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父與子》有感(精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父與子》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父與子》有感(精選15篇)

讀《父與子》有感1

我喜歡的書是《父與子》,這本書裡面描述了一個兒子和一個爸爸的有趣生活,爸爸和兒子在生活上小問題不斷,例如其中有一篇爸爸幫兒子寫作業,爸爸看兒子還沒寫完作業於是拿起兒子的筆寫了起來。第二天課堂上,

老師說:“這個作業是誰的作業?”

兒子說:“老師 ,這是我的作業!”

老師又問:“你寫的作業也太差了吧,沒按老師的要求寫”

兒子說:“這是我爸爸幫我寫的”

老師說:“你帶我找他去!”

於是兒子就帶著老師去找爸爸,到家後,爸爸很熱情的招呼老師,老師說:“這是你寫的作業麼,一點都不嚴格,沒按要求寫。”然後爸爸羞愧地低著頭一聲不吭。

這本書讓我們在歡樂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讀《父與子》有感2

其它孩子的父母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地挖掘,有些人勸阻他時,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為了兒子,決不喪失信心,實現對兒子的承諾。

“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了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這連續的38個小時,父親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雙手被瓦礫以及其它倒塌的器物磨得血肉模糊。多麼感人的一幕,多麼堅強的父親,多麼有責任感的父親。

在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有的只是14個同齡小夥伴的恐懼,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告訴同學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同學出去吧!

從這父子二人的身上讓人看到的不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還有更令人感動的人格力量,父親對兒子的愛及真誠的諾言,為兒子提供了信賴和力量源泉,兒子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對生存的希望,對他人的關愛。

讀《父與子》有感3

我最近看了一本世界著名的連環畫叫做《父與子》。

《父與子》連環畫出自德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整部作品創作於1934~1937年。當時德國的報刊雜誌被納碎政府控制,刊登的內容枯燥無味。幽默漫畫《父與子》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驚喜和快樂,受到了歡迎。

《父與子》的故事內容多取才幹於家庭生活,一小部分內容取材幹一些特殊的社會形象。在整部作品中,雖然生活背景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卻一直沒有改變。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美好的品質,所以才能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嚮往的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父親和兒子的故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人類最無私的親情,所以《父與子》才會歷經七十年而不衰,流傳範圍也越來越廣。

當中有一個故事是叫《鍛鍊成名手》。是講父親與兒子正在鍛鍊、運動,他們先舉重,然後跳繩,最後是單槓和舉大鐵環。他們做完運動後比試舉重。父親把兒子輕易地舉了起來,兒子如獲神力,居然把胖胖的、重重的父親給舉了起來,厲害級了!還有一個故事是《裝飾過了的照片》,這個故事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父親和兒子在照相,父親不是沒有頭髮嗎?可是在這次照相中父親想到的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那就是兒子倒立在父親的頭上,然後父親一拍照,照片就出來了。然後父親把兒子那一部分剪掉就可以了,這樣從一個沒有頭髮的父親就有了滿頭烏黑亮亮的頭髮,兒子看見父親有了頭髮,可高興了!

《父與子》真是有趣啊!

讀《父與子》有感4

今天,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而不顧自己生命安全,當兒子及時獲救時,卻讓父親去救其他14個同學的生動感人故事。

讀到“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子,向那片廢墟走去。”這裡時,我不禁被那位父親堅定的信念打動了,如此堅定地信念,是多麼不一般呀!我有一個親戚家的兒子,眼見大學聯考即將來臨,他為了考上大學,便給自己訂了個學習計劃表,如飢似渴的學習、看書,最終,他考上了大學,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這不是一樣的堅定信念促成的嗎?又讀到“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我驚呆了,想不到一股每個父親都能擁有的父愛竟這麼偉大,竟讓一位父親不顧自身安危,冒著隨時隨地都有爆炸的危險,挖廢墟救自己的孩子,並挖了足足36個小時。但這位父親卻沒有倒下,一股偉大的力量支撐著他繼續挖下去,救自己的孩子。我腦海裡不由自主地出現了一幅畫卷: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正哼著小調坐在老爸的自行車後面,由於我們店的零食賣完了,正去進貨。開始一切都非常順利,比預想的還要快,可就是回來時,意外發生了。我將裝零食的箱子與自己都放在後排,可由於箱子太厚了,我能坐到的基本沒有什麼了,可在行駛中,由於箱子太重,手一時沒抓穩,自己與零食一下子便撲倒在地面上,與地面親密接觸。我爸爸急忙把我抱起,叫了個三輪車,將我送往醫院……我感到,就在爸爸一把抱起我時,那就是偉大的父愛爆發的時候!

小兒童們經常唱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可我不這麼認為,世上不僅媽媽好,更有爸爸好。這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正是一首父愛的讚歌!

讀《父與子》有感5

讀了《父與子》這篇文章之後,我很受感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三個好人。

第一個好人是父親——老斯喬弗。他本來很富有,後來經過一場意外變得很貧窮。但他並不怨天尤人,而是一邊靠自己的勤勞過著平淡而充實的生活,一邊好好養育兒子。他教育兒子小斯喬弗要“付清一切債務,不欠任何人的人情,不要任何人施捨。”從他身上,我感覺到堅強、自尊。

第二個好人是兒子,也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小斯喬弗。他小小年紀就經歷了兩次磨難,一次是一場天災奪去了他的母親的生命和家庭的財產;第二次是他相依為命的父親去世了。但他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傳統——堅強、自尊。經歷磨難後,他一夜之間就長大了,沒有了父親的指導和庇護,什麼事都要靠自己了。他不僅堅強地支撐下來,而且靠自己的聰明和堅強意志,解決了三個難題:安葬父親、自己吃住、安排自己今後的生活。這種自強自立的可貴品德非常值得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學習。

第三個好人是店主。他用善良的美德,無私幫助著不幸的小斯喬弗。在他的幫助下,小斯喬弗的願望才得以實現;而且,他懂得尊重小斯喬弗,對人進行了幫助而不是施捨,巧妙地維護了小斯喬弗的自尊。

讓我印象深刻的《父與子》,讓我感動的三個好人。

讀《父與子》有感6

在班級讀書活動中,我快樂地閱讀了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漫畫集《父與子》,書中一個個讓人會心一笑的漫畫故事深深撥動我的心絃。每讀一個故事,就會讓我回憶起生活中,和爸爸、媽媽的點滴溫馨,嘴角就不自覺地上揚。書中的父親就像我的老爸,是那麼親切、可愛。

《請給我四張兒童票》講述父親喝醉酒犯錯誤的故事。一天,父與子乘火車外出遊玩。下了火車,大家覺得又累又渴,剛好看見有賣果子酒的小攤。清涼爽口的果子酒讓人精神一振,父親一下子買了三大瓶,靠著大樹一杯接著一杯,太爽了。本來以為只是果子酒,多喝也沒有關係,沒想到還是會喝醉的。太陽落山了,父與子要買火車票回家了,這時父親已暈暈乎乎,眼前竟然晃動著四個兒子,就對售票員說:“請給我四……四……四張兒童票。”

哈哈,這則漫畫不禁讓我啞然失笑,類似的糗事我不也犯過?那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有一年夏天,爸爸在喝楊梅燒酒,一個個紅豔豔的楊梅就像一顆顆紅寶石在酒中若隱若現,一股淡淡的酒香引得人饞涎欲滴。“爸爸,我也要!”爸爸笑著挑了一個給我,我津津有味地吃著。這時的楊梅沒有了酸味,嚥下後一股清涼的香味在嘴裡迴盪,味蕾彷彿在那一刻被喚醒!我忍不住又要了一個,竟一口氣吃了三個,臉紅得就像個小關公。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已沒有印象,據媽媽說,爸爸堅決不再給我吃,我還一個勁兒地哭呀,鬧呀,真滑稽。

《父與子》這本書用簡單的線條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件溫馨、幽默小事記錄下來,處處洋溢著動人的天倫之樂,處處閃爍著作者與眾不同的智慧。當我們抱怨有那麼多作業,抱怨每星期要上培訓班,抱怨不能玩電腦時,是不是也學著作者用心去感受學習中的樂趣,用心體會生活給我們的饋贈,用愛去寬慰父母的辛苦?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身邊就會處處盪漾著快樂的歡笑,我們就會有更大的勇氣迎接明天的挑戰。

這個夏天,我看了一本被稱為“德國幽默象徵”的書它就是《父與子》。

這本書的作者原名是埃瑞克·奧賽爾。後改用筆名卜勞恩。

這本書講述了父親與兒子的幽默故事,其實都是卡勞恩的真實寫照。

父親是一個禿著頭,長著大鬍子,又十分愛孩子的父親,只是這些愛的方法有此特殊。比如《糟糕的作業》裡兒子不會寫家庭作業,父親幫他寫,結果事情敗露了,父親被老師k了一頓。

兒子則長著刺蝟頭,又十分的調皮,不過他還是很愛爸爸,他有時候也常常耍小聰明,但也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有一天子回家發現家裡冒煙以為家裡著火了,就端了一桶水滅火,結果子剛倒完水,父就拿著雪茄出來說:“我只是在抽雪茄。”

這本無字卻能帶給我們歡樂的書,也帶給我們一段感天動地的父子親情。

讀《父與子》有感7

今天,我們學了11課,《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

它講的是1994年,美國洛衫磯發生地震後,一對父子依靠相互間的信念“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最後,父親終於找到了兒子,還救出了十四位同伴,使我感觸很深。父親對兒子的愛,是一種偉大而無私的愛。

當我讀到,“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啊,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時,我的眼睛溼潤了。為什麼別人都說自己的孩子死了,而這個父親卻仍然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原來是因為父親和兒子都有一個信念“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它代表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愛,他堅持挖到38小時,多麼可貴的毅力!多麼偉大的父親啊!多麼難得的父親啊!是愛的力量支撐著父親,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整整挖了38小時。阿曼達也了不起。在逃離災難的出口中,卻讓自己的夥伴先出去,因為他知道,他的爸爸會和他在一起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有必勝的信心,再就是對周圍的人要有愛心。讀了這個故事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事。

一次,我半夜發高燒,雖然吃了退燒藥也不見效果。正好媽媽出差不在家,爸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便用熱水在我身上擦了許多遍,一夜都沒眼,才把高燒將了下來。這都是愛救了我。

這種愛真偉大呀!今後我也要向文中父親那樣,用愛去關

心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向文中的兒子那樣,把這種愛傳遞下去。父愛和母愛一樣偉大,我將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的愛。

讀《父與子》有感8

《地震中的父與子》,當我讀到題目時聯想到地震的情景,然而那對父子一定是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在第一段裡,我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兩個關鍵詞:“30萬人”“不到四分鐘”。天哪!誰能想象那是一場多大的地震啊,我的嘴便不由自主地變成了圓形,當然還會愣一愣。

在二到十一段,我便“看”到了一所學校廢墟;因為裡面有一些文具。而且不要問就知道是兒子所在的學校,在一塊廢墟上我發現了父親正不知疲倦地尋找兒子,那些“好心人”不停的攔住他,可他們哪知道父子之間的默契呢?

接下來的幾段,是我覺得最精彩的幾段,其中,“8小時”,“12小時”,“24小時”等,更能體現才出父親的信念多麼執著!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因此,父親終於找到了兒子並意外解救其他同學。同時,我從兒子的話中有這樣兩句話:“我只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也表明了父子之間的珍貴品質——默契。

瞧,這對父子是多麼了不起啊!他們擁有的珍貴品質——默契;因為他們那不可多得的珍貴品質才使他們變得如此幸福、美滿。

讀《父與子》有感9

母親的愛是延綿不絕的溪水,細膩而體貼。父親的愛是塢挺拔的高山,沉默而嚴肅。不論是那一種愛都是無私、無限、無價的。永遠都是我們人生道路中最美的一抹風景,永遠都是支援我們前進的動力。從我們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沒有一天是停止過的。

父親註定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無論發生什麼是,父親永遠是第一個支援你的人。父與子主要寫了洛杉磯地震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堅信兒子和自己之間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和你在一起!一句話勝過了千言萬語,包含了所有的信任。他不顧周圍危機四伏的廢墟,堅持要到教學樓去救生死不明的兒子,沒有工具,手就是最好的工具,沒有別人幫忙,自己的信念就是最好的幫忙人。就這樣,年輕的父親憑著自己的堅持,獨自一人在廢墟中執著的用雙手搬開一塊又一塊的沉甸甸的石塊,時間是流逝得如此之慢就算是如此,時間就是再慢再深也阻擋不了父親救兒子的決心和愛!看,那雙血淋淋的雙手就是父愛的證據,那雙佈滿血絲的深邃的雙眼盛滿了對兒子的愛,又好似透明的玻璃,一碰就會碎。多麼偉大的一對父子,讓我們看到了兩個高尚純潔的靈魂,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地震可以摧毀任何事物,可就是震毀不了人們因愛而生的堅定地信念。

5.12大地震,有多少的人因精神的死去而肉體隨之死去,又有多少人憑藉著堅定的信念而勇敢的從死神的手中逃脫。多少愛和離別交織在淚水之中?多少驚心動魄的愛的故事剎那間迸發在天地間?多少感人肺腑的情親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一震,我們都相信了愛可以創造奇蹟,創造明天。信念可以戰勝一切,而愛是信念的源泉,愛是不會停止的,這意味著信念是永遠存在的,奇蹟是無處不在的!

父母的愛是永遠不會退色的,哪怕經過了多年時間的洪流,也衝不跨父母愛的堤壩!母愛只會越積越深,父愛只會越堆越高,在我們的人生旅行中,我們註定遊不過母親愛的大河,攀不了父親愛的巨山。也許父母的對我們的愛是一種本能,一種永遠不可能改變的本能,正是這種平凡而偉大的本能創造了我們。我們要記著:我們是因愛而生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愛我們的人。

讀《父與子》有感10

今天,我讀了馬克·漢林的一篇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別看這篇文章只是寥寥的寫了一件事,但其中蘊含著的深刻道理,卻耐人尋味,讓我從中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許多人都受傷了。一問父親安頓好自己的妻子,便飛快地向他兒子的學校跑去,“兒子在等著我!”這位父親就憑著這個念頭,不斷地挖掘,兒子也憑著同樣的念頭鼓勵同學們。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當父親挖到第38小時時,他才把兒子和同學就出來。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告訴同學不要害怕,說只要爸爸活著一定回來救我,也能救大家。因為您說過,不論發生什麼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這句話使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多麼偉大的父愛,是什麼力量支援他呢?是愛。要是沒有這位偉大的父親堅持不懈的毅力,沒有愛的動力,就沒有那麼多的生靈。愛的力量勝於一切!

我的爸爸非常愛我,記得那是一個明朗的早晨,我因為發了高燒而躺在家裡的床上,當我的爸爸下班回來時,看見躺在床上的我,才知道我發燒了,他放下公文包,拿起溫度表給我量體溫,過了一會兒,他取出了溫度表,定睛一看,38。5℃!他站了起來,放下體溫表,只說了一句:“我去給你買藥。”就出去了。他跑了好幾間藥店,才給我買到了藥,他跑了回來,只見他滿臉大汗,整件衣服都溼了,他一會兒給我倒水,一會兒餵我吃藥,一會兒又給我試溫度,直到我的病有些好轉了。看著爸爸熬夜照顧我,不禁落下了熱淚。

我愛我的爸爸!爸爸是船,載著小小的我駛向對岸。是父愛的動力,是父愛的決心,是父愛的毅力,才使我抵達彼岸,父愛是無私的,父愛是偉大的,父愛是高尚的!父愛的力量高於一切!

簡評:父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這力量能創造奇蹟!

讀《父與子》有感11

今天,我一日氣讀完了美國馬克·漢林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我感受到了這對父子間深厚的感情。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描述了美國洛杉礬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到學校解救壓在廢墟中的'孩子,別人誤以為他是因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但是他憑著直覺和他曾跟兒子供奉的信條,終於奇蹟般地解救出了孩子。這讓我感受到了父子之間深深的感情。

是啊!父親的愛是一種深沉而偉大的愛。古往今來,有多少這樣的故事讓人讚頌。

記得在次纜車意外斷裂事故中,快被肢解的父親,竟然還用雙手擎住了幼小的兒子,讓兒子得以生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百忙之中不忘教育子女。著名作家朱自清散文中的父親穿著臃腫的棉袍,瞞姍跨過柵欄,買橘子送給上大學的兒子……個個鏡頭歷歷在目,都表達了父親對兒女的深情厚愛。

我也曾深深地感受過父愛。我的父親不但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輔導我學習,而且還在炎炎夏日陪我娛樂。記得7月下旬熱浪襲來時,父親中午在單位緊張工作,向領導請了半天假,下午領我去游泳消暑,讓我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絲清涼。

父子情深,是讓人羨慕、讓人敬佩的。《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能不顧自己的安危,挖了幾天幾夜,終於救出了孩子。他的孩子在廢墟中也對同學說,只要他父親活著就會來救他們。那位父親驚人的毅力和他兒子堅定的信心,不得不令人敬佩。

讀《父與子》有感12

《父與子》是一部一個字也沒有的連環畫,它是德國的卜勞恩漫畫大師的代表作。我家裡就一直珍藏著一本《父與子全集》,它可是我的最愛,每逢有空的時候,我都會拿出來看,儘管我已看過十多遍了。

我非常喜歡那位大鬍子爸爸,我猜想他一定是世界上最幽默、最愛孩子的父親。我也很喜歡那位兒子,他調皮搗蛋,但聰明可愛。讀《父與子》,我常常心情很好,媽媽問我是什麼原因而快樂,我推薦她也看看《父與子》,她也快樂了。《父與子》一書能將快樂的情緒傳染給好多人呢!

故事中的父親特別愛自己的兒子。有人會說:那是一種溺愛。我覺得不是的,在我眼中,這是一種奇特的愛,可能還有人會說世界上不可能有這種愛。不是的,《父與子》就是作者卜勞恩與愛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作者就是這樣愛著孩子的。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快樂,但作者的境遇讓我憤怒。卜勞恩非常憎恨納粹,在那些恐怖的歲月中,他不但用尖刻的漫畫進行諷刺,還到處宣傳,以至於納粹對他恨之入骨。1944年3月,他竟然被指控犯“反國家”而被判了死刑,4月6日,在開庭前夕自殺了。就這樣,一代幽默大師被萬惡的法西斯無情地扼殺了!對此,我感到深深的憤怒!

讀《父與子》有感13

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之後,我的感觸極深。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次大地震,一所學校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許多孩子埋在廢墟中,還沒有被救出來,阿曼達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父親趕到學校,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整整挖了38小時,終於從廢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同學。

讀完文章,淚水早以模糊了我的雙眼。多麼偉大的父親啊!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他呢?是信念,是承諾,是愛!要是沒有這位偉大的父親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愛的動力,哪有那麼多的生命獲得新生呢?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又何嘗不是受到父母關愛呢?

愛無處不在!有一天晚上,我在臥室裡做作業,可我就在做最後一點點數學作業的一道思維訓練題的時候給難住了,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但實在是太難了,還是做不出來。於是我便拿著書跑到爸爸那裡,我看見爸爸正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西安事變》,便憂鬱了一會兒:到底是去問呢,還是去不問呢?想著想著,爸爸想神仙似的一下子猜透了我的心思,說:“兒子,你站在那裡幹什麼,是不是遇到難題了?走,去臥室,我給你講講!”我想到:這可是爸爸最喜歡看的電視劇啊,每天必看呀!今天怎麼就……想著想著,爸爸就說了一句:“走啊,發什麼愣呀?”爸爸把電視機關了,同我走進臥室的書桌,耐心地給我講了這道難題。“先換單位,再仔細看看,這不就是盈虧問題嗎?知道怎麼求盈虧問題中的物體總量嗎?”“盈加虧的和除以兩冊分配數的差”“哦,對!……”講著講著,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不知過了多久,我才把這道難題給“消化”掉了,也吸取了其中的營養。

在我的記憶中還有一次。由於我吃中午飯吃晚了,所以就匆匆忙忙地趕到學校,走到學校不遠處的時候,“老師您好!”,這熟悉的聲音傳入我的耳膜,再看看自己的胸前,紅領巾沒戴,隊徽也沒戴,心裡想到:完了,這下完了,該怎麼進去呢?翻牆?”然而,這種念頭很快就被打消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也像是米老鼠踩轉輪,一直安定不下來。本來就像煩躁的心情,現在就更暴躁了。正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也匆匆忙忙地想這邊趕來!“是爸爸!是爸爸!這下有救了!”爸爸把紅領巾給我帶來了,我高興得像要飛了起來,剛才的煩惱就像被大雨給沖洗了一下,煙消雲散了。也像是迷了路的孩子找著了娘一樣,歡喜地流下了眼淚。這時,一股暖流傳遍了我的全身,熱淚禁不住地往下流。我看著爸爸,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唯一的話——“爸爸,您真是我的好爸爸!”脫口而出,因為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了。爸爸只是微笑著說:“快去上學,要遲到了!”我恩了一聲,就向學校跑去……

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父母的愛,是親切的話語;父母的愛,是熱情的鼓勵;父母的愛,也是嚴格的要求。

讀《父與子》有感14

今天,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不禁感慨萬分。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後,衝到他7歲兒子的學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在廢墟中挖了38小時,終於救出了自己兒子的故事。

讀《父與子》有感15

前幾天,我在語文課上閱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我頓時產生了疑惑:這對父子怎麼了?他們之間又體現出了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閱讀起來。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堅定不移地在廢墟中挖掘了38個小時,最終救出了兒子的事。

文章裡,“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多次在文中重複出現。就是這句話,使父親堅持不懈而執著地在廢墟中挖了38個小時;就是這句話,鼓舞著兒子,使他從沒放棄生的希望,而是滿懷信心樂觀地等著父親;就是這句話,使兒子象個偉大的男子漢一樣,在最後獲救時,主動要求最後一個走出廢墟……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堅定而執著的愛,這也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支援,一種承諾:“總會”和兒子在一起。面對廢墟,在所有人都在放棄時,這句話使父親想起了自己的責任與承諾。於是,他毫不放棄地在廢墟中挖掘,救出了兒子。

愛是可以傳遞的,信念是可以感染的。從這句話中,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兒子已經學會了愛周圍的人,“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在這生與死的抉擇中,兒子把生的希望給了同學們,而危險卻由自己承擔!這種做法,是因為兒子心中同樣也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論發生了什麼事,父親總會和兒子在一起。

一個承諾,挽救了十幾個孩子的生命,一種責任,使兒子成熟了,長大了。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