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6W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篇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2、展開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反覆朗讀,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精神迴歸。

【課時】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環節意圖課前準備

學生反覆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把自己讀書的收穫以及疑惑記錄在預習本上,以便在課堂討論交流。

一、三分鐘口語訓練(此環節在本課省略)

二、導語設計(略)

三、初讀課文──讀通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3、學生彙報。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

2、學生彙報:“我讀懂了……”

五、品讀課文──討論交流

1、師:假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同志來到我們班級,調查同學們是否喜歡這篇課文,讓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朗讀出來,講講喜歡的'原因。

3、學生彙報。

(教師在這個環節準備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奇特的想像)

六、質疑(如果學生沒有什麼問題,教師會提出。如果學生能提出教師就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拓展訓練

放飛想像。

八、佈置作業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鍛鍊學生說話能力。

創設輕鬆愉快的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進行識字寫字訓練,培養合作精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所訪之“友”。

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訓練學生朗讀能力。

體現師生間平等的對話。

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進行想像能力的訓練。

注重使用漢字的能力,讓學生走進生活,書寫生活,熱愛生活。

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李漢榮

孤獨之旅(客觀)

歡欣之旅(內心)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2

【說教法】

這是一篇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文字優美的散文,傳統的分析教學法會影響整體的韻味和優美的意境。所以我採用表情朗讀法、聯想想象法與仿寫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朗讀想象中去體會文中的優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從而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與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朗讀本事、想象本事與寫作本事。

【說目標】

1、積累優美豐富的語言材料,熟練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3、體會作者把進山看風景寫成“山中訪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與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說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與預習字詞,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2、製作多媒體課件、錄製課文朗讀、安裝好音響,準備好投影等儀器裝置。

3、一個課時。

【說過程】

  一、匯入

請大家閉上眼睛,何教師帶大家去一個好地方。大家認真聽一聽,猜一猜這是什麼地方(音響放出一段描述山谷情境的`純淨音樂,學生閉目欣賞純粹的流水聲,鳥鳴聲,進入情境,由此匯入課題。)

二、初步感知,動情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

2、檢查字詞,疏通課文。由學生自我找出難讀難認難懂的字詞,再幻燈出示重點字詞。

3、放配樂課文朗讀,再一次讓學生走入課文的情境,初步感知課文資料,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本事。(聽讀前出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

⑴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⑵作者為什麼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第一個問題的設定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熟悉課文資料。可是我故意不問作者一共描述了幾種景物,而是沿用課文標題的方式提問,這樣既為後面的問題做鋪墊,也讓學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我將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時,一邊體會作者傳達的思想感情。我將描述古橋與樹林的兩個段落,作為指導的範例。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肯定會提到,那麼在這兒我就將事先打好的一段改編的關於描述古橋的文字從課件中投影出來。描述古橋那一段,作者構思巧妙,不是直接描述古橋的,而是採用了人稱轉換的方式來寫的,好象直接與古橋對話。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特點,我就將這一段直接改成對話體,然後指明兩個學生分主角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這樣的人稱轉換是有利於感情的直接抒發,顯得更加的親切和自然,就像是與一個老朋友應對面的交談一樣。然後就能夠指導學生有感情的齊讀這一段。

接來的另一段,是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景物描述觀照的視角獨特新穎,樹與“我”融為一體,互訴心聲,與自然渾然一體,使人耳目一新。這一段讓學生先想象,然後教師範讀,讓學生自由發言,團體討論該如何把握朗讀技巧以表達思想感情。然後開展男生女生朗讀競賽進行朗讀訓練。

其他的段落,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要求學生先說一說這一段落該用什麼語氣語調來朗讀,再讓她根據自我的理解與體會朗讀出來。在此過程中,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髮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就要從剛才的朗讀體會中進一步啟發引導,經過一輪的朗讀訓練,學生能初步體會出作者在這其中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由此可自然的讓學生了解到自然是完美可親的,我們應當保護她,愛護她,生活在自然懷抱裡的我們,如果以一顆真摯的心去呵護她、關愛她,那麼大自然才真正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將從她那兒得到無盡的財富與寶藏。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想象、感悟、表達

1、合作探究,積累感悟: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優美的段落或句子,互相朗讀,摘抄在摘抄本上。

2、情境想象,拓展延伸:

放音樂,學生閉目想象課文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學生放飛心靈,與山川草木、花鳥魚蟲對話;讓學生成為一株株蒼天大樹、一朵朵山澗小花,一隻只飛翔的小鳥,一條條活潑的小魚……共同營造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

四、總結

大自然是完美的,歌德說過:“她(指大自然)在幻影裡得著歡樂。誰在自我和別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責罰他如暴君;誰安心追隨它,她就把他像嬰兒般偎摟在懷裡。”我們應當要關心她、愛護她,她也會關心我們、庇護我們,因為我們是朋友,恰如《山中訪友》中所描繪的一樣。

五、佈置作業

到自然中去放飛心靈,與山川草木、花鳥魚蟲對話,你會發現生活中又多了一個好朋友,以“我有一個朋友”為題,向大介紹一兩個你自然界的朋友,說清楚以她為朋友的原因。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

①課前佈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②製作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學生可根據課題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整即可)

師:讓我們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山中眾朋友”。

  二、自主學習

學路建議: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並多讀幾遍,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瞭解大概內容。

2、讀完後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三、合作探究

1、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彙報好詞,集體品讀。

2、學路建議;

自讀課文1、2自然段,感受作者出門的心情。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3、“與微風撞了個滿懷”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路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兩個“滿懷”的意思相同嗎?平時還可以說什麼東西是滿懷的?

(2)帶著輕鬆愉快、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4、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在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交流討論)

  四、精講點撥

1、“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韻味。

2、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五、鞏固拓展

繼續讀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二、自主學習

學路建議:

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後,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先自學,再到小組內交流。

  三、合作探究

1、第三自然段

(1)出示課件:古橋。想一想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橋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麼?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於古橋的一片深情。)

(2)讀讀句子,請想像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它馱過了哪些人,在它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指名朗讀,讀出作者對古橋的讚美和敬佩之情。

2、第六自然段

(1)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麼?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

3、第七自然段

(1)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麼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2)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3)齊讀一遍。

4、最後一段,首尾呼應。

5、帶著“好心情”,有感情地讀全文。

四、精講點撥

老師隨機指導。

  五、鞏固拓展

1、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2、自己選擇三個自然段背誦下來。

板書設計

1 山中訪友

古橋 鳥兒 露珠 樹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落花 落葉 石頭 雷雨

熱愛大自然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品味美的語言,領略美的景色,體會美的情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

2、引領學生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1、變換人稱的'寫法。

2、擬人、比喻之美。

3、豐富、新奇的想像。

【教法學法】

1、朗讀。

2、評議。

3、練習。

【教學程式】

一、猜讀激趣

《山中訪友》訪什麼樣的朋友?為何訪友?

二、整體感知

1、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哼著小曲,踏著幽徑,進入山中依次訪問了哪些朋友?

2、怎麼稱呼這些朋友?

三、尋幽探微(著重探討3~5節)

1、朗讀訓練:

⑴ 示範朗讀,拋磚引玉:

讀好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感情。

⑵ 練習朗讀,體會琢磨:

把握內容,讀出感情。

⑶ 表演朗讀,評議欣賞。

2、領略人稱變換之美:

對比閱讀,思考:用第二人稱寫有什麼好處?

3、領略擬人比喻之美:

⑴ 自由朗讀第5節,說說你最喜歡哪句,並談談理由。

⑵ 角色朗讀,讀出情感,讀出個性。

4、仿寫句子:

仿照本節的寫法,(調動想像和聯想,運用第二人稱)再寫一位山中朋友。

5、將題目改為“山中觀景”行嗎?為什麼?

四、課後作業

一課三練:

1、快樂晉階:6、9、10。

2、生活拓展:春草散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