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9.45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

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聯絡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詩句中對伏句的特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詩的內涵。

2、從平淡的描寫中領悟濃厚的情味。感受語言美和情境美。

教學用具: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用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多感情,其中友情是非常值得留戀的。我國的古代詩人為了表現彼此之間的友情,留下許多千古名句,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兩首古詩,這兩位詩人用不同的筆法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濃厚情誼。讓我們一首一首來欣賞。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贈汪倫》

1、初讀古詩。

(1)自讀《贈汪倫》,要求讀準字音。

(2)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檢查自讀情況。

a、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b、指名標出停頓。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學習古詩的學習方法。

師:我們學習古詩一般可以分為四步進行。(1)釋詩題,(2)知詩人,(3)明詩意,(4)悟詩情。

3、用這四步方法自學《贈汪倫》。

交流。

(1)釋詩題。

贈:贈送。

(2)知詩人。

作者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李白。汪倫是他的朋友,這首詩是汪倫為李白送行時,李白送給汪倫的。

(3)明詩意。

a、交流難解的字詞。

欲:將要。聞:聽到。不及:比不上。踏歌:用腳步打著拍子唱歌。

b、朗讀詩句。

開火車讀。

齊讀。逐行朗讀,理解。

c、指名說說詩意。

李白我乘船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腳

打節拍唱歌的聲音。即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

(4)悟詩情。

a、李白描寫自己要走了,汪倫來送行的一件事,從詩中的哪些語句你體會到他們二人比潭水還深的情誼?

b、如果你是李白,你看到這感人的情景,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嘆與感激之情。你能來朗誦一下這首詩嗎?

指名朗讀,體會情感。

有感情地試背。

  三、總結全詩

李白運用誇張的寫法,向我們表達了他與汪倫之間深厚的情誼。一個“忽”字既表現了詩人吃驚的心情,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全詩濃烈奔放,是李白的傳世名作,現在更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話來表達朋友之間的濃情厚意。

再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齊背《贈汪倫》。

2、《贈汪倫》的作者李白運用誇張的手法,奔放的語言,抒發了自己與汪倫之間濃厚的情誼,而《過故人莊》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則用細膩的語言,平淡的詞彙告訴了我們與人交友于平淡中見真情的真諦。

  二、初讀古詩《過故人莊》

1、自讀,注意讀準字音。

2、劃出詩中不理解的詞語,準備交流。

3、指名讀詩,正音。

  三、再讀古詩《過故人莊》

1、釋詩題。

“過”:訪問,“故人”:老朋友。

訪問村莊裡的老朋友。

2、知詩人。

簡介作者孟浩然。

3、明詩意。

(1)自讀,畫出難理解的詞語。

(2)交流。

具:準備。黍:煮飯的小米。郭:外城。

軒:窗子。話桑麻:閒談農家生活。就:親近。

(3)朗誦。

“開火車”朗讀。

齊讀。

逐行朗讀,逐行理解。

(4)指名試說詩意。

老朋友備辦了豐盛的飯菜,“我”接受邀請來到農家探望;只見綠樹將村舍環繞;青山在城牆外蜿蜒起伏;開啟窗戶對著屋旁的園地,舉著酒杯閒談農的生活;等到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我會乘菊花開時再來探望。

4、悟詩情。

(1)這首詩非常平淡,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與友人之間的感情的?

(2)你喜歡讀讀詩中的哪些句子,為什麼?

  四、總結全詩

這首詩用詞清雅,彷彿拿出了一幅水墨畫放在了我們面前,畫中最濃的是友人間彼此惜別,不忍離去的畫面,讓我們再好好品味一下這優美的詩句。

訓練學生讀好古詩。

齊讀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小朋友們,現在正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古詩兩首)

二、教學《春雨》

1.板書詩題:春雨

2.解題:這首詩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節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3.教師範讀一遍,領讀兩遍。

4.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原詩有八句,這裡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說出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

百花等特點。詩人是怎樣來寫這春雨的呢?

(2)指名讀詩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乃:共兩畫,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撇”。第二筆是撇。這裡“乃”是“就”的意思。

隨:左右結構,右部先寫“有”,“隨”是跟從的意思。

潤:翹舌音,前鼻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門”,再寫“王”。“潤”是加水分,使東西不幹枯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說說生字的筆畫或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分句講讀。

①指名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②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春雨像知道時節似的,當春天一到,它就下起來了)想一想:為什麼詩人說它是“好雨”呢?(因為春天莊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詩人說春雨是好雨)對,這兩句詩讚美了春雨來得及時。

③齊讀這兩句詩。

④指名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⑤誰能說說什麼叫做“潛入”?(“潛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覺中透進去)那麼“隨風潛入夜”該怎麼解釋?(夜間,好雨隨著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透進萬物的內部)“潤物細無聲”是什麼意思?(春雨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誰能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解釋一下?

(春雨是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你說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卻不聲不響,怎麼不是好雨呀!

⑥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四句詩讚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6.朗讀指導。

(1)掌握節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好,是全詩的中心,其他都是圍繞“好”來寫的,是春雨“好”的表現。知,表現春雨善解人意。

“當……乃……”強調春雨好在下得及時。

潛、細、無,強調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師範讀。

(4)學生自練。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乃:第一筆“橫折折折鉤”的橫部宜橫向右上取勢,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勢,第二筆“撇”須頂連“橫”畫,撇出時略帶弧度。

隨:第一筆和第二筆寫成的“口”體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筆寫成的“有”宜於偏右略高處定位,中間和下部須留寫“l”

的位置,末筆“捺”彎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潤:左部“三點水”寫法同前,右部首“點”定位宜高,第二筆“豎”和第三筆的“折”部等長,“門”中的“王”,三“橫”間距相等,末“橫”較長。

(2)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3個生字。

三、佈置作業

1.朗讀《春雨》,熟讀背誦。

2。抄寫“春雨”、“時節”各兩遍。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古詩《雪》節選了4句,作者尤袤抓住子夜雪的兩個特點,將夜雪景色描寫得生動逼真,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江雪》是一首五言絕句,這首古詩塑造了一個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釣的老漁翁的形象,表現了詩人清高、孤傲、凜然不可侵犯的心志,流露出自己不願與當權者同流合汙的感情。

  設計理念:

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是第1學段古詩教學的重點。因此,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再現古詩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3、認識7個生字和兩個多音字;會寫11個生字,學會雨字頭、穴字頭。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書寫11個生字。

3、通過誦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每當冬季來臨,我們就會經常看到雪花那輕盈的身影,夜裡漫天飛舞的雪花,有月光的映照下,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南宋詩人尤袤是怎樣讚頌這雪景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實處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指導朗讀,感知詩意。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詩,可以藉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2、同桌互相讀,聽一聽,他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指名讀。

4、這首詩,怎樣讀才能把它讀得更美呢?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啊?(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和重音。)

5、請你像老師這樣讀,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自由練讀,讀中體會。)

6、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三、合作交流,理解詩意。

1、這麼美的詩句,你知道每句詩的意思嗎?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互相說說對詩句的理解。

2、指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的意思,整體感知全詩內容。對學生理解困難的詞語重點指導。

3、由文入畫,提升理解。

學生觀察插圖,理解全詩,圖文結合,同桌合作交流,理解全詩內容。

四、感悟詩境。

1、作者尤袤就是用這樣樸實的語言,自然真實地將一幅夜雪圖展現在我們眼前。看到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讚美和喜愛之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2、配樂反覆吟誦,體會詩境。

五、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雪、窗、照”3個字。

3、學生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南宋詩人尤袤筆下的夜中雪景,然而,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裡釣魚的情景嗎?唐代詩人柳宗元主看到了這樣的景象。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第2首《江雪》。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結合插圖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象畫面。

3、指名朗讀。

4、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麼,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三、進入情境,自主學習。

1、對於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說。

①配樂,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詩句描繪的景象: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著,接著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隻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裡,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

②誰還有什麼補充的?(指導對“蓑笠翁”的理解。他身上穿著的是——蓑;頭上戴著的是——笠;整個詞的意思就是——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③與第1首《雪》對比,此時兩位作者的心情感受相同嗎?說說你的理解。

④帶著你的體會再讀一讀(自由練習、指名、齊讀)。

(2)畫。

①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②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③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出來的?

(3)讀。

①指名讀。

②集體評議。

師指導朗讀停頓、節奏、韻腳。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③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④背誦。

四、識字與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字詞讀音是否準確。

2、合作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驚、獨、釣”3個字,特點:左窄右寬。

3、學生按照田字格練習書寫漢字。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字詞卡片。

2、收集作者資料以及其它相關的詩句。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切入舉偶

1、誦詩匯入: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呀?(學生背誦古詩)古詩為我們呈現出美的意境,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看看詩中寫了哪些內容?

2、看圖匯入: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中都畫了些什麼?你想到了什麼?那麼詩中所寫的內容與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兩首》。

二、對話平臺

1、初讀:

⑴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把字音讀正確。

⑵同桌互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⑶小組合作學習,輪讀交流自己的理解。

2、研讀:

⑴教師範讀,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想像畫面。

⑵看畫面,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擎雨蓋、傲霜枝”的意思。

⑶自由讀,邊讀邊看插圖,理解詩意。

⑷彙報交流詩意。

⑸多種方式朗讀。

3、誦讀:

⑴出示圖畫,指名配樂朗讀。

⑵學生自由練讀。

⑶賽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4、寫字:

⑴出示要寫的字:

首、劉、枝、記,學生認讀。

⑵學生觀察字形,交流怎樣書寫。

⑶教師示範,學生評價。

⑷學生練習,小組展示,欣賞評價。

(寫字訓練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樂於寫字。)

5、拓展

你喜歡哪個季節,說說為什麼?

不使學生的思路受到束縛,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第二課時

一、對話平臺

1、複習:

多種方式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挑戰背誦古詩(一)。

(活潑多樣的複習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進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2、自學:

⑴出示《山行》,引導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來學習。

⑵按自己的喜歡的方法來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⑶彙報:

說說學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⑷師生合作解決問題。

3、細讀:

⑴學生自由練讀,想像畫面。

⑵指名讀,讀後評價。

⑶教師有感情地範讀,學生評點。

⑷學生找學習夥伴一起練讀。

4、誦讀:

⑴讓學生感受楓葉滿山的美麗情景。

⑵挑戰讀,比一比誰讀得最有感情。

⑶觀看插圖,練習背誦。

5、寫字:

⑴出示生字:

楓、於,學生認讀,

⑵觀察字形,說說怎樣識記和書寫。

⑶教師示範,提示重點筆畫,如:

“楓”字的“木”字旁的捺變成點等。

⑷學生練習,小組點評。

觀察、交流能幫助學生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6、練習與拓展:

⑴出示課後“我會填”,引導學生填寫。

⑵誦詩會,學習夥伴還會背別的古詩,你們也一定行!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有感情地背給同學們聽。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的內容,想象詩所描繪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

教學重點:讀議結合,理解詩句的意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指導朗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播放)。

剛才聽到的是李叔同的《送別》。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因為送別而憂傷落淚,並揮筆寫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請同學們看螢幕上的圖畫,猜一猜這是哪一首詩的內容?出示:《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送別詩,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李白去學習他的另一首送別詩。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齊讀課題)

二、分析詩題,梳理資訊

1.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指導認識三個生字,學生講識記方法。指導書寫:孟。在田字格里範寫,指出下面皿子底寫時要內收,學生再練寫一遍。

2.藉助註釋“之”,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讀出古韻

學習自讀;指名讀,指出停頓;範讀,聲斷氣不斷,讀出古詩的韻味;學生練讀。

四、展開想象,體會情感

1.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誰能通過讀詩中的句子告訴我。(前兩句)

(1)板畫地理方點陣圖,瞭解黃鶴樓、揚州的方位。

(2)藉助註釋,說說是怎麼回事?(出示後兩個註釋)藉助註釋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識記“辭”

(3)古詩中用“煙”來描述花草的頗為常見。請看:(出示詩句,以便積累,讓學生讀)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高鼎《村居》

煙花山際重,舟楫(jí)浪前輕。 ——杜甫《泛江送客》

2.說起“故人”,你知道他們之間的故事嗎?(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之間友情的故事)。藉助資料能幫助我們更為深入地理解古詩。

3.送故人遠行,這該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出示後兩句)自由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畫面?學生彙報,教師在學生基礎上作以下點撥——

(1)點紅“孤帆”。自古長江就是交通要道,江上來來往往的船隻有許多,為什麼詩人只看到了一隻船呢?( 因為詩人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的身上了。)激情:老朋友正離我而去,我的眼裡心裡只有老朋友,就這麼一直看啊,看啊!讀出我的不捨吧!(指名讀第三句,男生讀,女生讀,讓學生讀的時候,看著遠方的那條孤帆!)

(2)詩人一直看了有多久?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彙報後,點紅“唯見”。是啊,最後只看見滔滔的江水,卻看不見——(引說,讓幾位學生接著說)只看見滔滔的江水,卻看不見——

(3)出示文中插圖:詩人就這麼一直望向天的盡頭,他的心裡在訴說著什麼?

(4)說不盡的不捨與留戀,讓滔滔的江水傳達情意吧!(我們一起讀後兩句)

4.結課:你瞧,後兩句沒有出現留戀、不捨等字眼,卻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情意,這就是通過寫景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在學習第二首詩時,你一定會有類似的發現,期待著你們的.表現!

板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畫) 揚州

西辭 } 敘事

黃鶴樓

孤帆 (畫畫:孤帆到碧空盡)

} 寫景抒情

唯見 (畫畫:長江流向天際)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瞭解兩首詩寫作的時代背景,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看註釋理解字詞的意思,從而理解詩句含義,瞭解詩的內容。

3.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如感情豐富,語言精煉,講究節奏和韻律等,有較具體的體會。

4.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那樣歡快的原因。

2.使學生領會這兩首詩明白如話而又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通過讀文、看註釋,使學生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瞭解詩的內容。

(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三)能正確、流利地讀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會生字新詞。

(二)瞭解詩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引發興趣。

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煉,所表達的情感豐富,還十分講究節奏和韻律,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唐詩三百首》中,就有許多力作,為同學們所熟悉,並深受大家的喜愛。另外,我國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數不勝數,奇才輩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陸游等等,他們的許多詩句已流芳百世,為後人所傳誦。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兩首詩。一首是宋代的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一首是唐代愛國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二)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陸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當中創作的詩歌很多,至今儲存下來的就有9000多首。詩歌的內容極為豐富。他的詩有的抒發政治抱負,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現出了其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本文所選的《示兒》,是陸游臨終前所作,相當於遺囑。詩人臨終前,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喜事告訴他。這就充分表達了詩人渴望收復失地,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愛國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詩人。字子美,鞏縣(今屬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真實的反映,曾被世人稱為一代詩史。他的詩在當時藝術成就很高,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本文選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說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亂的叛軍頭子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詩人杜甫正在梓州(現在的四川省三臺縣),他聽到這個勝利的訊息後,立即寫下了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因多年戰亂終被平息,祖國又重新獲得了統一而感到的無比歡快的心情,同樣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學生自己讀詩,並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四)教師指名讀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並注意糾正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萬事空(k#ng) 告乃翁(w5ng)

薊北(j@) 襄陽(xi1ng)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寫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餘筆,再看註釋,結合詩句和字典,看應選擇什麼意思。

3.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涕,左邊是氵,右邊是弟,合起來是涕。還可以記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書寫時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寫法和筆順。洛,左邊也是氵,右邊是各,合起來是洛。還可以記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陽的洛。在書寫時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樣,祭也可以用舊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來記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採用讓學生利用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幫助學生在對比中記住字形,加強記憶和理解。如:

(三)理解詞語。

1.讓學生讀文,並從詩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書下注釋、,聯絡詩句內容理解詞語。

以元字為例,元字在詩句中是死去元知萬事空,通過看書下注釋,我們知道元同現在的原,又通過,我們又得知原是原來、本來的意思。原知就是本來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詩句中是告乃翁,我們通過看書下注釋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訴你的父親,意思是讓兒子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自己。

3.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練習掌握。

九州同:古代把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國。九州同:指全國統一。

王師:文中指南宋軍*。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痛。

無忘:不要忘記。

北定:向北進軍平定。

劍外:現在四川省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有劍門關。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因喜而下的淚水。

漫卷:胡亂捲起。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四)初讀了解詩的內容。

1.教師先指名讀預習,讓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去讀詩。邊讀邊想2.再指名讀詩,邊讀邊瞭解詩的內容大意。

3.學生自由讀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每一首詩主要寫了什麼。

(五)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詩。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採用範讀,指名讀、齊讀等方法。

(六)作業 。

1.讀詩。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所抒發的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二)通過理解詩句,瞭解內容,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那樣歡快的原因。

(三)通過學習這兩首詩,對詩這種體裁的特點,有較具體的體會。

(四)能有感情地朗誦這兩首詩,並能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體會詩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學習第一首詩。

1.指名讀詩,讓同學想一想詩的題目的意思。

(1)學生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各抒己見,充分說。

示: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使人們知道。示兒:把事物讓兒子知道。因為這是詩人臨終作的詩,相當於遺囑。

(2)使學生明確題目的意思,並說明自己是怎麼知道題目的意思的。學生可以通過、理解詩的內容來理解題目的含義。

2.指導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內容,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

(1)學習第一句。

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讀第一句詩,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可能有:元知、萬事空、但悲、九州同。

②讓學生看註解或,或聯絡上下詞句,試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元知:本來就知道。

萬事空:什麼都沒有了。

但悲:只是為了而感到悲傷。

九州同:指全國的統一。

③當學生對不易理解的詞語,通過看書下注釋、、聯絡上下詩句弄懂了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第一句詩的意思。即: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我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④教師接著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詩句來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詩人臨終前感到最悲傷的不是自己的身體、家庭,而是祖國不能統一。可見詩人具有多麼強烈的愛國之情啊!

(2)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詩。

①讓學生先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②看註釋,理解其意思。

王師:這裡指南宋軍*。

北定:向北方進軍去平定。

中原:課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訴你的父親。文中指的是陸游自己。

③說一說第二句詩的意思。大家討論。

南宋(朝)的軍*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你們祭祀祖宗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這件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④體會詩人情感。

陸游臨終前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是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自己的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是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千萬別忘了把收復中原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麼深厚的愛國情感呀!

3.逐句講解、理解、體會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詩的含義和它所包含的詩人的情感。

(1)指名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2)討論整首詩所表達的詩人愛國的情感。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首詩。

(1)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語或詩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但悲 九州同 無忘 告乃翁 北定 中原日

(2)引導學生讀出詩人的愛國熱情。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詩的重要特徵是感情豐富,節奏鮮明,聲韻鏗鏘。我們在朗讀時,不僅要把感情讀出來,而且要把詩的節奏和韻腳讀出來,並通過反覆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5.引導學生背誦《示兒》。

(1)在背誦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說一說詩主要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是通過哪些詞句體現出來的?使學生對詩有整體上的認識。

(2)再引導學生逐句背誦。

(3)學生試背誦後,教師可指名檢查背誦情況,再通過小組背、兩人互背、全班齊背做鞏固練習。

(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二首詩。

1.指名讀詩,其他同學想一想詩的題目的意思。

(1)學生各抒己見,逐字逐詞理解後,連起來說題意。

聞:聽說。

官軍:指唐王朝的軍*。

收:收復。

(2)使學生明確題目的意思是:聽說唐王朝的軍*收復河南河北。

2.指導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內容,同時體會作者的情感。

(1)學習第一句。

①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讀第一句詩,並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②讓學生看註釋、或聯絡上下詩句的內容,試著講一講詞語的意思。

劍外:劍門關以外,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

收:收復。

薊北:指現在的河北省北部,是安、史叛軍的巢穴。

初聞:剛剛聽到。

涕淚:指因喜報而淚下。

③引導學生試講詩句的意思。對的充分肯定,錯的及時糾正。

第一句的意思是:那收復薊北的訊息,忽然間在劍外傳揚。我剛剛聽到這個喜訊,眼淚就灑滿了衣裳。

④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

可見詩人當時十分激動,是通過初聞、涕淚滿衣裳等詞句表現出來的。

(2)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①學生讀第二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②學生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卻看:再看。

愁何在:哪還有一絲的憂傷。

漫卷:胡亂捲起。

喜欲狂:高興地簡直要發狂。

③引導學生試講第二句意思。

第二句詩意為: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裡還有一絲的憂傷?詩人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

④體會詩人的情感。

高興地要發狂了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心。

(3)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句詩。

①指名讀第三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②理解詞意。

放歌:放聲歌唱。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③理解第三句的意思。

在大晴天裡放聲高歌,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

④體會詩人此時的情感。

通過放歌、縱酒等詞,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體會詩人當時如痴如狂的情態。

(4)引導學生學習第四句詩。

①教師讓學生讀這一句,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②理解詞意。

即:就。

穿:穿越。

便下:順流而下,一就

③理解第四句意思。

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嶂,順流而下,一過襄陽,便一直奔向洛陽。

④體會詩人此時情感。

通過即從穿、便下向等詞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出詩人當時聽到收復失地後急切返鄉的異常歡快的心情和強烈的愛國情。

3.教師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體會詩的內容和作者情感。

(1)引導學生體會喜欲狂是什麼意思。

你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的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2)學生通過讀詩、理解可以得知:喜欲狂是指詩人聽到收復薊北的訊息後,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可以從詩中的涕淚滿衣裳、放歌、縱酒、漫卷詩書、即從穿、便下向這些詞語體會出來。

(3)引導學生說說整首詩的內容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教師引導學生讀第二首詩。

(1)引導學生從詩中找一找,哪些詞句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2)通過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杜甫一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就那樣歡快,這決不僅僅是因為詩人從此可以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一,人民可以免受戰亂之苦。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因多年戰亂被平息,祖國重新獲得統一而無比歡快的心情。詩中忽傳、初聞、卻看、漫卷等詞,層次分明地表現出了詩人聽到勝利喜訊後情緒的變化,從喜極流淚到歡快、狂歡。與此同時,詩人的愛國情感也自然流露其間。

(3)讀出詩人喜欲狂的心情和愛國的情懷。可以這樣停頓、讀出重音。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引導學生背誦第二首詩。

①先了解整首詩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是通過哪些詞表達的?

②指導學生逐句背誦。

③教師可採用兩人互背、小組背、全班齊背等方式,檢查背誦情況。

(三)引導學生找出這兩首詩表達情感的異同點。

1.相同點:均表達了詩人愛國之情。

2.不同點:《示兒》是通過悲來表達的,寫作者臨終前的牽掛,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沒有見到九州同。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通過喜來表達的,寫作者聽到祖國重歸統一的極度的喜悅和急切還鄉的心情。

(四)教師可檢查學生背誦《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默寫《示兒》的情況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一、複習匯入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於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學習,感悟詩意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詩:

⑴可查字典理解字詞來理解詩句。

⑵聯絡收集的資料和同步閱讀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理解。

⑶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自悟。

4、有感情朗讀詩:

⑴生練讀。

⑵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三、背詩比賽

1、練習背誦。

2、組內比賽。

3、各組隨機抽查比賽。

四、識寫生字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教師範寫“屏”。

五、拓展練習

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徵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教學策略】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交流討論,學習和掌握作者的寫作方法,理解文章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挖掘積累

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圖片匯入

出示課文插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三、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四、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

自己哪裡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

(如: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⑴ “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麼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⑵ “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⑶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

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並讓學生說說草什麼時候是“枯”?什麼時候是“榮”?

⑷ “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五、朗讀

1、自由讀: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麼?

(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

指名讀;

配樂讀;

競賽讀。

六、背誦

七、練習

1、填空:

離離______________,

一歲一____________。

野火______________,

春風______________。

籬落疏疏一徑深,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飛入菜花無處尋。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八、書寫

1、學習書寫“枯 、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一、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

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裡還不懂?

3、說:

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

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麼新的發現?

2、指導讀:

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麼心情?(高興、喜悅)。

找不到時又是什麼心情?(失望)。

3、競賽讀:

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

誰讀得好?好在哪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五、背誦

同桌互背;

指名背;

挑戰背;

齊背。

六、拓展

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

  【教後反思】

孩子們比較喜歡第一首詩,第一首為五言詩,字面上就通俗易懂。而第二首字多,又難,內容羞澀難懂,只有抓住孩子感興趣的“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種有趣的心裡變化才能吸引住孩子,低段所學的古詩應該通俗易懂或帶有趣味性才行。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讚美。“詠柳”即是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麼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麼?(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讚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彙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麼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麼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範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裡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讚美楊柳。詩人讚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後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彷彿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充套件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麼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麼?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裡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裡。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鬆,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藉助註解,理解詩句意思。

2、想象詩所描寫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詩文畫面課件或掛圖、懷舊音樂帶、相關古詩。

學生:蒐集思念家鄉的古詩,古詩作者的情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首古詩《小池》

(一)匯入

1、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從1冊至今,我們已學過很多古詩,願意把記得的古詩背一背嗎?(抽學生背誦)這些古詩語言簡潔,韻律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今天,我們將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一首古詩《小池》。(板書課題)

2、簡介楊萬里的情況。

3、老師出示掛圖或課件,旁白: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小池塘初夏時節的勃勃生機,表達出了對自然風光的一種喜愛之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抽學生讀,分組讀,齊讀。

3、再讀詩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註釋討論解決提出的問題,初知詩句大意。

(三)理解詩句,想象美景

1、說說你欣賞的詩句及欣賞它的原因。

2、交流品讀情況,師相機點撥,體會作者用字的準確及選取了哪些初夏時節的景物。

如:泉眼無聲惜細流中惜,

樹陰照水愛晴柔中愛。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露,

早有蜻蜓立上頭中立。

3、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注意交流、補充。

4、根據古詩和自己的理解想象美景,說說美景,畫一畫美景。

5、看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又怎樣?

6、品味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注意詩的停頓、節奏,試背,齊背。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泊船瓜洲》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節課我們隨著楊萬里的描寫,欣賞了小池初夏時節的美麗景色,體會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節課我們將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體會詩人的另一種情感。

2、學生交流所瞭解到的王安石的情況,老師注意補充。

(二)初讀詩句,學生質疑

1、自由讀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反覆讀古詩,直到讀流利。

3、再讀古詩,談談自己疑惑的地方。

4、尋求組內合作,結合註釋討論解決提出的疑惑,粗知詩意。

(三)理解古詩,體會作者感情

1、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

2、反覆讀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感情,其中哪些詩句集中表現了這種情感?

3、品讀古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詩歌

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試背、全班齊背。

(五)課外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思念家鄉的詩句,讀給大家聽聽,要是能說出所選詩句出自誰的作品就更好。(也可查詢資料,完成這個環節)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字詞、背誦古詩

難點:理解意境

  課前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和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揭題。

1、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瞭解了許多有關春天的知識。誰願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用學生對春天的感受,為進一步理解春天作鋪墊。)

2、師: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天不僅我們喜歡,許多古代的詩人也很喜歡,他們還寫下一首首詩讚美春天美麗的景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齊讀。學習“古、詩、首”兩個字。

二、學習《春曉》。

出示整首詩。

(一)、讀通。

1、師:這首詩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寫的。(齊讀詩題)很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請大家看拼音,認真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比賽背詩,看誰能把每個字音背準。(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自主性。)

2、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詩。

3、指名背誦。

4、認記漢字。(指名讀準詞——交流識記加橫線字的方法——組詞,猜字義)

春眠春曉處處聞啼鳥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曉”引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讀讀第一句。(也可做做動作幫助理解)

2、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討論學習。

(1)、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鳥、風雨、花)

(2)、春天,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理解“處處”“聞”“啼”)

播放一段鳥兒鳴叫的錄音。耳聽鳴叫聲,想象鳥兒飛翔的畫面,讀好第二句。(體會春天所帶給人的美好、愉悅)

(3)詩中所描寫的花怎樣?(理解“知多少”,也可畫畫幫助理解)

這花與風雨之間有什麼關係?

花落了這麼多,你有什麼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吟誦。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樣的?

朗讀全詩,背誦。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古、聲、多、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背誦《春曉》。

3、出示新課課題《村居》,讀題,學習“村、居”兩字,解題。

二、學習《村居》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醉春煙散學忙兒童

(讀準音——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隨機理解詞義,用“醉、忙”各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詩。

4、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先認真地讀古詩,看看圖,想想這首詩中又寫了哪些景物?用“——“劃出來。哪些地方讀不懂的用“?”標出。兩分鐘後(小組長記時)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解決解決。

5、全班彙報交流。

(1)、學習第一、二句。

通過“長、拂堤、醉、春煙”的理解,感悟草、鶯、楊柳的形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來說一說。

指導朗讀。用輕緩的語氣讀,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學習第三、四句。

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風箏是怎樣放的?(喚起放風箏的記憶,體味其中的樂趣。)

指導朗讀,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

6、吟誦全詩。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知、忙”。

四、拓展閱讀有關春天的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兩首古詩。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

楊萬里的《小池》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這兩首古詩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學習古詩,重在吟誦,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課的

教學重點可以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培養朗讀古詩的興趣。

2.認識“所、枚”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反覆朗讀,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學方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1.播放多媒體課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樹林中,一個牧童騎在

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2.教師引導學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幹什麼?

二、初讀感知,正確流利

小朋友們,有一個詩人叫袁枚,他看到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就寫了一首小詩《所見》。

(板書課題)

相機學習“所、枚”。

1.教師範讀,感受節奏。

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老師哪兒停頓長一些或者聲音延長一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注意詩的節奏與音準。

4.指名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捕、蟬、閉、立、童、林、黃(1)帶拼音讀。

(提醒學生讀好翹舌音“蟬”,後鼻音“童、黃”,前鼻音“林”。)

(2)去拼音讀。

誰願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自己讀得準的字讀一讀。(及時表揚激勵。)

(3)遊戲:我指你說。

一個小朋友隨即指大螢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齊讀,要求迅速而準確。

三、再讀感悟,瞭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小朋友們,讀讀詩,看看圖,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詞就把它圈畫出來。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閉目想像。

小朋友們,請把眼睛閉起來,想像畫現,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著,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注視著樹上鳴叫的知了。這種情趣,你有過嗎?

2.帶著這種情趣,有感情地朗讀。

3.練習有感情的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會拼音的生字。

瞧,你們的好朋友又來了,還認識嗎?指名讀。

2.通過形旁理解字意來幫助識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動作有關:捕;木字旁跟樹木有關:林;蟲字旁跟昆蟲有關:蟬)。

3.通過猜謎引導學生識字。

如:一戶一斤米

(所);騎牛寫文章

(牧);人才進了門

(閉)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所有所以;放牧、牧草;關閉、閉路電視機等童———牧童———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歌。

5、教師示範,指導書寫。

重點對學生進行指導:“林”字左邊“木”字的捺變成點;“童”“黃”的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立”字下橫要寫長。“黃、童”筆畫較多,指導學生書寫時可以通過分解筆畫,化難為易。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所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袁枚的《所見》,你們會背誦嗎?

(齊背)

你還會背誦哪些古詩呢?

(指名背)

2.教師及時熱情表揚,匯入新課。

哇,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會背這麼多的古詩。今天老師跟大家再來學習一首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池》,你們願意嗎?

(出示古詩)

二、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教師範讀,感受節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

四人一小組,請小組長安排好讀的順序,其他組員聽一聽,評一評節奏與音準。

4.指明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池、惜、陰、晴、柔、露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1)帶拼音讀

讀準翹舌音“池”,前鼻音“陰”,後鼻音“晴”,邊音“露”。

(2)去拼音讀

誰能像老師一樣帶領大家準確地讀一讀這些生字。

(3)遊戲:找朋友

老師把寫有生字的卡片發給小朋友。如:師:“陰”字在哪裡?快來和我做朋友。

生:“陰”字在這裡,我來和你做朋友。

三、再讀感悟,瞭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1)播放多媒體課件:

泉水悄然從泉眼裡流出,濃密的樹陰倒映在清清的池水裡,嫩綠的小荷葉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飛來立在它的上頭。

(2)小朋友們,讀讀詩,想想畫面。

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用筆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

四人一小組,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像。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裡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隻蜻蜓,有一隻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隻蜻蜓,面對這樣的景象,你有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2.帶著這種感情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

2.聯絡前面的課文,熟字帶生字,如:蜻———晴(同聲旁);怪———惜(同偏旁);陽———陰(反義字)

3.創造性識字,如:柔

(把矛放在樹上。)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可惜、愛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軟

池———池塘 池塘裡開滿了荷花。

露———露珠 露珠在荷葉上跳舞。

六、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這兩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

(揭題:古詩兩首)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們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

? ? ? 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後,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3、出示生字。

a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一讀。

b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c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d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諮。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指讀、搶讀、同桌互讀)

2、比賽: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在學習中養成讀書、識字、寫字的良好習慣。

3、喜歡學習古詩。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課前準備】

識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交流有關詩人李白、杜甫及他們的詩歌的資訊。

2、從《絕句》引出“五絕”“七絕”,適當介紹該類古詩。

二、學生字

1、檢查預習情況:

試讀課文。

2、自主識字:

自己拼讀生字,邊讀邊想怎樣記住字音、字形。

3、認讀9個生字,介紹識記生字音、形的方法。

4、學生用卡片清讀生字。

5、認字遊戲。

三、學習《望廬山瀑布》

1、讀題,瞭解題目意思。

2、自讀課文、練習讀通順。

3、合作學習:

讀詩句,看圖說話,感知詩意。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意會詩的意境。

5、自主選擇方式背誦古詩。

四、寫字

1、認讀第一首詩4個要寫的字。

2、共同研究並寫好“流” 字。

五、遷移方法,學習《絕句》

1、談談自己想怎樣學習《絕句》。

2、小結方法。

3、獨立或合作嘗試。

4、學習彙報。

六、總結

【評析】

本課設計著力從如下方面體現立足基礎,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

1、紮紮實實,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的紮實、牢固程度至關重要。本課教學在識字、寫字、讀書、說話等基礎教學方面目的明確,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像“流”字的書寫,從觀察,到揣摩字的結構,筆畫的改變、位置、疏密及在田字格的佈局,再到一筆一畫認真臨寫,既抓住了寫字的能力培養,又注重陶冶情操,讓學生感受漢字書寫所體現的規範美,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如朗讀訓練,從認清字詞的通讀,藉助插圖意會詩意的熟讀,到直抒胸臆,昇華情感的美讀,循序漸進,重在精品的積累,形成語感,獲得美的享受,激發學習興趣和期待。

2、改革方式方法,激勵自主實踐並實現超越:

方式方法的選擇、確定,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實效為原則的。本課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實際,以教材為憑藉,創設了各種各式、寬鬆和諧、富於情感、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信心和聰明才智的活動。例如開課時的資訊交流,能引起對課外積累的重視,擴充套件資訊量,讓知識面廣的同學露一手;介紹生字的學習方法,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共享資源,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自擇方式的朗讀展示,看圖寫話,讓他們口吟、眼看、耳聽、手寫、腦記,各種感官參與,有利於個性發展、差異發展;舉一反三學《絕句》,更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由的時空,發展的平臺。整節課,獨立,合作學習適時安排,學生在這種情境中,不是等待別人的授予,而是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中自主建構生成知識、形成能力,經歷實踐,情感、價值觀同時獲得轉變,在自奮其力中實現超越。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一、教學要求

1、瞭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後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示兒》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儲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裡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 相當於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麼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藉助註解,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讀j )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麼意思?

(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麼意思?(學生講後,教師加以歸納)

(王師,指南宋?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裡指淮河以北被金兵佔領的地區。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l(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麼?(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學生互相檢查)

八、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侍聖。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聽到這廣訊息後寫了這首詩。

(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歌講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這是我們要學習瞭解的。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糾正字音,教師重點強調以下字音:涕:讀t ,不讀d ,還:讀hu n,不讀h i。)

2、 提出讀不懂的語句。

三、理解詩句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劍外,劍門關以外,指四川。薊北,河北北部,安、史叛軍的巢穴。初聞,剛剛聽到。涕淚,指因特別高興而流淚。這句詩講了什麼?(收復薊北的訊息,忽然從劍外傳來,剛剛聽到這個訊息,涕淚就流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詩書喜欲狂。卻看,再看。漫卷,胡亂捲起。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捲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捲起。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胡亂地粑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放歌,放聲歌唱;縱酒縱情飲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話講了什麼?(白天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就。這句詩講了什麼?(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峰。順流而下把襄陽一過;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四、瞭解內容

1.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學生討論後教師總結)

(主要寫作者聽到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訊息後,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多年戰亂,祖國重歸統一的歡快心情)作者的這種心情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出來的?(忽傳初聞卻看漫卷,,表達了作者聽到勝利喜訊後的感情的變化,從樂極流淚到歡快欲狂。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出自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從中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這首詩同《示兒》一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都表達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五、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學習生字

洛,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邊是三點水旁。

七、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八、佈置作業

預習基礎訓練1。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