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3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負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材分析

負數是《標準》第二學段規定的教學內容,也是國小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般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進行,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基礎,《標準》將其提前到國小階段教學。認識負數,對於國小生來說是數概念建立過程中的一次拓展。他們以往所認識的數——整數、分數、小數等都是算術範圍之內的數,建立負數的概念則使學生認數的範圍從算術的數拓展到有理數,從而豐富了國小生對數概念的認識。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負數”概念對於國小生來說比較抽象,《標準》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因此,教材首先注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素材,如學生熟悉的天氣預報中對氣溫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對收入與支出的記錄方法等,讓學生在實際生活背景中感受和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正負數的含義。教材還注意在練習中提供應用負數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加深對負數的理解。例如,用正負數表示海拔高度、記錄不同時區的時間、記錄自己身高或體重與平均身高或體重的差距,等等。這樣的編排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負數的理解,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現實,逐步形成數學應用的意識。

2、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後,例3安排了一個活動情境,在直線上表示從一點向兩個相反方向運動後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的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並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例4進一步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藉助數軸來比較數的大小。利用學生對溫度高低的親身體驗理解正數、0和負數的大小,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二、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初步建立負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授課課題:負數的認識

二、教學內容及其說明

內容:教材第2—4頁例1、例2及

“做一做”和第8頁練習一中的1、2、3題。

說明: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聯絡溫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結合現實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學會讀、寫負數。因此我們認為本節課應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然後通過分類來描述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最後再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正數和負數來深化對負數意義的認識,促使學生有層次地認識負數。

本節課是節概念課,根據學生學習概念的心理規律,我們認為本課中應使學生了解概念的來源,理解概念的意義,區分概念的聯絡,應用概念解決問題,最後再通過適當拓展,提升數學化的程度。因此,我們精心安排了以下四個層次的活動:

(1)從“生活事例”引入——瞭解負數的來源。

一開始即創設說天氣的話題,貼近學生生活背景,促使學生積極廣泛地參與討論學習,

(2)由“相反關係”展開——理解負數的本質。

順接著課始”看溫度計瀆氣溫”這一問題情景,從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自然引出“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區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侷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繼而借“海拔高度”這一生活事例,用正負數來表示海拔高度,使學生再一次感知“相反的量”這一負數概念的本質意義。

(3)以“比較反思”提升——豐富概念內涵。

本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為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這裡通過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零度刻度線,海平面等分界點,並藉助直線上的點來理解接納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係,使學生認識到正數部大於0,負數都小於0。同時在習題中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正數,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

(4)用“多層練習”鞏固——拓展概念外延。

在基本練習之後利用嫦娥衛星即時資訊資料來激發進一步學習探究的興趣。並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實際中尋找生活中的正數與負數,既與開頭的生活引人情景相呼應,又為下節課進一步體驗並嘗試行生活中應用負數和理解負數的意義作了較好的準備。

三、教學目標及說明:

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瞭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3、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4、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於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說明:

1、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標準》第二學段這部分內容的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以往負數的教學安排在中學階段,現在安排在本單元主要是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初步認識負數,能進一步豐富學生對數概念的認識,有利於中國小數學的銜接,為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2、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負數的意義,體會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負數。

四、教學問題及其說明

問題:“4℃”和“-4℃”的意義相同嗎?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負數?

說明:1、通過每天都接觸的氣溫引入負數,呈現上海和北京利用溫度計觀測室外溫度的兩個場景。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明白在上海觀測到的溫度是零上4℃,而北京觀測到的溫度在溫度計上顯示的還是,但是這個是在零度以下-4℃(情境圖)。零上4℃用學過的數表示就是4℃,零下-4℃則可以用負數來表示,即“-4℃”,從而讓學生學習負數的讀法和寫法。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量。

2、聯絡實際生活舉出更多負數在生活中應用的例項,感受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絡。通過對比幫助學生加深對正負數意義的體會。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設計

基本流程:匯入——教學實施——目標檢測——課堂小結——配餐作業

具體過程

1、從“生活事例”引入——瞭解負數的來源

問題一師:同學們,我們剛過完春節,大家覺得我們瑞麗這兩天的天氣怎麼樣?(學生回答後,呈現瑞麗天氣預報、溫度計圖)這個溫度計上顯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氣溫,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氣溫是多少嗎?

(學生彙報過程後,引導學生了解溫度計上一般有左右兩行刻度以及左右兩邊刻度名稱,左邊代表攝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兩度)

據科學研究,氣溫在18—24℃時,人體感覺最舒服。昨天達到()℃,我們就感覺熱了。猜想:從現在往後,溫度計上的紅色酒精柱會怎樣變化呢?

【設計意圖】氣溫變化是學生生活中每天都會面對和感覺到的自然話題,將此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自然,貼切,能夠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考慮到學生對溫度計的認識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單獨安排一個看溫度計的插曲,為後面新知教學做好了鋪墊)

2、由“相反關係”展開——理解負數的意義

(1)教學例l,初步認識負數。

教師:老師也是一個非常關注大氣變化的人,幾乎每天都要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有一次我記錄了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第一個是東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當天上海的最低氣溫嗎?(零上4攝氏度)

(2)第二個城市是江蘇的省會南京(出示溫度計圖),你能從溫度計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氣溫嗎?(0攝氏度)這個溫度比上海的氣溫怎樣?

(3)第三個城市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北京的氣溫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樣?學生提出猜想後,出示溫度汁圖,讓學生說出北京氣溫”零下4℃”。

(4)剛才二個城市的最低氣溫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攝氏度。而上海超過了0攝氏度,是零上4攝氏度;北京卻低於0攝氏度,是零下4攝氏度。這是一組相反的量。

問題二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來記錄這兩個相反的氣溫嗎?

【設計意圖】在引入負數這一環節,順接著課始“看溫度計讀氣溫”這一問題情景,從祖國三大城市的氣溫由高漸低相繼展開,教學流暢,銜接自然。而“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並區分?這一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侷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而且促使他們藉助生活經驗聯想到在“4”這個數前新增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

(5)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設想,老師選擇性板書:+4℃或4℃,-4℃等,並講解負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