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5.85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步》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步》教學設計(15篇)

《散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

1、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反覆朗讀文章,理解大意,在筆記本上做好詞語解釋,掃清文字障礙。

2、查詢有關寫作背景資料,以便對課文有更深入瞭解。

教師:

1、準備播放的音樂和教學課件。

2、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想】

文章可研討的方面很多,比如語言,寫景,情節等,但一節課時間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這節課中重點討論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點。在討論過程中立足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言,尊重學生的討論結果。朗讀也是本節課的重頭戲,所以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朗讀。也即是在朗讀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總用時40分鐘)

【教學步驟】

一、匯入語(2分鐘)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是家的溫馨使我們快樂的生活。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儘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和睦友愛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文。(板書課題)

老師已經佈置大家作了很詳細的課前預習,掃清了文字障礙,查閱了有關寫作背景的資料,也讓大家朗讀了課文,相信你們對文章已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我們現在就先讓三個同學來給我們朗讀一下文章。

二、抽三個學生朗讀,教師評述(5分鐘)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幾個同學的朗讀,現在誰來說說文章講的是什麼事呢?

(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

教師:這篇散文,寫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現得很溫馨,很甜美。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是透過優美而樸素的語言傳遞給我們的,所以下面老師將配上動情的音樂給大家再次朗誦這篇散文,希望你們能用心去感受這份溫情。

三、教師有感情地範讀課文(配以音樂)(5分鐘)

四、課文講解(15分鐘)

教師:剛才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麼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麼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於“我”:(5分鐘)

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裡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板書:“我”:孝順善良)

關於我的母親:(5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願一個人在家)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願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願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遊的興致)

(板書:母親:慈愛親切)

關於兒子和妻子:(5分鐘)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後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書:妻子:溫柔賢惠)

(板書:兒子:聰明乖巧)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裡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恆的情感:親情。(板書: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間──夫妻情)

(母親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教師:本文就圍繞著這三種親情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教師總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裡,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五、播放樂曲(2分鐘)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清新悠揚的樂曲《家》。請同學們閉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讓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一幕幕在腦子中呈現,感覺一下自己從家庭當中得到過的無盡溫暖和愛,相信你對“親情”二字會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題:既然說在生活中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那請同學來告訴我們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和愛護你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麼?(學生討論)(5分鐘)

六、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韻基礎上伴著音樂朗讀(5分鐘)

七、教師提問,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鐘)

總結:希望同學回去以後都能問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記在本子上,最好記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給他們送上你最誠摯的問候與祝福。

《散步》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目標:識記並積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詞;感知親情。

2、方法與過程目標: 學習開門見山、細節描和以小見大、結尾點題的寫法,並讓學生能理解和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細讀品味課文,讓學生從中受到尊老愛幼、真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薰陶,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體驗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品味課文,讓學生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味課文表現的人性美。

2、課堂遷移,學以致用。

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教學設想

《散步》一文的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細讀品味可從中領悟怎樣處理家人關係,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在適當之時作必要的點撥、指導,採取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表現的人性美。針對目前大多數學生家長在外打工少與家人在一起的實情,教育讓學生以後要更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次機會,處理好家人關係,努力建立一個和美、溫馨的家庭。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 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一)學生自己 輕聲朗讀,思考回答下邊問題:

(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有哪些人?

(2)從文中的字裡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給這個家庭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評價。

( ) 的家庭

( )的我 ( )的母親

( )的妻子 ( )的兒子

(二)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有一個蘋果或一束花,你最想送給哪一個?為什麼?

(略)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 看來大家都喜歡這樣的家庭。當然,如此溫馨家庭,是數不勝數,人們常說,家是愛的港灣,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蘊含著親情的瓊漿,即使是一次極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溫馨的親情。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相親相愛、和和美美……

二、全體朗讀課文,進一步感知內容。

要求:

1、注意字音、停頓、抑揚頓挫,輕重緩意。

讀準下列字音:熬 (ǎo )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就你對文章內容的感知,從你喜愛或理解的角度,請你給文章擬個副標題並簡述理由嗎?A(親情)B三代C溫馨的家庭 D一家人)……

3、文中的一家四口人,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以下舉學生部分發言)

喜歡文中“我”,因為他有責任感,孝敬老人……

喜歡文中的“母親”, 雖然自己腿腳不靈便,但她深愛孫子,寧願受累選擇了大路。

喜歡文中“‘我’的兒子”他聰明,可愛,聽話……

學生討論交流回答後,師生評價。

4請複述課文內容。(略)

三、品讀文段,美點尋蹤。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形象的給人以強烈美感、句段,並從思想內容、文章的自身語言和結構特色等方面說說美在哪。

學生回答後,師生共同評價。

2、提示:寫人的寫景的句段,可從用詞或修辭去欣賞。示範:a文章的開頭美,美在“開門見山”,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開頭有詩意的鏡頭。B“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地新綠隨意的鋪著”

3、美點尋蹤:學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並說說為何喜歡?

4、學生髮言,然後師生評價。

(以下舉一些學生髮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魚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無言的細節,你看: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這就是愛,這就是責任,這就是尊老愛幼美好家庭,,結尾點明題旨。句式整齊、對稱)

例4: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寫出孩子的活潑、可愛,聰明)

四、問題探究:

1、當散步發生分歧時我是怎樣處理的?我為什麼這樣決定?

(委屈孩子決定走大路,兒子小我可以揹他,母親老小路不好 走。)

2、 “我”本來決定走小路,後來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應該愛是母親的決定,我尊重母親。這個決定更完美,這才是作者的創作意圖。)

3、文章結尾作者說“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4題目《散步》是從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請你從另一個角度給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

五、展開想象 體驗感受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猶豫地依從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麼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六、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略)

七、比較閱讀,學法實踐。

要求:讀課後“‘研討與練習三’”短文:《三代》,試著實踐學法:

(1)重擬標題;

1、讓學生自讀、思考、自由討論。

2、讓學生自由發言,在發言後加以點評、明確。

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言:

如: ①交叉路口 ②一家人 ③感人的畫面 ④責任 ⑤背影 ⑥ 愛……[來源:學.科.網Z.X.X.K]

(注:發言時可讓學生略解釋重擬此標題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2)品讀文句,美點尋蹤: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回答::

“位先生一手牽著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牽著一個步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讓我感受到“愛”的溫暖,這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先生”。畫面真美、感人。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表現出 那“先生”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這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你的理由。

(略)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感受了兩家祖孫三代那溫馨的親情。我們採用先“閱讀感知內容,再品讀尋蹤美點”的方法學習這兩篇文章,這是我們學習美文的一般方法。希望同學們按這方法去學習美文。

八、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散 步

莫懷戚

背母、背兒

走大路

我 妻子

走小路

走小路

母 親 散步

兒 子

教學反思:因為本文短小,設計教案之時,按照我們讀文的思路,採用問答形式,由“感知 ”而至“品味”,讓學生掌握欣賞美文的基本方法,同時我結合課後的短文《三代》設計了“課堂遷移”,讓學生“現蒸熱賣” 學以致用 。

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作為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課上只作點 撥、指導。在設計問題時我考慮到學生的理 解能力,課上引導多讀文段,儘可能使他們從文中找到答案。結果學生討論發言較積極,課堂氣氛還比較活躍,達到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就是“品讀文段,美點尋蹤”之時,可能由於平時認真學習好讀書的學生不很多,加上平時的訓練沒有充 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 理解和回答的能力,所以發言的 常是那部分愛學習好讀書的學生。今後在備課、設計教案時,要儘可能考慮到班上的大多數人,盡力做到既備課又備人,多加強對學生閱讀理解和回答問題能力的訓練。

《散步》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於發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現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的質疑問難、探究拓展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延伸反思,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散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了語言美、詩意美、人性美。本文主要在於對學生審美閱讀的啟蒙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進入課文,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尋找美點,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對情感意境之美的體驗。

同時,因為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希望能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更廣闊的空間。其一,是課外閱讀,希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理性認識,能夠把自己的閱讀積累興趣調動起來;其二,是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把社會生活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瞭解知之甚少,而且由於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瞭解和鑑賞;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繼續練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積累語言;鍛鍊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借鑑舉輕若重、以小見大的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文章字裡行間的親情與責任感,形成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感受課文濃濃的親情,學習表達生活之美。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小組活動,尋找典型詞句,體會文章語言‘舉輕若重’的特點和課文深長的意味,初步學會運用‘舉輕若重’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喚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匯入新課

師:相信同學們和我一樣,在生活中曾被許多小事感動過:平平常常的一天,收到了來自遠方朋友的祝福,雖然只有淡淡的一句“你好嗎”;傷心失敗的時候,一位平常不是特別親近的人默默地為你遞上一張紙巾,輕輕地對你說“我們知道你盡力了”。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總能讓人讀出許多的真情。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請大家說說。

請兩至三位同學講述經歷,與大家交流。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的《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生活中最細微的小事寫得讓人感動的。(多媒體投影“散步”)

(於細微處見真情。匯入既與學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課堂基調。雖未涉及文字,卻已“意在言中”。同時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可鍛鍊學生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達到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情感上的溝通。)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1、朗讀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大家推選一名代表和老師比賽,藉助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秋日思雨》。其他同學從以下三方面給予評判:

⑴音準。

⑵句逗的停頓。

⑶語氣、語調的處理。

2、通過討論,統一意見:本文基調愉快而深沉;語調平穩,不亦過高或過低;語氣親切,溫和,並含有莊重;語速以中速為主,第四自然段應快些,第六、八自然段應慢些。

根據討論結果,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敘述了一件什麼事?初讀課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師生互動,形成板書。

(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求知慾望,我利用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以競賽的形式,並且是與老師競賽的形式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那種追求成功的興奮可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為自己、為集體爭光。同時,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並不知不覺地神遊其中,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對作品的理解中。)

三、師生合作,初步發現

1、師生共同探討第一、二節:

學習第一節:多媒體投影第一節“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請同學們輕輕地把這句話讀一遍。(生讀第一節)

師:從這樣一句話的表述中,你能讀出作者在寫這句話時含著的情感嗎?自己再輕輕讀一遍。

(冰山只露一角。以猜讀體味作者的創作,學生以最自然的狀態進入文字的情感世界。)

(不急於讓學生回答,給他們時間再次閱讀。)

(生輕聲讀。紛紛舉手。)

(既讓學生猜想,自然給以一定時間。對開放性的問題,不倉促評價。努力鼓勵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師追問:這樣的內容平常習慣是怎樣表達的?作者這樣選用詞語和選擇句式,你能否發現什麼“特別”之處?

通常習慣的表達有:

⑴我們一家四個人在田野上散步。

⑵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在田野上散步。

……

歸納比較結果:文章選用的句式有強調的意味,突出“我”對母親的尊敬及對一家人的愛,鄭重其事地推出一個鏡頭。

(進一步朗讀並感受課文語言,切入到本課主要目標──語言的探究,通過比較發現用詞、句式的不同尋常,感受文章濃濃的親情。)

學習第二節:自主發現句式比較特殊的句子;推選用得巧的詞語,體驗其中蘊含的真情。

句子: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詞語:信服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會發現句式與詞語的選用上都有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把小事情寫得很重,寫得意義不凡。)

2、學生歸納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

作者用心選用句式與詞語,整篇文章給人一種“舉輕若重”的感覺,使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顯得那麼不同尋常。

(歸納的環節非常重要,它把對具體內容的推敲上升到理性的規律性的認識。)

四、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1、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閱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也就是有舉輕若重感覺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師生互動。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2、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可選擇一個句子或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

⑴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這句話從小孩的嘴裡出來,顯得特別的天真、可愛,可讓學生仿讀進行品味。)

⑵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問:為什麼他們都聽我的?引導學生探討)

⑶這南方初春的田野,……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那樣地富有詩意,並且使它與莊重的話題“生命”聯絡在一起,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為什麼看到這田野美麗的春景會想到生命?”“這與前文寫母親有無聯絡?”等問題。並讓學生動筆仿寫,深入理解語言美。)

⑷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一句有著深刻含義,富有哲理的話,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後的重任,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在探討中,應鼓勵學生對這句話發表獨特見解。)

(培養學生尋找關鍵語句理解課文主旨的能力,並且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探討中穿插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讀是吞食、咀嚼,是最簡便同時也是最有效的閱讀方法。”──沈江峰《主體閱讀的實踐形式探析》)

可能有的詞語:

太遲、總算、熬、分歧、責任的重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在探討這些詞語時,主要是要分析這些詞語是如何“舉輕若重”的,是如何把小事看成很大的。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可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如:說母親過冬天,為什麼說成“熬”?母親和兒子兩人意見不統一,為什麼要用“分歧”這個這麼大的詞?我為什麼會感到責任的重大?假設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母親會怎樣想?為什麼我和妻子要慢慢地、穩穩地、仔細地背呢?等等。這些都是開放性的問題,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要滲透情感教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注意語言、情感,也要教學生做人的道理。語文托起的,是一個大寫的“人”。)

五、拓展:強化發現

1、與作者原文比較,推進研究:

文章選進教材時刪了三處文字,出示這三句話,討論編者刪改的意圖,並且評價刪改的效果。

括號內為原文刪去的三句話:

⑴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將到的時候死去了)但是春天總算來了。

⑵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領袖在嚴重關頭時那樣)。

⑶我決定委屈兒子了,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

(教學中,討論編者的刪改意圖相對於七年級的學生有一定難度,可

《散步》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散文美,感受字裡行間濃濃親情。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

體會親情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理解責任。

教學過程:

課間播放鋼琴曲。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4分鐘)(播放《家是溫柔港灣》)

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今天,讓我們步入一個家庭,去感受四口之家濃濃的親情

二、掃清字詞障礙(1分鐘)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9分鐘)

①聽課文錄音,感悟文章[對錶現親情的細節\詞句做圈點](4分鐘)

②自由朗讀課文。(插入背景音樂:鋼琴曲)

學生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同學們點評

學生讀出文句後,可問學生,為什麼你會用這樣的語氣來朗讀呢?

③學生搶答

1、散步的時間是。

2、散步的地點是。

3、散步的人有。

4、散步過程中發生了。(可以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

5、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樣的分歧?[適時點撥]

6、解決分歧取決於誰?

7、為什麼由“我”來抉擇?

8、“我”為什麼會“感到責任的重大”呢?

四、跳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10分鐘)[這裡應該老師充分準備,通過這裡的探討,理解人物,理解親情,理解尊老愛幼,理解爸爸媽媽的責任感。]

同學都談了聽讀了這篇課文後各自不同的感受,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我們都感受到了這一家生活的溫馨,幸福。而這與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是分不開的,那麼這一家人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呢?為什麼?

五、品讀課文,感受散文美。(6分鐘)

請大家自由品味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有強烈美感或是強大震撼力的句子或內容。

請大家用句式:美,美在。

示例:文章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上散步”這個詩意的鏡頭。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美在運用了細膩的景物描寫,從視覺角度描繪了初春自然的生機和清新

(可以從句子的語言品味,也可以從文章的選材、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等方面品味,可著眼於某段或是全篇。)

六、學生質疑(5分鐘)

同學們的發言十分感人。這個家庭之所以如此幸福、祥和,是因為他們都從維護家庭的和睦和團結出發,儘量為他人著想,這正是他們對這個家盡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我們說要愛家庭、愛國家、愛民族,都應該用實際行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因為,愛,就是責任。

課文講述的故事很平凡,語言也樸素平易。但這看似平淡的語言卻蘊含著真摯的感情。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進行討淪,

(學生大聲讀書,圈點、勾畫,討論熱烈。)

六、夢想親情課堂練筆:我的親情故事(8分鐘)

師同學們說得太美了。我似乎也聽到了你們母親哼唱的催眠曲,聞到了送來的牛奶的醇香。(眾人笑)用美的語言表現親情,老師想起一首詩:{師深情朗誦}

童年時看父親父親是一座山而我是一隻林中鳥鳥永遠離不開山的薰陶童年時看母親母親是一片藍色的湖而我則是一尾魚魚永遠離不開湖的懷抱山給我堅強的品格湖給我水的歡笑

山進化我飛翔的羽毛湖蛻盡我遊弋的鱗屑成年時再看父親父親變成山中一片林而我卻挺拔成一座山山永遠報答不完林的恩情成年時再看母親母親則變成湖中一片水草而我卻坦蕩成一片湖水草永遠庇護湖的波濤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說轟轟烈烈的人生是一種美麗,那麼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見人間的真情。只要你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悟,你會發現十分平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蘊著無比豐富的情感。下面請同學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學生分組講述自己的家庭故事,氣氛熱烈。)

師請各小組推薦講得最好的同學到臺前為大家進行精彩的講述。(眾生推薦了3人。)

歌曲《相親相愛》,重溫家庭溫暖,同學交流自己所體驗的“濃濃親情”和“生活之美”。[這裡可以安排練筆。]要求100字左右

七、建設真情,回報親恩(3分鐘)[佈置回家為父母做一件事,並在課堂談談設想和創意。]

遙控器應該給誰呢?

八、佈置作業(1分鐘)

課後練習三,閱讀短文《三代》,與課文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請寫一篇300—500字的感受。

《散步》教學設計5

一、內容及其分析

1、內容

莫懷戚的《散步》是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4篇自讀課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細節”,滲透著濃郁溫馨的親情。表達一個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2、分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應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可以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學習的廣泛空間。同時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增強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課時:1課時

二、目標及其分析

1、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2)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2、分析

(1)有時簡單的誦讀,就是最好的教學手段;

(2)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並進行仿寫訓練,達到讀寫結合。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本文滲透著濃郁溫馨的親情,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蘊含的主題較深,七年級學生思考的深度不夠,所以感悟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對於文章具體生動的景物描寫,對稱的句式,學生需要反覆的朗讀,思考,才容易體會。

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組織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主要貫穿以下教法:

1、情境設定法:教師可讓學生配樂朗誦,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2、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應讓選擇讓我們感動的段落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討論法: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基本流程

課前回顧——揭示(學習)目標——指導自學——巡視自學——檢查(自學)效果——

討論(學生),點撥(教師)——當堂訓練———課後小結

●教學情景

(一)課前回顧(1—2分鐘)

同學們,語文學習,朗讀是必不可少的,你能說說朗讀時該注意哪些方面嗎?

明確:

1、停頓,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

2、重音,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

3、語調,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

4、語速,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

5、情感,依文章內容而定,或歡愉,或沉鬱,或悲傷。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識,引入新的學習。

匯入:

有一種愛,遲了就無法再來;有一種情,走了就無法追溯。它,就是親情!從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著我們。親情,就像一滴春日裡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裡,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它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間彼此默默地關懷。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篇凝聚濃濃親情的文章——莫懷戚的《散步》。

(並簡介莫懷戚,讓學生勾劃註釋。)

板書課題:散步

設計意圖:通過精彩的匯入,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揭示(學習)目標(1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

(2)品讀淺顯質樸的語言,並進行仿寫。

(三)指導自學(2分鐘)

問題1:生字詞學習。

嫩芽( ) 霎時( ) 拆散( ) 委屈( )

分歧( ) 水波粼粼( )

設計意圖:注重基礎,學習生字詞。

問題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

設計意圖:朗讀訓練,從讀入手,把握文章內容。

問題3:文中寫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些句子?

設計意圖:學習具體生動的描寫。

問題4:“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此句寫得好,為什麼?求學網網版權所有

設計意圖:學習對稱的句子。

問題5:你認為誰做得最好?誰說話的份量重,都聽誰的?

設計意圖:把握文章主旨。

(四)巡視自學(5—8分鐘)

(五)檢查(自學)效果(5—8分鐘)

師生活動:通過朗讀渲染氣氛,讓學生融入課文。學生獨立思考後合作討論,選代表回答問題,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1、嫩芽(nèn ) 霎時(shà ) 拆散(chāi ) 委屈(qū )

分歧(qí ) 水波粼粼(lín )

2、《散步》一文比較溫情,以中速為宜,第四段應快些,結尾慢些。

和諧的家庭、互敬互愛的家庭、相互理解的家庭……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春天來了,祖孫三代人在田野裡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①南方初春田野;②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

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同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是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

學生喜歡的句子可能是以下任意一句:

示例:

①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

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

③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④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⑤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4、構成了句式的對稱美,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如:“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

5、請同學暢所欲言,有條理地闡述自己觀點。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① “我”做得好,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 “妻子”,做得好,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母親做得好,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④孩子做得好,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2)①“我”聽母親的;

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我說:“走大路。”

②母親“聽”孫子的;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③兒子聽“我”的;

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④母親聽“我”的;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

⑤妻子聽“我”的。

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一個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家裡每一個成員說話的分量都重。於是他們共同走向了那條開著金色菜花、長著整齊桑樹、閃著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文章歌頌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六)討論(學生),點撥(教師)(8—10分鐘)

問題3的分析,教師可讓學生勾畫文中句子,讓他們找到真正喜歡的句子,並說出理由。

《散步》一文對景物描寫著墨不多,僅有兩處,兩段文字加起來也不過七十餘字,可在這輕描淡寫之中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冬去春來,“大塊小塊的新綠”有濃有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這“新綠”,這“嫩芽”,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力的禮讚。

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是啊,儘管“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母親也總算“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字裡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春天來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是該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懶;也得活動活動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兩段景物,看似簡短,實則蘊含著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問題5的討論有一定難度,這是對主題的把握。

文章歌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幾個“聽”,是對家人的一種尊敬、信任、理解,用一個字來概括,“聽”就是對他人的一種“愛”。 “愛”是相互的付出,奶奶疼愛孫子,父母關愛子女,長輩們給我們的愛已很多很多,我們該如何做呢?“孝”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七)當堂訓練(10分鐘)

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包蘊著無比豐富的情感。請你回想與家人相處時溫馨的一幕幕場景,用心去描繪一個最令你感動的片段,並穿插一句對稱的句子,50字左右。

明確:學生寫好後,可分組討論交流,推選2-3名代表起來發言。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達到讀寫相結合,學以致用。

(八)課後小結

文章的學習,對我們的寫作有何幫助?思想上,又有怎樣的感悟?

明確:可讓學生暢所欲言。

如:①景物描寫,可使文章蘊含美妙的意境,為下文做鋪墊;②寫作時採用對稱的句式,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如: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如果具體一點,同學的想法可能是以下這些: 【版權所有:21教育】

①父母已經老了,始終抱著感恩父母的心;

②中學生應“自己的事自己幹”,長期分擔家庭的勞動;

③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要求;

④中學生尚未成年,缺少社會生活經驗,許多事情需要聽從父母的意見和教導;

⑤遵守學校紀律,努力學習,不讓家長操心;

⑥父母累了時要熱心照顧,父母生病時要主動端水送藥,耐心照料,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心與回報。

……

此刻,文章的意境如同橄欖的回甘在心中漫湧。在樸素的文字裡,充滿著關愛、和諧,飽含著孝敬、責任;字裡行間,流淌著真情,閃爍著理性。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地朗讀文章最後一段。

五、課外作業:

1、請把你寫的片段與家人交流,大膽地傾訴自己對他們的愛;

2、把愛付諸行動,注重生活小細節,真正做到“尊老愛幼”。

  板書設計:

散 步

尊老

母 親

和諧

我 愛 妻子

兒 子

愛幼

《散步》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2、學習文章巧妙構思,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二、教學重點

1、體味濃濃的親情,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2、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

4、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三、教學難點

1、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2、領悟儒家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

四、匯入新課

如果世上有一種水能讓你喝了會醉,那麼這種水一定叫母愛,因為母愛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讓你學到堅韌,那麼這座山一定叫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祖輩們,在艱辛和苦難裡繁衍生息,沒有畏懼,從不悲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安適。可是,等到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重負,他們如同風中飄蕩的落葉一樣,預測不了明天的行程。做兒女的我們這時應該怎樣做呢?(孟郊曾寫過一首“結天下人之心願”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上帝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 所以才創造出母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莫懷戚筆下的這一家人是怎樣做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五、教學新課

(一)、速讀課文,感知課文(請同學們翻開書,集體朗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課文,思考如下問題: 5’

1、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1’

2、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書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3’

明確:(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中年人的責任感;(3)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搖籃;(5)互敬互愛的·家人……

(同學們的見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大家肯去發掘,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一家人營造的溫馨和諧的氛圍,這洋溢著的濃濃的親情真讓人羨慕,惹人嚮往。那他們是怎樣營造的呢?他們有怎樣的性格呢?請同學們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給你的印象,並從書中找出相應的句子來品味分析)4

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二)、研讀賞析

(同學們都很準確地摸清了人物的性格,相應的句子也找得很正確。可書中好象還有幾句寫景的句子在那顧影自憐,無人問津呢!在哪幾段?好的,請同學們把這幾句話集體讀一下。語言清新明麗,景色優美動人,這些句子有什麼作用沒有?是像個花瓶擺在那裡,僅做裝飾,還是作者別有深意?)

4段描寫了新綠、嫩芽、咕咕的冬水,寫出春的氣息。在這樣的氣息中,使人感覺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喚。正是因為感受到冬去春來,氣候轉暖,生機萌動,全家人才一起出來散步。這是對全文的鋪墊,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第三段寫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潛臺詞是什麼?死神的背影是讓人望而生畏,當它悄然而至的時候,氣氛壓抑,令人窒息,文章在這的感情基調變得深沉的,很顯然不能讓陰雲籠罩著我們散步時頭頂上的星空,作者這幾句輕描淡寫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讓文章的感情基調由深沉變得歡愉起來。)4

7段寫景交代了兒子走小路的原因。

(這樣美麗的景色,這樣迷人的春光,我們全家人才出來踏青,本以為風平浪靜,誰知微風拂過,湖面蕩起點點漣漪,我面對一個兩難的選擇)

(1)在面對分歧時,我的決定是什麼?“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為什麼這樣說? 4

明確: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幹,母親聽我的,兒子聽我的,妻子聽我的,現在祖孫發生了分歧等我定奪,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彆彆扭扭就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於是我感到責任的重大,表達我對母親、妻子和兒子三人濃濃的親情。

(好的呢,我現在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文章並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請同學們拿起筆,任選一個題目,迅速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好的,給你們三分鐘時間)

(2)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3)文章並未寫妻子、兒子的反應,想象一下二人的反應?

明確: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儘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妻子溫柔賢惠;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後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6

(4)(同學們的描寫細膩生動,想象也切合情理,準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已經達到了人我合一的境界,通俗的說法就是“成了他們肚子裡的一條蛔蟲”。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要問同學們)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二人背得吃力嗎?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呢?

參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線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其實,我們還可以讀出儒家傳統文化在這裡的投影。儒家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講究家庭生活以孝為先,信奉天下為公。作為東方君子,他除了追求個人及家庭的幸福之外,他一定會想到普天下其他人的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至理名言也一定銘記在他心中。這種文化價值取向也正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所在。)4

(四)抒寫親情,發簡訊給至親。(散步在緩緩的進行著,作者的筆尖蘸飽了情感,親情在字裡行間不經意的流淌著。看到別人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起了感情的弦,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知心的人傾訴。學校12月份要舉行一個發簡訊比賽,現在我們就先預演一下。請同學們按照螢幕上的要求,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短語,把它發給你的親人……)6

(五)教師小結: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同學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散步》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霎時、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去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隨時批註閱讀的心得、體會,讓他們成為閱讀的主體,逐步提高閱讀能力特別是品評鑑賞能力。

3.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並在寫作中借鑑,選取一角度,學寫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指導學生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學習運用選取描寫親情的獨到角度。

●教學難點

1.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絡語境,在動態的語境中理解詞句。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如何發現美、品評美,把閱讀的過程當作是美點大追尋的過程,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文章寫得很美,感情也很動人,要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感受本文樸素自然而又醇香悠遠的意蘊。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章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悟必然會遇到困難障礙,因此必要的講解點撥顯得尤為重要。

3.品讀法。課文是美的載體,學習的過程就是探尋美的過程。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自己品評,教師只作必要的引導點撥即可。

●教學準備

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歌帶、多媒體CAI課件、列印好的閱讀材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明確課文主旨;品讀課文,美點尋蹤,包括對一些或用詞生動、或句式精美、或辭格豐富、或描寫細膩、或情感豐厚、或意蘊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讀課文,學習說話,表現自己生活中對親情的感悟。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播放《白髮親孃》歌曲,學生邊聽歌,邊欣賞畫面。聽畢,教師深情吟詠: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呼;媽媽,是我們每個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們愛媽媽!寒冷的時候,媽媽是棉被;飢餓的時候,媽媽是美食;困難中,媽媽是手杖;黑暗中,媽媽是燭光;幸福中,媽媽是微笑。當我們長大成人時,媽媽衰老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媽媽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懷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對衰老生命的呵護。(板書文題)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新字、新詞,利用工具書,掌握音、義。

教師出示投影,檢查學生詞語積累情況。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粗的漢字注音。

fēn qí( )xìn fú( )chāi sàn( )

霎( )時水波粼粼( )嫩( )芽熬( )過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

教師選兩位同學回答。

明確:(1)分歧 信服 拆散 shà lín nèn áo

(2)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裡難過。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讀出語氣、語調、重音,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選一個同學示範讀課文,其他同學點評,教師在此基礎上適當指導。

如: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去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注:“/”表示大停頓,“∥”表示小的停頓,“///”表示更小的停頓。“ ”表示重讀)

3.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循聲低和,體味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三、請同學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紹課文內容

1.先請幾位同學依自己的理解介紹文中的人物。

允許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2)祖孫三代人;(3)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順的兒子、賢惠的兒媳、天真可愛的孫子。

教師在同學表述的基礎上,板書: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師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紹課文的內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愛是橋樑,愛是紐帶;(3)親情、真情、責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5)沉重的責任,自需揹負;(6)互相愛護、尊重、體貼的一家人;(7)幸福家庭;等等。

教師順勢出示板書:

四、學生自由品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切最生動最形象,給人強烈的美感或強大的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內容,集體交流閱讀心得,教師酌情給予必要的指導點撥

1.教師指導學生可從用詞生動、句式精美、辭格豐富、描寫細膩、情感豐厚、意蘊深刻、角度獨特、手法別緻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尋。學會圈點、摘錄及批註。

2.學生自由閱讀,對課文進行“美”點追尋。教師巡視,掌握大概情況。

如:有的集中在對文章語言的賞析方面;有的聚焦於文章的選材的角度、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有的著眼於文章寫景的兩個段落的分析等等。

3.教師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同學集體交流,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點撥。如果有些問題,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起他們注意,激發他們深入探究。

賞析文章“語言美”,可能會有如下一些問題:

(1)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提問:這四個人的次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明確:不能。可從再現生活和體現兒子對母親的匠心獨運的愛這兩個角度思考。

(2)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提問:去掉“熬”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從母親的現狀(思想壓力和身體狀況)角度考慮,“熬”字有“忍耐壓力、折磨,承受艱苦”的意思。

(3)後來發生了分歧……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提問:“分歧”“責任”用在這裡,有大詞小用之嫌,你有什麼看法?

明確:寫小事用大詞,顯然是借散步來談一個道理。

(4)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提問: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著的是承前啟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5)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

提問:這句話在句式上有何特點?你還能找出類似的句子嗎?

明確:句式整齊、對稱,有一種獨特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寫出了慈母孝子之間愛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寧靜溫馨。類似的句子還有七句,此處省略。這種對稱的句子為文章內容服務,作者站在人生的中點上,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後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嚐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

關於文章選材的角度、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可能會有如下問題出現:

(1)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明理由。

明確:文章選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內涵豐富的一個鏡頭——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間真情,表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小見大,很有藝術性。

當然,也可以說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勵創意。如有的同學以“責任”“三代人”“路在延伸”“背(bēi)”為標題,教師應當肯定。

(2)“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節簡單,作者卻寫得饒有興味,發人深思,奧妙在哪裡?

明確:本文作者採用了尺水興波、一波三折的寫法。在情節的起伏跌宕中,體現了一家三代人溫和、謙讓、體貼的濃濃的親情。

(3)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提問:這一“前”一“後”,一“叫”一“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動人情景?

明確:寫出了一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動人情景。

(4)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提問:“我”為什麼要委屈兒子,“我”處事的原則是什麼?

明確:“我”“走大路”的原因表現了“我”對老人的孝敬;母親改變主意,順從孫子,是對孫子的憐愛。這段話表現了一家人尊老愛幼的骨肉親情,從中看出“我”處事的原則是“孝”。

關於文中兩個寫景的段落,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到寫景筆墨簡省,有神韻,教師可適當引申:第四段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和禮讚。第七段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字裡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命的珍愛。兩處景物,看似簡短,實則蘊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來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是該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懶;也得活動活動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五、悟讀課文,設定情境,練習說話

假如,當你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爸爸、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為一件事有了分歧,後來分歧得到了圓滿解決。請仿照課文相關情節,學說一段話,要注意刻畫家庭成員,如神態、語言、心理等。

選幾位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

莫懷戚先生猶如一名技藝高超的攝影師,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平凡的一個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三代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語言優美凝練、細節動人,景物描寫富含意蘊,值得借鑑。是的,親情是美好的,它像美酒一般的醇香醉人,像橄欖一般的有滋有味。我們在成長中解讀親情,我們在成熟中品味親情,傳遞親情。

七、佈置作業

1.仿照句式,再寫一句。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2.閱讀課本P127林文煌的《三代》,與課文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明理由。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1.寫作活動設計

(1)少年的時間,許多是在家裡度過的,對家庭生活最熟悉,感受最深。《散步》就是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讀起來使人感到親切有趣,容易觸發聯想,從而產生寫作慾望,請通過生活細節來展現你家庭生活的和諧與溫馨。

(2)本文寫景饒有詩意,也有深意,試選擇你熟悉的並有所感的一景,也作這樣的描述,注意抓住特點,表達自己的感情。(100字左右)

2.關於組織以“擁抱親情、感悟親情”為主題的故事演講會的設想

現代家庭中,我們無不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中。有些過於平淡,你忽視了;有些比較常見,你沒在意。請從記憶的沙灘上撿拾這些漂亮的貝殼吧,那就是你閃光的童年。以此為話題,組織一次以“擁抱親情,感悟親情”為主題的故事演講會。

3.星期天,給同學們佈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業 ,給爸爸或媽媽洗一次腳,給他們一次成長的機會,在實踐中,讓他們感悟親情。

4.探究性思維訓練

課文中,在我決定順從母親走大路,決定委屈兒子時,沒有寫兒子的反應和妻子的反應,你能對此進行合理而又大膽的想像嗎?

●備課資料

《散步》的語言美

《散步》的語言凝練而又樸實,下面選幾個例子作一番簡析。

(1)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這話初看上去,好像就告訴我們:誰,在田野散步。若真是這樣,冒號後幾個詞語的位置就可以調換了。而實際上,原句一經打破,它就不能再現生活:(1)“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2)是“我”陪伴著“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帶著“我的兒子”。生活為何要安排得這般有序?其一,“我的母親”老了,到了晚年,她最需要相伴的,自然是“我”這個做兒子的;其二,兒子有妻子帶著,自然也就不會太“放縱”;其三,假如妻子走在前面,母親的視線就勢必會受擾,這樣,母親就不能靜下心來去感受春天,感受生命。生活的有序安排,體現了一個做兒子的對母親愛的獨運匠心。

(2)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這裡,兒子為什麼就不能“抱”?細究起來,初春的田野小路很潮溼,如果是“抱”,身子容易傾斜而滑倒,況且兒子還“很胖”;再說了,“抱”容易擋住視線。一個“背”字,看似不經意的動作,在這裡,卻傾注了一位年輕母親對兒子深情的愛。

(3)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這句話的前半截讀來不是很通暢。改成“但我和妻子都走得很慢、很穩、很仔細”怎樣?改後確實通暢多了,可在“我”和妻子背上的,是我們精神的全部寄託啊!如此一來,母親和兒子就是再輕、再不重,“我”和妻子也只能是走一步,站穩了,仔細看好了下一步,之後才敢向前挪動……這種節奏,與作者筆下的語言節奏是同步的,體現了“我”和“妻子”重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滴水中見太陽光輝。上面三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散步》一文語言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的特點。讀它,如同橄欖一般,越嚼越覺得有滋味。

《散步》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領會文章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品味精巧別緻,自然樸實的語言。

學習重點:

1、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學習難點: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一、預習導學:

1、初讀課文,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分歧( )shà( )時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你就背( )著我我背( )上的嫩( )芽

2、根據原文填空。

(1)母親____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

(2)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____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

(3)我的母親又____過了一個嚴冬。

(4)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____著,有的濃,有的淡;

(5)小傢伙突然____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6)我的母親____高大,____很瘦,____不算重;兒子____很胖,____幼小,____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____,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3、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感覺這篇文章中哪些詞語和句子寫得好,把它畫出來,有感情的朗讀並賞析。(注意分析景物描寫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3)從文章的字裡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給這個家庭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一個恰當的修飾詞

( )的家庭 ( )的我 ( )的母親

( )的妻子 ( )的兒子

二、課堂導學。

1、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於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儘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文。(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

(1)默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1)、一家人散步遇到了怎樣的分歧,分歧是怎樣解決?

(2)、從這篇文章中,你讀懂了什麼?(從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的角度你會懂得不同的道理,你會有不同的聯想)

(3)、一次散步讓我們懂得了很多,想到了很多,這是因為每個人物身上都閃耀著親情與道德的光輝,你對哪個人物印象深刻,小組選定兩個人物,結合課文內容予以評價。

(4)、“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從字面和“我”的思想態度兩方面思考)。

4、課堂展示。

5、課堂小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凡日子裡,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的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三、拓展延伸:

北風乍起時

看完電視以後,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電話,直到9點,那端才響起兒子的聲音:“爸,什麼事?”

他連忙問:“昨晚的天氣預報看了沒有?冷空氣南下了,厚衣服準備好了嗎?要不然叫你媽給你寄……”

兒子漫不經心地答道:“不要緊的,還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說。”

他絮絮不休,兒子不耐煩了:“知道了,知道了,馬上就買。??簟!繃塘說緇啊?/p>

他剛準備再撥過去,鈴聲突響,是他住在哈爾濱的老母親,聲音顫巍巍的:“天氣預報說,你們那兒今天變天,你加衣服了沒有?”

疾風陣陣,從他忘了關好的窗縫裡乘虛而入,他還不及答話,已經結結實實打了個大噴嚏。

老母親急了:“已經感冒了不是?嗨!怎麼這麼不聽話,從小就不愛加衣服……”絮絮叨叨,從他7歲時的劣跡一直說起,他趕緊截住:“媽,你那邊天氣怎麼樣?”

老人答:“還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牽掛的,是北風尚未抵達的南國,卻忘了勻一些,給北風起處的故鄉,和已經年過七旬的母親。

人間最溫暖的親情,為什麼,有時竟是這樣地殘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來臨時,他仍會趕在北風之前,向深圳投去問候和叮囑,可是他的第一個電話,應該是往哈爾濱去的。

(1)多角度比較這兩篇文章的異同。

(2)讀了《散步》和《北風乍起時》,你想對你的父母說些什麼,你自己會怎麼做?

四、課堂檢測

以“家”或“親情”為話題,運用比喻、排比,給家庭或給父母寫幾句心裡話,50字以內。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業。

1、反覆閱讀課文,仔細體味文章所蘊含的親情。

2、同學們,你們一定感受過親情的溫暖,品嚐過親情的甜美。請你從生活中選擇一兩件蘊含親情的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這份親情。(400字左右)

《散步》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動作模式,努力嘗試在X X處獨立做出即興動作。

2、感受集體舞中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田納西搖擺舞曲。

活動過程:

一、結合繪本情節,熟悉固定的動作模式。

1、出示P1,小蛇是怎樣散步的?說一說,做一做。

2、學做基本動作1:看一看,扭一扭。(小蛇還會怎麼樣,再扭一扭)

3、出示P2,遇見大水坑,小蛇會怎麼過去呢?(幼兒說並做)

4、出示P3中的①②③,幼兒表述並作動作,學做基本動作2:拱一拱,縮一縮。

5、出示P4,小螞蟻是怎麼過去的?學做基本動作3:走走走走,停一停。(休息一下)

6、出示P5,一個接一個,教師帶頭和孩子們依次抓著前者的衣服,用“走走走走,停一停(加入動作:看身後同伴)”繞一圈。

7、出示P6中的①②,幼兒說對話。

8、出示P7(小蛇——呼),這時小蛇怎麼了?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可以怎麼休息。

9、出示P8①②③,小蛇是怎麼過河的?

二、配合音樂,幼兒集體跳舞。

1、回憶繪本,教師用故事情節,提醒幼兒將基本動作串連。

2、配合音樂完成完整的舞蹈。

三、嘗試兩人配合跳集體舞。

1、你們喜歡小蛇嗎?為什麼?

2、小動物們也喜歡它,來找小蛇跳舞了。幼兒按圈設分成小蛇(站裡圈),小動物(站外圈)

3、幼兒兩兩,面對面。好朋友見面會做什麼?學跳動作1、2、3:招手,招手,扭一扭;握手,握手,扭一扭;(拉手)跑跑跑跑,停一停(看朋友)。

4、好朋友休息一下,互換位子,再繼續跳一次。

5、配合音樂,完整跳一次 。

《散步》教學設計10

一、匯入

散步時一種非常常見的生活經歷。對於我們來說,或許散步只是一種休息方式,但是在作家莫懷戚的筆下,散步則成了一個凝聚親情的紐帶。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莫懷戚一起散步,共同體會這濃濃的親情。(教師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完成我們的預習導學案。

三、師生合作,探究文章。

1、師:剛才大家已經讀過了課文,大家覺得作者的家庭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鼓勵學生髮表意見,引導學生從家庭成員的關係角度出發)

2、讓我們把自己融入這個和諧的家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額朗讀課文,想象這一家人散步的過程,然後搶答下列問題。(多媒體顯示搶答題)

①散步的時間?(初春)

②散步的地點?(田野)

③課文中共寫了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我)

④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如何?(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產生了分歧,作者解決了分歧)

3、請大家用一句話概括上面的內容。

(一家人在原野上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產生了分歧,分歧在親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關愛中解除了。)

4、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可能有的句子:

(1)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這句話從小孩的嘴裡出來,顯得特別的天真、可愛,可讓學生仿讀進行品味。)

(2)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問:為什麼他們都聽我的?引導學生探討)

(3)這南方初春的田野,……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非常普通的景色,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那樣地富有詩意,並且使它與莊重的話題“生命”聯絡在一起,教師可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為什麼看到這田野美麗的春景會想到生命?”“這與前文寫母親有無聯絡?”等問題。並讓學生動筆仿寫,深入理解語言美。)

(4)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一句有著深刻含義,富有哲理的話,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著中年人肩負著承前啟後的重任,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在探討中,應鼓勵學生對這句話發表獨特見解。)

《散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及其難點

1.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2.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

3.通過分析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設計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是家的溫馨使我們快樂的生活。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困難和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和睦友愛家庭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朗讀(配樂)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基調深沉而歡愉,語氣溫和,親切莊重,語調平穩。

2.知識搶答

讀過課文,老師來考考大家:

(1)散步時間是?(初春)

(2)散步地點是?(田野)

(3)文有哪些人物?(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4)散步的途中發生了件什麼事?(分歧)

(5)分歧是怎樣解決的?(母親作出了讓步,選擇了走小路)

(6)請據以上問題的答案概括文章內容。

三、再讀探究

1.賞讀美句

要求: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裡?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2.討論:你在這些人物中最欣賞哪一位,為什麼?

板書設計

母親??善解人意 我??溫和穩重

母子情 珍惜親情

夫妻情 珍惜生命

祖孫情 互敬互愛

妻子??溫柔賢惠 兒子??聰明懂事

3.感悟作者的情意

大家說了如此美麗的句子,現在老師來大家一起賞析這一句“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你是怎樣理解“慢慢地”、“穩穩地”這兩個詞的意境的?

??尊敬老人,愛護孩子。

4.請舉一個你身邊的例子,說說人與人之間的友情、親情、師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

四、小結及佈置作業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寫一寫“我理想中的溫馨的家庭”,作為本週的週記。

《散步》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積累“分歧”“霎時”“水波粼粼”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3、領會文章主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4、品味精巧別緻、自然樸實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學習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親情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學習難點:

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深情匯入

播放背景音樂《回家》薩克斯

(邊投影出示邊深情地匯入)家,多麼溫馨的字眼。家是避風的港灣,為我們遮風擋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二、梳理情節,感知文意:

(1)第一、散步的時間?——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麼?(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分歧

第五、最後一家人又在一起:——散步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寫了什麼內容?

我們一家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研讀賞析,把握主旨:

1、你能具體地說說散步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分歧嗎?最後如何解決?

2、在散步的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麼?

四、揣摩含義,品味語言:

請找出你認為最妙的一個詞、最美的一句話,或者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讀一讀,品一品,說說它好在哪裡?

重點品味:

朗讀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五、拓展延伸,抒寫親情:

以“親情”為話題,仿照示例寫話。

示例1: 親情是受傷時,父母那溫暖的懷抱。

親情__________________, 。

親情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2: 那回蕩著歡聲與笑語的餐桌上充滿著親情。

____ ________ ____親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親情。

六、課堂小結:

親愛的同學們:

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七、課後作業:

1、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 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寫心情:

請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語句,寫在賀卡上送給你的親人。

《散步》教學設計13

一、教學設想

本文是自讀課,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旨”的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加深對含意深刻句子的理解,賞析一家四口各成員的性格特點,從中體會三代人互敬互愛的濃濃親情以及尊老愛幼的民族傳統美德。同時在課上積極營造一種美(人性美、景物描寫的詩意美、語言美)的氛圍,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文章的主旨美。注重理論和實際動手能力的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而文辭沖淡的文章。學習本文的關鍵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最終領悟作者借散步表達的深意,有兩處關鍵需要注意:一是面對分歧時所作的決定;二是篇末所說的“整個世界”。著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兩處蘊含的深刻含意,以理解文章關於親情、責任及生命的主旨。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過程與方法

體會文章中的深長意味,借鑑“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在合作探討中提高賞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中的親情,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的情感。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五、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難點:

1、文章“以小見大”的語言特點。初步學會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2、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徵意義(“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1、選擇合適的切入點。

對於這篇文字淺顯卻含義深刻的文章的教學,要選擇的切入點比較多,可從標題來切入;可從“分歧”來切入;可從人物性格特點來切入;可從人物關係處理來切入;可從初春景物描寫來切入;可從全文結句來切入;可從情感表達上來切入。

我這次選擇了從情感表達上來切入。基本思路是:以情感表達的探究理解分析帶動文章語言的品析,以文章語言的品析帶動主旨的領悟。這個基本的學習鏈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可以根據學情來靈活處理。

2、確定恰當的深化點。

結合對最後一段這一組特寫鏡頭的分析、品讀,理解最後一句話的內在含義,從而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七、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教師製作配套的課件。

八、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過程請。

九、本課總結

本文是一篇蘊涵豐富的優美散文,文中體現了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審美趣味得到了潛移默化的薰陶和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散步》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涵泳閱讀性課文,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

4、學習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2、難點: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2分鐘)

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作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作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裡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的幸福與安寧。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擔不起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8分鐘5+3)

1、配樂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

(2)從文中的字裡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彷彿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裡,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以上兩個問題。)

2、反饋、點評、小結:

(1)我們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裡、散步。

(2)歸結為“和美”(板書)

三、研讀入境合作討論(10=5+5)

(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這樣一個“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討論)

1、展示:(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理由是?(小組口頭)

(2)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班上書面)

2、劃分4人小組、要求:①個人見解獨到、精彩,每人欣賞一個人。

②小組觀點一致:中心、補充、記錄、發言代表

3、(5分鐘)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4、(5分鐘)反饋、小結。

(1)檢查一個小組:對四人的欣賞、理由。

(2)不存在誰的權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愛幼的親情鏈組成的。

5、補充名人的話:(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孟子說…

培根說(展示)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箇中國人就更應堅持和發揚)培養民族自豪感情。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10=5+5)(默、朗結合,品味意境)

(這是一篇短玲瓏剔透、小精悍的敘事散文,但在寫景上也別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幾個段落有寫景的片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樹、魚塘(“粼、鱗”、)

2、思考:①從你更喜歡片段中?感悟到了什麼樣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讀,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機——哲理:珍愛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喚——哲理:熱愛生活、。

五、賞讀入心拓展運用

(我們品味了本文生機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們來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語言美。這個句子雖然不是寫景,但我喜歡)

1、展示“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猜猜老師喜歡它原因?

2、(3分鐘)反饋、形式:形式對稱,音韻和諧,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內容:生生不息(如果我們寫作增添亮色)

3、這樣的句子在文中還有很多,請畫出來(每組看兩段,找到一句即可舉手)

4、(3分鐘)深情賞讀:領讀—跟讀,評價。

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現在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5、(4分鐘)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6、(5分鐘)朗讀最後一段,感悟最後一句的含義。

7、反饋、小結:以輕襯重,體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讀)

六、課後作業:(父親的故事過渡)

1、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散步》教學設計15

【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2、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的親情美。

【難點】

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關愛家庭的意識和情感,促使學生為家庭親情建設盡一份力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教學過程】

一、匯入(5)

1、多媒體,歌曲《讓愛住我家》,展現親情圖片和歌詞。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2、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乾的心靈以滋潤,;幸福的家是港灣,讓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讓我們走進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家濃濃的親情。

二、品讀課文,感悟親情(20)

1、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如果學生髮現課文朗讀與課文不完全相同,可以作思考題,留給學生。)勾畫文中最能表現濃濃親情的細節、詞語、句子。

2、自由閱讀全文:可以大聲朗讀,也可以輕聲品讀,也可以默讀。把文中表現出濃濃親情的地方多讀幾遍。

3、小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讓你最感動的有哪些細節、詞語、句子。這些地方應該怎樣讀才能表現這份深情。

4、全班交流、親情共賞。

⑴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引導:母親為什麼不願意出來?而“我”為什麼又堅持要母親出來?母親為什麼又答應了兒子,試想如果“我”依從母親,把母親一個人放在家裡,老人會怎樣?

分析:這句話說明了“我”關心母親,對母親的身體健康提出積極的建議,而不是順水推舟。母親因為相信兒子,尊重兒子的意見,所以順從。我如果只帶著妻子、兒子出來散步,把老人孤零零的丟在家裡,會讓老人很孤獨、寂寞。最後一句說明“我”和母親關係和諧,表現了母子之間親暱的感情。而且這種和諧的母子之情是在幾十年以前就開始了。

⑵他兒子說的話很可愛。他說:“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他覺得這是他一個很大的發現,這句話寫出了孩子的天真可愛。分析:兒子這句看似無關緊要的話極富童趣。孩子這一天真的新發現洋溢著一家人充滿溫馨的天倫之樂。聽了孩子的話,我們都笑了,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樂。

⑶“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引導:為什麼一家人都會聽“我”的?這裡麵包含著哪幾種親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家人都信任他。這裡麵包含著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⑷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引導: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母親和兒子發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說明我很照顧母親,很孝順。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興趣,說明母親對孫子很理解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藹。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表現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愛的動人情感,有一種濃濃的人情美。

⑸“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兒子……”

引導:一個“背”字型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之間關係十分融洽,多麼幸福、溫馨的親情。

⑹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引導:為什麼母親和兒子並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為什麼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同學暢所欲言:

A、背上的一老一小可別摔著。特別是母親年老體弱經不起摔,非得穩穩當當的不可。

B、為了讓母親和兒子多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所以走得慢慢的。

C、為了讓母親和兒子盡情的欣賞春天的美景。

D、表現“我”對母親的孝心和旗子對兒子的愛心。如果走得很快,顯得不耐煩。不能體現濃濃親情。

E、如果全社會的人都想文中的“我”那樣具有孝心和愛心,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

老師小結: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著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裡的“我和妻子”代表著中年人,“母親”代表著過去,“兒子”代表著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著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把親情推及得更廣泛的境界。

(注:每一處學生分析以後都進行朗讀的簡要指導,通過學生試讀、老師範讀、集體齊讀等方式讓學生感受文中的親情美。)

總結: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擇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美好的感情,並由此推及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著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溫馨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

讓我再一次深情並貌的朗讀全文,細細的來體會這份熱鬧感人感動的親情。

三、聯絡生活,談論親情(8)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有相同的幸福。親情無處不在,他不僅僅在思念部之中,也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是時光的流水把許都寶貴的記憶帶走了,我們匆匆的步履把我們曾經擁有的瞬間感動沖淡了,淡如水,淡如煙,淡得我們都懷疑自己是否還擁有那份愛,懷疑我們自己是否還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濃濃的親情。可是,這份是永恆的。我們要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用善良的心去體會。

學生準備1分鐘。

全班交流。

(儘可能啟發學生把發生在身邊的感人故事講出來,要像這幾位作者一樣,敢於披露真情實感。儘可能引導學生領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儘可能讓學生明白要珍惜親情,懂得關愛家庭。)

老師也有故事要講。(2)

四、動情落筆,抒寫親情(10)

我們對親情有說不完的故事,講不完的細節。生活本就是這樣美好、溫馨。情到濃時轉成文,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親情的感受寫下來。

你可以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組排比句來讚美親情或者一組比喻句來歌頌親情。

你也可以寫一首反映親情的小詩。你也可以寫一段話來呼喚親情。

學生動筆3分鐘。交流展示5分鐘。

教師準備一首小詩《父親的叮嚀》

五、真誠行動,建設親情(2)

1、親情不單單是寒冷時父親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它也不單調那是深夜裡母親親手為你衝的一杯牛奶;親情應該是孩子柔嫩的小手為父親擦去額上的汗珠,它應該是母親疲憊時孩子遞上椅子時的體貼。親情不單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也是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責備。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的片刻時間來領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親情不僅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說,它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親情不能只靠父母似的殷切期望,它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家的溫馨與和睦靠大家,家的親情建設我們也應盡一份義務。回家以後,請同學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真實反映寫下來,以後的語文課大家交流。

六、結束語

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著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