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精選15篇

讀《論語》有感1

我來到讀書會已經一個月了,每次都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和大家學習《論語》,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心得,這些就像純凈無雜質的溫水,不斷注入我心中的杯子。

最近讀到《學而篇第一》的第四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國小時就已經知道這則了,但知道歸知道,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瞭解和體會,但通過讀書會,便有了自己更深的感悟。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而自省可通過三個方面:忠,信,傳。通過讀書會,我對於「忠」和「信」有了新的理解。

「忠」和「信」同屬於儒家強調的「八德」。盡己之謂忠,這是盡心的態度。「忠」字,心上一個中,便是懷著一顆「中庸」的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偏離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一開始所堅持的始終不變;不倚,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力量,或許就是責任和擔當。做到這兩點,便離「忠」很近了;那何為「信」?以實之謂信。一是對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根細刺,那是難以暴露的私慾和雜念,不僅別人看不見,連我們自己也很難找到,這就需要我們抱著很大的勇氣去揭開自己的心並找到它;二是對他人,這也要分為兩個方面來談,首先是我們自身對於他人的信,懷著誠心、講誠信,便是「信」的第一步;其次,是看清他人的虛實,就如學長在讀書會上所說:「看人就像看浪花一樣,不僅要看見海面上不斷迭起的波浪,還要看見浪花下的那片海。」看清他人實質的內心,分清誠偽虛實,也是「信」的一部分。

於這一則,另一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是「自省」。就像前文所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根刺,反省便是那個揭開內心尋找它,並將它連根拔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確很痛,因為我們總是把眼睛放在別人的身上,看得見他人的是非對錯,卻覺察不出自己的問題。我有自省過,我知道那種需要將一切都放下、不斷揭開內心不敢暴露的陰暗面,發現自身的缺點並承認它、正視它的感受。或許由於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勇氣,我也很久沒有觀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那根刺了。學姐說:「自省是一個過程,是需要不斷努力與反覆的過程,可能很快便發現自己改變了,但也有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與磨練,但是隻要堅持下去,最終會變得更好。」

很感謝當時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到讀書會的那個自己,《論語》讓我認識到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身的渺小與脆弱。我知道自己現在心中的那杯水沒有很多,但通過不斷注入,總會有醍醐灌頂的時刻。

讀《論語》有感2

說起孔子,我們自然會想起《論語》,一部由孔子的子弟們編寫的經典著作,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雖然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但是《論語》的價值不亞於西方的《聖經》。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細讀《論語》,它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樸素又真實的道理。

手捧《論語》,洗禮心靈。當今社會,人能用聰明的大腦創造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人們在追逐物質的時候很容易失去自己,智者留下的精神財富能為自己指明前進的方向,能讓那顆被喧囂的世界吵得驕躁不安的心獲得一方寧靜和安逸。《論語》就是這樣的智者。正如西漢學者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患。”《論語》可以算是一味良藥,孔子是一位精神世界非常富有的聖人,他說“賢哉,回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誇讚弟子顏回的“安貧樂道”不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嗎?我們渴望物質生活的富足,但是我們漸漸覺得心被物累。這時候,我們捧起《論語》,找到心靈的歸屬。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是啊,美麗的大自然、動人的音樂旋律、高潔的追求和嚮往、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淳樸的親情和友情……,這些不都是我們快樂之源嗎?人生的精彩和輝煌總是短短的一瞬,平淡才是永恆。當我們感覺浮躁,拋開喧囂與重荷,抽空去看看一望無際的大海,遼闊無疆的原野,寂寥點綴的星空,在靜謐中,追尋心靈淡忘的人文情懷,給心靈一點溫暖的滋潤。

細讀《論語》,三省吾身。國中時我與《論語》第一次會面,在老師的引領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警句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朦朧的記憶中,懂得了不但要學習還要思考,要謙虛地學習別人的優點,自省不足。歷經數年,這種樸素的真理一直陪伴著我。學校開展的公開課,我積極去參加,學習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教育智慧,從年輕教師身上學習他們的活力,窺視自身的不足。為人師表的我,和學生一起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共勉。“問泉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老師的我,更要多學習,多思考,流向學生的才會是一條活的河流。學生是老師的鏡子,學生的不足,更應該引起反思。當班裡有學生鬧矛盾的時候,我除了教育學生,更要教育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學生的叮囑少了?

共讀《論語》,和學生一起成長。為人師表,我是學生在校的家長,肩負著經營好班級這個大家庭的重任,現在和學生們一起經營好了小家,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以後經營大家。每星期的經典閱讀時間裡,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由《論語》延生出的《弟子規》,學生們在書海中懂得了仁、義、禮、智、信;在一個個廉潔、不圖私利的小故事中,學生們懂得了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我的班級裡曾經發生過丟失課外書的事情,當我在班上調查的時候,學生們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議論得面紅耳赤:“誰拿的?快拿出來吧。”浩然正氣迴盪在教室上空,結果是學生自己把課外書落在家裡了。當所有的誤會被消除,一股清風撲向我的臉上,也撲向了所有學生的臉上。

讀一讀《論語》,“碧水月自闊,歲流淨而平”的淡泊寧靜躍然心間,孔子的安貧樂道、謙虛好學、仁義懂禮,幫我指引了心靈追求的方向,讓浮躁逐漸湮沒於滾滾紅塵。讓陣陣的國學清風吹拂我們浮躁的內心,讓一股浩然正氣常伴我們周圍,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吧。

讀《論語》有感3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早晨,我坐在書桌旁,打開了一本叫《論語》的書,並開始我津津有味的國學閱讀過程。國學的閱讀是個艱辛的過程,沒想到幾個簡單的中國字的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奧的道理。我通過一字一句的理解,總算讀完了這第一篇文章,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只依據利益做事,不然的話就會招來許多怨恨。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大哲學家孔子以前這樣告誡一些有貪財慾望的人:“放於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東西,就會遭到許多人的討厭和怨恨。

我將這篇文章的註解及故事看完後,不僅想到,只依據利益做事,這卻是現代社會上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現象。由於金錢和地位對事物的侵蝕和衝擊,讓許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誘惑,便拋棄優良的傳統及道德修養,品質上出現瓦解現象,漸漸地開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圖。今日何不然!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只講利益,還要看做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準繩上,是否對大多數人是有好處的。

想到這裡,我不禁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秋遊,我同學讓我幫他買一支棒冰,他在搞衛生,我答應了。但是由於天十分熱,在買回來的路上,我忍不住將他的棒冰也吃掉了,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讓我吃到了苦頭,這位同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再不理我,也不願意幫我。

《論語》中的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幾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國學的精華和魅力。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是通過國學世代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將國學深入的理解,將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讀《論語》有感4

有一本好書叫《論語》,有一種事業叫“治天下”,於是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以前讀《論語》,是希望語文考試不失分。現在讀孔子,是期望生活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於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貧窮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夾擊之下,孔子卻激發了生命的潛能,乃至成為“聖人”。孔子的言論及行為,並無神祕色彩,人人可以效法,只要持之以恆,也會產生讓人滿意的效果。

孔子親自教導的學生,自然成為《論語》的第一代受益者。學生們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人格的轉化與提升可以達到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悅誠服,且願意隨從孔子周遊列國。甚至到了孔子辭世之後,眾多弟子還在他的墓旁築屋而居,守喪三年,回憶與講述老師的教導,於是也就有了傳世的《論語》。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進展。如果人生只是一個平面的過程,由生到死,那樣的人生非常無聊且毫無意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後都會消逝無蹤。人生惟一不會失去的,乃是由內而發的潛能,實現自我的要求。孔子就是由“知”的潛能開始,開拓心靈及視野,讓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分開發,從一個平凡的人演變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及使命,瞭解自己在時代中所特有的意義,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

孔子這樣的人並不是神話,而是可以達到的具體表現。人生意義的重點不在於人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而要看個人是否能善用機緣所帶來的挑戰,讓自己成長。人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能讓自己的人格成長。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情況都差不多,但是到生命結束時,卻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不斷作出選擇。

《論語》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東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很可惜的事實。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家、文化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經驗。如果連朋友也無法選擇,那麼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實在很有限了。人的價值在於以某種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人生有許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和諧生存相去甚遠。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覓不到完美無缺的`朋友也不要緊,要緊的是相知投契、和諧相處。

讀《論語》後,不免捫心自問,人的一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交代什麼呢?那就是我一旦覺悟自己是一個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選擇之後,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選擇應該往哪裡發展。自我選擇來自於瞭解自我,認識自我,必須考慮人類共同的追求途徑——真、善、美,以及個人特別的途徑——志向與興趣。我覺得,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努力在人的一生裡既滿足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又能夠接近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具體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復雜,更混亂。故此,人只要活著,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地方都不會覺得很委屈、很貧困、很失意。其實,外在的世界所藉以判斷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得意或失意的價值判斷,對於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必然性。人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難以選擇的。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內心世界。所謂向善,當然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係中來衡量。所以,儒家思想還是入世的,關懷人世的,是以人作為中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判地領悟儒教思想,也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自覺有一種責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單單從這個意義上說,《論語》就堪稱一本好書,它讓我自省自律,讓我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立足社會。

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盡善盡美)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6、過而不改,是謂過已。——《論語·衛靈公》

7、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0、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5、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論語·季氏》

1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2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2、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2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故知新)

2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憲問》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3、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36、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3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舉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1、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42、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46、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49、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5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殺身成仁)

51、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

讀《論語》有感5

常言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是《論語》中經常出現的詞,我們直到今天還常常將其作為做人的一個標準,那麼到底什麼是君子呢?其實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司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經問孔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憂不懼。他又追問不憂不懼,就可以叫君子了嗎?孔子說,自我反省,無所愧疚,你又有什麼可憂懼的呢?君子的這一要求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說君子之道有三個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仁義的人,由於內心的富足使得他不會擔憂,所以仁厚的人能夠坦然的面對一切。有智慧的人,在面對多種選擇的時候能不迷惑。我們當下的選擇太多,所以我們只有努力讓自己更強大成為一個智者,才能從容面對。勇敢的人由於內心有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就會足夠自信。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自己足夠勇敢時,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害怕了。孔子認為君子能夠做到仁、智、勇,所以就少了很多的憂、惑、懼。正是因為君子內心完滿富足,先自我修繕了修養,才能表現的從容不迫。

君子注重自我修養。君子不去苛責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經歷等用來苛責內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也就是說人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相對會厚道一點,就遠離了怨恨。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身的修養,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

君子胸懷天下。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牽掛的是道德,小人惦記的是自己的房子,君子尊重法制,小人關心恩惠。君子是高尚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在窮困潦倒之時仍不忘自身修養,不斷地磨練自己、完善自己,在他有能力之後才有可能去幫助他人。

君子講究言行,注重說話和做事的標準。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君子要做一件事,總是等真正做到了再說出來,敏於行而訥於言。

君子,雖然只是簡短、樸素的字眼,卻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君子,只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讀《論語》有感6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節選自《論語.學而》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語言的環境裡,人際交往都離不開溝通,我們都在承諾,,但是你說出來的話就一定能夠兌現嗎?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能夠做到嗎?你說的話能不能兌現,那要看你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你的諾言符合道義,那麼,兌現的可能便會高些,這便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人如果能夠恭謹有禮,對別人畢恭畢敬但又符合禮儀,那麼他就遠離恥辱了。“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意思是說,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親可信的人,那麼這個人的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這裡,“信”也沒有被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核心,而是說講信用一定要符合道義。社會中不斷地出現的種種挑戰,一個人光有單一的內心道德還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道理體系。

我們知道,關於歷史,有一個詞語叫做“信史”,其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這個詞內涵很重,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們的生命來維護歷史的真實,讓歷史的真相得以流傳下來。這是中國歷史上可貴的傳統。

曾經,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書侍郎高允兩個人奉命撰寫北魏的國史,叫做《國書》。《國書》寫好以後,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鮮卑貴族看了國史之後,非常不滿,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進讒言,拓跋燾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來就要逮捕中書侍郎高允。拓跋燾就召見高允,問:“《國書》果真都是崔浩一個人寫的嗎?”這個時候,高允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是他這樣回答的:“《太祖紀》由前著作郎鄧淵撰寫,《先帝紀》個《今紀》是我和崔浩兩人共同撰寫的。不過,崔浩兼職很多,至於具體的著述工作,我寫得要比崔浩多的多。”拓跋燾一聽,大怒,說“敢情你寫的比崔浩還多,你的罪行比崔浩還大,怎麼可能讓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說:“我的罪過確實非常大,應該滅族,但我不敢說虛妄的話來騙您。拓跋燾回過頭說:“這就是正直啊!這在人情上很難做到,而高允卻能做得到!馬上就要死了,卻不改變他說的話,這就是誠實啊,作為臣子,不欺騙皇帝,這就是忠貞啊。應該赦免他的罪過,要褒揚他。”於是,皇帝赦免了高允。

誠信,有時候是需要大勇敢的。它需要自己內心對於一種價值的堅持,這種價值延伸出來, 這便不是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更多人的利益。

讀《論語》有感7

翻開《論語》,那些思想的精華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腦海裡迴響;那些深奧的道理就好似涓涓的溪流,清澈純潔,將我的心靈淨化。

初讀論語,應該是在上國中的時候,猶記得學生時代的我尤其懼怕論語,因為在文章的最後,總會有出現四個大字,那就是“全文背誦”,拗口的文言文無疑是我印象中最可怕的噩夢。

現在工作了,閒暇之餘重新捧起了書本,再次讀起了論語。從前覺得晦澀難懂的文字,如今年長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似乎一字一句也變得了生動起來,有趣起來。而當我讀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這一句時,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缺點。在我看來,這句話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有些類似,當你向身邊優秀的朋友、同事看齊,學習時,那麼你也會取得進步,也會變得優秀,反之,去接近和學習那些有較多缺陷的人,自己也會如同墨汁滴入水中,趨向渾濁。在我踏上了鐵路公安這個工作崗位之後,我發現了身邊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同事,他們有的擅長辦案,有的擅長寫作,有的工作認真,熱情開朗,我不禁暗暗下定決心,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從一名新警,轉變成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同時,我也明白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遇見不懂的要及時請教別人,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並加以改正。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這種精神,那麼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任何前進的步伐,只能如那方仲永,漸漸地泯然眾人矣。

人生似乎就像是一段旅行,在你不斷前行的過程中,那沿途的風景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當你再次回頭遠眺那落在身後的風景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或許,就是閱歷與閱讀的意義吧!

讀《論語》有感8

《論語》是一本家喻戶曉的名著,這個暑假,我又重新溫習了一遍。

《論語》中分每一句話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的給予了我們人生髮的啟示,有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

要會善於學習,就要不恥下問,《論語》中有一句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曾經說過的話,含義是: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很有學問,還向學問少的人請教。我想: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願意好好地去領悟知識,願意“不恥下問”,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不過是一種難得的態度嗎?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與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學習,也說不定能給人啟發。曾經有人問一位學者,你是在哪兒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的?結果大家以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幼兒園,這就是孔子和他學生眼中的“學習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論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亦。”意思是:一個人孝敬父母,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的確,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級不是一個含義嗎?———細心為別人呢著想,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訓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是為我們好。其實,孝敬不一定是讓父母豐衣足食,為他們多著想一點,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讀完這句話,我回想平時為父母做過的事,更深一層地理解了孝敬的含義。

《論語》,這本擁有無窮奧妙的書,帶給了我們無限啟發,告訴了我修身養性的道理,作為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爭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有感9

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

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展的唯一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想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就必須多讀書,讀好書。在暑假裡,為了豐富自己課外閱讀的知識量和對素質的提升,我特地買了本《論語》,學習孔子的崇高品質,感受中華文學的輝煌。

《論語》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道義”、“禮敬”、“信實”、“忠孝”、“友善”、“勤儉”、“廉恥”、“慎獨”、“中庸”、“勇敢”、“自強”等傳統美德的內涵深深直根於華夏沃土之中,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為人處事和安身立命的標準。而對於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做人的道理。

如出自《論語?顏淵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這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世間最大的美德就是饒恕。如果人人都有了這種仁愛之心,天下不就成了仁愛的天下了嗎?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你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了。出自《學而》篇中的“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要求他的弟子們能用“忠”“信”的標準來自覺的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塑造理想的人格。

《論語》中的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方法的闡述對於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告訴我們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這讓我想到自己以前在學習上的幼稚:不懂的問題總是避而不問,擔心別人會笑話自己。現在我知道這是多麼愚蠢。大學問家孔子都有不知道的事情,何況我們這些學子。“實事求是”是一種智慧。“學而時習之。”讓我認識到: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的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與“習”統一起來,只有用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孔子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家庭和美,鄰里的和睦,社會的和諧,人民的團結,國家的統一發揮著積極作用。孔子思想與智慧已經成為華夏思想與智慧的精神源泉。孔子思想的精髓像雨露滋潤大地一樣,已經滲入到每個華夏子民的觀念、行為、習俗、信仰、思維方式和情感之中。

讀《論語》有感10

我們學校自從有了“校長講論語”這一活動後,學校裡每個同學都受益匪淺,而我也在“校長講論語”的活動中萌生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或點到為止;正是孔子的這些教誨之言,培養出了多少聰慧過人,見多識廣的才子。我對《論語》最深的感受也正是孔子的教誨之言。

在校長給我們講的每一篇《論語》中,有多數都是孔子對眾多弟子的教誨之言。其中有一篇講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段話就告訴我們,君子既出一言就必須做到,就算用幾匹健壯的馬來追回君子說出的話,恐怕也很難做到。這句話也反映了我們生活中的情況,比如你已經答應了要來我家玩,就不能說反悔就反悔,應該按照約定去我家。這一篇《論語》就給了我很深的感受,通過我生活中的這件事大家也許就明白了。我和一位同學約好星期六一起出去玩,可是我在約定好的地方等了好一會都不見他的身影,無奈之下我便給他打了個電話,電話是他爸爸接的,他爸爸知道這麼一回事之後立刻把他送了過來,並向我道了歉。我也讓他不要太自責,既然已經知道錯了也沒什麼了,這不也是完成了約定嗎?這篇《論語》孔子的教誨之言給我的感受是:一個人就應該遵守約定,並且不折不扣地完成。

學習《論語》真的給了我很多感受,給了我最端正的思想,給了我最好的教誨,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學習《論語》給我的感受真是太多太多了,我愛學學《論語》!

讀《論語》有感11

《論語》讀後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

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

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

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論語》只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

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讀《論語》有感12

年初,差不多用了兩週時間,讀完了‘國學四庫’系列的《論語》一書。點染之餘,卻被文中的一章所觸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久久不能釋懷。標與本的比對,因與果的關聯,能否超然,全憑一念。

《論語》之前的瞭解猶如皮毛。只有少許的篇章,有記憶,能誦讀,背後深意說不全、參不透。從“學而”開始,不過兩三篇便不知曉。確實慚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遊記、參拜也未能有所長進。

無法穿越回到那個久遠的朝代,只有透過書目記載,瞭解那過往的人和事。《論語》是一部老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交談對話的收錄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國見解以及評價古賢的論述,記錄有點像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有人問、有人答,偶爾也可以開個小玩笑。

全書20篇,每篇若干章。至於章,其實就是幾句話,因為是收錄集,每篇的歸類就不會絕對精準。篇目是按照收集語錄的開始命名。有觀點開篇的,如學而、為政、子罕、先進等;有學生名字開篇的,如雍也、顏淵、子路等;也有評價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堯曰等。

書中多次學生向孔子求知識、見解。雖短短几句,見博學、見正念。有如問“仁”,剛毅、木訥,近仁;有如問“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有如問“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有如問“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書中圍繞教學、仁政、中庸、修為等內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積極的引導人們入世。培養君子、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克己復禮開始。可嘆“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終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周遊列國,多是顛沛流離。

很有意思的發現是我們目前很多使用的語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學生開啟,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現在只在陝西一帶出門在外的人員他鄉相遇,互稱鄉黨。有如“先進於禮樂,後進於禮樂”。先進是進修之意。如今也指位於前列,可為表率,比較相似。流傳下來的成語就更多,見賢思齊、文質彬彬、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任重道遠等等。

《論語》開創教化先河。學者、知識分子、悟道者們能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目標,值得彪炳和慨嘆。於己。不才,奉行之。

讀《論語》有感13

論語是一本好書,它錄有古代名人給我們後人留下的名言警句,我們中國人都應該去看。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這些意義深刻的道理,才有我們中國那麼多聞名中外的名人。其中,我最喜歡孔子說的一句話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在貧窮的時候依然保持節操,小人只會胡作非為。讀了這句話,娃娃不禁感慨萬分,立誓要做一個君子。

我要學習孔子的仁德、君子之範、好學、有堅持到底的精神的品質。我要學習李密的孝順。我要學習管仲的聰明。還要學習顏回、范仲淹的吃苦耐勞這些名人的高貴品質受人敬仰,讓人深有感觸。

孔子、曾子、老子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吧!讓我們從小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讀《論語》有感14

最近在讀《論語》。前幾天讀到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這是孔子在論孝道,關於孝道,在論語裡是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孝道也佔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裡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什麼“父母在,不遠遊了”、什麼“三年改父之道,可謂孝矣了。”

你發現沒有: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為什麼在論語裡,只看到關於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於父愛、母愛的內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的。

為什麼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中國的父母,對子女絕對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二十多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樣,這種操心往往太過份了。我反而覺應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

今年還未過完寒假,由於學校有事,需要提前趕回去,臨走的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別不好,媽媽一是捨不得我走,二是不放心我自己回去。因為耳朵後邊長了一個血管瘤,還沒有完全治好。一大早起來,她就幫我收拾著收拾那,生怕拉下什麼。我在一旁一直嫌她囉嗦,把它裝進包裡的東西又都拿出來。好不容易能出發了,她又非要到車站送我,唉,我當時有種暈了的感覺,我都多大了啊,都已經光榮的成為人民教師好幾年了啊,這要讓我的學生知道了,還不笑死我啊。擰不過她,只好讓她一起跟著,在路上我也沒怎麼理她,到了車站,一看排了那麼長的隊,心裡的火相當的大啊,就在我冒火的時候,媽媽拿著一張票來了,原來她朋友在那賣票啊,走了個小後門。這時我才有點高興她跟了來。上了車,她扒在車門口囑咐我回去後,要保持良好心態,注意生活,注意身體……全車的人都在看我,我羞死了,直趕著讓她回去,好不容易走了。車還沒開,過了一會兒,我聽見有人叫我,抬頭一看,她又回來了,手裡拿著一個袋子,遞給我說:“這個時間回去就別做午飯了,給你買的火腿、麵包、葡萄乾,回去吃點,就睡午覺吧。注意身體,保持快樂,這次我真的回去了啊。”看著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的淚掉下來了,媽媽曾經對我說過,不管長多大,我都是她疼愛的女兒。

記得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父母一起把我送到學校,辦完了所有的手續,然後去宿舍給我把被褥全都晒好、鋪好,就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我雖然也捨不得他們走,但還是假裝堅強的勸他們快走,出門送他們上車的時候,我看到爸爸的眼圈紅了,他匆匆的拉開車門,也沒敢看我就上車了。我當時以為爸爸怕我留他,不讓他走,所以才沒敢看我,後來司機小劉叔叔告訴我,爸爸一上車就掉淚了,跟媽媽說:“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真是放心不下啊。”我一直以為爸爸是個冷血動物的,可就從那一次,我才知道爸爸對我的愛有多麼深,只不過父愛是含蓄的。

所以我感覺父母對子女的愛幾乎是一種天性,尤其在中國,不怕父母對子女沒有愛,只怕愛得太濃。但是中國的父母不象外國人那樣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況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論語也沒有關於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須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麼呢?因為“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你看,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麼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那你可是試試,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

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檢討一下吧,尤其是現在的嬌生慣養的孩子們,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論語裡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讀《論語》有感15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國學名著——《論語》。其中,我對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傳不習乎?”感觸頗深。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我認為曾子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既然是為別人做事,那麼我們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否則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朋友之間要講誠信,不能搞陰謀詭計;老師傳授的知識要及時複習,如果不復習的話,會前記後忘,這樣是學不好的。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標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們傳誦。三國時期,蜀國戰敗,劉備病逝,劉備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不負劉備的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光復漢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從不反悔,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溫故而知新。他讀書的方法有點奇怪,他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一點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縐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理解,新的收穫,新的認識。

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讚,取得成功。我們應該多多學習古人的優點,傳承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使我們的言行永遠不敗於古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