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論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4.38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學論文(15篇)

心理學論文1

要發揮廣告的作用,就要提高廣告的吸引力。而要提高廣告的吸引力,就要從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入手。大量的實踐證明,消費心理學不僅影響廣告的關注度,還影響其宣傳效果。就其作用與影響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心理學以研究人的心理對於某種事物的反應作為物件,涉及範圍廣。而消費心理學主要研究市場產品營銷領域,是指通過對消費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對市場營銷策略進行調整。心理學應用於市場營銷領域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學科,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具有重要作用。消費者心理學與廣告學的結合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當我們在選址房屋裝飾的色調時,就會選擇一種適合的顏色,阿里增加家庭的溫馨感。廣告設計要巧妙,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1 消費者心理學在廣告中的作用

廣告隨處可見,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接收廣告的途徑越來越多,然而廣告的質量卻令人擔憂。資料顯示,雖然大量的廣告播出,但受到人們關注的廣告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為此,產品的廣告設計要符合消費者心理,具有新穎性、獨特性來獲得觀看者的滿意,要真正瞭解消費者的喜好,應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找到消費者的興趣點,並且廣告要短小,並且要持續進行,將消費者的注意力轉化為持續的注意。消費者作為主要的參與者,要使其主動參與到消費過程中,引發內心情感參與廣告的設計思路中,激發起購買慾望。消費者心理學是針對消費者的特性,將其以廣告的形式體現出來。最後,要發揮廣告的作用,消費心理學可以幫助消費者將條件轉化為成熟的購買行為。廣告的核心內容在於其創意,在以往的廣告設計過程中,很多廣告併為體現出產品的真正特點,讓觀眾茫然。並且很多廣告甚至丟掉了主體,存在喧賓奪主的現象。從根本上分析,這一問題就在於沒有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沒有正確使用消費心理學。消費者作為一種輔助方法,可挖掘消費者的潛在的購買動機,從而激發起消費慾望,刺激消費。廣告並不是鋪張浪費,要做到點上。如腦白金的廣告,採用的就是消費者經常看電視的心理,雖然沒有找明星代言,但腦白金的廣告通過反覆播出的方式,長期以往就會影響消費者心理。當然也有未關注消費者心理而讓其產生反感的廣告。

2 消費心理學在廣告中的影響

2.1 能夠提高消費者的注意度

廣告作用的發揮首先要從消費者的注意力上出發,在消費心理學的影響中,廣告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們說,消費心理學對於廣告的作用就在於將特定的物件聯絡在一起,廣告設計的創意的突出就可以從消費者的心理出發,將創意及時,有效的傳遞出去。再這一點上,廣告創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彩色的物體比黑白的物體更引人關注,動的物體比靜的物體更引人關注,大物體比小物體更引人關注等。在這些原則的前提下還要注意廣告的設計要始終把傳遞產品資訊放在首位,競爭也是廣告作用凸顯的關鍵。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廣告,就是相關的,肯德基藉助麥當勞的力量就可以凸顯自己的作用,快速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同樣的廣告還體現在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中,兩種產品通過多年的競爭,同樣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很多廣告都是通過消費者心理學的研究來提高廣告的消費意識。

2.2 促進消費者記憶

我們在研究消費者心理的同時,要關注廣告對於消費者的記憶的印象,一個廣告雖然引起了注意,但如何不能長時間記憶,最終轉化為購買行為的機率並不高。我們從策略角度分析,要使消費者記住廣告,並且能夠長時間記憶,廣告要使用盡量短的語言,很多廣告商不能理解這個道理。但事實上,越簡短的語言越能夠吸引消費者的記憶,並且在高壓力的生活環境下,人們不可能記住非常長的廣告語言和廣告情景。其次,廣告語要善於使用韻律和節奏。這會使消費者更富有節奏感,使消費者能夠有機會記住。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廣告詞變得經典,如今年過節不收禮。廣告還應使用更多的聯想手段,尤其是廣告的趣味性,增加趣味性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2.3 實事求是,增強廣告可信度

廣告之所以很難歡迎,很大程度取決於現實中的廣告很多存在虛假成分,讓消費者對其它廣告產生一種消極的心理。為此,廣告要抓住消費者的基本心理,做到實事求是,增強廣告的可信度。注重廣告的效果,首要問題是不能過分的擴大廣告的反應,而是要具有權威性,增強了廣告的可信度,使消費者的消費慾望轉化為消費行為。第二,使用消費者體驗的方式進行廣告的設計與宣傳。尤其是當新產品問世時,廣告是十分重要的,單純的宣傳很難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廣告要適度,做到逐步滲透,這樣才能不斷的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減少其顧慮。

3 總結

資訊時代的到來,使得廣告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廣告的真實性也在受到質疑,要提高廣告的質量上,要注重消費心理學的運用,通過消費心理學瞭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發揮消費者心理學在廣告中的作用,促進廣告的作用發揮。

心理學論文2

【摘要】 本文通過《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結合所學試著從健康人格的概念探究入手,進一步分析了影響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條件,探討了培養健康人格的主要途徑,提煉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內容,並鞏固了所學課程。

關鍵詞:健康人格 探究 塑造

1健康人格的涵義及標準

人格是一個人內在特質的總和,包括知、情、意、行幾個方面。其中,知,是指一個人的科學文化知識;情,是指一個人的情感、情操、情趣;意,是指一個人的意志品格;行,是指一個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健康人格是指在各方面都處於優化狀態下的理想化的人格,是各種良好人格特徵在個體身上的集中體現。我 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黃希庭先生認為,自立、自信、自尊、自強這“四自”不僅是頗具我國文化傳統的人格特徵,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礎。健康人格標準主要有以下體現:

一、正確的自我意識

大學生應該能夠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較全面地分析評價自己的優缺點,接納自己,對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值,為自己確定合適的發展方向,善於改進自己、完善自己。

缺乏正確自我意識的人表現為:自我衝突、自我矛盾,或者自視清高、妄自尊大,或者自輕自賤、妄自菲薄,從而放棄一切可以努力的機遇。

二、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

大學生應該能夠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愉快、滿足、達觀、開朗的情緒,能夠面對挫折和不幸。在不同的場合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盡力避免給別人造成傷害。

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大學生應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其思想和行為應跟上時代的發展。應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社會公德和行為規範。當自己的願望和社會需要發生矛盾時,能夠進行自我調節,以求與社會協調一致。要愛護集體,關心社會,熱愛祖國。

四、和諧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格健康程度,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學生應當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誠懇、熱情地對待他人,尊敬、信任他人。

五、樂於求知創新

樂於求知創新是大學生健康人格的一個重要內容。21世紀需要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大學生既應具有淵博的知識,又應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使自己符合時代的要求。

2影響人格的因素

人格的影響因素比較複雜,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後天的因素。人格的發展以遺傳為基礎,後天的環境因素卻是影響人格健康發展的關鍵,對自我價值觀、自我控制、自信心、時間管理傾向及創造性人格特點等方面的形成與發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人格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

一、機體與遺傳素質

就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機體與心理特質,這是人格形成的基礎。

二、人文因素與環境

文化歷史,民族性格,教育活動,家庭社會環境,成長經歷,異域文化的滲透都會對我們的人格形成產生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直接與間接地作用下,就形成我們了對是與非、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的潛在判斷標準,並形成了我們的做人準則。通過對我們的審美情趣,審美意識的培養,使我們的審美人格得到充分發展;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形成完滿人格的道德特性,以及責任感、榮譽感、進取性、自覺性、自制性、獨立性、知識性等品質。

三、生活方式與實踐因素

在這三個因素中,機體因素提供了可能性,社會因素提供了引誘力,而個體的實踐活動把前兩者結合起來,使可能性變為現實性。

3培養健康人格的途徑

健康的自我意識的形成,除了要有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外,還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援。培養積極、和諧、健全的人格,對健康的自我意識的發展,將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進作用。那麼怎樣塑造健康人格呢?

3.1培養健康的自我意識

一、培養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就是要全面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首先,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塑造良好的性格。性格和人格並不是一個概念,性格包含在人格的概念中,它是人格的核心內容。因此,良好的性格可以增加人們的成功係數。其次,認清自己的氣質型別,充分發揚氣質的積極面,擴充套件成功的機遇。

二、培養獲取積極自我體驗的能力。

積極的自我體驗即真善美的體驗。真的體驗,即成功的體驗。在學習和工作中,積極進取,就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不僅可以使我們情緒快樂,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樹立自信心,加快成功的步伐。善的體驗,即道德的體驗。關愛他人、關心集體、關注社會,培養正義感和同情心,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美的體驗。美的體驗可以促使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對祖國的鐘情和對人類的奉獻。它能催人奮起,催人向上,使之熱愛生活,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培養自我實現的調控能力。

自我控制不僅是個體所具備的基本人格特徵,而且也是成功人格特質之一。要使自我設計順利完成,大學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給自己設立一個適當的理想奮鬥目標。在設立目標時,要注意正視自我,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理想目標。如果目標過高,難以實現,就會使人產生挫折感,在心理上產生消極影響;目標過低,會使人錯過許多發展的機會,無法實現自我發展。

四、學會自我激勵。

在生活中,有沒有激勵,人的前進的動力是不一樣的。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的研究表明,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只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相當於前者的3—4倍。別人的激勵會使你充滿信心,自我激勵會帶給你無窮的力量。

3.2培養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體驗的一種微弱的、持久的、影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的情緒狀態。心境有愉快的或憂愁的、悲傷的、怨恨的。良好的、愉快的心境可以使人和顏悅色,做起事來輕鬆愉快,為別人幫忙也很爽快;不好的心境使人臉色難看,對人態度生硬,做事也往往不能獲得積極的結果。因此,保持樂觀、愉快的心境,對學習、工作、人際交往都十分重要。

3.3培養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能力

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提高和完善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置身於良好的人際關係中,人們可以感到自己為他人所接受、承認,從而認識到自己對他人以及社會的價值,提高自信心。同時,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使自我評價更為全面、客觀。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3.4培養自我塑造能力

人有一個最完善的自我調節系統,一切外來的影響都要通過自我調節而發生作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人都在進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當個體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來說,健康人格的培養與形成在初始階段靠外界影響,但當青少年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判斷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別是自我意識覺醒後,就會自覺地選擇,內化外來的健康人格資訊,以社會普遍認同的健康人格作為參照系,審查自我人格的侷限,發揮自我人格上的優點,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點,進而在實踐中運用健康人格的標準來指導、調節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自我監督和自我激勵的能力。

心理學論文3

論文一:淺析軟體測試中的心理學應用

在人類的所有活動中,人的心理因素對活動行為都有著直接的、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很多經濟較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心理學的研究。心理學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體系,其應用也逐步滲入到各個行業領域內。比如犯罪心理學、軟體工程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等。心理學的成功應用在各行各業逐步凸顯出來。

但將心理學應用到軟體測試領域中的研究是稀少的,在知網上搜索“軟體測試心理學”關鍵詞,從查詢結果可以看出:近20年中,這方面的論文數量較之其他計算機專業方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與關鍵詞完全符合的論文僅有5篇。這也說明在國內對軟體測試的心理研究還不夠重視,軟體測試中的心理問題容易被大家忽略。大多數程式設計師、產品經理都覺得只要軟體能夠通過測試找出bug,並對bug正確的處理,不影響使用即可。

其實,軟體測試是軟體系統開發中一個重要環節,測試人員在測試時的既定目標、心理因素對測試用例的選擇和測試結果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軟體測試中的心理學問題。

1 軟體測試的目的

軟體產品在交付使用或釋出上線前,都必須經過大量的測試: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等等。在梅爾斯所著的《軟體測試的藝術》一書中對軟體測試是這樣定義的:所謂的軟體測試,就是一個過程或者一系列過程,用來確認計算機程式碼完成了其應該完成的功能,不執行其不該有的操作[1]。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對軟體測試的定義是: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執行或測定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2]。

根據上述對軟體測試的定義可知,測試的真正目的是:發現並修改缺陷、滿足使用者需求以及優化軟體品質。其中bug只是這個過程中的產品而非目標。測試人員需要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依據去發現更多程式中隱藏的錯誤,以達到優化軟體品質的目的。在心理學中認為,人們的行為特點是有目的性的行為。與無目的性的行為相比兩種行為的結果是大不一樣的。一般說來,沒有目的性的行為無成果而言;而有目的性的行為,才可取得最大最滿意的成果。在軟體測試開始之前,只有抱著測試就是為了驗證需求的心理,才能設計出好的和有價值的測試用例,發現更多的錯誤;如果測試是為了證明程式很強壯,沒有錯誤,那麼就會導致設計的測試用例較為簡單,容易讓程式通過測試,發現不了或者只能發現很少的錯誤。

但實際的情況是很多公司在開發軟體中並不重視軟體測試。一些小型的軟體開發公司甚至沒有專門的測試部門和測試人員。他們在軟體交付客戶或釋出上線前,往往是由程式設計師完成測試工作的。這種做法弊端很多。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讓程式設計師去測試自己編寫的程式碼,就像讓一個人對自己進行自我批評一樣,雖然瞭解自身的缺點所在,但改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程式設計師對自己開發的程式碼,經過程式設計、除錯之後,一般都認為程式碼無錯或者錯誤不大,

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測試的目的就會朝著“證明程式完成了應有的功能”走偏,編寫出的測試用例意義不大,甚至可能連一些常規錯誤都發現不了。

筆者曾參與過某公司開發的一款APP軟體的測試。在使用真機測試軟體的過程中發現:編輯框在輸入時,如果輸入內容超過50個字後,輸入的內容便無法自動換行。類似這樣的錯誤開發人員在測試時根本沒有發現,他們只是簡單輸入幾個字,覺得實現基本輸入就認為這個模組沒有bug了。可見在測試軟體時,測試人員的既定目標有著很明顯的導向作用。

2 測試人員的素質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把一個軟體產品從無到有創造出來,這樣的工作總能給人以信心、希望。反觀測試人員的工作,似乎總是在一件成品上到處找錯誤,把好好的一個產品測得處處是漏洞(當然,這些漏洞本來就存在,只是剛好被測試人員發現而已),這樣的工作本身就具有破壞性,而人們對破壞性的事物心理上往往難以願意接受。所以“勇敢”是測試人員應該具備的首要心理素質。敢於表達,敢於指正錯誤。因為錯誤確確實實地存在於軟體中,如果測試人員找不到,那麼最終交付給使用者使用時,就會暴露問題,最終為企業帶來損失。但測試人員在敢於找錯的同時還要注重溝通方式。由於被測試人員找出的bug,通常會交付給研發人員去修復。因此,測試人員與研發人員是緊密聯絡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良好的溝通方式會讓別人更易於接受錯誤。

3 軟體測試中的“成功與不成功”

在軟體公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程式設計師和測試人員相處總不太融洽,尤其是在軟體專案進入到測試階段,這個現象就更加明顯了!程式設計師編寫好的、經過初步除錯看似沒有問題的程式碼,如果測試人員測出來bug,程式設計師就會鬱悶,有時甚至會抱怨測試人員設計的測試用例不好!

那什麼是好的測試用例,什麼是壞的測試用例呢?

測試本身就是為了儘可能多的發現程式中隱藏的錯誤。一個好的測試用例能發現程式中包含的不易發現的錯誤,這樣的測試用例才算是設計成功的測試用例。如果設計的測試用例查找不出程式的任何問題,這可能在程式設計師看來是個好現象,但對於軟體測試而言,只能說明測試用例設計得很失敗。要知道沒有完全正確的程式,只是目前還沒有測試出來問題而已。

4 把握軟體測試中的“度”

文獻[2]中指出了軟體測試基本原則之一是:窮盡測試是不可能的。由於將程式的各種可能的輸入進行排列組合需要大量的時間,有時甚至根本無法做到全部的羅列。所以,測試人員根本不可能找出程式中的所有的錯誤,進而也無法做到徹底的測試。再加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的軟體缺陷數量會逐漸減少,如果一直不斷地測試,勢必會增加測試的成本。由此可知過度的測試是不可取的。當然,不充分的測試勢必不會揭露隱藏在軟體中的缺陷。那麼在測試過程中對何時才能停止測試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便是大公司開發的成熟軟體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不同的錯誤。面對這樣的事實,測試人員就需要分析測試停止的依據。一般來講,通過軟體測試,可以把程式的錯誤限定在一定範圍內。通過單位時間內查出的缺陷數量和嚴重程度來判斷是否停止測試。這裡面還要強調一點的是軟體必須要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如果沒有把握好這個“度”,測試人員就會覺得測試工作本身就是一件無法完成的工作的。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如果人們一開始就覺得某件事情無法完成,那麼心情就會變得十分沮喪、對這件事就會非常牴觸。所以,掌握好測試的度,可以讓測試工作本身變得容易被人接受、認可。

綜合上述幾點來看,從心理學角度考量軟體測試這項工作,測試人員在測試前必須確定有正確的目標,就是儘可能多的發現程式中的錯誤;在測試時,必須有堅強的心理素質,找到錯誤後,要和程式設計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於何時結束測試,也需要把握好客戶的需求,才不會使測試工作陷入泥潭。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儘量找第三方軟體公司來協助完成測試工作,往往軟體能達到較好的預期效果,堅決避免程式設計師身兼數職,測試自己開發的程式碼。

5 結論

軟體測試不僅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測試工具、測試人員能力、測試方法外,測試中的心理問題對測試結果都會有直接影響。儘管測試方法、測試工具都在不斷髮展更新,但測試中的心理影響很少引起人們的重視。相信隨著測試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心理學在軟體測試方面的應用也會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論文二:論在社會中應用心理學的影響探討

一、應用心理學與社會之間的關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應用心理學在社會中被逐漸應用,是一項新發展起來的重要學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用心理學設計範圍廣,包括臨床心理學、消費心理學、工業心理學一集法律心理學等多方面內容,其與社會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臨床心理學方面,心理學家會從不同方面對病人開展診斷治療,不論這些病人的病情是多麼嚴重,臨床心理學醫生都會選擇出正確的方式對病人進行治療,並在潛移默化中開發病人的運動潛能,幫助其找到生活真諦,正確認識到自己能力和聰明才智。其次,在工業心理學方面,由於工業心理學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心理學專家需要需要針對不同的工業職業開展不同的診療方法,心理學專輯愛可以對工業內容進行詳細規劃,從而讓職員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完成工作目標。再次,在消費心理學方面,心理學家可以對日常生活中的細小事情進行研究,從而根據消費者的心理傾向設計出相應產品包裝,保證其產品如何消費者資訊需要,從而增加消費者購買慾望。最後,在法律心理學方面,心理學專家通過對犯罪人員的犯罪方法進行研究,分析出犯罪人員心理特徵,從而繪製出犯罪人員肖像,幫助警察對犯罪案件進行偵查,同時,心理學家還可以對罪犯進行心理輔導,從而挽救犯罪人員,使得犯罪人員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二、應用心理學對社會的影響分析

(一)人際關係方面

我國人際關係就是指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好的相處,但是現階段,還存在一少部分做事願意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去考慮他人的想法,就會直接導致這部分人的人際關係弱化,從而影響我國人際關係交往質量。因此,在此情況下使用應用心理學對自戀的人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其構建一種新的交往體系,提升其追求意向,從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自卑心理方面

當人們生活在一個大環境下,面對諸多條件影響就會產生自卑心理。例如,在學校中,如果一個班級內學習好的學生佔有百分之八十,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學生面對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對學習就產生厭倦心態。

(三)積極心理方面

積極心理具體包括人的勇氣、人的希望、人的感恩、人的公平公正等多方面積極的內容。人們在這些積極心理的影響下,可以克服掉以往的自卑心理,從而促進人們健康心態的形成。積極的心理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健康的諮詢服務機制,從而幫助人們在社會中養成頑強的意志力,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三、應用心理學在社會中的具體應用分析

心理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休閒方式都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在社會中被廣泛進行應用。例如,警察在進行案件偵破過程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從而給警察辦案增加難度,所以警察就會在進行案件偵破過程中使用犯罪心理學進行案件偵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犯罪心理專家會通過犯罪人員留下的線索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描繪出犯罪的人格特徵,同時在將人格特徵與罪犯的作案習慣、作案手法等內容相結合,從而刻畫出罪犯的大致肖像,縮短罪犯追捕範圍。其次,在罪犯抓捕歸案後,有一些罪犯會出現嚴重的逆反心理,此時就需要範圍心理學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從而幫助罪犯認識自己行為的錯誤性,悔過自新,重新做人。另外,在進行建築過程中,建築設計人員經常會請教環境心理學家一同對建築進行設計,在建築過程中通常會設定一些“防禦空間”,從而保證建築可以有效防止罪犯進行作案,保證人們的生活環境具有安全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心理學在社會中逐漸被廣泛應用,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應用心理學對社會影響、應用心理學與社會之間的聯絡展開分析,並探索出心理學在社會中具體實踐路徑,以期為心理學在社會中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論文三:人機介面設計中的心理學因素

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發展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對提高人機介面設計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學對人機介面設計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設計過程中融入相應的心理學因素,促進人機介面設計由物質設計向資訊化、非物質化轉變,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1 人機介面

人機介面是指人和機器在資訊交換和功能上接觸或互相影響的領域,是人機系統中的中心一環節,主要由安全工程學的分支學科安全人機工程學去研究和提出解決的依據,並過安全工程裝置工程學,安全管理工程學以及安全系統工程學去研究具體的解決方法手段措施安全人機學。它實現資訊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目前,我國的人機介面的已經能夠基本滿足人們的功能需求,故此在追求人機介面自身發展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人們的心理需求。對此,就需要將心理學因素融入到人機介面設定中。人機介面學主要是兩大學科--電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此外還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學科。所以,從廣義地講,人機介面主要研究分支和內容包括認知心理學、人機工程學、 智慧人機介面等。

2 人機介面設計中的心理學因素

2.1 認知心理學在人機介面中的應用

認知心理學是最新的心理學分支之一,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其核心是輸入和輸出之間發生的內部心理過程。它與西方傳統哲學也有一定聯絡,其主要特點是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知識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因素。認知心理學把人的感覺器官對資訊的加工過程作為研究物件,故此,這種心理學知識在人機介面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為人機介面的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計算機的接受符號輸入與編碼的決策儲存都依賴於認知心理學的人來加工資訊理論,並且在任職心理學知識的引導下,人機介面有最初的機器語言、 組合語言發展到高階語言、 圖形使用者介面,越來越適應人的思維方式。並且在認知心理學的人機介面未來發展過程中,人機介面正在向著使人身心愉快、興趣盎然工作的目標發展。此外,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了現代人機介面的設計之中。例如:基於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現代科學技術在設計人機介面和廣告時,運用能夠吸引人眼球或是令人視覺舒適的顏色作為背景、標記等。通過色彩搭配或者冷暖色調的調節來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2.2 審美心理學在人機介面中的應用

審美心理學是形成於20世紀中葉,是一門美學、文藝學、心理學、生理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交叉的邊緣科學。是研究和闡釋人類在審美過程中心理活動規律的心理學分支。所謂審美主要是指美感的產生和體驗,而心理活動則指人的知、情、意。因此審美心理學也可以說是一門研究和闡釋人們美感的產生和體驗中的知、情、意的活動過程,以及個性傾向規律的學科。在人機介面的設計過程中,介面的美不僅要作為一種審美形式的美,更主要的是作為一種人和機器之間資訊交換平臺,在進行具體操作的基礎上,滿足人的目的性和愉悅性。故此,人機介面的美不僅僅只是一種表象,更是一種實質的體現,通過色彩、形態、形式等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悅。但是。在進行人機介面的設計時應注意,不能忽視了人機介面的實用價值,應將實用價值放在第一位,而審美價值應隸屬於實用價值。可以在保障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將審美價值獨立出來,在充分滿足人的審美感受的基礎上,實現人機介面的使用價值。通過介面外觀的色彩、形態、形式,與介面的資訊、符號等相結合,二者之間交相呼應,將人類的意識活動帶入更高一層的精神領域,從而滿足人們的更高層次的需求。審美心理學在人機介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喬納森在進行蘋果iMac電腦的設計時,更加註重人性化的設計,打破了以往高科技產品冷漠、令人生畏的傳統,使得高科技產品開啟了親切、易操作的人性化時代。

3 人機介面設計中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3.1 滿足人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心理學在人機介面設計中的應用必然會越來越廣泛。在當今時代背景環境下,人機介面已經由物質化設計開始向資訊化、非物質化設計轉變。同時,新的軟體開發設計應接不暇,人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通道化、虛擬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網路化、虛擬化。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資訊服務和非物質化產品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所以人機介面設也應朝著這一方面發展。故此,就需要將給更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應用於人機介面設計之中,以滿足人的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

3.2 加入更多的文化因素

在我國目前的人機介面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過多的強調了設計形式,忽視了設計作品本身的內容和意境。故此,在人機介面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融入更多的文化因素。例如,在人機介面的設計過程中,可以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圖畫或文字元號,充分體現出人文精神,從而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鳴,滿足使用者更深層次的心理需要。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人機介面的設計和發展過程中,心理學因素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在進行人機互動操作時的審美需要,在人機介面設計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將心理學知識與人機介面設計更深層次的結合起來,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心理學論文4

我喜歡研究處在壓力之下的人,當事情進展很順利的時候,人們也許會很得意。只有當事情處於壓力下的時候,人們才會迫使自己盡最大努力。

丹尼斯·威特利是美國行為學專家,最炙手可熱的自我領導及變革管理專業演講家之一,也是成功心理學諮詢和企業管理專家。著有四本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其中最有名的書是《樂在工作》。在2000年,丹尼斯·威特利先生被評為全美國五個最受歡迎的演講人之一。他的錄音錄影節目深受公司主管、政府官員、教育家、運動員、家庭、不同年齡的學生喜愛,被當作基礎訓練工具。

成功者的定義

成功是一種前進毫無止境的感覺,成功者從來不抱怨;

成功者是做第四次筋疲力盡,而做第五次情緒高漲的人;

成功者把動物當人一樣看待,而把人當兄弟姐妹一樣看待;

失敗者看到打雷閃電,成功者看到彩虹;

失敗者看到結滿冰的路面,成功者把冰鞋穿上,然後站起來;

失敗者說:“這不是我的錯!”成功者說:“來看看我們能做點什麼吧!”;

失敗者依靠運氣,成功者做出選擇;

失敗者反應,成功者回應;

失敗者看著事情發生,成功者促使事情發生。

生活是一個在上帝的幫助下為別人做,為自己做的專案。自由和平等一樣,是每個人享有的權利。我們做的事要使別人、同樣使自己受益,這是雙贏!你贏我也贏,如果你贏得更多,我也會贏得更多。如果在我寄予別人的價值比我得到的金錢更多,那麼,我就是真正贏了!我對奧運會運動員這麼說過:“你的真正對手只是你上一次的表現和能力。周圍其他人和你一起比賽,只是為了確保你不弄虛作假,確保你的質量。但他們站在哪兒不是為了打敗你。英語的競爭一詞來源於法語,原來的意思是走在一起。”

P.O.W.的定義

我開始了一個名為“P.O.W."的專案,英國人認為“P.O.W."是威爾斯王子的意思;有些人認為這是“婦女的力量”的意思;有些人認為這是“婦女的潛能”的意思;有些人認為“P.O.W.”的意思是工作的奴隸。

星期五下午有些人恨不得儘早離開辦公室去酒吧喝酒:“啊,感謝上帝,今天是星期五了!”因為你想在週末把薪水花在你想做的事情上,盡情享樂,然後你又回到了藍色星期一。在美國有這樣一種說法——絕不要買星期五和星期一生產的汽車,因為在星期五和星期一生產的汽車的次品率特別高。日本的工人會把我們在星期五和星期一生產的汽車重新噴一次油漆。日本人會說:“感謝上帝,今天是星期一!”美國人說:“感謝上帝,今天是星期五!”

感謝上帝,今天是今天,這就是這個生意。我知道“P.O.W.”這個詞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我沒有意識到它有一個意思是“工作的奴隸”。很多人想在一個行業工作一輩子,一個星期工作五天而休息兩天。到了65歲,你靠社會福利來生活。你們知道嗎?美國人在工作30年,退休以後的平均壽命是6~8 年。女士們,先生們,你們不可能憑一份工作單,憑一個星期六和一個星期天,從這裡去到你們想去的地方。你不能只是享受你2/7的生命,而在5/7的時間裡備受折磨,這是不可以的。生活是一個需要我們全身心去經營的生意,現在你只用一部分時間來工作,而付出你全部的努力。這樣你才可以成為你能成為的全部。你和我都有充分的自由去成為任何我們可以成為的人。

奧運會運動員象徵著我對這個國家的信仰,每次當我看到我們的國旗飄揚時,我心裡就一陣激動,把它當成是飽受戰爭蹂躪的世界裡的最後一線自由的希望。“P.O.W."的真正意思是成功心理學。無論你周圍發生什麼事情,都沒有關係,關鍵是你如何應付它。

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是一個倉庫保管員,一個月500美元。有9年時間,我的父親每天晚上都來到我的臥室,坐到我的床邊,就像你們對你們的孩子做的一樣。我的父親坐在我床邊,給了我最初的關於奧林匹克的感覺。他說:“你天生就是一塊與眾不同的料。我錯過了我的機會,但你一定要抓住你的機會。”我說:“我為自己是你的兒子感到驕傲,你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人!”他是我生命中最早的權威。結果是,你與孩子們的關係,會比我和我們父母的關係更近一步,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就培養了價值感。

態度是成功之門的鎖或者鑰匙,你無法超越為自己設定的界線,你只能自己為自己設定邊界。然後,生活在其中,人類是上帝最了不起的創造,動物靠本領去生存,沒有改變事情發展的能力。但是人類更榮幸地擁有一些非凡的能力,擁有精神和想象力去創造新事物。當然,人類也會因此而遭殃,就看我們怎麼運用它了。

跳蚤的故事

你們有沒有看過人工馴養的跳蚤?我看過一個跳蚤馬戲團的表演,我們讓這些跳蚤出來表演,以便讓人們知道他們的極限在那裡。一隻跳蚤可以跳到相當於人跳到40層樓,那麼高的高度。但是,那些馬戲團的人在盒子上加一個蓋子,就像你們自己為自己蓋一個蓋子,想著自己以前的背景如何不好,你的身體基因構造如何不好,以至你做不到翡翠或鑽石那樣,而別人長得又好又聰明。看看我們吧,看看他們吧,我們加入這個生意太晚了,而他們一早就加入了等等。跳蚤可以輕易地跳上12英寸、14英寸,甚至20英寸高,除非你在他們上面放一個蓋子,還要放上三星期。然後,你們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要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需要大概21天,你明白這個道理嗎?整容醫生也告訴我們同樣的事情,他們告訴我們當我們修正過鼻子以後,大概需要21天,我們才真正習慣那個新鼻子。當你剛剛換上新鼻子的時候,雖然你的鼻子不一樣了,你還覺得你是以前的你。直到21天以後,你才會適應新的你,習慣是非常頑固的。同樣,在三個星期的時間裡,你在裡面給它扔一塊雞骨頭,讓它在裡面有點吃的,不讓它餓死。還記住不要讓你的狗接近盒子,這隻跳蚤就會一直拼命用頭部頂撞盒子,三個星期以後當你拿掉盒子,跳蚤就會只跳6英寸高。因為跳蚤不喜歡在盒子裡把自己的老殼頂得頭破血流。這時候,你就有了一隻受過訓練的跳蚤。只在盒子裡跳上跳下而不會離開盒子。這個時候,這隻跳蚤就準備好為你表演節目了。

心裡的繩子

同樣,馬戲團的大象也需要大約三個星期的時間才被訓練得不會亂跑。馬戲團的老闆可不想大象在城市裡亂逛去尋找食物,就像他們在大草原一樣。你要讓大象記住,他們是被拴著的,而且一直要有這種感覺。在21天的時間裡,你把一條粗鐵鏈的一頭拴在鐵柱子上,另一頭拴著大象的腳,每當他想走就會被鐵鏈拉著。這樣,21天以後,你只需要一根細繩子代替鐵鏈,而且即使不用拴著,它也不用亂動了。大象就像孩子,像美國人一樣,像我一樣,相信那條鐵鏈一直存在。其實它只是一根細繩子,但我們沒有試圖掙脫,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誰:我不擅長和數字打交道;我有很多好朋友但總是賺不到錢等等。

我的父親給了我世界上所有的鼓勵,除了一樣東西以外:他從來沒有賺到多少錢,從來沒有!我們家從來沒有在聖誕節的時候佈置過彩燈;當你在聖誕節前後去到一些富人區,你就會看見很多房屋和樹上都有漂亮的彩燈,非常美麗。但是,我父親說房子上面不能有燈,他說這樣可能會觸電。他對自己是悲觀,但是對我卻很樂觀。

心理學論文5

【摘要】隨著社會壓力與就業形勢的不斷變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關注焦點。積極心理學的快速發展使得積極情緒與大學生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受到很多學者的關注。積極情緒的產生與人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是人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而產生的心理上的愉悅之情。心理學者針對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心理特點對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本文對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意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積極情緒;大學生;心理健康;意義

1.引言

積極情緒是指與個體需求的滿足相聯絡、伴隨愉悅主觀體驗的情緒,積極情緒可以拓展大學生的個體瞬間思維活動序列,幫助大學生建設持久的個體資源,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心理彈性,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提高其應對不利狀況和負面情緒的技能。隨著我國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積極情緒與大學生的活動密切相關,當大學生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就會出現積極地情緒,反之,就會出現消極的情緒。人的積極情緒主要包括高興、興奮、喜悅、滿足等。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積極情緒與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尤其是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心理健康,避免其心理出現問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積極情緒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

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心理學對積極情緒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的也更加透徹,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提高大學生的自尊自立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生活質量,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隨著我國社會體制的不斷改革,市場經濟在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也日益嚴峻,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在全球並不樂觀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這嚴重製約著大學生身心的發展,在大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積極情緒的調節作用,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3.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3.1積極情緒對大學生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

積極地心理情緒能夠增強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負壓能力,對大學生的智力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剛剛走出高中的校門,面對大學裡新鮮的事物和全新的環境,難免會感覺到一定的壓力。積極情緒能夠增強大學生的抗壓能力,拓展其知行能力,增強大學生的個人能力。積極情緒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慣性,使其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降低大學生在知識學習與知識記憶過程中的出錯機率。

3.2積極情緒有利於大學生負面情緒的消除

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學生在大學裡要懂得為人處世,正確處理好學習、生活和工作的關係。隨著人類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大學生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強,社會各界以及家長對大學生的期望在不斷上升,此外,大學的課程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些壓力不斷聚集,導致大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學生長期被消極情緒所圍繞,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煩躁、鬱悶的情緒,不僅不利於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工作和學習,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學生日後在工作中的表現。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是一種相對的情緒,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能夠幫助大學生釋放心中的壓抑情緒,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3積極情緒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也在逐漸提高,當代人一直處於不斷變遷的過程,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隨時面臨著環境變化的可能性,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積極情緒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使大學生以積極地心態來面對周圍環境的變化,積極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發展。隨著大學生適應能力的提高,學生會以積極地態度面對生活,其幸福感也就隨之提高。

4.發揮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促進作用的途徑

4.1豐富教學模式

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不能僅僅侷限在設定心理專業課程的形式,要通過豐富的形式誘發學生積極情緒的產生。教師應該將積極情緒的培養與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密切的結合起來。比如,在高校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名人事蹟講述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思想政治課上,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

4.2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心理教育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積極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切實做好以下幾點工作。第一,教師要具備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面對任何突發狀況都要進行及時有效地調節,時刻向學生傳遞積極地情緒;第二,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在師生交流過程中要時刻保持積極情緒,並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第三,教師要尊重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對待學生,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結論

大學生這一群體心理髮展還未成熟,對自我的認知狀態有一定差異,很可能不能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處於矛盾狀態也就導致不能合理的對他人、環境有所認識,也就導致人際關係糟糕,不知如何處理。所以,在大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豐富心理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緒,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消除學生的負面情緒,提高其幸福感,使學生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羅軍,王燕菲,禹玉蘭.積極情緒體驗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醫學研究與教育,20xx年5期.

[2]張晨亮.心理健康對大學生積極情緒和個人資源的影響分析.新校園(學習),20xx年1期.

[3]王振巨集,王永,王克靜,呂薇.積極情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xx年09期.

心理學論文6

一、海員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心理素質”直接影響人們所從事的工作的效率和成敗。航海作為一種特殊行為尤其如此。在航海理論知識、實職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質三者中,心理素質至關重要。健康的心理能使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得到正確的發揮,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彌補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不足,同時又可以感染周圍的航海人員,尤其是職務較高者,如果一個指揮者的心理素質不過硬,遇事就會驚慌失措情緒急躁,正常的水平都無法發揮。而且他的不良情緒還會影響下屬,使大家感到應對這種局面的信心不足,局面陷入混亂。

英國倫敦保賠協會希望海事界對船員中容易導致事故發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給予更多的關注,在其最新發布的資訊中.保賠協會特別強調對海員心裡紊亂的認識與關注,並對目前數量眾多的海員的心理隱患表示擔憂。並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心理隱疾的形成因素比想象的更加複雜,更重要的是船員的心理隱疾對船舶安全有極大影響。因此.倫敦保賠協會呼籲必須更加註意保護可能具有心理隱疾的船員的相關利益.給船長和船員提供更多幫助和建議來正確處理所遇到的心理疾病。

二、 船員的心理特點及原因

中國遠洋船員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普通人群要差,心理症狀陽性檢出率遠高於普通人群,總體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海員長期生活在大海這個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船舶這個特殊的人造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環境與陸地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因此,海員的心理特點與其它行業也有很大的不同,有它自己的特點。

①模式化。單調、寂寞的船員生活及相對艱苦的工作環境。由於船上的等級、職務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崗位確定後,工作性質和範圍也隨之確定。人際交往的侷限性以及人際關係的不協調。海員是24小時都生活在船上,因此,海員在船工作期間,不論上班時間還是業餘時間都無法忘記各自的職務和職能,扮演的是近乎同樣的角色。而在陸地工作的人,在不同的時間裡扮演的是不同的角色,他們在單位是領導或是員工,履行著各自職務所要求的職責,在社會上有自己的社交活動,並且在不同的社交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家庭裡又是兒子、丈夫、父親,角色經常發生轉換。海員在相當長時間內角色相對固定,與心理學理論中倡導的角色變化要求相左。這就造成了海員心理活動模式化的趨勢,並且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

②緊張綜合症與精神疲勞。隨著船舶向大型化、現代化、高度自動化的方向發展,船上定員逐步減少,海員平時工作量大,工作上的壓力也大,又要隨時應對各種嚴格的安全檢查,

有時還會遇到海盜、機械故障、緊張局面、發生事故及其他突發事件。海上特殊風險使他們產生了不安全感以及事故後心理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調適,這些都使海員在較長時間內始終處於心理緊張的狀態。油輪船員還有長期與有毒有害物質打交道的特點,因而他們又增加了一層對生理健康的擔憂。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海員做出很大的努力去適應,有時甚至會超出他所能承受的適應能力,從而出現反應遲緩、無所適從、驚慌失措等心理障礙。很多海員在上船工作一段時間後出現失眠、掉頭髮、食慾不振等症狀,並且長期得不到緩解,而下船公休後卸去了心理負擔,這些症狀都會不治而愈。

③ 情緒波動大,並且隨著在船工作時間的延續表現得越發明顯。在一般情況下,初期的三個月內比較穩定,三個月以後,由於生物鐘節律經常被破壞,有些船員就會產生情緒不穩定、生理活動指標下降、易急躁、睡眠障礙、能力下降、對家庭思念加重、職業倦怠感明顯等現象。個別船員甚至會表現得缺乏理智,乃至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拔刀相向、大打出手,事後又追悔莫及。還有些船員則表現為沉默寡言、心事重重。船員將這些情況戲稱為“遠洋綜合症”。

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社會支援評定量表(SSRS)和駕駛員情緒狀態量表(DPOMS),對隨機抽取的235名中國海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Ⅰ、中國海員的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均顯著高於全國常模,主要的心理問題為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抑鬱和偏執,達到或超過中等嚴重程度者約佔8.9%。Ⅱ、中國海員的年齡、工種和職務等因素對SCL—90的少數因子有顯著影響,對大多數因子無顯著影響。Ⅲ、中國海員的社會支援因子與SCL—90的大多數因子呈顯著負相關,主觀支援分顯著高於客觀支援分。Ⅳ、中國海員的消極情緒因子與SCL—90各因子呈顯著正相關,積極情緒因子與SCL—90的軀體化、強迫、抑鬱、敵對等因子呈顯著負相關。Ⅴ、由憤怒、疲勞、慌亂及支援利用度等預測變數建立的標準化迴歸方程對中國海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較高的預測精度,具有良好的預測力。

三、對保持海員健康心理的建議和思考

①人機關係的和諧

當人們身處某一環境的時候,這時的人機關係就體現為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人機關係,不僅要滿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滿足人的心理需求。機器的色彩、材質等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影響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機器設計中注意滿足人在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將人機關係處理得更好。視覺主要獲得形狀、空間關係、色彩等方面的資訊。

人與機器的互動過程就是人與機器之間資訊傳遞的過程,即人機之間運用資訊語言交流的過程。改善資訊傳遞的途徑能夠獲得更好的人機關係。為了形成良好的人機關係,就要讓人在使用機器時,能夠方便施力、有足夠的空間等。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減少人體疲勞,提高效率,滿足健康、舒適的要求。

② 模式化的改變

由於船上的等級、職務和分工是固定的,一旦崗位確定後,工作性質和範圍也隨之確定。海員在相當長時間內角色的相對固定,與心理學理論中倡導的角色變化要求相左。這就造成了海員心理活動模式化的趨勢,並且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拓寬資訊渠道,豐富船員的業餘生活,儘可能使船員在工作時間和業餘時間轉換不同角色,改善船舶的小環境,創造良好的氛圍。

③ 船舶政委應當成為船員的心理指導師。

應當創造條件加強對船舶政委進行心理學知識的培訓,使船舶政委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建議分步驟組織船舶政委參加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培訓和考證,並逐步把掌握心理學知識作為船舶政委的任職條件之一,把對海員進行心理指導作為船舶政委的工作職責之一。

④ 建立每個船員心理健康檔案

從事航海職業的船員幾乎都沒有經過心理素質方面的測試,包括個性特徵、神經型別、能力傾向、職業與性格等,所以不免在生理上、心理上存在不適合船員這一職業的特徵,因此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偏差。對心理問題嚴重的同學採取個別的心理輔導;對於大量的共性問題採取團體諮詢的方式;對於大多數心理基本健康但又希望心理素質能得到進一步提高的同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其提供專題的心理訓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不同個體的不同氣質在心理學中歸屬於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四種類型,不同型別氣質的心理活動強度、速度、靈活性方面各有特色,他們的思維或敏銳或遲鈍、情感或外露易變或深沉穩定、意志或堅強或脆弱。如果掌握了船員的氣質特徵,便可針對不同情況幫助船員克服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抑鬱寡歡,以至厭世輕生等心理問題,使他們振作精神,積極投入工作和學習。

⑤學習心理學的有關專業知識

心理知識比較缺乏。這主要是由於受農村教育條件的限制,大多數航海類專業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等知識普遍缺乏,當遇到挫折時,不會用心理學的知識進行自我調節。要把幫助船員逐步形成健康的心智模式作為船員培訓的基本內容之一,納入建設一流船員隊伍的規劃,加強對海員的心理訓練,使海員具備穩定、健康的心理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船員都是一個思想庫,如果言語阻塞,遠洋船員心理上就會有壓抑的感覺,或者牢騷滿腹隨意宣洩,或者憋在心裡不說,這些都會導致他們心理狀態惡化,影響工作積極性。建設世界航運大國,航運強國。必須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相對穩定的船員隊伍,高素質中也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船舶建立一個安全、經濟、高效的工作環境,為船員及其家屬營造一個工作中,情緒高漲、責任感極佳,生活中,能盡享天倫之樂的良好氛圍。

四、參考文獻:

[1] 王有權. 航海心理學[M].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xx.9.

[2] 嚴飛,範中州. 關於航海類專業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若干探討[J]. 航海教育研究,20xx(3):72 ~ 73.

[3] 顧永健. 航海心理學[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 [4] 王有權. 航海心理學[M].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xx .

心理學論文7

在實際工作中,無論德育工作者還是心理諮詢工作者,常常會產生多種角色的衝突。

首先是工作依據上的衝突。作為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工作的依據是比較確定的政治觀點、哲學思想和道德標準等。常常使用它們來教育學生掌握其內涵並以此來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從而讓學生作出價值判斷,並通過強化途徑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作為心理諮詢工作者的角色體驗,其工作的依據是充分尊重、理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人格,不把自己對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標準等強加給學生。由此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出現“價值導向”觀點與“價值中立”觀點的衝突。

其次是工作重心上的衝突。前面已闡述過德育的著眼點在於強調個體的社會屬性方面,強調社會的政治觀念、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規範等,傾向於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而心理諮詢是著眼於個體的自然屬性,強調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本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取向,達到獨立自主。自控實現。傾向於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由此,在工作中,常出現是以“社會利益為重“還是以“個體利益為重”的矛盾與衝突。

再次是工作原則上的衝突。工作原則是工作指導思想的保證,德育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銳的眼光,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有關方面彙報,與有關人員取得聯絡並儘快解決好問題,這是一種“公開的”教育原則。心理諮詢卻正相反。“保密性”是心理諮詢的首要原則。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學生懷著對心理諮詢工作者的信任,傾訴自己內心的隱祕,期望得到同情和幫助。為來訪的學生保密是心理諮詢工作者的職業道德,也是心理諮詢取得學生信任、取得成效和提高聲譽的重要保證。因此,工作中把有“公開性”與“保密性”的原則衝突

面對德育工作者與心理諮詢工作者角色的種種衝突,我們應開拓視野,尋找減少衝突、協同發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進心理諮詢與德育間的聯絡,以提高學生做人的素質。

因為從對學生的心理諮詢實踐中可以看到。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其認知觀念上的偏差。這就需要找們從哲學的角區去分析學生真正的內心感受,從德育的角度來把握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心理髮展的主要矛盾,弄清楚學生中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原因。以及思想認識上出現的誤區,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他們。這就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備優秀的思想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認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學規律。有效的改進我們現有的工作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心理諮詢與德育工作兩種角色的矛盾和衝究。從而做好學生的心理諮詢和德育工作。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

心理學論文8

摘要]隨著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社會也更加註重幼兒教育的發展。但是學前教育教育心理學的專業理論性較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將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逐漸向創新方向發展,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實效性評判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學生在學習中能收穫多少、學生在學習中有多少進步,所以教師在講授教學內容時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對學生的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隨著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學前教育逐漸走上正軌的道路,在大學以及高職的課程中都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教育心理學的瞭解較少,而且掌握的知識只停留在教材的理論知識層面。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不能將理論知識及時運用到實際的學習中。

一、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教學內容

不管是什麼階段的學生,都會有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存在差異的問題,甚至有些學生的學習受心情的影響,每天處於一個心浮氣躁的狀態,對學到的知識不能及時進行消化吸收。這就說明教師應該不斷轉變教學模式,如果只是採用常年如一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教學安排,通過運用一些方法使學生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熱情。例如,教師教學“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情境中的作用”時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學生會對教學內容漸漸失去興趣。因為教育心理學知識的大多以專業性強的概念為主,所以如果只是單純讓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那麼所學的知識就沒有了意義。對這種專業性強的理論知識應該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並能在一定程度上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為幼兒傳授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轉變教學方式還要轉變自己對學生的態度,以更加溫柔、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讓學生能在教學過程中更敢向教師提問,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一些簡單的事例提高學生對某些專業性強的理論知識的理解,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解幼兒品德心理課之前,讓學生對幼兒品德心理提前在網上有一個瞭解,這樣比教師直接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種自己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瞭解。

二、互動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還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學習。最常見的互動模式就是學生自己不懂的問題向教師提問,教師做出針對性的講解,這種互動性極大提高了學生上課學習的效率。這種加強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作為課堂時間的主人,教師完全讓學生去展現自我,例如,在教學學前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把教材中的經典案例以故事的形式向其他學生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講述者自我表達能力還能加深其他學生對案例上的理解,從而能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熟練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然後教師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評分並讓其他學生對講述者的講述進行分析,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將縱向的知識點在腦子中橫向排列,能將學到的知識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記憶,並逐漸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三、注重溝通和疑問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就是在說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於思考,學生對學習的思考就是對教學內容的二次學習,所以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學生在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瞭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當好一個傾聽者的角色,認真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對待學生不能是一個嘲諷或是挖苦的態度,而是應該以鼓勵或是支援的態度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在傾聽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表達能力較差、表達的不夠清楚等問題,但是教師不要急於去打斷學生,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了之後,對學生給出指導性的意見或是建議。《師說》中說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就說明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解決疑問,教師在發現學生的疑問以後即時幫助學生解決,這樣在提問與解答疑問的過程中有利於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生在互動的環境中提高對學習內容的積極性。在教學學前教育心理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上課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通過解答學生的疑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好學生學習中的傾聽者和解答者。

四、結語

隨著教育的不斷髮展創新,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素質,為此就應該通過傾聽學生和耐心解答學生疑問,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儲備教師資源。

參考文獻:

1.於林.調動中職學生學習《幼兒教育心理學習》的積極性[J].華夏教師,20xx(2):12.

心理學論文9

1999年,教育部出臺《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後,各大高校開始大規模擴招,錄取比例年年攀升,給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但也向傳統的教學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戰,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普遍存在。自1994年周月朗提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以來,這一課題得到國內部分學者的關注,但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研究多在淺層,研究方向雜亂。20xx年,孫影娟通過實證分析,將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定義為“大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不符合大學生課堂行為規範、違反學校規章制度、影響自身或他人課堂利用率和在校獲得利益的行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具有普遍性,但這些問題行為的程度以輕度為主。大學生課堂睡覺的情況位居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首位,且在性別和年級上都具有顯著性差異;隨著手機的推廣普及和手機軟體的更新應用,當代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現象已日趨明顯,在大學課堂上出現的“低頭族”現象有日益擴大的趨勢;由於大學生對課堂的敬畏感缺失,導致目前許多高校學生無故曠課、上課遲到和早退現象普遍存在。現代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呈現出時代的特點,如“低頭族”已經取代“睡覺族”,排在大學生課堂問題最新行為首位。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支配行為,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大學生的學習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情緒多變、學習意志不強、學習策略缺乏等學習心理問題。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成因和對策進行探討。

1、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成因

1.1課堂學習價值存在認知偏差

在大學生對課堂問題行為的歸因中,對課程價值取向問題位居第二。大學生對課堂學習價值認知的形成,是通過人腦中資訊加工系統接受外界輸入的有關大學課堂學習價值的感知覺資訊,對這些資訊進行編碼和儲存,並在需要的時候檢索、提取,以有意識或無意識行為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對大學課堂學習價值的感知覺資訊的編碼存在偏差,如認為課堂學習無用、過分強調學習自由及個性張揚、缺乏課堂敬畏感等,以課堂問題行為的形式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學習價值的認知偏差對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負首要責任。

1.2課堂情緒情感行為控制能力缺乏

在大學生對公共課產生問題行為的歸因中,情緒問題位居第六;而不喜歡所學專業、科目或任課老師等學習情感問題亦佔較大比重。在人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情緒情感反映起重要作用,並且通過大腦機制影響人的行為。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不僅說明了大學生消極的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普遍性和嚴重性,也反映了大學生對自己在課堂問題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教師對這些行為的忽視或無作為,無疑加速了它的發生和發展。

1.3課堂學習動力不足

人類的認知和行為不僅受情緒和情感的影響,而且在動機的支配下進行。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是影響課堂問題行為的最根本原因。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目標間歇性”現象。在大學生對課堂問題行為的歸因中,學習動力問題位居第三。在大學生對公共課產生問題行為的歸因中,“缺乏學習動力”排在第二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與大學生課堂學習目標的缺失和學習動機的偏差密切相關。

1.4課堂學習意志力弱化

學習意志具有引發學習行為的動機作用,比一般學習動機更具有選擇性和堅持性,可以看成是人類特有的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學習意志通過學習行為表現出來。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和發展,是大學生學習意志力弱化的表現,且多出現在意志活動的執行階段。丁雪紅在大學生對公共課課堂問題行為認識的調查中發現,說悄悄話、思想開小差、發呆等意志缺乏行為佔較大比重。

2、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心理學對策

2.1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的提高

2.1.1重視學習注意力的作用

基於學生主體認知過程的分析表明,注意是參與學生主體認知過程的基礎性部分,其有限性制約了認知的深度和水平。教師應採用元注意培養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水平,整合認知各要素,在價值認知形成過程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強化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他們“開小差”等注意動搖現象的發生。

2.1.2做好師生認知風格的良好匹配

不同家庭狀況、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認知風格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認知風格總體發展受專業、年級的影響。認知風格無好壞之分,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大學生要因材施教,做好教師和學生認知風格的良好匹配,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避免由認知風格差異而造成“師生溝通不良”,忽視課堂學習價值,進而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1.3掌握必要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資訊加工的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集中注意策略、獲取與編碼策略、儲存和組織策略、再認和回憶四部分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認知策略向學習者傳授知識資訊,並使學生掌握認知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以及對課堂學習價值的認知。大學生認知策略的提高可對認知策略四部分內容各個擊破,對認知活動的計劃、方案、技巧或竅門進行指導,避免因缺乏認知策略而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1.4提高元認知水平

元認知是關於認知的認知。元認知的發展水平直接制約著個體智力的發展,影響著個體的認知效率。研究表明,直接指導策略確實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尤其是在提高元認知體驗方面效果明顯。豐富元認知知識,增加元認知體驗,指導和改善元認知監控,提高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水平,對避免因元認知發展的限制而產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有重要意義。

2.2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和管理

2.2.1管理與控制課堂情緒性行為

研究表明,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處於中等偏低水平,情緒調節與學習投入呈顯著正相關。學校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課程或進行心理輔導等方式,幫助學生消除不合理信念、鍛鍊理性思考、發展情緒智力及學會情緒的表達。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可以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運用認知情緒調節策略,加強情緒管理訓練,提高情緒調節能力水平,對克服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有重要意義。

2.2.2正確處理課堂情感性行為

情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情感總體水平一般,亟須大力培養。教師應幫助大學生從認知、感覺、興趣、人際、自我調節等方面著手,發揮學習情感對學生學習的導向、動力、強化之功能,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給予正確評價及培養,避免學習情感成為制約他們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瓶頸因,以致產生課堂問題行為。

2.3課堂學習動機的發展

2.3.1提高學習需要水平

心理學理論認為,動機的產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中一個便是內在需要,即內部動機。學習需要,即學習內驅力或學習的內部動機。學習需要是學習動機中的基本因素,是主導因素,還是學習者開展學習的動力來源,學習者只有對自己有充分地認識,瞭解自己的學習需要,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幫助大學生讓課堂學習需要從低層次水平向高層次水平發展;學生亦要根據不同學習需要的性質,把握學習動機的強度或力量,提高在課堂學習效率,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

2.3.2正確看待學習誘因

動機產生的另一個條件是能滿足需要的外界事物,即外部誘因。學習誘因是產生學習動機的外部條件。沈國強對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看法是:“一方面,不能因為大學生的學習目的中含有個人利益需求的成分,就認為其學習動機不純;另一方面,應該儘可能使更高層次的社會需要、精神需要逐步在大學生的心目中佔更大的優勢,使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高度統一和增長”。高校應以此為參考,避免消極誘因,發展和豐富積極誘因,發揮外部誘因的積極功能,促進學生學習動機水平的提高。

2.4學習意志力的培養

2.4.1重視意志行動的過程

意志行動包括兩個階段:準備階段和執行階段。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是對行動和手段作出決定,而執行階段則是執行所採取的決定。關於意志行動兩個階段重難點的把握,對大學生學習意志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準備階段的重難點在於目標的合理設定,設定目標是意志行動的前提,目標過高或過低,過大或過小,都直接影響意志行動的後續程序;目標執行階段的重難點在於執行的永續性及變通性。大學生在意志行動的執行階段常犯的“毛病”就是在作出決定之後,“三天打漁,兩天晒網”或者不知變通和調整,一味按照原計劃中錯誤的決定執行。意志行動的過程,也是意志的培養過程。大學生在課堂中認真聽講,是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也是克服課堂問題行為的過程。

2.4.2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意志對行為具有調節作用,意志品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大學生學業成敗和心理健康。意志品質的堅韌性、自制力與學習的主動性、計劃性,學習態度,學習努力程度各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相關。大學生的意志品質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在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注重意志品質培養的同時,加強實踐教育應作為大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重中之重,以避免造成大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等不良行為習慣。

3、結束語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漸進入“成人”狀態及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習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從認知、情緒情感、動機和意志四個方面來解讀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心理因素,並採用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恰當教育與適當引導,對提高大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促進大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習能力提高以及培養國家知識型人才有重要意義。課堂學習價值認知、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課堂學習動機、課堂學習意志力之間密切聯絡,不可分割。課堂學習價值認知是基礎,課堂情緒情感行為的控制是保障,課堂學習動機是動力,課堂學習意志力是重要保證。缺少任何—方,都不利於大學生課堂良好行為的培養和問題行為的克服、改善和矯正。當然,大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得到更好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亦需要來自教師和學校、家庭及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和支援,如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對不同型別的課堂問題行為採取相應的策略以及改善學風等。

心理學論文10

摘要: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不僅要對教育物件的心理狀態進行及時掌握和疏導,還要對自身心理狀態進行“自檢”,避免因自身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學生心理狀態受到影響。所以,教育心理學應當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而教育心理學也在隨著時代的要求不斷髮展和突破,它的發展對於教育事業的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心理健康;心理狀況

1.當代的教育心理學

早在20世紀初,西方心理學家就開始專注於研究教育與心理學之間的關係,以桑代克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對教育學與心理學進行了最為深入的研究。桑代克所著的《教育心理學》就是第一本講解教育學心理學之間關係的著作,我國也對該書進行了翻譯,並形成了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學體系。桑代克在他的書中分別對人性與心理進行了全面的論述,並對心理學教育的觀點與發展方向進行了歸納,後期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和內容與之大致相同。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教育心理學的開山之作。現如今,教育心理學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它的研究並不侷限於心理學在教育界的作用,研究課題方面也開始變得多種多樣。它已經將研究方向深入到教育心理學對社會教育的影響,將原本理論化的觀點進行社會實踐,從而對教育心理學理論的正確性進行檢驗。這種實踐行為也促進了教育實踐活動的推廣,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

2.教育心理學獨立性發展

在20世紀前期,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心理學體系脫離而出,但缺乏心理學理論的支援,教育心理學開始變得空洞起來。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發展模式並沒有持續很久,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教育工作者開始自覺擴充套件教育心理學內容,並儘可能地脫離課堂式、說教式的教育,使教育心理學走進社會,從而實現了教育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這兩大心理學的最廣泛的結合。這就是所謂的教育心理學的獨立發展時期,該時期的教育心理學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不斷涉及新的領域,提高教育心理學在社會中的地位,使它不再僅僅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而是作為教育學與心理學兩者結合後的一種服務於校園與社會的實踐性學科。

3.教育心理學研究課題的變化

我們可以從各種學科研究課題的變化上看出其研究重點的改變,這種改變有時候是方向性的改變。其中作為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維特羅克提出了他自己在教育心理學上的理解,他將教育心理學從單一的理論研究轉變為實踐教學,這種不同於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推廣初期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傳播者,學生既是教育物件,又是試驗物件,這種複雜的關係能否得出正確的結論本身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後期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課題開始向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與教育物件的學習方法方面進行轉變。我們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教學改革為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得很多學生理論豐富,但實踐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在畢業後直接進入心理醫學領域獨立工作。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將真實的心理疾病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這種更為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這種實踐性的教育模式在豐富了課堂內容的同時,還培養了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獨立性。因此,傳統心理學的純理論研究方式向實踐教學研究轉變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這種轉變必將是成功的。

4.教育心理學啟發與影響

教育心理學自20世紀初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從理論教學到互動式實踐教學,還是從單純的心理學到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統一,都對社會有著不同的啟示作用。受這種啟發影響最大的是教育界,以美國教育界為例,加德納就曾對美國教育進行過批評,他認為教育要結合文化,文化的豐富性和包容性直接影響到智力的發展,早期美國對外界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採取排斥的態度和政策,導致美國民眾無法瞭解中國,更不用說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的瞭解。這種在心理學界對美國政府的批評直接影響到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之後美國逐漸放開了對中國文化進入美國的限制,將中國文化作為美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國也通過對這種文化的包容和學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也是心理學家運用心理學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對政府決策進行影響和啟發。

5.總結

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應當全面學習心理學知識,並在教育心理學的未來發展上提出新的見解,通過實踐性教學對其進行檢驗,為未來我國的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尋求正確的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務校園,服務社會,服務國家,這也是每一位教育從業者所應承擔的偉大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邵瑞珍主編.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章永生.教育心理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心理學論文11

從表面看來,心理學學科與經濟學學科之間並不存在直接聯絡,但是歸根究源,兩者不僅存在多種共同點,還在學科研究的發展過程中相互影響與干涉著。從學科起源來看,兩者都來源於經驗主義哲學的研究發展,並且兩者皆為實現事物計量而存在的學科型別,而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表現為分別針對人類經濟行為與人類心理兩方面。並且在兩學科不斷髮展之下,經濟學研究中心理學因素的所佔比重越來越高,為其發展提供了助力。而對於心理學學科來說,經濟學的深入也為該學科的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心理學研究對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影響

心理學研究對於經濟學家的學科探索以及經濟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經紀人假設”的提出就離不開心理學因素的影響。在心理學的發展早期,該學科普遍認為人類的生存意義主要是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獲得,是最根本的行為動機,這就是所謂的自私學觀念。但是在研究不斷深入之後,研究者逐漸意識到“經紀人假設觀念”與個體實際行為活動間依舊存在著差異,經濟行為並不是完全依靠理性的利益考慮來開展的,其還受到行為人的心理狀態以及個人價值觀念的指導與影響。面對這樣的研究進展,經濟學家為更加全面地對人類經濟行為進行詮釋,就勢必需要積極引入心理學來對經濟現象進行重新審視。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展公益事業,無償為社會群體或個人提供幫助,在這過程中並不涉及到利益產生。利用傳統的經濟學中的利益支配的理論難以就這一社會現象進行解釋,只有加強心理學學科的融入,才能進一步的實現經濟學的理論完善與發展。

另外,就經濟學學科的理論研究工作來說,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理學學科的影響。例如,在經濟學學科中,邊際效益分析時常見的理論研究模式,其主要是指消費者在進行消費的過程中,消費品增加往往與實際單位效用存在著負相關的關係。而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對於某一事物的追求慾望越強烈,往往在第一次獲得時將會得到最大的心理滿足。而當這一事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現頻率增加,行為人對這一事件的嚮往與感受都會逐漸降低,從根本上講,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正是由於在人類本身的心理因素決定的。邊際效應作為一種重要的理論探尋方式,被廣泛應用至經濟學對於人類基本需求分析的學科內容研究中。所以,由此可見,心理學研究模式也會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開展提供分析模式的支援。

心理學學科對於經濟學學科的研究與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心理學為經濟學研究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與發展基礎。而經濟學家也逐漸意識到心理學學科研究對於經濟學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逐漸在學科研究過程中融入了心理學科研究。這樣的做法所產生的有益結果是雙方面的,為兩者的發展都提供了重要的思維與研究方式,實現了學科研究成果的重要發展。

二、經濟學對於心理學研究所提供的幫助

心理學的發展對於經濟學的學科發展與理論建設存在一定的衝擊,但衝擊程度並未深入到經濟學科的重要核心部分,心理學學科的部分觀點內容在經濟學中的影響在後者的不斷吸收下發揮了重要的意義。例如,“過激反應”以及“行為導致結果的實現”,就是經濟學學科的重要核心理論。其在引進心理學因素的過程中僅僅是將這兩則理論進行了修飾與完善,並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改變。由此可見,心理學與經濟學的互相干涉並不是以改變學科作為根本目的,其知識在學科發展的過程中為該學科理論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提供途徑。

對於心理學的發展,經濟學的影響也是十分重大的,其為心理學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研究空間與方式。這是由於在人類的實際心理與行為的關係中,並不僅僅存在著個體特性與心理狀態對行為產生影響,並對個體的行為進行支配這一種可能。人類本身是處於環境較為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之中的,所以來自於其本身所處的社會環境或者組織的影響,都會導致個體行為偏離個性。而造成個體周圍的社會環境影響的根本又是身處於該環境中受個性支配的行為人的具體行為。這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供求關係鏈。而經濟學科中,供求關係也是重要的一項研究內容。例如,在心理學理論中,人們在受到侵害或得知無辜人群受到侵害時,會自然的產生憤怒的情緒,並在不斷髮酵的過程中會形成仇恨心理。雖然在心理學中的社會心理學分支中對於這一現象的發生有著具體且全面的分析,但是心理學學科卻不能就人類發生仇恨的時間與具體的空間進行闡明。但是在經濟學學科中,經濟學能夠依靠理論進行相應的均衡模型建立,利用這樣的方式就能對仇恨事件發生的確切點進行表達。

從根本上說,心理學的情境主義對於經濟學的部分理論進行了挑戰,但同時,心理學在發展過程中是不能脫離經濟學所提供的重要幫助的。這主要是由於情景主義建設在對外部情景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以及實現了封閉突破,具有均衡性科學的特質。要實現該學科的不斷髮展,只有依靠經濟學所提供的相關幫助,才能最終實現或者取得進步。在心理學科討論中,當前一直存在著人類實際行為是受環境影響還是意識影響的爭論。產生這種爭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兩方在哲學假設上存在著分歧,這就造成了該討論沒有切實的比較意義。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對於心理學的研究來說,並不能在脫離社會環境與政治條件的情況下展開,這樣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心理學研究的侷限性存在,以致於難以在實際研究過程中對事物本質進行闡述。而經濟學科對於個體心理行為的深入理解,無疑能夠為心理學科的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三、結束語

經濟學與心理學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不僅相互影響與干涉,同時還在對方學科中都能找到彼此的學科因素。從根本上講,兩者存在相互干涉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學的研究範疇是人類經濟行為,而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也正是人類的行為,這就註定了心理學因素在經濟學學科中的重要影響。而對於心理學研究來說,也正是經濟學為之提供了研究技術。而要實現我國心理學研究與經濟學研究的共同發展與提高,還應當不斷加強對兩者之間的相互幹渉行為的分析與深入。

心理學論文12

一、管理者的特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傳統的中國人所推崇的。管理者的素質是一種修養,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紅樓夢中有具備卓越管理才能的人,“金紫萬千誰治國,釵裙一二可齊家”。綜合薛寶釵,王熙鳳和賈探春的特點,管理者的特徵可總結如下。

(一)恩威並施

管理不能多恩無罰,僅靠下人的良心是不行的。應該恩威並施,因為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PK。王熙鳳評說過家中的奴才:“你是知道的,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們,那一位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說槐地抱怨。‘坐山觀虎鬥’,‘借劍殺人’,‘引風吹火’,‘站乾岸兒’,‘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武藝。”平兒也訓過奴才:“你們素日那眼裡沒人,心術利害,我這幾年難道還不知道?二奶奶若是料差一點兒的,早被你們這些奶奶治倒了。饒這麼著,得一點空兒,還要難他一難,好幾次沒落了你們的口聲。眾人都道他利害,你們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裡也就不算不怕你們呢。”管理的理想境界不應該是因為權利而生出的對權力的懼怕,而是應該由自身的影響力決定的。鳳姐的失誤在於威多恩少。在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一回中,鳳姐一到寧國府,她就發表了措辭極其強硬的就職演說:“既託了我,我就說不得要討你們嫌了。我可比不得你們奶奶好性兒,諸事由得你們。再別說你們‘這府裡原是這麼樣’的話,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一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清白處治。”薛寶釵和王熙鳳一樣,深知管人是要討人嫌的。但她的處理風格卻和王熙鳳完全不同,她在就職演說中說道:“我本也不該管這事。就你們也知道,我姨娘親口囑託我三五回,說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閒,別的姑娘又小,託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們太太又多病,家務也忙。我原是個閒人,就是街坊鄰居,也要幫個忙兒,何況是姨娘託我?講不起眾人嫌我。倘或我只顧沽名釣譽的,那時酒醉賭輸,再生出事來,我怎麼見姨娘?”薛寶釵把自己參與管理說成是身不由己、萬般無奈的事情,這樣不僅在相當程度上淡化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贏得了被管理者的同情。即使是強化治安管理,薛寶釵也不是金剛怒目式的,而是循循善誘,儘可能啟發人們的羞恥之心。事實證明,薛寶釵的這套柔性管理確實具有很強的感化作用,人們對此都口服心服。

(二)德才兼備

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要求管理者應是有德之人。下屬對管理者的德行進行評價,進而決定管理者所具有的影響力。鳳姐所不足的就是德行。她的精明中含著狡詐,潑辣中帶有陰險,追求獨立的個性中又包藏著權欲和貪心。作為賈府的實際管家人,鳳姐並沒有以維護家族利益為出發點,她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興兒演說榮國府中說:“一輩子別見他才好。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佔全了.估著有好事,他就不等別人去說,他先抓尖兒,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錯了,他便一縮頭推到別人身上來,他還在旁邊撥火兒。”(六十五回)顯而易見,正因為王熙鳳的無德,她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權威,有的僅僅是一時的權勢而已;靠山一倒,便寸步難行,一敗塗地,任憑她再有管理才能也無力迴天。

(三)心裡口裡都來的

1.心理素質結構

(1)上進心上進心就是要求向上、進步的心情。這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首要品質。林黛玉沒有。林黛玉擅長寫詩,有文學才華,她多愁善感,傷春悲秋,以為愛情便是生活的全部。她從不曾勸寶玉追求“仕途經濟”,寶玉也深深感激林妹妹“從不說這些混賬話”。薛寶釵、王熙鳳、賈探春都是有上進心的,薛寶釵在《詠柳絮》中寫道:“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賈探春說過:“我要是個男人,我早走了,到時做出一番事業來,自有我說的,偏我又是個女孩,話也沒有我多說一句的。”而鳳姐最喜攬事逞強:“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從來不信什麼是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

(2)經濟頭腦做管理者一定要有經濟頭腦。寶釵懂得“生計”,且會“理家”,對社會的商業執行非常熟悉。她認得當票(五十七回),知道商人會如何給人蔘作假(七十七回),她與王熙鳳都知道錢的用處,所以鳳姐拼命斂財,寶釵使勁散財。鳳姐斂財有三條主要途徑:第一,下人送禮;《紅樓夢》中有三處寫到鳳姐弄權,弄權鐵檻寺、賈芸種樹、金釧月例;第二,利用月銀放H利貸;第三,當家中順手得利,比如給鳳姐湊份子過生日時,湊的銀子多花不了,鳳姐就賺下了一部分。寶釵用自家的錢財幫助姐妹,得到了姐妹們的高度讚揚和評價。寶釵幫助史湘雲辦過中秋螃蟹宴,給林黛玉送過冰糖燕窩,給王夫人送過金釧的裝裹衣裳,給襲人送過戒指,還把哥哥從南方帶回的土特產分送給每一個人,甚至包括趙姨娘。賈探春作為一個千金小姐,本可只知安富尊榮,但她頗有經濟頭腦:“我因和他家女兒說閒話兒,誰知那麼個園子,除他們帶的花,吃的筍菜魚蝦之外,一年還有人包了去,年終足有二百兩銀子剩。從那日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探春在管家期間,興利除弊,不僅節流,精簡不合理的費用,而且開源,把大觀園承包出去。(五十六回)

(3)情商高薛寶釵在賈府獲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評,這與她在人際關係上付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薛寶釵白天要到賈母王夫人處去問安,還要承色陪坐,姐妹那隔三差五也要去問候看望,白天幾乎沒有時間做針線活,每天晚上忙到後半夜。從情感智商的角度來說,林黛玉與薛寶釵相比的確是遜色的。假如在我們周圍,有一個像林黛玉那樣的人,她(他)只專注於自己的感情,不大注意別人的情緒反應,甚至時常為了“我的心”而開罪別人;另有一個像薛寶釵那樣的人,她(他)不動聲色地把別人的情緒看在眼裡,作出適當的反應———或排憂解難,或慷慨相助,我們會更願意和誰做朋友呢?

(4)處事靈活研究表明,管理者中外向性格佔90%以上。外向性格的人把注意力和能力集中於外部世界,經常而且是自然地被外部的人和事物吸引,更多趨向於參加外部活動。與之相對應的特點就是靈活。他們在根據外部環境調整自己的行為,表現出相當高的適應性。對環境十分敏感,能根據不同情境採取不同行為(隨機應變)。寶釵撲蝶是寶釵思維靈活性的最好表現。寶釵在大觀園中看到一隻美麗的蝴蝶,一路追逐來到一個亭子旁。亭子裡兩個丫頭正在說悄悄話,怕人聽見就打開了窗戶,寶釵想走已經來不及了,急中生智,遂含笑喊道:“顰兒,你還不快出來,我看到你了!”然後向兩個丫頭問道:“你們可見到林姑娘了?”兩個丫頭心驚膽戰,生怕悄悄話被林姑娘聽去了。寶釵撲蝶一直為人所詬病,認為是她心底狠毒的表現,但是事實上這個事件並不能給黛玉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傷害。王熙鳳的思維靈活性更是功夫非同一般。正如王蒙先生所說:“王熙鳳其人雖然沒有高水平的戰略眼光,個人品德上也頗可非議,但她的精明強悍機變卻使她成為能夠勝任賈府的日常管理的唯一的、無可替換的人物。”

2.表達能力

(1)口才王熙鳳言談爽利,說話風趣,素日善說笑話,肚內有無限的新鮮趣談。元宵節家宴上,鳳姐要講笑話,下人們紛紛開心地去叫親屬來聽笑話,可見其語言表達能力之強。山東大學張瑞芳教授曾說:“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薛寶釵和賈探春的語言表達能力從她們的詩詞水平上就可看出來,寶釵的詩詞水平與黛玉難分伯仲,探春的詩詞水平雖不如釵黛二人,在賈府的姐妹中算是出類拔萃。

(2)反應快反應快慢與神經系統的活動特點有關。心理學研究認為,王熙鳳是典型的多血質氣質型別,賈探春是典型的膽汁質氣質型別,薛寶釵是多血質和膽汁質的混合型。這三種氣質型別都是外向型,精力充沛型。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鬱質氣質型別,內向、易倦、孤僻。

(四)雅俗共賞

雅指的是知書達理,俗指的是世俗事情。管理者要做到上上下下都敬服,需要做到兩點:

1.懂禮日常生活中王熙鳳在賈母面前貌似隨意說笑,其實從未離過正譜。賈母說:“我喜歡她這樣,況且她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裡沒人,娘兒們原該這樣。橫豎禮體不錯就罷,沒的倒叫她從神兒似的作什麼。”(三十八回)圍繞賈母生活所展開的諧趣橫生,歡樂活躍的場景,幾乎都是王熙鳳“效戲彩斑衣”(五十四回)的效應。既表現了她對老祖母的一片孝心,又表現了她千方百計討老祖宗歡心的心計。鳳姐在賈母跟前的承歡取樂,是其他小輩所不敢為也不能為的,是她獨有的才幹———“心眼子“和”巧嘴兒”的絕妙結合。在賈璉娶取尤二姐的問題上,她抓住了“國孝”和“家孝”兩重違禮的把柄,牢牢地把握了事情的主動權。

2.懂理理就是道理,做事的智慧。鳳姐再強悍,也要講理,做事情要能堵住別人的嘴,就是俗語說的“天下逃不過一個理字去了”。在秦可卿的喪事上,鳳姐的風度無人能敵,“一應張羅款待,獨是鳳姐一人周全承應。合族中雖有許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腳的,或有不慣見人的,或有懼貴怯官的,種種之類,俱不及鳳姐舉止舒徐,言語慷慨,珍貴寬大,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裡,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十三回)在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見到鳳姐時,鳳姐的`表現既不失貴族少奶奶的身份,更不失熱情。“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地問道:‘怎麼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在地下站著呢,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時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劉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第六回)

二、結語

《紅樓夢》被認為是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反映了一定的心理規律。性格的養成與家庭環境和參加的實踐活動有密切關係,其中的規律可以幫助我們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做得更好。

心理學論文13

一、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

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對學生的心理差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而現代教育心理學則認為,學生的心理差異可以從心理型別和心理品質來區分。具體來說,孔子關注學生的差異主要從性格、智力、志向、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按照智力發展情況將學生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類。這種分類方式直接影響了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與此相對應地將學生的智力水平分為超常、正常、低常三類,由此可見其中的密切聯絡。

二、現代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在於人們在接受教育時的心理現象,以及相關的發展變化規律。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情況,包括學生獲取知識、個性養成、品質培養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學習動機、學習方式、教學評定和教師心理等各個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教師心理、教學與學習心理、個性心理差異、品德心理等多個方面都有所涉及,而且具有一致性。以差異心理思想來說,孔子的理論非常全面,在意志、情感、個性等多個領域都有所關注,因此對於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隨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心理學研究體系將會逐漸完善,內容不斷得到豐富與擴充套件。在研究方向上,將會更加關注教與學兩個方面的心理,關注影響教學效果的社會因素,關注實際的教學策略,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和現代教育心理思想,我們能夠從中看出異同點。而當今社會,中國教育界的思想逐漸偏向西方,對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的繼承不夠。因此,應增強對中國文化的重視,既吸收外來文化的先進成果,同時更要立足於傳統文化的精髓,切實發展好中國的教育事業。

心理學論文14

心理學是個寬廣的話題,覆蓋的範圍深入各個角落。衣食住行均離不開它,只是在我們平時沒有仔細去討論和在意這個問題。小時候基本就不懂這個,大學的話能明白有這麼回事,但真要誰能說出個所以然,估計也是半斤八兩的樣子。當然老師就除外了,所以懷著強烈學習的心情選了這個課程。

有朋友說:“學心理學的人能看透別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裡想什麼,好厲害!”這些說法把心理學神化了,其實,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心理學者只是在儘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間接的觀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人與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需要與動機、能力、氣質、性格和自我意識等,從而得出適用人類的、一般性的規律,繼而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和實踐。

這樣給我們就有一種感覺,也就是心理學產生的標誌---感覺。在邏輯層面上,心理現象包括感覺、知覺、表象、記憶、思維、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種心理現象的出現標誌著心理的誕生?即心理產生的標誌是什麼?是何種心理現象的產生宣告了心理的產生?

有現象必有其本質,心理現象產生了,就會有心理產生。在所有心理現象中那一種是最先產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現象,又能合理推出發展其他心理現象?顯然是感覺。只有感覺才產生的最早又能發展出其他心理現象,應該是心理誕生的標誌。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推理:

(1)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其他一切心理現象。感覺誕生了,其他心理現象就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源頭和“胚芽”,其他心理現象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和成熟起來的。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

(2)個體心理學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就只有無條件反射,只有簡單的感覺,而知覺和表象等等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我們不能否認嬰兒就沒有心理。這樣我們在潛意識中實際上承認了只具有感覺的嬰兒也具有心理!心理隨著感覺的誕生而誕生,一旦有了感覺也就有了心理。單單有了感覺,就標誌著心理的誕生,其他一切心理現象都是以感覺為“胚芽”發展起來,是胚芽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嬰兒的發育,其心理也逐漸發展起來,心理現象愈來愈複雜。

(3)動物進化史也表明了感覺是心理產生的標誌和“胚芽”。感覺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也就是說感覺在動物進化史中是在那種動物身上開始出現的呢?動物進化史中。最開始出現心理現象的動物是腔腸動物。具有網狀神經系統的腔腸動物以簡單的感覺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腸動物具有最簡單最低階的心理現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腸動物身上誕生,以後隨著動物的進化和發展,心理也在逐漸發展,豐富,漸次出現了知覺、表象、想象和思維等等。心理進化史是動物進化史的附著物,並隨著動物的進化而進化的。心理也是從只具有感覺的動物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發展起來的,心理在感覺的基礎上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紛繁複雜起來,出現了知覺、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現了意識和思維等高階心理現象。

而要將它們深入到生活中來看待還是具有普遍的意義的,尤其是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用一句俗套的話來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生長在社會的環境中,所以有些問題就必須是我們要考慮的。例如學習問題,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裡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是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再有就是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還有情感問題也是現在大學生所面臨的。現代的校園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園。大學生戀愛已經是普遍的現象,出入的雙雙對對,親親我我也不會被認為不正常的行為,雖然愛情可以讓人陶醉,讓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戀愛心理也會給戀愛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心理充滿矛盾各大校園因此每年都會有因失戀或別人的感情的原因而跳樓或割脈的現象。所以我覺得應該注意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代大學生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借次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學生為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有的同學一旦綴入情網就不能自拔,強烈的感情衝擊一切,學習同樣受到嚴重影響。還有的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隨著時代發展,當今大學生戀愛觀念日益開放,傳統道德逐漸淡化。面對失戀的態度寬容,承受能力較弱。一部分學生擺脫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放棄對愛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

所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要遵守戀愛道德。大學生談戀愛時,遵守戀愛道德的主要內容是相互尊重戀愛自由、彼此忠誠,行為端正文明。舉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隨心所欲,無視社會公德。正確處理愛情與事業關係。大學生正確認識,對待和處理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主要表現在如何正確認識,對待和處理戀愛和學生的關係,正確處理戀愛與集體活動、社會工作的關係,正確處理連愛與其他同學團結的關係等方面。肩負重任的大學生應處理好愛情與學業關係,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積極意義。正確處理戀愛挫折。莎士比亞說過:“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愛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戀愛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處理失戀的問題上,正確的態度是做到失戀不失德,失戀不失態,失戀不失志。愛情是美妙的,它教會我們許多的人生道理,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樹立良好的愛情觀,正確處理好戀愛問題,同時當遭遇戀愛睏難時也應比較強的,能體現大學生素質的方法來解決,做到堂堂正正的戀愛大學生。

總之我認為現在大學生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應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這是大學生成才的內在條件,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畢業後面對社會隨之而來的更大的壓力會讓我們更加無從喘息。所以說在大學期間應該培養一顆健康強大的心理,無論將來遇到多大的挫折我們都將能夠勇敢的去面對,這樣我們才能成就一番美好的事業。

心理學論文15

內容提要:目前教育技術對學習的支援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程度,因此為學生安排和設定有效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網路探究式學習環境中的心理環境又是學習環球瓣核心因素,心理學習環境對學生學業習所產生的影響,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關鍵詞:網路 探究式學習 心理學習環境

武法提博士認為,學習環境是學習活動展開過程中賴以持續的情況和條件,一般包括物質條件和非物質條件,非物質條件主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動機狀態、人際關係、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我們認為,非物質條件主要是指人與人、人與物質環境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心理環境,也可稱為軟環境,或精神環境,而物質條件一般是指物理環境,或稱硬環境和物質環境。我們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資訊化教育環境中學業校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研究》的研究過程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假設,在現代學習化社會中,心理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影響,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因此,心理學習環境是第一位的,物理學習環境是第二位的,物理學習環境對學習和教學的影響必須通過心理學習環境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在關注學生的物理需要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搭建網路化的物理學習環境容易,因為面對的是物,而為學生創造一個理想的心理學業習環境難,因為面對的是人。

近來,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與網路技術的有效整合,已經初步地顯現出巨大的綜合性效果。網路探究式學習關鍵是探究,而非網路。實施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核心並不在於網路技術的運用,與其說網上的技術重要,不如說網下的教與學的活動設計是取得最優化學習效果的關鍵,資訊科技本身的教學意義是有限的,只是資訊科技的單邊參與不能自動地解決教與學的現實課題,也不能自動地產生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在此,“工夫在詩外”的內涵值得我們深思。另外,一系列的網路化學習活動必須在一個適合於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心理環境之中執行,因此應該深入研究與人有關聯的問題。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行為應該得到良好學習環境的有利支援, 這個學習環境就是我們要重點設計的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心理學習環境。

一、教學設計理念的轉變──從“教學環境”到“學習環境”

在此我們提出的二元化命題,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命題假設,而是要強調一種理念的轉變,這種轉變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教學自身變革的需要。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方式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以教師為權威的理念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向發展的大好時機。以往我們過於關注教學環境的建構而大大忽視對學生的學習環境的設計,過於關注教授者的環境需求而忽視了學習者的環境需求,我們應該設身處地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設計學習環境。我們認為,如果需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終身學習社會中的學習環境,這個學習環境應該包括由學生自己決定要做什麼、自己擬訂學習計劃及自己確定學習進度等。

在實施網路探究式學習時,學習環境必須從單一的知識傳授墨跡為自主自立的學習,從單純重視學習的結果轉變為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從重視教學內容的數量轉變到尊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質量,從單一評價尺度到多元尺度評價從而發揮學生的各種潛能,從封閉式學習轉變到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絡的學習,從學校中心的教學轉變到終身學習。

二、設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學習環境

1.提供給學生充分自由運用的學習時間,激發學生髮揮潛能

如果說教師的支援對學生進行網路探究式學習具有重大意義的話,那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時間和對學習時間做適當的靈活性安排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為了設計出發揮個性、激發潛能的學習環境,在平時、週末及假期中,不宜硬性規定家庭作業的數量,只應做原則性規範,使學生有機會自主選擇想做的事情。另外,由於探究式學習的特殊性,要求學生自主建立學習計劃,確定研究主題,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有時會發生變化,會出現中途變換主題中研究方法的情況,因此對預定時間的靈活把握就顯得十分重要。

以往基礎教育的課時一般為45分鐘,而且是固定不變的。這種不變的時間原則,不通適應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需要,如果學生的活動是小組討論學習,反覆練習,實驗,實地考察以及訪談等,那種硬性規定為45分鐘或50分鐘的課時就不適宜了。應該根據教學和學習的需要,適當採用15、25、75分鐘等多種時段,靈活調整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時間。很多網路探究式學習活動是在課餘時間裡進行的。

2.設計學生自我負責的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的主題大多是由學生自己確定的,或是由教師提供備選課題,學生自由選擇,並承諾完成時間,這樣可以激勵學生自我負責,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主體意識以及主體能力。特別是在網路化學習的情境中,更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學生獲得了自主和自律,必須同時接受要求和責任的約束,這一點以前我們強調得不夠,只是一味追求自主、自律和全作,而嚴重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網路責任的教育,學生並非只享受自主而不負責任。因此,網路化學習環境應該是以學生的自主與必要要求兩個方面為重點。作為主體之後,學生能否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充分利用主體地位有效地自我發展,與其自身的主體能力有很大關係,沒有主體能力就不能發揮主體作用,學業生的主體性就失去了意義。當然,如果學生提出了教師規定選擇專案之外的替代方案,教師更應該鼓勵和支援。

3.設計與社群共同學習、互相協調的學習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可以突破傳統學校的封閉式校園,打破學生的學習活動與生活環境隔絕的現象,學生的學習環境可以融入社群,將社群的各類人員作為學習資源,從社群中收集大量探究性資料,作為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基礎,通過交流、互動,使學生形成與社群共存共榮的態度,並轉化為熱愛社群以至更大範圍的實際行動。

三、設計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學習環境

進行網路探究式學習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能夠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學生從全球性視角思考問題並作出價值判斷,以全球性全作的精神培養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設計學習環境。

1. 設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自立精神和拓展智慧技能的學習環境

網路探究式學習所具有的創新特性,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解決培養學生自主自立精神和提高學生智慧技能的問題。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應該將自己作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個性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身的特殊興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這裡我們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在協和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立性。因此,我們應該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養成質疑習慣的心理學習環境。

2.設計開發共同生存的、具有多元文化氛圍的學習環境

應該設計有利於學生建立多元文化共存的理念,發揮文化多元性的環境,更應該設計超越文化差異而探究具有普遍性價值的理性和精神,這個環境應該可以提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作業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多文化共存社會的模式以及異文化之間碰撞的學習環境。學生所處的可以說是全球網路化時代,具有協調性、寬容性以及責任性等內涵的學習環境對於網路探究式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應用網路技術把學生作為地球村的一員,為他們建立有益地球和人類的共同體驗學習的學習環境。

四、設計有利於網路探究式學習的策略環境

1.促進學習目的的統一化和共識化

各個學校應該有自己明確的、統一的學業習目標體系。在讓學生學到什麼,培養學生什麼等基本理念問題上,學校的教師之間必須達成共識,由此才能為學生建權一個和諧統一的心理學習環境,教師也能有效地實現相互支援,取長補短。例如學生主體性發展主要應該實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和社會性,這四個特性就應該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使之能夠自覺地在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指導工作中貫徹這些理念,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一個適合於探究式學習的心理環境中進行活動。

2.追求教學內容的整合與關聯

應該說,學生所學習的每一個學科都有其明確的預期目標和內容,學生面對著不同的學科內容。如果學科之間依然不打破傳統教學的學科壁壘,每個學科只考慮如何將本學科的知識內容系統、完整地教授給學生,很少有全面性、橫斷笥和綜合性的教學,學生也就無法有效地獲得統整的知識和能力,也就不利於展開探究式學習。一般而言,探究式學習不只是將知識的獲得作為唯一目標,主要是以問題的形式教學和學習,問題則往往是綜合性的,解決問題就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尋找各個學科的關聯點,實現教學內容的整合。

3.建構教師合作指導機制

由於網路探究式學習一般多采用主題式學習方式,比較淡化學科的界限,強調分科教學變領域教學,因此應該對現行的以班級教師製為中心的教師指導機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建立起一個教師協同合作的指導機制。傳統學習環境中的很多因素直接影響著教師的一作意識的形成,例如,教師單打獨鬥的工作已經形成,教育教學改革理念尚未形成共識,有過創新進取行為但履遭挫折,少數教師心存安逸心態,教師之間人際關係淡漠,少數教師人格特性比較封閉,學校缺乏民主氣氛,教師再說兒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我們認為教師的合作機制可以由三個主要步驟構成:一是共同構思探究主題,以共同理解原則和共同參與原則原則設計探究主題;二是進行合作實踐活動;三是成功體驗的交漢,應該增加目標實踐體驗的交漢機會,重視失敗的體驗,相互借鑑實現目標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協作教學的型別可分為五種,學科內協同合作,同年級協同合作,跨年級協同合作,各學科綜合協同合作和主題式的協同合作。

4.擴大學生學習體驗的環境範圍

資訊化環境中的資訊形態不人僅僅是電子化的,同時非電子化形態的資訊對於問題解決學習也同樣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網路化探究式學習不僅需要從網路上獲取大量的資訊資料以作探究之用,而且還應該從其它方面獲取資訊。學生應該與具有豐富經驗和科學知識的社會人士加強聯絡,與國際國內學校的廣泛接觸,從多方面挖掘探究主題、素材和活動內容,可以增進網路探究式學習內容的多樣化,培養目標的多元化。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體驗的機會,幫助學生聯絡各方面的社會支援。另外,各種有效的社會設施也應該得到充分的利用,探究活動並不侷限於校內,可以利用社群環境進行自然體驗和社會體驗。

5.鼓勵教師和學生不斷提高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師生能夠有效自如地應用資訊科技是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首要前提,否則就會出現只有探究式學習而不見網路的情況,這樣就與我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不相符合。可以說,網路探究式學習在應該利用網路進行資訊收集、處理與交漢,例如學生共同利用網路觀察日食現象、調查世界各地酸雨情況,通過網路交換共享資料,討論研究成果等。這裡提到的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往往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往往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低下,會直接影響到網路探究式學習的效果。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師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資訊科技,體會資訊科技,才能有效地轉變觀念,所謂先有實踐體驗,才會產生觀念。資訊科技的觀念不會憑空產生,不使用資訊科技就不會產生資訊科技的觀念。因此,應該為學生和教師營造一個積極學習資訊科技,提高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有效氛圍。

6.合理使用同齡與混齡小組學習增進腦力激盪

網路探究式學習當然強調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但同時也特別重視個性之間的相經作用,強調相互之間的腦力激盪、經驗分享、相互支援的過程。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網路的優勢,打破班級的壁壘,形成更加豐富的心理學習環境。網路探究式學習的各種學習主題,通過同齡或混齡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逐漸加深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年齡層的相互學習,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不生提出建議,你年級可以減少嘗試錯誤的過程,效果往往優於同齡小組的學習。

7.為學生搭建主動發表意見與探究成果的舞臺

學生在網路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收集、處理和發表資訊的能力,而學生髮表學習成果又是網路探究式學習的重要環節。這裡指的發表能力主要包括運用文字資訊、非文字資訊表達的能力,更應該包括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表達學習成果的能力。一般而言,學生比較擅長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而經較懼握口頭或肢體表達,但是在網路探究式學習中,要求學生必須靈活發揮多種表達學習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綜合表達能力,它既需要學生的文字表達,也需要學生的將學習體驗和感受以口頭和肢體的形式表達,更需要利用資訊科技把學習成電子作品,用資訊科技將各種學習素材或學習結果整合起來,並與其他人一起分享。這樣,可以使得學生自評學習成果,擁有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使學生對成長充滿希望,更能增進人際關係的能力。

8.轉變教學評價的標準

與接受式學習不同,網路探究式學習的評價重點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態度和能力變化,而不是考試成績或或分數評比,甚至可以揚棄量化學習結果的呈現方式。教師應該從學生活動或學習過程、報告書和電子作品、發表和討論之中找出優點與不足,進行適當評價。網路探究式學習確實不能象一般學得以成績進行量化評價,而比較適合於記述個人發展的內部評價,主要包括橫向式個人內部評價和縱向式個人內部評價,注意記錄和收集學生生探究過程的各種學習資料,如搜尋過的網站,下載的各種資源,評價學生的研究方法和學習策略,以及發表時使用的原稿、圖表、照片、光碟、主頁以及網路作品等,建立學生學習檔案,進行學習檔案評價。

參考文獻

[1] 武法提 《基於Web頁的學習環境設計》 《電化教育研究》 20xx.4

[2] 《探究式學習:含義、特徵及核心要素》 《教育研究》 20xx.12

[3] 李坤崇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 心理出版社 20xx.1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