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3W

導語:在總結過程可中找到工作的不足之處,加以改善,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歡迎閱讀。

2017年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範文

1.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基本情況

在20XX年9月我們生物組成員參加了課題“國中生物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踐與探索”。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學生物學科創新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援;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

完成了學生學習方法問卷調查情況與彙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資料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儲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中學生物學科各年級學生學業質量監控與評價指導意見》,結合《生物課程標準》生物七、八級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加

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5、以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或方式為主題。

6、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或成長為主題。

7、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能力與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國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並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於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採用多種手段,增強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裡起著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後,還興趣盎然,並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學發展史上,有許多趣聞軼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穿插介紹一些生物學趣事,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解這些趣事,使學生對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設想的落實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必須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實驗學校的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採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

4、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內容沒有進行整理;錄影課及圖片等是個空白。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於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內在規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學生學會由表及裡,去粗取精的學習能力。還應

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路,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通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並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實驗學校裡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基本情況

20XX年6月我們課題組成員參加了廣元市“十二五”市級教育科研課題《提高農村教師教材解讀能力的實踐研究》。從課題立項到實施已有將近2年時間,為了提高我校教師教材解讀能力,在實施中認真學習生本教育等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生本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我們對課題任務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各成員深入教學一線積極開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二、研究方法

1、多種學習研討結合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援;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調查分析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3、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資料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儲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4、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5、整合法:課題組全體成員,分工協作,集體彙總。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學科《課程標準》,結合各年級教材解讀培訓活動,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開展工作。

兩年來,自20XX年9月召開全體課題組成員第一次會議以來,課題組共召開4次會議,從學習本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內容,到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開發課程資源等,增加教師知識儲備。按照工作安排,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研究課題開題工作和實驗彙報課,安排問卷調查工作,瞭解教師課題研究課題進展情況。

3、在學校進行中國小課堂教學方法轉變的問卷調查及分析。

20XX年4月,教科室設計關於“深入課堂,轉變觀念”的問卷調查,在中心校教師中實施了一次調查分析,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依據。20XX年9月—20XX年6月,圍繞生本課堂教學展開教學研究,將課題研究與教學前沿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效推動了該課題研究的程序。

4、與生本教學實踐活動相結合,開展課題教研工作

自實施生本教學以來,我校常規教研工作均圍繞生本實踐展開,並在以前教研工作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根據教科室工作安排,每位任課教師每學期必須認真準備一堂“生本彙報課”,由各教研組精心組織上課、聽課、評課系列活動,做到每一次活動有主題,有記錄,有反思,並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撰寫一篇生本教學案例隨筆或心得文章,在期末的工作總結會上交流。全校教師以校長為引領,以生本為核心,團結一致,把課題研究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課題研究找到了交流與互動的平臺。

5、確定子課題進行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子課題安排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課題為本研究課題的子課題:

1、以創設問題情景開展有效教學為主題。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有效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過程性學習方法、增加學生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

4、以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有效教學為主題。

四、初步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教師有效解讀教材的實施途徑

校本化實施為基本載體,以說課、集體備課為基本形式,探索教師有效解讀教材的原則,解讀形式拓展的基本方向,解讀的基本要求,從而形成基於校本教研的,教師有效解讀教材的系統校本化實施的策略。其主要實施途徑為:

(1)集體解讀,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的引領作用,搭建交流的平臺。

(2)教師個體解讀,體現個性化的理解。

(3)聯合教研,與區內外名校建立教育共同體,讓優質資源在本校內得到充分共享。

(4)網路化解讀,藉助農村遠端教育平臺等網路資源,培養農村教師養成基於網路持續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二)教師有效解讀教材的基本要素

1、解讀課程標準

(1)全面理解課程標準精神。包括瞭解課程標準的內涵;課程標準的特點;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聯絡等。

(2)準確把握各學科課程標準。教師要在理解總的'課標精神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學科課程標準,深入鑽研其中的每一部分。與課標的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課程實施建議等部分逐一對話。

(3)教師在理解了課標精神,把握了課標內容後,還要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把課標精神內化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在課標總的精神指導下形成自己對課標的獨特理解。

2、解讀教材

(1)通覽全域性,整體把握。

教師在拿到一本新教材後,首先要通讀教材,理解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理解編者意圖,把握教材特點,明確各部分內容間的相互關係、地位與作用,通過分析和理解、咀嚼和消化,內化為教師自己心中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弄清重點、難點和關鍵。三者都需要從教材內容的聯絡中去把握。

(2)酌取精要,以小見大。

在解讀教材中,既要有把教材變厚的本領,也要有把教材變薄的本領。把簡練的課時內容、單元內容、全書內容變厚,在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時,要根據課時安排、目標設定、學生學情進行全面權衡,然後決定何者當棄,何者當留,把厚書變薄。教師細讀文字是教材解讀的重要前提,一篇課文不管以前有沒有讀過,有沒有教過,都應該細細地讀上幾遍,形成自己的閱讀體驗。課堂上師生對話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師對文字的理解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之間的對話與碰撞。教師對文字的解讀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文字理解的深度,教師對本文解讀的獨特性行影響著學生思想的發展。

(3)融會綜合,薈萃精華。

教材編寫有其很強的系統性,知識積累和訓練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師把握住了教材知識的系統性,就先等於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教師解讀教材時,除與自己手中的教材對話外,還要與其它版本的教材對話;除與任教科目對話外,還要與其它科目對話。除了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較、整合以外,還應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實現學科間內容和方法的整合。

3、解讀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指富有教育價值的、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於學校課程的各種條件的總和。教師對課程資源的解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以“班班通”的使用為教學輔助手段,建立課程資源庫。

(2)收集同課題教學設計若干份,進行比較研究。

(3)處理好教師教學用書、課外讀物、習題作業等課程資源與教學設計的關係。

(4)選擇並準備所需要的教學裝置和教學工具、課件等。

(5)優化設計課程資源。

(三)教師有效解讀教材的基本策略

(1)以學生的角度閱讀教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最終只有被學生所理解,才能真正體現其蘊含的數學價值。教師從自己的角度理解、把握教材以後,並不代表著解讀教材的結束。畢竟,教師的主觀理解是無法替代學生的理解的。因此,教師還應當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再次閱讀文字,解讀文字,體驗學生閱讀文字過程中的困惑與感受。在這一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安排學習材料、設計學習活動,才是適合學生的教學。

(2)以整體的思想梳理教材

各個學科都有一定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絡十分緊密。知識的螺旋上升,是教材編排的一個重要原則。教材在呈現每個知識點時,作為教師,不能只盯住這個知識點。教師更應圍繞著這個知識前思後想:學習這個內容前,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有了什麼可利用的經驗和要避免的問題;學了這內容後,又為後面的什麼知識點打下基礎,需要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延伸什麼?只有以這樣一種整體解讀的思想來梳理教材,才能在教學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關注學生、促進學生課堂生成之上。

(3)以動態的目光研讀教材

教材是靜態的文字,在靜態的文字、圖片等的背後,卻蘊含著豐富的資訊,需要教師去發掘。教師要以動態的目光來審視教材,讀出靜態文字後的內在邏輯聯絡,讀出文字背後的故事,讓教材活起來。有生命力的教材,才能造就富於活力的課堂!

(4)以比較的方法優化教材

新課程的實施,帶來的一大變化是教材的多樣性和對教師自主開發教材的鼓勵。課堂教學中,已經很少見到教師教教材,更多的是用教材教。但是,在用教材教的同時,並不意味著對教材的否定。教師必須在準確理解教材意圖的基礎上,對各教材、自主開發的材料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優化教材。

五、課題研究的效果

1、積極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課前教師應充分理解教材,抓住教學重點,並認真研究學情,從而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對國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並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於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採用多種手段,增強學科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裡起著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等。採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後,還興趣盎然,並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3、學生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通過對教材成功的挖掘和解讀,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

4、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課題組教師撰寫了一些感悟、體會以及論文等。各任課教師均結合教學實際,撰寫體會文章,擬發表在《利州教研》石龍國小專刊。

六、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要進一步藉助於遠端培訓、網路教研、自學等途徑努力提高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更需要專家的專業引領,對我們的研究作出適時評價,為我們研究指明方向。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更為突出問題: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兩年來,大家重視教材的挖掘和解讀,注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內容沒有及時進行整理;錄影課及活動圖片等保留不夠完善。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於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七、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針對以上課題研究的一些現狀,提出了今後課題研究的大致設想: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建立實施“同課異構式”教學研究,然後進行及時的研討和總結;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促進教師思想深層次的轉變,變被動為主動,讓課題研究處於蓬勃向上的局面。

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適當調整研究方向,使課題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加強各學科組課題研究管理力度。

下一階段研究中實行各子課題學科小組負責制,建立課題組成員獎勵機制,提高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使研究工作紮實開展下去。

3、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內在規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學生學會由表及裡,去粗取精的學習能力。還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路,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強化實踐研究。

充分學習和自我研修,上好課題實驗研究課,初步形成可操作的範例,完善操作要點。於20XX年10月,各學科教研組報送一節優秀錄影課,課題組組織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及“同課異構”觀摩與研討。

5、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實驗報告、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學生作品和經驗總結等。通過探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於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和實驗報告,並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實驗學校裡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6、將兩個實驗相結合

從20XX年9月起,我校也將進入生本教育實驗階段。擬將生本教育實驗與本課題想結合,使得課題研究起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整理和歸納階段性課題資料,建立課題分項檔案。

活動場景設計、活動記錄、活動照片、調查表、評價表和活動小結等的儲存和整理。將選出的優秀錄影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分類管理,並推薦參加區市級評選。

以上是課題組第一階段所做工作的簡述,我們雖盡力而為之,但還有不盡人意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對我們的階段性成果分析報告指導和批評。

3.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基本情況

自本課題立項以來,我們在上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通過課題研究小組全體成員的同心協力,分工合作下,在相關班級學生的積極配合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紮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現將本課題研究所得的體會向上級領導及同行們做出彙報:

二、研究方法

1。學習研討法: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援;通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情,確定實施進度,及時調整實施方法或步驟。

3。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得出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及時形成階段性總結。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工作

1。重視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課題研究需要科學的教育理論支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課題組的成員在這一點上顯然是較為薄弱的,因此我們高度重視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更新教育觀念,理解實驗的重要性,改變教學行為,以適應學生學習的轉變,探索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使課題研究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展開。

2。積極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保證研究工作正常開展。

課題開題以來,我們定期開展研究活動,及時對學習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對有疑問的方面進行研討解決,且活動開展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既有理論層面的剖析、研討,又有淺層面的操作、交流。立項以來,課題組共召開10次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主題,有記錄。

3。抓住每一次的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進行此專題講座觀摩學習,而且對實驗探究教學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4。開展問卷調查且形成分析報告。

①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學習情況調查問卷。

20XX年9月,問卷調查設計出“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學習情況調查問卷”,於9月中旬,對九年級學生進行了第一次學生問卷調查,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資料,於12月上旬,彙總並完成了一份調查分析報告,為下一步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②學生對開展實驗探究教學的評價問卷。

20XX年6月,問卷調查負責人設計出“學生對開展實驗探究性教學的評價問卷”,於6月上旬,對九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於6月下旬,彙總並完成了一份調查分析報告。

5。認真撰寫實驗教學設計,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課堂是本課題研究的主陣地,離開了教學實踐,課題研究就會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們始終把課題研究工作和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課題研究牢牢紮根在課堂這塊肥沃的土壤之中。一年來,按照計劃完成6次課堂實驗探究公開課的教學,同時將大部分的課堂演示實驗變為學生探究實驗課,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才智的舞臺,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課堂上,我們看到許多平時不愛發言和學習後進的學生也神采飛揚,興趣盎然。

6。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探究心得體會。

7。積極撰寫課題論文、教學設計,精心製作教學課件。

四、課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建設了合諧的課堂氛圍,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構建了良好的化學課堂文化。

2。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實驗探究策略。

①教師示範策略。

②變演示實驗為探究性實驗的策略。

③生生、師生合作實驗的策略。

④動畫模擬演示實驗的策略。

3。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快速提升

4。學生在本課題的研究中,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例如:①學生學習變得較主動,也很願意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特別是學生實驗探究能力有了很大進步,很多實驗能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通過生生間的交流、討論、總結,最後得出結論。②通過對研究班調查,學習興趣變得很濃厚,100%以上的學生喜歡上化學課,最主要的是老師能放開手讓他們去完成探究實驗,近距離的觀察實驗現象,親身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體驗實驗帶來的快樂,實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和自豪。③提高了實驗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鍛鍊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大膽創新精神。④實驗過程中的生生、師生合作、交流、討論增進了同學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課題研究,激發了課題組教師積極開展以實驗探究為中心的教學熱情,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①設計一堂實驗探究教學課,耗費的時間、精力太多,且學生在設計實驗時有問題時,又不能及時的得到解決(時間緊又沒有電腦可查閱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實驗成果的推廣。②由於受學校條件的限制,並非所有的課都能以科學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學(由於學校實驗室裡稀鹽酸缺乏,因此,原定於20XX年5月舉行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實驗設計比賽沒能按計劃完成)。③我們自身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不足,指導方法簡單,缺乏創新,更缺乏廣度與深度。因此,此實驗探究策略要求我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

六、課題研究反思

此課題研究以來,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七、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2。繼續加強課題研究管理力度,使研究工作紮實開展下去。

3。下一步我們主要是對課堂教學策略做進一步研究,以便更好的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課,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通過上一階段的研究,我們在理論上有了豐富,實踐經驗上有了積累,對探究性學習的情景和分寸有了把握,對今後深入進行研究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然而,我們雖竭盡全力而為之,但也還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對我們的階段性成果分析報告指導和批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