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昆蟲記》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昆蟲記》有感(精選15篇)

讀《昆蟲記》有感1

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一手拖著下巴,一手握著一支鋼筆。桌上放著已經翻閱了無數遍的《昆蟲記》。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 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他的《昆蟲記》使我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 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 的小生靈! 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 的楷模 法布林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當我看完《昆蟲記》後,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林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林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蘊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往。

讀《昆蟲記》有感2

法布林的這本《昆蟲記》記錄了大約100多種的昆蟲,但他不會像其他研究者一樣,只會憑著傳說,憑著口頭上不合實際的、荒唐的言論,便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有一個荒石園,雖然是一處廢棄的地方,但卻成了法布林時常光顧研究各種各樣昆蟲的實驗基地。

這裡有那些開始時隨著風吹的土粒而來的,而後又常年積存起來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齒草,是一種禾本植物;其次是矢車菊,渾身長滿刺,或者長滿棘,其中又可分為兩年生矢車菊,蒺藜矢車菊,丘陵矢車菊,苦澀矢車菊,而尤以兩年生矢車菊數量最多……這裡還有各種各樣的昆蟲,有黃斑峰,它在兩年生矢車菊那蛛網般的莖上刮來刮去;還有切葉蜂,它的腹部下方有一個花粉刷刷子,顏色各異,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有的則是火紅火紅的顏色;還有十倪峰他們專門加工水泥和卵石的等等。因此,法布林稱它為美麗迷人的伊甸園。

翻開法布林的《昆蟲記》,你彷彿走進了一個美妙絕倫的昆蟲世界,這裡有殘忍的食肉動物,如直翅目食草昆蟲中的一個例外——螳螂,它專門吃活食,它是昆蟲界和貧民界的老虎,是埋伏著捕捉新鮮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無窮,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他可能成為野地上的一霸,“禱上帝”可能變成了凶神惡煞般的劊子手;還有綠蟈蟈。綠蟈蟈是夜間凶猛凌厲的獵手,它向蟬撲去,攔腰將蟬抱住,使它開膛破肚,掏心取肺,歡歌曼舞之後,竟是殺戮……這裡還有寬容善良的蟬,雖然民間的傳說竟是它傷害螞蟻的故事,但是事實上,法布林卻發現,蟬和螞蟻之間確實有一些關係,只不過這些關係與人們講給我們聽的正好相反,這些關係並不是出自蟬的主動,它從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好活下去,而是來自螞蟻,這個貪得無厭的剝削者,它把所有可吃的東西全都搬到自己的糧倉裡,無論何時蟬都不會跑到螞蟻門前嚷餓去,還一本正經的許諾,將來連本帶利的一併奉還,恰恰相反,螞蟻實在餓得不行,跑去掠奪那個歌手的,而蟬也非常寬容的給予給它食物,螞蟻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使得蟬在冬天裡經常會餓死……還有糞金龜、食糞蟲,這些可愛的環境保護者們,它們孜孜不倦的為我們的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並用巧奪天工的雕塑手法,繁衍著後代。他們也是昆蟲記裡極少的一類身上凝聚著最充分的母愛,他們所有的本能才幹都傾注於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覓食謀物,他們是畜群的,揮之不見的客人,它們身上可散發出一種苯甲酸的微微香氣,可以淨化一下羊圈裡的空氣。

在這本書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法布林一絲不苟的對待研究昆蟲事業的熱忱與認真,他每研究一種昆蟲都會親自去抓十幾只,放在他的實驗室,精心的餵養它們,然後便開始了做成百上千次的實驗,並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因素,不同的方法來研究昆蟲,像在寫朗格多克蠍時,他還把普通的黑蠍與它進行了對比,從而使讀者更加形象,更加生動,更加具體的瞭解到了這一昆蟲的體態及生活習性。

在《昆蟲記》裡,法布林在“糞金龜與公共衛生”中也提到了如今我面對的一大災難——傳染性極強的疫情,他是這樣描述的:“人類最可怕的種種災禍都能在微生物中找到根源,微生物與黴菌相近,屬於植物界的極邊緣的生物,在流行病爆發期間,這些可怕的病原菌在動物的排洩物中迅速大量的繁殖,他們汙染著空氣和水這兩種生命的第一要素,他們散佈在我們的衣物食物上,把疾病傳播開來,凡是被這些病原菌汙染了的東西,通通都要用火燒掉,用消毒劑消滅掉,用土深埋掉。”

所以法布林是偉大的,他的話也恰好與今天的疫情有很大的關聯。讀完這本書,我不僅被法布林持之以恆、追求真理的精神所震撼,而且也獲得了很多的知識。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昆蟲研究,研究它們也是一項大學問吶!《昆蟲記》裡奇妙的昆蟲世界,讓我流連忘返!

讀《昆蟲記》有感3

暑假裡的一天,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一眼就看到了《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封面的圖畫十分精彩,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封面是這樣的:清晨,東方露出了淡淡的曙光,一隻七星瓢蟲和一隻蝴蝶在樹葉上戲嬉、玩耍。看到這麼美好的場面,我讓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翻開第一面,只見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法布林小時侯就十分痴迷昆蟲,難怪長大成為了著名的昆蟲學家。書中有許多奧祕,使我看的十分著迷。勤奮的蜜蜂,威武的螳螂,歌唱的蟈蟈從它們不同尋常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很多。我知道了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吃蚜蟲的分泌物的。

第一次讀這本書,不知道怎麼回事,它就是吸引著我。這是一部講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書中的文字清新自然;敘述比幽默風趣,彷彿電話卡我走進了一個奇妙有趣的昆蟲世界。這本書中的世界並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它與小說不同,它們全是事實!這些事實都源於法布林日日夜夜的觀察。於是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繼續往下看。

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映入我的眼簾:大自然的清潔工、黎明前的強盜夏天陽光下的歌唱家等。大家常說的是屎殼螂其實早在六七十年以前就出現了,那時,古埃及有形象地稱它為聖甲蟲。人們說屎殼螂喜歡糞球是真的,不過糞球並不是糞,而是它把路上和野外的垃圾很仔細地搓捲起來形成的,所以後來人們又俗稱它糞金龜,讚美它是大自然的清潔工。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比這更規範的網來。

看著看著,我就想到: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昆蟲不一定在。但破壞環境,汙染環境這些昆蟲就一定不在了。

讀完這本書,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嘗試也超越以往了。

一本好書,值得閱讀,受益一生。無論是誰讀了一本好書,品讀書國的細節一定會讀出它獨一無二的味道。

讀《昆蟲記》有感4

開啟書本的扉頁,活蹦亂跳的昆蟲伴隨著大自然撲面而來的縷縷清香,向我展開懷抱,合上書本的末頁,對美麗而神奇的昆蟲世界的依依不捨繞於我的心上,久久不能解開。

法布林的鉅著《昆蟲記》,細緻入微地刻畫每一個微小不過的生靈,他細心觀察生活,萬分熱愛大自然,提起滿是未乾墨水的筆,一揮而就,昆蟲的世界頓時被人給讀懂。

熱愛大自然,是《昆蟲記》給予我的最深啟示。法布林,他為何能寫成這本自然大書?是熱愛啊!是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神往。正因心中那割不斷的熱愛,才出現了那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才得出了這些小而奧不可測的生命特性,才將31年的寶貴年華,傾送給了這昆蟲世界!

小時候語文課本中,就出現了法布林那鼓鼓的袋子,他把石子、泥土、昆蟲以及花草硬塞進去,褲子髒了,不問;袋子破了,不管,心中是那揮之不去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啊!

繆勒,一位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小時候,他多大自然熱愛不過,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總能拽住他的好奇心,把他那雙亮眼緊緊吸引,目不轉睛地研究上一陣兒。有一次,他因觀察昆蟲而斷了腳踝,不得不弔在病床上,遠離他那魂牽夢繞的大自然。可他,毫不心灰意冷,日日幻想著大自然中的一切,熱愛不減,以至於稱他的父親為“螳螂爸爸”,只因他的手腳出格之長,稱自己為“小虎崽子”,以用來自嘲其那貪玩的個性。不出眾人所料,繆勒長大後果然奔向了他所熱愛的大自然,於生物學的大書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文獻。

由此可知,熱愛大自然的重要性啊!熱愛大自然,也許我不會如法布林般寫成鉅著,也許我也不會像繆勒那樣名揚萬里,但關愛那奇特的個小生靈,品味造物主的魔力一筆,發現出生活之樂之美,可謂意義非凡!

《昆蟲記》告訴我,告訴大家,熱愛大自然吧!

讀《昆蟲記》有感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閱讀一本好書,能淨化人們的心靈,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每當我得到一本好書,就會廢寢忘食的去看,細細琢磨其中的奧祕。

暑期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法布林的《昆蟲記》,這本書很厚很厚的,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好像走進了昆蟲的世界裡,讓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書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的目光。

在《昆蟲記》中,我認識了許多全新的昆蟲,它們並不像我記憶中的那樣,而是變得富有靈性。從《昆蟲記》中,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小蟋蟀......我也懂得了:是我誤會了蜜蜂,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的昆蟲。蜜蜂早出晚歸地採蜜是為了我們人類,是為了讓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並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衛。還有七星瓢蟲、蝴蝶、螞蟻......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似乎又成長的許多,本來我是個害怕和討厭蟲子的小女孩,讀了這本書後,我慢慢喜歡上這些小昆蟲了,想去接觸它們,觀察它們,瞭解它們。

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是否還會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因此我們要保護昆蟲,不僅為了美麗的大自然,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美麗的家園。

讀《昆蟲記》有感6

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迷,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如痴如醉的書,它就是一個文學史上的奇蹟《昆蟲記》它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的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他在這三樣上面,樣樣都是出類拔萃。他還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我被法布林深深征服。

這本書講了大自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生物昆蟲。他通過細緻的觀察分別描寫了綠色蟈蟈、神祕池塘裡的生物、愛好昆蟲的孩子、被管蟲、黃蜂等。描寫了生物的生命過程。

這是一本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昆蟲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覺對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蟲的肅然起敬。從他的字間我瞭解到建築師:蜘蛛,編織家:被管蟲,預測天氣的大師:松毛蟲……我瞭解到他對昆蟲們的熱愛,讓我也被這奇妙的昆蟲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非常佩服法布林,他是這樣的頑強在身體十分虛弱的情況下還能依然堅持著出《昆蟲記》這樣的在科學、文學都堪稱精品的好書。他擁有對觀察的熱心、熱情、細緻、用心,使我佩服。我認為這是一種天才般的觀察。他的辛苦沒有白費,在四十年後,他用他的觀察和昆蟲一起努力終於鋪成了一本精品《昆蟲記》。我非常敬佩他為了自己喜歡的昆蟲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時間也要創作的精神。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的嚮往,把他引進了科學這個奇妙的世界。這一點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林這樣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的成績一定會大大地提升了。

法布林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而他的著作《昆蟲記》則令我永遠記住了法布林這位偉大的人。

讀《昆蟲記》有感7

讀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我覺得昆蟲都是我們的好朋友,比如螢火蟲,它是一種常見的蟲,它會發出很亮的光,雄性的螢火蟲成熟後,就會長出鞘翅,而雌性螢火蟲成熟後是不會長出鞘翅的。

螢火蟲他們的食物是蝸牛,他吃蝸牛之前要先把蝸牛打一針麻醉劑。然後蝸牛就像死了一樣,所以螢火蟲就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讀《昆蟲記》有感8

我也有一片小小的園子,就像法布林的荒石園一樣。我的那個院子裡瓜果飄香,但是我最痛恨的就是那與我瓜分我勞動果實的蟲子們。

在我讀完昆蟲記後,法布林理所應當地成為了我的偶像。法布林早年與自己貧苦的命運搏鬥,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通過讀書成為了中學教師,但最終未能實現當上大學教師的心願。年老後,他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裡找了一個荒草萋萋的園子。他在那裡與他一生所愛的各種各樣的昆蟲一起度過了晚年,並寫成了一本現在還耳熟能詳的《昆蟲學回憶錄》(昆蟲記)。他詩人般的語言讓讀書的人耳目一新;對昆蟲的熱愛讓他還原到書本上的昆蟲世界更加真實。

法布林在他的那個“伊甸園”裡觀察各種各樣的昆蟲。有時,在野外觀察不方便,他便把小蟲子抓起來養在鐘形罩中觀察。烈日下,貼在被太陽烤的滾燙的地面上觀察蟬幼蟲在地底的洞穴。洞穴太“龐大”了,填平洞穴至少要一立方米的土。他怎麼也想不通這一立方米的浮土去了哪裡。可是他並沒有放棄,通過對蟬幼蟲身體結構的研究,他發現了蟬把乾燥洞穴裡的浮土變得潮溼,使土的體積縮小,也更易於出入。

法布林這樣認真的觀察不正是因為熱愛嗎?他對一件事物的熱愛給了我很好的啟示:平常的工作生活無趣乏味,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一件可以讓我們廢寢忘食的熱愛的事。我想,一個人要是沒有了一件熱愛的,只是每天重複著為了生計的工作,那他與那些為大自然“打工”的低等動物們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中學生不也應該找到一件熱愛的事情嗎?

一早上起床,在睡眼朦朧中勉強吃下早飯,有時還要更早起來補作業。一吃完飯就立刻趕著去學校,到學校立刻又要上令人壓抑的早自習,早自習與第一節課連著上,下課還要問老師題,一直問到上課。太陽終於升到了天空正中,吃完飯的時間也還是在提心吊膽中度過的。日落西山,大家各回各家。一到家就要寫作業寫到睡覺(說不定老師還會說是速度問題)。等再到天亮,又是一模一樣的一天。

我們與那些低等動物有什們區別?老虎(老師)來了就跑(安安靜靜),一沒有危險(老師走了)就要撒一下歡(班裡鬧起來),但仍提心吊膽(老師的眼隨時在門口出現)。如果中學生註定要被扼殺所有熱愛的(除了學習),那每天所做的簡單反射會一點一點的失去高等的智慧,失去人的靈性,變成隨遇而安的行屍走肉。

然而學習還是陶冶心靈的方法,雖然現在的教學模式實在是有待改善,但作為中學生理應適應環境。我們應該有我們所愛的,做手工、美術、讀書、音樂和在科學與真理的海洋裡遨遊,就像法布林一樣,都可以讓我們擺脫一潭死水的心情,讓情緒之海再起波瀾。這樣既擺脫了無味的平靜如死水的學習生活,又可以把知識學的.真起來,而不僅為了考試。

熱愛可以在一成不變中改變,可以讓死水重冒清泉。熱愛是這乏味的制度下的調節劑,讓學生可以專心求知。但熱愛更是讓每一個人擺脫庸俗的必經之路。

讀《昆蟲記》有感9

很早就聽老師和小朋友們推薦《昆蟲記》這本書了,趁這個寒假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真的是很吸引人,愛不釋手。這本書的作者讓·亨利·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晚年多次獲得了諾貝爾獎提名。

不久前,我剛學習了法布林所寫的《綠色蟈蟈》,文中生動形象的描寫了蟈蟈的叫聲、外形和習性。頓時激發了我去拜讀原著的興趣。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昆蟲記》是一部在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影響深遠的傑作。《昆蟲記》中介紹了毛蟲、蟬、蠍子、蟑螂、蜘蛛等幾十種昆蟲。但其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昆蟲的“自殺”》這一節。法布林聽說蠍子遇到危險就會自殺,於是,他用燒紅的木炭圍城一個圓圈,再把一隻個頭最大的白蠍放於圈中,熱浪使蠍子倒退著反捲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收卷,動作快的使人看不清。緊接著,蠍子一陣抽搐,竟身體平躺在地上不動了。法布林用鑷子夾起蠍子,放在一層清涼的沙土上,一個小時後,蠍子卻突然復活了!這個實驗證明,說蠍子自殺的人,一定是被它那突然失去生命力的假象給矇騙了,蠍子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自殺。

嬌小的樵葉蜂,卻有這麼大的本領:把葉子修剪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碎葉。而且還是整整齊齊的!真令人讚歎!不,是叫人不可思議呀!嬌小的樵葉蜂,沒有圓規,沒有模子,沒有精密的儀器,它到底是怎樣剪成這些小碎片的呢?

大自然的奧祕真是讓人不可理解呀。法布林認為樵葉蜂是用幾何計算的,到目前為止,吸有這個解釋、答案了。但我認為,只要更加深入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一定會有更多的解釋!

正如法布林在這章中所說:“除了高階動物——人以外,任何具有生命的生物都不具有自願結束生命的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力量,然而,我們一旦真的把這種精神付諸行動,實際上則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我們總會看到許多學生因為成績或家長之間的矛盾而自殺的報道。我認為,他們的勇氣太小,甚至沒有一隻小蠍子勇敢。所以,我們應該學習蠍子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個堅強勇敢的人!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

通過閱讀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感觸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正如法布林所說:“生命是一種嚴肅的東西,不能因遇到點艱難困苦就心煩意亂,輕易地就把生命拋棄。我們不應把生命視為一種享樂、一種磨難,而是應該把它視為一種義務,一種只要一息尚存都必須全力以赴地去盡的義務。”

我很喜歡昆蟲,爸爸媽媽帶我參觀過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和中科院上海昆蟲館,我最喜歡的是大閃蝶,還在昆蟲館製作了蝴蝶標本。

《昆蟲記》裡講了很多常見而有趣的昆蟲,有藝術家聖甲蟲、冷血殺手螳螂、節能先鋒螢火蟲、歌唱家蟋蟀,還有毛茸茸的松毛蟲、噁心的綠蠅、長著長觸角的天牛、火爆脾氣的蠍子等等。這本書把昆蟲們的生存環境、生長過程、生活習性、特殊本領等介紹得很細緻,彷彿這些昆蟲就在我的眼前。給我很深印象的是狼蛛,雖然它的外表很可怕,但它有一顆慈母心腸。你知道嗎?狼蛛不會織網,而是像老虎和獅子一樣活捉獵物。別看小小的螢火蟲很可愛,它可是肉食動物!它的美味是蝸牛,先麻醉了獵物,它才開始享受。

小時候,舅舅帶我抓過知了猴(蟬的幼蟲)、粘過知了。看過《昆蟲記》以後,我才知道,蟬要在地底下生活四年,它的洞穴像個氣象觀測站,在地下它們就能探測到外面的天氣情況。

這本書描寫得很生動,讓我瞭解到原來昆蟲世界也這麼豐富多彩,就算是同類昆蟲也可能“脾氣”完全不同。作者觀察得很仔細,還通過很多次實驗來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而不是想當然地描寫。作者讓·亨利·法布林還很虛心,他自己不懂的地方也會毫不隱瞞地告訴我們,比如螢火蟲的尾燈有什麼作用。

《昆蟲記》讓我認識了許多昆蟲,滿足了我的好奇心,開闊了眼界。從作者身上,我還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仔細觀察、精心實驗、虛心好學等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後也會主動去學習、探索和總結,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識。

讀《昆蟲記》有感10

在這個極為特別寒假時,我又看了一本名家名著《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亨利·法布林花了三十一年寫成的,他直到最後連字都看不清了,還要堅持寫第十一章。

這本名家名篇內容多姿多彩令人心曠神怡。

整本書主要寫了,亨利·法布林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一些有趣又奇怪的現象,比如:橫著走的蟹蛛、會裝死的甲蟲、不會迷路的蜜蜂······

朗格多克蠍子最為奇妙,意象自然深:蠍子的毒液對一些幼蟲沒有傷害、一些有。但對每一隻成蟲都有致命的危機。金匠花金龜、天牛、豹蠹蛾、蠶、大孔雀蛾的等等等等的幼蟲和成蟲做了實驗,但是結果相同:都是成蟲死了,幼蟲還是原來一樣活蹦亂跳、精神飽滿!後來,作者又做了一個實驗:把幼蟲的血轉到成蟲中,看看成蟲有能不能抵抗朗格多克蠍子的毒素。

結局和沒有轉換一模一樣······最後,作者得出了一個道理:昆蟲不是用調製化學劑的方法配出來的。

看完這本書,我得到了一個道理:結果不是光想出來的,要經過實驗做出來的!

讀《昆蟲記》有感11

讀過法國多才多藝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的《昆蟲記》,仔細回想,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對池塘的描寫和由此引申的意蘊。

你也許會覺得,其貌不揚的池塘並沒有什麼吸引力,但作者認為,就是這再普通不過的池塘,把他帶進一個神祕遼闊且豐富多彩的世界,激發他的好奇心,令他產生對研究昆蟲的興趣,進而取得豐碩的成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都知道,興趣這寶貝兒,對做好每一件事情有多麼重要!那麼,我們是否應在日常生活中,仔細思考,認真觀察,努力去尋找我們身邊的“池塘”呢?

屬於我的神祕“池塘”,遠在年幼的時候,就開始召喚我。雖然,我的“池塘”並不像法布林所留戀的池塘那樣有碧綠的池水,水上浮著黃色的小鴨,水中的水甲蟲、水蠍等小昆蟲深深的吸引著他,但在我的“池塘”上漂浮著的像小蝌蚪一般的文字,別具魅力。 它們一直吸引著我,打動著我,陪伴著我。我喜愛自己那神祕的“池塘’,我在它那兒欣賞到的並不只是“小生物”那樣簡單,它給我的知識、感情與思考,讓我總是有一種衝動,要去為喜歡這種漂浮著的文字、洋溢著墨香的“池塘”的人們,去創造、去保護屬於我們的“池塘”,屬於我們的精神食糧。 其實,我真的很感激那“池塘”,如果沒有它的出現,沒有它的存在,自己就不會在少兒階段,便已有兩本著作的面世、出版,並由此帶來出乎意料的各種榮譽和寶貴的激勵。同樣在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大地上,沒有“池塘”的出現和存在,就不可能孕育出聰慧、淵博的各行各業的能人異士,更不可能有如今繁榮昌盛的文明社會。

我很幸運,能找到自己的“池塘”,我也希望,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池塘”,在“池塘”中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生機勃勃的禮物,並嘗試創造更加美麗的“池塘’”,甚至使它變成大江、大河、大海……

“池塘”神祕,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追求,也只有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的人,才能感受到“池塘”的存在,才會聽到“池塘”的呼喚。

讀《昆蟲記》有感1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是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我們應該讀許多的好書。

在暑假裡,我在書店看見了一本好書,它是——《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喜歡上了昆蟲。之後,我對昆蟲有了新的看法:《昆蟲記》這本書中描寫最多最細緻的昆蟲是蜘蛛。在很多人眼裡,蜘蛛很恐怖,它是人們討厭的壞傢伙,人人見了都會立即將它踩死。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蜘蛛也有它的可貴之處,它手藝高強,善於織網,巧於捕獵,並且有著悲慘的愛情和極為有趣的生活習性,像它織網還可以幫助我們粘住那討厭的蚊子,蒼蠅,臭蟲……可以說,《昆蟲記》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和動力,就是一種對昆蟲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作者由熱愛自然、熱愛昆蟲而產生了對生命的好奇,於是在觀察中認真體驗生命的每一種,並陶醉其中,樂此不疲,這繼而又支撐了學者一心探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通過讀《昆蟲記》這本書,我覺得昆蟲是人類的朋友,作為一名跨世紀的新一代國小生,我們不僅要有數以萬計的昆蟲那樣的好品質,好作用,好習慣,還要有刻苦鑽研科學知識的精神,處處注意保護昆蟲,保護生態平衡,為創造綠色地球作出巨大的貢獻。

讀《昆蟲記》有感13

《昆蟲記》這本書是出自法國法布林。其中有許多篇集,作者用具體的語言充分地表達了昆蟲的習性,的感悟、與觀察的好奇心編出了《昆蟲記》這本著作。

昆蟲記的英文學名為“Souvenirs Entomologiques”作者法布林更是用放鬆而又充滿的態度寫下了自己對觀察的每一隻昆蟲的觀察日誌。活靈活現地寫出了昆蟲在幹什麼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或者外表凶猛卻又可愛的昆蟲,也或許是其他內容。作者堅強不屈和遇到不退縮的精神使他獲得了巨大的發現或的動作。一直觀察昆蟲作者法布林並沒有感道乏味,而覺得昆蟲是他的的一部分。觀察昆蟲是他的習慣,比如說蟹蛛,雖然外表可愛但是內心卻是個劊子手。小碧蠅雖然令人厭惡,但是卻是腐蝕或的巨大強敵。蟋蟀在草地上用帶齒條的琴弓和振動膜唱歌,甲蟲無論如何都要抱著最愛的枯露菌。菜豆象在豆子上,“腐蝕”人們的穀物與乾燥的豆子。外表凶狠的恩布沙性情卻很溫和。

上面的幾個短文重點描寫了法布林不懈,每天都仔細觀察昆蟲的句子。《昆蟲記》有許多有趣生動的文章,真不愧於“文學之作”!

讀《昆蟲記》有感14

最近,謝老師要求我們認認真真讀一讀整冊的《昆蟲記》。看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

書的作者是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1879年3月,法布林買下了一片荒地,在這裡留心觀察昆蟲,贏得了全世界的讚歎之聲。他筆下有聰明的獵人節腹泥蜂,有手術專家沙泥蜂,有蔬菜大食客菜粉蝶,有神奇麻醉師飛蝗泥蜂,有地下毒王狼蛛,有大自然的清道夫糞金龜,有神祕的隱士蠍子,有裝死專家步甲,有殯葬師埋葬蟲,有霸王鐮刀手螳螂,有搖籃入侵者寄生蜂,有戰爭狂紅螞蟻,有嗜屍者麻蠅,還有天才建築師圓網蛛,有夏日音樂家蟬還有許許多多昆蟲在草叢中,在田野間過著非常有趣的生活。

人們常說:“媽媽是偉大的!”其實,在昆蟲的世界裡,也有深深濃濃的母愛。蟬媽媽也很偉大,為了繁殖下一代,等產完卵之後,蟬媽媽因疲勞過度而死。這樣的事件退很多,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在高科技的生活裡,漸漸少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對大自然裡的昆蟲知識一無所知,讀完了《昆蟲記》後,我瞭解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本領。它們很聰明,雖然有時讓我哈哈大笑,但是有時也讓我感到很敬佩。

讓我們一起跟著法布林先生的腳步,去多多接觸大自然,用心去跟大自然靈通吧!

讀《昆蟲記》有感15

我們都曾被文字感動過,那些單一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可以成為一部名著,它是可以讓人用一生來閱讀、品味的。讀了法國生物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昆蟲記》後,我對這部名著肅然起敬。

《昆蟲記》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著作。法布林嘔心瀝血,用了畢生的光陰、細膩的筆觸去描寫昆蟲的世界。他擁有一片美麗的土地,那是他的荒石園,也是另一個世界。達爾文曾評價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而我認為他是昆蟲真正的朋友。

走進書中,在另一個世界裡暢遊,透過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手腳麻利,摔起跤來讓人替它捏一把汗,但它卻總是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奮勇地滾動著大糞球”的舒氏西緒福斯蜣螂,它的頑強與堅持不懈令我敬佩;我看到的是聖甲蟲們“在一堆牛糞堆兒上,你爭我奪的勁頭”,它們為了生存的努力讓我欣慰;我還看到了“未雨綢繆,對嚴冬如此這般防範”的松毛蟲正在加把勁幹活,它們面對環境的憂患心讓我感慨……

我看到法布林用真理來打破《螞蟻與蟬》這個寓言,用事實告訴了我們,蟬的自力更生、聰明機智,而螞蟻則是竊取蟬的食物的強盜,是在秋季蟬鳴已了時,將蟬扯碎、肢解、弄爛,當做食物過日子的壞蛋。法布林用有力的證據,改變了人們對蟬的看法,使我們對另一個世界的小生靈有了另一種愛。“鰓角金龜用歌聲表達痛苦,用沉默表示歡樂”,法布林的這句話證明了他真正是一個瞭解昆蟲的人。多少年與昆蟲、花草作伴,使他對於歌聲有了不同的理解,那是對昆蟲的尊重與熱愛。他聽見了蟋蟀在演唱交響曲,此起彼伏,抑揚頓挫,他知道那是自然的聲音,那是最接近靈魂的觸動,比起遙遠的恆星,這樣有苦有樂的生命的顫動,才是最美好的東西。

是誰說研究昆蟲必須要在顯微鏡下看它們垂死掙扎?法布林的做法改變了人們的觀點,他對昆蟲的尊重告訴了我們生命的重要。這本《昆蟲記》是一部奇蹟,它所記錄的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那是由螞蟻、螳螂、蜘蛛、蟋蟀等等組成的一個大家庭;那是法布林用了一生的精力,為小昆蟲們描繪的動人詩篇;那是他每日蹲著身子,與昆蟲嬉戲中體現出的探求真理、不斷求索的精神。

合上《昆蟲記》,卻依然回味在書間。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法布林正在充滿濃郁普羅旺斯氣息的荒石園裡,拿著放大鏡,全神貫注,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裡。此時,我也沉醉了,昆蟲們那可愛的身影,那悅耳的鳴叫,那動情的故事,那美妙的世界,都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