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3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江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江月教學設計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辛棄疾其人及其詞作的豪放風格

2、理解詞的內容,領會其中抒發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體味詞情景交融的特點和譴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重難點:

藉助註釋和相關資料,理解詞的意思,從詞描繪的山村風光中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看到豐收景象的喜悅之情。

教學設計:

一、匯入

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後來他終於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著悠閒置散的退隱生活。

辛棄疾向來關心民間疾苦,他自號“稼軒居士”,稼軒即使農家收穫耕種之意,更鮮明地說明了他的關心所在。在他的詞中,有很多描繪鄉村田園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們來學習辛棄疾的《西江月》。

二、關於詞的格律常識

在學習詩詞以前,應先了解有關詩詞的常識。

如:有的詞有上下兩闋,上闋和下闋的格律要求基本相同,如《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上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下闋: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這首詞使用的是《西江月》這個詞牌,該詞牌要求:

(1)上闋和下闋分別都是四句,第1、2兩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對仗。第三句是7字,第四句是6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須押同一個韻。(幻燈片2中文字“蟬、年、片;前、邊、見”中變換顏色。)

三、鑑賞詩句

1、詩人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的景色、恬靜宜人的氣氛。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吧。

學生朗讀全詩。

2、這首詩是詩人罷職閒居時的作品,辛棄疾的詞以悲壯激昂、豪氣奔放為主要風格。但他筆下也能呈現清麗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潑自然的情調。這一首《西江月》就是別具清麗格調的詞,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給人以浪漫的享受。那麼我們仔細來分析這首詞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幻燈片5圖片:山村月夜圖,有樹枝、鳥雀及鳴蟬。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先以驚鵲寫明月,明月出來了,樹枝上的鵲兒一見到光就驚飛不定。次寫鳴蟬,半夜還有蟬鳴,可見天熱,為下片寫雨伏筆。本來摸黑走路,明月一出來,眼前一片光明,天氣很悶熱,起了陣陣清風,這時多麼愜意!驚鵲,反襯詞人的坦然,鳴蟬,使人越發感到鄉村的幽靜。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幻燈片6圖片:池塘邊稻花盛開,一片金黃,荷葉滿池,池中有青蛙。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稻花飄香,沁人心脾,蛙聲一片,又鬧又靜,鄉土氣息更濃了。詞人為農家感到由衷的喜悅。稻花香裡說豐年的不是別人,而是一片蛙聲,青蛙的叫聲似乎就是“豐年、豐年”,詞人自己陶醉在豐收在望的歡樂之中,覺得青蛙似乎也在為豐年歡唱了。

提問: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方法?(幻燈片6點選後出現文字:“側面烘托”)

分析:這是一種側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識人情卻識時節的蛙聲,賦予人的感情,說它們也在為豐收而歌唱。蛙猶如此,人樂更甚!作者通過擬人和襯托的手法把農村人家的熱鬧氣氛和歡樂之情傳情地表達了出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幻燈片7圖片:山中遇雨圖,天空有數顆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如果說上闋是夏夜之晴,著重在物;下闋就是寫夏夜之雨,著重寫人的思想感情。這兩句描寫一場驟雨即將瓢潑而下的氣象。烏雲幾乎佈滿了天空,只在一角露著七八個星星,數也數得清。詞人寫明星而不寫烏雲,只用星星暗示烏雲,反增畫面的美感而不煞風景。“兩三點雨”,雨點很大,不緊,疏朗,將驟雨的前奏寫得逼真。

提問:這幅畫面的組織有什麼特色?(幻燈片8:用卡通畫的形式表示以下構圖)

分析:這副畫的構圖是頗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點點,散佈雲外,構成了一個面,寫出了光線的若明若暗;後一句,由雨點形成線,而且使人似乎聽到雨滴的落地聲。前後兩句,從天空到山前,構成了一幅渾然奇妙的立體圖。這是詞,又似畫,有影像,有韻味,深邃的詩意從字裡行間滲透出來。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幻燈片9圖片:溪流盡頭,峰迴路轉又見茅店。文字如上)

提問:這兩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分析:詞人在此將筆一躍,然後一揚,使文勢起伏,感情搖曳。“忽見”二字,流露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樣的驚喜之情。

3、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分析:這首詞在藝術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數字”入詩,構成優美的意境。上片借數詞“半”點明半夜時分。以“一”字描寫到處是蛙聲。下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寫夏夜疏雨,確是傳神筆致。天外之星七八個,烏雲當中又留隙;山前之雨兩三點,大雨欲下還斂住。(幻燈片2中以上提到的幾個數詞變換顏色)這幾個數詞用得巧妙之極。星一多,則不可能有雨;不見星,則可能雨大。唯獨稀稀數星,疏疏小雨,才構成清朗恬靜地境界,以烘托出豐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悅之情。由此可見,數字不但可以入詞,而且與詞的境界關係頗大。這首詞在這方面也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四、分析詞內蘊的情感

這一首明白如話的小詞,一不用典,二不發議論,而是採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潑,搖曳多姿,描寫出一幅農村夏夜悠閒恬靜的畫面。為什麼詩人將鄉村生活寫得如此令人嚮往?

分析:因為辛棄疾是把和平寧靜的農村同汙濁傾軋的宦場對立起來的,他在官場裡遭受排擠迫害,而在農村可以得到暫時的慰藉,尋求精神的寄託,正如他的朋友陸游說的那樣:“農家樂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正是在這種複雜情感的促使下,辛棄疾才寫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樣輕快活潑的農村詞,也只有聯絡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負,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類詞的妙處。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裡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的意思。

3、能借助圖畫,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學會邊讀邊想,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寫成一段話。

4、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詞中表現地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的大概意思。

2、背誦課文。

3、想象這首詞描繪的情景,並寫成一段話。

教學準備:

含有這首詞的投影片。

擬訂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詞句,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2、討論題意。

(1)你從課題上讀懂了什麼?

(2)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

(3)簡介作者。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國家。他曾遭貶閒居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較熟悉。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詞意。

1、默讀課文,思考:每句話的意思,實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1)指名說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說說還不明白的地方。

參考:

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月光十分明亮,鵲兒被驚醒了,從樹枝上飛起,引起樹枝搖曳;半夜裡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遙遠的天邊閃爍著七八顆星星,黃沙嶺上下起了兩三點陣雨。

③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過去熟悉的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在路轉溪橋後也忽然見到。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雲、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詞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詞。

2、藉助工具書、教師的指導理解這首詞,在理清詞的大意的前提下背誦。

教學難點:

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辛棄疾及這首詞的背景資料,製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常識導語,激發學生興趣

課前:在古代的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宋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1、匯入: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

2、齊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麼發現?

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適時的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面,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遭貶職,那兒多年閒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

3、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首詞,教師範讀。)

4、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5、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支援好嗎?請看螢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奏。)

6、指名配樂朗讀,適時評價。

7、男女生比賽讀。(讀前互相鼓鼓勁兒)

[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點撥,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已知。學生步入六年級,已經養成了課前蒐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因此,教師可放心地讓學生自主交流,發揮其學習的自主性。]

二、瞭解作者,整體把握,瞭解課文大意

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裡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這需要我們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

(一)品讀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對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別枝”,給予講解。

出示:別枝:現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離開枝頭;2)斜枝、樹枝;3)另外一枝。]

在作者的筆下,它們是靜止不動的嗎?讓我們再讀,用心去體會。

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

“明月驚鵲”可以聯絡“月落烏啼”來理解。

學生可能受插圖的誤導,認為稻子是金黃色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揚花灌漿,會是金黃色的嗎?

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彷彿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

教師小結: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於黃沙嶺的稻花香,多麼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

出示紅字:因為這樣,老百姓就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了。

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

聯絡學過的詩句,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手法。

3、你的腦海裡呈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這一階段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後一句讀出“喜”。

5、出示相關視訊。

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麼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於這麼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設計意圖:“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然後通過品讀悟情,把學生帶入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與詞產生共鳴。]

(二)品讀下闋

過渡:這麼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麼找不到了呢?(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後來路轉溪橋後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

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迴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後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

指名讀。

5、出示相關圖片。(畫面、音樂)

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齊讀下闋。

6、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麼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事,關心農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讓學社興致勃勃地描述,聲情並茂的朗讀。]

三、精讀品味,耐心回味

1、同學們,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

2、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個美好的畫面(點選畫面和文字),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願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齊讀全文。

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勝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觀壯景,但是這支醉人的鄉間夜行曲卻讓我們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喚起了我們對農村田野風光的熱愛,這源於詞人自然清新的語言,真摯樸實的情感,精湛的創作技法。我們學習古詩詞就是要從詩詞美妙的語言中領會作者細膩、真切的情感,學習他獨特的創作技法。

3、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談談收穫嗎?

4、師總結: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

5、PPT出示作業(分層作業)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展開想象,體會詩人

三、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扇子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簡介作者、時代背景。

1、猜一猜詩人:(出示詩人介紹)

2、我們還學過他哪首詞?能背出來嗎?(《清平樂·村居》

3、你對他還有其他了解嗎?辛棄疾,號稼軒,是我國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曾遭貶職,先後有二十餘年是在江西上繞閒居多年。)

是啊,聽說,上繞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辛棄疾對那一帶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詩人到黃沙嶺的小路上欣賞風景,即興寫下了一首詞。叫《西江月黃沙道中》,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

6、板書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麼?(詞牌名、課題的意思、黃沙的位置)

過渡:這首詞寫了什麼呢?下面讓我們讀一讀。開啟書本。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現):讀的時候,哪個字音要特別注意,齊讀。生評價。

(2)讀得真棒,要把這首詞讀好,要注意什麼?停頓和重音(再出示詞)

3、自由讀。

4、齊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1、默讀,自行解決詩句的意思。

A、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如藉助註釋、看圖、單音變雙音字、調換順序、補充詞語等)B、不懂的地方反覆默讀幾次。C、有疑問、不懂的地方作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

(1)你懂得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出示詞語:別枝驚鵲鳴蟬說豐年七八個

兩三點舊時茅店社林忽見)

有不懂的詞意思嗎?

(2)你懂得了哪句話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質疑一:

(1)指名說:誰在說豐年”?師質疑:你從哪看出是豐年?(出示稻花圖)

學生回答(農民、詩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們,看到這一片長得這麼好的莊稼,你會說什麼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們的對話?

(同桌自由選擇表演)

請學生表演:(3組:詩人與農民、青蛙之間、詩人與農民之間的對話)

從剛才的表演,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板書:說豐年,喜悅)

是啊,與農民相處了20多年的詩人,看到了農民將要豐收的景象,他是多麼的高興啊,他情不自禁高聲吟道:男生讀句子。

是啊,“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農民豐收之不容易啊,想到這,詩人又忍不住大聲呤道:請女生讀。

看,詩人多關心農民的生活,所以他給自己起的字號叫?(稼軒)

稼是什麼意思:種植莊稼,從他起的號可以看出辛棄疾很(十分關心種莊稼)的人。他在黃沙嶺還建有黃沙書院,為農民的子女讀書著想。

質疑二:為什麼為什麼過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現在出現了會使詞人覺得忽然呢?

小組討論。

四、賞讀,悟詩情。

1、創設情境品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懂了詞句的意思,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南宋時,與詩人同行,一起欣賞那裡的美景,願意嗎?(出示圖)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沙嶺,天已經黑了,走在黃沙嶺的小路上,你看到什麼呢?下面聽老師讀(配樂)。

2、彙報。

聽完,看完,你有什麼感覺?美在哪?,請你說說,你認為最美的.地方,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

3、學生彙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引導:美在哪?你覺得哪個詞用得最好?(驚、鳴),一,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板書:景美。請你來讀讀,你覺得怎麼讀好這句?(舒緩)2、對比讀:誰願意挑戰他,讀得更美?給掌聲。五、總結。

引讀: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在夜晚行走在黃沙嶺上,

看見了----(明月高懸)(綠樹環繞)(喜鵲鵲翻飛),辛棄疾不禁高興地吟道――(齊讀第一句)

聞到了和聽到了-----(蟬兒輕叫)(蛙鳴齊唱)、聞到了(稻香撲鼻)豐收在即;喜訊遠傳,,不禁歡快地唱道――全詞(齊讀第二句)

走著,走著,忽然驟雨將至,茅店立見,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棄疾夜行山道,不禁興奮地唱道——(齊讀三、四句)

多麼迷人的景色啊,老師也被你們的朗讀給陶醉了,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看看我們的讀能否把後面的老師也陶醉了?有信心嗎(配音師生串讀)。

六、寫作指導

過渡:從你們的讀中,我感受到詩人筆下田園風光在夜晚獨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戰詩人,用現代文改編這首詞,做一個現代小詩人。(配樂)

推薦同學們上臺表演。(我們班誰創作現代詩最厲害?有請黃怡昕同學邊說邊演。

你們想編嗎?現在拿起筆來,寫下來吧。

這裡的景色太美了,於是,深夜回到家,詩人忍不住揮筆寫。

溫馨提醒: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上優美的詞句,可詩人的動作、語言、心情等,把當時的畫面描繪出來。

七、談收穫。

八、佈置作業。

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呢?(自選)

1、積累其他田園詩或辛棄疾的其它詞

2、把這美景畫下來,做成詩配畫

3、把詞改寫成美文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詞。詞的作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雲、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

二、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遵循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學習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象,自讀自悟,勾勒畫面,相互交流,體會意境。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開展活動,展示學習成果,獲得更深的體驗。通過課後蒐集辛詞,吟誦辛詞的活動,拓展學習的時空,實現“大語文”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小黑板、課前蒐集有關宋詞的資料等。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讀通——與文字對話:

課前交流: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的一顆巨鑽,她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宋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1、語言匯入: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

2、誰來讀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說,如這首詞的詞牌名,黃沙道是哪裡,整個題目的意思,對作者的瞭解等)

3、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首詞,教師範讀。)

4、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5、師激勵學生讀:“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想不想展示你們美妙的聲音?”

6、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支援好嗎?請看螢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奏。)

7、指名配樂朗讀,相機評價。

8、男女生比賽讀。(讀前互相鼓鼓勁兒)

[環節簡析]:由於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詞”這種文體,教師可通過點撥,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已知。學生步入六年級,已經養成了課前蒐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因此,教師可放心地讓學生自主交流,發揮其學習的自主性。

(二)讀懂——與作者對話:

教師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裡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詞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需要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

1、品讀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2)知識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學生不理解“別枝”,相機出示:別枝:現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離開枝頭;

2)斜枝、樹枝;

3)另外一枝。

在作者的筆下,它們是靜止不動的嗎?讓我們再讀,用心去體會。

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 “明月驚鵲”可以聯絡“月落烏啼”來理解。

學生可能受插圖的誤導,認為稻子是金黃色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揚花灌漿,會是金黃色的嗎?

B、聞到的:稻花香 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彷彿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

小結: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好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於黃沙嶺的稻花香,多麼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

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

聯絡學過的詩句,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手法。

(3)你的腦海裡呈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學生自由描述詞的大致內容,教師相機評價並指點: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才會感受得真真切切。)

(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後一句讀出“喜”。

(5)多媒體煽情。(畫面、音樂)

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麼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於這麼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

[環節簡析]:“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內容,然後通過品讀悟情,媒體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詞產生共鳴。

2、品讀下闋

教師過渡:這麼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如果討論還不能理解的,請準備質疑。

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2)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麼找不到了呢?

(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後來路轉溪橋後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

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迴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後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

指名讀,比賽讀。

(4)多媒體煽情。(畫面、音樂)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齊讀下闋。

[環節簡析]: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意趣,必不樂學。”教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精彩紛呈地想象,興致勃勃地描述,聲情並茂的朗讀。這樣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趣,也豐富了文字的內容。這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嗎?

(三)讀透——與時空對話:

1、同學們,學詞的最高境界是讀透它。讀透就是要求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

2、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個美好的畫面(點選畫面和文字),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願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齊讀全文。

3、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呢?

學生交流(學生有的說想學習其它田園詩和辛棄疾的其它詞,有的說想把這美景畫下來,有的說想給它配上曲子唱一唱,還有的說配上意境畫,寫一篇散文……)

4、師總結:相信同學們在認真完成自己設計的作業的過程中會有更大的收穫。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

[環節簡析]: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語文活動,可謂水到渠成。“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教者能夠以這首詞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學生去搜集辛詞,吟誦辛詞,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展開想象,體會詩人

三、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扇子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簡介作者、時代背景。

1、猜一猜詩人:(出示詩人介紹)

2、我們還學過他哪首詞?能背出來嗎?《清平樂·村居》

3、你對他還有其他了解嗎?辛棄疾,號稼軒,是我國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中國。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曾遭貶職,先後有二十餘年是在江西上繞閒居多年。

是啊,聽說,上繞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辛棄疾對那一帶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詩人到黃沙嶺的小路上欣賞風景,即興寫下了一首詞。叫《西江月黃沙道中》,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

6、板書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麼?(詞牌名、課題的意思、黃沙的位置)

過渡:這首詞寫了什麼呢?下面讓我們讀一讀。開啟書本。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現):讀的時候,哪個字音要特別注意,齊讀。生評價。

(2)讀得真棒,要把這首詞讀好,要注意什麼?停頓和重音(再出示詞)

3、自由讀。

4、齊讀。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1、默讀,自行解決詩句的意思。

A、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如藉助註釋、看圖、單音變雙音字、調換順序、補充詞語等)B、不懂的地方反覆默讀幾次。C、有疑問、不懂的地方作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

(1)你懂得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出示詞語:別枝驚鵲鳴蟬說豐年七八個、兩三點舊時茅店社林忽見)

有不懂的詞意思嗎?

(2)你懂得了哪句話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質疑一:

(1)指名說:誰在說豐年”?師質疑:你從哪看出是豐年?(出示稻花圖)

學生回答(農民、詩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們,看到這一片長得這麼好的莊稼,你會說什麼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們的對話?

(同桌自由選擇表演)

請學生表演:(3組:詩人與農民、青蛙之間、詩人與農民之間的對話)

從剛才的表演,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板書:說豐年,喜悅)

是啊,與農民相處了20多年的詩人,看到了農民將要豐收的景象,他是多麼的高興啊,他情不自禁高聲吟道:男生讀句子。

是啊,“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農民豐收之不容易啊,想到這,詩人又忍不住大聲呤道:請女生讀。

看,詩人多關心農民的生活,所以他給自己起的字號叫?(稼軒)

稼是什麼意思:種植莊稼,從他起的號可以看出辛棄疾很(十分關心種莊稼)的人。他在黃沙嶺還建有黃沙書院,為農民的子女讀書著想。

質疑二:為什麼為什麼過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現在出現了會使詞人覺得忽然呢?

小組討論。

四)、賞讀,悟詩情。

1、創設情境品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懂了詞句的意思,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南宋時,與詩人同行,一起欣賞那裡的美景,願意嗎?(出示圖)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沙嶺,天已經黑了,走在黃沙嶺的小路上,你看到什麼呢?下面聽老師讀(配樂)。

2、彙報。

聽完,看完,你有什麼感覺?美在哪?,請你說說,你認為最美的地方,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

3、學生彙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引導:美在哪?你覺得哪個詞用得最好?(驚、鳴),1.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板書:景美。請你來讀讀,你覺得怎麼讀好這句?(舒緩)2.對比讀:誰願意挑戰他,讀得更美?給掌聲。

五)、總結。

引讀: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在夜晚行走在黃沙嶺上,

看見了----(明月高懸)(綠樹環繞)(喜鵲鵲翻飛),辛棄疾不禁高興地吟道――(齊讀第一句)

聞到了和聽到了-----(蟬兒輕叫)(蛙鳴齊唱)、聞到了(稻香撲鼻)豐收在即;喜訊遠傳,,不禁歡快地唱道――全詞(齊讀第二句)

走著,走著,忽然驟雨將至,茅店立見,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棄疾夜行山道,不禁興奮地唱道——(齊讀三、四句)

多麼迷人的景色啊,老師也被你們的朗讀給陶醉了,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看看我們的讀能否把後面的老師也陶醉了?有信心嗎(配音師生串讀)。

六)、寫作指導

過渡:從你們的'讀中,我感受到詩人筆下田園風光在夜晚獨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戰詩人,用現代文改編這首詞,做一個現代小詩人。(配樂)

推薦同學們上臺表演。(我們班誰創作現代詩最厲害?有請黃怡昕同學邊說邊演。

你們想編嗎?現在拿起筆來,寫下來吧。

提示:在一個夏天的晚上,詩人來到了黃沙嶺的一條小路上,他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想到了(),……走著走著,忽然……

這裡的景色太美了,於是,深夜回到家,詩人忍不住揮筆寫了《》:……

溫馨提醒: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上優美的詞句,可詩人的動作、語言、心情等,把當時的畫面描繪出來。

七)、談收穫。

八)、佈置作業。

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呢?(自選)

1、積累其他田園詩或辛棄疾的其它詞

2、把這美景畫下來,做成詩配畫

3、把詞改寫成美文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景:以動襯靜(迷人)熱愛大自然

情:說豐年(喜悅)關心農民生活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詞。詞的作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雲、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遵循學生“以讀促教,自主感悟”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學習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象,自讀自悟,想象畫面,相互交流,體會意境。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開展活動,展示學習成果,獲得更深的體驗。通過課後連結辛詞,課外吟誦辛詞的活動,拓展學習的時空,實現“大語文”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4、通過學習課文掌握學習詩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談對“詞”的認識

2、詩詞對對碰

過渡:你們真是學習上的有心人,這節課我們再走如一首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

3、出示題目,師讀。學生說說老師為什麼停頓。

4、師生一起板書課題。說說你在題目中獲取了什麼資訊?

5、詩人猜猜猜(詩人介紹)

過渡: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詩就是辛棄疾的作品,選自與他的《稼軒長短句》。

二、制定學習目標

1、學生自己制定

過渡:古人說“三分詩,七分讀”可見“讀”是學習詩詞最好的途徑,為此老師制定了一個“四步讀書法

2、出示讀書方法

三、品析《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一)讀準音

1、自由讀,字正腔圓

2、指名讀

3、強調“見”

4、齊讀

(二)讀韻味

1、自由讀,找韻腳

過渡:詩詞有了韻腳我們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有了平仄音就有了聲音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現在我們聽聽名家朗讀,體會一下詩的韻味。大家邊聽邊畫節奏。

2、視訊朗讀

3、指名讀

4、指導朗讀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5、師生配合讀

過渡:古人讀書的方法有很多,你知道哪些?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6、指名讀

7、師吟誦

過渡:不知不覺我們又讀了幾遍,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現在穿越到辛棄疾的身邊,做他的同行者,把自己看到的,聽得到,想到的大膽說說。

(三)想畫面

1、自由讀,邊讀邊想。(提示:彙報時用上讀著讀著……)

2、學生彙報

過渡: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為我們描述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可見想象可以產生美。詞就像一杯咖啡,需要細細品味,這樣才能走人畫面,走人詩人心裡。

(四)讀情感

品上闕

1、學生讀上闕,品“驚鵲”

2、想想鵲兒被什麼而驚

過渡:這麼輕微的聲音竟然能驚動樹枝上的鳥兒,黃沙嶺的夜晚真靜啊!這種寫法就叫“以動寫靜”我們之前也學習過不少,老師舉兩個例子,同學們讀讀

3、寫法分析

4、想一想,說一說

過渡:是啊,詩人多麼期盼有一個豐收年啊,多麼希望農民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啊。

讀下闕

1、六月的天,猴子的臉,說變就變。正在大家津津樂道,展望未來的時候天氣發生了變化(讀)這時詩人的心情怎樣(著急)他會怎樣做(避雨)結果呢?(讀)這時他的心情怎樣?(喜出望外)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質疑:“點”意趣所在

3、齊讀

四、閱讀連結《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齊讀題目,說說題目的意思

2、小組自由學習

3、彙報(音,韻,畫,情)相機指導朗讀

4、情感總結

5、對比這兩首詞有什麼不同?

總結:同學們感受真深。同一個人寫出的詞風格迥然不同,他不愧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一生征戰沙場多年但一直熱愛大自然心繫人民,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大詩人。

五、佈置作業

1、選擇其中一首編成小故事。

2、閱讀更多辛棄疾的詞。

西江月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裡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的意思。

3、能借助圖畫,通過語言文字,瞭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學會邊讀邊想,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寫成一段話。

4、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詞中表現地自然美,培養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的大概意思。

2、背誦課文。

3、想象這首詞描繪的情景,並寫成一段話。

教學準備:

含有這首詞的投影片。

擬訂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詞句,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2、討論題意。

⑴你從課題上讀懂了什麼?

⑵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

⑶簡介作者。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已被金人佔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一國家。他曾遭貶閒居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較熟悉。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詞意。

1、默讀課文,思考:每句話的意思,實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1)指名說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說說還不明白的地方。

參考:

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月光十分明亮,鵲兒被驚醒了,從樹枝上飛起,引起樹枝搖曳;半夜裡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遙遠的天邊閃爍著七八顆星星,黃沙嶺上下起了兩三點陣雨。

③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過去熟悉的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在路轉溪橋後也忽然見到。

4、投影出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