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2W

中國傳統文化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和歷史的結晶。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為:第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人的內在的精神生活形式,包括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習慣等;第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往往也以外在的物態的形式來表現,涉及人們衣食住行的風習和行為的規範等;第三,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在中華民族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立特徵,這種民族性的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於特定的“生態環境”,這種“生態環境”養育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徵,產生了絢爛多彩的文化特質。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明歷史綿延五千年的產物,從未中斷,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一、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位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文化的內容和樣式,其主流是儒、道、釋三家文化,主體是儒家學說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樣式等等。而儒家的“內聖外王”的價值觀念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更是歷代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當今大學生由於其思想和品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都應該樹立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應當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地生活,更不應該追求安逸享樂,坐享其成。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文化,離不開我們的傳統文化。同時中國自古號稱“禮儀之邦”,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們也可以學習和領會古人在為人處世方面的許多知識和禮節,在細微之處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養。如《論語·學而》中雲:“禮之用,和為貴。”一語道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精義,即“以和為貴”的思想。儒家也特別重視人性修養,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就是講做人應當時刻反省自我,對人要有誠意,同時也應該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學習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無疑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產生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一個人的精神氣質、言談舉止、儀表風度等往往與其傳統文化修養密切相關。作為一個大學生,如果對祖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那不僅是莫大的遺憾,還可能被人看作是淺薄的表現。因此,僅從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位來說,也應該注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於增強大學生的'智慧與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至今的演變過程是中國人的生命歷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價值原則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迎接各種生存挑戰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記憶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們獲取智慧與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會通”之學,就是表現其善於吸收各種不同流派的思想學說,以豐富和發展自己。《易傳》中“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說的就是會通之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今天的大學生在學習各種文化的時候應該汲取的智慧,學習不應僅僅侷限於專業領域,還要擴大視野,力求文理皆通,學貫中西。學習越多,歷史底蘊就會越深厚,犯錯誤特別是重犯錯誤的概率也就越小,解決問題的智慧、辦法也就越多,面對挑戰時也會更沉著,更有信心。面對當今紛繁複雜的社會人生百態,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大學生應對各種複雜的事情,便會多一些從容,多一些理性。失去這些環節,也將會喪失解決現實生存困境的智慧、能力和方法。

三、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道德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中尚德育、尚德風的傳統,使道德教育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居於顯著的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根本。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注重氣節、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強調憂國憂民、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強調群體意識與團結和諧的人際觀,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觀念和規範。它尤其強調個人的“內省”和“慎獨”,強調啟發主體的內在道德功能和自覺性。因此,中國古代賢哲即使是對自然界的新穎見解,結果也總是要導向對人心的啟迪,落腳以告訴人們某種社會與人生的哲理。而儒家的倫理哲學中則更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學,按照儒家文化,個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個人組成的社會也是道德的;不僅個人要服從道德,國家也要服從道德。所以,儒家處事的根本原則就是道德考慮高於並優先於功利考慮。一個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則和方法,自強不息,進德修業,發揮出自身的潛能,就一定會鍛造成理想人格。儒家修身理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同時它也是歷史的產物,其道德倫理觀念、為人處世哲學等雖帶有封建色彩,但以儒家為主體所形成的所有傳統文化中的這些道德修養的精義,對於塑造和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精神,無疑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

四、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永恆的主題。《詩經》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書》中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墨子》中強調的“舉公義”,賈誼《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私”,以及廣為流傳的“岳母刺字”等中華民族的愛國故事,都強調著一種為國獻身的精神。這種愛國主義可以說是最質樸的情感和品性,在中國傳統道德中,歷來強調公私之辨,把“闊然為公”、“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作為基本的價值理想,並作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朱熹曾說:“凡事便有兩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慾之私。”(《朱子語類》卷十三)“公”的核心就是去掉私意,“背私謂之公”。因而奉公就必須克己,克盡己私便是公,也就是天理。“克己”即剋制己私,超越自我,服從整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愛國也歷來被看作是“大節”,崇尚節氣,講求情操,逐步凝結成對祖國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了中國人的正義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愛國的浩然正氣和民族氣節。中國人的國家意識是愛國主義的重要源泉,精忠愛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發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別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急存亡之際,各民族人民都起來反對外來的侵略和壓迫,保家衛國,不屈不撓,不惜以身殉國。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沒有亡國,與這種愛國主義傳統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許許多多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英雄,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詩人屈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陸游、前仆後繼抵禦外族入侵的楊家將、“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等,都是中華民族愛國的傑出代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這些傑出的愛國人物的薰陶,加深大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能幫助其修養“為天下立功,為萬世開太平”的聖賢品格。當今,由於受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影響,一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生活中缺乏明確的目標,理想人格失衡,一切以西方的價值觀念為至上追求,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和體會。加強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公而忘私的價值取向會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厚重,格調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遠,積澱和蘊含著歷代中國人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遺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完善大學生人格,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質,豐富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熱門標籤