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論文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2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心理學論文15篇

心理學論文1

【摘 要】認知心理學關注學生認知的需要,當知識能夠與學生的生活需要息息相關時,學生更趨向於主動學習新知識,因此,教師把生活的實際和化學知識聯絡起來,適當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更有效率。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 認知需要 知識呈現

學生更樂於學習新知識,更容易將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學生主動地學習。因此,知識如果能夠聯絡生活,來源於生活,同時又作用於生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即我們常說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效果則會改善。而學習動機的培養恰好需要教師適當的引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更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培養科學服務生活的素養。

化學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最能夠引發學生學習思考,而且化學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學習效果自然就會提高。

例如在講鐵及鐵的化合物時,教師可以先由鐵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缺鐵會導致的缺鐵性貧血匯入,再展示“速力菲”的藥品說明書,讓學生得出藥品的主要成分及有效成分,再根據藥品說明中的“本品與維生素C共用效果會更好”引發疑問,進而與學生共同探究二價鐵的化學性質。從二價鐵的價態出發,對二價鐵的還原性、氧化性,以及如何檢驗藥品是否變質等進行探索,由點到面,鋪開知識的網路,學生能夠將所學過的Fe、Fe2+和Fe3+相互轉化的方程式回憶起來,教師替代學生總結鐵與鐵的化合物之間的聯絡,並指出其中的本質,即低價態的Fe到高價態的Fe3+需要強的氧化劑來氧化,弱的氧化劑能將Fe氧化為Fe2+,相應的,高價態的Fe3+要變成低價態的Fe,就需要強的還原劑來還原,弱的還原劑會將Fe3+還原為Fe2+,最後再回歸生活,用二價鐵的還原性(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以防止二價鐵被氧化)來解釋藥品說明,昇華情感。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服務於生活。

教師在歸納知識網路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於學生在回憶之前學過的鐵與鐵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方程式時已經造成了思維的負荷,若讓學生繼續完成化合物轉化之間的本質關係,造成學生的認知負荷加重,出現厭學的情緒。教師替代學生完成知識脈絡的梳理,學生會有“白鷺立雪,智者見白”的感覺,因此,教師替代性策略是在學生自身歸納知識之間的聯絡有困難的時候進行的。教師在講氯氣的性質時,可以讓學生收集漂的使用說明書,巧妙地將課程轉變為對漂性質的探索,由點切入面,回到氯氣的基本性質上,其知識的呈現邏輯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匯入――由點出發,探究物質的化學性質――學生思考並提出學過體現物質性質的方程式――教師歸納知識網狀結構――解釋物質作用於生活的原理。

再比如,許多教師講授硫及硫的化合物時,一般是從硫的價態出發,通過低價態具有還原性、高價態具有氧化性、中間價態既具有還原性又具有氧化性的普遍原理,講授硫與硫的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過程,完成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後知識的轉化運用到酸雨的產生之中,此時的知識呈現邏輯是:物質結構――物質性質――知識運用。這種教學方案相對保守,當然也能達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但是有的教師則先將酸雨的危害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再繼續和學生探討酸雨的形成過程,從而將硫與硫的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轉化為對酸雨形成過程的探究,總結出各價態之間的轉化是通過氧化還原反應來進行的,即中間價態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而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高價態只具有氧化性,揭示了物質之間轉化的本質關係,最後昇華學生的情感態度,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知識的呈現邏輯是:知識的運用――物質的性質――物質的結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昇華。

化學教學中不乏這種聯絡生活的例子,例如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醛的方法在檢驗糖尿病中的作用,氧化還原反應使蘋果變黑,使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變色,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原理解釋氨的工業合成,食品乾燥劑矽膠的運用,日常生活中金屬的腐蝕防護等……

以上探討的僅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化學教學設計,很多教師都有運用到。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多種,以認知心理學理論為指導的導課已經被廣泛的運用,而將它貫穿於整個課堂還在繼續探索。教師若能夠將生活的點滴運用在教學中,不僅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知識間的橋樑作用,併為知識的提出奠定應用基礎,讓學生更加熱愛化學。

【參考文獻】

[1]張慶林,趙玉芳主編.心理髮展與教育.重慶:重慶出版社,20xx.

[2]石敬珠.“鐵的重要化合物”教學設計.化學教學,20xx(9).

心理學論文2

當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比較大,再加上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過大的挫折,一旦求職被拒就會陷入極度的恐慌和失落中,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種不良的心理問題輕則使人失去信心、悲觀失望,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對大學生群體而言如果就業心理危機程度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陰影,直接影響就業,而且有可能會引發大範圍的社會秩序混亂,甚至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穩定的經濟秩序。因此,對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危害

據當前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研究的資料顯示,在經濟條件、人際關係、學習成績、家庭環境、就業壓力等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中,就業壓力一直處在第一位。可見,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的資料顯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人多崗位少、學校知名度不夠高、父母及親戚對自己期望過高、專業比較冷、對自己不夠自信等幾個方面。而採用知覺壓力量表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就業壓力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和社會環境,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成長環境、交際能力等主觀因素大部分的大學生感到就業壓力大,他們在實習期間面對全新的環境、較高的工作要求,感到壓力重重。還有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焦慮,他們擔心就業資源的分佈不均,甚至會出現過分敏感和不信任的心理。還有一些大學生對就業很焦慮、對金融危機很恐慌,特別是周圍環境輿論氛圍過分渲染就業危機,使他們更加人心惶惶。

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樑和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就業也是一個人才融入社會和歷練的過程,這是一個破繭成蝶,鳳凰涅槃的過程,中間必然要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挫折和磨難,只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理想的就業效果。就業心理危機的產生使大學生在就業時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鎖,影響正常就業,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針對以上情況,高校應該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通過心理疏導,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洩,心理危機得到疏解。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擺脫被動接受的思想,主動出擊,自信樂觀地面對壓力。

二、把握大學生真實心理,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應該幫助大學生建立情緒失衡與平衡模式,通過傾聽與溝通等方式來把握學生的基本情緒,並建立一定的情緒發洩渠道,使學生的消極情緒及時得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整當前的目標,恢復失衡的情緒,逐漸趨向於理性和平和,從對自我的否定的消極情緒中走出來,轉為自我肯定的積極情緒中來。

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個體的發展中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所以,高校應該以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實踐性的馬克思主義自我實現理論為指導,對大學生進行認知心理輔導,培養其樹立科學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觀、積極的競爭意識以及正確的就業動機。同時,要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遇到的實際挑戰,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和應對策略,並根據社會的發展情況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就業計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危機既有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也有觀念價值與文化價值之間的衝突。這些衝突可以通過優化學生周圍的環境,保持學校與家庭的有效溝通來化解。學校可以根據當前的政策和學校的實際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和就業機會,開展一些校園心理講座,讓學生逐漸能夠了解心理學並儘可能養成健康的心理。學校與家庭之間,學生之間加強溝通,互通訊息,增加就業的機會認知率,從而使學生在心理上有一些依靠,不至於有種孤軍奮戰的心理,這樣就會減輕甚至逐步消除大學生的心理恐慌,穩定就業大局。

三、運用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增強大學生的就業信心

增強應對就業心理危機的信心是消除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關鍵。高校應該針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種種情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動態,幫學生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這些學生吃苦能力比較強,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掌握的就業資訊比較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求職悲劇後更容易陷入極端的悲觀甚至絕望的境地,學校應該幫助其挖掘自身的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增強自己的信心,通過典型示範進行心理疏導,充分運用貧困生中積極樂觀,依靠自身努力成功就業的典型事例,幫助貧困生樹立自信,實現就業的夢想。

要實現就業心理疏導的最佳效果,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時容易進行溝通,心情煩躁時容易產生牴觸。因此,在人的心情比較穩定時進行心理疏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學校要用心、巧妙、適時的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由最初的焦慮、恐懼、不自信轉到勇敢、自信、平和的心境。

總之,使大學生通過就業中的種種歷練,能夠更加的成熟,更加勇於面對現實,更加正視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就業過程中的壓力能夠正確地化解,能夠通過一種正當和合適的渠道來疏導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危機,使自己更加地強大和自信,變被動為主動,努力把握各種就業機會,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篇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

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紀末最早在美國興起、以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作為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積極心理學是相對於現代西方主流心理學倡導的"消極心理學"或"病態心理學"(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對現代主義心理學的反動。

1.積極心理學的起源

20世紀上葉,世界接連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長期而嚴酷的戰爭,極大地破壞了人類的幸福生活。面對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對各種問題的修復和解決便顯得日益重要。而對於心理學而言,其主要任務也就隨之變成了治癒戰爭創傷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為紊亂的祕密,找到治療或緩解的方法。雖然心理學家們也從未放棄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雖然對積極心理學也產生了影響,但很可惜的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積極心理學始終處於消極心理學的陰影裡。到了20世紀90年代,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正如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裡格曼(SeligmanM.E.)所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被飢餓和戰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抵禦和治療創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於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為他們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時代背景,積極心理學開始重新回到心理學家和公眾的眼前。

2.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對病態心理學的"揚棄"與價值轉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指出心理學不能依靠對問題的修補來為人類謀取幸福,問題消除並不等於獲得健康,人不是為了沒有問題而存在,人是為了生活幸福而活著。因此它主張採取更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積極力量與潛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與途徑。它的研究領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次的積極體驗的研究;二是個人層次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三是群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2]

3.我國大學生在就業上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

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主要從主客上來分析。客觀上主要體現高校的專業設定與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有脫節,學科知識的滯後性,畢業生人數與社會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這些都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從而造成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而大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一、期望值過高,即大學生自己的高期望與社會的低接納之間出現不一致,導致他們的心理上嚴重失衡,從而產生了壓力;二、是功利化傾向,過於強調工作給予自己的回報;很多畢業生對於工作的要求沒有把關注點放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上,而更多的是要求當前的工資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三、社會實踐能力弱,現在很多單位的負責人都反應現在大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太差,就容易讓大學生到單位後無所適從,不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導致他們心理上產生壓力。

4.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策略

積極心理學倡導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很多現象,來解釋一些問題,那麼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策略。

4.1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才具備了走入工作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會說"學校所學的知識根本與社會不能接軌,沒必要那麼認真"。其實不然。首先,一個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識還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這些知識會讓他信心十足,他會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所長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識都是一脈相承的,任何一門知識或是學問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就拿學心理學的學生為例,畢業後他可能做的是銷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這是與他的專業也是相去甚遠的,但是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經驗的人說,做銷售你要學會察言觀色,要抓住對方的心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他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的知識就能對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最後,我們可以說在所有的大學所開設的專業中,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有不同的要求的產生,所以我們要堅定一種信念:那就是我所學的專業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鑽透。

4.2發展綜合素質,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現在很多的用人單位普遍反應現在的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但卻不能用於實際,不能用這些知識為公司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能在就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實踐能力。同時,多參加社會實踐還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處理事情的應對能力,以及與同事夥伴的團結協作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可以鍛鍊一個人勇氣與膽量,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觀點,其實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新點。現在也有一些大學生,面對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沒有勇氣去敲門,那這樣就只會與機會擦肩而過,空留遺憾了;有些同學是好不容易進去了,卻始終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出創新點。

4.3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哪跌倒再從哪爬起來,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寥寥無幾。現實的情況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讓一個大學生從此消沉,這也可能是與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些學生在家都是家裡的中心,從來也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再加上現在的學生都比較自負,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們。因此大學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確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個經驗,用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挫折就不算什麼了,而且還會讓他們在經歷了挫折之後變得成熟穩重,懂得思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是一筆財富,只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認真對待,變壓力為動力,那麼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麼你就一定能收穫一個美好的明天。

心理學論文3

心理是國小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育人育心,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每位教師的責任。心理專家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各門學科的教學中。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體會。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樂學情感

學生的情感對其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保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學習情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數學學科中具有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則、一成不變的定理、乏味的數的運算等,相對於語文等學科來說比較枯燥。因此,教師有必要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做數學,體驗快樂。比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口算時我藉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情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理由,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策略。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既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策略,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平臺,使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

二、重視課堂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以積極的態度期望學生,學生就可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改善;相反,教師對學生的偏見也能產生消極的結果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關懷、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對於國小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往往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從而對他們的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給予真誠的肯定,對於那些被別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任何缺點,我們都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而加以肯定,使學生從心理上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勸勉中找回自信心,這樣的課堂就必有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搭建表現的舞臺,鼓勵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

新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標準,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也建立在了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上,讓教師為學生服務,搭建一個展現學生各方面能力與才華的舞臺,讓學生來唱數學這部“大戲”的主角。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辯論。辯論是相互公平競爭,激烈角逐的脣槍舌劍的口舌運動,它能培養人一種臨場發揮的能力,應激能力,敏捷的反應力,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嚴密的語言組織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說,辯論是一種思維的高階運動。國小生儘管還沒有那麼嚴密的邏輯,那麼鋒利的語言,那麼詳實的材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但通過互相指出對方的紕漏之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各種不同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組織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

合作教學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為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合作交流所展開的學習活動。影響學生合作學習成功進行的因素有積極互賴、個體責任、人際交往技能等。教師要根據這些因素,推動學生的合作學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其群體意識。平時不愛動腦筋的、極少動手活動的學生,也會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從而積極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學圖形的欣賞與設計一課中,教師採用分組合作設計圖案,那麼,小組裡的成員為了群體的榮譽,通過在合作交流中,不斷協調和達成觀點,爭取向老師和其他同學呈現一幅幅新穎而有美感的作品。開展合作學習,在培養學生群體意識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願意與人相處的開朗性格,防止學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與人交往的技能。

五、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

數學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理性化的知識,人文性相對要少一些。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發現許多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數與代數一類的課,我們主要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估算能力;綜合實踐應用較多的課,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體驗一下自己發現結論的喜悅與自豪感;圖形認識一類的課,我們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像能力;統計與概率方面的課,我們可以增加與社會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例如“可能性”這一內容,我們就可以很自然地滲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又如不少應用題中大量出現國民生產總值、原煤產量、人均年收入等資訊,通過這些資訊,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圓的周長》這一課 ,教師充分考慮了教材中有關祖沖之的這一知識,查閱資料,並將它列印在了投影片上。當上到圓的周長計算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發現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時,教師揭示了圓周率的概念,同時打出了投影片,告訴學生關於祖沖之的一些知識。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發現居然和偉大的數學家的發現一致,有一種“我其實也能成為數學家”的喜悅感;另一方面,祖沖之的發現比國外的數學家的發現要早 1000多年,作為一箇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紛紛發表議論,體驗作為中國人的優越感。

總之,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內容,雖然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有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是無跡可循。只要我們認真專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們一樣能從公式、定理、性質、規律、概念、例題等這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中“挖掘”出我們所需要的心理滲透的材料來。

心理學論文4

摘 要 中職校學生中存在許多外顯和內隱的心理行為理由,在職校教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十分迫切,作用十分重大。如何開展中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教師至關重要,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注重實踐,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注重家長與社會力量的參與,共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 中職校 心理健康 教育

1中職校開展學生和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調查表明,中職校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理由,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鬱等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理由。這些心理行為理由不但嚴重地影響著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職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對擔任育人任務的教師和職工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作用的舉措。

2中職校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1培訓教師職工至關重要

在中等職業學校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靠幾位心理輔導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巧和心理訓練策略的教師職工隊伍至關重要。

理想的培訓應分三個層次:一是首先培訓一批骨幹教師,起到示範作用;二是普遍輪訓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培訓中關鍵的理由是轉變教育觀念,規範教育教學行為,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策略。

2.2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實踐證明,學校應致力於深化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革,以此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也只有此,才能突破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簡單看作心理測驗、心理諮詢、開心理課的侷限,而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實處,深入、有效地開展起來,也才能有可能實現“讓每一位教職工都成為學生心理保健醫生”的夢想。

2.2.1通過課堂教學過程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教學是學生一天的主要活動,課堂也是學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學生在課堂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作用和價值的開展途徑和方式。

重視課堂心理氛圍的建設。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主要空間,學生在課堂上投入的時間也是一天之中最多的,因此,積極的課堂心理氛圍將對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視課堂心理氛圍的建設,關鍵是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關係的建立。

2.2.2結合學科特點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課程的多樣化,也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更具選擇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徑和方式。

2.2.3 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抓好日常教育活動、巧妙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教職工觀念的轉變,教職工要從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其次需要激發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教職工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發揮教職工創造的潛能,促使教職工敢於大膽創新,改革舊有的教育工作模式;此外需要使教職工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育活動的主體作用,通過平等、信任和相互尊重,給予學生參與的機會,從而根本轉變教職工日常教育活動的不良模式,帶來教育效果的巨大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

2.3注重實踐,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

研究與實踐證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賴於個體在真實情境中的實踐操作與體驗。因此,讓全體教職工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為一門說教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深入生活、在實踐中加以訓練、鞏固。為此,我們倡導注重實踐,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在“做”中真正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實現方式就是教職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動為主的特點,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活動之中,不僅在活動中蘊涵、傳遞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還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隨時抓住理由作為教育契機開展生動、直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並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去實踐、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等等。通過這些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來源於生活、實踐於生活的基本道理,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實處。

2.4注重家長與社會力量的參與,共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的任務和職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會的支援和認可,才能得到真正開展。也就是說,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援和認可,首先應獲得來自家長的支援和認可。因此,我們提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注重與家長達成共識,通過各種活動與宣傳,打破家長那種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發展得好的舊觀念、舊框框,幫助家長建立現代的、科學的人才觀,獲得家長的支援和認同,鼓勵家長參與,創設出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和支援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與氛圍,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心理學論文5

診斷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簡要分析診斷的詞義,心理診斷的概念,本文主張應立足於心理學的背景,從行為水平和資訊加工水平開發心理診斷的方法和技術。

“診”,形聲字,從言,珍省聲。“言”為語言,表示說話,用於詢問或解答;右半部從人,從彡。“人”是指醫生;“彡”本義為細密柔軟的毛髮,引申為細密,說明診的過程要詳細、認真。“診”的基本字義之一是指“醫生為斷定疾症而察看病人身體內部、外部的情況[1]”,如診脈,診室。“診”的另一基本字義為驗證,此字義提示“診”的不是盲目的,而是朝向某一目標或目的的。“斷”的基本字義為判定,決定,如判斷[1]。從診斷二字的順序可知,診在前,斷為果。診斷的過程是“看-初步判斷-驗證-結論”過程。

診斷是醫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和術語, 它指在醫療活動中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詳盡的檢查及調查等方法,對所收集到的資訊、資料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等資訊加工過程後對病人病情的基本認識和判斷。

診斷的可靠性和確定性只是相對的,隨著醫學自身的進步,診斷的水平也隨之發展。臨床水平的診斷是依據個體的外顯臨床症狀描述判斷健康狀況,如疼痛、焦慮不安等概念;機理水平的診斷可以瞭解健康問題的變化規律或制約因素,如厭食症、抑鬱症的概念;一般認為,與臨床水平和機理水平的診斷結果相比,病因水平診斷的可靠性和確定性有所提高,不僅可以描述臨床症狀,預測疾病的發展,並且可以找到疾病的原因,使得後繼的治療方案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2診斷心理學的概念及其模式

“心理診斷”一詞最早出現在M.羅夏的《心理診斷》一書中[3]。當時他提出這一概念,專門用於精神病學的,後來逐漸應用於醫學領域,最後才在心理諮詢與治療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一般認為,心理診斷是以心理學的方法和工具為主,對個體或群體的心理狀態、行為偏移或障礙進行描述、分類、鑑別與評估的過程[4]。心理診斷是心理諮詢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心理諮詢目標和方案的選擇有著重要價值。

當前諮詢心理學主要是遵從生理-心理-社會的理論模式,心理診斷亦是從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等多角度綜合地評估來訪者的心理狀況。根據生理-心理-社會模型,對心理障礙的診斷不僅僅是對心理障礙的生理解釋,還包括瞭解來訪者的個性特點(心理因素)和來訪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因素),三者之間共同作用會影響疾病行為、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以及康復程序。儘管生理-心理-社會模型否定了醫學的純自然科學模式,但心理診斷卻未擺脫醫學的模式,更多地關注著大腦內找到某種器質性病變或物質基礎,體現為心理診斷過程中過多地探尋生物因素,對個體心理特點及其對心理障礙的作用關注不夠充分。

3 心理學視閾中的心理診斷水平

當前狀況下,心理診斷距離成為一門獨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的獨立應立足於心理學的背景,採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在研究物件、研究方法和應用領域區別於其他臨近學科,儘量避免走進生物學和精神病學模式的怪圈。

3.1外部行為水平的心理診斷。行為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也是心理診斷的直接物件。行為主要是指具有診斷意義的動作、言語、表情等資訊符號。行為水平的診斷類似於醫學中的臨床水平診斷,在現象學水平上描述個體的症狀——行為模式。當前心理診斷的層次多集中於行為水平。行為水平的診斷多使用觀察或心理量表完成,但是由於外顯行為和內部心理過程之間的複雜關係,容易出現“同症不同病”或“同病不同症”的現象,藉助行為描述和把握心理現象及心理問題相對比較困難,心理診斷的可靠性和確定性水平不盡理想,另外,行為水平的診斷很少或幾乎沒有涉及心理障礙的機理,對後續心理治療的診斷價值自然會受到削減。

3.2 資訊加工水平的診斷。資訊加工水平的診斷是藉助於資訊加工過程的指標,如反應時、眼動模式,從更加微觀的水平鑑別來訪者的特點。如,心理障礙個體在感知、注意、記憶、思維和言語等心理過程中都存在著某些特定的心理模式,如認知速度,認知的準確性,反應速度,認知方式等方式存在著特定的表現。大量研究表明[5],抑鬱症患者與正常人群自傳體記憶存在差異,表現為具體性記憶提取受損,概括化記憶增多,是抑鬱症患者的穩定特質,是抑鬱發生和維持的易感因素之一。同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無論有無偏執症狀,其追隨資訊的能力總體上並不低於正常人,但是偏執症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受到分心資訊的干擾,進而嚴重影響到追隨資訊的準確性[6]。這就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集中注意力處理資訊的能力並不一定遭到破壞,但是排除干擾(尤其是與其錯誤性觀念相關)資訊的能力可能與常人不同。

資訊加工水平的的心理過程指標更加精細和穩定,對心理問題的診斷會更加敏感,可靠性和確定性水平會有所提高。但是,資訊加工的診斷指標的使用要依賴於心理障礙機理的理論研究,當前對一些心理障礙的病理機制的成因和表現還多為“假設”或“假想”,其“科學”的證明和解釋還有待深入。

4總結

根據心理診斷過程的醫學色彩或是精神病科色彩過濃,而其自身的心理學屬性則體現的較少,以後的心理診斷學科應注重發揚自身的心理學特色,更多地採用心理學的診斷方法和診斷工具,逐漸擺脫對醫學診斷的依賴。同時,心理診斷的概念和操作應是多水平、多層次的。若貫徹這個觀點,才可以合理地看待心理診斷的應用範圍和研究領域。

心理學論文6

摘 要

一九三六年的《文藝心理學》是朱光潛早期的一部美學著作,是以心理以及生理學為背景來闡釋美感經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美學上的貢獻之大,是很值得我們推敲與學習的。文章從審美欣賞與人生的關係,是否帶有名理思考,且從美感經驗的特徵著手,我們想闡釋它對藝術創作與欣賞的一些賦予遠見性的指導。

關鍵詞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1897-1986),著名的美學家。被譽為“中國美學史上橫跨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樑’”式的人物,融會中西的美學開拓者。生於安徽桐城縣陽和鄉吳莊。名光潛,字孟實。他是我國把西方美學系統地引進到中國來的人,其間,先生用中國的視角來將西方的學說融會貫通。《文藝心理學》洋洋灑灑前後20餘萬言,涉及到許多美學的重要命題,核心上說是對“美感經驗”的分析。所謂美感經驗就是在欣賞或創造藝術的時候人們內心的心理活動,即克羅齊美學中的形象直覺,這一觀點也是早期的先生美學的切入點與立足點。之後,由於馬克思主義唯物歷史觀的引入,朱光潛對他早前的形式美學的思想做出過批判,在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美學之後,先生打通了舊的唯心主義美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之間的橋樑。關於朱光潛的美學,如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給《談美》的序中所說的:“他散佈希望在每一個心裡,讓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能做的多。他告訴你美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在你手裡。”

一、藝術審美欣賞與人生的關係

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的序言,就開章明義地說道:“從前,我受到康德到克羅齊一線相穿的形式派美學的束縛,以為美感經驗單純的是形象的直覺,在聚精會神中我們觀賞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不旁遷他涉,所以抽象思考、聯想、道德觀念等都是感覺範圍以外的事。現在,我察覺到人生是有機體,科學的、倫理的和美感的種種活動在理論上雖可分辨,在事實上卻不可分割開來,使彼此相互絕緣。”[1]朱光潛後來受到歌德與黑格爾學說的影響,因為他們的學說都是非常注重人的整體性的。繼而,看到了克羅齊學派的是在機械地把直覺與人生割裂開來,朱先生認為“他的毛病在太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先生並沒有完全推倒形式美學,而是在批判地繼承形式派美學思想。具體的來說,朱先生是認為,在藝術活動之中,存在一個前因後果活動,這其中所謂的“前因”即聯想的階段和“後果”即名理的思考的階段是分列在審美經驗的前後的,也就是人們在進行藝術創造與欣賞的時候,那一霎時的心理是不摻雜任何在那個孤立絕緣意象以外的意識活動的,即“美感經驗和名理思考不能同時並存”,但是在直覺的前後是帶有抽象思考的。亦及朱先生在《“慢慢走,欣賞啊!”》裡面提到的,“我們把實際生活看作整個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時,並非肯定藝術與整體人生的隔閡。”[2]

這也是和馬克思主義觀點有相通之處的,部分之和並不等於整體,因為整體也有它自己特有的屬性。而一味的直覺思維觀就是割裂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把周圍看成是單一的平面,即便存在整體,這個整體也只是平面上與把雜多硬生生地放入整一中的整體罷了,這種觀點是根本無法體會到整體裡蘊含的那層有機聯絡的深層屬性的。我們要知道,美學是人的美學,人是審美里重要的主體。所以,如果在論說美的命題的時候,把人的因素給丟棄了或沒有放到主導的因素上去,這些學說都是偏頗的。這也是我們研究朱光潛美學一個基本的邏輯起點。由此我們才能將後來的書朱先生的卷慢慢展開,細細品讀。

二、文藝心理學裡的美感經驗的特徵

我們說朱光潛是把西方美學帶入中國的先鋒人物。他的書籍是集合各家之言之所長,出去糟粕,淘洗出精華,並把它們融匯在一個體系裡面的之後再為我所用,這是朱先生在美學史上具有卓越貢獻的地方。《文藝心理學》中,他成功引用克羅齊的“直覺說”,布洛的“距離說”,立普斯的“移情說”,加以批判繼承,繼而昇華對美的看法,尤其是表現在對美感經驗的看法。就此,朱先生對於欣賞中的心理事實作出了五個方面的精當的概括:第一,美感經驗是一種凝神的境界。在這一時刻,我們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局面。那個所欣賞的藝術物件就立馬成為了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這種無所為而為之的境界就是所謂形象的直覺,純粹不受打擾的直覺活動。第二,如之前說到的,這種美感經驗與名理的思考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的,這種距離是若即若離的才好。第三,從物我兩忘的境界上升到我們同一的境界,產生了移情。物與我的之間形成了往復迴流的,相互澆注的迴盪。第四,美感經驗不光與心理有關,其實與生理的關係也很大。在移情作用之中,不光我們的心跟隨物在搖擺,我們的筋肉與呼吸等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是這種變化看不出來,是隱在內的模仿運動,即“內模仿”。第五,美感經驗中的形象往往是不固定的,是隨每個人的個性而異的,直覺就是每個人憑著自己的情趣性格在事物中突然顯現出的形象,所謂的創造。

三、總結

其實,先生把西方几百年的美學思想進行分類與解析,也對西方的文字做中國式的解讀。先生曾說,他是無意於建立一個以思辨哲學為基礎的美學體系,只是想用通俗的方式介紹西方的理論,能對中國美學界有一些啟蒙與借鑑就好。這也是日後我們要帶著這一問題去閱讀的原因,找到文化與文化的切合點,無疑會加強我們對文字與語境的閱讀和審視的能力。(作者單位:安徽大學)

參考文獻

[1]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

[2] 《朱光潛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心理學論文7

一、當前教育心理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傳統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以心理學知識的傳授為主,有意或無意忽視了中國小教育改革的現狀和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從而導致課程的內容與中國小實際教學的需要嚴重脫節。隨著中國小教育改革的推進,多數學校已開始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學生也不再是惟命是從的“乖孩子”。教師在這種新型師生關係中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如何引導學生的情緒等等問題,在現今的教育心理學課程中都很難找到相應的答案。

(二)重理論闡述、輕實踐應用

長期以來,高師生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大多以普通心理學學科體系來組織教學內容,這對於以此為專業的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適當的,但對高師生來說,則是不適當的。教育心理學雖是師範專業的基礎必修課,但高師生學習這一專業課與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學習該課程應該不同,後者學習的側重點在於學科理論本身,為日後從事該學科的教學與科研服務,而前者學習的側重點在於學科理論與教育實際的聯絡,為日後的教書育人工作服務。正是這一差別,決定了高師生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應該特別重視實踐應用,而不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由於課程定位的錯位,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是給學生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講解教育教學中心理學基本規律的內容,而鮮有如何應用心理學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內容。由此導致高師生往往有輕視教育心理學課程的“老毛病”,在他們看來專業課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為教育心理學課程由於實用性不強,只要臨考背背過關就行了,從而缺乏對教育心理學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重教師教而輕學生學

作為培養高師生未來教師能力的課程之一,教育心理學課程應更加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為了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應重視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作為高師生公共課的教育心理學課程,卻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型模式,非常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Barr和Tagg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學方法上,一種新的正規化正在形成,傳統的教師講授正規化正在被學生學習正規化所取代。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是將學生看成自己知識的主動發現者和構建者,而不是將學生看成“被動的容器”,由教師來給學生填充知識。全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東杜郎口中學即是通過強制規定教師在課堂上最多隻能講10分鐘的方式,逼迫教師從學生的學上下功夫,讓教師在教學中想方設法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學習。杜郎口中學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後,連續多年教學成績突出,特別是該中學升入高中以後的學生,表現出了明顯的學習優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學課程確實存在教學上的弊端。

二、情緒勞動能力培養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設計

(一)自我情緒體驗與調控課程設計

生活中,人們會由於需要是否被滿足而產生不同的情緒狀態。對自我情緒的體驗是個體認知自我情緒狀態的重要前提,也是個體自我情緒調控的基礎。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自我情緒的體驗與調控能力是其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通過教育心理學的課程設計,可以而且應該讓教育心理學課程肩負起培養高師生情緒勞動能力的任務。自我情緒體驗與調控的課程可以採用情境回憶、情境創設等模式進行,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安排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最高興、最受打擊等生活事件,然後請學生回憶當時的情緒感受,並指導學生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特別注意提示學生回憶自己是如何從負性情緒中恢復過來的,並讓學生討論這其中有沒有情緒調控的內容,調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創設則是教師創設某個能讓學生產生較強情緒體驗的情境,並引導學生感受和調控自己的情緒。情境創設的教學對於老師來說比較難掌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慎重使用。

(二)他人情緒理解與調控課程設計

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調控是高師生情緒勞動能力培養的又一重要方面,該課程的設計可以採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形式進行課程的教學。故事回放是教師選取典型的情緒情感故事,採用錄影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先觀看故事,然後請學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緒與情感,並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課程設計則可以安排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緒與情感,這種教學設計的關鍵是讓學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師對故事情節的設計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師還需努力營造一種與故事情節相一致的情境,盡力讓學生投入到角色之中,獲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緒體驗。對他人情緒的調控培養則需要教師在教育心理學課程中教授學生必要的調控技能,並安排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另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將調控技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中。在培養高師生情緒勞動能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收集學生應用情緒調控技能處理生活問題的實際案例,以作為今後教學的重要展示材料。

三、結語

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改革絕不僅僅只是在教學中培養高師生的情緒勞動能力,但情緒勞動能力作為高師生未來從事教師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應該在教育心理學課程中受到重視,並應從高師生未來從事教師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考慮如何在教學課程的設計上突出情緒勞動能力中體現教師勝任特徵的方面,從而使教育心理學課程在培養優秀教師的任務中,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心理學論文8

教育心理學對高職產品設計的指導作用

摘要:本文就如何正確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來培養具備較高設計水平和設計素養的高職產品設計人才作了分析和探索,主要闡述如何從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創造原理等方面來正確指導高職產品設計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為高職產品設計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全方位素質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高職;產品設計;設計教育

高職院校主要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以高職產品設計教育為例,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實踐和創新能力的產品設計人才。但由於教師對高職學生特點的認知存在盲點,就導致在許多高職院校的產品設計教學中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過於單一化,千篇一律。許多老師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在講授草圖繪製、基礎造型、效果圖繪製、技法表現、模型製作等各方面的訓練時,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以至於“無人問津”。這樣做不僅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設計素養和設計底蘊,還忽視了培養學生設計創新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高職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可以利用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創造原理來分三步走。通過情感原理了解學生、激勵學生;通過合作原理培養學生、鍛鍊學生;通過創造原理開發學生潛能,最終實現高職院校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

一、運用情感原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正確心態

如果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去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高職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目的,離不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們發自內心地喜愛產品設計專業,積極主動地探索本專業知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推動高職產品設計專業的發展。要想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運用教育心理學中的情感原理。首先了解高職產品設計專業學生本階段發展的心理特徵。高職類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相較於中職學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相較於本科專業的學生具有敢於探索的精神。高職產品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大多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專業情感濃厚,個性化比較鮮明。因此該專業的教師需要根據設計專業學生的不同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以疏導原則為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現,和學生多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不斷增進師生感情,通過富有藝術性的課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增加學生的探究慾望和興趣。除了在室內操作外,也要多組織參觀學習,帶學生多見識社會中優秀的產品,見多識廣,刺激他們的興趣點,使他們不再侷限在校園的學習,發散思維,尋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運用情感原理,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心態。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後,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習。產品設計本身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教學重點難點多。認清每一位學生髮展的不平衡性,有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設計功課完成情況並不理想,並且一名合格的設計師是需要經過時間和經驗積累的。避免設計基礎薄弱的同學們因此而產生厭學和自暴自棄的心態。因此,對於未能合格完成設計任務的同學,要對其進行鼓勵,幫其樹立成功的信念,適當寬鬆同學們的合格線,給設計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們創設成功的機會。但要注意不能一味地對其進行鼓勵,以免有些同學盲目自信。對於設計成績相對較好的同學,適當地予以一些“挫折”,幫助其直面成功與失敗,促進高職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全面協調發展。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正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因此端正同學們的學習心態是十分必要的。避免他們一開始就認為自己學不好或者肯定能學好,或者認為用不到及肯定能用好,以至於對教學目標產生影響。因此運用情感原理,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學生正確心態,從而培養具備較高設計水平和設計素養的高職產品設計人才。

二、運用合作原理,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增強動手能力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首先需要掌握造型基礎技能,造型基礎技能包括手工造型和電腦造型等;其次還需要掌握專業設計方面的技能,專業設計方面的技能諸如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動漫設計等各個專業不同類別的設計,最後還需要掌握設計相關的理論知識,包括美術史和設計史論等相關理論。由此,可以把藝術與設計知識技能比喻為設計師的一隻手,自然科技與社會知識技能比喻為設計師的另一隻手,時代的發展要求設計師“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不管是學設計還是做設計都離不開團隊協作。團結就是力量,擺脫學生的“單打獨鬥式”死板的學習方式在學設計的階段中就應當養成團隊合作的良好習慣。因為設計靈感是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的,團隊協作可以更好地集思廣益,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在產品設計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處處都可見團隊合作。以VI設計為例,VI的設計首要程式就是先成立設計小組,設計小組的人大多是由各具所長的人員組成。一套VI設計包括企業名稱、企業標誌、標語、標準色、標準字、吉祥物等等,設計工作量大,涉及範圍廣,需要各行業專門人員的參與,如美工、行銷、市場調查、美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專業人員,在理解消化MI,確定貫穿VI的基本形式之後對基本應用要素進行設計,最後編制手冊完成設計。在高職產品設計專業的VI教學中,由於教學條件有限,教師可以進行模擬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組。在這種有難度的設計活動中往往能激發出不可思議的潛力,在完成一個難度係數較高的設計任務後,每一位參與進來的同學都既能鍛鍊了相應的實踐動手能力,也能提高其創新創造能力,為以後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運用合作原理,有利於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團隊的力量遠遠大於個人的力量,作品不管從細節和整體的嚴謹性都是有所體現的。同時增強動手能力,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價值所在,清晰自身目標定位,讓每位同學切身體會到只有將自己融入集體,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團隊精神的核心就是協同合作,在協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自發研究探索問題,更好地進行產品設計活動。

三、運用創造原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事物是不斷運動發展的

設計教育活動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不斷髮展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要積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鍛鍊提高高職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素質。培養高職產品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新時期設計教學活動進步的體現。我們要正確認識設計教學活動中的進步性和曲折性,正確認識其發展不是直線的,而是通過曲折的道路,瞭解其本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信心,堅持培養創新性設計人才。創新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股清流,大膽地突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創新教育的最大特點就創新性、創造性,為學生的自主創新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要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全面發展的能力。運用創造原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要抓住所設計事物的本質。例如:杯子的發明是為了提供一種飲水的工具,在普通人眼裡杯子的種類有很多,有陶瓷的、注塑的、木質的等等,還有大杯子、小杯子。但是在產品設計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發散思維,把握杯子的本質其實就是飲水的工具,那麼在設計杯子的時候其實就不是在設計“杯子”,而是去設計一款可以飲水的工具。還可以將名詞變作動詞來進行設計教學。鍛鍊學生自覺地運用創新思維去解決設計問題,在不斷地探索實踐中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鼓勵學生多學、多問、多想、多做。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實在某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們的核心競爭力。在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時不僅可以提高其就業競爭力,還可以提高其綜合素質。這對於培養具備較高設計水平和設計素養的高職產品設計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在找工作的階段,其就業競爭力越高對於企業和社會的吸引力也就越高。因此對於運用創造原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需要教師進行完整的、統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這不僅有利於遵循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也是培養複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四、小結

在高職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瞭解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創新教育。通過情感原理、合作原理、創造原理可以突出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創新精神。可以根據每一階段的教學效果改善設計專業教學的培養方式,增強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在高職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實踐中,應不斷豐富和完善專業課程建設,重視產品設計教育和市場需求的銜接,把握高職產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和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海亮,楊光海.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張祖忻.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3]趙存河.教育心理學視角下課堂教學引入設計[J].中國教育學刊,20xx(7).

[4]裘曉紅.當代中國工業設計教育分析與批判[J].中國學術期刊,20xx(6).

心理學論文9

摘 要:幼兒的發育成長是世界關注的重點,如何從小培養其綜合能力,提高日後的社會競爭力是幼兒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主要闡述了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意義,探討了觀察法在幼兒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意義;觀察法

一、問題的提出

曾經有個幼兒教師,她非常愛小孩,而且很有親和力,她所在的班級中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她,能夠比較好地聽從她的命令。但有次組織活動,她讓所有的小朋友拉成一個圈做遊戲,小朋友都將手伸向了老師,而沒有人願意去拉其他小朋友的手,在他們看來,拉老師的手才最好。此次的經歷讓她深深明白,幼兒的心理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不能將幼兒的心理琢磨透,就無法真正地與他們的心連在一起。

二、學習幼兒心理的意義

幼兒處於對世界認知的萌芽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觸的人對其影響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其性格、價值觀念的形成,而走進幼兒的心理,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思想、思維、行為等是對其教育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對其心理的研究。

1.學習幼兒心理能夠準確地瞭解幼兒的所思所想

作為教育工作者,能否科學有效地指導幼兒活動,其前提之一就是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時期的兒童獨特又有趣,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新鮮的、好奇的,往往提出的問題出其不意,回答問話也千差萬別。而且在他們世界裡對好壞、善惡無確切的認識,愛人云亦云。而通過學習幼兒心理,可以瞭解其想法,從而形成正確的兒童觀。

2.學習幼兒心理有助於促進幼兒教育工作

幼兒教育工作是建立在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基礎上的,開展課堂的內容、組織的活動等均應以幼兒心理為指導。對於3歲左右的幼兒不能過多地要求其進行合作性活動,可通過活動進行引導和培養,使他們建立起互助合作關係。

3.學習幼兒心理有利於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幼兒的心理髮展與周圍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從多年的工作中可以發現,生活在和諧、愉悅、鼓勵性環境中的兒童性格一般比較開朗,心理素質比較好,而生活在吵鬧、沉悶、打擊性環境中的兒童性格比較孤僻,而且不合群,自信度低。因此,學習幼兒心理,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並能通過相關遊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三、應用觀察法研究幼兒心理學

幼兒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而觀察法是最基礎的研究方法,也是人類獲取資訊的重要手段,通過觀察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資訊、進行研究,進而瞭解差異,得出結論。觀察法的實施有多種方式,每種方法都能夠針對幼兒不同的心理特徵進行分析。

1.日記法

縱觀歷史,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最初的研究基礎都是通過記錄日記而形成的,比如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就是通過日記記錄他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的身心發展和各種刺激反應,最後完成了《兒童心理之研究》一書。作為研究工作者的我們同樣可以利用日記的方式,以某一位兒童為研究物件,記錄其每日的情況,比如做遊戲時的反應、課堂和課後的情緒變化、對每個問題的回答等。但由於此種方法只針對某一位兒童,因此缺乏普遍性,筆者認為可對研究中選取的幾名典型物件進行同步研究,後聯合所有收集的資料進行歸攏、分析、總結,進而得出適合廣大兒童的結論。

2.現場記錄法

此種方式是現場記錄兒童在相關試驗活動中的反應和相應行為,收集資料後進行分類,並加以分析,可通過現場描述、錄音、錄影等方式進行。比如有的學者通過錄音,對兒童的語言、詞語進行分類,最後得出兒童語言發展模式。本文以3個小朋友課餘表現為例,A走到圖書角,看到B、C已在,A未說話,而B對A說:“來和我們一起看吧。”A點點頭,看A坐下,C湊過去,A挪了挪,最後起身走了。從這段記錄中可以看出,A比較膽怯,不善於與人交往,害怕別人接近,存在排斥的心理,但不存在敵意,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多給予關心,鼓勵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抽樣法

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行為表現複雜多樣,並且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系統、全天候地進行觀察,記錄兒童的行為表現往往是難以做到的,而抽樣法能夠在多時段、多地點對兒童行為進行觀察。帕頓就是利用在規定的遊戲時間裡,異常觀察每個兒童一分鐘,再根據兒童參與程度和遊戲型別進行分類,通過日積月累的觀察後,得出年齡較小的兒童往往喜歡單獨遊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展到平行遊戲,再發展到社會化程度較高的聯合遊戲和合作遊戲。我們可設計如下表格進行記錄:

4.典型事件記錄法

此種觀察法是指以特定的某種事件為研究點,記錄不同兒童的.表現,它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出現可研究的事件便可做記錄,主要關注點是兒童對事件的反應、處理和看待等。比如有學者通過觀察兒童在爭執事件中的表現,分別記錄爭執者姓名、性別、年齡、爭執事件、爭執背景、爭執內容、爭執行為、爭執結果等,發現兒童爭執時間維持短,男性多於女性,爭執年齡在3歲以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爭執逐漸減少,爭執的原因往往是對物品的佔有,而在爭執過程中一般是年幼的被迫服從或年長的自動退出。我們在研究中可以通過以下表格進行記錄:

5.行為記錄法

此種方法主要是記錄被試者的行為頻率,並做出相應的檢核,一般在記錄前規定好相應的行為然後再進行記錄,在規定的時間裡計算其發生的頻率或檢查其是否具有某種行為的能力。比如記錄兒童在一節課時間內的發言、提問、竊竊私語、坐立不安、愛動、視線漂泊不定等行為,從這些行為中可以分析出哪些小朋友上課認真,學習效率比較高,哪些小朋友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同時還可從其視線變化中得知注意力是否集中。再如通過要求兒童完成某種行為,檢查其行為能力,筆者的一次經驗是要求學生製作不同的影象卡片,包括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讓被試者描述,並讓其列舉出生活例項,由此可判斷兒童對形狀的理解程度。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幼兒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10-15.

[2]劉懿,徐旭榮.幼兒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巧用.中等職業教育,20xx,8(20):37-38.

[3]潘慶戎,白麗輝.幼兒心理學.河海大學出版社,20xx:25-30.

心理學論文10

第1篇:教育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應用

隨著人們對教育事業認識的不斷提高,要求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注重師生的互動等教學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並將其運用於教學實踐中。對於教師來說,單純的“教好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發展,時代賦予了教師更艱鉅的歷史任務和使命。

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師是教學生讀書的,教師的職責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教師並不單單在於傳道和授業,更為重要的是解惑。這不僅需要教師瞭解學生不懂的知識,為學生解決他們所不明白的學習疑問,更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為了教學生讀好書,教師僅僅有課本的知識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心理學。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教育的長期效果非常關鍵。

教師首先要了解教育物件,才能有效地實施教育、教學。教師應多渠道地接觸學生,要做到這一點,不僅要求教師要有熱愛教育事業、寓教於樂的敬業精神,更要求教師要從學生心理的角度認識學生,全面、全域性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各種渠道認識每一個學生的不同之處,不能籠統地把所有的教育物件都認為是相同的“學生”,而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心理反應,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教師的知識水平達到某一關鍵值時,教學水平的提高將取決於教師對教學的理性認識——教學思維能力。教師教學思維能力的高低和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只有在正確的教學思維指導下,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和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

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什麼,這對抓住學生的心理、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非常必要。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這樣更有利於和學生增進了解、互相溝通,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但當前很多教師缺乏這方面的嘗試,甚至相當一部分教師擔心學生知道自己的想法,這為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需要教師在今後的教學過程當中儘量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告訴學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想法,同時有針對性地瞭解學生對自己教學安排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和他們保持交流、交換意見。這樣調動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使教師的教學計劃能夠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心理溝通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要關心愛護學生,教師首先要有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任何一個遠離父母、家庭,來校讀書的學生,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精神上都特別渴望得到關懷與愛護,尤其是當他們碰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種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強烈。所以教師對學生實行必要的“情感投資”,用愛心溫暖學生、感化學生、實現情感交融是增進師生感情的最佳途徑。

正確、耐心引導學生也是關心愛護學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學家認為,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瞭解、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耐心傾聽學生的訴說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要運用情感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情感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注意改進教學方法,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發展學生積極的情感,幫助學生克服消極的情感,從而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推進學習效果。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麼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學習的良好環境,使學生對學習、對教師充滿感情,變得想學、愛學、會學,從而以“課堂”推動“課下”,以“興趣”帶動“效果”,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互動式的教學氛圍。

互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但這並不是否定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教師仍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規劃者、控制者。“教學”本來就是教和學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們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在達到這一目的的過程中怎樣解決出現的問題,這就需要規劃者、控制者適時調整整體目標,使其向著正確的方向進行;而學是結果,任何一個結果都要有一個主體來承載,學生即是教學過程的終極目標,所以學生永遠應該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在明確了各自的位置後,形成良好的互動才會極大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

第2篇:社群心理學的發展對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挑戰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教育心理學快速發展,在心理學研究的各個分支中一枝獨秀,成為相對獨立的一個領域。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心理學學科,教育心理學需要為其他心理學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因此,教育心理學正在逐漸向更加包容的方向發展。即便如此,教育心理學由於明顯的傾向性和理論界限,其不足之處也隨著它的發展逐漸顯露。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更換研究角度,研究物件複雜多樣的社群心理學因此而開始發展。

一、社群心理學概述

(一)社群心理學的產生

二戰之後,美國退役士兵中出現了很多精神病患者,而戰爭帶來的大眾失業狂潮和社會犯罪的增多,也造成了美國社會中精神病患者的增加。大規模病患的出現折射出了醫院心理治療模式(往往侷限於患者個體層面的心理衝突,無法形成共性研究,無力抵抗群體性的精神障礙)的無力,同時,由於當時美國精神病院的心理治療費用昂貴且醫療資源不足,更多的潛在精神病患者開始尋求一種易得且有效的社群心理服務模式。同時,人們對於心理健康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始強調心理疾病的預防。在這種背景下,社群心理學應運而生。

(二)社群心理學的目標和理念

社群心理學服務的重點是在社群成員罹患精神疾病之前的預防,而不是精神疾病出現之後的治療,它強調的是通過群體性服務,大幅地降低精神疾病的致病率,而不是提高治癒率。

社群心理學的目標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初級預防(問題剛萌芽時採取的預防措施)、次級預防(問題出現之後但嚴重之前採取的措施)和三級預防(治療已經出現的嚴重問題)。由於三級預防已經與臨床心理學的治療非常接近,研究內容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因此社群心理學家的工作重點一般為初級預防和次級預防。

(三)社群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1974年,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社群”的定義為:“社群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的社會團體,其成員有著共同的興趣,彼此認識且相互往來,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範,形成特有的價值體系和福利事業。每個成員均經由家庭、近鄰、社群而融入更多的社群。”

結合這一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社群心理學將傳統心理學單一的研究物件發展為群體概念,是在群體的概念上研究社會與環境對行為的影響。社群心理學家將個體與社群之間的關係作為研究重點,廣泛地分析個體在社群中的朋友圈、工作環境、鄰里關係等因素,對社會與環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做綜合分析。

(四)社群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社群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有很多共同點,屬於一種交叉學科,因此社群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種。

1.參與觀測法

即研究者切身實地地參與到社群的生活中去,同社會成員一同工作和生活,通過近距離的接觸、交流和觀察,進行學術研究的方法。採用這種研究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直接接觸事實,並且通過錄音、錄影等手段,收集的資料生動、真實,與觸及物件的對應性更強。但是,參與觀測法的觀察目標範圍很小,只能針對一個社會群體,很難推廣到其他的社會群體中去,而且觀察資料的方式很被動,往往會忽略掉很多被觀察者的關鍵行為。

2.直接訪談法

直接訪談法可以分為個人訪談法和分組訪談法。研究者單獨約談具有典型研究意義的社群成員,通過與他們的直接交流,探討需要研究的問題,這種方法稱為個人訪談法,是一種小樣本的研究方法。而研究者約談一部分社群成員進行的團體研究方法,我們稱之為分組訪談法。直接訪談法通過直接的交流增加對觀測物件的瞭解,有利於挖掘受訪者真正的內心想法,缺點是受訪者選擇的失誤可能導致整個研究的結論出現誤差。

3.檔案法

檔案法是根據研究目的,對相關內容的知識載體進行研究的研究方法。檔案法涉及的資料包括個人作品、檔案記錄、報刊文章、電視報道、統計資料等。利用檔案法進行研究,可以避免人與人交流造成的相互影響,可以直接追溯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甚至可以進行跨文化比較。但是檔案法也有明顯的缺點,它做的是相關性研究,因此因果判斷的能力比較差。另外,在結合過去的案例進行分析時,往往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會出現檔案留存不足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定量觀測法、隨機組實驗法等。社群心理學研究沒有固定的、標準的方法,只要切合研究實際,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拿來使用。

二、社群心理學的作用

社群心理學研究內容廣泛,其發展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目前社群心理學主要作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防社會問題,提高社會勝任力

社群心理學的主要作用在於預防,可以第一時間解決社群居民的心理問題,比如少年兒童的社會融入問題、青年的叛逆行為問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家庭問題。通過這些方面的研究和預防,社群心理學可以更好地為居民服務,同時幫助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提高社群的社會勝任力。

(二)構建群體社群,鼓勵公民參與

社群心理學家傾向於建立一種社群系統,即居民廣泛參與其中,自覺形成集體觀念,通過參與群體活動的方式,增進對集體和社會的認同感,同時能夠以這種積極向上的社群生活影響更多的居民,進而推動社群甚至社會變革。

(三)尊重多樣性,鼓勵個性發展

通過對同一社群中不同型別的居民的研究,社群心理學家越來越傾向於向社會傳遞一種人和文化的多樣性原理,進而提高社會的容納力,尊重人和文化的多樣性,鼓勵個性的發展。

三、社群心理學在我國的發展

我國的社群心理學才剛起步,人們對社群心理學瞭解不多,因此我國的社群心理學研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不少人將“社群”的概念理解為一種行政色彩的居民組織,其性質類似於“居委會”。這種心理使得我國的社群心理學研究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既要狹義地研究管理組織“社群”內的居民心理健康和社會問題,又要研究廣義上的社會“社群”問題。

目前,我國的社群心理學者傾向於狹義研究,將研究方向定位於三點:社群內青少年的發展問題、社群內老年人的研究以及社群內家庭模式和家庭問題的研究。

四、社群心理學發展對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挑戰

社群心理學作為一種新型的群體化的心理學研究,它的產生和發展除了豐富教育心理學的內涵,促進同教育心理學之間的交互發展之外,對當代的教育心理學發展也提出了相應的挑戰。

(一)對教育心理學方法論的挑戰

教育心理學雖然有著眾多的領域和分支,但是由於教育的本質是注重個體的發展,因此它的研究必然侷限於教育情境之中,只針對有情感、有體驗的人類個體。但是社群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為教育心理學提供了一種更多元、更廣闊的視角,它將更多的研究投入到人與社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

隨著社群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教育學者對教育心理學研究進行了徹底的反思,改進了過去狹隘的研究物件,形成了一種個體與環境互動作用的新的方法論要求。

(二)對教育心理學研究內容的挑戰

教育心理學研究過程中,專家學者們對於研究內容的界定通常是傳統意義上的,即什麼是教育心理學的內容,而不是什麼不是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但是社群心理學卻恰恰相反。

由於社群成員和環境的複雜性、多變性,社群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和研究內容廣泛而開放,因此,學者們更多區分的是什麼不是社群心理學的內容,而不是什麼是社群心理學的內容。

這種界定方式是對心理學研究的一種創新和發展,它為教育心理學的創新和主動改變自己的研究物件,創造性地發現新的研究內容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經驗。

(三)對教育心理學研究目標的挑戰

雖然社群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目標都是通過人與環境作用的研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個體價值,但是社群心理學的研究更注重的是人在團體中獲得的精神慰藉,相比較教育心理學的知識獲取傾向,社群心理學的研究目標更加深遠。社群心理學重視在行為研究的過程中,通過社會知識的獲取,使人的精神更加突出社會性,能夠促進人對社會的價值認同,進而在此基礎上通過個體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社群心理學的這種研究目標在教育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但是又高於目前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層次,因此它很好地打開了教育心理學學者的視角,為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層次的終極目標。

第3篇: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對於教育心理學來說,它是一門交叉的學科,它既有著教育學的性質任務,同時又包含著心理學的性質任務。在高職院校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通過嚴厲教學來提升教學效果,已經從心理上無法取得學生的認可。而通過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可以通過對學生心理規律的把握,更好地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實處,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一、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的意義

做為一名合格的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在具有紮實的學科知識外,還應具備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教育心理學的能力。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加強對教育心理學的應用,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教師可以更好地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的發揮。另外,通過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可以更好地促進師資水平的提高。在高校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承擔著專業教學的任務,同時還包括著育人,而教育心理學做為教育理論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而且可以促進教師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加深對學生的理解,從學生的心理人手,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進而可以更加主動而科學地對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進行駕馭,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藝術的豐富,從而可以更加全面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在高職院校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卻忽略了對教育心理學的應用,對教育心理學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用的意義不能正確認識。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心理學的正確認識,加強對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深入開展。

二、加強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1)不斷促進情感溝通作用的發揮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老師站在一個師者的位置,而學生主是接受學習的一員,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師生關係比較疏遠。這種情況使得教師對學生的瞭解較少,因此無法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使得教育教學工作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於師生關係的不和諧,學生也無法很好地理解教師的嚴格,不能理解教師的用心,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自己的想法也會增多。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加強教育心理學的應用,就要不斷促進情感溝通作用的發揮,加強對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對於自己的關心愛護,這樣學生也會更加願意去配合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對鼓勵語言的應用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鼓勵的語言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很大的影響,積極鼓勵的語言會對學生自身影響巨大,也會對學生今後的生活、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做為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加強對下面評價意義的認識,多給予學生以正面的評價,從而幫助學生對自身進行不斷的完善,更好地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發揮。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他們沒能進入到普通高校進行學習,並不是因為他們智力水平欠缺,在學習中智力因素並不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高低的唯一因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與讚揚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堅持和努力,從而促進學生不斷地進步。

(3)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道德品質培養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

對於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畢業後大部分學生就要面臨著工作生涯,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從而使得學生在畢業後可以更好地面對社會,面對工作崗位,符合工作崗位對人才品質的需求。在高職院校中常常會出現學生的言行不一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僅與學生自身的意志力薄弱有關,也時也從一定角度上反映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漏洞。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脫離學生生活、學習實際的空洞說教並不利於學生做到言行一致。因此,要提高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就要讓學生真正明白哪些行為是道德的,哪些行為是不道德的,教師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及時的道德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同時,要加強榜樣效應的利用,利用高職學生身邊的榜樣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相連,從而為學生樹立一個活的道德品質榜樣,更容易讓學生進行模仿與實踐。

心理學論文11

英語教學中的教育心理學論文

1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習慣啟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認知主義心理學派主張,人類的學習是通過認知獲得意義的過程,學習就是認知結構的重組。因此,他們強調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學生自己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善於學習。布魯納和奧蘇貝爾等人認為: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學生通過認知過程,理解意義,獲得意象,掌握屬於自己的認知結構。他們既強調學習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內在邏輯結構,也強調已有知識與經驗的作用。新獲得的知識經驗與原有的知識經驗發生相互作用,新經驗在學習者頭腦中獲得新意義,這些就是學習變化的根本原則。認知主義強調不論是接受性學習還是發現性學習,都是積極主動的過程。此外,喬姆斯基提出的轉化生成教學法,強調把訓練語言能力作為外語教學的目的,把聽、說、讀、寫運用語言能力作為手段,強調學習外語是一個創造性活動的過程。認知的過程則含有感知、領悟、推理等認知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掌握知識。幫助將學生學習英語的外部動力轉化為內部動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學習的永續性。認知主義學派一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認為學生學習的動機是推動其學習的動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探究事物的好奇心等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學習過程的核心。因此,認知主義學派強調英語教學要注重採用啟發式教學法,不能僅僅重視知識的傳授,要注意精講多練,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提問對話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認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外語認知-符號教學法(cognitive-codeapproach)強調外語教學的目的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學生能用所掌握的有限語言創造需要運用的句子來,強調外語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學生自始至終要理解他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的內容。英語教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學習過程之中,可採用創設問題情境,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多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教學的途徑去傳授,更主要是去促進他們的認知活動,培養他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經驗:溝通情感,打造融洽的師生關係

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學派重視學習過程中人的因素,強調應尊重學習者自己的意願、情感、需要和價值觀,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的實質就是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在師生間建立良好的交往關係。馬斯洛指出:探究動機是學生的本能動機,強制性的教學會適得其反,學習活動應該聽從學生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教師的在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不是灌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自己選擇和決定,他就可以學到他所需要的知識。羅傑斯認為學習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自由學習。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活動時,只需劃分學習活動的範圍,讓學生自己選擇具體的方向,並自主探索並發現結果。教師的任務只是提供必要的協助,幫助學生減少在學習中的困難。只有自主選擇的學習活動,才能使學生興味盎然,有利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尋求答案。因此,人本主義理論主張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創造真實的、人人相互理解與接受的人際關係。強調“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認為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可以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安全感,從而敢於真實地表現自己,進而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大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推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採用情感教學的策略。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心理的差異,尊重每位學生求知的慾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目前所採用的課本內容都貼近生活,頌揚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的文章很多。教師要聯絡生活實際,注意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的品格。在教學硬體設定上,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投入情感,善於運用感染力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富有激情的態度來組織教學,感染學生,使學生自覺產生旺盛的求知慾。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關注和指導,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同時,師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師生彼此坦誠相待,深入瞭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形成情感融洽的學習情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認識英語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應當尊重學生,要把學生當成學習活動的主體,重視學生自己的意願、情感、需要和價值觀,相信任何學生都能發展自己的潛能,並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注重互動,開啟學生的創造力

建構主義心理學派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社會互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他們強調知識不是由教師向學生的單向度的傳遞,而是由學生自己去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再是被動的資訊接受者,而是主動地去建構起資訊的意義。其中,“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四大要素”。建構主義學派認為英語學習不僅是獲得語言習慣,更是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結構的過程。互動是建構意義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英語課上,最有價值的活動是由學生們隨機組成小組並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共同建構英語知識。建構主義觀點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初始意義的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教師不應滿足於知識的直接灌輸,在英語學習中要明確地“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重視師生、同學之間的合作性。發揮同學間的群體互助效應,以協作探究策略為教學指導,重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探究的教學方式。新知識意義的建構要通過同化和順應完成。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為中心,在英語的完整過程中,都要把學生定位為建構英語知識的主體,而不是英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物件。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強調師生間的豐富的多向交流,提倡合作學習和互動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靈活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專案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組織教學,激發學生進行協作學習。

 4結語

總之,教育心理學的經典學習理論是研究現代英語教學法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能幫助教師發現教學規律,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系列心理問題。英語教師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學知識,有助於瞭解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過程,學習特點及學習動機,儘可能地消除他們學習英語時的心理障礙,有針對性地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心理學論文12

摘要:隨著兒童心理學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幼教的作用,一個孩子從小受到的影響對他以後的人生影響重大,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到老”。因此,新時代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學前教育心理學》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內容相對來說要枯燥乏味一點,這樣使得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心理學》積極性大大降低,為此根據新的改革教學內容,採取一系列形式來提高《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實效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實效性

一、引言

教學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學生心理因素的運用,要教好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當下學前教育心理學越來越走向正軌,成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理論課,不少大學也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由於學生大都停留在書本上學習,對幼兒的瞭解是少之又少,因此要激發學生學習《學前教育心理學》的興趣。本文從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創設教學等活動,以此改革課堂教學,來提高《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的實效性。

二、因材施教,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由於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有些學生可能會受到情感狀態的影響,並沒有靜下心來,往往達不到有效率地聽講,那麼此刻就不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好時機。總而言之,教師若每天重複一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根據學生的狀況而進行教學,那麼學生學習的效率往往很低,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智慧教學,瞭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並運用一定的策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比如,對於講解《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活動情境中的作用》這堂課時,如果教師完全生搬硬套對著書本上的知識點講解,並通過做題,複習和鞏固知識點,由於《學前教育心理學》內容、概念比較難以理解,若單方面地要求學生機械性記憶,往往達不到教育的效果。

只有當學生理解了,並有一定的情感體驗,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在他日工作後,很好地教授幼兒、影響幼兒。除此以外,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親和力,讓學生敢於親近,一名教師教學是否成功,從學生的課上和課下表現便可以看出。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調動課堂氛圍,可以舉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為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比如在講解幼兒品德心理這節知識點時,首先可以讓學生課前查閱幼兒道德品質發展特點,並做成手抄報。如果說直接告訴學生,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示,幼兒的道德認識是具象的,對“好”與“壞”的概念,主要是模仿老師和家長的態度,家長認為好的,幼兒就會認為對的,反之則會認為是錯的。

三、設定活動情景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提問,從而教師做出指導,這種高度互動模式,一改以往教師站在講臺上講課的傳統教學方式,只有當學生主動學習,才是學生獲取知識最好時機。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學前教學心理學》內容,設定符合學生的活動情景模式,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將一些學前教育心理學案例,讓幾位學生在講臺上用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再由幾位同學進行點評,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其中有一次進行這樣的活動時,有位學生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位學生特別善於總結,思維特別的發散,從多個角度對其他同學講的心理學案例中,進行總結歸納,並且歸納得有理有據,通過對他優點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肯定。這位學生學習的興趣穩步提高,畢業後跟蹤調查發現,該同學在一所知名幼兒園當校長。因此,設定活動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學前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教育關注提問和傾聽,並做出及時的反饋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有疑問應該視為一件好事,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要關注學生的提問。每個學生由於心理認知、思維方式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就不一樣。由於知識面狹窄,自然而然會產生各種困惑,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便是一個很好的指路人,對待學生的疑問,要學會傾聽、耐心傾聽,從學生講述的內容中迅速明白學生所表達的意圖,從而做出針對性的迴應。

對有偏激想法的學生要給予糾正,避免讓學生走彎路,做好引領學生、啟發學生的工作。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要善於傾聽並及時做出回答,有利於學生走出心理困惑區,並拓寬學生的視野,有利於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喜歡老師、尊重老師的心理下,喜歡這門學科,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前教育心理學》課堂的實效性。同時,教師可通過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更好地改善教學方法。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知識競賽活動,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每位學生都有成就感心理,因此舉辦豐富多彩的知識競賽就可以起到滿足學生成就感心理的作用,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過競賽,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由於學生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大腦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經過在競賽中運用和實踐,可以加深學生對《學前教育心理學》的理解,避免了該學科的枯燥乏味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樣的競賽活動也是鍛鍊才能的過程。比如通過開展故事王大賽、舞臺劇大賽、教案設計大賽、幼兒歌曲彈唱大賽等競賽活動。充分展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過硬的專業技能,從而提高學生樹立自信心。

六、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幼教的高度重視,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就必須採取一系列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啟迪學生,做學生的領路人。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讓學生掌握書本內容和提高專業技能,還要讓學生更加充滿智慧、博學、有能力,以此培養優秀人才,成為學生人生中的貴人。

參考文獻:

[1]於林.調動中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J].幼兒教育心理學,20xx,(3):12.

[2]宋雅玲.淺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幼兒教育心理學,20xx,(2):11.

[3]焦方英.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途徑[J].幼兒教學心理學,20xx,(10):44-45.

心理學論文13

[提要]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幼兒時期心理狀況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對當前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策略的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人們往往只重視身體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這一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應該看到,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 幼兒心理健康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案例一:某3歲兒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鬧,父母、爺爺、奶奶沒有辦法,只好依著他。

案例二:在室內遊戲時,欣欣不玩遊戲,自己坐著,這時成成用積木搭 了一座小橋 ,欣欣過來一把將橋推倒,成成哭了。

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其它年齡階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轉性。因為這一階段出現的問題還比較輕微,教師若及早發現,及時給予幫助和矯治,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現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會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對處於關鍵期的幼兒來講,培養良好心理素質,進行心理的自我保護更是十分重要。

一、幼兒園必須將心理健康教育擺在首位幼兒園是兒童成長的第二環境,是兒童最早加入的集體教育機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在活動組織形式上採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夥伴交往發展到混齡夥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為教師,更應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階段,教師在這方面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教師的作用發揮的好,可以維護和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反之,則會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1]。具體的說,教師的作用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幼兒教師的工作是一項比較辛苦的工作,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幾十個生龍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彈唱跳畫樣樣要教,還怕孩子一不小心發生意外,心理壓力是相當大的。例如:每天班上有許多孩子都喜歡向老師打"小報告",而這些"小報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情,時間一長難免會讓老師產生煩躁、厭倦得情緒。這時教師就應該極力避免將個人得不良情緒帶到孩子中間來,應該保持積極愉快得情緒與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們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長,因此對於幼兒園的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自身心理衛生保健不僅有利於自身的發展,還有利於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2、教師要以正確的教育行為影響幼兒人格發展對於幼兒來說,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次不經意的談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都是影響兒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帶班的老師恐怕會有這樣得經驗,利用一些休息時間,老師們會在班上閒談,不經意會談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麼聰明、可愛,怎麼討人喜歡,而有的孩子反應遲鈍,不愛說話,都會說出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孩子們聽了後,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從此,他們也許會變的更加缺少自信,更加的內向,不愛交談,這些都是因為教師一次不經意的談話,而有的教師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卻認為孩子小,不懂事,聽不懂等等。還有的教師甚至還會對幼兒採取斥責、懲罰、譏諷、漠視的態度,去處理在孩子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問題,幼兒對教師採取的態度是十分敏感的,這些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絕對有害的,有的幼兒就是由於遭到教師的訓斥、懲罰、譏諷等而不願意上幼兒園,給幼兒園和家長的工作帶來巨大的障礙。

3、教師要注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從幼兒早晨入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為他們營造一種溫暖、關愛、民主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要努力做到:

(1)無條件地關愛孩子。只有愛孩子,才能對孩子保持親切的態度,使幼兒保持積極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孩子的問題,以及每天下課親切地與每一個幼兒說再見,會讓每一位幼兒都有一種充分地被重視和被接納的感覺。

(2)充分的接納和尊重幼兒。首先尊重幼兒是幼兒精神健康成長的前提。我曾經就碰到這樣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剛進門,朋友就熱烈地招待我,這時我發現朋友家的一個小孩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一本圖書,我的朋友示意"問阿姨好!"可孩子沒有反映,仍盯著手中的圖書,朋友將音量提高"樂樂,問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頭,心不在焉地問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卻感到不滿意:"樂樂,你怎麼這麼不懂禮貌,下次你再不懂禮貌,我以後就再也不買書給你看!"孩子開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書,先前專注的神情換作沮喪。顯而易見,再這個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禮貌,無可厚非,但是幼兒對規範的遵從是有條件的,他們與生俱來的精神生命給了他們選擇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兒對規範的遵守是有條件的,他們與生俱來的精神生命給了他們選擇注意的自由,當興趣不在於成人所期望的行為是,他們是很難達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樣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幼兒,其結果不但會給他們的情感造成傷害,而且會干擾了幼兒精神生命的正常發展。這就是要求就是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要給幼兒一定程度的時間上的自由,允許他們將自己的意願、自己的行為、理由表達出來。對於幼兒無法說清楚的事情,要細心觀察,分析產生行為的原因,弄清楚他們的真實想法,而後再進行引導、教育。

4、教師應積極主動的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發展幼兒健康的人際關係對幼兒進行的情感教育,會讓幼兒能夠恰如其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在遇到心理突如其來時保護健康的情緒,而發展幼兒的人際關係看似簡單,實之不然,在幼兒園裡,幼兒的人際關係主要包括師生關係與同伴關係,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同伴關係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與同伴友好的相處,可以為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為幼兒今後適應社會生活打下良好基礎,反之,則會使幼兒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出現種種障礙,產生各種行為問題。在幼兒面前,教師與教師之間不要做過多的交談而將幼兒放在一邊,置幼兒於不顧,而應將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熱情放在幼兒身上。

二、創設良好的家庭育兒環境,推動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家庭是幼兒生活中第一個接觸到的環境,是幼兒心理髮展的最重要、最基礎的環境。完善的家庭結構,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家長本身的素養及對子女的教育觀、教養方式,都會給幼兒心靈烙上深刻的"印記",幼兒的早期經驗對心理的影響特別重要。

1、父母要想方設法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動手,親自參加實踐,吃點苦,受點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識奧祕,培養創造能力,而且有利於堅強意志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這樣對孩子有好處。如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親自體驗一下生活,燒火煮飯、拾柴挑水、餵雞餵豬等,讓孩子真真切切地體驗到生活的艱辛。社會生活是複雜的,為了幫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從飲食開始。平時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讓他餓一餐,等他餓了自己來找吃,從而幫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適應生活。同時讓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還有辛酸。只有人去適應生活,否則就會被生活所淘汰,這與不合口味不吃會被餓死是一樣的道理。孩子年幼無知,生活經驗少,為了孩子少走彎路,並防患於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應教會孩子。

2、父母要給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增強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呵護過多,禁區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賴性大,獨立性差,稍遇一點挫折就束手無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傳統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變"封閉式"為"開放式",放手讓孩子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鍛鍊獨立性。剛開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來",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掃越髒,拿碗會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讓孩子有鍛鍊的機會,不能以提高效率和節省時間而"一手包辦",應讓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我自己來"成為孩子的座右銘,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勇氣和意志力。

3、父母要信任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種心理狀態。一個自信的人往往具有樂觀開朗、坦蕩豁達的品質,敢於創新,自強進取,勇敢的面對未來。自信心的培養,要從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開始。孩子年齡小,剛開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時簡直是添亂,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諷孩子,"去去去,一邊去。""做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父母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會使孩子認為自己很無能,以後就沒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腳。所以,平時父母要常對孩子說"你真行","了不起"。在生活、娛樂過程中,孩子往往有屬於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見解,與成人不同,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願,指責孩子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否則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澆滅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畢竟年齡小,能力有限,當他們遇到困難或失敗,感到沮喪時,父母要積極、熱情地去扶一把,與孩子一道解決問題,並告訴孩子"失敗乃成功之母",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發明成功的,給孩子鼓足勇氣,讓孩子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勇敢地面對失敗,分析失敗的原因,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勇敢的向成功邁步[2]。相信孩子,讓孩子堅信自己"我會","我行"。孩子就是這樣,你越相信他,他的積極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強,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新事物,勇敢地面對挑戰。

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溝通,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活潑開朗的性格,總是給人以爽快的感覺。他們一遇到問題,就會自己想出種種辦法來試試,即使失敗也不沮喪,又會立刻思索,尋求別的方法。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交流一下,進行心理溝通,消除代溝,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孩子有什麼事會向父母傾訴,從而消除壓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氣氛,每個人說話應和顏悅色,對孩子要和藹可親,讓孩子感到父母可親可敬,心情舒暢。從小不要當孩子的面,拿他與別人比較,"比某某矮了一點","比某某說話慢"等等,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如人",易患上神經質,凡事戰戰兢兢。平時父母與孩子進行競賽遊戲,總喜歡讓孩子贏,這樣不好,應讓孩子明白"山外有山","勝敗乃兵家常事",盡了力,"貴在參與"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盡心盡力,但要樂觀地看待結果。"笑對人生","天塌下來當被蓋",這種良好的個性,是我們努力培養的方向。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很需要幼兒園、教師、家庭三方面通力協作,更需要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融入幼兒每天的生活當中,持之以恆,讓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才有希望看到祖國的未來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劉維良。心理健康教育從娃娃抓起(M)。華文出版社。20xx。49頁。

2。馮麗靜。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M)。廣東幼兒教育出版社。20xx。25頁。

3。楊鳳池。讓家庭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M)。深圳新衚衕出版社。20xx。137頁。

註釋:

[1]。童慶炳。現代心理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8)。38頁。

[2]。張博。幼兒心理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354頁

心理學論文14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兩大研究正規化。但長期以來,科學主義的浪潮始終要求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要求完全拋棄定性研究的方法,只採用定量研究方法從而成為完全的自然科學。隨後,就有不少學者所謂絕對“科學”的定量的方法去研究犯罪心理。結果可想而知,研究結果要麼得出以往定性研究早已確定的研究結論,要麼直接有悖常理,毫無價值。早有學者提出,心理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結合的邊緣學科,既不能絕對採取定性的研究方法,也不能完全地使用定量的方法,走出一條互相整合的路徑,才真正有利於心理科學的健康發展。因此,犯罪與司法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科目下極為獨特的一門分支學科,其在研究方法上對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取捨,則是所有研究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學者無法避免的問題。

一、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亦稱量化,其特點為:是賦予被研究的物件一定的量,通過數理統計與資料分析,使其能夠精細地反映事物在量上的特徵,有利於進行其與相關事物的比較性研究,從而達到研究物件的性質、水平及其功能精確化反映的目的。定量研究的存在對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眾多的實證研究,研究者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犯罪心理結構”概念、發現不同型別犯罪人的心理特徵、不同性別、年齡段犯罪人心理特徵、證人證言等諸多階段性研究成果,取得了可視的成效,進一步推進了犯罪與司法心理學朝著可比較、可重複、可實證的科學心理學方向的發展。

然而,心理學特別是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自然科學有著較大的差異。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困難在於研究物件的特殊性、研究物件的雙重性、影響因素的多元性、難以觀察和測知的非精確性、研究過程的互動性等問題,而正因為這些區別,就導致定量的研究方法不能絕對的適用於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研究中去。自然科學的定量研究強調可重複性,即多次同樣的實驗步驟一定會得出相同或相似的結論。但在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當中,恰如萊布尼茨這句名言“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犯罪心理學的定量研究使用相同的方法,對不同的研究物件,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會得出不一致的結論。說明了定量研究在犯罪心理學研究中的乏力。

在定量研究的方法無法有效解決人類、社會問題的困境下,近二十年來,在對以實證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定量研究提出質疑的同時,定性研究的方法在人類學、社會學和民俗學等領域中迅速發展起來,通過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系統研究,逐步發展出一套這樣的現實的操作方法和檢測手段。定性研究的研究工具是研究者本人,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多種資料收集的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研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進而形成理論體系,並且通過與研究物件互動的方式,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進行解釋性的理解。這種的研究方法是與犯罪心理學研究物件的特殊性相一致的。羅大華教授也曾就此論述過:“非量化的定性研究、非實驗室研究或準實驗研究、事後研究,以及談話、自省、經驗總結、案例分析和犯罪事實判斷等方法也應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不能片面地對其排斥。”因此,無論是定量方法還是定性方法都是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服務的,不能片面的以方法本身來判斷其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能夠反映出事物的真實性,而應當檢驗其所得出的結論能否通過“證實”或“證偽”,能否對研究事物進行預測和進行演繹來判斷。因此,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在恰當的時機運用恰當的方法,服務於我們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研究目的。具體來說,就是針對不同的研究物件、研究內容,定量研究方法與定性研究方法的取捨問題。

二、犯罪與司法心理學基本問題與方法

(一)犯罪心理學基本問題與方法

羅大華教授認為,犯罪心理學屬於心理學中倚重於研究人的心理在社會性和社會影響方面的心理科學,主要藉助社會科學的以社會為背景的實踐檢驗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這種判斷明確的指出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當以定性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作為輔助研究方法,兩者相結合的方法論思路。事實上,犯罪心理學的諸多研究物件,比如犯罪心理的形成過程,影響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犯罪實施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等,在研究時都存在著無法避免的滯後性。原因在於,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難以對其進行同步化的研究,難以對犯罪人實施犯罪活動當時的心理活動及過程予以量化,難以發現其內在本質規律,只能進行事後研究。而且,很多犯罪行為的發生,社會因素佔據著很大的比例,而社會因素則是根本無法量化的因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即使是趨向於現實情境的準實驗研究都無法模擬犯罪發生時的情境。

面對這種研究困難,我國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早已發展著諸多適宜的定性研究方法。例如,科學合理地運用社會科學調查研究的方法,深入到監獄、看守所、少年犯管教所等地,對犯罪人的犯罪心理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考察犯罪人走向犯罪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通過已有的研究材料和相關人格結構理論提出“犯罪心理結構”和“犯罪綜合動因論”等科學假設,並通過大量心理測試資料和司法實踐予以佐證,使之上升到理論層面。這些卓越的研究成果,充分證明了定性研究方法在犯罪心理學的支柱地位,有效的論證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在犯罪心理學研究中的適宜性。

但是,並不能因為定性研究所取得這些成果,就一味的否定定量研究的價值。在某些研究內容上,定量研究的地位無可取代。比如在犯罪人矯治的研究,哪種方法較好?哪種方法對特定的犯罪人效果最好?在這個問題上,就可以採用傳統的定量研究的方法,預設場景和條件,設定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矯治方法的比較,通過統計資料的分析,得出相應結論。值得注意的是,犯罪行為是一種極端的社會行為,並不是人人存在的,因此,這就侷限了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樣本並不像其他心理學研究樣本那樣充足。而定量研究則要求通過一定數量的樣本測量,獲得一般規律。犯罪人樣本的缺乏,就使得即使採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犯罪心理學的定量方法也無法做到定量研究嚴格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獲得事實的全貌,就不得不通過個案的研究作為補充。

類似的,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的研究也應當採取定量與定性研究整合的模式。犯罪心理測試技術是主測人通過口頭提問一系列探查心理活動的問題,形成對被測人強烈的心理刺激,從而引起被測人的相關心理生物指標的反映,進而根據其心理生物反映的綜合水平,評判其與案件關係的一項技術。這種技術的應用主要在於測量被測人大腦中是否存在犯罪心理痕跡,它的檢測方式十分類似於心理測驗的量表法的研究方法。實際上,主測人員的提問就相當於量表,被測人生理反應的變化就相當於被測人對題目的回答。只不多在犯罪心理測試中,跳過的被測人的社會讚許特徵,被測人很難對其反應進行修飾,除非使用反測試技術,而這一點也很容易被主測觀察到,反測試技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些問題。因此犯罪心理測試技術除了通過在實案測試中檢測其效度,積累經驗外,還可以通過進行一些模擬測試取得其實驗室效度的研究。

(二)司法心理學的基本問題與方法

司法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偵察中的心理學、審訊中的心理學、審判與刑罰中的心理學以及證言與辨認中的心理學等。首先,在偵察活動不同階段的心理學問題包括:現場勘查中的心理學問題、調查訪問中的心理學問題、案情分析時應注意的心理學問題、制定和運用偵查對策的心理學問題、搜查和緝捕中的心理學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看似只存在於真實的案件調查中,但是還是可以通過舉行模擬案件的現場勘察、案情分析、模擬犯罪人緝捕的研究方式考察在不同的偵察活動中,存在哪些因素影響、制約著我們案件的順利開展。比如在模擬現場勘察中,可以對比專家與新手在勘察現場時,其搜尋現場環境順序、注意區域、觀察方式等不同。通過比較,可針對性的對新手進行此方面的培養,提高實際工作中的效率。在模擬案件分析中,可以使用以往的真實案例,也可以虛構案例,以考察不同人數的分析小組、不同職位的人員在分析案情時,是否會受到從眾、迎合上級、確證偏見、思維易聚合、表面化等因素的干擾。

其次,在有關審訊問題的研究中,模擬案件的形式開展困難,只有依靠在實案中總結經驗,採用個人訪談、問卷調查等定性研究方法。但是,可以考慮借鑑國外有關心理學訊問法進行相關研究,比如複述訊問法、填詞和刪詞訊問法和聯想反應訊問法等都可以在實案或模擬案件中進行實驗,驗證其效度發現其不足。最後,在有關審判與刑法中的心理學問題中,因其活動的特殊性,定量研究可能較難開展。應當注意收集個案材料,通過個人訪談、事後回憶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三、多種研究方法綜合運用

探討犯罪與司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個大課題,需要眾多的犯罪與司法心理學工作者長期研究,逐步摸索,特別是要以人性為基石,多種研究方法綜合運用,實現定量與定性方法的有機結合。具體來說,定量的研究在其他心理學領域,如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等,正佔據著主流地位,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這一點是與這些學科研究物件、研究情境的可得性是分不開的。然而在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中,研究物件較少,研究情境無法重複,許多案件難以模擬,這都造成了巨大的研究困難。一些採用模擬盜竊案件的研究中,也發現被試與真實犯罪人在動機、情緒壓力上存在巨大差別,所得結論的外部效度很低,降低了實驗研究的意義。

所以,定量研究作為目前科學心理學的主流方法,並不能完全移植到犯罪心理學的研究中去,這一點羅大華教授早已做過詳細論述。但是,在研究中,還應當去尋找哪些研究內容可以採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哪些可以採用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法,以改善研究結論的侷限性。總之,研究者既要看到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的優越性,又要看到它們的侷限性;既要合理運用定量方法,同時也應當科學地分析人性的特點,將定量與定性方法有機結合,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特點。

心理學論文15

(一)

一、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的必要性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格成熟的關鍵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的介入能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身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十分必要。

1心理諮詢有助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內化

心理諮詢遵循尊重性、平等性、保密性和互動性的原則,通過技巧性的對話方式使諮詢者與來訪者之間形成一種協調、融洽和和諧的心理氣氛或條件,並且可能在短時間內使這種關係達到相當密切的程度"成功的心理諮詢,會使諮詢者與來訪者達成認知上的共識、感情上的溝通、思想上的統一、心理上的共鳴"[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心理諮詢為載體,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心理諮詢的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調動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積極能動性,提高他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日常行為習慣。大學生身心協調"情緒穩定,就會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起理解"信任"融洽"和諧的關係,從而有效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外化為自己的言行舉止。

2心理諮詢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心理諮詢通過測試"自由聯想"疏洩等手段和方法,可以很好地掌握大學生的內在心理衝突與危機以及人格特點和行為障礙,從而有效地疏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心理矛盾與壓力。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通過技巧性的方式與學生會談並且注重傾聽,對學生暴露出的思想和行為問題不急於作出判斷,而是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和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恰當方式,從而使學生樹立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動是將外界教育資訊通過反映"選擇"整合"內化和外化五個部分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心理諮詢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可以得到充分尊重,從而使大學生很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助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心理諮詢有助於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心理諮詢的終極目標是塑造良好人格,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相契合。近些年來大學生由於心理危機和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不良問題或產生心理偏差乃至出現心理失常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為了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他們的健全人格,必須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與宗旨,使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體化和人性化,從而更加貼近受教育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教育者通過與學生進行心理的交流與互動,從而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得到重視與理解,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得到了優化,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最終使大學生塑造成良好人格,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的主要途徑

1將心理諮詢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意識到心理諮詢的重要性,從而推進高校心理諮詢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最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不斷提高。同時高校還要開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系列選修課程。如、普通心理學、心理諮詢、大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教育訓練,等課程。這些課程可以幫助每個大學生系統地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增強他們自身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高校還可以通過家庭作業"小組討論"個體心理諮詢"團體諮詢等方式來加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便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相互信任,從而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構建完善的高校校園心理諮詢平臺

高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來構建完善的校園心理諮詢平臺。一是高校要完善心理諮詢的組織機構,配備心理諮詢的專兼職人員,為大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服務。二是高校要設立心理資料閱覽室"心理測評室"心理諮詢室以及團隊訓練室等為大學生的心理諮詢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三是高校要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並設定專職心理健康輔導專家,每個院系要設定心理健康輔導員,每個班級要設定心理健康委員。形成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自助"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四是高校要充分利用網路為大學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如在學校的校園網站上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網頁,進行心理諮詢知識的專題介紹。還可以通過校園BBS網上對話鼓勵引導大學生關注自身的身心協調發展。還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和電子郵件等方式來開拓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渠道。五是高校要聘請心理諮詢專家為大學生開展心理諮詢專題講座來幫助大學生解決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壓力與問題。六是高校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組織大學生進行心理普測,從而可以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實現早發現"早干預和早控制,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學生心理障礙事件的發生率。

3加強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

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諮詢載體,一是要培養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處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關於心理諮詢理論和操作知識等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增進對心理諮詢載體的理性認識,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很好地瞭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問題,並運用科學的心理諮詢理論知識和有效方法分析和處理這些實際問題。各高校的輔導員要與心理諮詢中心經常保持聯絡,一旦發現有異常行為反應的學生,要及時向心理諮詢中心報告,並且與心理諮詢中心溝通解決方案,做好這些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或心理康復工作。在加強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上,建議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門研究制定出一套高校心理諮詢教師的培訓規劃和實施方案,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經費投入,確定組織培訓工作的單位部門,成立高校心理諮詢教師的培訓基地,並且制定好培訓內容和考核辦法,實行教師上崗資格認定製度,對教師統一要求和管理,從而全面提升高校心理諮詢隊伍建設的水平。

(二)

一、地理教學中“問題學生”的表現

1.課堂紀律問題

問題學生因自尊和心理的需要,常表現為喜歡上課聊天、起鬨、玩手機等。學生上課聊天是較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人手一部手機和方便的上網功能使上課使用手機成為常事,還有一些學生上課抓住老師和同學的口誤故意起鬨。

2.地理作業問題

本人在上海的教學經歷發現,由於上海大學聯考實行“3+1”的政策,選修地理的學生很少,即使是選修地理的學生,也不重視地理課程,學生不完成作業,並找出各種理由搪塞。作業及基於作業的教學目標的實現常常是令老師頭疼的問題。

二、“問題學生”出現的心理視角分析

問題學生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教師多方面的考量,沒有認真科學地分析原因,將導致教育工作難以有效進行。隨著心理學研究的深入與發展,“問題學生”的心理分析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因為這種分析較為深刻,有利於探討“問題學生”的內心,使問題得到本源性解決。本文試圖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問題學生出現的深層原因,找到解決問題學生的有效對策。

1.缺乏地理學習的正確價值觀

地理在整個學科領域事實上的地位較低,加上地理無用的偏見對學生觀念產生影響,大學聯考功利思想導致學生不重視地理,不想把學習時間“浪費”在地理學科的學習上,尤其是“問題學生”。這也是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課、課後不認真作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2.缺少地理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指激勵並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取向。上海高中學生尤其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問題學生因家庭條件優越等原因,學習動機較低。並且上海名牌大學雲集,眾所周知的入學門檻較低,導致學生的升學壓力相對於其他省份小。另外選修地理學科對大學聯考和就業影響力較小,這些都導致問題學生缺少地理學習動機。

3.缺乏地理學習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顯示問題學生大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歷過多次的負面經驗以及缺乏愛。不理想的成績和經常受到批評讓他對地理學習沒有信心。

三、“問題學生”的地理教學對策

1.樹立學生正確的地理學習價值觀,讓學生正確對待地理學習

地理教學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經常被忽視。高中地理的第一節課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價值觀作一次正確引導,讓學生領略到地理學科的魅力和重要性。筆者在第一節地理課列舉了很多地理與我們國家重大事件相聯絡的例項:如載人宇宙飛船的成功升空、石油煤田的勘探、海洋空間的利用、天氣情況的預報、青藏鐵路的修築、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通過圖片和文字說明展現地理學科與我們現實生活的重大聯絡,來說明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兼具的學科,符合新課程標準“學習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另外還展示了自己大學期時野外實習的照片,希望通過身邊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科的吸引力。學生很羨慕大學時的野外實習,有人當場表示大學也想學地理。通過這樣一堂帶有“推銷”意味的地理課,學生的地理學習價值觀形成了,為正確的地理學習態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2.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地理

尤古羅格盧和華爾伯格的研究表明,動機和學業成就之間存在正相關。學習動機並不是通過直接參與認知過程而對學習產生作用的,而是以學習情緒的喚起、學習準備狀態的增強、學習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意志力的提高為中介來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5]學習動機對學習具有引發、定向、維持和調節作用,有效的學習動機是良好的學習效果的保證。因此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提高問題學生的地理學習動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慾望。從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來說,教師可以強調掌握地理知識後對我們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幫助;可以重建問題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把地理學習當做是對自我能力的挑戰;還可以通過增加對問題學生的關心、加強對問題學生的期望和讚許,努力促進學生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問題學生學習地理的動機被激發了,地理學習就會轉變為學生自己的內在需求。

3.運用先行組織者策略,為學生提供地理學習的思維支架

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比學習任務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和新學的任務關聯。通過呈現“組織者”,在學習者已知與未知之間架設一道橋樑,使他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比如中國為什麼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很多學生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時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作答。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弄清楚地震發生的原因——即地下岩層的突然斷裂引起的地面在短時間內的快速震動;再弄清楚地震多發的地方(兩大地震帶)具有什麼樣的共同特徵——即處於板塊的交界處;最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因為中國處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4.強化學生地理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樹立學生地理學習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受結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響,結果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強化(如完成學習任務後的獎勵等),先行因素就是我們所說的期待,這種期待並不僅僅包括我們通常知道的結果期待(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還包括效能期待,即所謂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經常鼓勵學生,使學生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學習任務,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會高度自覺地實施那一學習活動。比如在講授世界氣候型別時,學生普遍反映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的理論模型不好記。其實學生並非真的記不住,只是“懶得記”。這時教師可以說明其實這張圖並不難,也並不需要死記硬背,它是有規律可循的。整張圖大致可以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西部分可以按照從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氣候。分佈橫貫整個大陸的有熱帶雨林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大陸東部全是季風氣候,按照由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大陸西部以歐洲為例,由低緯到高緯依次是熱帶稀疏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記住了氣候的名稱後再根據它們各自的分佈位置對照行星風系來了解它受何種氣壓帶和風帶控制,進而理解它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這樣以後,雖然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還是教學中的難點,但因為掌握了規律,學生就覺得不難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幫助學生從心理上突破學習中的難關。發現問題學生的問題,客觀分析成因,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將會使問題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實踐證明了我的基於教育心理理論的地理教學行為達到了解決問題學生的問題的目的。

(三)

1當前高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特點

當代高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高中生心理的幾種矛盾狀況。高中生是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主要主體,他們內心的心理特點和變化直接影響著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所表現出的特點。高中生的內心心理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隨著高中生身體的迅速發育和思維發展,他們的心理獨立性意識大大增強,但是由於缺乏實踐經驗,還不能完全獨立,在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仍要依賴別人的幫助。這種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矛盾,會激發較強的自我意識。在對高中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尊重高中生的獨立性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第二,心理封閉與渴望交往的矛盾。高中生越發成熟後,有自己的祕密,不願意把自己內心世界輕易向別人敞開,表現出一種封閉性。但當他們遇到煩惱、不開心的事情時,又期望得到別人的理解,渴望找到可以傾訴的知心朋友。這種矛盾的心理,使高中生在陷入困境的時候,會感到壓抑和煩躁。筆者從事班主任工作很多年,大多數學生不願意把心裡的事情與班主任分享,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後,取得他們的信任,成為他們的朋友之後,才能真正瞭解他們內心世界的困惑。這種心理封閉與渴望交往的矛盾,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去體諒學生,尊重學生,與他們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係。第三,強烈的求知慾與識別能力低的矛盾。高中階段是學生髮展較為重要的階段,也是學生吸收科學文化知識的良好時期。高中生在這一階段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對任何事情都渴望瞭解和學習,然而由於他們識別能力比較低,不能分辨不良資訊,往往受這些資訊的干擾和影響,並把這種影響帶到班級群體中,使整個班級瀰漫著“灰色”的迷霧,呈現出不積極、不和諧的班級心理環境。第四,情緒化與理智的矛盾。高中學生容易情緒化,在生活中容易感情用事,難以及時理智地控制自己。不過在事後,經過勸導之後,又能理智分析問題。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有一次,班上的兩個同學因為一點小事情,其中一個同學動手打了另一個同學,筆者並沒有責備他們,而是跟他們談話,經過交流之後,打人的同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僅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友誼,還給其他同學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他主動給另一同學道歉。第五,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高中生具有豐富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往往脫離現實去塑造理想中的自我。然而往往理想與現實相差甚遠,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之間存在著差距,這就形成了一組矛盾。這類矛盾處理不好,高中生的自信心將受到打擊,從而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陷入悲觀和消極的心理環境。此時,教師積極的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顯得尤為重要。高中學生內心心理的五個方面的矛盾,促使班級教育心理環境表現出一些負面的特點,如,不和諧、不團結、不積極、課堂秩序混亂、師生之間溝通阻礙重重等等。班級教育心理環境一旦表現出一些負面特點,班主任教師就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採取適宜的方法和對策去解決相關問題,當然,班主任教師也要在平時班級管理工作中,就要注意創設積極、健康並且和諧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

2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舉措

筆者曾在2012年3月到5月期間,對浙江省臨安市五所中學的30位高中班主任,以及80位高中學生進行過《關於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看法》的問卷調查,調查的部分內容以及結果,見表1和表2。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大約63%的高中班主任對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有所認識和了解;同時高達83%的高中班主任非常重視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創設;也有70%的班主任會竭盡全力去創設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而絕大部分高中學生(85%)喜歡民主、平等、和諧的班級氛圍;約81%的高中學生願意去大家一同努力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班主任教師和同學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熱情和贊同,筆者備感欣慰,但是,在實踐中我們班主任教師又該如何根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來創設良好的教育心理環境呢?筆者結合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和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

2.1提高高中班主任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

高中班主任教師作為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主體,班主任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水平直接關係到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創設的效果,因此,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首要前提就是班主任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加強自身心理教育。可以從參加教育心理培訓、不斷積累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知識、進行班主任工作反思、形成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創設組以及多與相關專家交流等方面入手,去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提高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班主任教師付出許多努力的同時,也要不斷堅持、不斷探索。

2.2加強師生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

在對部分高中班主任教師進行調查的時候,也發現仍然又部分教師對班級教育心理環境並不理解,並且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持無所謂態度;有些高中學生也不願意與大家一起來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因此,筆者認為,加強師生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是推進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常設程序的一個必要而必須的環節。加強師生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意識,首先應該加強師生自我教育的意識,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經常對自身的行為、思想進行反思,從自我教育做起為良好班級氛圍而努力;其次還應該加強師生的合作教育意識,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的監督、評價和幫助,來完善自我教育;最後班主任教師應該不斷創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具備創造教育意識,創造性地實現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創設與發展。

2.3構建學生心理檔案袋,關注學生心理成長

每個高中生的心理壓力,有的來自學習,有的來自家長或社會,或者是它們中的組合,無論是哪種壓力,高中生心理景況的形成是個長期和複雜的過程,我們對高中學生的關注也應該是長期的、持續的。而學生的心理壓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班級整體的心理氛圍。因此,為每個高中學生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袋有其必要性。可以在每個學生進入高中學習生活之處,對他們做個心理測試,針對測試結果給予有針對性的關注;在每學年或學期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記錄學生心理的發展變化,並在開設心理諮詢室的基礎上,及時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持續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心理的發展。

2.4促進師生交往,實現溝通無障礙

班級中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形成良好班級心理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羅傑斯說: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的人際關係中,才能對學習產生安全感,才能真正地表現自己,充分地表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往,也是創設良好班級心理環境的有效策略。首先,班主任教師應該主動融入到學生中去,成為學生的朋友,能讓學生相信,讓學生從內心去接受教師。其次,班級中同學之間也要懂得謙讓,每個同學積極參加教育活動,增加彼此之間的友誼和情感。另外,對於班級中自然形成的小群體,教師要給予尊重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避免小群體之間完全隔絕,產生矛盾。

2.5尊重學生,理性教育

青年學生的心靈世界是靠人格尊嚴支撐的。青年學生的自我意識,在認識方面表現為自我自覺、自我觀念、自我評價等;在意志方面表現為自我理想對自身行為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與控制;在情感方面則表現為自尊、自信、自愛等自我體驗。我們應該尊重學生,使其享受到被尊重的權利,從而能夠去尊重別人、尊重班級和社會規範。當然,班主任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也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與學生一起建立班級制度,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班級秩序,對違反班級規定的要給予一定懲罰;班主任還要與學生一同管理班級事務,讓學生及時瞭解班級情況,並能積極總結與反思。總之,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就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但是也要與理性教育結合。

3總結

目前,創設班級教育心理環境還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尤其是針對中學生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建設進行研究的並不多。我們在認識到班級教育心理環境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創設良好的班級教育心理環境的探索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育工作者運用教育的智慧,在實踐中不斷髮掘,不斷認識,總結出各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為創設良好班級教育心理環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