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教學設計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哀江南》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哀江南》教學設計3篇

《哀江南》教學設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桃花扇》的劇情梗概及其寫作主旨。

2.與《閨塾》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瞭解傳奇曲詞的藝術特點。

3.瞭解“寓情於景”和“直抒胸臆”兩種抒情方式的區別與聯絡。

(二)能力訓練點

1.誦讀、賞析曲詞,體會其中表達的真摯、強烈的思想感情。

2.分析、理解“寓情於景”和“直抒胸臆”兩種不同表現手法在課文中的具體運用及相互聯絡。

(三)德育滲透點

瞭解劇中人蘇崑生、柳敬亭等反對權奸、關心國事、不做順民的正義感和民族氣節,培養熱愛國家、民族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滲透點

1.鑑賞課文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瞭解課文先鋪寫景物後直抒胸臆的寫法及其表達效果。

2.鑑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的修辭特點和表達效果。

二.學法引導

首先是對照註釋,查詢字典,疏通文字,然後反覆誦讀七支曲詞,在熟讀的基礎上概括七支曲詞的內容。七支曲子可依次概括為:戰後郊外的淒涼景象、吊明孝陵、吊明故宮、吊秦淮河、吊長橋、吊舊院、總吊南京並點明主旨。第三步,精讀中間的五支曲子,依據作者的描述,概括五處景物現在和以前的特點,如“吊秦淮河”一節。現在秦淮河是黯淡、蕭條,以前是華豔、熱鬧。“吊舊院”一節,現在舊院是荒蕪粗俗,以前是清靜優雅。第四步,畫出各曲詞中的形容詞、動詞,體會詞語運用的準確與生動。如“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一個“拋”字,寫出隨意與凌亂:一個“罩”字,使人想見枯枝敗葉的密集程度。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賞讀曲詞,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分析抒情的表現手法是學習的重點,最後一支曲子[離亭宴帶歇拍煞]的賞讀分析是教學難點。

(二)解決辦法

1.反覆誦讀

2.師生合作,揣摩研討。如:

①《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後,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崑生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和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

②《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有什麼特色?分析:《哀江南》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個“舞”字,寫出燕雀在丹墀上跳來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個“朝”字,又把這種情形與臣子拜見天子的莊嚴禮儀聯絡起來,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聯想,表現了昔日神聖宮廷的今日極端衰敗景象。“剩一樹柳彎腰”的“剩”字,意味深長:表明柳樹不僅只有一株,是孤獨之柳,而且是昔日眾多柳樹中的殘存之柳、僅存之柳,使人想見當年絲絲綠柳夾岸垂翠的美景,飽含今非昔比、感時傷懷的無限淒涼。

尾聲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在課內與課外反覆誦讀課文,並結合重點曲子、重點語句進行課堂討論。

2.有條件的學生可課外閱讀《桃花扇》全劇,或觀看影片《桃花扇》。

六.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桃花扇》是明清傳奇的優秀劇目,被列入“中國十大古典悲劇”。《哀江南》選自該劇最後一出《餘韻》。這一套北曲,可以當做獨立的詩歌作品來賞讀,因此,誦讀曲詞,揣摩語句,體會情感,分析其表現修辭特點,是學習本文的目標。

(二)整體感知

《桃花扇》是孔尚任經十餘年長期醞釀寫成的傳奇劇傑作。作者意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即通過明末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伎李香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借與此事相關聯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來提示南明王朝覆滅的原因。他是第一個用戲劇形式藝術地總結南明亡國曆史教訓的人。劇作寫至《餘韻》一出,主人公的故事已經完結(前出《入道》寫到侯方域、李香君二人因國破家亡、山河淪喪,均各自入山修道),但正如王季思教授評點所說:“前出故事已完,意趣未盡,續此餘韻,為增加悲劇氣氛,將興亡舊事付之風月閒談,正是痛定思痛、銘骨鏤心之意。”在全劇戲劇衝突已完成之後,再續此一出,正體現了我國古典戲曲“不很重視衝突”,常“直接地抒寫人物的心理、感情、情緒”(汪曾祺語)的特點。

《哀江南》是劇中民間藝人蘇崑生一套北曲的總題目,共有七支曲子。其中,【北新水令】是“頭”(總起),中間的【駐馬聽】等五支曲子是“腹”(展開),最後一支曲子是“尾”(收束)。賞讀曲詞,是本課最學習內容。

(三)教學過程

1.匯入:賞讀唐代詩人的劉禹錫的《烏及巷》(見課本習題四)。

(《烏及巷》一詩與《哀江南》套曲,都以六朝故都南京為吟詠物件,都抒寫了江山興廢、王朝更迭的感喟。相比較而言,劉詩以小見大,寫得簡潔、含蓄;而孔曲則作了全景式的描寫,情感更激越,對比更鮮明,筆墨更酣暢。賞讀這套曲子,體會情感,賞析語言,是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2.簡介作者:

(孔尚任,清初戲曲作家、詩人、孔子64代孫。有文名,精樂律,擅詞曲。《桃花扇》是他用十年時間三易其稿,於1699年完成的傳奇劇本。這齣戲的創作成功,使他譽滿文壇,與《長生殿》作者洪?N齊名,稱“南洪北孔”。)

3具體賞讀曲詞:

(1)提示生字,學生朗讀課文(只讀七支曲子)

蒿(hāo)菜秣(mō)陵長楸(qiū)阿監(jiàn)丹氣墀(chí)餓莩(piǎo)?[?[(liáoliáo)

(2)討論題一:這一套曲子,有“頭”有“腹”有“尾”,應當如何劃分?三部分主要內容各是什麼?

(第一支曲子【北新水令】是“頭”,總寫蘇崑生所見戰後南京郊外的淒涼景象,定下全篇今非昔比、懷舊傷今的寫景抒情基調。中間五支曲了是“腹”,寫昔日國都各處的殘敗與冷落,寄託悼亡傷懷的哀思。最後一支曲子是“尾”,直抒胸臆,慷慨悲歌,慨嘆南京城的今非昔比,表達強烈的亡國哀痛。)

(3)討論題二:【北新水令】中,“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二名構成對仗工整的一聯。試分析名中四個形容詞的修飾作用。

(四個形容詞是“殘”、“廢”、“瘦”、“空”,分別修飾“軍”、“壘”、“馬”、“壕”四字,可看作曲詞煉字的範例。戰事已成過去,眼前只剩下“廢壘”、“空壕”和臥於空壕中的“瘦馬”,使人聯想到南明王朝軍敗如崩、四散潰逃的情景。上下聯不過寥寥十字,就真實地重現了經歷過戰爭活動的城池傷痕累累的淒涼景象。)

(4)討論題三:從【駐馬聽】到【太平令】五支曲子分別寫了金陵古城的哪些景物?怎樣凸現其殘破、冷落的景象?

(解答此題,可將五支曲子的曲詞與曲詞前三人的賓白作比較。賓白與曲詞,都是按蘇崑生故地重遊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作描述的。從城郊始,依次寫了孝陵、故宮、秦淮、板橋和舊院。孝陵乃皇家陵園,故宮乃赫赫皇城,秦淮乃歌舞繁華之地,當年玉柱紅牆,琉璃瓦,翡翠窗,何等威嚴;長橋舊院,粉黛成群,處處笙蕭。兩相對比,更顯出江山淪亡、時過境遷的悲傷。這些曲子都以寫景為主,但寓於景,不言情自在景中。)哀江南教案《哀江南》說課稿教案《哀江南》教案

(5)討論題四:最後一支曲子【離亭宴帶歇拍煞】是畫龍點晴之筆。這支曲子與前六支曲子關係如何?在語言和抒情方式上的何特點?

(前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鋪敘描述,層層蓄勢,最後則水到渠成,激情迸發,激越動人。前六支曲子主要是寓情於景,末一支曲子則直抒胸臆。從語言上說,末尾一曲多用對偶、排比,又兼用三個散句,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氣韻酣暢,令人慷慨擊節。)

(四)總結、擴充套件

明清傳奇採用南曲,但《桃花扇》卻將《哀江南》這一套北曲收入劇中,就是因為北曲豪邁雄壯,便於傳達沉鬱、悲愴的情感。末一支曲子“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揮。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度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瞭全篇主旨。南明滅亡、江山易主是不爭的事實。唱曲人的不信、難信而又不得不信,更見亡國之情的痛切。

此篇讀罷,可將本單元四篇課文的主要曲詞(或選每篇最典型的表彩段子)逐一吟誦,作比較性的賞析,體會其抒情與語言特色。

(五)課後作業

1.背誦文中曲詞。

2.整理與本單元四位作家有關的作家作品常識,記住最生要的內容。

《哀江南》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瞭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學習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瞭解課文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教學重點

通過對文中寫景之語朗讀分析,體會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方式

自學引導式。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要點

1、檢查先學內容。

2、梳理課文層次。

3、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作者及《桃花扇》

2、教師補充補充介紹相關知識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東曲阜)人,清代戲曲作家、詩人。《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實際共44出),寫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相愛。成親之日,侯方域贈宮扇給香君作為定情之物。奸黨餘孳阮大鋮為了拉攏侯方域,出重金置辦妝奩,被李香君堅決拒絕。阮大鋮惱羞成怒,對侯、李施加種種迫害。侯方域隻身遣往揚州,投奔愛國將領史可法。阮大鋮仰仗權奸馬士英的勢力,逼迫李香君嫁給新任漕撫田仰,香君誓死不從,將頭撞破,血濺宮扇。侯方域之友點血在宮扇上畫成一枝桃花,所以稱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滅後,侯方域在棲霞山同李香君相會。這時,復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愛國將領史可法也壯烈犧牲了,他們相對嗟嘆,百感交集,懷著亡國之恨,割斷情根,雙雙出家。劇本“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侯、李愛情故事為線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獻資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動亂的社會現實,譴責了南明王朝昏王當朝,權奸掌柄,爭權奪利,置國家危亡於不顧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課堂教學目標

1、梳理課文層次。

2、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三、達標學習

1、梳理課文層次。

(1)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2)學生概括本曲內容。

(3)教師明確本文層次: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結尾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崑生在南明滅亡後重遊南京所見的淒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課文由七支曲子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崑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後郊外的淒涼景象,為全文定下沉鬱、悲愴的基調。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寫蘇崑生憑弔昔日國都的各處地方。重點寫明孝陵、明故宮的殘敗和秦淮一帶(包括長板橋和舊院)的冷落。通過對比,突出地表現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寓寄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聲,寫蘇崑生憑弔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結尾“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詩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2、體會曲子的抒情特點,體會課文情感。

(1)《哀江南》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請大家舉例說明。

教師總結:《哀江南》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開篇頭兩句以後,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崑生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發,動人心魄。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是我國古典戲曲常用的藝術手法,它與詩歌的借景抒情有著明顯的不同。

(2)這套曲子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哀江南》就是始終圍繞一個“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發了一個愛國志士的亡國之痛。

(3)背誦曲詞,深入體會。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了清代偉大的戲曲家孔尚任《桃花扇》的結尾曲《哀江南》。《桃花扇》整體上是“借離合之情,言興亡之感”。而《哀江南》就是始終圍繞一個“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發了一個愛國志士的亡國之痛,這是《桃花扇》全劇的畫龍點睛之筆。“南洪北孔”,這是中國戲劇史上的佳話。如果可能的話,大家課外可以閱讀《桃花扇》全劇,進一步感受全劇的藝術魅力。我現在就是有一個願望,如果我在南京工作的話,我一定和同學們一起,到課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走一走,從課堂上的文化走向現實中的文化,一同感受南京這座古都所蘊含的魅力。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三維設計》。

《哀江南》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3.體會典雅的語言。

教學重點:

情景交融寫法及主題。

教學難點:

語言典雅,情文並茂的表達技巧。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方法:

自讀背讀賞析法。

教學步驟:

一.教學匯入:

由背誦姜夔的《揚州慢》引入新課。然後略講明清傳奇與元雜劇的區別:

明清傳奇是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形式,它與雜劇有些區別。傳奇不稱“折”而稱“出”,出數不定;傳奇不稱“科”而稱“介”;傳奇不像雜劇那樣通常由一個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種角色都可以唱。可以獨唱、對唱、輪唱和合唱;雜劇每折限用一個宮調,一韻到底,而傳奇每出不限用一個宮調,可以換韻。

二.介紹作者與作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又號岸堂,嘗自稱雲亭山人。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六十四代孫,清代著名戲曲家。少年就開始蒐集資料,準備寫南明興亡的戲劇。中年後,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曾得到康熙帝的褒獎,被任命為國子監博士,官至戶部員外郎,曾參加疏浚淮河的工作,結識了很多著名的明末遺民,感受了濃重的愛國思想,終於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經營十載的《桃花扇》,終於“三易稿而書成”,並轟動京城。明朝滅亡以後,身為戲曲家、詩人的孔尚任,第一個以戲劇的形式展現了明末複雜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評價了南明的歷史,藝術地總結了這一段歷史教訓。他的代表作《桃花扇》,共四十四出,描述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復社文人侯方域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再現了南明覆滅的歷史概貌。這是一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歷史劇,也是明清傳奇戲的壓卷之作。《桃花扇》的成功,使孔尚任譽滿文壇,時人將他與《長生殿》的作者洪?N並論,稱作“南洪北孔”。戲中明顯的反清哀明的思想使康熙皇帝大為不滿。第二年孔尚任被藉口罷職回家,此後從事詩文寫作。孔尚任的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與顧彩合作的傳奇《小忽雷》、詩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長留集》等。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這套曲子,通過教曲師傅蘇崑生在南明滅亡後重遊南京所見的淒涼景象,話興亡之感,抒亡國之痛,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這套曲子,先鋪寫景物,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慷慨悲歌。這套曲子,語言準確、生動、形象,多用對偶和排比,既句式整齊又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讀起來一氣貫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擊節。

三.預習診斷: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B)

A秣陵(mo)窗櫺(ning)芻牧(chu)B.長楸(qiu)蒿菜(hao)瓦礫(li)

C.餓莩(fu)窗寮(liao)弋陽(yi)D.丹墀(ci)樵夫(qiao)水榭(xie)

2.下列有錯別字的一項是(C)

A.我三年沒到南京,忽然高興,進城賣柴;路過孝陵,見那寶城享殿,成了芻牧之場。

B.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C.當年粉黛,何處笙蕭。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

D.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

3.對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守陵阿監幾時逃(皇帝的墳)B.收酒旗重九無聊(端陽節)

C.冷清清的落照(落日的光輝)D.不信這輿圖換稿(地圖)

4.下列句中沒有詞語活用的一項是(C)

A舞丹墀燕雀常朝B.放悲聲唱到老C.不過些磚苔砌草D.直入宮門一路蒿

5對有關的文學常識判斷正確的一項是(C)

A《哀江南》節選自《桃花扇》,作者是明代的著名戲劇家孔尚任。

B.《桃花扇》劇作“三易其稿”十載乃成,時人將其與李漁的《長生殿》相提並論。

C.《餘韻》是《桃花扇》的最後一出,《哀江南》是其中的一支曲子。

D.“新水令”、“駐馬聽”、“沉醉東風”、“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等都是曲牌名。

四.內容理解:

1.學生朗讀全篇曲詞。

2.瞭解七支曲子的結構層次及大意。

①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寫蘇崑生重到南京所見的戰後郊外的淒涼景象。

②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突出地表現了南明興亡的歷史變遷,寄寓了無限懷念故國的哀思。

③第七支曲子是尾聲,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點明全篇主旨。

四.完成課後練習二,理解課文情景交融的特點。(見教師用書)

小結:這套曲子自開篇兩句以後,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師傅蘇崑生遊南京的蹤跡為線索,由遠而近,從城郊寫到孝陵,從故宮寫到秦淮,從板橋寫到舊院,描寫南明滅亡之後南京各處的淒涼景象,展現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

念故國的無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這六支曲子集中筆墨寫景,一氣貫穿,層層蓄勢,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發,動人心魄,堪稱借景抒情的佳作。

五.完成課後練習三,品味課文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見教師用書)

教師示例:以尾聲一曲為例。這支曲子寫蘇崑生憑弔南京,慨嘆南京今昔景象的變化,痛悼南明的滅亡,唱出強烈的亡國哀痛。這支曲子中三個“眼看他”疊用,使音韻整齊,語氣貫通,語意加重,給人以今昔變化之大之快的生動語感。“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等對偶句、排比句句式整齊,節奏鮮明,語勢貫通,具有情聲並茂的強烈表達效果。

六.指導背誦(課後練習一)

教師指導學生先簡單分析,然後逐節背誦。

七.完成練習四,即就課文與劉禹錫《烏衣巷》寫景抒情的異同寫一段短評。

教師提示:《烏衣巷》是《金陵五題》的第二首,也是詩人追懷金陵歷史遺蹟後抒發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繪朱雀橋、烏衣巷的變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熱的官僚和宦官集團,雖然權勢盛極一時,但也會像昔日的王導、謝安及其家族一樣衰敗淪亡。全詩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哀江南》是傳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它通過教曲師傅蘇崑生的所見,表達了強烈的故國哀思。

八.內容回放:

選出對課文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

A.課文先鋪寫唱曲人目睹的淒涼景象,寓情於景,後直抒胸臆,放聲悲歌。

B.曲詞先寫南京城內外的景象,再依次鋪寫村郭的蕭條,陵墓的荒涼,宮殿的殘破,秦淮長橋、舊院的冷清。

C.本文注意精選意象,運用對偶、反問、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語言通俗生動,讀起來讓人覺得聲情並茂。

D.課文通過今昔對比,抒發了深沉的興亡之感,故國之思,表達了一定的民族意識。

九.佈置作業:印刷資料[同步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