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9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讀《紅樓夢》有感1

風花雪月之事,痴痴戀戀之情,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三國之戰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好漢的英雄本色,或許也沒有西遊夢迴的虛幻迷人。但是,紅樓有著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心血之作,正所謂“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詞藻並不算華麗,卻可以透過白紙黑字之間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對封建思想的反對和批判。通讀本書,令人嘆為的不僅僅是賈家的興衰史,還有當時社會的風貌。

“若說沒有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句句話語之間,那金玉良緣,勾出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生來體弱多病,又在幼年喪母,寄身於外祖母家中,她僅記母親話語,處處留心,小心多疑。而寶玉又是個喜愛與姐妹玩樂的遊樂子弟,兩人一見如故,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後不過是“卿於新房花燭中,餘則悽然焚稿末”。

林黛玉最吸引我的是她的詩意。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她的詩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刺入人的心中,還記得她的《葬花詞》“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匱乏人亡兩不知”。讀後便心中隱隱作痛。黛玉葬花,葬的不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

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那人痴忘,忘不了紅樓一瞬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讀《紅樓夢》有感2

說到紅樓夢,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並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這本書主要記敘了賈、史、林、薜四大家族的興衰。林黛玉和薛寶釵可以並稱紅樓夢中的“絕代雙驕”,她們一個是主人公賈寶玉的兩姨表妹,一個是賈寶玉的姑舅表妹,一個與賈寶玉有“金玉良緣”,一個與賈寶玉有“木石前盟”。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王熙鳳,賈府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她在管。她從小當男孩養,沒讀過書,也不識字,可見她的教育不在於詩書文章,在於管家理事。我記得這樣一句話是描述王熙鳳的:“模樣又極標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真可謂八面玲瓏。

服侍賈寶玉的女子花襲人也是一個我較為喜歡的人物。她處事細緻,把寶玉照顧得特別周到,對寶玉是百分之百的忠心,像個大姐姐一樣處處護著他。

大家應該還記得,書中還有個叫史湘雲的人物,她正直、善良,善解人意又樂觀,使得許多人都很喜歡她。在賈府,湘雲的人際關係特別好,她和寶釵一樣寬容、有涵養,和黛玉一樣靈秀,而且她特別愛笑,這一點倒和我有些相像。

我不喜歡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她是一個佛教徒,她想努力做一個賢妻良母,但她把家庭治理得並不怎麼樣,對賈母有欺騙之過,把寶玉喜歡的丫鬟晴雯趕出門後,撒謊說她變壞了。而且,王夫人總怕漂亮的女孩會奪走她的兒子。金釧兒是王夫人的心腹丫環,王夫人剛一發現寶玉和金釧兒說了幾句話,就覺得是大事,把金釧兒趕了出去,致使金釧兒含辱投井而死,後來又用同樣方法讓晴雯抱屈夭亡,逼死了許多無辜丫鬟。王夫人這位母親做得太差。

總之,紅樓夢的人物可謂千姿百態,往深一層含義說,反映了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可以從小說中清晰的看出社會問題,我們要正確對待、處理這些問題,才不至於像賈府一樣,到最後“榮華富貴一場夢”。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生動地描述了18世紀末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巨集大,結構嚴謹,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具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色,值得後人品味和欣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中國書法、繪畫、詩歌、歌曲、音樂等一切優秀的傳統技法。並展現了一個社會生活的悲劇。比如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起讀《西廂記》,埋黛玉的花,救花救蝶,文清補皮毛,鮑芹造雪,黛玉燒文稿等。這些也都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的浮圖、詩意的眉眼、聰慧的表情、深邃的笑容、動人的垂淚、脫俗的品味和天生的文采,這些都是作者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藝術修養培育出來的結果,她那充滿詩畫的特殊魅力始終盪漾在十二釵群裡,東方文化的芬芳也就此散盡。曹雪芹真實再現了《紅樓夢》中人物的複雜性,讓我們讀起來彷彿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紅樓夢》裡的賈寶玉不可能是德、笨、善、惡、公平、正直的。不僅賈寶玉、林黛玉是把作者的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放在一起的主角,就連臭名昭著的人物王力可鳳姐也沒有把她全部寫壞,而是在可憎中夾雜著一些可愛,從而表現出各種矛盾複雜的現實情況,形成迷人的現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藝術描寫,揭示其不同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一些不成文的、沒有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中也有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讀《紅樓夢》有感4

《紅樓夢》寫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一系列件。總體展現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歷史。

讀《紅樓夢》,令人記憶最深刻的是“黛玉焚稿斷痴情”,黛玉與寶玉如此情投意合,但若不是黛玉這病,也許寶二奶奶便不會是寶釵。

可惜兩人痴痴念念,如此苦等了幾年,卻換來一場空,這便更讓數多年輕人懷疑愛情,怕黛玉與寶玉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當時封建社會是同意三房五妾的,若黛玉不嫌棄,其實可以給寶玉做二房。但,也地黛玉對寶玉的痴情在被焚燒的手稿中已全化為灰燼了吧!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紅樓夢》的開篇詩,其實已經表明了《紅樓夢》難以讀懂,特別是寶黛兩人的最後結果,更是讓人難以琢磨啊!

也許當你成家之時,也還未必能讀懂“那一片痴心,卻換來一場空”這一現象。

為何這般痴心,苦等,換來的還是一場空?可在這其中不也曾嚐到過甜頭嗎?未必定為一場空。

讀《紅樓夢》有感5

《紅樓夢》一部經典之作,彰顯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語言魅力;映襯著中國古典藝術殿堂的光輝;洋溢了傳統文化的古色古香。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裡,才華洋溢的林黛玉,偏僻乖張的賈寶玉,潑辣能幹的王熙鳳,乖巧伶俐的薛寶釵……個個栩栩如生。牽引我進入《紅樓夢》中蘊含的文學內涵。

曹雪芹筆觸下的《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繁榮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而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黛玉那種多愁善感、高傲任性、追求自由的性格卻是對封建社會束搏人性的有力回擊!

自黛玉初到榮國府,寶黛之間就似曾相識。原是因為黛玉是絳珠草修成的女體,下凡向寶玉報甘露之恩。但黛玉卻是一個多愁善感、自憐、自卑的人,使兩人之間時時有隔閡。黛玉的這種自憐、自尊的性格在黛玉葬花時就袒露了出來:“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在葬花時下意識想到了自己會像這凋落的花一樣孤獨衰落,無法釋然,便潸然淚下。世俗之人無法理解黛玉的思緒,在她自憐而又多愁善感的心裡卻有著強大的自尊心,在詩社中不甘為末,脫穎而

出也映襯了黛玉的才華橫溢。

寶黛至死不讓步對自由的尋求。我們為之掛心,為之氣憤,“一旦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麼在寶玉的婚慶鼓鑼聲中離去了人間。攜帶她的那份甜蜜走了。固然最終她變成了那一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雖說這本書字裡行間顯露出的社會的世態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

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

倚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的散發出幽香,或喜或悲,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傳承著經典的文明,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讀《紅樓夢》有感6

曹雪芹在《石頭記》中對柯青的家世和出身風光的描寫,只用了簡短晦澀的文字:她是衛所生的更夫秦邦業撫養的棄嬰。她的小名是,臺灣人都很漂亮,她的元素和賈家有些糾葛,配得上和賈蓉結婚。這與賈氏家族極其看重血緣和權勢,娶媳婦的標準極不相容。況且寧國府的賈蓉已經傳了三代,婚姻還能當兒戲嗎?

只憑美貌,寧國府絕對不可能成為無足輕重的重要人物,“描寫如黛玉如寶釵,卻無黛玉之疾,可與婉約的寶釵相提並論”。但是,她“能夠尊重世界上的老一輩,接近世界上的下等人,充滿圓潤和完美,贏得了賈等人的青睞”。

第十三回,死封龍禁尉侍郎王熙鳳,寫了在京師出殯的特寫。通過巨大的場面和一絲不苟的細節,濃妝被輕輕塗抹,她使用的棺材,“這原本是鍾毅王子用來翻劇的”,體現了她不同尋常的身份。這樣的富貴不是賈蓉的老婆能承受的。

看看他的閨房。“當天武則天的鏡室裡有一面寶鏡,上面有一個金盤,上面有飛燕站著跳舞。盤子裡裝滿了安祿山扔過來的木瓜,傷了太多牛奶。上面是壽長公主與張殿下的臥榻,上吊的是同昌公主所作的帳。”曹翁用誇張的描述展現了柯青的顯貴和奢華,各種這樣的描述可以肯定她不僅僅是把孩子遺棄在保健屋。

《紅樓夢》年,史湘雲有詩說“日月照天地”。老師劉認為這句話恰逢當時的政局,而筆下人物的原型很可能是被拋棄的康熙朝太子之女,“太子翻劇年”。

在哪裡可以找到這麼優雅、纖細、浪漫的陌生女孩?很多人排斥秦可卿,最看不起的是她和公公的黑幕攀灰。還有人曲解了紅樓,紅樓為秦可卿紅杏出牆提供了很多理由。他們認為沒有成立基金會的理由。像秦可卿這樣一個陌生的女孩,在婀娜多姿的外形下,一定藏著一顆憂傷漂泊的心,那是那麼的迷人和愛撫。在她多愁善感的表面下,隱藏著這種無奈的徘徊,更令人心碎。被華麗包裹的感情傷害比黑暗傷害更感人。

讀《紅樓夢》有感7

手裡捧著溫暖的茶杯,房間裡熱氣嫋嫋,淡而朦朧的白霧瀰漫在房間裡,顯得很是夢幻。修長的纖指翻開書頁,我欣賞著《紅樓夢》那字裡行間隱隱散發出來的唯美與清新,靜靜地沉浸在紅樓夢裡。一切都像是一場夢,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等人,給我們上演了一場由盛轉衰的紅樓夢……

林黛玉,真是一朵絳珠仙葩。她是獨一無二的,是上天造出的仙女降臨凡塵。黛玉葬花,讓我體會到她的傷感悲憐,花無百日紅,黛玉為此多愁善感;黛玉初來賈府的小心翼翼,讓我體會到她的“寄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黛玉的才情,令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詩句也很有李清照的風格,唯美飄逸還帶著傷感;黛玉的容貌,自是沒話說的,她與寶釵,並列第一,在一群鶯鶯燕燕中,她倆鶴立雞群,各有千秋。黛玉是小家碧玉的清新脫俗,而寶釵是大家閨秀的雍容優雅;黛玉的性格是多愁善感、孤芳自賞的,而寶釵的性格是豁達開朗、溫柔敦厚的。黛玉是冷漠高貴者,而寶釵卻是平易近人者。

薛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靜,品格端立,對下人隨和,深得人心。她生於大戶人家,乃是千金閨秀,但並沒有看輕黛玉,反而對她很好就像對自己的親姐妹一樣。怪不得丫鬟們私下裡都說寶釵比黛玉好呢!但我看,寶釵未必有黛玉的才情與氣質,只是她隨和罷了,而黛玉對人不冷不淡,很是內斂。其實,寶釵也是有野心的,只不過她藏掖得好罷了。她若嫁給賈寶玉,兩府結親,薛府就會更強大。而且,她又喜歡賈寶玉,她也知書達理,原本能心想事成的,可偏偏在她之前就來了個黛玉,賈母跟黛玉情分兒也好,王夫人也憐惜黛玉,再加上黛玉容貌、才情都略壓她一籌,這令寶釵願望達成的成功率小了一大半,她只能按捺著自己的不忿,在下人前表現得隨和,在王夫人、賈母前表現得優雅嫻靜。

寶玉長得俊美猶如女孩,他“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頸上的五彩絲絛上繫著一塊美玉”。寶玉雖不愛讀書,但他聰明伶俐,從他送林黛玉的表字“顰顰”中就可以察覺,顰此字很美,取自“一顰一笑”,可見寶玉對黛玉是何等喜歡。形容寶玉性格的詞,有一首是最適合的:“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事物,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寶玉雖愚頑,可他對黛玉是真心誠意的,後來,因為黛玉仙逝了還出家當了和尚。呵,好一個傻寶玉!你可能會這樣說。可這卻恰恰說明了他對林黛玉的真情,寧可去當和尚也不迎娶薛寶釵。好一個真情的寶玉喲!

不過再讀《紅樓夢》,最令我感嘆的人還是黛玉。從大眾的角度來說,黛玉是孤傲的,黛玉是不近人情的,黛玉是愛使小性子的,黛玉是心胸狹窄的。事實上這太膚淺了。我不這麼看林黛玉,是的,她是心胸狹窄,容不下別的女人與寶玉好,所以愛使小性子,可是她並沒錯,這說明她對賈寶玉用情至深。她是孤傲,可誰知道,在她孤傲的外表下,偽裝的鎧甲下,藏著一顆多麼脆弱的心?其實她並不孤傲,可是,她寄人籬下,這畢竟不是她的家,她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都有可能被責怪。黛玉的心情我理解,她是那麼一個心思玲瓏的少女,就是太過憂愁了些。雖說黛玉最後是悲劇,可是,我反而為她高興。她本就是天上聖潔的仙子,她在人間,總會墮落凡塵,上天將她召回,令她在天堂永生,她本就是不落凡塵的,現在她終於回到了屬於她的歸宿。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林黛玉正是這樣一個奇女子。毋庸置疑,她長得是最美也最有才情的,“兩彎籠煙眉,一雙含情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長得傾國傾城,美若天仙。可是,世人讚賞她的容貌與才情,可卻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林黛玉,即使他們平凡普通,也不要他們做林黛玉,是因為,林黛玉的婚煙是悲慘的,她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她也沒什麼朋友,還被鳳姐算計一場,誰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呢?林黛玉啊林黛玉,我讚賞你,可我也並不希望做你。

在淡淡的白霧中,我看完了《紅樓夢》。不由得起身吟道:“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這不正揭示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嗎?但卻千古傳唱。

珠玉滾滾繞紅樓,雕樑畫棟繞清愁。曾經繁榮昌盛的賈府,現在也由盛轉衰。只有那紅樓綺夢,依舊令人沉醉……

讀《紅樓夢》有感8

一曲紅樓奏起,輕快熱鬧,在聲聲鑼鼓的鋪墊下,那些痴情公子、多情小姐粉墨登場……

茫茫紅塵中,那一座城,那一闕府,那一處園,那溫柔富貴鄉格外顯眼。

在這繁華深處,曲徑幽處,有兩顆不受榮華玷汙、逃出世俗的心——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因為緣分,因為註定,這兩顆毫無瑕疵的心相互碰撞,也許是愛的太深,中途偶爾會劃幾道深深的傷口,因為不懂,所以傷悲。

但此時的那曲紅樓是最悠揚的、最動人的,只是別忘記享受,別忘記微笑,因為……

那林妹妹,那“嫻靜似嬌花照水”的林妹妹,也許她只是一朵清高孤傲、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可又“心較比干多一竅”,大概這些自卑、多心是她註定是悲劇的命運所賜。既然是悲劇,那她的人生是少不了淚水的。她的眼淚早已是不值錢的,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而把她全身浸溼的是那苦澀的淚。她會與寶玉共穿九連環、共讀《西廂記》,在人家眼中,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林家大小姐,可有誰知道她心中的苦楚:幼年喪母,體弱多病,寄人籬下……種種委屈、困難一股腦的全拋向這個貌似仙女、年齡尚小的顰兒。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在潺潺的小溪邊葬花,是不是覺得自己就像那花瓣?在空中飄蕩,無依無靠,只好讓它們有個定所——埋在土下,或是“隨花飛到天盡頭”,只是“何處有香丘”?她也只能獨把著花鋤,靠近溪邊,偷偷地灑淚,只願這緩緩的流水將自己的眼淚帶走,帶走自己的思念與苦楚,一去不復返……

太多的淚,獻給了寶玉,流進了心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那一天,整個榮國府都被那刺眼的紅綢裝飾的熱鬧喜慶,每個人臉上都開著透心的微笑,當然,包括寶玉,他已經瘋癲,可憐的他,對顰兒一往情深的他不知道真相,不知道自己將要與寶姐姐成親。只有一塊小小的地方,最不起眼的地方,那個都已被人遺忘的地方——瀟湘館,還有那個瀟湘妃子冷似冰雪,沒有了任何溫度,只是還剩那滾燙的淚劃下臉頰,凝成了永久的淚痕,它在撕心裂肺的吼叫:“他成親了,可新娘不是我,寶玉,我以為你就算負天下人定不負我,寶玉,我的寶哥哥,你好……”那句未說完的話,永遠飄蕩在空中,成了說不完的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鑼鼓聲中,這世界如釋重負,因為它拋棄了一個多情的,有流不完的眼淚的苦命姑娘。

那曲紅樓,跌宕起伏,高潮過後,是死一般的沉寂……

曾經繁榮的、羨煞旁人的那座城、那闕府、那處園已成為廢墟,只是為了一個人,這曲紅樓守候著一座空城、傷城。

夢隨雲散,真是荒唐愈可悲。

紅樓曲終,夢斷,人散,只剩這苦澀的眼淚獨自吟誦著那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讀《紅樓夢》有感9

《紅樓夢》是一部佛經。它就像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出我們的喜怒哀樂,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心事。

我們可以在其中不斷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喜悅,看到自己的哀傷,甚至在最悲傷最茫然的時候,它就如同佛經一樣,會給予你最大的安慰,和最大的當頭棒喝。

父親的去世讓我對生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也有了更大的困惑。面對生死,尤其是親人的去世,很多事情是無法想通,也想不通的。

心裡有很多東西都交雜在一起,悲傷的、無措的、茫然的、不願相信的,就像身處在兩個時空的交界一樣。

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內,都會有這種交界的感覺,在“人還在”和“人不在”的兩個世界間遊移。

理智會告訴你“人不在了”,可感情會告訴你“人還在”;自己相處的時候會覺得“人還在”,可是身邊不斷安慰你的人卻分分明明在說“人不在了”。

我想親人去世的時候,人大概都會有一段時間處在這種交界中吧。

讀《紅樓夢》有感10

開篇自鴻蒙,這一紅樓情綿長;開到荼蘼了,這一大夢空悲切。追隨那通靈頑石,我讀這一部失意事,嘆這韶光十里,散的太潦草。

一嘆容華富貴好,可憐宮闈掃。元春為賈府帶來了無數聖恩,在傳聞中,她是那個正月七年級日誕生的富貴女子,生就福瑞,祥氣縈繞。後來得入聖眼,一旨青雲。不過一次省親,賈府便斥巨資為她修築大觀園,可謂羨煞旁人。

可有誰人知,大觀園內詠菊賦海棠,她只能在深宮空待明月眠,故里迢迢,音容難面。她一人的寂寞許是成全了賈府的興盛,可從來天命無常。容華來時鳳棲梧桐,一朝春去紅顏薄命。便是整個賈府,也只剩個虛架子,散得太輕易。

思故里,思明月,宮闈深深,梨花寂寞,春色容易晚。富貴由天,生死無常,誰料得恩寵幾時長?繁禮束縛了舊時女子,世俗葬送了多少韶華,莫羨宮牆,只羨天倫百姓家。

二嘆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二小姐迎春素來膽怯,觀之可親卻總招來嘲弄。她步步遷就,原想求得一夕安穩。然而她既沒有詠絮才,也稱不上停機德,在一眾姐妹中,實在是太過普通。凡事只求周圍人收手就好,不敢計較。

可惜這安穩從不是遷就能換來的,她步步退後,反把一席之地拱手讓人,硬是看著忠心護主的司棋離去,硬是看著累金鳳被下人去換錢,甚至不敢多說一句,哪怕不是挽留而是求情。後來更是被無能的父親送給了中山狼,忍受萬般虐待,她只能日日以淚洗面,原也是花柳質的賈府小姐,竟落得這般下場。

迎就春光韶華,迎就春風十里,她沒迎來她的春天,她迎不來她的順遂。原來熱鬧不屬於她,慘痛全交付與她。

三嘆英氣俊眉眼,此去遠經年。探春原該是大觀園的玫瑰,才氣一身,爽利乾脆,是姑娘們中的佼佼者。顧盼間,眉眼神采飛,見之即忘俗;落筆處,不為凡瑣勞,堪得勝春華。身世未得束縛姑娘的遠見,她的心間裝著另一番天地,可惜那是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苦將姑娘強派作蛾眉,殊未屑。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姑娘,在舊社會實屬難得。可惜當年的燈謎一語成讖,探春成了那隻斷線的風箏,被風吹向遠方,遠到杳無音訊。

生如夏花,不同凡塵,或許上天也有幾分嫉恨。枉然精明志,敗於末世運。千里與東風,但願飛雲不易散,此夢遙遙終為真。此去經年,莫負良辰,莫負花期,多保重,勿惦念。

四嘆侯門繡戶女,獨臥青燈旁。旁人說,惜春“身量尚小,形容未足”,有關四丫頭的筆墨也委實少寡。在為數不多的情節裡,小惜春待人冷漠,年紀尚小,口齒卻傷人得很。後來三位姐姐的命運太過可憐,小惜春便棄了塵心,絞了頭髮,循入空門。看破虛華,棄了便是,落得乾淨。從此山海映星辰,與青燈古佛做伴。

緇衣一身,改了昔年妝,勘破三春景不去,何必對此費思量。莫如空門循身去,淨手焚香拂舊塵。俗世苦,悲歡忘,便只作一場南柯夢。

畫樑落香塵,浮華容易空,奼紫嫣紅枉鮮妍,開到荼蘼花事了。山中雪寂寞,林中玉空埋,原應嘆息春歸早。紅樓夢,又是誰的夢。

讀《紅樓夢》有感11

讀了《紅樓夢》不禁感嘆文字的力量和作者—曹雪芹對文字強大的駕馭能力。可以說,閱讀過程如一部精彩的偵探小說,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讀者認真品味、深入挖掘。大到一個人物、一場盛宴,小到一個人名、一盤菜餚,都無一不掩埋著作者的深厚寓意。過程是充滿樂趣的,卻也是艱辛的。

全書如一部百科全書,作者通過書中不同人物之口向讀者傳遞著各種資訊。革命家說:《紅樓夢》是階級鬥爭;政治家說:《紅樓夢》是“掛羊頭賣狗肉”;史學家說:《紅樓夢》是家族興衰。;社會學家說:《紅樓夢》是“三教九流”;經濟學家說:《紅樓夢》是管理全書;紅學家說:《紅樓夢》是衣食父母;道德家說:《紅樓夢》是“奪命三郎”;小說家說:《紅樓夢》是“黃山歸來不看嶽”;大畫家說:《紅樓夢》是濃墨重彩亦相宜等等,真乃見仁見智。

對《紅樓夢》評價很多,個人見解也不同,可以說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用曹翁自己的話講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讀《紅樓夢》有感12

她本為庶出,卻有著嫡出所不及的精明才幹。她不認自己的親生母親趙姨娘,只認尊貴的王夫人。她的才能是四姊妹中最好的。她的性格也好似“秋爽齋”一般,如秋天一般為人耿直。她的才幹讓王熙鳳都自愧不如,不過探春,你依舊脫離不開一個痴字。

她的外號為“玫瑰花”,因為她如花般美麗,卻又渾身是刺。在我看來,她的刺是她從小歷練的結果。她的生母本是賈府的奴才,只因為她而成為姨娘。這就罷了,令她可恥的是這趙姨娘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令她難堪的事。而她的弟弟賈環,成日裡不學好,竟做些“偷雞摸狗”之事。她就算想認也不敢認。她把心寒包裹在自己堅強的外表下,因為她懂得,只有自己精明能幹,才可以得到王夫人的喜愛,賈府的青睞。她內心並不想這樣,但她必須這樣!只因為她在那個時代中,是個最卑微的女人,並且她還是一個最不起眼的庶出。

她的筆名為“蕉下客”,只因為她喜愛芭蕉。她寫的詩不及寶釵端莊穩重,不及黛玉風流靈巧,也不及湘雲心思巧妙,可她卻有自己的一番風味。在她園中,不爭不強,可她卻仍受人敬重。她是一名書法家,她的屋中陳設皆為筆墨紙硯,再無其他;而當她得知自己遠嫁之時,也只是淡淡的寫著書法。她管家之時,一絲不苟,了對了卯對卯,讓所有人都不敢再小看她這個未出閣的女子。

只可惜她最終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般,飄落遠方,成為王妃。她只能在船上拭淚,讓那未乾墨的書法作品再次變詩。

我多想讓她再多寫幾篇書法,這樣我們就能再看她笑一次了!

讀《紅樓夢》有感13

說起四大名著,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紅樓夢》這本書,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這本書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辛酸血淚史。

按十二釵手中判詞就揭示了十二個女孩子的命運,其中一首判詞,讓我記憶猶新,書中這樣寫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皇糧,我相信讀完這首判詞,大概就知道是誰的命運了?文中所說的是迎春,迎春在書中戲份少,這個人物命運很可悲,意思是迎春被迫嫁給孫紹祖,迎春事事事謙,最終被虐而死。

我覺得在生活中,如果有人在校園中受欺凌或是辱罵同學或自己應該勇敢的說不,並立刻告訴老師或家長,當然也不要做校園中的小霸王,告訴生活中的孫紹祖不要欺負人,也不要像迎春一樣,事事謙讓,卑微又懦弱,不懂得拒絕別人,任由他人的擺佈,就像讓人在手中擺弄的娃娃,還記得元宵燈謎內一章嗎?迎春的燈謎謎底是算盤,從中我們可看出她的命運,算盤就是任由他人擺佈,讓人玩弄於指尖的玩物罷了,《紅樓夢》中可以看出她的無可奈何,也看出那個朝代的悲哀。

這本這是一本好書,希望大家有時間去讀一讀!

原著:子系中山狼,選自《紅樓夢》中曹雪芹對迎春的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見第五回)這裡的“中山狼”指迎春的丈夫孫紹祖。《紅》書中說,賈孫兩家“雖是世交,當年不過是彼祖希慕榮寧之勢,有不能了結之事才拜在門下的”(見第七十九回)。

到迎春嫁給孫紹祖之時,賈家已今非昔比,故使“在兵部候缺題升”的孫紹祖才敢對迎春惡言相向,百般蹂躪,說什麼“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准折買給我的。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裡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圖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論理我和你父親是一輩,如今強壓我的頭,賣了一輩。又不該作了這門親,倒沒的叫人看著趕勢利似的”(見第八十回)。從這裡可看出孫紹祖的忘恩負義,所以曹雪芹稱他為“中山狼”,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嘴臉。

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其實,你跟別人擁有的一樣多。因為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聰明的人,總在尋找好心情;成功的人,總在保持好心情;幸福的人,總在享受好心情。去做自己生活上的主人,讓心為自己指引方向。

讀《紅樓夢》有感1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令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金陵十二釵: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李紈、妙玉、史湘雲、王熙鳳、賈巧姐、秦可卿。她們的結局悽美又悲涼……

文中敘寫了一大群青春活力的少女,作品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史湘雲作為群芳中的一員,被喻為海棠的象徵,她有著林黛玉的聰穎和真摯,卻無她的嬌柔憂鬱和狹隘;她有著薛寶釵的才思和純情,卻不像她那樣圓滑和隱忍;她有著王熙鳳的活潑和爽朗,卻無她的殘忍和貪婪,史湘雲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知性女人。

湘雲姿容瀟灑、高雅脫俗,深得賈母及賈府眾人的喜愛。如書中這樣寫道: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這樣的容貌集於一身,真可謂美中之上品啊!

湘雲不但貌美,而且才思敏捷,是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在詩歌品評中也有起自己獨特的見解。

恐怕讀過此書的人,可能都不曾忘卻"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無獨有偶,湘雲的出場也是先聲奪人,她也是笑著出場的,而且是富麗堂皇的大觀園裡笑得最多的人。她笑看人生,帶給眾人許多快樂,並且將自己的歡樂傳遞給別人,為大觀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讀完《紅樓夢》,心中思緒萬千。賈府由盛轉衰,昔日繁榮的大觀園竟跌落如此,個個貌美的金陵十二釵最終卻。

讀《紅樓夢》有感15

這尤三姐何等剛烈人,在這回中可著實體會到了。

先是之前,賈璉偷娶了尤二姐,又想撮合尤三姐和他大哥賈玲,誰知尤三姐壓根不吃這一套,跳起來站到炕上指著賈璉就是一通大罵,還不帶髒字的那種,句句犀利,把事情看了個明白,也不避諱,叫那賈璉嚇得酒都醒了大半——因為根本想不到是這麼個“潑辣戶兒”。

“這三姐索性卸了妝飾,脫了大衣服,鬆鬆的挽個纂兒,身上只穿著大紅襖兒,半掩半開,故意露出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鮮豔奪目。”又說那一雙秋水眼,再吃了幾杯酒,越發橫波入鬢,轉盼流光。“這描寫的尤三姐可真是風情萬種。她是少有的潑辣直率和性感撩人結合,讓那賈珍賈璉看得欲進不敢,欲遠不捨,真是被尤三姐握於掌中,動彈不得了。那尤三姐也”任性“得很,酒足興盡後她便攆了賈兄弟二人,自己關門睡去了。

尤三姐在用情方面也是一往情深,她相中的是那五年前有一面之緣的柳湘蓮。“他是那萍蹤浪跡,輕易不見人影。“可尤三姐說了,這人一年不來,她等一年;十年不來,等十年;若這人死了,再不來了,她情願剃了頭當姑子去,吃常齋唸佛,再不嫁人。尤三姐就有這般痴情,為一段可能永遠等不到的情,她就能說到做到。

但可惜,痴情兒最終等來的是個悲劇。

柳湘蓮有願定要一個絕色的女子,雖然他後面又說“任憑定奪,我無不從命“,但他到底心裡始終有這個念想的。賈璉讓他留下個定禮,他倒是十分了解柳是個心不定的人。柳湘蓮答應得爽快,將他傳代之寶”鴛鴦劍“交去做定禮。”弟縱系水流花落之性,亦斷不捨此劍。“這番誠意,看起來貌似挺信得過。三姐看到此劍”冷颼颼,明亮亮,如兩痕秋水一股“喜出望外,大概不敢相信幸福來得如此突然,連忙收了,掛在自己繡房床上,每日望著劍,自喜終身有靠。尤三姐喜這把好劍,更喜她終於找到了依靠、哪怕還並不瞭解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柳湘蓮後來從寶玉那兒得知賈璉偷娶尤二姐的事,又猶豫了起來,他說:“路上忙忙的就那樣再三要求定下,難道女家反趕著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來,後悔不該留下這劍作定。所以後來想起你來,可以細細問了底才好。”看起來柳這番話有點渣,但仔細想他說出這些話也情有可原。對於這樁“天降的婚事”,他總不能傻樂著就接受了,也知道賈璉不會無緣無故來給他張羅這些。他一個平日常不見影兒的人,怎會隨便就交代了自己以後的去處。但他是現在又後悔起來,只能說為人處世還有些青澀,輕易就應下了,還交出了傳家寶。又比較天真,想著去要回鴛鴦劍,以一個“家姑母於四月訂了弟婦”的看起來就知道是藉口的理由想走。那尤三姐哪裡聽不出來這其中的意思,好不容易等了心上人來,今忽見反悔,又覺得他可能在賈府中聽了什麼話來,把她當成了淫奔無恥之流,不屑為妻。

若真是這樣,尤三姐自然是無法接受的,便將鴛鴦劍親自交還給柳湘蓮,交付一瞬間竟用那鴛鴦劍的雌劍自刎了。

尤三姐恨柳湘蓮嗎?大概不是,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五年的盼望以為終於要開花結果,可到了卻不了了之,反倒要被心上人誤會成淫奔無恥之流,既然這一朵痴情已碎,倒不如一死了之來紀念,也要叫那柳湘蓮看清,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那柳湘蓮見此,驚得大哭,萬萬想不到是這等絕色、這等剛烈的女子。連哭幾場,昏昏默默,告辭而去了。

最後是一個有些“傳奇”的結局:柳湘蓮看那尤三姐一手捧著鴛鴦劍,一手捧著一卷冊子向他哭道:“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報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仙姑之命,前往太虛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千情鬼。妾不忍相別,故來一會,從此再不能相見矣。“柳湘蓮不捨,忙於上來拉住問時,那尤三姐一摔手,便自去了。

自此柳湘蓮驚醒,似夢非夢。睜眼看是一座破廟,旁邊坐一道士。柳湘蓮掣出那股雄劍,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便隨那道士去了。

或許是對尤三姐的愧疚,又或是對情的困惑,柳湘蓮,這個本是萍蹤浪跡的人,在為尤三姐的痴情所震撼之後,又消失於天地之中,飄然而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