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設計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微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微課教學設計15篇

微課教學設計1

一、複習匯入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在上課前,老師要考考大家對課文的理解,請開啟補充習題,24課獨立完成第三大題。(開火車回答問題)家景:家庭近況;日裡:白天的時候;無端的:無緣無故;素:一向從來;如許:如此多這麼多。

看來大家對這樣陌生化的語言已有所掌握,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初步認識到這樣一位少年,請看大螢幕。他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向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他就是閏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他是一位生氣勃勃害羞樸實的農村少年,給我講了許多新鮮事,與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節課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閏土所說的那些新鮮事,繼續發現在我心裡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

二、再讀交流

1。請大家默讀6到18段,照樣子用小標題概括新鮮事。

(雪地捕鳥)()()()小標題概括可以採用劃關鍵詞提取關鍵資訊的方法進行完成後,同桌交流,雪地捕鳥,夏日拾貝,月下刺猹,潮汛看魚。

這些有趣的是,你們經歷過嗎?(沒有)像這樣沒有經歷過的,沒看到過的,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事,叫做什麼事呢?對稀奇事。

2。 假如閏土邀請你和他一起做這些稀奇事,你最想做哪一件?為什麼?如果你是作家,魯迅,你覺得他最想做什麼?(月下刺猹,雪地捕鳥)為什麼?因為用的筆墨最多,其他兩個故事,只是簡單的介紹,像這樣的寫法叫做,詳略結合。

3。讓我們一起來和閏土月下刺猹吧!

有沒有人願意讀一讀月下刺猹的段落?其他人注意傾聽說一說你的感受,邊聽邊批註(相機巡視指導)

交流:從捏走刺這些動詞上,我看到了一位身手敏捷的少年。

從奔竄滑等詞看出猹的狡猾,從側面也表現出閏土的機智勇敢。

現在我們請小夥伴到現場來了,看大螢幕,猜一猜哪個是閏土?哪個是我?(帶黑帽子的是閏土,因為他在手舞足蹈的深情並茂,繪聲繪色的.說著,帶紅色帽子的是我,因為我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地聽著)就讓我們請人來扮演他們表演當時的情景吧!

指人表演朗讀對話。真精彩,通過你們的表演,我看到了一位聰明能幹,機智勇敢的認同,多麼有趣的經歷呀,也難怪作者對此印象深刻,在文章一開頭便先寫了刺猹的情景呢!

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看瓜刺猹發生的時間是(晚上),當時是什麼樣的天空?(深藍色的天空),什麼樣的圓月(金黃的圓月)什麼樣的西瓜地?(一望無際,碧綠的西瓜地)什麼樣的少年?(項帶銀圈),見她手捏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而那猹卻將身子一扭飯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在這一段文字中,先寫景,還有霧,在寫人有近有動,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緊張刺激,我們以後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寫作景物人,抓住動作是描繪的內容,具有畫面感。板書(景物人動作)

4。請同學們運用剛剛學習到的方法,自主學習6到8段小組交流。①通過()等詞語我們彷彿看到了()②我看到了()的閏土

小組彙報:通過掃支撒拉等詞,彷彿看到了閏土捕鳥時手腳靈活,操作熟練的畫面看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閏土。

我什麼都有的鳥類列舉,我看到了一位見多識廣的閏土。(出示課件)

5。看來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住景+物+人的方法,那麼請大家用景物人的方法寫一寫海邊拾貝的畫面吧!

同學們寫的都很有畫面感,閏土就是這樣一件一件敘述著我不知道的新鮮事,讓我不由得感嘆道: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②啊,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閏土知道這麼多,而作為少爺的我知道什麼呢?老師,這裡摘錄了一段魯迅先生早年學習生活的文字,請快速瀏覽,填一填。出示《早》課文節選

當閏土知道在雪天沙地上如何捕鳥時,我在(讀書)卻不知道(如何捕鳥)。當閏土知道夏天去海邊拾貝殼時,我在(習字)卻不知道(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當閏土在瓜地看瓜刺猹時,我在(對課)卻不知道(西瓜還有這樣危險的經歷)。當閏土在潮汛看魚時,我在(描繡像)卻沒聽過(魚兒有青蛙似的兩隻腳)。

讀到此你能感受到我是怎樣的內心世界嗎?

我與閏土生活的對比表現,我內心的鬱悶,無奈,對外面世界的嚮往表現了,我對閏土的羨慕和佩服。

6。愉快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眾說過去了,閏土要回家了,兩個小夥伴是什麼樣的表現呢?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

都是用哭來表現,依依不捨,那可不可以把兩人的哭的方式換一換呢?

(身份不同,哭的方式不同,作者語言用詞的精準)

雖然他們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真摯的友誼,他們相處的時間很短,但閏土的機制勇敢聰明,能幹見多識廣,深深地留在魯迅的記憶中,即便他們從此再未見面。

在文中,作者說從此再沒有見面,但魯迅在故鄉一文中再一次回到離別20餘年的故鄉,見到了成人後的閏土,他們是否如少年時一般親密無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一看,補充習題拓展練習思考相關的題目。

這節課上到這裡,下課!

微課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識別五種不同的山體部位。

二、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體部位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與方法 :

通過讀圖、繪圖,對學生進行空間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記憶能力培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過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判讀等高線地形圖,識別五種不同山體部位;

2、區別山谷、山脊。

五、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等高線地形圖的模型、等高線地形圖(小黑板)。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等高線地形圖的繪製原理。

(二)授課:

教師拿出模型,與同學一起找出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線地形圖,讓同學通過觀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彎曲規律,幫助學生得出規律,識別山谷、山脊;聯絡瀑布的形成,強調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

一、教師自評:

《地形圖判讀》這一節文字不多,但內涵豐富,是七年級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我以自制模型為載體,以海拔的認識——等高線圖的判讀——山地部位名稱作為教學主線,較好地演示了等高線的基本原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等知識,使教學變得形象生動,較好地強調了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獲取知識。 但是在幫助學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時,我比較著急,留給學生觀察思考的.時間較少,這對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來說有些困惑;還有如果語言的表達能更簡短精確、風趣幽默,我相信效果會更好,還要繼續努力。

二、學生反饋:

教師語言通俗易懂,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用的模型直觀、形象、生動,讓我們似乎身臨其境,並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線地形圖也是依照模型繪製的,讓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點評:

1、備課充分,教材處理得當,教學目標清晰、科學性強,教學重、難點突出。

2、運用自制模型並結合小黑板,形象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

3、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微課教學設計3

微課設計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

在微課的設計與製作中,“以學生為中心”是一個不可動搖的原則。微課以視訊為載體,以網路為傳播途徑,是一種提供給學生自主觀看、自主學習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微課的出現是教育資源建設之重心由助教向助學轉變的重要契機。”。總體來說,微課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三類:①用於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供學生課外複習,查缺補漏;②用於翻轉課堂,起教授新知的作用;③用於拓展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無論出於何種使用目的,都需要明確:第一,微課的使用物件是學生,不是老師;第二,微課的主要使用時間是課外,不是課內;第三,微課的使用地點一般在家裡、宿舍,不是教室。因此,學生看不看、看多久,教師無法直接監控。作為一種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網路資源,微課要想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有用和有趣,否則無法有效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課設計的核心原則必須是以學生為中心。偏離這個中心,微課就很可能重複“建設——閒置——浪費”的命運。

在微課的設計中,“以學生為中心”有三層含義:

1、在視聽傳播的設計上,要用學生的眼睛看畫面,用學生的耳朵聽聲音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製作微課時會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沒有認真分析一下:學生需要看到什麼?學生需要聽到什麼?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視聽感受。

首先,從內容上看,學生在微課中最需要得到的資訊是知識、技能本身,他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因此,並非教學內容的一些因素和環節,如教師個人形象、課堂提問、小組討論乃至學習競賽等傳統課堂教學環節,是完全可以省略的。微課不是課堂錄影的微縮版,更加不是視訊公開課、示範課、精品課。因此,微課不需要展示教學活動過程,只需要展示教學內容本身。

其次,從畫面和聲音的製作方面,要學會用學生的視角看畫面,用學生的耳朵聽聲音。比如,在拍攝實驗操作、樂器彈奏、手工製作、運動技巧等內容的鏡頭時,一定要從方便學生觀察、模仿、學習的角度拍攝,順著學生的視角採用俯拍、同側拍等方式製作畫面。畫面要重點呈現學習內容,而不是呈現老師或者教學活動全景。同理,聲音的製作要讓學生聽得清楚,感覺舒服,注意背景音樂可控等。

2、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要根據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

一個好的微課,要善於分析教學物件的特點,用學生看問題的思路來引領教學內容的組織。比如,問題解決思路就是一種常用的設計策略。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微課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疑惑點、困難點把教學內容分解為一系列小問題,順著學生的問題思路展開內容講解,一步步引領學生深入學習。此外,還可以靈活使用歸納總結、聯絡對比、案例分析、邏輯推理等設計思路。總而言之,要善於分析教學物件的特點,按照學生的思維重組知識呈現順序,真正做到在教學思路上“以學生為中心”。

3、在心理感受上,要有面對面輔導的親切自然感

微課並非傳統課堂教學搬家,也不是課堂授課的微縮版,它是一種能夠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服務的資源和工具,這是微課區別於其他教學資源的重要特徵之一。可汗學院的微課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是因為可汗學院的教學資訊處理和呈現手段非常簡單,僅僅利用了一個手寫板。微課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練駕馭,在於教師充滿人情味的耐心講解,在於透過語言訊號傳遞出來的親和力、感染力。

當前,很多老師在製作微課時容易忽視心理感受問題。教師在錄製微課時不注意調整自己的感覺,還是停留在上集體課、公開課、示範課的場景,聲音會不自覺地變得生硬、呆板、不自然,讓人感覺像是大會發言或新聞廣播。也有部分教師不習慣對著計算機講課,找不到對人講話的感覺,因此語音缺乏自然感、親和力,無法在情感上傳遞出和諧的旋律。微課是供學生單獨使用、反覆觀看的,要傳遞出與集體教學不一樣的,一對一教學的親切自然感,才能拉近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強微課的感染力。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微課,是“我在你面前,我為你講解”。有了這樣的情感基調,微課的製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微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具準備】

魚缸、金魚、課件。

【課前預習問題】

1、課文講了誰的事?

2、課文說的是什麼事?

3、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過程】

一、初讀設疑,激發興趣

1、今天俺們學習第13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13、動手做做看

2、檢查預習:

①課文講了誰的事?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隨機教同學字。

師追問:“你能通過自身的學習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人物嗎?”

②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喜歡給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問題,今天他的問題又會是什麼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勾出他提的問題,並讀一讀。(指名同學學著科學家朗志萬的樣子來問一問。)

3、有沒有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二、動手實驗,解決疑問

1、師:看來同學們的看法不一,同學們說得好,百說不如一做,俺們做做實驗來看看結果,怎麼樣?

師做實驗:(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當場裝滿水)讓一名同學把魚缸裡的金魚輕輕放入杯中,其他同學觀察實驗結果。

2、師:通過實驗,俺們發現結果是──

3、師:做了這個實驗,你有什麼感受?

三、迴歸課文,感情朗讀

1、伊琳娜和俺們做了同樣的實驗,請同學們找到她做完實驗後對朗志萬說的話,想想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

師:誰來說說自身的體會,並讀給大家聽?(生氣的語氣、質問的語氣、急匆匆的感覺)

師:他們的體會各不相同,也讀出了自身心中的獨特感受,讓俺們像他們一樣,讀讀這句話,讀出自身的體會。

2、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俺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合作讀好這篇課文,你們願意嗎?(師生合作讀課文)

師: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天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師:一個小朋友毫不猶豫地說──

師:另一個小朋友肯定的說──

師:伊琳娜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於是回去問媽媽,媽媽鼓勵她說──

師:伊琳娜做了實驗,覺得朗志萬說的不對,她找到朗志萬,大聲質問他說──

師: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說──

四、質疑過渡,深化認知

1、師:伊琳娜原來不是很生氣的嗎,為什麼聽了朗志萬的話,又高興的笑了?(引導同學練讀科學家說的話,瞭解他這樣做的用意,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善於質疑,注重實踐,不要迷信權威。)(師板書: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2、想一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後,可能會說些什麼?

五、聯絡生活,以知導行

師:在生活中,有許多人(板書)都會對俺們表達自身的觀點或看法,這時候,你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呢?(生談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師:(總結)看來,其他人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俺們在生活和學習中聽到他人表達自身意見時,要通過自身的考慮去判斷,敢於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把心中的問號變成經過實踐解決後的大大的感嘆號!(完成板書)

師:讓俺們一起再讀讀課文中朗志萬對伊琳娜說的話,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六、靜思名言,深化認知

師:在本節課將結束的時候,老師送給大家一句俺國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名言:“實踐出真知。”(師出示名言)希望你們永遠記住它,讓它指引你們在知識的海洋裡漫遊!齊讀。

七、延伸課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可俺們實踐活動卻永遠不會結束。老師這裡有兩個論斷,假如你們心中有疑問,希望你們個人或以小組為單位任選其一去探究。相信你們都會勝利!

師出示兩個論斷:

1、鳥多的是,是不會滅絕的。

2、魚靠尾巴在水裡遊動。

附板書:

13、動手做做看

朗志萬伊琳娜

?想、做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微課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1、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能、戰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

2、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

學情分析

1、處於國小階段的學生,對籃球運動有一定認識和了解,並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喜好籃球運動;

2、學生對籃球運動缺少系統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瞭解。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戰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通過練習,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讓學生初步瞭解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素質組合練習,發展學生力量、跳躍、協調性、速度等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並進一步提高籃球基本技能和戰術水平

2、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開始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佈本次課內容:籃球

二、準備工作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域內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內容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2、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3、教學比賽

4、素質練習

四、設計意圖

1、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術、戰術水平

2、 通過素質組合練習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五、課堂結束

1、放鬆練習

2、教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佈下一次課內容、地點

教學反思

1、本課遵守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常規,按照常規要求進行。

2、在課堂準備工作,通過讓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參與,融合師生關係,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3、在籃球教學中,首先是運用體育課的基本教學方法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學生觀察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觀察、模仿、達到學習的目的:其次,在籃球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學生自己輪流擔任裁判工作,有利於培養學生組織能力,進一步運用所學過的籃球基本知識於實踐中,通過實踐又可以檢驗所學過的基本知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最後聽教師的講評,學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籃球水平。

微課教學設計6

設計思路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學生能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並且由於學生生活在鋼筋水泥建成的“牢籠”內,生活範圍狹小,很少有機會到空曠的地方活動,加之學校校園面積和操場面積很小,學生缺少建立千米表象的'現實條件。所以,教師只能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有限的生活經驗,通過合理的想象活動,建立千米的表象。

教學目的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發展估測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千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神祕嘉賓,大家請看————出示孫悟空的圖片。他有一個能上天入地的武器是什麼?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它的長度比較好?金箍棒無限延長,請問現在用哪個單位描述金箍棒比較好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創設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先前經驗、促使學生“思維參與”的探究氛圍,引領學生喚醒對已有長度單位的感知,搭建已有知識基礎和新知之間的橋樑;為接觸新知識做預熱】

3、請同學們張開雙臂估一估大約有多長?(1米)站成100米長的隊伍需要幾個人?1000向你們這麼大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長?(1000米)

4、播放學生熟悉路段1千米的視訊

5、老師也蒐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我們來看一看。

(本節微課的內容是讓學生建立1千米表象,讓學生感知1千米有多長,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微課教學設計7

一、教學任務與物件

1、教學任務:什麼是文化強國。

2、教學物件:20xx級人力資源管理、民政管理、園林藝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法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理解文化強國的內涵;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性。

技能目標:自覺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深刻理解當前世界文化強國的主要特徵,在情感上感覺我國目前離文化強國還有距離,認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學策略

1、教學組織形式:班級教學。

2、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

3、學法指導:講授式指導。

4、教學媒體: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匯入,展示第一張PPT:設問: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呢?講授:常言道“唾沫星子淹死人”,這裡表達的意思是人言可畏,殺人的是一種輿論,其本質就是一種文化。

2、展示第二張PPT:

春運的圖景。

講授:人們春節回家,按照經濟賬來算是很划不來的,經常是出現一票難求的境況,車票漲價,氣候寒冷,回家還得購買禮物年貨,散發壓歲錢等等,有很多人打工一年攢下的錢過一個年就花完了,但是,大家每到春節還是不厭其煩的奔回自己的家鄉,過團圓年,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春節文化所起的作用,可見文化。

1、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在這個問題上,文化起的作用比經濟要大。因此,建設文化強國意義非常重大設問,那麼,什麼樣的國家才是文化強國呢?

2、展示第三張PPT:什麼叫文化強國。

講授:所謂文化強國,是指這個國傢俱有強大的文化力量。這種力量表現為:

A、高度文化素養的國民。

B、發達的文化產業。

C、理念與價值觀的海外輸出。

4、展示第四張PPT:,較高的國民素質。講授:案例,比如日本國是一個較高國民素質的國家,很講究公共秩序和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不邊走邊吃,垃圾分類盛放,公共場所不隨地丟垃圾,待人彬彬有禮等等。

5、展示第五張PPT:發達的`文化產業。美國、英國、日本。

講授:美國是世界公認的文化強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30%左右。美國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音像業僅次於航天工業,居於出口貿易的第二位,佔據了40%的國際市場份額,美國的圖書市場為世界之最,每年出書4萬種,年收入超過50億美元。美國影視業是全美國居於前列的創匯產業,可與其航空航天業和現代電子業並駕齊驅。

英國文化產業年產值近600億英鎊,平均發展速度幾乎是本土經濟的兩倍,即使是在好萊塢的陰影下,鞏固的電影業依舊很發達。

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日本漫畫暢銷到歐洲美國及亞洲國家,除了漫畫,日本的動畫片也風靡全球,如《鐵臂阿童木》、《聰明一休》、《花仙子》、《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都是中國包括港澳新加坡地區許多兒童和成人熟知並喜愛的物件。據日本政府統計,目前日本文化產業總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2%左右,已成為國民經濟中第一大支柱產業。

6、展示第六張PPT:世界文化市場各國所佔份額。講授:從圖中可看出,美國所佔份額為43%,歐盟34%,日本10%,澳大利亞5%,中國所佔的份額非常少,只有3%,我國文化產業與我國大國地位非常不適合。2近年來,韓國文化產業異軍突起。 20世紀90年代末,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韓國影視劇、韓國流行音樂、韓國明星登陸中國大陸,一股強勁的“韓流”一夜之間吹遍大江南北,它吸引著眾人的眼球,更讓年輕人變得如痴如醉、瘋狂前衛。年輕人紛紛把韓國影視劇明星當成偶像來崇拜。

7、展示第七張PPT:韓國原文化觀光部長官南宮鎮說:“19世紀是軍事征服世界的世紀;20世紀是經濟發展的世紀;21世紀是以文化建立新時代的世紀。”

8、展示第八張PPT:理念與價值觀的海外輸出。講授:設問,我們現在有哪些理念和價值觀受西方影響呢?吃飯等集體開銷採取AA制;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愚人節等用玫瑰花來表達愛情也是源於西方文化。

9、展示第九張PPT:20xx年5月9日上午,在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東區,一名男生送女友千朵玫瑰花,引來了眾多學生的火熱圍觀。講授:設問:中國傳統文化中表達愛情的花是什麼花呢?

10、展示第十張PPT:並蒂蓮。講授:中國傳統文化中表達愛情的花朵是並蒂蓮,通常人們畫或者繡的鴛鴦鳥是在荷塘裡成雙成對的遊玩嬉戲的,表現一種幸福祥和輕鬆的畫面意境,而荷花表達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見中華傳統文化中表達愛情的花朵所蘊含的理念和價值觀是非常美好和強大的。但是這種表達愛情的理念和價值觀並沒有走出國門。

從前面講的文化強國的特徵來看,我國還不是一個文化強國,建設文化強國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任務。討論,當前中國在理念與價值觀輸出中存在哪些問題?

五、教學設計與自我評價

教學設計:內容與圖片展示相結合,設問與講解相結合,案例與歸納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

自我評價:教學內容環環相扣,由淺入深,邏輯嚴謹,觀點明確,學生通過本微課的學習可以達到深刻理解什麼是文化強國的教學目標,增強對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微課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冀教版國小英語(三年級起始版)第四冊第三單元(All about me)的第4個新授課,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四年級下學期孩子們學習的重點逐漸過渡到各種基本句型。本單元前面三課分別學習了關於年齡、身高、住處的句子,本課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為切入點,重點學習關於出行方式的交流:詢問別人、介紹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學生分析:

孩子們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基本瞭解了字母:26個字母及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詞彙的學習方法:單詞音形意用的結合、音節、重音及不同詞類(名、動、數、形、冠等)的用法特點,初步體會英語句子的語序與漢語的不同,但對於句子結構及變化還比較陌生。本課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Book3 L16已學習過四種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____? 另一種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選擇此種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學生相對陌生。但我校學生學習英語較早,一二年級有了兩年的口語學習,還有近1/3有課外學習經歷或正在進行,這些內容對於他們可能都不陌生。

基於以上分析,本課時目標制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 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係的,並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2、 文化目標:

嘗試瞭解不同地區人們選擇不同出行方式:山區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國家等。

3、學習策略目標:

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並引導嘗試找出這些規律: A.和人稱變化的關係; B.不同句式之間的關係等。

初步構建“單詞——短語——句子”的建構學習模式。

4.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尋找句子規律及瞭解不同人們的出行方式,引導學生體會英語學習是有規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詢問、表達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學難點:學生知道句子的變化是和人稱有關係的,並能嘗試運用所學句子介紹和詢問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微課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3-54頁。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及計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教學的,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也喜歡探索發現新知識。學生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應用題,為了讓學生了解並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特點,我製作了微課件,幫助學生有序地思維,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麼意思。

教學目標:

1、微課能引導學生有序地思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麼意思,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尋找題目中隱含的中間問題來解決問題。

3、培養了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會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能寫出綜合算式。難點:能通過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其中隱含的中間問題。

教學設計:

一、自主探究

例4、

1、學生討論自學。(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情景圖:從圖中你知道什麼資訊?這些資訊有什麼聯絡?

(2)找到所給資訊中所隱含的資訊。要求的問題和隱含的資訊有什麼聯絡?

(3)把計算過程寫在練習本上,說一說每步為什麼這麼做。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自學,把討論的結果整理在練習本上,對個別情況進行指導。

1、小組彙報,點撥思考方法。師:你們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資訊?

生:麵包師傅一共要烤90個麵包,已經烤好了36個,每次能烤9個,問題是剩下的麵包還要烤幾次?

師:你能從中間找到隱含的資訊嗎?也就是解決問題必須先求什麼?生:隱含的資訊是還剩下多少個麵包沒有烤?

師:通過已知資訊,我們知道還有多少個麵包沒有烤,知道這個有什麼作用呢?

生:要求剩下的麵包烤幾次,就要先求出有多少個麵包沒有烤。師:現在我們用圖示把它們的關係都表示出來。(課件)

一共90個麵包

已經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師:誰能幫麵包師傅解決這個問題?

生1:90-36=54(個)表示:還剩下54個麵包

生2:54÷9=6(次)表示:54個麵包每次烤9個,需要6次烤完。

3、學習列綜合算式

同學們做的很好,為了書寫方便,把這兩道算式綜合成一道算式嗎?找三位同學來黑板書寫。

引導學生明白:在寫綜合算式時,為了先計算90-36,要把它加上括號,再除以9。正確的算式是:(90-36)÷9板書:(90-36)÷9 =54 ÷9 =6(次)

學生把正確的算式重新整理到練習本上,並口答。

二、總結

1、收穫:學生掌握了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和列綜合算式時應注意什麼。

2、學生在解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應該注意什麼。

五、板書設計

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一共有90個麵包

已經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90-36=54(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54÷9=6(次)

綜合:(90-36)÷9=6(次)答:剩下的還要烤6次。

設計思路與意圖:據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學習方法上採用了:(1)運用遷移的規律、比較的方法進行啟發誘導式教學。(2)藉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抓解題思路。學生能積極活躍地投入到問題中,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總結出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的話,那就要想好先求什麼,再求什麼。自己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微課使用建議:本節微課所講的知識點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微課件中我把重要的資訊以及所隱含的資訊做了一些提示,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一些提示,根據學生彙總的資訊利用圖示把題目中的所有的數量關係列出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能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微課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發生在偉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濃。文章主要寫偉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獵時因口渴難忍,四處找水解渴,當他艱難地找到水後,鷹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氣急敗壞射死了鷹,當他發現鷹是他的救命恩人時懊悔莫及,頓悟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學生分析:

文中故事離學生的實際較遠,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強,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可讀性也很強,因此,讓學生充分地讀、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心情變化是本課教學的好方法。

教學目標: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的動作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心情的.描寫。

教學設想:

貫穿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感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情感;通過想—說—讀—批—講—填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成吉思汗和鷹》,這節課主要是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首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9—18自然段,,找出描寫鷹四次撞掉水杯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晴變化的語句,用符號全畫出來。然後讀一讀,想一想,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你的體會簡單的批註在書旁。生:默讀課文。師巡視瞭解。

師:下面看同學們和老師找的一樣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鷹第一次撞翻水杯的經過,重點體會一下鷹的動作“打”,然後想一想,這時成吉思汗心裡會怎樣想。(課文中說是他寵愛的鷹乾的,第一次他會生氣嗎,由於是寵愛,所以不會)師:成吉思汗此時心裡也許會這樣想:難道是他不小心。師板書“沒有生氣”。

師:第二次呢?鷹又是怎麼做的?請同學們讀一讀,鷹這次又撞掉了水杯,這時成吉思汗有點生氣了,為什麼,他這時心裡會怎樣想呢?

到了第三次,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重點讀一讀紅色的字,想一想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假如這隻鷹會說話的話,它又會對他的主人說什麼呢?請同學們補充這個句子。同學們齊讀成吉思汗說的話,要把他生氣的樣子讀出來。

師:最後一次,鷹又撲掉了水杯,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在這種情緒下,他的反應是什麼呢?(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只見老鷹在空中一抖,慘叫一聲落了下來,血流滿地,死在主人的腳下,這就是你的下場。)下面我們一起來填一下這張表格:

附表格:

鷹的動作

成吉思汗的表現

第一次

打掉

沒有生氣

第二次

撞掉

有點生氣

第三次

撞翻

真的生氣第四次

撲掉

氣急敗壞

他在盛怒之下,殺了自己寵愛的鷹。可是當他發現真相時,他的反應什麼呢?

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岩石下的那隻可憐的、死去的鷹。

從這些紅色和藍色的詞句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成吉思汗的懊悔,可惜、氣自己的感情變化。作者在這裡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給我們展現了成吉思汗當時的情感變化。最後他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永遠不要再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最後,我再送同學們四句話,那就是衝動是魔鬼;吃一塹,長一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相信這四句話,對你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微課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其中9個生字,並記住字形。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3.聯絡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1.語言描述,激情匯入

愛是人間永恆的主題!在不同的人眼裡,愛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象徵。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篇課文,體會其中與眾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愛。

2.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茉莉有什麼特點?愛怎麼能像茉莉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二、認讀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學課文。

要求:

(1)圈畫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

(3)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

茉莉掏出謊話叮囑光澤靜謐洗漱眸子胳膊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無奇

一本正經躡手躡腳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一些難讀的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叮囑:爸爸叮囑我什麼?一遍兩遍是不是叮囑?爸爸會怎樣叮囑?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叮囑?(聯絡生活與展開想象相結合理解詞語)

“尋思”、“隨手”與“一本正經”:抓三個詞語的對比體會母親內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樣羞澀、含蓄而芳香。

躡手躡腳:形容腳步很輕。為什麼躡手躡腳?怎樣躡手躡腳?(做動作)

[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地鑽研,靈活地把握]

3.梳理概括。

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要求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意思。)

三、鞏固生字,描紅臨寫

1.練讀詞語

2.趣味記字

(1)溫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靜,有話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紅臨寫

要點提示:茉莉(上下結構,上小下大);掏、謊、叮、澤、縷、揉、哦(左小右大)

四、佈置作業

1.寫好生字,記住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感受茉莉

1.課文中幾次寫到了茉莉?每一次寫茉莉分別帶給人什麼感受?

2.學生讀書、交流,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潔白純淨詩意瀰漫縷縷幽香嫋嫋3.在作者眼裡,茉莉開始是平淡無奇的,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茉莉變得潔白純淨、富有詩意、散發出縷縷幽香,還嫋嫋地鑽進了心中。為什麼呢?

二、精讀課文,品味愛心

1.描述:爸爸**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中,要求同學們關注細節,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2.要求:自讀課文,標出能表現細節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組交流。交流內容:從哪些細節,那些語段中感受到愛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讀一讀,然後表述自己的觀點;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補充。

2.班級交流(預設)。

(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引導1:在媽媽心裡,生病與爸爸吃餃子哪一個重要?練習讀。

引導2:“爸爸直奔醫院”,從“直奔”這個詞讀出了什麼?練習讀。

小結: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餃子、美麗的謊言卻繫著爸爸和媽媽之間的真情,愛,如茉莉。

(2)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隻手緊握著**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麼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裡。

引導1:談談對這段話的總體感受。

引導2:從“恬靜的微笑”、“緊握著的手”看出什麼?(這些問題在指導朗讀中相機引導)

引導3:一個“探”字使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媽媽恬靜的微笑、爸爸緊握住**的手,不正像盛開的茉莉嗎?作者似乎聞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她一動我就驚醒了。”和“爸爸去洗漱……愛如茉莉”。引導1: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感悟內心。

引導2:聯絡當時情景、抓住提示語指導朗讀。

引導3:分角色朗讀。

引導4:為什麼寫幽香“鑽”到心中?對“鑽”有什麼別樣體會?小結: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鑽進心裡,打動我們的是父母之間的愛;“愛”溫暖人們的心,所以覺得茉莉也顯得更加潔白純淨。愛如茉莉!

四、歸納提煉,誦讀積累

1.朗讀全文,整體迴歸。

2.出示小詩,練習誦讀。

愛是媽媽勞作的身影,

愛是媽媽羞紅的臉,

愛是對親人的片片思念,

愛是費盡心思編織的美麗謊言。

愛是輕輕的叮囑,

愛是心情的坦然,

愛是親密的牽手,

愛是陽光的恬淡。

愛是真誠理解,

愛是溝通無限,

愛是會心一笑,

愛是溫情款款。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

愛如茉莉,清幽香遠。

(1)讀一讀,背一背。

(2)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想一想,議一議,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愛記錄下來。

微課教學設計12

微課名稱

菱形的定義

知識點來源

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課題菱形的定義

設計思路

學生自主探究,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具體設計

內容

教學目的

理解菱形的定義及其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絡.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加深師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菱形的定義、性質及判定方法、

教學難點:菱形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的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問題1、做一做: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平行四邊形:

畫平行四邊形ABCD,使角A等於60°,AB=AD=2cm。

預設學生行為

通過觀察生活中菱形的圖片(靜)――結合小區伸縮門的運動(動)――平行四邊形的移動(理論),認識菱形並得出概念,畫圖並觀察並指出它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菱形。

設計意圖

創設學生熟悉的氛圍,激起學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

教師活動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入課題----菱形並板書課題

學生再舉出生活中菱形的例子:推拉門、衣帽架.

菱形的定義

通過學生觀察、活動、交流,剛才的作圖請同學嘗試給出菱形的定義教師歸納總結

預設學生行為

生甲: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生乙: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適當評價,然後給初菱形的確切定義並板書。同時指出菱形是具備:“①平行四邊形;②一組鄰邊相等”

設計意圖

訓練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滲透集幾何學習的基本思想,為後面學習其他特殊平行四邊形打基礎

微課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乒、乓”等11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納、擁”等15個字,正確讀寫“奈米、無能為力”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科技術語,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能結合課文內容和查詢的資料理解“奈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2.理解“奈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乒、乓”等11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納、擁”等15個字,正確讀寫“奈米、無能為力”等16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課文中出現的科技術語,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播放動畫片《西遊記》中,孫悟空變成一隻蟲子落入鐵扇公主的茶杯裡,隨茶水進入鐵扇公主肚子裡的鏡頭。

2.同學們,這樣的情景以前就只能存在於神話世界裡,而現在,這樣的情景也可以存在於現實生活中。這就是奈米時代!今天讓我們走進《奈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這篇課文,去感受奈米技術的神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讀了課題之後,你最想知道些什麼?

預設:什麼是奈米?什麼是奈米技術?奈米技術存在於哪些地方?

誰能來幫助同學解決這幾個問題?

2.認讀生字新詞。

課件出示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讀,再指名讀。

你有什麼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3.找出文中的科技術語,把它們讀準確。

課件出示,學生讀。

4.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臭、蔬”,在田字格中示範。(“臭”字不要少點。“蔬”是上下結構,左下方的寫法要注意,是五筆。)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有關奈米的哪些知識。(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納米和奈米技術的定義,奈米技術的.應用以及奈米技術的美好前景。)

2.根據文章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課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1世紀是奈米的世紀。

第二部分(2):具體介紹什麼是奈米以及奈米技術。

第三部分(3~4):寫奈米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健康密切相關。

第四部分(5):寫奈米技術的發展前景廣闊。

3.這篇文章,作者採用了什麼結構方式來寫?(總—分—總)

4.找出第2~4自然段的中心句,讀一讀。

什麼是奈米技術呢?

奈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奈米技術可以讓人們更加健康。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資訊,自主、合作探究奈米技術的奧祕。

2.有科學依據地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故知,匯入新課

1.指名朗讀課文。

2.小組交流蒐集到的關於奈米技術的材料。

二、學習課文,瞭解奈米技術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什麼是奈米技術?請默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句子。

2.讀了這一段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奈米是很小的長度單位。)

3.奈米究竟有多小?作者是怎樣說明的?

課件出示:

①奈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奈米等於10億分之一米。

比較句子,體會說明方法的好處。

奈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單位,非常非常小。

奈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單位,1奈米等於10億分之一米。

你覺得哪句話寫得好?為什麼?(第二句,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寫出奈米的大小。)

②如果把直徑為1奈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當於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作比較)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更直觀形象)

4.人的一根頭髮直徑約0.6毫米,它有多少奈米呢?(約60萬奈米)

5.這種小小的物質擁有許多新奇的特性,奈米技術就是研究並利用這些特性造福於人類的一門學問。這真的是太神奇了!帶著這種感受再讀這段話。

(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使用了納米技術。

課件出示:

①冰箱裡面用到一種奈米塗層,具有殺菌和除臭功能,能夠使食物保質期和蔬菜保鮮期更長。

②有一種叫作“碳奈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鋼鐵結實百倍,而且非常輕,將來我們有可能坐上“碳奈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③在最先進的隱形戰機上,用到一種奈米吸波材料,能夠把探測雷達波吸收掉,所以雷達根本看不見它。

④利用極其靈敏的奈米檢測技術,可以實現疾病的早期檢測與預防。未來的奈米機器人,甚至可以通過血管直達病灶,殺死癌細胞。

⑤現在吃一次藥最多管一兩天,未來的奈米緩釋技術,能夠讓藥物效力緩慢地釋放出來,服一次藥可以管一週,甚至一個月。

2.在介紹這些奈米技術時,作者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3.讀了這些句子,你有何感受?(奈米技術的使用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方便……)

4.出示奈米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的圖片,學生欣賞。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奈米技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奈米技術正在逐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2.奈米技術的發展前景如何?齊讀最後一段。

課件出示:

奈米技術將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深刻的變化。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會有奈米技術的影子。

“在不遠的將來”說明了什麼?(奈米技術發展很快)

“衣食住行”說明了什麼?(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受到奈米技術的影響。)

3.這段話與第1自然段有什麼關係?(首尾呼應)

三、拓展延伸

1.把你收集到的運用奈米技術的新產品介紹給大家。

2.請同學們根據課文中提到的奈米技術的應用和你課後蒐集到的關於奈米技術的材料,大膽想象,小組合作,運用奈米技術來嘗試進行發明創造,並把你們的發明思路介紹給大家。

3.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四、談收穫

1.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收穫?

2.總結:作者向我們介紹了納米、奈米技術及其應用等科學知識;採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讓我們對奈米技術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五、佈置作業

1.對奈米技術進行進一步瞭解。

2.請仿照第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你利用奈米技術構想的創造發明。

微課教學設計14

微課名稱:演算法初步

預備知識

聽本微課之前需瞭解的知識:演算法初步

設計思路

系統的複習演算法的基本知識結構,涵蓋了演算法初步的全部內容演算法與程式框圖;演算法語句;演算法案例。

教學過程

一、片頭

內容:大家好,本節微課重點講解演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論

二、正文講解

第一部分內容:

演算法與程式框圖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能夠設計出某些具體的、簡單的.數學問題的演算法,並用程式框圖描述.

第二部分內容:

演算法語句與演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是相對應的,因此在編寫程式的時候要先設計好演算法,畫好程式框圖,然後根據程式框圖寫出程式.

第三部分內容:

演算法案例是演算法的實際應用,通過具體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約數、秦九韶演算法和進位制來說明演算法、程式框圖和編寫程式的操作方法。

三、結尾

我練我掌握,給出一道練習題,對本講的內容進行簡單應用,鞏固提升,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自我教學反思

一節微課複習一章的內容,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時間裡讓學生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加強,只是一個嘗試,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微課教學設計15

教學背景:

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學期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文中的語句生動、形象,大量採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國小生習作的一篇好素材。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句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誇張的手法。

2、運用排比的手法,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會把事物描寫得細緻、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興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訊,情境匯入:

西沙群島的海底有美麗的珊瑚,有懶洋洋的海蔘,還有威武的大龍蝦。現在讓我們穿上潛水服再到這美麗的海底世界看看還有什麼奇幻新奇的吧!【播放視訊】

二、感受魚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1、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魚多)

2、這麼多的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趕緊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魚很多。

【出示句子】:

1)生1: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生彙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請看【出示選擇】

滲透寫法:作者誇張地寫出魚佔了海洋的一半,這樣寫的目的不僅告訴我們魚多,還能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這麼好的修辭手法,以後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試著用上哦。

2)生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引導學生理解“成群結隊”】

師:對啊,這裡是說海底一群群的魚聚在一起遊,你們知道有哪些小動物也喜歡成群結隊的呢?

3、除了“成群結隊、各種各樣”,老師還找到了一些表示多的詞語呢!【出示詞語不同形式讀】

過渡: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寫好習作,這麼好的學習方法,大家可要記住了!

4、作者不僅在這段的開頭總體寫出了魚多,他還對魚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寫,請默讀這段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內容。

5、1)你喜歡哪種魚?根據學生回答,師歸納並板書:顏色、外形、動作

2)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講講排比句的好處:

大家有發現作者是運用了什麼句式把這四種魚的顏色、外形、動作寫具體的呢?(排比句)

小結:作者運用結構相似的排比句,讓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就把魚寫得更有趣、更生動了。來,一起讀一讀這些好看的魚吧!(齊讀)

6、好看的魚還多著呢。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7、1)現在你就動筆從顏色、外形、動作三個方面寫下你喜歡的魚,再用上比喻、擬人把它寫得更生動。

2)學生寫作

3)片段展示:來,把你寫的魚介紹給大家。(展示兩到三篇學生習作)

8、小結:從同學們的筆中,我們又見到了這麼多種魚,不過就算我們全班人一起寫,寫個幾天也寫不完西沙群島的魚。怪不得人們都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教學總結:

在這節微課中,我主要講授課文第四自然段魚多的部分。我能抓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並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誇張的手法。運用排比的手法,在讓學生仔細觀察出示的魚的圖片的基礎上,仿照第四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所看到的魚描寫得細緻、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