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

本節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絡緊密,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自己與父母的性狀特徵來理解遺傳與變異的'概念。還可以通過觀察身邊的同學、動物、植物等來理解性狀的概念,進而學生又會思考控制生物性狀的物質是什麼,然後得出結論——基因控制生物性狀。整個教學過程就在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中進行的,使學生在發現問題中學習到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以引導為主,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在實驗分析時,教師應發揮講解法的優勢,給學生詳細的講解實驗,使學生在理解了實驗的前提下再去發現問題。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2

1、本節課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形象逼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了教學效果。

2、探究雞卵的結構時,讓學生親自動手,能讓學生感悟到平時自己熟悉的事物原來還有這麼多的知識,用雞卵做為實驗材料,與生活聯絡緊密,突破了重難點。

3、課堂上,每一環節我都先讓學生自學,然後再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回答,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的地方:

1、學生在探究卵的結構時,實驗時間不夠充分。

2.、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時,有時給的'時間不夠富餘,有的問題啟發性還存在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本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花費一定的功夫去備課,比如準備探究的材料、查閱資料、收集資料、研究教材,並能預見課上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才能遊刃有餘。

思考與實踐:

課堂教學的方式有多種,教師的引導很重要,但是學生的主體參與更重要。我是這樣想的,你呢?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3

生物課改革最靈魂的東西就是將單一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以探究為主的自主學習。回顧這接課的前前後後,我確實深有感觸:

以往說到科學課,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操作,可是,“動手操作”是否就是“探究”的唯一,“科學探究”是否就一定要動手?本節課的實踐再次證明:學生活動只是科學探究的外在形式,而科學思維才是探究的靈魂,沒有思考的觀察,只能是一個忠實地記錄著,不可能獲得重大發現和規律性的認識。因此,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我沒有遵循常規,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假設、驗證、交流得出結論這一流程,而是重在規範學生的探究學習和思辯活動,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緊緊圍繞“我”為什麼像爸爸、像媽媽?“這是遺傳嗎?”“想認識遺傳應該怎麼樣做?”“人有遺傳,動物有遺傳,植物也有遺傳,這說明了什麼?”等問題進行碰撞研討式思維習練活動。活動因果關係的具備,使學生很快明白世界上所有能繁衍後代的`生物都有遺傳,遺傳是生物的基本特徵和現象。

在對這些問題的目標指向的認識,探究過程的設計、探究方法的選擇、探究證據的收集、探究結果的分析等理性思維參與過程中,藉助教師的相機引導,孩子們通過探究任務的形成和解決,得到了科學思維的培養和鍛鍊。這種以“思中做,做中思”為特徵的思維參與過程,確屬“探究”屬性中較易被人忽略而又最值得重視的一個屬性,是“探究”的本質屬性和核心所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思維訓練、找尋規律的過程。通過科學教學幫助學生習得科學方法和理性科學思維,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科學探究系列活動中,更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到底是以什麼為核心目標,是知識,還是面前這些“可塑之人的科學思維?”也必須明確,學習是一個動態的活動過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做;“資訊”可以灌輸,但“理解”卻不能,因為理解是來自學生本身的科學思維,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設計有兩個明確的想法:

一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等方法自己獲得知識,形成概念,掌握方法,認識規律;

二是在認識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後對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學設計上,將“自我評價”化整為零,使評價與學習過程緊密銜接,成為認知的最後一個環節,目的在於縮短認知與評價的間隔,鞏固知識結構,使評價成為知識拓展與昇華的手段。

通過課後向學生徵詢意見,認為這節課方式靈活,組織嚴謹,教師語言風趣幽默,教學效果不錯,學生學習的興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絡,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實踐,教師可多舉一些這方面的例子,例如展示馬鈴塊莖,還有姜、蒜、番薯等實物,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列表對比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本質區別;通過播放錄影,讓學生認真觀察,瞭解嫁接和扦插的方法,並能學以致用。都得到了培養,不過,課堂上的學生活動還要更多設定學生動手性的實驗或實踐內容。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5

《生命的演化》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內容,本單元主要講述了生命的發生和發展及物種的多樣性,對於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既有成功之處,但也有不足之處。

成功之處:

1、從同學們熟悉的有關生命發生和發展的神話傳說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比較、閱讀等活動完成了本章的學習。

2、充分利用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放手讓學生收集資料,展示成果,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參與空間,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3、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相關圖片讓學生獲得有關生命的'發生和發展的認識,效果很好。

4、大膽地設計了一系列的討論問題,放手讓學生去討論,去探究,去展示,去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符合新課程所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理念。

不足之處:

1、在“查”的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的板書不足的地方,要明確地提出來,並改正。

3、少數同學不愛動手、動腦,認識不到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6

在《鳥的生殖與發育》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複習了前面學過的與鳥有關的知識,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分析了鳥與我們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通過實驗又進一步瞭解了卵的結構,繼而又學習了有關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同學們注意在課餘時間對這些小精靈獻上一份愛心,用你的實際行動去關愛它們。生物學科的教學是培養學生生物學素養的重要場所,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實驗技能的課堂。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觀察卵結構的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學效果顯著,學生有興趣學習。

教師要及時要求學生用生物學知識科學地描述鳥卵結構並認識其功能,理解結構並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加強科學知識的教學與運用,是生物課的一個主要內容。我認為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量不是很多,但要從這些知識中去領悟去思考鳥與人的關係,並深化這種關係在學生中的影響,傳達人的愛心,保護鳥類保護環境,使我們的學生成為優秀的那一類人才。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7

在學習《鳥的生殖和發育》這節課時就是在和同學們玩的過程中,很愉快的過去了。雖然是玩,但其實是在學,從脫“外衣”,到發現裡面真美,好有詩意,到看見金黃金黃的成果,最後到“母子”成功出來,整個過程,同學們都有問題去想,我負責指導,這是哪個部位,這有什麼作用。學生通過看到實物,有較深的.印象,每位學生都操作的非常認真,恐怕自己的作品弄壞了,比老師講解十遍還有效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可以看出,學生都很喜歡實驗課,都是些熱愛生活的孩子。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8

在上水中生活的動物這節課時,我按照課前設計,首先進行了新課的引入,從七年級所學的生物課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學習過那些生物種類?除此以外,生物圈中還有什麼生物?然後得出我們本學期要學習的內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然後讓學生看本冊書的目錄,瞭解本學期要學習的內容,順便簡單介紹了一下要學習的知識,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本環節達到了我的預期要求。

對於《生物圈中的動物》這一內容引入,我採取的是:讓學生說出已知動物的種類——150多萬種。

然後引導:動物種類那麼多,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呢?時間可是不夠呀!學生自己想到:應該給動物分類,然後選擇代表動物來學習。自然考慮到分類學習,非常好。

那應該怎麼分類呢?你有沒有好的方法?孩子們各抒己見,紛紛出謀劃策,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可以分為食肉的和食草的”;有的學生說:“海水的和淡水的”;還有的說:“脊椎和無脊椎”;更有甚者說:“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呵呵!看來孩子們的生物學知識還真的不少!

意見發表完了,我一個一個進行了總結和引導:

1、大家說有食肉和食草動物,那麼有沒有既食肉有吃草的動物呢?這是根據什麼分的類呢?第一個分類方法就出來了:根據動物的食性,可以把動物分成肉食、草食和雜食動物。

2、脊椎和無脊椎是根據什麼分的類別?還有爬行動物、兩棲動物按什麼分的類別?學生很快想到是形態、結構、生理特徵,因此,第二種分類方法也有了。順便強調了脊椎和無脊椎動物的最大區別和脊椎動物的五大類別。

3、海水和淡水動物也是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什麼分的類呢?有沒有別的種類?呵呵!學生也想到了是生活環境,最後把動物分成了三類:水生動物,陸生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

這些內容,讓學生耳目一新:原來還有那麼多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還立刻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也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接下來,我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那些動物可以生活在水中?按照特徵分類他們屬於哪一類?

通過學生自學課本的一些內容,總結自己的學習結果;然後互助兩人之間互相詢問,完善答案,不懂的問題四人小組討論解決。然後我進行了提問,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很高興,樂於表現自我,展示自我,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不知不覺,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學生的興趣也高了。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9

本學期即將尾聲,現結合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反思如下: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

(1)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絡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

(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其策略:

(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

(3)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

(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

(5)強化活動課程,促進自主學習。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遇此情況是讓其發展下去,還是把他們的.熱情消滅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二、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脫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的基本策略是:

(1)從一個例項(或現象)入手,使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分組進行探究。

(2)每組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然後提出可行性的設計方案。

(3)方案的實施。各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或實驗,然後小組得出結論。

(4)師生共同對各小組結論進行分析,最後探究出結果。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但對於整個探究過程選題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實,一定是先發散,後集中。如《生長素髮現》一節的教學,可以窗臺上的植物彎向光源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得出結論→交流結果。這樣以探究、實踐為核心,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多樣性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高效完成生物學科的學習任務,達成課堂課程目標。活動方式如探究活動、創新活動、實踐活動等。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0

一、重視課本基礎知識複習:

以課本為基礎的基礎知識複習時,注重知識的全面性,穩紮穩打,把基礎知識打牢實,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在複習時注意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在腦海中把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絡形成清晰的網路,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印象會更深,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重點難點複習:

突破重點、攻破難點是複習的重要策略,因此,在複習過程中要集中精力和時間加以學習理解和掌握,對知識的.要點通過優化設計、強化訓練、總結規律和要點,使學生容易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題型複習:

我精心選擇題目,然後組建成試卷,試卷的題型、題量和難易度,和學情調查的題目基本接近,在訓練時嚴格控制時間,30分鐘的題目要求15分鐘必須做完,然後同位交換批改,這樣學生的責任心有了,成績提高也就快了。經過一個星期的訓練,學生的生物成績確實有所長進。

四、利用圖表進行復習:

生物教材中的圖表較多,因而在進行復習時,應重視對圖表的複習,重視學生看圖分析的能力,同時在複習時利用簡筆畫的形式對重點圖形進行復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查漏補缺:

針對複習的內容每次列出幾道題,要求學生快速獨立完成。然後通過學生的答題情況,瞭解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不足提出要求,當堂消化。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1

一節主要包括兩大塊內容,一是受精作用(包括動物的受精作用和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作用),二是個體發育(包括植物的個體發育和動物的個體發育)。由於課標對這一部分要求較以往有所降低,所以本節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重要概念和基本過程即可。筆者在進行這一課的設計時,在分析有性生殖的概念的基礎上,構建出這一節課的主線,然後從受精作用和個體發育兩個方面展開,教材上是先講了動物的受精作用過程最後講了動物的個體發育,為了便是於學生理解和接受,我將教材內容作了調整,將動物個體發育與動物的受精作用放在一起講,這樣整合後的知識系統性也較強。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作用和植物個體發育內容較多,但多數學生對國中所講的這部分內容還有印象,尤其是對子房的結構和各結構發育成的果實相應部分都有較深的印象,所以課上只要重點給學生講解精、卵細胞的大致形成過程和雙受精作用即可。上課後的.幾點體會:一是在講被子植物的雙受精作用和個體發育時,給學生畫出子房的結構,有利於學生的理解;二是在讓學生理解受精作用的意義時,通過回憶減數分裂過程中減一的後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理解產生配子的多樣性,不同的配子又可以隨機結合,所以可以產生種類眾多的受精卵子。這樣分析後學生就能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促進了遺傳物質的重新組合;三是在講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時,並不需要給學生詳細講解花粉和極核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只要讓學生知道它們也是通過減數分裂過程產生的,具體怎樣產生並不要求學生掌握。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2

“急救”一節是人教版八年級的《生物學》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章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活潑新穎,實用性強。目的是通過介紹急救的一些方法,使學生在遇到意外情況時處事不驚,採取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措施,我覺得這是現代人最缺的,很多人只瞭解一些急救的皮毛知識,甚至,很多做法都是錯誤的,一旦發生危險後果是難以想象的。同時這節課能夠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道德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較好地把握課堂,學生也能輕鬆有效地進行學習急救的常識與方法等幾方面,可見,通過課件視訊與模型進行直觀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動手實習演練、理論聯絡實際、前後呼應的反饋鞏固等教學活動的設計是有效可行的,能切合學生實際,激發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

本節教學目標不但有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情感的教育,即珍愛生命、樂於助人的情感。但關愛他人,這絕不是一兩節生物課教學就能做到的;此外,對學生學習能力與習慣的指導培養也需要教師有計劃地長期在教學中堅持做下去,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化為科學自覺的主動學習。

中間的兩段視訊也很好,時間不長,步驟清晰,直觀性強。

講到人工呼吸時,學生一般都會笑,這時,老師必須持嚴肅態度,我便問:“是不是你的嘴對著他的嘴吹吹氣說行了?”有的點頭,有的搖頭。這時我說:“這可不是笑能解決的問題,在救人這麼危急的時刻,那是爭分奪秒呀。沒有正確的救治措施,有可能好心辦壞事,救人不成反傷人。學生聽了之後,便會覺得自己的笑有點不合時宜,更加明確了學習正確急救措施的必要性。

學生的活動以親身體驗為主,那樣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在什麼位置用多大勁,模型只有一個,所以讓學生輪流上陣操作,操作之後,再讓同學之間進行點評,提高學生積極性。本課中需要總結的知識框架,基本上是先讓學生看書,再小組討論,總結,表達。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同伴互助。出血和止血部分加壓包紮那部分學生的興致也很高,表現欲也很強,要適時地給與鼓勵,可增強學生自信心。最後的部分是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我煽動了一下學生的情緒,學生的回答讓我非常滿意,也把這節課推向了高潮,他說“今天這節課,我的收穫太大了,學會了如何求救,還有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還有止血的方法。我可以很自豪的告訴我的家人,有我在你們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我們上這節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遇到意外情況時處事不驚,採取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措施。我們周圍越多人會急救,我們確實就多了一份保障。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3

我在講“人的性別遺傳,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問題中,採用了兩種方式,一種是理論探究按照教材中的圖示,在黑板上分析,生男生女的道理,得出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結論,一種是實驗探究按照本教學設計中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實驗,讓學生通過探究,統計結果,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結果,我發現兩種不同的探究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反應截然不同。第一種探究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高,而且學生明顯地表現出不十分理解的樣子。第二種探究教學方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探究教學中,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有明確的分工,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積極思考,並且通過討論很快得出結論,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課堂氣氛明顯活躍。

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發現第一種探究教學方式中,學生完全是被動的,課堂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的講解比較抽象,學生在問題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能進行機械記憶,所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第二種探究教學方式中做到了“做中學,樂中學”,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興趣高,並且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科學的思想觀念,所以,教師的教學設計主要不是放在如何“教”,而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做”,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能做”“會做”“樂做”在做中獲取成功。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4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同時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

在本學期中,我逐步嘗試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應用於我的國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我認為,“目標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師生在課堂中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依據簡單、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學目標,最終絕大多數學生達到預定教學目標為終點的教學管理過程。

“目標教學”的大框架是“導標、導學、導練、導評、導結”五段式,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不分物件地、機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將其應用於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去來說。比如說,導標這一過程也許在高中生能夠很容易讓學生跟著教學所呈現的目標去學習,在練習、講評中檢驗三維目標是否達標,但是在國中生物教學,我發現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太明顯。國中生在學習方面有以下幾方面的的學習特點:(1)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都比較弱,而學習依賴性強,尤其是七年級學生表現更明顯;(2)思維特點上起主導的還是形象思維,隨著年級的上升抽象思維迅速發展(3)學習上容易對教師生動形象的事例介紹感興趣,對嚴密的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厭煩。因此,有一部分學生看到分解的許多小目標後,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有時還會感到厭煩,就開始慢慢走神、不感興趣,因此在學習動機不強的情況下,試想一下練習的效果會怎樣,達標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針對國中生這些特點,我覺得目標導向教學在國中生物中可採用這幾個環節,即“引趣——嘗試——反饋——總結”。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15

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有兩點:一是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二是學會閱讀藥物使用說明書。

1、對於“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這一知識點,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瞭解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概念,教師針對概念進行講解,強調概念中的重點,並對比兩個概念的不同點。然後教師展示課前收集的藥物的包裝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處方藥,哪些是非處方藥。學生判斷後,老師接著提問:“你們分類出來的這些非處方藥都是治療什麼病的?這些藥物有什麼共同特點?”這樣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出:這些藥主要是治療感冒、咳嗽、胃部不適等等,都是治療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輕微疾病。

在教學中我改變了老師直接灌輸的方式,學生對概念的掌握並不是以學生複述、解釋概念為最終目標,而是要以學生能運用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標。因此,要注重學生對概念的應用。在講概念的時候我運用了對比的'方式,把兩個概念的重點部分進行對比,便於學生記憶。然後進行“活動”,讓學生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最後再通過分析歸納出非處方藥的特點,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識點,難點就被突破了。

2、對於“學會閱讀藥物使用說明書”這一難點,主要使用分組討論法。課本針對這一知識點有一個“資料分析”,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本上的使用說明,根據課本的討論題來分析。然後讓學生以四~五人為一組,拿出自己帶來的藥物使用說明書,按照課本的討論題來解讀,提出問題。最後每個小組派代表上來交流,提出的新問題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對於這一難點,如果直接讓學生根據課本的“資料分析”來討論,學生有點盲目,如果老師先示範一次,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就知道要從哪些點著手分析。學生討論時讓他們自己從家裡帶藥物說明書,有的比課本的詳細,學生能發現很多新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真正掌握了閱讀藥物說明書和合理安全用藥的知識。

不足之處:學生小組討論時老師無法兼顧到每一個小組,可以課前先培養幾個小老師,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