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

讀了《遇見未知的自己》,一直認為讀該類書便是需要人生指導的人。終究,事實並非如此,生活在喧囂匆忙世界中的我們,需要這樣一股使心靈歸於靜謐的清流。總在想,我是否也能有機會遇見在我心中的智慧老者,穿越心事的重重黑紗,遇見全新的自己……

故事是從一個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女人開始。

該故事的主角若菱,名校畢業,擁有令人羨慕的高薪白領工作,但心中卻不時的自問: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快樂?為什麼我如此之不幸,沒有父母的愛,失去丈夫的愛,終日面對婆婆的尖刻、冷漠,就連企盼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奢侈的想法,惶論擁有任何生活的任何寄託?我該如何當自己生命的主人?在一個下雨的寒冷冬夜,若菱巧遇一名智慧老者,在與智者數度交談的過程中,她漸漸填補不快樂、挫敗的心靈缺口,找尋回最真實勇敢的自我。

想來,這個智慧老者只是另外一個自己的載體罷了。我們永遠都難以知道自己真正該怎麼活、真正渴望的是什麼。所以一次次我們錯過了隱身於思想深處的另一個自己。總在嘗試著改變些什麼,可是生活會毫不保留地告誡我們,既然改變不了,就唯有適應。

人生其實很簡單,最終追求的莫過於“真我、喜悅、和平”罷了……最欣賞本書中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們內心透射出來的結果。

向世界竭力證明自己的價值,是每個人時刻都在想的事情。易地而處,活於世上,我們真的不需要對世界作出任何解釋,世界只接受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罷了……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2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接觸的靈脩的書籍的第二本,哈哈哈,第一本是《斷舍離》

這本書給我一個最大的感觸是直視自己的陰暗面吧,接受臣服於那些已然發生的是事實。

其中最喜歡的一句是,臣服的好處就是,當你接納了當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你才發現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而且,正因為你把能量充分關注於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更好的解決之道,幫助你脫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歡的情境。”

回憶起過往自己的一些經歷經過,會發現我也有老人說的,胜肽,我執意尋找,所以能量場吸引來的,自然而然就是我想要把自己營造成受害者的樣子,其實人這一生,很多東西都是我們內在的一個投射。

而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我們產生胜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學會敢於直面,學會讓情緒的能量場來去自如。這樣活的才自在。

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你身上散發出來的就是會吸引那樣東西的`那種振動頻率,然後全宇宙就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所以要自信的經常暗示自己,才能更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要讓自己的思想停留過去和未來,而是要關注當下。杜絕胡思亂想的一個好的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的呼吸,學會冥想,再遇到已然發生的事情,不要被情緒帶著走,先去接受。

我們一生會有很多身份,很多途徑去尋找認同感。但是那些都不是真我,事物其實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認知也是。所以先學會認可自己,才能一步步遇見未知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3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淺顯的把它理解為兩個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個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個來完成,那意味有點像我的nobodyelse一樣。

2)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個一樣,勇敢一點,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見未知的自己》,才知道這話的意思是: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身出來的.結果。

這本書我看的既艱難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個銜接很順暢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艱難的是,裡面有好多專業的術語甚至到現在我也理解不 了;更艱難的是,看的時候有點點震動:原來,瞭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個過程。有些時候,我好像感覺到自己所有的過去和思想都被顛覆了。

這本書我看的緩慢。靠著每天清晨公車上的時間終於把它啃完。如果可以,再看一遍當然是好的;而更好的是,要有人分享感受體會。

無意中在豆瓣上看到別人簡短的一句評論:唯心論。一瞬間,似乎是擊中了要害,潰不成軍。但轉念一想,唯心又怎麼樣?誰能證明唯物又是絕對正確的?

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這本書不錯,至少在某些方面給我們一些提示,讓我們做更好更快樂的人。它告訴我們真我就是愛、喜悅、和平。

書中的老人真好,不遺餘力的去幫助每個受傷的人。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遇見他。可事實上,如果能夠勇敢一點,其實可以拯救我們的老人就是自己,對麼?

最後一章,老人寫給若菱的信,我很想安靜的親自敲打一遍。嗯。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4

本文主要闡述了一位都會白領階級的女性通過同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學生)間的對話,經由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內在世界,進而發現大多數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是自己思想和情緒的奴隸,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主宰著人生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操控身心,同時提供瞭如何解決這些模式的實際有效方法,從而解脫思想、情緒和身體的桎梏。

讀書心得(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學習、生活等)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我們覺得疲憊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自覺的變換著不同的面具,失落了真實的自己,我們痛苦的根源就在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而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我們的東西,席捲一空,真正的你是不會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落日出,雲起雲滅,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遇見未知的自己》,讓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爺安排好的、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這樣的事,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照其規律,不與之抗衡,內心平和,要淡然悅納。他人的事,是指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別人的事,我們不能掌握,只能像書中所說“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給他祝福吧!”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覺察自己的心聲,修心養性,尋找自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5

是一本關於探尋內心真我靈脩的書。講的是一個老人引導處於人生最低谷女主的探尋真我整個過程的故事,一步一步深入到讀者的內心深處,讓我從起初的不以為然到後來的幡然醒悟,震驚又開心!

還記著剛讀這本書時,對“我們是誰?我們到底在追求著什麼?”很感興趣,時常清醒又時常迷茫,因為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簡單又深奧,得用一生來好好探索吧。

讀完三分之二,還是會有點疑問,覺得作者是一個唯心主義,她說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自己內心投射出來的,我想反駁,但細想生活中所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卻啞口無言,好像確實是這樣。我們總是受情緒和思想控制,但其實大多時候思想是錯誤的,而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並不知道這是錯誤的。

讀完這本書瞭解到了能量守恆作用,以及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的思想,學會接受事實,認識並且肯定自己的不足,從無到有,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引用文末老人寫給女主的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

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外殼,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的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6

來到爸媽線上工作不久,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事給我推薦了一些心理學的專業書籍。當聽到《遇見未知的自我》這個書名的時候,內心頓感新奇,單是書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工作閒暇間,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這份神奇的禮物,開始了內在心靈成長的漫漫旅程。

《遇見未知的自我》是臺灣女作家張德芬的成功力作,於20xx年6月在臺灣出版,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說。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明線暗線雙線結合的形式講述了主人翁心靈成長的歷程,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張德芬,品讀《遇見未知的自我》,搭乘心靈成長的列車,達成身心靈的和諧統一。

腦海裡一向有個念頭兒,總覺得《遇見未知的自我》是上帝送來的禮物,在開啟禮物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許多……

《遇見未知的自我》,讓我明白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我的事。

所謂的三件事,不只是單純的三件事,而是看問題的三種視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爺安排好的.、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這樣的事,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其規律,不與之抗衡,內心平和,要淡然悅納。他人的事,不是發生在自我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我的家人,那也是別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7

近日在同事中漂流著一本好書,是崔大夫推薦大家讀的——《遇見未知的自我》,書的作者是曾為臺灣知名女主播的張德芬。這本書很異常,它是“都市身心靈脩行課”,它帶給我的是心靈的淨化,它值得我們每個人反覆的閱讀、品味和吸收。

這本書以主人公若菱的感情和工作為主線,將心靈的思考、人生的哲學這些道理經過若菱與一位老人的對話融會在故事裡,使讀者很有興趣讀下去,並在不知不覺中跟隨著作者的引領,不自覺地深入淺出的對自我的心靈進行了深刻的.探索:我是誰?我想要的是什麼?我應當怎樣除錯自我的心境?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喜悅,和平是從內心,由內至外的散發,而不是靠外物來獲得;讓我明白了我們喜歡某個人或某件事情,或厭惡某個人某個事物,其實都是內心的一種投射和需要;它教會我健康的呼吸方式;它教會當我產生不好的情緒時,要往內看,看看自我是否是沒有去接納臣服或者沒有成長到足夠強大的內心,才是真正產生不好的情緒的原因,讓自我在困境中不再糾結。它告訴我“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能夠是一個災難,也能夠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完美,並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雖然此刻我們正在低谷,請你開始感恩,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拆開那個禮物了,請讓我們繼續勇敢的、樂觀的去應對,我們會看到那個不一樣的驚喜!”

這本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

書的扉頁上記載著買書的日期,1月1日。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是元旦我買給自己的禮物。剛買來的時候,興致盎然地讀了幾頁,便擱置起來。後來斷斷續續的讀了幾頁,感覺深奧需要費腦經去想,所以不願意讀下去。

重讀此書時,兩天內竟然讀完了,渴望已久的感覺。讀起來也不那麼費勁了。雖然有些句子還是需要用腦子好好想想,消化消化,但是想來還是有道理,並且可行的。

這本書不是讀一遍就能完全讀懂的,需要讀多遍,並且應用到生活中,行之有效。

晚上整理資料的時候,用一個資料夾替換另一個資料夾,替換完了之後,辛苦好幾月的稿子找不到了。於是兩個電腦來回找,就是沒有找到。這意味著我所有的採訪資料和帥選資料都功虧一簣了,那一瞬間我快要崩潰了。氣憤、沮喪湧上了心頭。立馬起身準備出去,又考慮到夜深了,去一條半個人影都沒有山路實在不安全。想到書中說得,要接受事實,臣服情緒。只有臣服了,接納了當下,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才會發現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於是,我接受事實,找出那個被替換的資料夾,對照上個月的`資料夾,一個文件一個文件的對比,這樣可以少費些力氣。我發現被替換的資料夾只有一個文件錯了,其他的都是正確的。終於可以不用熬夜加班,早點睡了。回到臥室之後,開啟蘋果膝上型電腦,桌面上我的稿子好好地躺在桌面的中央。為什麼我剛才回來找的時候就是沒有看到呢?原來一切的問題都出在我的身上。很多事情都是我的粗心大意,然後自己假想出來自尋煩惱的。

我要再仔細看這本書,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更美好。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9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老朋友推薦的,它算是一本心理類的書。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僅有自我。”很多時候,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別人,卻忽略了自我。

它主要講述了名校畢業生的女白領若菱在生活中經歷的起起伏伏,以及她與一位老者的對話,由此教我們去探尋內心深層的自我,讓我們逐漸去了解認識內心更存粹的自我,讓我們離最真實的自我越來越近。

在書中,作者從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四個方面去講述,並切實有效的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意見,經過團隊性諮詢,個別的療愈,或者是練習體驗的`方式來幫忙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難題,進一步療愈自我的內心。無法預測未知的自我,只能用自我的勇氣解決當下的問題,期待未知的自我m。simayi和生活。遇事時,多看看自我,從自我找原因,認清最真實的自我。以往修的一門心靈脩養課,教師說過的一句話,我至今還記得,人最重要的是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探尋未知的自我。

其實,無論在書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得不相信:“這世界上從來沒有自我消失的問題,當碰到問題時,就得應對,處理,放下,解決。”如果當你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更加相信,任何事情,跟自我的勇氣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

很多時候,不一樣的人應對問題,想法不盡然一樣,但一樣的是:成功的那些,往往是能夠克服自我的怯懦,提起勇氣解決問題的。期望看到這些的你,亦能如此!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為自己的意識,帶入了更多的覺知,就像我們的眼睛,雖然可以有很廣的視野,但我們的注意力其實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狹窄的範圍。平時做事的時候,你的身體除了在動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適應和感知著周圍負責的範疇,我們心思的'注意力其實是集中在其他比較明顯的事物上。

一直聽著老師講,用身體感受,面對每一次的狀況,用身體感受你的感受,一直在心理默唸,但是真心沒有體會到,用了兩天時間看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文章中一次次的身體觸碰,胃部,心口、喉嚨每一處的反應都是最真實的反應!我們真的需要放下頭腦媽媽,更多的用身體感受,身體就是我們最真實的迴應!

心理學真的很神奇,可以一次次觸碰我們的內心,直擊要害。我們一次次面對真實的自己,一次次從黑暗輾轉迎接光明,這種內心的喜悅是油然而生的,每一次的觸碰我們都刻骨銘心,每一次的成長我們煥然一新,這種內在成長受益匪淺!

報名了孫培麗老師的團體課程,為期1年,每週五9點開始,特別期待,願這次我能更好的突破自己,層層放下傀儡,找到最理想的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在心理課程的陪伴下,我一次次遇見真實的自己,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

與身體對話,得到最真實的迴應,身體的種種反應是最直接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生活腳步太快,快的我們早已忘記尋找內在的自我,太多的在意外在的自我,因此我們總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太多的在意他人,我們終究失去了自我!心理學一次次幫我們迴歸,迴歸最真實的旅途!

遇見未知的自己:若菱是幸運的,她遇到了老人,身心重生,幸福滿滿!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1

“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歡樂我該如何當自我生命的主人”想必很多人都這樣問過自我,在都市生活中的我們常會感到迷失和疲倦,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而這本書則掀起了對心靈探索的高潮,書中涉及很多對心、追求的探索,對幸福的定義,對生活的態度。

書中描述女主人公與一位老人的談話,中間穿插些結合生活的小故事,有的涉及工作、情感、性格、人際關係,這是一本“現代修心書”,作者用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這四個層次,供給者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書中的.種種提議,讓讀者獲得身心的療愈,作者用心良苦,在字裡行間,用心與煩惱的人們耐心交流。書中的老者是智慧的象徵,意在告訴讀者要善於和自我內心深處的智慧老者交流,拋開世俗現實世界的困擾和麵具,發現潛意識裡真正的自我。

你可能在忙碌中漸漸忘了自我追求生活的最初動機;你可能帶著面具遊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裡,在遇到挫折失敗後不願應對自我和周圍的環境;你窮盡一生追求的可能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費盡心思爭取的可能最終使你失去了歡樂,此刻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無所適從,而這本書恰恰指明瞭方向,要看得清內心深處的自我,我們所追求的“愛、和平、幸福”才有意義。

“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能夠是一個災難,也能夠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完美,並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在書的最終,老人這樣鼓勵著主人公,如果我們耐心剝開它們一層層的外殼並且將這些禮物細細品味,那麼生活將會是另外一番風景。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2

《遇見未知的自己》告訴我們,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他有點醜惡的包裝,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點去拆開包裝歌華,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藏在裡面的珍貴的禮物。在這個物慾橫流是世界咧,我們很多人都習慣帶上很多面具,每時每刻都在不同變換著,最後失落了真是的自己。如果有這麼一天,我們開始把目光慈寧宮外在世界漸漸轉向內心世界是,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橫遭的事,我們都是自己慣性思維和情感的奴隸,它時時刻刻又無聲無息地束縛著我們,讓我們不得生活在快樂之中。想要快樂,首先要平靜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樂,正式我們的不幸,學會“臣服”於不完美的事實,慢慢找到一條可以讓自己喜悅的路,不在以前,只在當下。

如果把這世上的事分為三種,大抵就是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在這個時代也許他們之間早沒了明確的劃分,並不單純,但是不妨幫助我們形成看問題的三種角度。老天的事自然是人力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循其規律吧,內心平和,不與之抗爭做無用功。他人的事,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包括察覺自己的心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語言、行動、思維,而且管好自己同時是不是也為別人省去了一部分麻煩呢。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3

《祕密》、《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是三本有所關聯的書。當時一開始我是讀《祕密》的,裡面的觀點我太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了,真是一頭霧水,糊里糊塗的。《祕密》裡唯一解釋的就是主張吸引力法則,然後就是要求你必須完完全全地去相信,去執行,最後你就會成功了。

這是一本理論性太強,又頗抽象的書。至於《遇見未知的自己》和《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也是挺令人費解的書,不過這算是在眾多身心靈書籍裡面最好讀的了,裡面通過一個故事,將《祕密》的很多觀點滲透在其中。因此,如果你不加思考的話,很可能會陷入單純讀小說的局面,若果你肯思考,那就會越想越多,越想越複雜,一旦你想通了,就會豁然開闊了。當時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得很慢,因為思考是很費時的,同時一直想過多了,頭會痛而且腦也轉不靈活。

所以讀這本書是挑戰性的。書中通過描寫主人公對老人的一個一個問題的思考、回答、感悟,層層遞進,引人深思。另外這本書的行文和結構佈局也有所創新,給人很獨特的印象。主要情節:若菱,自名校畢業,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但心中卻不時的自問:為什麼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快樂?我該如何當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一個下雨的冬夜,若菱巧遇一名智慧老者,在與智者數度交談的過程中,她漸漸填補不快樂、挫敗的心靈缺口,尋回最真實勇敢的自我…主人公遇到的問題正是生活中人類遇到的普遍又困擾的問題,不妨嘗試著將自己置身於故事當中,去尋找你潛意識裡的真實答案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4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部關於身心成長的小說,作者張德芬以其簡簡單單的寫作風格揭示了人們煩惱和痛苦的深層原因,以其簡簡單單的文字詮釋了深刻的人生真理。

書中解釋了我們人類對生活的追求,也是五個字可以表達的',那就是愛、喜悅、和平。

為什麼付出努力後我們還追求不到我們想要的幸福?真我和愛、喜悅、和平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遠離真實的自我?我們不是每天都在演戲嗎?扮演各種各樣的主角,但是在場景中,我們心甘自願扮演的有多少呢?這是我們看不到真實自我的原因之一嗎?我想是的。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你內心的反映,就像一面反映你內心的鏡子。當外界的任何東西接觸到你時,記得看看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的哪一面被再次觸控,看看自己的哪些陰影沒有被整理好。不要把精力浪費在外部的、不可改變的、不可抗拒的事物上。首先在內心層面達成和解,然後專注於外部能夠改變什麼。

因為我們所有痛苦的根源都來自不知道自己是誰,盲目地執著於不代表我們的東西。快樂依賴於外在的事物,一旦讓你快樂的環境或事物不復存在,你的快樂就會消失。另一方面,快樂來自內心。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這個世界無法將其奪走。

因此,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積極的想法,那麼好人好事就會與他產生共鳴,被他吸引。同樣的,如果一個人有悲觀和憤世嫉俗的傾向,壞事就會發生在他身上。這可能是書中提到的意氣相投,物以類聚。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5

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多有人都想要的東西?書中寫道:我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原因是失落了真實的自己。那麼什麼是真是的自己,我覺得應該是你內心裡最深處的東西,按著文章來說你的潛意識可能更清楚你。

通常我們在相互溝通之間總會想東想西,不會直白的說明一件事,似乎每一句話都是經過三思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逐漸豐富,我們會變得世故起來,使得我們距離真正的自我越來越遠。很多時候,真的很羨慕,小孩子,餓了,哭,然後喝奶吃東西,高興了,樂呵呵的玩玩具。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我們人類所要追求的東西,也不過五個字就可以表達出來:愛、喜悅、和平”!很給力的'一句話!其實歸根結底人們要用愛來填充自己天生的恐懼感。喜悅與和平可以讓我們生活的更美好。有時候有人會問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為什麼會這麼做,其實沒有那麼多為什麼?Following Your Heart不好嗎?當然每個人對於“following your heart”的理解都不會完全相同,什麼樣的理解造就什麼樣的反應,其實也不用回過頭來仔細想,一個月抽出一天的時間關掉手機,合上電腦,想想自己最近做了什麼。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回頭去想的時候,沒有後悔就好,不論說是“因為沒做而後悔,或是因為做了而後悔”,保持一顆平靜的心,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就ok!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