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2.7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的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的人》教學設計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瞭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於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裡,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 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於……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 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l.匯入 新課(可借鑑吳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

2.板書課題,配樂,範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並正音:臧(zāng)摔(shuāi) (老師對朗讀速度、節奏、語調的諷刺與讚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l)放兩組錄音作業,第一盤放1—4節,第二盤放—一7節,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後,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 (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 (課題更含蓄,便於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 益.)

C.用詩句填空.“有的人”在詩中一指_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 屬於____一種人. (最佳選擇是第二節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採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後____這兩點來表現 他的偉大. (對比,讚頌,為人民奮鬥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詩的後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頌揚情感) 問: ①為什麼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麼?“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出一種 什麼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詩的前兩行. 問;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麼寫 法?其作用是什麼?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同5—7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 的? (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 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 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實生活中的哪些 人? 2.為什麼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想)請聯絡中國近(現)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場如何? 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l)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八題與第四題比較練習(3)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後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瞭解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瞭解作者的寫作手法。

難點: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瞭解詩歌的寫作背景,查詢魯迅及臧克家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出示魯迅像,這位是誰?你瞭解嗎?教師出示魯迅資料。指名讀。

2、出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是誰說的,生齊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過渡:魯迅是一個時刻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的人,他愛人民, 人民永遠懷念他。板書:愛人民,人民愛。今天,我們學習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詩歌《有的人》。

3、一起來認識一下臧克家,課件出示臧克家資料及寫作背景,教師口述。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我們就來一起欣賞這首詩歌,請同學們多讀幾遍課文,每讀一遍的感受和收穫都是不一樣的,看看誰的收穫最多。邊讀邊注。

2、生自瀆詩歌

3、交流收穫。

學生說不到的教師提示:

1) 哪些句子表達出了作者對魯迅的懷念。

2) 描寫了幾種人,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4、相信其他同學肯定還有很多感受和收穫,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吧。

想讀哪一小節就讀哪一小節。

5、指名讀。

6、教師指導讀、範讀、理解讀。

7、如果將文中“有的人”替換成某一種人怎麼換,代到詩句中讀一讀。

過渡:這首詩歌不只是單純的懷念魯迅,而是通過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哪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著,歌頌了魯迅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板書:無私奉獻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作為21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2、拿起你的筆,快速記下你此時的感受。

3、交流感受

教師贈言:同學們讓我們把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刻苦學習,以期有所成,報效祖國,報效人民。

4、最後給大家留一項作業課件出示,教師讀。

收集有關魯迅的名言、故事、著作等,辦一期紀念魯迅為主體的手抄報。

教學反思:

這是一片略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憎愛分明的感情,並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到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詩歌語言樸素,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一開始安排學生自學感悟,教師點撥引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朗讀,將鮮明的對比融入到朗讀中,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拓展到21世紀的國小生應該怎麼做,學生說得非常好,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動起來,於是安排了寫,記下此時的感受。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3

設計意圖:

《有的人》是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臧克家所作的一首高度凝練、句句閃光的詩,全詩語言質樸,採用強烈的對比與嚴密的照應相結合的手法,以魯迅為鏡,揭示“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著” 的深刻哲理,耐人咀嚼和回味。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略讀課文要求,把閱讀的核心、質疑的主人、積累的主體迴歸為學生,高年級的學生有能力自讀自悟,在感悟到“雖死猶生”和“雖生猶死” 的開篇對比後,引導孩子從“對人民的態度”,“人民對兩種人的態度”來對照研讀,滲透魯迅的相關資料,豐富人物形象,拓寬感受的空間,也培養學生的蒐集、整理、表達、積累能力。同時在一“騎”、一“俯”,一“上”、一“下”間,反覆朗讀,讀出魯迅的高尚情操,讀出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讀出所有像魯迅這樣的人都值得“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必然滅亡的道理。

2、反覆朗讀,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3、蒐集材料,走進魯迅,走進那個時代。

教學重點:瞭解本文的對比手法,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

教學難點:從特寫強對比中,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蒐集魯迅的相關資料。

2、圖片、課件(魯迅的名言等)。

課前談話:用一句話說說你心中的魯迅。

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入課

1、魯迅走了,但他留給後人的很多很多,十三年過去了,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臧克家仍心潮起伏(板書作者),寫下了這首《有的人》(板書課題)。

2、讀題,質疑

梳理質疑:“有的人”指誰?

二、自主初讀,吟詩解疑

1、略讀課文怎麼學?生交流學法。

出示閱讀要求:(1)讀準確,讀流暢。

(2)“有的人”指哪些人?

2、讀詩:讀準字音。

(1)分節讀詩,正音。

強調預設:朽,理解:不朽。

3、吟詩:讀順詩歌。

迴歸整體,讀詩。

4、比較發現,現代詩的特點。

齊讀詩歌。

三、合作賞析,品悟主旨

1.“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種人嗎?

(1)(隨即出示)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2)輕聲讀讀,發現什麼?

兩個“死”,兩個“活”一樣嗎?

(3)朗讀指導“有的人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現在你心裡應該非常明白,兩個“有的人”一樣嗎?

板書:雖生猶死

雖死猶生

(4)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對比。(板書)

2、合作學習,細讀《有的人》。

(1)找找兩種人的不同,在旁邊寫上批註。

(2)交流心得。

3、 重構課文,對照感受

(1)第2到6節中找出第一類人。組內讀讀。

①(出示)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麼偉大!”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②這些“有的人”是怎樣的人?他們的結果呢?(出示)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③用一句話說說這樣的人。

偉大,實則渺小,讓你想到哪些人?

(2)另外的“有的人”呢?

①(出示)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當牛馬。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難點: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從瞭解魯迅入手

1、出示有關魯迅的圖片:你們認識他嗎?(魯迅)

2、講講你知道的魯迅的小故事。

師述: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用手中的筆跟敵人戰鬥。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魯迅:

(出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澤東

3、(介紹背景)1949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13週年,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地紀念魯迅,著名詩人臧克家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了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寫下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板書:有的人)

二、初讀,整體感知

1、來,讀讀這首詩。

初次見面,一定要真誠:讀兩遍,不要忽視一個字。

2、指名讀,糾正、評價。

3、聽聽別人是怎麼讀的。聽錄音朗誦。

4、自己再讀,邊讀邊思考,看有什麼發現。

三、讀悟結合,深刻領會

1、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小節。看你有什麼發現。

出示第一小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出示填空問題:兩個“活”與“死”有什麼不一樣的含義呢

該怎麼讀這兩句?

第一句:輕蔑地、鄙夷地讀……厭惡地、痛恨地讀……

第二句:莊重地、惋惜地讀……肯定地、讚頌地讀……

可以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來談。

2、你還有哪些發現?

交流,引導感悟。

A、發現兩處化用魯迅作品的詩句(如果沒有發現則點撥:詩歌是為紀念魯迅而寫,卻好象一次沒提魯迅啊?)

⑴化用魯迅《自嘲》詩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

(學生說後,幻燈出示《自嘲》)導讀:在最艱苦的生活和最險惡的環境中,不管國民黨的天下是“冬夏”還是“春秋”,魯迅先生始終愛憎分明,與敵人頑強作戰,為人民勤懇地工作。人民感激他,人民愛戴他,齊讀第二小節。

⑵(幻燈補充《野草——題辭》)

自讀:“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導讀: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革命,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於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人民懷著深深地敬意讚頌他:齊讀第三小節。

B、發現對比、反覆的表達方法。

C、詩人的語言通俗易懂,卻又形象生動,你覺得這首詩用得最生動形象的'一個字是什麼?

(在學生賞析的字當中,挑出一個“摔”來重點賞析: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想象人民怎麼“摔”。

指導帶著仇恨讀)

3、導讀5—7小節: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當年,臧克家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死的是肉體/你的精神已向大眾心底去投生!”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指名三個同學分別讀5、6、7小節,讀中訪問、指導。

4、“趕快收殮,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魯迅最後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讓我們一起來深情地回憶他:齊聲朗誦這首詩。

四、拓展練習

1、說: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會想道什麼樣的人?

2、寫:模仿這首詩對比的寫法,寫兩句詩。

3、交流,點評。

五、總結教學:

學了這首詩歌,你有些什麼收穫?

六、佈置作業:

1、把感受特別深的詩句抄寫下來。

2、學習對比、排比的方法,自己創作一首小詩。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瞭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係,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反覆誦讀。

2·通過讀,理解詩的深刻哲理。

3·把較難懂的內容(第三、第六、第七節)講清楚,講透徹。

教學重點

1·理解對比的寫法。

2·體會用詩講道理。

教學難點

1·"有的人"指哪些人?

(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屍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詩後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兩句詩該怎樣理解?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軀殼活著,他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願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3·為什麼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為什麼說“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盪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發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課時安排

第1、2課時: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理解課後題。

第3、4課時:理解對比的寫法,和本詩蘊含哲理。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第1節)(第2、3、4節)(第5、6、7節)

人生意義

(對比)(對比)(對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作家簡介

臧克家,生於1905年,是我國"五四"運動以來最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一直受到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1949年全國解放後,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並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於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三、解題

“有的人”這個題目包含了詩中所寫的兩種人:即作者歌頌、讚美的是以魯迅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作者揭露、批判的是一切反動派。聯絡詩的副標題,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是以歌頌、讚美為主旋律的。這苜詩主要採用對比的寫法,也就是把揭露和批判作為歌頌與讚美的一種反襯,在鮮明的對比中,抒發作者的感情。

四、匯入

人都有生和死。對待生和死,不同的階級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態度。活著的人,有的活得崇高、偉大;有的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間題上,毛主席曾經指出:“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舉例說明)

《有的人》這首詩以形象、凝練、通俗的語言寫了對於生和死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的態度和表現,抒發了作者由此而發的感受,以此來紀念魯迅以及以魯迅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五、通讀課文

1·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理解課後題一: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說說這兩句詩中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的不同含義。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軀殼活著,它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願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一個“死”宇卻表達了作者的惋惜的懷念之情,第二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活"宇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讚美。)

3·體會:“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得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一個"騎"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動統治者驕橫的形象,凶暴的本質;"啊,我多偉大!"刻畫了反動統治者的外強申幹、自我吹噓的醜態,對反動派迸行有力的諷刺;對於魯迅先生,則用"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俯下身子"把魯迅精神表達得多麼充分,把魯迅的形象寫得多麼崇高,多麼感人,多麼形象!")

4·體會: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刻入"一詞,真是入木三分。反動統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認為"刻入石頭"是萬全之法,但事實上,他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這裡的一個"爛"字,既道出了反動派惡貫滿盈,又顯示了人民的心願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則給人以無限生機、無限活力、無限希望的感受和聯想。"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限崇拜、無比愛戴的`深厚感情。)

5·體會:“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騎”、“摔”、“垮”字分別說明什麼?

(“騎”生動地表現了反動派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態。而人民要推翻他們,打倒他們,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為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的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

6·理解課後題二:

為什麼說“把名字刻人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又應當怎樣理解?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遺臭萬年。"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末,於是並且無可朽腐",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盪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發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刻入”和“爛”是譏諷、嘲笑,是對一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動派的鞭撻、討伐;“春風”、“到處”、“青青”這些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是作者對為人民奮鬥一生的革命戰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熱烈歌頌。)

六、課文分析

1·這首詩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部分:第1節是第一部分;第2、3、4節是第二部分;第5、6、7節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開門見山,以兩種對立階級的人為代表,緊緊抓住參加魯迅紀念活動感觸最深的兩點,即:魯迅生為人民鞠躬盡瘁,死後人民懷念他,從對魯迅雖死猶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與死的辯證觀點。

第二部分,從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熱情讚頌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

第三部分,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2·小結:從以上分析中,我們能夠看出:第一部分是全詩的總綱,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分別進行解說和深入開掘,形成了以讚頌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偉大精神的抒情主線。

3·教師提間:這首詩所以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在人民群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在於它包含著深刻的哲理。想一想,這一深刻的哲理是什麼?

(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將被人民所唾棄;而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則會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懷念。)

4·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而作的,為什麼以"有的人"為題?

(因為詩人是"藉著紀念魯迅這樣一個機會,用詩作為出口,抒發心中的積憤"(臧克家語)。詩中不僅歌頌了偉大的戰士魯迅,而且熱情地讚頌了以魯迅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向著惡勢力衝鋒陷陣的革命戰士的崇高精神。同時,也無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魯迅的對立面——官僚地主階級和一切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反動派。詩中寫的兩種人,代表了兩個階級的鬥爭,從而深切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惡勢力的無比憎恨,對以魯迅為代表的革命先驅的崇敬和熱愛。)

5·這首詩在寫法上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這首詩的每一節一反一正對比,使正反面人物對立得更為鮮明,從而達到突出主題的作用:

①生死價值的對比。

第l小節中,前一個"活著"指人還在社會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後一個"死了"是指人已離開人世,"活著"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動統治者"活著",不過是行屍走肉,毫無價值;革命者"死了",卻雖死猶生,精神永存。

②對待人民群眾態度的對比。

第2一4小節的前兩句都寫反動統治者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a·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恥地為自己歌功頌德,妄想"流芳萬世";c·殘害人民,養肥自己。

詩的後兩句都寫像魯迅這樣的人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a·"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b·"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意思是願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c·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③人民群眾對兩種人態度的對比。

第5一7小節的前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反動統治者的態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b·"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記,被人民唾棄。c·"他們的下場可以看到",即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詩的後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魯迅這樣人的稱頌:a·"永遠記住他";b·"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即魯迅精神到處被傳頌,被延續;c·"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無限愛戴的深厚感情。

通過以上3種對比,反映了兩個對立階級不同的人生觀,顯示了人民群眾強烈的愛與憎,從而很好地突出了詩的主題。)

6·課後題五:

毛澤東同志稱讚魯迅“在黑暗與暴力的進襲中,是一株獨力支援的大樹,不是向兩旁偏重的小草”,而這首詩卻說魯迅“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應該怎樣理解?

(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小草"與這首詩裡所說的"野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沒有堅定立場的騎牆派,後者指願與舊社會同歸於盡,一起被革命烈火燒掉,為革命鬥爭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者。魯迅說,"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這黑暗的社會背景就是"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魯迅先生以徹底革命的英雄氣概,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會燃燒起來。)

七、教學小結

八、佈置作業

課後題六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6

教材簡析:

《有的人》這首詩是著名詩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參加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紀念活動時所作。詩歌對比強烈、形象鮮明、語言樸素、節奏明快。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瞭解為多數人活著的人將得永生的道理。

2、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對照的寫作手法,體會運用這種寫法的好處。

3、初步欣賞詩歌,對現代詩充滿興趣。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通過本組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他嗎?

師: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於鴻毛。”魯迅先生不幸病逝時說:“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他最後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詩歌《有的人》。

二、自主初讀,吟詩解疑

1.略讀課文怎麼學?生交流學法。

出示閱讀要求:

(1)讀準確,讀流暢。

(2)“有的人”指哪些人?

2.讀詩:讀準字音。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2)分節讀詩,正音。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師:猜一猜,這句話容易讀錯的字是哪一個?

生:大多說“呵”,有的把字音說成是he,有的'說成是a

師:這個字平時讀“he”,比如—笑呵呵、“呵斥

另外,“呵”和“啊”這兩個字有的時候讀音和意思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它一樣可以讀一聲、二聲、三聲、四聲,在這句話中讀第幾聲呢?為什麼?

師: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呢?

生:這些騎在別人頭上的人,對自己的做法很驕傲。

生:這些人感到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才說“呵,我多偉大!”

師:所以,在這裡應該讀第四聲。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強調預設:朽,理解:不朽。

3.吟詩:讀順詩歌。

迴歸整體,讀詩。

齊讀詩歌。

三、合作賞析,品悟主旨

1.“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種人嗎?

(1)(隨即出示)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2)輕聲讀讀,發現什麼?

兩個“死”,兩個“活”一樣嗎?

(3)朗讀指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現在你心裡應該非常明白,兩個“有的人”一樣嗎?

板書:雖生猶死

雖死猶生

(4)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對比。(板書)

2.合作學習,細讀《有的人》。

(1)找找兩種人的不同,在旁邊寫上批註。

(2)交流心得。

3.重構課文,對照感受

(1)第2到6節中找出第一類人。組內讀讀。

①(出示)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麼偉大!”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②這些“有的人”是怎樣的人?他們的結果呢?(出示)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③用一句話說說這樣的人。

偉大,實則渺小,讓你想到哪些人?

(2)另外的“有的人”呢?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當牛馬。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燃燒。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②人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做牛馬的

遠記住他!

風吹到的地方

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③你讀出詩中的言外之音了嗎?

牛馬,野草為了別人更好的活的人是誰?

④補充魯迅的資料,交流。

(出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火,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腐朽。”

“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原來臧克家以此作比,竟都是出自魯迅的原話啊!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又發現了什麼?每節都是“先反後正”。

四、對位元寫,寫法感受。

1.對比讀。

找找哪些字感受到強烈的對比?

2.交流:

品讀“騎”“俯”,“刻入”“情願”,“不朽”“爛得更早”……

我們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一善一惡,一美一醜。

3.比較讀

(1)2、3、4節5、6、7節

2與5節,3與6節,4與7節,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與“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跨,”

……

(2)與前面放在一起寫比較,你感受到什麼?

臧克家無愧於“中國當代詩魂”。

五、總結齊誦,激起共鳴

1.十三年過去了,我們依然記得,讀詩……七十二年過去了,我們依然記得,讀詩……

2.《有的人》僅僅是在歌頌魯迅嗎?更是在讚美那些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著的人,以小見大。

3.將來等我們老了,我們還依然記得,齊讀詩。

教學反思:

這是一片略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憎愛分明的感情,並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到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

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先讓學生讀準,特別是對容易讀錯的“呵”字,進行正音。其次,本課的有感情朗讀詩歌是重點,學生對愛憎的感情朗讀的還不夠鮮明,知道要表達的感情,但讀不出來,這時教師應及時的做到範讀。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

2、通過對比朗讀,加深對詩歌的感悟,瞭解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鮮明的愛憎感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重點:

理解詩歌的深刻內涵,學習魯迅的偉大情懷。

難點 :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並在對比朗讀中體會對比手法的運用。

一、 複習匯入,引出新授。

1、生舉手回答以下問題。

①1、魯迅一生創造了哪些作品集?

②在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周曄寫道魯迅是一個 ( ) 的人。

③在課文 《一面》中,阿累寫道魯迅憎惡黑暗社會有如 ( )

2、師:魯迅為了人民的事業沒有休息的工作,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壓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並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於1949年11月1日寫了一首短詩,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短詩《有的人》。

二、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聽錄音範讀,品味大師是如何把感情融入自己的語言中。

2、生自由讀詩,注意讀流暢、有節奏。

3、指名讀,師生評議。

4、齊讀,注意讀出感情。

5、生交流感受,理清詩歌的寫作思路,分清詩歌的結構層次。

師提問:全詩共有幾小節,可以分成幾部分,分別寫了些什麼?各部分間有什麼關係?

(提示:詩的第一節寫了兩種“生”和“死”,是全詩的總綱;第二、三、四借寫了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第五、六、七節寫了兩種人的不同結局。)

三、細讀全詩,感悟內涵。

1、ppt出示第一小節。生朗讀。

※生舉手說說自己讀後的疑問?

※師提問:兩個“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種人嗎?第一個“有的人”是指哪些人?在文中分別指那些人。

(師出示句式( )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明確“活“指肉體活著,”死“指精神死了。

※第二個“有的人”是指文中的那些人?

(出示句式( ) 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明確“死”指的是肉體的死,“活”指精神的活

2、PPT出示第二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幻燈補充《“香唾盂》】“明代權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他吐痰的時候,都是美貌的婢女過來用嘴來承接。他剛一發出咳聲,婢女的嘴已恰到好處地等著了。嚴世蕃把這叫作“香唾盂”。”

②引導生體會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醜惡嘴臉,以及他們的結局。

③PPT 出示:“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當你讀到這句詩時,魯迅的一首詩,你也一定想到了魯迅給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的事例)

生舉手發言。體會魯迅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④齊讀第二小節與第五小節。

3、PPT出示第三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品味這些想名垂千史的人遭到的罵名。

②PPT出示:“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看到野草這兩個字,同學們是否還記得魯迅有一部散文詩集就叫——《野草》

【幻燈補充《野草?題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一切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師提示: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革命,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於生命。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③男女生輪讀第三小節和第六小節。

4、PPT出示第四小節,齊讀。

①PPT出示:“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幻燈片補充北宋一太守天登把名字變成忌諱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的人的可惡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②PPT出示: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幻燈片補充20xx“感動中國”人物王萬青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以及人民對他們的態度。

③男女生輪讀第四小節和第七小節。

5、領悟全詩的寫作手法及這種手法的妙處。

PPT出示:這首詩運用了( )的寫作手法,這樣的寫作手法更能烘托出魯迅以及想魯迅這樣的人的( )美好品質。

四、熟讀成誦,加深感悟

1、再聽範讀,小聲跟讀,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

2、男女生輪讀。

3、全班讀第一小節,再男生讀有的人對人民的態度,女生讀相應的結局。

五、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1、教師以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總結。

2、對待生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態度。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在死的問題上,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如鴻毛。請舉出這兩方面的例子各一,並說說他們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朗讀課文,瞭解課文資料。

潛力目標: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教學過程:

〖你正在瀏覽《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引導學生朗讀魯迅先生的《自嘲》一詩,引人對魯迅先生高尚人格和光輝精神的評價,帶人新課時的學習。

二、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基本資料。

1.聽朗讀帶,或者教師範讀全詩。

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思考:這首詩的體裁是怎樣的.

四、品讀詩歌,理解詩歌資料。

1.學生齊讀詩歌。

(1)詩歌的首節中活與死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2)如果將詩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點出,在表達效果上會有什麼變化

2.引導學生細讀詩歌,對詩歌當中其他語言運用精妙的地方加以品味。

五、精讀詩歌,領會詩歌感情。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注意體會每節詩歌中的具體感情。

2.指名學生朗讀詩歌,要求能夠讀出各節的真實感情。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蒐集一些關於魯迅的材料,進一步瞭解魯迅這個人。掌握如何蒐集資料並得出自己的觀點。

2.理解詩歌包含的深刻哲理,體會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學會做一個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3.初步掌握閱讀現代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2.初步掌握閱讀詩歌的方法。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評價魯迅,匯入新課

1、通過本組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他嗎?

2、學生評價。

3、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於鴻毛。”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趕快收斂,埋掉。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這是他最後的遺言。然而,我們能忘記他嗎?事別13年,著名詩人臧克家寫下了《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讓我們共同分享。

二、自讀自悟,走進詩歌

1.解讀標題

(1)這個標題跟一般的標題有什麼不同?

有一個副標題,解釋說明詩人寫這首詩的原因。

(2)看到這首詩,你認為這首詩會寫什麼?

2.找關鍵句

(1)什麼是關鍵句?(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這首詩是圍繞著哪個句子來寫的?為什麼?(讀段落)

關鍵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語句,它突出地體現了文章的主旨或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總結找關鍵句的方法:一般來說,有特定的位置)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前一句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後一句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願做人民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

活: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二個“活”字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讚美。

死:第一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死”字表達了作者的惋惜和懷念之情。

(2)在這個關鍵句中你認為最關鍵的詞語是哪個?

(3)(帶著愛憎分明的感情自讀)找出詩歌中表現魯迅這類人怎麼活的詩句。如何理解?在這個單元學過的課文裡,有沒有魯迅先生這樣活的事例呢?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俯下身子”把魯迅精神表達得多麼充分,刻畫了魯迅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報答人民的形象!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比喻魯迅願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魯迅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題辭》裡說:“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青青的野草則給人以無限生機、無限希望的感受和聯想,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和愛戴的深厚感情。“春風”“到處”“青青”這些感******彩鮮明的詞語,是作者對為人民奮鬥一生的革命戰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熱烈歌頌。

總結: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會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這才是有價值的活。

(4)詩中還寫了其他人嗎?他們是怎樣活的?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一個“騎”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動統治者驕橫的形象,凶暴的本質;“呵,我多偉大!”刻畫了反動統治者的外強中乾、自我吹噓的醜態,對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諷刺。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詞,真是入木三分。反動統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實上,他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這裡的一個“爛”字,既寫出了反動派惡貫滿盈,又顯示了人民的心願和力量。

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動派,打倒反動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為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的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

(5)為什麼要寫這類人?為什麼要對比,不對比可以嗎?

“為了加強、突出主題的意義,豐富這篇短詩的內容,通篇用了對比的表現方法,

(6)為什麼題目不單獨寫做“紀念魯迅有感”而叫做‘有的`人’?

因為詩人是“藉著紀念魯迅這樣一個機會,用詩作為出口,抒發心中的積憤”(臧克家語)。詩中不僅歌頌了偉大的戰士魯迅,而且熱情地讚頌了以魯迅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向著惡勢力衝鋒陷陣的革命戰士的崇高精神。同時,也無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魯迅的對立面——官僚地主階級和一切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反動派。詩中寫的兩種人,代表了兩個階級的鬥爭,從而深切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惡勢力的無比憎恨,對以魯迅為代表的革命先驅的崇敬和熱愛。而且,詩篇還揭示出了一個普遍的人生哲理: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將被人民所唾棄;而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則會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懷念。

三、讀懂魯迅,思考人生

通過學習《有的人》,我認識到魯迅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我要做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0

一、導學目標:

1、學習魯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2、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中對比手法的運用,並體會其作用。

3、感情朗讀詩歌。

二、導學重點:

1、初步掌握學習詩歌的方法。

2、瞭解對比手法的運用,並體會其作用。

三、導學難點:

品味詩中含又深刻哲理的句子。

四、課前準備:

編撰導學稿,印發學生試做。

五、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六、導學流程:

(一)導語:

同學們,人生在世,生命也許是劃過天空的一顆流星,轉眼即逝;生命也許就是一輪明月,伴我永恆。凝神諦聽,屏息沉思,許多人的生命理想照亮了我們的行程!韓愈高喊:“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文天祥明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魯迅抒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現在讓我們共同走進臧克家充滿哲理的詩行:《有的人》,於字裡行間品味雋永的生命內涵。

(二)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學生介紹後補充

臧克家(1905-20xx),山東諸城人,自幼喜愛古詩和民歌,一生寫了不少詩歌,他的代表詩作已收入《臧克家詩選》。他曾於20xx年7月20號獲得首屆“中國詩人獎”——“終身成就獎”,頒獎詞裡稱他是:為我國新詩發展做出寶貴貢獻的20世紀傑出的大詩人。

1949年臧克家到北京後,於魯迅逝世十週年紀念日,瞻仰了魯迅故居,想到了先生的一生,感慨萬千,回去後,於11月1日寫下了《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這首抒情小詩,以此緬懷先生偉大的一生。

(三)合作探究:

1、學習方法探究

①“有的人”是個引人深思的題目,面對詩題,聯絡詩歌內容,你會想到那些問題呢?

明確:“有的人”是指什麼人?這些人怎麼樣?詩歌既然是為紀念魯迅而作,為什麼卻又以“有的人”為題?詩歌揭示了一個什麼深刻的哲理?等等。

②根據你的體會和經驗,學習詩歌可以從那幾個方面入手?

明確:讀詩歌,品字詞,析詩句,賞手法,悟哲理。

2、詩歌內容鑑賞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用“讀、品、析、賞、悟”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歌。

(1)感情朗讀全詩

要求:注意感情的處理,語速的把握,語氣語調的抑揚頓挫,重音的恰到好處。

學生讀詩,學生點評,教師指導。

(2)讀詩歌第一小節,小組合作探究下面問題: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板書加點的詞語,下同)

①這節詩中有兩個“活”兩個“死”,你能說說它們不同的含義嗎?

明確:第一個“活”是指軀殼活著,第二個“活”是指生命永存。

第一個“死”是指靈魂腐朽,第二個“死”是指失去生命。

②為什麼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明確:因為他們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雖生猶死,他們的行為,為人民所痛恨,他們的生活,為人民所不齒,他們的生命,在人民心中早已腐爛發臭。

③這種人是什麼人?

明確:反動統治者

④為什麼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明確:因為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民永遠懷念他們,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⑤這種人是什麼人?

明確:魯迅及革命者。

⑥小結第一段的內容:對兩種人的生死進行評價。

3、讀詩歌第二至四段,小組合作探究下面問題:

①第二至四段三個小節,分別從那三個方面寫出了兩種人的不同表現。

明確:從“對人們的態度”、“對人生的追求”、“對社會的作用”三個方面寫出了兩種人不同的表現。

②“把名字刻入石頭”是什麼意思?

明確:是指給自己樹碑立傳,妄想流芳百世。

③怎樣理解“情願做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明確:魯迅先生以徹底革命的英雄氣概,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會燃燒起來。

④為什麼“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明確:這種人為滿足個人的窮奢極欲,他們勢必要欺壓別人,剝削別人,所以他們活著,別人的利益就要受到侵害,別人就不能好好地活著。這句詩說明,反動統治者與廣大人民是完全對立的兩個階級,存在著你死我活的根本矛盾。

⑤在這三個小節的詩行中,你覺得那幾個詞用得形象生動。你能找出來品味一下嗎?

明確:“騎”這個典型動作,加上“呵,我多偉大”這句典型語言,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動派的殘暴無恥。

“俯”這個典型動作加上“給人民當牛馬”這個貼切的比喻,準確生動地刻畫了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的形象。

“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反動統治者想“流芳百世”。

“情願”寫出了魯迅的人生選擇,他選擇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切。

“不能活”寫出了騎在人民頭上的反對統治者的驕橫殘暴。

“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寫出了魯迅竭盡全力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精神。

⑥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作,除了副標題裡提到“魯迅”名字,詩中並未出現魯迅二字,你能從詩中找出能使你想到魯迅名著的提示詩句嗎?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提示性詩句略)好處:暗合題目,既含蓄、又形象,增添詩味。

4、讀詩歌第五至七段,小組合作探究下面問題:

①“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是什麼意思?

明確: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想流芳百世,但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界上,精神早已腐朽,靈魂早已死去,他們為人民所不齒,因此說,“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②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明確: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魯迅以野草自比,為了盪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發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③你能把兩種人不同的表現及相應的結果連在一起嗎?

明確:騎在頭上——————把它摔垮

俯下身子——————永遠記住

名字刻入石頭——————名字爛得更早

情願作野草——————青青野草

別人不能活——————下場可看到

多數人更好地活——————抬舉得很高

男生讀表現,女生讀結果,教師板書。

④這三個小節的詩中,你認為哪幾個詞用得好,找出來品味一下。

明確:“摔”字表現了人民群眾力量之大。

“垮”字寫出了反動統治者失敗的命運。

“記住”表明魯迅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爛”字表現了詩人對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的強烈憎惡之情。

“很高很高”是詩人對魯迅的熱烈讚頌,是對魯迅的熱烈擁戴,也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魯迅的無限愛戴。

5、背誦全詩,歸納主題。

這首詩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及革命者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無情地鞭撻了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反動統治階級,深刻揭示了熱愛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以人民為敵的必然滅亡的真理。

6、全班探究欣賞寫作特色。

①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而作,詩人為了突出魯迅崇高而偉大的形象,採用了對比的手法,你能從詩歌中找出一例來嗎?這首詩的對比有什麼特點?你能說說對比的作用嗎?

明確:第一小節,把兩種不同的生命價值進行對比,以渺小反襯高尚,以醜襯美,以惡襯善。

第二至四小節,把兩種人對人民的不同表現作對比。

第五至七小節,把兩種人由於不同表現而導致的不同結果進行對比。

特點:都是先反後正。

作用:在重重對比中襯托,使魯迅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加突出。

②現在你能否說出,詩歌既然為紀念魯迅而作,卻為何以“有的人”為題?

明確:詩中是通過揭露批判反動統治者來襯托魯迅,因此,以“有的人”為題對全詩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是指兩種人,兩個對立的方面。

③除了對比手法,你還能欣賞出什麼手法?

明確:反覆的手法。

④反覆有幾種形式?

明確:有兩種,一是詞語反覆,二是句子反覆。

⑤反覆手法運用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充分抒寫了詩人對兩種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感情,從而增強了詩的感染力。

⑥還有什麼手法嗎?

明確:這首詩紀念魯迅,主要不是介紹魯迅生平,追記魯迅的業績,並作出評價,而是對比議論兩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特別提出如何對待人民群眾的問題,從而提煉出深刻的哲理,啟示我們為多數人去活,才活得有價值。

議論用語生動形象,如以“騎在人民頭上”與“俯下身子”表現對待人民群眾的兩種不同態度;以“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表現願為人民作出最大犧牲的人生命長在,精神永存;以“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人民對獻身於人民事業的人的擁戴。

(四)綜合學習

1、這首詩之所以能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在人們群眾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除了它的藝術特色以外,還在於它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說說這首詩包含的深刻哲理是什麼?

明確:熱愛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比然滅亡。

2、這首詩啟迪我們要做怎樣的人?

3、在我們的社會中同樣存在著像詩中所說的兩種人,請分別舉例。

(五)佈置作業

完成《自主檢測》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臧克家

反動統治者活著死了

一、兩種人生死的意義

迅及革命者死了活著

二、不同表現三、不同結果

騎在頭上把它摔垮

對人民對比歌鞭

俯下身子永遠記住頌撻

魯反

訊動

名字刻入石頭名字爛得更早及統

對人生對比革治

願做野草等火燒青青野草命者

別人不能活下場可以看到

對社會對比

為多數人更好地活抬舉地很高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讀懂詩所表達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朗讀。

2、感受魯迅的偉大,培養準確的人生觀。

3、鍛鍊大膽質疑、自求自得的閱讀素養。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出示提示(幻燈片):

1、(1881年9月25日)(浙江省紹興)(早)(棄醫從文 )答案兩個字(生說了之後請說出原因,其中棄醫從文:魯迅最早想學醫來解除人民身體上的病痛,但後來他發現當時中國人民更可怕的病是心理上的,於是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喚起人民的良知、骨氣 。)

2、(匕首)(野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936年10月29日下午5點25分 )答案三個字。

3、野草:魯迅認為野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他以野草自喻,同時把地面比作反動勢力,把地下的熔岩比作革命的.火焰。只要能讓革命火焰衝出地面,他願意在熔岩中與反動派同歸於盡。

二、揭示課題

1、幻燈片出示:

面對敵人他橫眉冷對,為人民他願作孺子牛。

2、組織討論偉人逝世,政府部門或者民間會可能舉辦的活動。

3、介紹寫作背景,揭示題目。

三、讀通讀順詩,個人大膽質疑

1、同學自由朗讀全詩,兩個要求:

⑴ 讀通讀順;

⑵ 讀出問題並做好記號。

2、檢查朗讀。

3、再讀詩。要求:

邊讀邊想,從讀懂一個詞一句話著手,把握每一小節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4、組織學習第一段。

5、小組自由學習其他段落。

四、質疑,理清課文脈絡

1、交流問題。

2、師設疑:

分別指得是哪些人?這些人分別得到怎樣的下場?

五、朗讀昇華感受

1、音訊朗讀。

2、學生點評。

3、齊讀。

六、組織拓展

1、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著本詩的格式也來寫兩節詩,寫的物件可以是一個人,如紀念雷鋒有感,也可以是一類人。

2、交流。

七、總結作業

1、背誦。

2、完成個人詩稿。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這種用法的好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鮮明的愛憎情感,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白自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學重點】

誦讀詩歌,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瞭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詞語鋪墊匯入,揭示新課

1、詞語鋪墊。

醜陋渺小鴻毛卑微唾棄滅亡

美麗偉大泰山崇高愛戴永生

2、本單元我們已學過關於魯迅的哪些文章?你瞭解到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生簡單彙報。

3、揭示課題,板書,齊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著名詩人臧克家於1949年寫的經典詩篇《有的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指三名學生朗讀,檢查學生是否讀通順、正確。

2、根據朗讀表現,簡單評價。及時指導字音,呵在詩中讀啊的音。呵平時讀———笑呵呵,還可以讀—————呵斥,呵在這應該讀第———四聲。試著讀好這一句。

三、範讀引領,指導朗讀

1、聽讀錄音。(今天,我幫大家請來了一位老師。聽,他來啦!)

2、教師教給方法,指導學生劃分節奏,讀好停頓和重音。(教師示範第一小節,指名練習第二小節,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結。)

3、學生自由展示朗讀,把握節奏。

4、齊讀,慢慢讀出詩的味道。

讀出了詩的味道!我相信你們已經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

四、對比品讀,理解內容,體驗情感

1、可是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在它有明顯的節奏,更表現在它獨特的寫法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現什麼?(生默讀體會)

2、生彙報發現:對比的寫法,讀出相應詩句。再讀讀,還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每小節中還有對比,2、3、4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對人民的不同態度;5、6、7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結果;其實這兩部分內容之間又是一一對照的。)

3、根據學生彙報的適時出示插圖和文字,圖文對照,男女生對比朗讀。

4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兩類人?引讀第一小節,這兩類人你能用兩個詞語概括一下嗎?(雖生猶死,雖死猶生)

3、對這兩類人,你認為作者的態度一樣嗎?生彙報出幾種態度:批判,讚揚,熱愛。你對這兩類人的態度呢?充分激發學生情感。

4、對待不同的人,勢必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氣。請同學們兩兩對讀,一人一句,讓我從你們的表情中看看誰最能讀出臧克家的心聲。

5、師生對讀,烘托詩情。

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我們更——愛戴、敬仰、懷念……。損害人民利益的人我們更——痛恨,蔑視,憎惡。

五、研讀品悟,昇華情感

1。看課文題目,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齊讀),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你發現了嗎?詩中卻沒有提到魯迅的名字。詩人該不會忘了吧?你一定能從文中找到魯迅的影子。學生讀詩找詩句。

2、彙報讀詩句。結合所學課文簡單談談你的理解。

3、感悟魯迅精神:這首詩只是在讚揚魯迅一個人嗎?在我們的記憶中,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和魯迅先生一樣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讓我們把深深的敬仰獻給那些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人。齊讀描寫魯迅的詩句。

六、課堂小結,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你打算做個怎一個什麼樣的人?

3、總結:讀兩句詩,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七、拓展訓練,從容練筆

1、看課件資料,瞭解人們紀念魯迅的活動及評價。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一定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也更激起了我們對先生的深切懷念。《有的人》是臧克家在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的時寫的,今年是魯迅逝世75週年,也是魯迅誕辰130週年,讓我們深切緬懷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請你為先生獻上真摯懷念詞吧!(如果能試著運用對比的寫法,用上課前積累的詞語寫幾句詩,會更精彩!)

3、交流展示

總結鼓勵:同學們寫的真好!你們的詩是所有我看到的詩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我相信,很多人就從這節課開始叩響了詩歌的大門。期待你們愛上詩歌!期待你們當中能夠誕生傑出的詩人!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3

一、關於學習內容

這篇文章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教學本課可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內容。本課的設計還注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使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達情感。

二、關於學習者

根據現代心理學理論研究證明,大腦的發展是通過更多的資訊刺激來完成的,而資訊的來源主要途徑是閱讀,所以就積極創設各種適合學生閱讀的情境,將學生帶入一個民主、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重現詩歌所表達的情景,使他們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由愛學、樂學到想學。

三、關於學習方法

教學本課可在學生通過蒐集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能更好地進入詩歌情景。

1.資料收集法

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關於魯迅的資料,培養他們收集資料的能力,課上進行交流。

2.啟發談話法

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提出與本課有關的問題匯入新課,激起學生說話的慾望,使學生樂於朗讀。

3.多媒體演示法

製作了背景圖片,配以適當的音樂,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等等。

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理解本課出現的生詞。

【方法與能力】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情感與思想】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拓展與延伸】蒐集一些關於魯迅的材料,進一步瞭解魯迅這個人。

【重、難點突破】理解詞句的意思,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教學過程分析

一、匯入新課

讀閱讀提示,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有的人

二、聽朗讀錄音,並結合課本,理解全詩寫了哪些內容。

教學提示:其實,這是以分層的方法來理解詩意,要讓學生懂得,詩也是可以分段的。由於時代背景的緣故,學生對於每節詩的內容理解可能不太準確,所以不能苛求,教師可作適當的背景補充,或者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來理解,效果會更好一些。

教學參考:

整首詩歌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節是第一部分;第二、三、四節是第二部分;第五、六、七節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開門見山,以兩種對立階級的人為代表,緊緊抓住參加魯迅紀念活動感觸最深的兩點,即魯迅生為人民鞠躬盡瘁,死後人民懷念他,從對魯迅雖死猶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對生與死的不同的觀點。第二部分從兩種人對待人民的不同態度中,熱情讚頌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偉大精神。第三部分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度中,抒發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第一部分是全詩的總綱,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觸最深的兩點分別進行解說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讚頌魯迅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偉大精神的情感主線。

三、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交流詩中的疑問。

教學提示:尤其一些背景知識的緣故,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可能會困難一些,因此,對於詩中的一些難點,以學習材料的形式分發給學生自學。

教學參考:

詩中重、難點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前一句指的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後一句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願做人民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駐人間。這是全詩提綱挈領的小節,抓住它品讀全文,就會事半功倍。

②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一個“騎”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動統治者驕橫的形象,凶暴的本質;“呵,我多偉大!”刻畫了反動統治者的外強中乾、自我吹噓的醜態,對反動派進行了有力的諷刺;對於魯迅先生,則用“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俯下身子”把魯迅精神表達得多麼充分,刻畫了魯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③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比喻魯迅願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魯迅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題辭》裡說:“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④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實際上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詞,真是入木三分。反動統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實上,他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這裡的一個“爛”字,既寫出了反動派惡貫滿盈,又顯示了人民的心願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則給人以無限生機、無限希望的感受和聯想,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和愛戴的'深厚感情。“春風”“到處”“青青”這些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是作者對為人民奮鬥一生的革命戰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熱烈歌頌。

(2)對詞語的理解。

①“有的人”:每節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治者,他們雖然“活著”,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行屍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詩後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

②活: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二個“活”字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讚美。

③死:第一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死”字表達了作者的惋惜和懷念之情。

④騎:生動地表現了反動派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態。

⑤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動派,打倒反動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個“摔”字上,“垮”作為結果又形象地表現了反動派的可恥而又必然的下場。

四、指導朗讀

教學提示:誦讀是理解本詩和體會詩人情感的最好方法,一定要讓誦讀貫穿於教學的全程。

給學生講解:無論是散文也好,詩歌也罷,朗讀都要注意: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語勢的強弱,還有停頓、重點詞語的特殊處理等。希望他們能夠從錄音中得到朗讀詩歌的感性體驗與初步方法。

由於詩歌強烈的抒情性,應該以“朗誦”的方式進行,與一般課文的朗讀技法上有一定的“誇大”。

教師的範讀在本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學生朗讀欠缺地地方進行教師示範朗讀,以突破難點。

1、聽詩歌朗誦錄音,學生可小聲跟讀,之後,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誦。

教學提示: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教學時要注重對比朗讀的訓練。

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因此,教師在朗讀指導中可以考慮採取多種對比朗讀的形式,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一是每一小節前後兩句話的對比;二是第二小節和第五小節,第三小節和第六小節,第四小節和第七小節的對比朗讀;三是更加細化的第二小節第一句和第五小節第一句(以此類推)的對比朗讀。通過這種對比朗讀,既能幫助學生體會詩歌的內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對比的表達手法。

2、情感體會

教學提示:在對詩句的理解中,在對詩的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所蘊含的濃厚情感,並帶著這種濃厚的情感投入到更加深情的詩句誦讀中去。

教學參考:

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五、寫法指導

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在寫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嗎?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教學提示與參考:由於前面在理解詩意與有感情地誦讀中已經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詩的每一小節都用對比寫,每一節都是先反後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了。

六、作業:

課下找一下魯迅的散文詩《野草》讀一讀,加深對魯迅先生的認識。

板書設計:

活著,他已經死了 批判反動統治者與壓迫者

有的人 號召人們做真正有價值的人

死了,他還活著 熱情歌頌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有的人》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服務的人將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難點]

1、理解兩種人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初識魯迅,質疑題目

師:(幻燈出示魯迅圖片)孩子們,你們認識他嗎?說說你瞭解他一些什麼?

師:出示魯迅介紹。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早年,在日本仙台學醫,看到舊中國人民的思想不覺悟,他毅然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用筆作武器抨擊黑暗的舊社會。他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夜以繼日地寫作。寫出了《吶喊》、《狂人日記》等許多作品,向黑暗的舊社會發起了挑戰,喚醒了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起來同反動派進行英勇鬥爭。

引題:著名詩人臧克家在魯迅逝世13週年紀念會上,深切追憶魯迅為了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寫下了《有的人》這首短詩。

生:讀題

師:詩歌是為了紀念魯迅的,為什麼不用《紀念魯迅》為題?(板?)

師:結合同學們的預習,詩中概括性地寫了哪幾類人?

師:活著—死了,死了—活著。(相機板書)

二、對比朗誦,深層探究

師:自由的誦讀全詩,把寫這兩種人的詩句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標出。

師生交流(課件出示重組後的詩歌)

生:同桌合作誦讀

生:展示讀(評價)

師:這樣一讀,這兩種人的對比就更加鮮明,更加強烈了。

師:你知道這兩種人分別是怎樣活的嗎?我們先看到第一種人。(課件出示重組的反動派的詩句)

三、對話交流,讀中悟情

a: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師:找出詩句,讀一讀

師:平時我只聽說過“騎……”?這裡騎什麼?(板騎)

師:孩子們,這個“騎”還是騎的意思嗎?(剝削、壓迫)

師:這個“騎”字,讓你聯想到什麼?一個人,一幅畫面,一段影視劇,一句話,一個詞?

師借學生的畫面引:反動派作威作福的畫面。(引:漢奸走狗——小兵張嘎、周扒皮、李三刀……)

師:是啊!這些人騎在人民頭上自以為怎麼樣?(讀“騎”詩句)

師:同學們,這些人怎麼樣?用一個詞來形容。(讀“騎”詩句)

師:孩子們,你知道被騎的這些人民,這些老百姓怎樣嗎?(藉機出示幻燈,教師語言烘托)

師:只要這些作威作福的.人活著,人民能活嗎?——讀“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師:孩子,你就是被騎的人民,你心裡湧動著什麼?(恨,恨之入骨……)(板恨)

師:此時,你最想做些什麼?說些什麼?(藉機讀反動派下場句)

(指導讀摔跨策略)a你不是恨嗎?

b你不是恨之入骨嗎?孩子咬咬牙!

c加上你的動作,讓我感覺到你的恨!

b: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師:同學們,我們接著看一看另一種人是怎麼活的?

師:什麼叫俯?你能做個動作嗎?(板:俯)

師:孩子們,像剛才我們聯想“騎”字那樣,你從俯想到些什麼?

師:(魯迅半跪包紮傷口圖)魯迅跪出的是什麼?

師:像魯迅一樣為人民而跪的人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課件出示一組“俯”圖片。

師:你還知道誰?

師:出示題目:_____,這就是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引導寫圖片之外的內容)

師:這樣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讀)

師:是呀!面對這樣的人,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愛(板書)

這樣的人的結局又會是怎樣的呢?

讀:詩句——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師:指導朗誦

策略:a、記住了他五十年!哪位同學記住他更長時間?

b、嗯!不錯,你注意了哪個詞?

c、注意一下“永遠”,讓大夥感覺到到地老天荒,人民還記住他!

師:魯迅死了嗎?

師:是呀,魯迅沒有死,他的精神還活在第一個人的心中,13年後,臧克家想起了他,七十多年後的現在,《亞洲》週刊把魯迅先生的作品評為亞洲所有作品第一名;在《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人》一書中,他佔據了重要的席位。魯迅必將永垂不朽!

師:一邊是深深的恨,一邊是沉沉的愛……(對比讀詩)

四、拓展延伸,探尋真理

師:同學們,這兩種人分別活著的是什麼?死去的又是什麼呢?

生:肉體、靈魂、精神……

師:孩子們,明白了這些,詩歌也就學完了。最後我們一起配上音樂能背的和老師一起背誦,不能背誦的朗誦。

師:學完這篇課文,我想同學們對於活著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們再來讀一讀其它的關於這方面的感悟!(出示名言)

1、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潛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毛澤東

2、讓別人過得舒服些,自己沒有幸福不要緊,看到別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魯 迅

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 迅

四、作業

1、背誦詩歌。

2、課外讀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人間魯迅》、《魯迅的最後十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