀時我心慼慼。後來當我和媽媽一起朗讀的時候,我側目不小心瞥見了媽媽的白髮,我的眼淚在眼眶裡就不禁打轉了。我更體會到“目送”大約就是人生裡悲酸無奈的常態吧。也正因為失去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們更需要珍惜。

人會不斷的長大,也會漸漸的`老去,最終便會與地相依。而時間更淘氣,才不等那些愛磨蹭和愛玩的孩子,一去也就不再回頭了,就像《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自己的兒子說:“年與時馳,意與日去。”亦像《論語》中的名句“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總是會帶走一切,非人力可為。

春節前,我和媽媽一起整理房間。我推開抽屜,看到那個又小,又被我擺弄的,有點歪的銀手環,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遠方的親人——我的奶奶。從小我就是被她帶大的,因為小時候爸媽上班很忙,讓奶奶從龍巖過來帶我。奶奶說我一天到晚總是亂跑,就算是吃我最愛吃的米糊也不會老實坐著。奶奶就讓我戴著這個手環,奶奶聽到手環的叮噹聲才能安心。但與奶奶相處的時光很短暫,我上了幼兒園,奶奶就回老家了。我只能在放假時,回老家去看奶奶。

但是過了幾年之後,我看了一本書《遊山玩水上北大》。我似乎心一動,看到北大兩字,就已迫不及待,所以每到放寒暑假,我總是央求媽媽帶我去遊山玩水,這也讓我忘記了在遠方正等著我去探望她的奶奶。父親多次問我說要不要回去看奶奶,可我總有很多不回家看奶奶的理由。讀著這本書,我突然感覺到時光的無情,我的奶奶在一天一天的老去,而我並沒有珍惜。

輕輕地合上這本書,我拿起了電話,“奶奶,我想您了……”

龍應臺《目送》有感6

本書在近兩個月的碎片時間才閱讀完,每個小章的故事都引人深思。作者的文筆細膩,一些小事在作者的描述中,彷彿身臨其境,感情的描述往往能夠引起共鳴。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地背影漸行漸遠。百善孝為先,在父母的教育和陪伴下,我們逐漸的成長,樹立自己三觀,認知著這個世界,她們陪伴著我們長大,我們陪伴著她們老去。她們操勞著這個家庭,對我們不厭其煩的嘮叨。而她們又是為誰,為了身體的一部分,為了自己的骨肉。並不僅僅是養兒防老,而是為了自己的望子成龍的期盼,為了把最好的給孩子,不辭辛苦,日日夜夜的操勞,這就是父母。我對父母的印象是從呵護、依戀、反感、想念、慈祥逐步轉變,他們是世界上對自己最好而又不求回報的兩個人,而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的去傷害。

想一想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過一通電話了,多久沒有給父母洗過一次衣服,從小都是父母在照顧我們,而我們又為父母做了多少?我們終歸有長大的一天,有著自己的生活。上國小她們接送我們,中學後便開始目送我們的背影。自懂事開始就一直聽著父母的嘮叨,聽多了便開始厭煩,但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感受到她們對我們的用心。

世界很大,我們想去看看,工作也好,旅遊也罷,總會有遠離故鄉的一天,漸漸習慣沒有父母陪伴的時光,每一次與父母相聚時的笑容總是感覺到親切而又溫馨,每一次的離別都能感覺到她們心中的不捨。當父母漸漸變老,她們卻如同小孩子般,用最質樸的話語,幼稚的小脾氣,溫熱的目光,來表達著她們對我們的依賴,習慣用著她們的思維模式,用柔弱的語氣,和我們聊天。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達,減少著我們自認為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但又何嘗為父母考慮她們的學習能力,其實她們最在乎的往往是一年中有幾次陪著她們共進晚餐,和她們之間面對面的交流。

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永遠不知道見到的朋友是不是最後一次,錯過了就錯過了,繁事眾多,牽扯的不僅僅是友情,還有親情。

我們很忙,忙著自己的生活中,忙在自己的世界中,總會有些事物與以往不同,來打亂自身的生活,但又不知道何時到來,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卻又一直尋找它的.蹤跡,想去認知它,又無從下手。

只有從多方面來慢慢地去適應,這個世界上不知道的事還有很多,不要一直一往直前,有時在原地想一想、等一等,會發現不同的風景。

她走了,你怎麼辦?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總是在目送著一個又一個身邊的親朋好友,未來我們會再相聚亦或是不在相聚,但因為曾經的相守,分別後的生活習慣都會多多少少的有著改變。

時間總是默默的流逝,回不去的不只是故鄉,還有時間。誰也不能抵擋時間的摧殘,河流入海,群山平移,不僅僅是大自然的力量,最主要的還是時間的無情。

我們總想著那些快樂的時光慢些過,痛苦的時光快些過,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管境遇如何,都能泰然處之,才是我們追求的生活狀態。

目送,目送著我們長大的身影,目送著父母老去的背影,目送著幸福的開始和結束,目送著戰爭殘酷留下來的悲傷,目送著我們回不去的歡樂時光……

龍應臺《目送》有感7

淺淺的陽光裡,樹蔭下,一本淺綠色的書側臥著—《目送》。翻開這古老泛黃的書頁,我卻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龍應臺在人生的道路上,目送著逐漸長大的兒子與業已辭世的父親曾經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兒子長大了,展翅高飛,不再回頭;父親年邁了,長辭人世,音容不再。是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不正說明了這個道理嗎?

或許,從依戀到陌生,中間有許多愛掙扎的痕跡,到最終,緣分會淡去,隔閡會增多,愛的波瀾也彷彿平息。

但是,愛卻從不改昔日的熾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只要我們珍惜當下,珍惜難能可貴的愛,愛會日益稀薄嗎?

我不禁伏案沉思。回想著,兒時的我曾牽著母親的手去上幼兒園,依戀無助仿如暴風雨中的'一葉扁舟。每個清晨的校門口,我在淚眼朦朧中目送著母親倉皇逃離,望著她的背影久久不肯離去,熬過了一天又是一天。而今,我上國中了,也離家了,地點不變——校門口,人也不變,僅僅只是一個變高了,另一個變蒼老了。記得某個颱風天的前夜,天氣驟冷,母親來為我送衣。細雨綿綿中,對著母親關切的眼神,我敷衍一番後便跑回教室,倉促回到座位上,正慶幸鈴聲比我慢時,內心卻多了一絲不安。我跑進走廊,趴在欄杆上,透過雨簾,依稀看見母親仍佇立在校門口,一動不動呆滯著。那一刻,我想任性地去擁抱母親,我想像小時候那般嚎啕大哭,卻是不可能的了。年齡似乎限制了一切,上帝卻不知道,它唯獨限制不了愛。我恍然間發覺,在日復一日連軸轉的學習中,愛被我擱置一旁,如寶珠蒙塵。我想衝出校門,再與母親說上幾句,上課鈴響了……

花開花落總有時,或許,正如《目送》中所說的,愛也許會慢慢淡卻,漸漸疏遠,那我願一顆初心,在感恩中珍惜愛,保鮮愛。而《目送》這本書,將一直陪伴著我,度過寒冬酷暑,品悟人生別離。

龍應臺《目送》有感8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裡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臺,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著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著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著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著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著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裡,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著……”

龍應臺《目送》有感9

繼生命實景寫生的《孩子你慢慢來》、“家書抵萬金”的《親愛的安德烈》之後,《目送》作為龍應臺先生“人生三書”之三,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作者無愧是語言的大師,在書中用萬丈深情,常用蒙太奇手法,寥寥數筆,勾勒出一葉知秋的思忖脈絡和琳琅滿目的生活點滴,引人入勝,讓讀者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感受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親切細膩而又鞭辟入裡的文字讓讀者浮躁的心靈迅速沉澱、平靜、沉浸、思索。

龍應臺先生文筆洋洋灑灑,以見葉知秋的敏銳記錄著熙熙攘攘的世間百態,憑藉超人的閱歷和國際的視野,將對生命的種種體會、感悟傳達給讀者。其中,既有對親情的追求,又有對友情的珍惜;既表示對戰爭的厭惡,又表述對弱者的憐憫;既含有生態平衡的思考,又包羅咬文嚼字的樂趣;既表達對繁雜人性的窺探思索,又抒發對無情歲月的感慨嘆息;既飽含對每一片土地最深沉的愛戀,又提出不同文化制度最深刻的見解;既包括對文明和野蠻薄弱界限的抨擊,又蘊含對歷史和現實力不從心的無奈。

筆鋒時而犀利,橫眉冷對、針針見血,讓人振聾發聵;時而哀婉,欲說還休、一言難盡,讓人感同身受;時而率性,冷嘲熱諷、字字珠璣,讓人醍醐灌頂;時而深情,翹首以盼、含情脈脈,讓人深銘肺腑。

文字或豪情萬丈,毅然決然,如巍峨高山之巋然不動;或溫柔婉約,多愁善感,似潺潺流水之潤物無聲;或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如天邊雲彩之漫無邊際;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似和暢惠風之如沐春風。

在《目送》中,讀者可以欣賞悠閒美麗的自然景觀,也會目睹朝不保夕的戰亂土地;可以斥責揮霍無度的'半老徐娘,也會同情底層壓迫的可憐民眾;可以羨慕兩肋插刀的朋友情義,也會反感爾虞我詐的醜惡嘴臉。

“一萬個讀者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若用辯證眼光看《目送》,一方面其主基調為“深邃、憂傷、美麗”,“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字裡行間瀰漫著閒適消極的情緒,缺少了生命中至關重要的昂揚、灑脫與豁達。另一方面《目送》全書邏輯不是非常清晰,散文之間斷斷續續,聯絡不緊密、中心不集中,“形”“散”之後無“神”“聚”。

當然,瑕不掩瑜,讀者應去粗存精,取他山之石精華、去少量之瑕疵糟粕,滋養精神、陶冶情操。

巨集觀層面看,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部分,當屬描述百善之首的父女、母子“孝”之章節。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短短的一句話扣動了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了多少發自肺腑的共鳴。第三章節父母親情的描寫,字字泣血,竟能讓人心潮澎湃、物我兩忘、深省深思、苦痛自責,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父母親情的含義在娓娓道來的敘述中逐漸清晰、逐漸明瞭。“父母”二字,一個默默無聞的質樸稱謂,與一切如雷貫耳的頭銜、光彩奪目的職業毫無聯絡,卻擁有著世間重逾千鈞的分量。

父母親情是偉大的。親情中,父母永遠以孩子為先、舐犢情深。對父母來說,親情是不間雜任何雜質的奮不顧身,是不求任何回報的甘之如飴,是關鍵時刻可以無條件信賴的堅強後盾,是閱盡世事滄桑後仍為子女撐起天空的竭盡全力,是遭遇不識大體、動輒得咎之事的包容忍讓,是面臨危險衝鋒在前的毅然決然、義無反顧,是危機過後深藏功名的淡泊坦然、無怨無悔。

父母親情是平凡的。親情中,父母的關愛無微不至、悄無聲息。對父母來說,親情是三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的付出、有求必應的慈愛,是榨乾自身價值、哺乳孩子的任勞任怨,是在約定回家時間前一小時瑟瑟寒風中等待的堅定,是泊位停車之時關懷操心的殷切目光,是進家門前後的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是臨出發前的大包小包、諄諄教導。

親情偉大而平凡,然而孩子們通常誇誇其談者居多,躬行實踐者甚少。縱覽古今,不外如是,數見不鮮。唐詩宋詞元曲,高談闊論、壯志未酬者眾,良辰美景、雲朝雨暮者多,父母慈愛、頤養天年者少,何也?一個重要原因是欠缺感恩之心。我們往往一方面習慣父母的無私奉獻,另一方面又忽視父母的養育恩情,甚至求全責備,放大缺點,嫌棄父母的囉嗦、叱責父母的過錯。時間委實能淡化一切,但最關鍵的因素,還在於主觀上被淡化的心甘情願和故作不知,客觀上的屈服現實和精緻利己,對現實卑躬屈膝,對父母頤指氣使。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顛簸在時間的海洋裡,須使自身的一言一行都能經得起時間的淘洗,莫讓親情的裂縫可悲地擴充套件成不可逆轉的鴻溝。

“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石火,青草葉上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分不捨。”

每每想到父母已逾知天命的高齡,自己與父母相聚之日愈來愈短之時,心裡就一陣苦楚。所能做的僅僅只是相聚之時多一些陪伴討樂、和善忍讓,珍惜生命裡為數不多的相見之日,紓解父母對老去的不安和焦慮,換位思考、及時行孝、奉養父母,報昊天罔極之恩,盡菽水之歡,杜絕“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不讓親人靜默難過的場景佈滿歷史的縫隙。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