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資訊科技說課稿四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2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訊科技說課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資訊科技說課稿四篇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資料處理與統計中的《資料的排序》。下面我將從七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資料排序》是山西經濟版《資訊科技2》八年級第二單元第三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表格資料的輸入和編輯以及工作表資料的運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資料進行處理的一節新授課。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已有工作表基礎知識之上的延伸,貫穿於Excel整個教學,是學生進一步順利、快捷操作的基礎,也是學習用圖表表示資料的重要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也是本單元的難點,它是形成學生合理知識鏈的一個必要環節。因此,本節課在學生今後的Excel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生髮展需要,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方面確定本節課的目標:(1)知識目標:1、理解排序的意義。 2、建立主要關鍵字、次要關鍵字的概念。(2)技能目標:1、掌握利用Excel對資料進行排序的方法 ;2、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情感目標:1、通過看書操作,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自主探究能力。2、在小組成員交流活動中,引導學生間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根據以上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資料排序的操作方法;難點是關鍵字的概念以及通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對EXCEL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瞭解,並能夠較熟練地使用EXCEL建立工作薄,插入工作表,完成各種資料的輸入,掌握了編輯和修飾工作表的方法,基本上能夠使用函式和公式進行較簡單的計算。但基於學生年齡的特徵,他們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認知能力較弱,而對具體操作易於接受。另外因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們對資訊科技的認知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知識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層次。

  三、教學理念

本著“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的教學理念,根據本課內容,學生的學情,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完成任務,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利用表格資料處理方法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本節課主要採用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教師把“排序”進行多工練習,在適當的演示後,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用實際操作對任務進行探究,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2、學法指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指導學生相互交流、小組合作、互相探討,在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同時,進一步創新。

  五、教學準備

(1)學生讓看書操作,在自己的計算機中完成資料的排序操作。

(2)在上課過程中使用自制課件及多媒體教室軟體,學生練習使用的成績表資料清單,課前分發至每臺學生機,上課使用。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資料排序 對排序操作稍加說明,提出排序要求,讓學生試著完成。

(三)綜合實踐,鞏固新知

(四)知識拓展: 學生完成課後題“試一試”。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編寫意圖、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也作為學生考核的一個重要內容。

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a.熟練掌握運用Authorware製作數學課件;

b.積累製作課件的經驗和技巧;

(2) 能力目標:

a.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探究,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b.培養學生根據所給任務,解決問題完成任務能力;

c.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

d.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啟發學生要善於利用資訊科技來幫助其他學科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分析多媒體制作過程、製作技巧。

(2) 教學難點:學生創新制作數學課件。

二、 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掌握的已知知識:包括製作一般多媒體作品的知識、數學知識等,同時根據資訊科技教學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採用老師講解分析、操作演示、提問引導、任務驅動;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操作實踐、成果交流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中注重層次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品的要求可以不一樣。

三、 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以體現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能將資訊科技應用到數學學習當中來,同時激發了學生製作多媒體作品的熱情。本課首先從資訊科技在我們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及應用各領域的現狀引入本課主題,介紹了資訊科技應用於我們數學學習的幾個方面:多媒體課件、程式解決數學問題等。指出了我們能用已學的Authorware知識來製作多媒體數學課件,並引導大家一起回憶總結Authorware多媒體作品製作的思想、一般步驟及注意事項。然後,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分析、討論幾個優秀數學課件,並總結這個課件設計成功之處,也能找到製作不足的`地方,這樣學生能從一個高起點出發,吸取優秀製作經驗和技巧,結合自己作品要求加以創新,製作出比較好的數學課件。接下來,老師分不同層次給出任務。

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任務,反覆思考,確立出自己作品的主題。且能主動利用網路查詢自己需要的素材,然後對素材加工處理,最後製作作品。在此間,老師巡視指導。學生遇到困難能及時同學間討論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能主動向老師求助,老師要特別留意能力稍差學生的製作情況。本節課後半部分主要是學生作品製作、完善作品。最後提交作品,老師選取幾個作品展示交流,分析出作品的可取之處,給出不足之處的改進建議。

本課主要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教師引導,學生實踐的學習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更輕鬆有效地自主學習。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3

計算機軟體系統

教學目標:

1、瞭解系統軟體的作用;軟體安裝與解除安裝的相關知識。

2、瞭解系統軟體的安裝。

情感目標:

合法地使用軟體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本課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資訊道德觀。並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作業系統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計算機主要軟體的安裝與解除安裝。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設疑:上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把一臺計算機的外設和主機連線起來。那麼,這樣連線起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工作了嗎?(學生回答,並說明原因,教師設下疑問:到底能不能呢?)

實驗1:啟動事先準備好的裸機,學生觀察計算機執行情況,老師總結原因(沒有安裝作業系統軟體)。

一、作業系統知識講授

提問:計算機為什麼需要一個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統軟體,它是計算機系統的管家。

(補充知識)

1.作業系統的出現人機矛盾早期,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運算時,經常出現操作人員手忙腳亂而計算機卻空閒等待的情形,這種人工干預的慢速度與計算機執行的高速度之間的嚴重不協調,被稱為人機矛盾。

2.作業系統的作用作業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的硬體、軟體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計算機能協調、正常地工作,同時為人們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的操作環境。它還管理計算機的各種外部裝置,如鍵盤、滑鼠、印表機等,使這些裝置能有效地為我們服務。

二、應用軟體的安裝與解除安裝

(1)ppt展示軟體安裝的過程;

(2)ppt展示軟體解除安裝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依此解除安裝系統中的兩個軟體;

(3)質疑探索,安裝與解除安裝中出現的問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並做彙報,由教師總結,以給同學提供某些指導。

三、軟體的合法使用

通過案例和資料來說明盜版對我國軟體產業的負面影響,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尊重智慧財產權、尊重軟體版權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正確地獲取和使用軟體的習慣。

(1)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言,提出關於軟體合法使用的觀點;

(2)教師用ppt演示總結,軟體合法使用的方法及相關知識點。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4

資訊科技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因此,本節的學習我們採用網路課的形式來組織,這種課型的主要特點是課堂知識容量大,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關係明確,教學目標也應細分為幾個層次,並按這幾個層次展開學習,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達成不同的學習目標。

一、說教材

本節學習要點:

掌握記錄指標的概念

學會插入、刪除記錄

學會修改記錄中的資料及資料庫的結構

在本節的學習安排中,由於學習的命令用法與指標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在學習這些命令之前,先要求學生掌握指標的概念及其相關操作。

但是,課本將範圍引數的內容安排在Replace命令的學習之中,我認為不太妥當。因為在這之前學習的命令和recall命令就存在一個作用範圍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範圍引數的內容應該提前到講命令之時來講。

本節教學的重點當然是以下命令的用法:、edit、、recall、replace和modifystructure。難點卻在範圍引數和幾個命令的比較。我認為讓同學學好這部分內容的關鍵就在於邊學邊思考,邊思考邊實踐,讓事實說話,加深同學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二、說教法、學法

在講解這個命令的時候,學生將瞭解到命令的基本用法和含義,就是為當前記錄打上刪除標記。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如果我想刪除的記錄不止一個,應該怎樣操作呢?難道刪5條記錄就得輸入5次命令嗎?當然,這樣也太不方便了,系統肯定會提供更方便的操作方式。這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過去學過的命令中,可以用For子句來限定命令的生效範圍,那麼,這個子句是否同樣適用於呢?試試看。試過之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提出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用for子句限定的刪除範圍,在物理儲存上不一定連續,如果需要刪除連續的幾條記錄,該如何處理呢?事實上,教師這時就可以適時引出範圍引數的概念來加以講解。當然,在本課的設計之中,教師總是加以引導,適時提醒學生去閱讀某一方面的知識內容並加以實踐。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自主學習的過程,也離不開老師的啟發和提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不斷嘗試解決的方法,並自主閱讀相關知識連結尋找解決的思路。

三、教學程式設計

1、匯入新課

在建立資料庫的過程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說,輸入過程出現失誤,有的資料輸入錯誤了;有的資料在輸入過程中看漏了,沒有輸到資料庫中來;有的資料陳舊了,不再需要了;資料庫在設計之初考慮不周,欄位數量不夠或型別設定不合理等等。因此,我們需要進行資料庫的維護操作。然而,在維護資料庫的過程之中,我們如何定位要維護的資料呢?記錄指標的引入,大大方便了我們對資料的定位和操作。

2、講解新課

這一過程,將不再是教師主講,而是教師讓學生開啟相關的頁面,提醒學生用一定的時間閱讀某些知識內容,並在閱讀後開啟指定的資料庫進行練習,以及時鞏固這部分知識,加深知識的認識,掌握知識的運用。在這一過程之中,教師也應適時引導學生提出新的問題,並讓問題帶領我們繼續學習下一部分內容或是讓實踐來證明自己思考的對於問題解答的思路是否正確。比如我們學習瞭如何給記錄打上刪除標記,可是記錄在庫中依然存在,是不是這些記錄在我們查詢的時候會被遮蔽呢?提醒學生思考這個問題,並用相關命令試試看。結果是沒有遮蔽,邏輯刪除的意義看起來純粹只為了物理刪除,只是因為物理刪除具有極強的破壞性,所以需要這一中間步驟來緩衝,以保證不會誤刪除資料?事實是不是這樣呢?會不會相關的命令需要加一個引數之後才能遮蔽這些有刪除標記的記錄呢?象這樣引導學生思考,並提示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知識拓展,引導學有餘力的學生閱讀相關內容,開啟相關連結進行自主學習,並進入內網論壇提交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解決的意見和看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