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6.76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徵。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圓內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係,能根據這種關係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4.培養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學會用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圓的特徵

教學圓規

學具準備:圓規、紙片、剪刀、彩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找圓,匯入新課

師:對於圓,同學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們在哪見過圓形。

師:其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圓狀物體。中秋圓月、硬幣等都是圓形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尋其中的奧祕,好嗎?

二、操作、探究,自主認識圓的特徵

1.師:剛才我們看了這麼多的圓,你們想不想把它畫下來啊?

師:平時,你們是怎麼畫圓的啊?

師:比較一下,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啊?為什麼?

師:大家都覺得用圓規畫方便,那麼,怎麼利用圓規來畫圓啊?請大家自己試試,遇到問題時,再請教無聲的老師,看看它能給你什麼提示。

讓一位同學邊示範邊說步驟。(顯示畫圓的步驟)指出在畫圓時的注意點。

再讓同學們多畫幾個圓。

2.把自認為畫的最好的圓剪下來。

師:拿出你的圓,對摺一下,開啟;再對摺,再開啟;反覆幾次。你發現了什麼?

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這些摺痕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就用圓規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我們把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老師在黑板上表示出圓心,讓學生標出自己圓上的圓心。

3.我們已經認識了圓心,如果我們在圓上任意取一點,連線圓心和這點,這條線段我們把它叫做半徑。用字母r來表示。(邊說邊在圓上表示出來)

讓學生在自己的圓上標示出半徑,再讓一位學生上黑板表示。

指點怎樣量圓的半徑的長度

師:在這個圓上,你能畫出幾條半徑來?他們的長度怎樣。

讓學生自己探究發現,可以同桌、小組之間探討。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板書

4.我們再把圓拿出來,看看上面還有什麼奧祕。

我們在折圓時,每條摺痕都通過什麼?它的兩個端點在哪裡?

誰來說說,這是一條怎樣的摺痕?

我們把這條線段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來表示。請你在你的圓上畫出你這個圓的直徑。一人板演,說說直徑是怎麼來的。

我們怎樣測量它的長度呢?

我們找出了圓的直徑,它是否和半徑一樣也有這樣的規律呢?請你們自己按我們研究半徑的方法研究直徑。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板書

5.完成“練一練”第1題

展示講評,說說怎樣想的。

6.學到這裡,你對圓還想說什麼嗎?

可先讓學生在同桌、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再彙報,並說說是怎麼想的。

根據學生的彙報,總結演示半徑直徑的關係。

三、聯絡生活,拓展運用

1.口答“練習二十四”第1、2題

在其中講解半徑與圓的大小的關係

2.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把車輪設計成什麼形狀?

說說你的理由。

為什麼不設計成其他形狀?

四、學生自己總結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圓,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回憶一下我們的學習的過程,整理一下你的學習收穫。睜開眼睛,你能介紹一下你所認識的圓嗎?

教後反思:

多少年來,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在教師們的課堂裡,數學一直與定理、法則、記憶、運算、冷峻、機械等聯絡在一起,難學難教、枯燥乏味一直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絆腳石。如何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環境下學習數學知識,這就成了我們教學中最為關注的問題。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圓以後進行教學的,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雖然已經初步認識過圓,但對於建立正確的圓的概念以及掌握圓的特徵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一開始我就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從生活中感知圓,形成圓的初步認識,畫圓就順理成章,而且比較多種方法認識到用圓規畫圓的普遍性。讓學生試著用圓規畫圓,有困難時再看書,向書本學習。比硬性讓學生看書後畫圓,更尊重學生,也更富有啟發性。畫圓之後,讓學生共同概括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單靠學生討論是完不成的,關鍵時刻,還需要教師系統的引導和講解。因此在介紹圓各部分名稱時,由老師帶領著認識,當然也是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圓的各部分名稱。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很多的潛在的意識,這時,老師只用稍微點撥一下,老師所要的內容學生就脫口而出。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猜想、去驗證、去討論、去合作。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還需改進的地方,在個別環節的處理上還欠細緻,前後時間的安排上也不是很好。還有,漠視了數學本身的文化背景,漠視了浸潤在數學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人文背景。如何兼顧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如何使我們的課堂活中有實,實中見活,這是我們每個老師值得深思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2

一、課題引入

1、課件出示:圓 這樣一個圓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什麼物體?(月餅、月亮、硬幣、鐘面……)

2、老師也收集了一組,瞧(出示圖片)連大自然對圓也是情有獨鍾!(欣賞)

3、有什麼感受?難怪20xx多年前,偉大的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研究完大量的平面圖形後,發出這樣的感慨: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

4、圓看起來很美,究竟是什麼內在原因使得圓看起來那麼美?現在就來研究圓的奧祕。

二、在畫圓中,解讀“圓”的概念

1、師:你能試著在紙上畫一個圓嗎?

預設:利用圓形物體描圓;利用工具畫圓(有小孔的木條、繩子、圓規)

如果有學生用物體描圓,師則引導假如我們身邊沒有這些圓形物體,你準備怎麼辦?學生一下子想不出來,則課件出示:有小孔的木條、繩子。

2、學生說說利用工具怎樣畫圓,可以請學生演示。

3、其實,很多同學知道還有專門的工具:圓規,請同學們用圓規在紙上畫圓。大膽地猜一猜,這些同學之所以沒能成功地用圓規畫出一個圓,可能在哪兒出問題了?

4、師:剛才我們用圓規畫圓、用繩子畫圓,工具不一樣,畫出來的卻都是圓。這是什麼道理?

(預設:都繞了360度;都有一箇中心點;兩者畫圓的原理是一樣的。運動時與中心點的距離是一樣的。)

5、看到們畫的這麼好老師也想畫一個圓,師作圖,(教師畫完半個圓後,停下。)想象一下,照這樣畫下去,會畫出一會兒凹、一會兒凸的平面圖形嗎?

預設:因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沒有變;就是從這兒(手指圓上的點)到這兒(手指圓心)的.距離沒有變。只要距離不變,就不會畫出一會兒凹、一會兒凸的平面圖形了。

6、自學圓的各部分名稱及關係

生看書自學 反饋 給黑板上(或自己畫的圓畫出一條半徑、直徑,再標上字母)

7、學生畫制定的圓:分別畫r=2cm,d=2cm的圓

三、在運用中體驗圓與半徑、圓心的關係

讓大家在一張正方形紙上畫一個最大的圓,怎麼畫?

學生思考後動手操作、反饋

預設:學生有不成功的作品,則讓大家一起分析;有成功的作品讓他說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在正方形畫最大圓的關鍵:①如何找到圓心(圓的位置)②如何確定半徑(圓的大小)

師:(藉助PPT動態演示找正方形中心點的過程)這就是圓心。接著確定半徑,有了圓心和半徑,就可以畫出一個最大的圓。(讓學生修正自己的作品)

四、拓展與延伸

師:其實,今天我們對圓的認識還是很初步,關於圓你還想學習知道些什麼?(生說)

師:圓與正方形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汽車的車輪要用圓的,不用方的呢?這些問題,同學們課後去思考。

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設計理念

地位學情: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一冊圓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後所要認識的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種圖形。學生認識圓應把握它的特點,藉助多媒體使學生體會到圓所蘊涵的美學特徵與文化積澱。本課教學針對的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初步具有處理資訊和網路上自主學習的能力,特別是結合遠端多媒體教學使這成為現實。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遠端多媒體教育網路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平臺。

理念設想: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數學教學應適合學生認知水平,建立在學生主觀願望及知識經驗上。提供充分活動和交流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及方法經驗,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彰顯美學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圓與人們的生活、建築、人文藝術和實際應用等息息相關。

(二)、目標設定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和設計理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和畫圓的方法。

2、技能目標: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熟練掌握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生動畫面、影象、演示讓學生感受生活中圓的存在與作用,感受其神奇與蘊含的美學價值。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目標設定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即通過多媒體認識圓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在於掌握圓的特徵,能熟練地畫圓。

(三)、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目標設定和重難點特制定

1、教法:以學定教、合作探究如情景陶冶法等。

2、學法:順學而導、互助學習如師生互動學習法等。

二、教學流程

(一)、情景匯入

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創設情景,展現大自然中隨時都有圓的存在。讓學生感受到圓的神奇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地匯入到新課之中。(課件展示,宇宙星際、其它星球、地球、月亮和生活中的日落等美景以及大自然中的物體如鮮花等)

(二)、探究新知

1、創作圓:

學生在準備好的紙上作圓,方法工具不限。同時教師課件演示一兩種作圓的過程方法,以啟迪學生。)

2、學生完成後我會提問:

(1)你是用怎樣的方法畫的?在學生作答間我會適時做出科學的評語固定的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r表示。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字母d表示。(課件圓的畫面及各部分的名稱展示)

(2)同時根據課件圖片請學生分析圓上、圓內、圓外和圓心各指什麼?我再適時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

3、學生探索

(1)此時我會播放課件——以半徑旋轉並標有直徑的圓,請學生觀察分析並且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會發現直徑是半徑的兩倍等。

(2)我再結合課件圖片總結:圓的半徑在旋轉中,與圓的直徑重合時,半徑只有直徑的一半,由此得出:r=d/2d=2r

給答對的學生給予獎勵、以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課件展示兩個分別以半徑和直徑旋轉的圓)

(3)接下來我會再問那圓有多少條半徑和直徑呢?為什麼?學生自己看著旋轉的圓自己總結,我適時做出評述圓的半徑有無數條、直徑也有無數條、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相等直徑也相等,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確定圓的大小

4、知識延伸

(1)我會向學生提問:剛才同學們畫圓時都用到了些什麼工具和方法啊?和大家交流借鑑一下經驗好嗎?學生:學生會說出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我再課件播放(可能會用到的工具如硬幣、線、筆、圓規等)。

(2)此時我會裝作很著急的樣子向學生問:老師想畫一個直徑8釐米的圓可不可以用一塊錢的硬幣哦?為什麼啊?生:學生會從大小不符合等方面來說明不行。此時我又會說那我要是想畫一個半徑6釐米的圓又該怎麼辦呢?為什麼啊?生:可能會比較為難(我再適時從大小符合以及方便等方面慢慢匯出學生說出用圓規畫)

(3)接下來我再小結得出畫大小不同的圓我們通常用圓規來畫並播放課件圓規確定半徑的方法以及圓規畫圓的方法的重複過程(並得出結論用圓規畫圓可以畫出大小不同的圓、也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圓,再次論證得出半徑越大,圓就越大。半徑越小、圓就越小)

(三)、知識反饋

1、請同學們用圓規畫出一個半徑5釐米的圓並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畫好之後相互檢查以鞏固剛才所學的方法。

2、測試、學生舉手回答並說出理由(課件展示)

A、圖(1)中直徑是()

(圖1)半徑是()

B.圓規兩腳分開距離是4釐米,畫出的圓直徑是()(圖2)

C.圖(2)中長方形的長是(),寬是()

3、解釋生活中的.圓的相關運用如:

(1)車輪為什麼是圓的?

(2)飛標標靶的靶圈為什麼是圓的?我會適時引導加以鞏固。

(四)、知識拓展

1、史料連線:有關圓的知識、名言、名句以及網頁連結等,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體會到圓所蘊涵的歷史與文化積澱、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激情以及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更加用心。(課件展示)

2、圓與生活:(課件展示圓與人們的生活如鮮花、日落、小橋流水、雄壯美麗的建築物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體現有圓的應用的物體等等,使本課知識得以拓展,學以致用,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返回到生活中去,使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用數學,數學無處不在。)

三、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無數條r=d/2d=2r

直徑半徑

五年級數學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圓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學生認識了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認識的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是國小階段認識的最後一種常見的平面圖形。由於學生已經對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所以教材首先從日常生活的常見物體中引出圓,再憑藉圓形物體畫出圓,然後利用摺疊的方法找出圓心,在此基礎上,通過測量、比較和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半徑和直徑以及它們的長度之間的關係,從而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考慮到國小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並沒有給出圓的本質特徵的描述,但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畫一畫等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對此加以體會,為學生到中學學習圓的定義提供了感性認識和直觀經驗。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對圓有了初步認識,加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緣故,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積累,只是在概念上尚不具體化,同時已經學過了幾種常見圖形認識,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思維處於經驗性的邏輯思維,思維的形成與發展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和抽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前學的幾種常見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則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無論從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故此,在教學中要緊密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列舉出日常生活、生產中所見到的圓形物體,引出圓的概念,瞭解圓的特徵。圓的相關知識與特徵,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都能獲得,“學”數學就是“做”數學;而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應當重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我藉助多媒體課件為自己的探索所得提供科學驗證和知識深化、運用的`機會。通過認識圓、畫圓過程,體驗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有關特徵,知道什麼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借助工具畫圓,能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的現象。

2、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圓形與生活的聯絡,體會圓形物體的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及其內在聯絡,使學生深切體會圓的特徵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並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在黑板上板書“圓”字,問: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什麼?(指名回答)

生:十五的月亮、輪胎、月餅、圓臉蛋、唱片……

師:一個“圓”字讓大家浮想聯翩,在我們的生活中,圓無處不在,說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你想不想親自動手畫一個?用你手上的工具動手畫一畫。問: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所圍成的。)

二、探究特徵

師:剛才大家用各種工具畫了圓,但是,大家可能也發現了,有的工具並不好用,而且大多數只能畫一種大小的圓,有沒有一種工具可以很方便地畫各種大小的圓呢?是什麼?

生:圓規。

師:對,這個工具就是圓規,圓規就是專門用來畫圓的工具(生拿出自己的圓規觀察),圓規有一個小圓柄,畫圓時手要握住這個小圓柄,還兩隻腳,一隻腳是針尖,另一隻腳是用來畫圓的筆,畫圓時,針尖必須固定在一點,不可移動,兩隻腳要叉開,手握住小圓柄旋轉一週。

師:你能試著用圓規畫出一個圓嗎?(生畫圓)

師:讓學生說說自己用圓規畫圓的過程(組織交流)

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圓,大家看,我們在用圓規畫圓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1、注意圓規這個針尖要固定在一個點上,我們畫的圖形才夠圓。(板書:1、定點)

2、圓規的兩隻腳之間的長度不能變,否則圓形不能閉合。(板書:2、定長)

3、要用手握住圓規的這個小圓柄旋轉一週。(板書:3、旋轉)

師:同學們,現在大家運用剛才總結的方法,再在練習本上畫一個圓,看看是否畫得更順暢了。(生畫圓)

師:現在大家都已經學會畫圓了,那麼同學們再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們畫的圓都一樣大呢?

師:對!我們可以讓兩隻腳固定,這樣就可以畫出固定大小的圓了。現在我們先拿出直尺,讓針尖和鉛筆頭之間的距離是3釐米,把圓規固定好,在紙上畫一個圓。

師:這個針尖是什麼?(圓心)用什麼字母表示?(O)圓心,顧名思義就是圓的中心,剛才我們畫的兩個圓一樣大,但位置不同,想一想:圓的位置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圓心)圓心可以確定一個圓的位置,針尖固定在哪個位置,圓就在那個位置。(板書: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師:大家看這個剛才畫的兩腳距離是3釐米的圓,要是有人問這個圓有多大,你們怎麼回答呢?(半徑3釐米的圓),對這個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半徑,用什麼字母表示?(r)(指導書寫r,說說什麼是半徑,作相應的練習)

師:請你在紙上畫一個圓,比原來的圓要小得多。請你在紙上再畫一個圓,比原來的圓要大得多。(生畫)

師:剛才我們畫了大小不同的兩個圓,誰來說一說:圓的大小是由什麼來決定的?(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師:同學們,你們再想一想,在同一個圓裡,這樣的半徑可以畫幾條呢?現在我們來做個小小的競賽,怎麼樣?在一分鐘內看看哪位同學在同一個圓裡畫的半徑又多又好。(板書:在同一個圓裡,有無數條半徑)請同學們用尺子來量一量這些半徑,它們的長度到底是怎樣的。(板書:在同一個圓裡,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師:除了半徑以外在圓中還有能決定圓的大小的線段嗎?

生:直徑。

師畫一條直徑,講解: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用什麼字母表示(d)(做相應的練習)

師:如果我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畫直徑,想一想:能夠畫出圓的所有直徑嗎?(板書:有無數條直徑),同樣在同一個圓裡,所有的直徑也相等嗎?(板書:所有的直徑也相等)

師:請同學們量一量半徑和直徑,有什麼發現?(r=d=2r)

師:我們來做個小遊戲,比一比誰的反應比較快。(師報半徑,生說直徑;師報直徑,生說半徑。)

師:大家還記得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嗎?(生拿圓片折,發現交流)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學得可真不錯,大家有沒有興趣接受新的挑戰呢?

1、判斷題。

(1)在一個圓中,有一個圓心,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3)半徑總是直徑的一半。( )

(4)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

(5)圓內直徑是最長的線段。( )

(6)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2、欣賞圖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