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6.93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4篇

《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瞭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意思。能夠描述詩中所描繪的場景,體會詩人的心情,並熟讀成誦。

3、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學策略:

從感性知識入手,通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巧妙點撥,橫向遷移,最終化解難點。

教學準備 :

查閱詩人資料,蒐集相關古詩;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古詩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大家喜歡古詩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

請生介紹作者蘇軾,揭示課題。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

2、 範讀(出示課件)

3、 分組讀詩。

4、齊讀古詩。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句(出示第1.2行)。

(1)指名讀

(2)點選重點詞:三兩枝、鴨先知。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麼?

(4)師歸納,生質疑。

(5)師生交流。

(6)指導朗讀:想想詩句意境,指導朗讀。

(7)總結學法

2、學習第二句(課間出示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自讀,再集體交流。

師:想象當時的情景,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裡鑽出。

3、描述全詩的畫面,背誦古詩。

4、出示問題,反饋所學知識。

1)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裡什麼?

2)“正是河豚欲上時”從畫面上看得到嗎?

5、學生小結學法:解題目——知作者———釋詞句——懂詩意——品詩味。

《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瞭解兩首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誦、背誦兩首古詩並會默寫。

學習目標:

學習第一首詩《惠崇春江曉景》,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古詩。

教學步驟:

(一)出示《春江曉景》圖,簡介背景,揭示課題

1、簡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畫家,善於畫鵝、鴨等小動物。

2、出示《春江曉景》圖,這是惠崇畫的一幅畫。

3、簡介詩人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高造詣。《惠崇春江曉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

(二)自讀詩句,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1、熟讀詩句,勾畫不理解的字、詞,藉助工具書自學。

2、組內交換意見,掃除障礙。

3、指名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發學生展開想象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節奏、語調、語速)。

2、邊讀邊想象詩的意境。

(1)認識蔞蒿、蘆芽、河豚。

蔞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

蘆芽:蘆葦的嫩芽。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抓住詩中具體景物,展開豐富想象。

①邊吟誦,邊想象畫面。

②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內容。

3、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明確: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筍從土裡鑽出。

4、詩的最後一句是畫面上的景物嗎?

明確:不是,是作者依據畫面景物展開的想象。

(四)小結

1、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明確:作者抓住了畫面上幾枝桃花、嬉戲的鴨子、滿地的蔞蒿、短短的蘆芽,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鄉春景圖。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時”從畫面上看得到嗎?

明確:這是作者通過觀察岸上、水面之物引發的聯想,它在告訴人們:桃花開放、春江水暖、蔞蒿滿地、蘆葦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產卵繁殖的季節。

(五)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對照畫面朗讀。

2、背誦古詩,想象畫面。

《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會背誦。

2、能借助註釋和插圖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3、激發對詩歌的熱愛,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揭示課題

1、聽,孩子們,歡快的音樂響起來,小手拍起來,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聽《春曉》)

2、聽完這首兒歌,你能感覺到哪個季節的氣息撲面而來?(春)

3、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春天的面紗,走進春天。(欣賞圖片)你能用一個詞來描繪春天嗎?

4、春暖花開,鳥語花香,春天給人們帶來生機勃勃的景象。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詩詞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師一起書空課題。(板書課題)指導“惠”字書寫。

5、作者是誰?(簡介蘇軾)

6、心中有目標,學習效率會更高,請同學們輕聲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7、認識畫家,引出全詩

(1)關於這幅畫,你想知道些什麼?

(2)引導質疑:這幅畫是誰畫的?

(3)簡介惠崇

過渡:蘇軾就以《惠崇〈春江曉景〉》為題目作了一首題畫詩,他是怎樣寫的'呢?

二、岀讀古詩,整體感知

1、初讀古詩,放聲讀詩,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讀到自己滿意為止,開始。

2、檢測生字,指名讀,齊讀。

3、指名讀全詩,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強調生字的讀音要準。)

4、讀出詩的節奏感,聽老師範讀,畫出停頓來。古人讀詩講究節奏感,七言律詩用二二三的節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5、齊讀。(指名讀,指名讀,齊讀,注意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課件)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境

1、師:知曉詩人,讀通詩句,是學好古詩的前兩步,詩讀通了,詩句的意思你能讀懂嗎?理解詩意,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2、師: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小組合作學習,一讀:讀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劃出來。

二讀:讀詩文,把詩文的意思讀到心裡。(根據課文插圖和課後註釋,小組內討論交流詩句的意思。)

三讀:讀自己,把你的情感讀出來。(課件)

3、小組合作,師巡視指導。

4、交流前兩句

師:詩歌寫了哪些景物?

學生彙報,隨機點撥。

①詩中描寫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河豚。

思考:春天江水溫暖,群鴨最先感覺到。詩中那句詩寫的,讀出來。春天江水溫暖,我們看得見嗎?詩人又是怎樣感受到的呢?

理解“三兩枝”“鴨先知”

②作者站在江邊,看到這春意盎然的美景,心情怎樣?假如你就是詩人,你會說些什麼?

師:孩子們,畫中清波漾漾,有青青是的翠竹,三兩枝的桃花,江面上有戲水的鴨群,詩人由遠及近向我們展現了這麼優美的畫面,讓我們用朗讀把它的沒讀出來吧!

5、交流後兩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象上。

(出示後兩句)師:你讀懂了什麼?

師:你們認識蔞蒿、蘆芽、河豚嗎?

師解釋。蔞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可以食用。蘆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師:詩句中“短”能否換成“壯”?(春天剛到,蘆葦才抽出嫩芽,用短突出蘆葦是春天才生出的,用壯顯然不合適。)

師:哪些景物詩中有,畫中沒有?(河豚)這是作者的想象。

為什麼作者看到蔞蒿,蘆芽就想到河豚呢?蘇軾不但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美食家。聽老師講個小故事,就明白了。(出示小故事)

過渡:孩子們,後兩句多有趣味,這三種景物蔞蒿,蘆芽,河豚配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佳餚,想必蘇軾寫完這首詩已是垂涎三尺了,讓我們把這種趣味讀出來吧!

6、指導朗讀:

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眼前這情景,鴨子陶醉了,河豚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加上表情、動作去感受春天之美!)

(出示課件,整首詩)生齊讀。熟讀成誦。小結(板書)體會作者的情感?

9、古時候,詩、歌、音樂、舞蹈是融為一體的,詩配上好聽的音樂就可以吟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一起唱起來,用歌聲來感知春天的美好!

教學反思

《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意境幽遠,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記憶裡,久久不能忘懷。全詩用白描手法簡潔的寫出了最富有特徵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風,如臨其境。因此我從感性知識入手,通過讀,以讀解義、以讀悟情。結合註釋理解了“三兩枝”、“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的意思。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巧妙點撥,橫向遷移,最終化解難點。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體會了詩的情感,進入了詩的意境。在課堂上,學生們各抒己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想到每堂課只要精心設計,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惠崇春江晚景》教學設計4

教材說明:

《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蘇軾為惠崇的畫作的題畫詩。詩歌語言精練,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全詩用白描手法簡潔的寫出了最富有特徵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風,如臨其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瞭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意思。能夠描述詩中所描繪的場景,體會詩人的心情,並熟讀成誦。

3、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學策略:

從感性知識入手,通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巧妙點撥,橫向遷移,最終化解難點。

教學準備 :

查閱詩人資料,蒐集相關古詩;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古詩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大家喜歡古詩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

請生介紹作者蘇軾,揭示課題。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師: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

2、 範讀(出示課件)

3、 分組讀詩。

4、齊讀古詩。

三、細讀品味,感悟理解

1、學習第一句(出示第1.2行)。

(1)指名讀

(2)點選重點詞:三兩枝、鴨先知。

(3)這兩行詩的意思是什麼?

(4)師歸納,生質疑。

(5)師生交流。

(6)指導朗讀:想想詩句意境,指導朗讀。

(7)總結學法

2、學習第二句(課間出示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

(2)學生自讀,再集體交流。

師:想象當時的情景,桃花剛開,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裡鑽出。

3、描述全詩的畫面,背誦古詩。

4、出示問題,反饋所學知識。

1)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裡什麼?

2)“正是河豚欲上時”從畫面上看得到嗎?

5、學生小結學法:解題目——知作者——-釋詞句——懂詩意——品詩味。

教學反思:

《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意境幽遠,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記憶裡,久久不能忘懷。全詩用白描手法簡潔的寫出了最富有特徵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風,如臨其境。因此我從感性知識入手,通過讀,以讀解義、以讀悟情。結合註釋理解了“三兩枝”、“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的意思。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巧妙點撥,橫向遷移,最終化解難點。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體會了詩的情感,進入了詩的意境。在課堂上,學生們各抒己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我想到每堂課只要精心設計,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