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會計在貿易銀行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應用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1W

治理作為會計的兩大分支之一,隨著最初在中的運用逐漸擴充套件到其它行業,其本身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得到充實和,已擴充套件到計劃猜測、決策支援、執行與控制、責任會計等多個層面。本文擬結合國有貿易銀行治理實際,從發揮治理會計決策支援功能角度出發,對貿易銀行在資本性投進治理中如何進行投資決策做一些探討。

治理會計在貿易銀行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應用論文

  一、貿易銀行加強資本性投進治理的必要性

(一)昔日“不計本錢,不算產出”的資本性投進對銀行業造成的危害。國有銀行貿易化改革的初期,各家銀行對營業辦公用房和裝置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投進,客觀而言,這對於各家銀行搶佔市場份額,樹立自身形象,進步服務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各家銀行普遍缺乏資本性投進治理的自我約束,在進行投進時往往不計本錢,很少考慮產出,投資決策帶有很大盲目性,造成了很大浪費。現在國有貿易銀行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大量資產閒置,另一方面固定資產保有量相對國際通行比例過高的現象即是這一時期留下的後遺症。同時,由於各家銀行均無相應財力支撐如此龐大的資本投進規模,結果造成一部分信貸資金進進了非信貸領域,從而加劇了體系的風險。

(二)“利潤最大化”經營目標要求銀行不斷進步投資決策水平。近年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同業競爭日趨激烈,國有貿易銀行普遍開始實行同一法人體制下的財務授權體制,自我約束意識有所增強,“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也逐漸得以確立並深進人心。這從客觀上迫使銀行對資本性投進進行總量控制,對大型資本性投進也開始進行可行性,但總體而言投進產出還顯得較為粗糙,投資決策在相當大程度上還依靠直覺和經驗辦事,浪費依然不少。

由於低水平投資決策造成的無效、低效投進佔用較多,在總量控制的條件下,無疑會導致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勢必會對銀行業的正常發展帶來雙重負面。

  二、治理會計在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

隨著貿易銀行辦公用房建設***期的結束以及同業競爭的加劇,營業網點和科技裝置的投人已逐漸成為資本性投進的主要內容。以下分別就其投資決策展開論述。

(一)營業網點投資決策分析。對營業網點的投進主要包括增設、搬遷以及裝修等內容,涉及的主要的現金流量包括:

1、現金流出:網點購置價款、網點裝修支出、裝置價款支出、每年存款利息支出、扣除固定資產折舊和遞延資產攤銷後的營業用度支出(因折舊和攤銷不會引起現金流出企業,因此應予扣除);

2、現金流進:價款利息收進,存款資金收益、中間業務收益;

3、現金淨流量:即現金流進和現金流出的差額。

營業網點投資決策的實質在於對事先擬定的一個或若干個投資方案進行評價和最優化選擇。方案的優劣主要又是通過一系列指標體現出來的,這類指標按是否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分為兩類:一是貼現指標,主要包括淨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等;二是非貼現指標,主要包括回收期、會計收益率等。

(1)淨現值法,是指特定方案未來現金流人的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用以確定某個投資方案是否可行,也可以對幾個投資方案孰優孰劣進行比較。淨現值的公式為:淨現值為:

其中:

n為投資涉及的年限;

Ik為第k年的現金流人量;

Ok為第k年的現金流出量;

i為預定的貼現率

由決策人自行設定,可以是資金本錢價格或投資者要求的最低投資回報率。

(2)回收期法,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人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所需要的時間。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設回收期為n,則有下面的公式:

(3)會計收益率法在計算時使用普通會計的收益和本錢觀念。

會計收益率

以下舉例說明如何運用上述三項指標進行營業網點投資決策。設某銀行擬新設一營業網點,設定內部資金利率為4%,存款實際付息率第一年為2%,第二年開始為2.5%,貼現率即是內部資金利率,假定10年後房屋能以原購價變現,房屋按30年折舊,裝修支出按5年攤銷,價款利息收人在上級治理行核算,無中間業務收進,暫不考慮風險因素。經猜測有以下兩個方案可供選擇,有關資料分別如下表所示:新購網點後相應要發生較大一筆裝修費支出,造成遷址機會本錢較大,按網點經營10年考慮,各項指標分別為:

(1)淨現值(A)=40×8.1109-250 200×0.6756=185(萬元)

淨現值(B)=(-20×0.9615 50×0.9246 75×0.8890 112×0.8548 150X8.1109一150×3.6299)一700 600×0.6756=567(萬元)

(2)回收期(A)=7一(7×40一250)/40=6.3(年)

回收期(B)=8-(-20 50 75 112 4X150一700)/150=7.2年)

A方案:單位:萬元

年度主要業務指標現金流出現金流進現金淨流量備註

0購房支出 200 250 0 -250

裝修支出(包括裝置) 50

1存款 6000 200 240 40

利息支出 120

營業用度 80

存款資金收益 240

2存款 8000 280 320 40

利息支出 200

營業用度 80

存款資金收益 320

3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4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5各項指標均與上年相同 280 320 40

B方案:

單位:萬元年度主要業務指標現金流出現金流進現金淨流量備註

0購房支出 600 700 0—700

裝修支出(包括裝置) 100

1存款 5000 220 200 -20

利息支出 100

營業用度 120

存款用度 120

2存款 10000 350 500 50

利息支出 250

營業用度 100

存款資金收益 400

3存款 12000 405 480 75

設從第3年到第5年存款較上年增長20%,營業用度較上年增長5%.以後年度均保持第5年水平

利息支出 300

營業用度 105

存款資金收益 480

4存款 14800 480 592 112

利息支出 370

營業用度 110

存款資金收益 592

5存款 17760 560 710 150

利息支出 444

營業用度 116

存款資金收益 710

(3)收益率(A)=(40×10一200/3一50)/10/250=11.3%

會計收益率(B)=(一20 50 75 112 150×6一600/3一100)/10/700=11.7%

由上述結果可以看出,(1)按淨現值法計算,l0年後A、B兩方案的淨現值均為正數,說明報酬率均超過了4%,由於B帶來的現金流量超過A方案,因此B方案比A方案更優。(2)從回收期計算結果來看,A方案回收期比B更短,顯示A方案較優。(3)從會計收益率計算結果來看,B方案收益率比A方案更高,顯示B方案較優。

淨現值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在上較為成熟,適用範圍較廠,是一種較為的。回收期法以最短時間收回投資為目標,計算簡便,輕易理解,但末考慮貨幣時間價值,也沒有考慮回收期以後的收益,易誤導決策者採用一些急功近利的專案。會計收益率法簡單易行,適用範圍較廣,缺點是末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在實務上可以以淨現值法為主,而以回收期法和會計收益率法為輔進行投資決策。

(二)裝置投資決策。科技裝置投人主要包括用於銀行內部治理和業務保障的後臺系統和直接參與業務經營的前臺系統兩方面,科技裝置投進引起的現金流出比較輕易計量,但由於其投人產生收益的間接性,特別是後臺系統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進量難以計量,這就需要根據前後臺系統的特點分別進行具體的決策分析。

由於前臺系統與業務經營直接相關,投進後最直接的即是相關業務量的變化,因此可以對投人前後相關業務量的變化進行猜測和分析,並進行從“量”到“值”的價值轉化,從而實現對現金流人量的測算,投資決策的關鍵和難點即在於此。鑑於其對現金流量的方法與營業網點投資模式基本類似,在此只以ATM(自動取款機)的投進分析為例對如何進行“量”到“值”的轉化作進一步的探討。

ATM對銀行的利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提供本行持卡人交易便利、轉賬取款手續費、代理它行取款手續費收進以及樹立銀行形象等。從的謹慎性原則出發,對ATM樹立銀行形象帶來的間接效益不進行量化,在此只考慮取款便利、轉賬取款手續費和代理它行取款手續費可能帶來的銀行現金流進量。持卡人交易便利可以視同於代理它行取款手續費收進,在各銀行ATM未聯網交易,沒有代理它行取款手續費參照標準的情況下,就需要對此進行具體。根據銀行對ATM的取款、查詢和轉賬等情況及相關存款情況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簡化可以只考慮取款量(設為Y)與存款的依存關係,並測算每筆取款所對應的存款量(設為Q),並進一步根據存款收益情況,尋找取款量與收益(設為5)的直接函式關係。

用公式分別表示為:

Q=F(Y);S=F(Q)簡化後為:

S=F(Y)

對後臺系統的投資決策完全進行定量分析是不現實的,可行的途徑是從兩個方面分別著手:一是對專案產出無形效益進行定性分析;二是對不同方案下投進及其引起的未來執行、維護等現金流出進行定量分析比較。

  三、發揮治理會計在資本性投資決策中的作用要解決的幾個相關題目

1、加快建立猜測制度,進步決策的正確性和性。銀行相關職能部分必須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各項資料資訊的收集工作,對銀行內外的各種動向、事態予以密切關注,在進行具體投資決策時再結合投資專案進行專項的補充調查,這樣才能做出及時、正確的猜測。

2、完善基礎資料資訊系統,為治理會計提供基礎條件。運用治理會計進行投資決策必須建立在一個較為豐富的治理會計資料資訊基礎之上。這一資料資訊包括價值計量與非價值計量的資訊,銀行內部資訊與外部資訊,甚至很多非資料資訊。從、可行的角度出發,當前應以現有財務會計資訊系統和銀行其它綜合資訊系統為基礎,對各類資本性投資事項建立輔助核算臺賬,要對資料進行不同層次、多角度的處理,以天生有價值的資料資訊,為進步治理會計應用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科學性提供資料基礎。

3、建立事後評價考核機制和責任體系。評價考核包括對資本投進專案和對投資治理責任主體的考評兩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對專案本身的考評,可以起到投資治理經驗,完善投資決策體系的作用。投資治理責任主體層次較多,包括基礎資訊責任人、猜測責任人、決策方案責任人和審批責任人等,分別對基礎資訊正確性,猜測資料的正確度,決策方案的規範性與科學性以及決策方案選擇科學性承擔責任。

4、完善專案採購制度,推行招投標採購。投資決策做出後的下一個步驟通常是專案採購,為保證決策結果執行的有效性,有必要在各級行成立資本性專案採購委員會,對於大宗採購,特別是對裝置應儘可能採取招投標採購方式,增加採購行為的透明度,解決“個別人說了算”等題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